垃圾压缩中转站案例.

合集下载

最新-垃圾站压缩机结构设计思考 精品

最新-垃圾站压缩机结构设计思考 精品

垃圾站压缩机结构设计思考某新型垃圾中转站水平压缩机,总体结构如图。

该压缩机主要由侧压缩机体、侧压推头、主压缩机机体、主压推头、填料斗5个大部件组成。

1压缩机的基本工作流程1垃圾倒入填料斗。

2侧压缩机推头将垃圾水平压入主压缩机,实现垃圾初步压缩和脱水。

3主压推头将垃圾水平推入垃圾集装箱,实现二次压缩,循环上述过程,直到将垃圾填满集装箱。

4主压缩机闸门支架上的闸门落下,由运载车将垃圾集装箱运送至指定地点掩埋。

压缩机在工作过程中,结构应力较大,且应力分布不均匀。

本文借助对其进行结构有限元分析,得到了该压缩机各种工况的应力分布,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导重法,对其进行了以提高结构强度、减少结构自重为目的的优化设计,优化后不但结构最大应力从327减少到170,而且整机自重减少24%,收到了显著的优化效果。

2压缩机结构的有限元分析2.1结构有限元分析模型图2为该压缩机网格划分后的离散结构模型,采用单元63壳单元,油缸、支座等相对较厚的结构,采用45实体单元,相对运动的构件之间采用接触副。

网格划分后,该模型共具有11万个节点,28万个单元,23对接触副。

2.2约束与加载针对压缩机的工作流程,我们对其进行了多种工况有限元分析,下面重点介绍工作载荷大、结构应力较大的关键工况——工况3和工况5的结构有限元分析和优化。

工况3——侧压缩机推头推过2/3的填料斗。

此工况的约束如表1,载荷如表2。

工况5——侧压缩机推头无法将垃圾完全压入主压缩机料仓,主压缩机推头行程过程中受偏载。

此工况的约束把工况3约束中的节点耦合改为耦合向自由度并添加主压缩机料仓垃圾自由端向位移约束,其他与工况3相同;载荷添加主压缩机油缸力方向集中力659734.5全局向重力加速度9.8/。

2.3分析计算结果从工况5复合应力云图可以看出,结构大应力主要分布在主压缩机顶板加强梁、主压缩机推头前板加强梁以及主压缩机推板油缸座加强筋处。

整体结构最大应力发生在主压缩机顶板左侧加强梁和主压缩机料仓左边板加强板接合处,其复合应力为522。

中转站垂直压缩工艺

中转站垂直压缩工艺

中转站垂直压缩工艺1.引言1.1 概述概述中转站垂直压缩工艺是一种在垃圾处理领域广泛应用的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垃圾处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高效处理垃圾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通常需要大量的土地面积,而且会产生较大的环境污染。

而中转站垂直压缩工艺通过将垃圾进行压缩和处理,能够显著减少处理面积和环境污染。

该工艺的原理是利用中转站对垃圾进行初步压缩,然后将压缩后的垃圾通过输送带或其他输送设备送往下一处理环节。

这种垂直压缩的方式可以大大节省处理空间,并提高运输效率。

中转站垂直压缩工艺广泛应用于城市垃圾转运站、垃圾填埋场、垃圾焚烧厂等领域。

通过该工艺,可以使垃圾处理的整个流程更加高效、安全和环保。

文章的后续部分将对垂直压缩工艺的定义和原理以及中转站垂直压缩工艺的应用场景进行详细阐述。

同时,在结论部分将对中转站垂直压缩工艺进行总结,并展望其未来发展的趋势和前景。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描述整篇文章的组织结构和内容安排。

具体可以包括以下几点: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下面将对各个部分的内容进行简要介绍。

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方面。

在概述中,将对中转站垂直压缩工艺进行简要说明,介绍其背景和意义。

在文章结构部分,将介绍文章的整体结构以及各个部分的内容安排。

在目的部分,将明确本文撰写的目的,即对中转站垂直压缩工艺进行全面的介绍和分析。

正文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将对垂直压缩工艺的定义和原理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会对垂直压缩工艺进行界定和解释,介绍其工作原理和相关的理论知识。

然后,会详细探讨中转站垂直压缩工艺的应用场景。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应用,展示中转站垂直压缩工艺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效果和优势。

结论部分将对全文进行总结和展望。

在总结部分,将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并强调中转站垂直压缩工艺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在展望部分,将对中转站垂直压缩工艺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探讨其可能的改进和应用领域的扩展。

垃圾中转站工程设计方案

垃圾中转站工程设计方案

垃圾中转站工程设计方案(总50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XX县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及城区收集点布置一、工程概况项目名称XX县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及城区收集点布置建设单位XX县环境卫生管理所XX县垃圾压缩中转站基本参数1. 日转运生活垃圾量:近期150吨,远期300吨;2. 所处理的垃圾种类:城市固体生活垃圾;3. 垃圾转运方式:密闭式压缩及转运;4. 中转站工作时间:二班制,每班6小时;5. 垃圾压缩前容重:约吨/m3;压缩后容重:约吨/m36. 垃圾收集的不均匀性:高峰收集量:近期120吨/4小时(上午6点到10点)、远期240吨/4小时(上午6点到10点)7.中转站距德山焚烧厂距离:60公里建设地点中转站位于XX县龙阳镇双板桥村,占地面积17549平方米,折合亩。

服务范围和设计内容本垃圾中转站服务区域为XX县城、太子庙镇、太子庙开发区以及株木山乡等乡镇。

本次初步设计设计内容主要为:垃圾压缩车间、综合管理设施、机械维修房、洗车平台四部分。

其中垃圾压缩车间包括垃圾压缩车间、配电间、现场控制室、渗沥液收集池、除尘除臭系统等。

综合管理设施包括综合办公楼、地磅房、门卫。

机械维修房包括机修车间及机修平台。

洗车平台包括洗车平台及洗车设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本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

表1-1 垃圾压缩中转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二、工程建设规模服务区域人口预测本垃圾中转站服务区域为XX县城、太子庙镇、太子庙开发区以及株木山乡等乡镇。

XX 县城区建成面积为,2008年,人口万人,平均日产城市生活垃圾约90t,目前日产生活垃圾总量已达到110吨。

通过对XX县城近几年年人口数据的分析(数据来源于各年度《XX县统计年鉴》),2008年城区人口为万人,2009年城区人口为万人,2010年城区人口为万人。

人口综合增长率约为%。

根据《XX县城总体规划修编》(2003~2020年)中的近期人口规划,本次设计近期的人口增长率定为%。

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

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

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生活中产生的垃圾也越来越多。

为了有效地处理这些垃圾,许多城市建立了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

这些中转站不仅能够将垃圾进行压缩,减少占地面积,还能够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通常由几个部分组成,垃圾收集点、垃圾压缩设备、分类处理设施等。

首先,居民将自家产生的垃圾投放到垃圾收集点,然后专业人员将这些垃圾进行压缩处理,将其体积减小。

接着,经过分类处理设施的处理,可回收的物品被分离出来,进行再利用,而无法再利用的垃圾则被送往垃圾填埋场或焚烧处理。

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的建设,对城市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首先,它减少了垃圾填埋场的占地面积,减轻了城市的环境压力。

其次,通过分类处理,可以有效地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最后,压缩中转站的建设也提高了城市环卫工作的效率,降低了城市管理成本。

然而,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垃圾处理设施的投资和运营成本较高,一些地区的中转站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导致垃圾处理效率低下。

其次,垃圾分类处理需要居民的积极配合,而一些居民对垃圾分类意识不强,导致分类处理效果不佳。

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的作用,我们需要加大对这些设施的投入,完善设施建设,提高垃圾处理效率。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居民的环保意识教育,提高他们对垃圾分类处理的认识和积极性。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处理城市生活垃圾,保护环境,建设美丽家园。

分析生活垃圾转站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组合除臭技术在垃圾中转站的应用

分析生活垃圾转站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组合除臭技术在垃圾中转站的应用

分析生活垃圾转站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组合除臭技术在垃圾中转站的应用发布时间:2023-03-08T02:43:31.631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20期作者:朱晨胡青倩徐静静[导读] 随着城市发展以及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活垃圾产生量逐年递增,同时考虑环境影响因素,大型垃朱晨胡青倩徐静静宁波市宁海县环境卫生指导中心浙江省宁波市 315600摘要:随着城市发展以及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活垃圾产生量逐年递增,同时考虑环境影响因素,大型垃圾的处置场所如填埋场、焚烧厂等的选址越来越远离市中心,未能有效解决运输的效率问题,故在居民区与垃圾处置场之间新建了大量的垃圾中转站,对垃圾进行压缩后再转运至填埋场、堆肥厂或焚烧厂等场所进行后续处置。

关键词:垃圾中转站;组合除臭技术;废气控制引言:随着近年来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数量逐年递增,为解决生活垃圾处置问题,各地新建了大量的垃圾中转站,然而其恶臭污染问题也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高度关注。

目前,垃圾中转站主流成熟的处理工艺包括化学法、物理法和生物法等,本文结合垃圾中转站除臭的实际工程案例及调试运行过程中的改进,探讨垃圾中转站除臭系统的设计与应用,使其更好地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标准,也有助于改善室内工作环境,保证员工身体健康。

1生活垃圾转运站介绍1.1转运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整个转运站工艺作业过程的核心部分,直接反映了系统的先进性、便捷性,主要包括现场管理、中央监视、远程监控等,同时,还可以利用国际互联网和本地环卫网络的互动,对上传的有关数据进行计算与大数据分析,由此可以看出,完善的控制系统可以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工人劳动。

通常,大型转运站含有高集成化的分布式计算机及网络管理系统、垃圾称重及容积管理系统、交通指挥控制系统、闭路监测、电子模拟显示控制系统等主要功能模块,中小型转运站可相应减少设备设置。

1.2转运站配套设施的配置(1)转运站配套设备主要是指收集车辆在进站后的称重,计量汽车衡;机动车进入及出站口设备的清理设施,如手动洗车台,站内高压清洗机;以及车站内进行灰尘、恶臭物处置、污水处理等的设施。

浅谈城市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设计

浅谈城市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设计

浅谈城市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设计摘要:本文作者结合龙泉驿区平安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及环卫服务中心设计实例,主要就其设计理念及设计方法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关键词:建筑设计;设计理念;设计方法1.工程概述龙泉驿区平安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及环卫服务中心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平安生活社区,项目为具有现代化技术处理能力的垃圾压缩转运站及环卫服务中心,建成后日处理垃圾能力为400吨。

建筑用地总面积为20001.11㎡.方案设计规划场地为二个区域:1.1 生产及办公区域(一区)用地面积为14012.73㎡。

场地使用包括压缩工作站及附属用房、环卫服务中心及后勤服务用房等功能性设施。

1.2 预留生态化停车场地(二区)用地面积为5988.38㎡。

场地使用主要为预留发展停车用地。

项目用地,西南边临城市30M规划道路,与书房村公园隔路相望。

场地规划的一区用地与二区用地之间以10M规划道路为分界带。

现将项目设计的一些细节介绍如下。

2.设计原则及理念项目设计坚持“规划超前、建设一流、功能完善”为原则,力求将该服务中心建设成国内“设备最先进、环境最好、功能最齐”,变“污染源”为优美的景观绿地,并能有效提升龙泉城市管理水平的精品工程。

场地生态化,办公景观化,生产作业科学化为本项目的建筑及规划的设计理念。

在满足合理、科学的生产作业流程上,把建筑与场地景观相融为一体作为设计的重点,力求建筑本体景观化。

总平面图3.工程规模3.1总建筑面积5579.3m2其中主楼及副楼总建筑面积1691.0m23.2 设计标准乙级办公建筑3.2.1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50年3.2.2耐火等级:二级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4.1总用地面积:20001.11m2其中一区14012.73m2二区5988.38m24.2办公楼及办公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5579.3 m2压缩工作站建筑面积:3000 m2 维修洗车用房:200 m24.3容积率(一区):0.634.4建筑密度(一区):41%4.5绿地率(一区):38%4.6总机动车停车数133辆其中地面停车83辆半地下停车50辆4.7建筑高度20.60M。

垃圾压缩中转工作方案

垃圾压缩中转工作方案

垃圾压缩中转工作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数量的增加,城市垃圾处理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垃圾处理不仅关系到城市环境的整洁与美观,更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而垃圾压缩中转工作方案的实施,可以有效地解决垃圾处理的难题,提高垃圾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一、垃圾压缩中转工作方案的意义。

1. 提高垃圾处理效率。

垃圾压缩中转工作方案可以将城市垃圾进行有效的压缩和分类,减少垃圾的体积和重量,从而减少垃圾的运输量和运输成本,提高垃圾处理的效率。

2. 减少垃圾填埋量。

通过垃圾压缩中转工作方案,可以有效地减少垃圾的填埋量,延长填埋场的使用寿命,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占用,保护环境。

3. 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

垃圾压缩中转工作方案可以将可回收垃圾进行有效的分类和回收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保护环境。

4. 改善城市环境。

通过垃圾压缩中转工作方案,可以减少垃圾的露天堆放和散发,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二、垃圾压缩中转工作方案的实施步骤。

1. 垃圾收集。

首先,需要对城市垃圾进行有效的收集。

可以设置垃圾收集点,定期进行垃圾收集,确保垃圾能够及时得到处理。

2. 垃圾分类。

收集到的垃圾需要进行有效的分类,将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进行分离,以便进行后续的处理。

3. 垃圾压缩。

对分类后的垃圾进行压缩处理,将垃圾的体积和重量减少,以便进行后续的运输和处理。

4. 垃圾中转。

压缩后的垃圾需要进行中转,将垃圾运输到指定的处理场所,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利用。

5. 垃圾处理。

对中转后的垃圾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包括填埋、焚烧、堆肥等,以达到减少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和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目的。

6. 垃圾监管。

对垃圾处理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管,确保垃圾处理的合法、规范和环保。

三、垃圾压缩中转工作方案的实施效果。

1. 提高垃圾处理效率。

通过垃圾压缩中转工作方案的实施,可以大大提高垃圾处理的效率,减少垃圾的运输量和运输成本,提高垃圾处理的效率。

水平直压式(分体压缩)垃圾中转设备工艺优势及工程技术方案

水平直压式(分体压缩)垃圾中转设备工艺优势及工程技术方案

水平直压式(分体压缩)垃圾中转设备工艺优势及工程技术方案一、总体规划规划针对不同类别的生活垃圾进行分类转运至垃圾处理场。

不可回收垃圾——转运站(压缩)——垃圾填埋场有害垃圾——转运站(暂存)——环境卫生专业单位统一处理。

规划分类转运具体方案如下:1、不可回收垃圾在转运站压缩后送至垃圾处理场集中处理;2、有害垃圾由村统一收集、乡转运站暂存后,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或委托环境卫生专业单位进行集中统一处理,严禁倒入公共垃圾场(站)或任意抛弃。

二、垃圾转运站设计规模规划依据各乡、镇农村人口、垃圾产量及服务范围等因素,合理规划布置转运站,同时针对转运站服务人口计算设计规模。

转运站规模计算:依据《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T47-2016)规定,转运站的设计规模可按照下面公式计算:QD=Ks·Qc其中:QD——转运站设计规模(日处理量),单位:t/d;Qc——服务区域垃圾收集量(日平均值),单位:t/d,按照最不利情况考虑服务区域生活垃圾总量进行计算。

Ks——垃圾排放季节性波动系数,应按当地实测值选用,无实测值的,可取1.3-1.5。

三、转运工艺设计根据生活垃圾特性,去容重比较小,如不采用压缩转运,则运输车辆“亏载”很大,造成垃圾运输成本的浪费;同时中转站的垃圾运往垃圾填埋场,垃圾经过压缩转运后,可以降低垃圾中的水分,减少垃圾运输过程中渗滤液渗漏,造成二次污染。

因此生活垃圾转运宜采用压缩转运工艺,以提高垃圾的容重,减少车辆的“亏载”。

四、转运工艺比选随着国家对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的日益重视,我国生活垃圾转运系统也在逐步发展壮大。

今后,我国城市生活垃圾转运技术将朝着更高效(高压缩比、大容量、转运集装箱)、更严格的环境保护、更优美的建筑景观和大面积绿化配套的发展方向,一些简单落后的垃圾运转形式,将最终被淘汰,而重点倾向于压缩转运模式。

水平直压式(分体压缩)垃圾中转设备工艺是世界上通用的垃圾压缩处理工艺,需要先将垃圾容器与压缩机水平对接,再将垃圾通过卸料装置卸入压缩机的压缩腔内,然后利用压缩机产生的机械力将垃圾压入垃圾容器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5/2018
2、工程方案设计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2.3垃圾压缩中转站工艺及操作流程
8/5/2018
2、工程方案设计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2.3垃圾压缩中转站工艺及操作流程
8/5/2018
2、工程方案设计
2.4垃圾压缩系统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8/5/2018
8/5/2018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2、工程方案设计
2.3垃圾压缩中转站工艺及操作流程
8/5/2018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2、工程方案设计
2.3垃圾压缩中转站工艺及操作流程
8/5/2018
2、工程方案设计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2.3垃圾压缩中转站工艺及操作流程

8/5/2018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2、工程方案设计
2.8主要设备 2.9工程造价
本工程总造价为人民币大写: 3609.08万元
8/5/2018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2、工程方案设计
2.8主要设备 2.9工程造价
本工程总造价为人民币大写: 3609.08万元
8/5/2018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工程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1.工程概述
1.1 项目名称
XX县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及城区收集点布置
1.2 XX县垃圾压缩中转站基本参数
1. 日转运生活垃圾量:近期150吨,远期300吨; 2. 所处理的垃圾种类:城市固体生活垃圾; 3. 垃圾转运方式:密闭式压缩及转运; 4. 中转站工作时间:二班制,每班6小时; 5. 垃圾压缩前容重:约0.353吨/m3;压缩后容重:约0.75吨/m3 6. 垃圾收集的不均匀性:高峰收集量:近期120吨/4小时(上午6点到10点)、 远期240吨/4小时(上午6点到10点) 7.中转站距德山焚烧厂距离:60公里 8.XX县垃圾压缩中转站近期(2012-2020年)日转运生活垃圾量150吨;远期 (2021年以后)日转运生活垃圾量300吨。
2.6 污染控制系统设备
污染控制系统设备包括有组织排放除尘除臭系统(抽风除尘除臭 系统)、无组织排放除尘除臭系统(生物除臭系统)。
8/5/2018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2、工程方案设计
2.6 污水处理排放系统
采用雨污分流制。站内雨水经专设收集管道直接排到站区外;近 期站内生产、生活废水、垃圾渗沥液经专设收集管流入污水收集池, 再用装载容量8 m3吸污车运输到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远期待市政污 水管网配套建设完成后,污水通过预埋管道排入市政管网(目前本中 转站日垃圾处理量150t时,污水最大日产生量约12t)。
2、工程方案设计
2.4垃圾压缩系统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5/2018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2、工程方案设计
2.5 垃圾转运系统
垃圾转运系统包括车厢可卸式垃圾转运车、配套垃圾集装箱。
8/5/2018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2、工程方案设计
8/5/2018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2、工程方案设计
2.7 称重计量系统 选用梅特勒托利多的ZCS-50t动态数字式电子汽车衡。该系统是针
对垃圾中转站特殊的使用要求,研制的垃圾处理专用汽车衡。主要由 称重仪、车辆检测器、车辆控制器、IC卡读卡器、监控摄像机、称重 显示控制器、语音播报器、称重打印机、摄像机控制器、控制管理计 算机、车辆识别IC卡等组成,安装于垃圾收集车进站坡道口,收集车 通过时可即时称出其重量。
8/5/2018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2、工程方案设计
2.2压缩工艺的选择
本中转站考虑采用加箱体移位系统的水平预压的垃圾压缩工艺。
垃圾集装箱被装满后,箱 体平移装置移动,将满的 垃圾集装箱移出压缩机口, 同时将空的垃圾集装箱移 动到压缩机口,进行下一 箱的压缩装箱工作。
8/5/2018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2、工程方案设计
2.1 收运系统
垃圾收集设施包括果皮箱、垃圾桶、敞开式垃圾斗。结合XX县城 市规划,同时考虑XX县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需要,考虑改造所有 现有敞开式垃圾斗,采用地埋式或者地上式垃圾收集箱,新建垃圾收 集站8座。 垃圾收集站采用单层密闭型式,站内设置地坑2座,地坑尺寸为: 长*宽*深=2.8*2.1*1.8;每个容积8m3,装满垃圾后重3-4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