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科夫斯基钢琴套曲《四季》的创作与演奏研究

柴科夫斯基钢琴套曲《四季》的创作与演奏研究

柴科夫斯基钢琴套曲《四季》的创作与演奏研究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是俄罗斯最负盛名的音乐家、作曲家,也是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柴科夫斯基的作品反应了俄罗斯动荡时期广大知识分子对现实的愤懑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充满着强烈的情感冲突和戏剧性的悲剧色彩,其代表作品有:《b小调第六“悲怆”交响曲》、芭蕾舞剧《天鹅湖》和《胡桃夹子》、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管弦乐曲《1812年序曲》、《如歌的行板》等。

1876年是柴科夫斯基创作成熟时期,《四季》这部作品是柴科夫斯基在创作世界闻名的芭蕾舞剧《天鹅湖》时,受到彼得堡出版商的邀约创作,期望柴科夫斯基可以为每期月刊创作一首钢琴小曲,表现出俄罗斯的别致风景和民俗特色。这部套曲中包含十二首钢琴小品,其灵感来自于俄罗斯本民族的诗人所写的诗歌,作品中柴科夫斯基在俄罗斯传统民歌的调性基础上运用民间歌舞的节奏型进行创作。

本文通过对柴可夫斯基《四季》创作和演奏的阐述,对作品中民族性的音乐元素、体裁形式、舞蹈型的节奏形态进行分析,并探究演奏中应解决的技术课题,从乐曲的整体性上把握作品风格,从而更好地诠释这部作品并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学以致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