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 宇宙中的地球总复习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章宇宙中的地球第3讲宇宙中的地球课件湘教版

A.①曲线将变得更为平滑
B.①曲线最大值出现的时刻将提前
C.②曲线日变化幅度减小
D.各曲线在图中的位置将整体上移
答案 1.A 2.A
解析 第1题,题中条件为阴天条件下,所以云量的增加会使太阳辐射有所削 弱。结合夜晚期间太阳辐射值为0可知,①应为太阳辐射,A正确。第2题,太 阳辐射在天气晴好时几乎不会受到干扰,所以太阳辐射日变化曲线将更平 滑,A正确。在天气晴好的条件下,太阳辐射的最大值应为该地地方时12:00, 最大值不会提前,B错误。若太阳辐射强度增大,②曲线数值应是增加,天气 晴好条件下,②曲线变化幅度应增大,C错误。夜晚期间太阳辐射值为0,太 阳辐射曲线不可能上移,D错误。
(2)地震波
类型
传播速度 通过的介质
地表震动
横波(S波) 纵波(P波)
较慢 较快
固体 固体、液体、气体
引起地面水平晃动 引起地面上下颠簸
2.地球内部结构的划分
(二)地球的外部结构
四、地球的演化历程
演化特点
宙
代 纪 海陆变迁
矿产生成 生命演化
冥古宙 —
太
古
—
宙
元
古
—
宙
初生地球阶段 —
前寒 武纪
没有宽广的大陆 形成 铁矿
提示
思维拓展·再提升 航天发射基地,是宇宙探索的前哨站。试说明航天基地区位选择时对纬度、 地形、气候、区域人口分布等各有何要求。 提示 纬度:越低越好。可借助地球自转的速度,获得更大的初速度,节省发 射成本。 地形:平坦开阔,利于跟踪观测。 气候:多晴朗天气,发射窗口多。 人口分布:人烟稀少。
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增素能 精准突破
考点 太阳辐射与地球
知能体系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1讲 宇宙中的地球

-16-
第1讲 宇宙中的地球
课标导引
知知能能构构建建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考点5 考点6 考点7 考点8 考点9 考点10
(1)生命宜居带中,之所以可能出现生命是因为( ) A.宇宙辐射的强度较低 B.行星的体积适中 C.适合呼吸的大气 D.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 (2)宜居带还需要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层,大气层的存在主要取决于 () A.日照条件稳定 B.有原始海洋 C.行星的体积、质量适中 D.行星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14-
第1讲 宇宙中的地球
课标导引
知知能能构构建建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考点5 考点6 考点7 考点8 考点9 考点10
特殊行星——地球
1.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 (1)充足的水分。 (2)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 (3)适宜的太阳光照和温度范围。 2.地球特殊的原因:地球上产生了目前所知道的唯一的 高级智慧生命——人类。
-23-
第1讲 宇宙中的地球
课标导引
知知能能构构建建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考点5 考点6 考点7 考点8 考点9 考点10
(2)下列人类活动中,所利用的能源最终不是来自太阳辐射的是 ()
-24-
第1讲 宇宙中的地球
课标导引
知知能能构构建建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考点5 考点6 考点7 考点8 考点9 考点10
-27-
第1讲 宇宙中的地球
课标导引
知知能能构构建建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考点5 考点6 考点7 考点8 考点9 考点10
太阳活动与地球
1.太阳活动 (1)概念:太阳释放能量的不稳定性所导致的一些明显现象。 (2)类型及分布:
“宇宙中的地球”专题复习

切入 ,结合 13地 月运动 规律 考查 地球 所 处 的宇宙 环境 特征 及人类对 宇宙 的新 认识 。与 之相关 的热点有 :2009年 7月 22
日长 江流 域 日全 食 、以“探 索我 的 宇宙 ”为 主题 的 2009国 际 天文年 、海南文 昌航 天发射基 地建设 、嫦娥 探月 工程等 。
太 阳 对地 球 的影 响 其 对 地 球 的 影 响
响 .并 能 结 合 实 际解 释 天 文 现 象
地 球运 动的特点 、黄赤 交 掌握 地 球 运 动 的 一 般 特
地 球 运 动 的 地 理 意 角:昼夜 交替 、时差 、地转 征 .理解地球 运动的地理
义
偏 向力 :正 午太 阳高度 、 意 义 .并能/. ̄,rfl相 关原理 、
势 :降水 丰富 ,大气 能见 度低 ,不利 于发射 。 考点 2:太阳对地 球 的影 响
【命 题 角度 】结 合 区域 考 查 太 阳辐 射 的分 布 、太 阳能 的 开 发 利 用 ,重 在 分 析 影 响 太 阳 辐射 分 布 的 因素 ;以材 料 形 式 呈 现 ,与一 些 自然 地 理 现 象结 合 考 查 太 阳活动 ,侧 重 考
中 心 指 向 北 极 星 附近 .并 与 公 转 太 阳 位 于 其 中一 个 焦 点 上 :地
的 考 查 ,日照 图 几 乎 是 必 考 内 容 ;③ 从 考 查 形 式 看 有 两 方 面 趋 势 :一 是 运 用 各 种 形 式 的 日照 图 ,考 查 通 过 思 维 转 换 、计 算 推 理 来 判 断 时 间 (时 刻 、日期 、季 节等 )、季 节
及 对 地 理 现 象 的分 析 ;二 是 联 系 实 际设 置 生 活 场 景 或 以
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复习

读右图,图中中心点为 北极,若阴影部分为7 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 月7日,则此时,北京
时间为:_7_月__7_日__8_点___
180º经线
B
N
A
0 点钟经线 正好是0度经线
4.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发生偏转
偏转规律:
南左北右,赤道上无偏转。
三、地球的公转
1. 方向:自西向东 识记 2. 轨道和速度 识记
太阳高度角=90°-纬度差(位于同一半球时纬度值相减, 不同半球时纬度值相加 )
调 节 杆
а 地面 H
在30ºN附近的日光城拉 萨安装太阳能热水器, 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 尽可能使一年内正午太 阳光线与集热板保持垂 直,集热板与地面夹角 的调整幅度约为 A.23º26′ B.30º C.46º52′ D.60º
四、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其特点
1.内部圈层
地壳 17km
岩石圈
软流层
莫霍面
1000km
地幔Leabharlann 古登堡面2900km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时差(东加西减)
(区时)
(区时)
例题:
• 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由南美洲的布宜诺斯艾
利斯(34036′S,58022′W)出发,出发时北京时
间为某日凌晨3时,11小时后传递到非洲的达
累斯萨拉姆(6050′S,39018′E),火炬到达时当
地的区时是 ( ) B 中央经线450E,东三区
_低__的季节 • 春秋: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
气候上的四季: • 春季: 3、4、5月 • 秋季: 9、10、11月
夏季:6、7、8月 冬季:12、1、2月
4.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考纲要求:
(1)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 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2020-2024年高考地理5年真题汇编专题02 宇宙中的地球(学生版)

专题02 宇宙中的地球五年考情(2020-2024)命题趋势考点(2024·安徽·高考真题)潮差是指潮水的一次涨落过程中最高水位与最低水位之差。
如图为2024年4月上海堡镇、苏州浒浦、南通天生港三地的月平均潮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月,堡镇月平均潮差明显大于天生港,主要原因是()A.天生港处河道较窄,涌浪堆积较高B.堡镇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风力较弱C.堡镇与天生港所受日月引潮力差异大D.堡镇至天生港段潮水沿江上溯过程中能量消耗较大2.天生港4月11日(农历三月初三)潮差为该月最大。
该日的日、地、月三者相对位置关系可示意为()A.B.C.D.(2022·上海·高考真题)3.农历三月二十七产生了“金星合月”,此时金星和月球距离最近。
此日金星能够被人观测到的时间和位置是()A.清晨的东方B.清晨的西方C.黄昏的东方D.黄昏的西方(2023·浙江·高考真题)某中学地理社团组织成员开展月相观测。
2021年2月19日农历正月初八,有同学用肉眼在湛蓝的天空中观测到了日、月同天景象,并作记录。
同时,部分同学还从网上查到,位于(0°,105°W)的地点可观测到月球正在地平线落下。
完成下面小题。
4.同学记录的日、月位置和月相正确的是()A.①B.②C.③D.④5.此时,赤道与晨、昏线交点的经度最接近的分别是()A.15°W、165°E B.105°W、75°E C.165°E、15°W D.75°E、105°W(2021·湖北·高考真题)深空网是支持深空探测活动,放飞人类太空梦想的核心系统。
深空站作为深空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建立天地联系通道,实现对航天器的跟踪测量和数据传输,其系统复杂,对站址环境条件要求苛刻,建设维护成本极高。
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宇宙中的地球

中学地理睬考复习资料:宇宙中的地球宇宙中的地球1.天体和天体系统。
(1)天体。
1)天体。
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包括恒星、星云、行星、小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行星际物质、星际物质等,其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
全部天体都是物质的,都在不停地运动着,并且有各自的特点。
除以上自然天体外,还有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人造天体。
2)恒星。
恒星是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
它是由炙热的气体组成、质量巨大、能自己发光发热的球状天体。
主要组成成分是氢和氦。
3)星云。
星云是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
它是由气体和尘埃组成、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
主要组成成分是氢。
同恒星相比,星云具有质量大、体积大、密度小的特点。
4)星座。
为了便于相识恒星,人们把天球分为若干个区域,这些区域叫做星座。
依据国际上规定,全天共分成88个星座。
每个恒星都有它所属于的一个星座,星座中所包括的主要亮星,构成各自独特的图形。
如大熊星座的七颗亮星构成勺子形(中国称其为北斗七星)。
(2)天体系统。
1)天体系统是宇宙间运动着的天体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而形成的系统。
2)天体系统的层次表:太阳地球---月球太阳系行星和卫星其他八大行星和卫星小行星银河系彗星流星体(陨星)总星系行星际物质恒星世界(包括其他恒星、星云;星际物质)河外星系2.太阳和太阳系。
(1)太阳。
1)太阳概况。
太阳是由炙热的气体组成的球状天体,主要成分是氢和氦。
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日地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即一个天文单位。
太阳的半径约为700 000千米,是地球半径的109倍多。
太阳的体积约为地球体积的130万倍。
太阳的平均密度是地球平均密度的1/4。
太阳的质量为地球质量的33万多倍。
太阳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28倍。
2)太阳的外部结构。
太阳的大气结构即为太阳的外部结构,从里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记:黑子和耀斑。
太阳活动的周期:11年。
2025届高考地理总复习一轮复习配套PPT课件(人教版)第1篇 自然地理 第2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1

三、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 (1)太阳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 核聚变 。 (2)对地球的影响
光和热
2.太阳活动 (1)太阳大气层及太阳活动
太阳大气层的结构:A 光球层 ,B 色球层 ,C日冕层。
(2)四大影响
电离层 极光
磁暴
实践应用
1.我国航天事业的骄傲——“天宫”空间站 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开启为期5个月的在轨驻留,其间他 们将在“天宫”空间站开展平台维护与照料、机械臂操作、出舱活动、舱 段转移等工作以及空间科学实验、技术试验。 (1)在太空中沿预定轨道运行的“天宫”空间站属于哪类天体? 提示 卫星。 (2)对宇航员出舱活动影响最明显的因素是什么? 提示 太阳活动。
考向二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下图为1964—2015年我国江淮地区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的相关系数分 布图。读图,完成3~4题。
3.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 D ) A.在湖北省的东南部呈正相关 B.在安徽省的大部分地区呈负相关 C.在图中西北部的相关性最小 D.正相关最大值出现在图中东北部 4.太阳黑子数达最大值时( B ) A.江淮地区梅雨强度增大 B.通信卫星信号易受干扰 C.漠河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D.耀斑爆发强度减弱
(2)自身条件——三个“适中”
自身条件主要指适宜的温度条件、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和液态水的
存在。
地球原始大气并不适宜生命生存
思维拓展·再提升 地球大气对生命存在和发展有何作用? 提示 ①厚厚的大气层可以减少小天体对地表的撞击。②大气对太阳辐射 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使地表昼夜温差不大。③氧气可供生物 呼吸,臭氧等可以使生物免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
本课结束
图1 图2
与浙江省相比,当地布局光热发电场的优势区位因素有( ) ①土地 ②太阳辐射 ③劳动力 ④电网分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宇宙中的地球”专题复习

卷 1 题 、0 7年 海南 卷 3 4题 2 0 3 20 ~ 0 7年全 国卷 二 1 ~ 1 0 1 题
定
义 地 球 绕 自转 轴 的 运 动
地 球 绕 太 阳的 运 动
20 0 8年 北京 卷 第 2题 、0 9年 上海 卷 3 4题 、0 9年 宁 夏 20  ̄ 20 卷第 3题 、0 0年 四川 卷第 1 21 1题等 ,从情 境看 主要 以重 大 地 理事件 发生时 间为背 景 , 考查地方 时 、 区时 、 l E期等 方面 的 计算 能力 ; 从统 计看 , 最近几 年 有关地 方 时计 算的题 量 明显 减少 , 目情境 更抽象 , 目难度增 大 。 题 题
昼 夜 半 球 的 分 界 线 : 昏圈 晨
化 l 变 球阳变点 南 动南 球 长 长 L 北 ; 长射 向 移 ,半 昼 变 , 短太 直短 半昼
图2
方向 : 垂直 于物体运动方 向
大小 : 动速 度 、 在 纬 度 运 所
【 命题方向】
这部 分是最 近 5年考 查主要 内容 , 总体特点 表现在 提供
产 生活 实际 , 以楼 间距 、 阳能 热水 器 、 太 雨棚 、 房屋朝 向等为
切 人点 考查 正午 太 阳高度 的计 算及 变化 规律 ;以重 大事 件
( 如科 学考 查 、 家领 导人 出国访 问等 ) 国 发生 时 间为背景 , 结
合 光 照 图 , 查 季节 判 断 、 夜 长短 的季 节变 化 、 考 昼 正午 太 阳 高度 的分布 和变化 规律等 。 2高频考 点 .
I
l
长<
南半球夜长大于昼长; 太阳直 射在南 半球, 南半
球昼长大于夜长 , 半球夜 长大于昼长 。太 阳 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基本原理:
➢昼夜现象、昼夜更替现象和昼夜长短变化 现象的形成原理;
➢ 3、在地球公转示意图和公转变式图上分析不同 位置的速度、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节气和季节、 昼夜长短状况、正午太阳高度等。
三、空间思维能力
• 1、利用经纬度进行空间定位能力,进而对 所定地区地理事象的空间联想能力。
• 2、对地球宇宙环境、地球运动规律、太阳 直射点位置的移动规律、昼夜长短变化规 律、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晨昏线移动 规律、极圈内极昼和极夜范围的变化规律 等的空间想象能力。
11.地球自转运动与公转运动的联系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赤道平面
黄道平面
黄赤交角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 昼夜长短的纬度变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昼夜长短的季节变
纬度变化
化
季节变化
化
五带划分
四季更替
12.地方时计算中的重要参考线
• 晨昏线: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地方时6点,昏线与赤 道的交点为18点.
高三地理复习——自然地理
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复习
考纲要求内容
一、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天体地。 ➢球的宇宙环境。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二、日地关系 ➢ 太阳系概况。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 太阳能量的来源。 ➢ 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三、地球
➢ 地球的大小。 ➢ 东、西半球的划分。 ➢ 南、北半球的划分。 ➢ 高、中、低纬的划分。 ➢ 地球的形状。 ➢ 地轴。 ➢ 两极。 ➢ 赤道。 ➢ 经线。 ➢ 经度。
➢四季和五带的形成原理
单项能力要求
➢ 一、计算能力 ➢ 地方时计算 ➢ 经度计算 ➢ 区时计算 ➢ 纬度间距离计算 ➢ 经度间距离计算 ➢ 太阳高度计算 ➢ 昼夜长短计算等。
二、读图分析能力
➢ 1、在不同地区经纬网图上判读一地的经纬度位置 和半球位置;判读不同地点之间的方向。
➢ 2、在二分、二至的日照侧视图、极地俯视图、 各种变式图上分析比较不同地点的自转速度、太 阳高度、昼夜长短、时间早晚、日期变化等。
数差 ①3月21日和9月23日前后—从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H=90°-当地纬度) ②6月22日前后—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H=90°-当地纬度与23°26′N的度数差 ③12月22日前后—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H=90°-当地纬度与23°26′S的度数差
(2)随季节变化的规律
①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北回归线及 其以北各纬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 各纬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太阳能量的来源,以及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活动及对地球的影响
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 月相变化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经纬网及其意义
地轴、赤道和两极 经线和经度(本初子午线、东西经度的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
纬线和纬度(南北纬度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的划 分、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经纬网的意义
14地间最近航线方解的到断
• ①若两地经度差等于180°,过这两点的大圆 便是经线圈。最短航程经过两极点.
• a.同位于北半球,最近航程一定是先向北, 过极点后,再向南;
• b.同位于南半球,最近航程一定是先向南, 过极点后,再向北
➢ 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 太阳辐射能虽然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但 是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却是不可估量的。
➢ 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 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 太阳辐射能还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源。
➢ 4.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 (1)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 ➢ 出现在光球层的黑子。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
②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南回归线及 其以南各纬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 各纬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3)南北回归线及其之间地区
①南北回归线上—一年中有一次最大值和一次最 小值。
②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不含南北回归线)—一 年中有两次最大值,一次最小值。
③赤道上—一年中有两次最大值(春、秋分日), 两次最小值(冬、夏至日)。赤道是正午太阳高 度变化最小的地区,由赤道向两极正午太阳高度 变化逐渐增大,距赤道近变化小,距赤道远变化 大。
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 出现在色球层的耀斑。耀斑爆发是太阳活动最强烈的显示。 ➢ (2)平均活动周期—11年 ➢ (3)对地球的影响 ➢ ①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 ②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使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干扰,
甚至中断。
➢ ③影响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8.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比较
项目 绕转中
布规律?
南回归线
23°26′
南极圈以上 昼长由北极 南回归线向 向南极增加 两极递减
北回归线 23°26′
北极圈以上 昼长由南极 北回归线向 向北极增加 两极递减
赤道
都一样
都一样
赤道向两极 递减
9.正午太阳高度周年变化的规律
(1)随纬度变化的规律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距直射纬线愈近正午太阳高度愈大,愈远愈小) 某地正午太阳高度H=90°—某地纬度与直射纬度的度
四、运用基本规律和原理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
➢区时计算的应用; ➢正午太阳高度计算与人类生产、生活的联
系; ➢季节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实际联系等。
知识网络
地
球 的 宇
天体和天体系统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宙 地球是太阳系中惟一有生命存在的颗特殊行星
环
境
日 地 日地关系 月 三 者 的 关 月地关系 系
① 昼夜更替 ② 不同经度地方时刻不同 ③ 水平运动物体的方向发生偏移 ④ 使地球形成一个旋转椭球体
①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②昼夜长短的变化 ③四季更替 ④五带的划分 ⑤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图 冬至日 夏至日 二分日
太阳直射哪 哪个纬度昼 昼长的纬度 正午太阳高 个纬度? 长最长? 分布规律? 度的纬度分
心 方向 周期
速度
地理意 义
地轴
自转
太阳
公转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恒星日-23时56分4秒 太阳日-24小时
恒星年-365日6时9分4秒 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角速度—除极点外,各地都相等 平均角速度10/日
线速度—赤道最大,越往两极越小 平均线速度30千米/秒
,极点为0
近日点附近快,远日点附近慢
(4)地球上不同地区正午日影长短和朝 向的变化
①正午日影的朝向 A.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一年四季太阳都是从
南边照射过来,日影永远朝向北。 B.南回归线以南地区,一年四季太阳都是从北
边照射过来,日影永远朝向南。 C.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一年中有的季节太
阳从南边照射过来,日影朝向北;有的季节太阳 从北边照射过来,日影朝向南。
地பைடு நூலகம்
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
球 地球的自转运动
地球自转的意义
昼夜更替 不同经度的地方时刻不同(地方时、时区 的划分、区时计算和应用、日界线、北京 时间) 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方向发生偏移
地球的公 转运动
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速度和周期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
地球公转的意义 四季更替
10.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
(1)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由低纬向高纬昼夜长短变化幅度 增大)
(2)3月21日和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距这两天 越近,昼夜变化幅度越小)
(3)3月21日一6月22日一9月23日(北半球的夏半 年)
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北极圈内的 极昼范围逐渐扩大。6月22日,白昼最长,黑夜最短, 北极圈内的极昼范围最大。南半球则相反。
二、应掌握的基础知识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东西经度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轨道、速度;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地球自转运动与公转运动的联系与区别。
三、应理解和运用的基本规律和原理
着地表温度的降低逐渐形成降水,并汇集形成原始大洋, 成为原始生命诞生的摇篮。 ➢ ③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比较适中。 ➢ ④地球上的大气层白天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晚上对 地面有保温效应。
➢2.太阳能的来源
➢ 太阳内部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四个氢原子核经过 一连串的核聚变反应,变成一个氦原子核,同时释 放出巨大的能量。
➢ 本初子午线。 ➢ 纬线。 ➢ 纬度。 ➢ 南、北回归线。 ➢ 南、北极圈。 ➢ 经纬网及其意义。 ➢ 时区的划分。 ➢ 区时的计算和应用。 ➢ 日界线。 ➢ 北京时间。
➢ 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地方时; 地转偏向力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影响。
➢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黄赤交角。
13.依据经度判断东、西方位
• ①.两个相比较的地点同是东经,则经度数值大的 在东面,经度数值小的在西面。
• ②.两个相比较的地点同是西经,则经度数值小的 在东面,经度数值大的在西面。 ③.两个相比较的地点分别为东经和西经时,要用 两地东西经度之和的大小来辨认东西方位: a.若两地经度和小于180° ,则东经度的地点在 东面,西经度的地点在西面;b.若两地经度和大 于180°,则西经度的地点在东面,东经度的地点 在西面;c.若两地经度之和等于180°,则两地分 别位于两条正相对的经线上,说哪一点在东哪一 点在西均可,此种情况比较不出东西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