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知识讲座ppt课件
合集下载
消化系统疾病医学知识讲座培训课件

增生、假胆管形成
消化系统疾病医学知识讲座
34
复习肝内正常血液循环
门V(功能血管) 肝A(营养血管) ①门V→左、右支→肝
叶V→肝段V→小叶间 V→终末门微V→肝窦 ②肝A →左、右支→肝 叶间A→肝段A→小叶 间A→终末肝微A→肝 窦(与门V血混合) → 中央V→ 小叶下 V→ 肝V→ 下腔V
消化系统疾病医学知识讲座
Bridging necrosis (4)大片坏死
Massive necrosis
消化系统疾病医学知识讲座
17
• 2 炎细胞浸润:汇管 区及小叶内不同程度 的淋巴、单核细胞浸 润。
• 3 间质增生及肝细胞 再生:
• (1)Kupffer细胞增生 肥大
• (2)间叶细胞、纤维 母细胞增生
• (3)肝细胞再生
消化系统疾病医学知识讲座
21
(2)中度慢性肝炎
• 病变特点:中 度碎片坏死及桥 接坏死
• 小叶内有纤维 间隔,小叶结构 大部完整
消化系统疾病医学知识讲座
22
• (3)重度慢性肝炎
• 病变特点:重度 碎片坏死及广泛桥 接坏死;肝细胞结 节状再生;纤维间 隔分割肝小叶。
• 毛玻璃样肝细胞
• CPC:肝大,光滑 或细颗粒状,症状 明显,渐过度到肝 硬化。
29
一、门脉性肝硬变
病因及发生机理:
1.病毒性肝炎:乙肝、丙肝(我国) 2.慢性酒精中毒(欧美) 3. 毒物中毒:砷、四氯化碳、黄磷、 亚硝胺等。
4. 营养缺乏:胆碱、蛋氨酸 脂肪肝
消化系统疾病医学知识讲座
30
消化系统疾病医学知识讲座
31
• 病理变化
• 肉眼
• 早中期肝体积正 常或稍大,质地较 硬。
消化系统疾病医学知识讲座
34
复习肝内正常血液循环
门V(功能血管) 肝A(营养血管) ①门V→左、右支→肝
叶V→肝段V→小叶间 V→终末门微V→肝窦 ②肝A →左、右支→肝 叶间A→肝段A→小叶 间A→终末肝微A→肝 窦(与门V血混合) → 中央V→ 小叶下 V→ 肝V→ 下腔V
消化系统疾病医学知识讲座
Bridging necrosis (4)大片坏死
Massive necrosis
消化系统疾病医学知识讲座
17
• 2 炎细胞浸润:汇管 区及小叶内不同程度 的淋巴、单核细胞浸 润。
• 3 间质增生及肝细胞 再生:
• (1)Kupffer细胞增生 肥大
• (2)间叶细胞、纤维 母细胞增生
• (3)肝细胞再生
消化系统疾病医学知识讲座
21
(2)中度慢性肝炎
• 病变特点:中 度碎片坏死及桥 接坏死
• 小叶内有纤维 间隔,小叶结构 大部完整
消化系统疾病医学知识讲座
22
• (3)重度慢性肝炎
• 病变特点:重度 碎片坏死及广泛桥 接坏死;肝细胞结 节状再生;纤维间 隔分割肝小叶。
• 毛玻璃样肝细胞
• CPC:肝大,光滑 或细颗粒状,症状 明显,渐过度到肝 硬化。
29
一、门脉性肝硬变
病因及发生机理:
1.病毒性肝炎:乙肝、丙肝(我国) 2.慢性酒精中毒(欧美) 3. 毒物中毒:砷、四氯化碳、黄磷、 亚硝胺等。
4. 营养缺乏:胆碱、蛋氨酸 脂肪肝
消化系统疾病医学知识讲座
30
消化系统疾病医学知识讲座
31
• 病理变化
• 肉眼
• 早中期肝体积正 常或稍大,质地较 硬。
消化内科课件

预防措施:预防脂肪 肝的关键是控制体重 、减少饮酒量、保持 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加 强体育锻炼。
保健方法:对于已经 患有脂肪肝的患者, 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同时接受医生 的治疗和建议,定期 进行肝功能检查和影 像学检查。
THANKS
THANK YOU FOR YOUR WATCHING
基因治疗
通过改变或修复与疾病相关的基因来治疗遗传性疾病或某些特定类 型的癌症。
最新诊断技术的研究
影像诊断
01
利用X线、超声、MRI等影像技术来观察和诊断消化系统疾病。
内窥镜诊断
02
通过内窥镜技术直接观察消化道内部,获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
学检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室诊断
03
通过血液、尿液和其他体液的实验室检查来诊断消化系统疾病
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和胃癌。
肠切除术
用于治疗肠道肿瘤和炎症性疾 病。
胆道手术
用于治疗胆结石、胆囊炎等胆 道疾病。
其他手术
如内镜下息肉切除术、食管胃 底静脉曲张套扎术等。
其他治疗方法
饮食疗法
针对不同疾病,制定合理 的饮食计划,如低脂、低 糖、高蛋白等。
心理治疗
针对功能性胃肠病等,采 用心理疏导和行为疗法。
诊断的注意事项与技巧
重视早期症状
消化系统疾病的早期症状通常比 较轻微,容易忽视,因此要重视
早期症状的出现,及时就诊。
全面考虑病因
消化系统疾病病因复杂多样,诊断 时要全面考虑病因,综合分析,避 免误诊和漏诊。
关注患者病史
患者病史对于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 具有重要意义,医生要详细了解患 者的病史,为诊断提供有力依据。
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消化内科知识讲座ppt精品医学课件

肝小叶结构被破坏,由广泛增生的纤维组织将肝细胞再生 结节分割包绕成大小不等、圆形或椭圆形的肝细胞团,称 为假小叶。其内肝细胞排列紊乱,中央静脉缺如,偏位或 两个以上。
病因和发病机制
我国现阶段肝硬化的主要病因
病毒性肝炎 慢性酒精中毒 胆汁淤积 肝静脉回流障碍 遗传代谢病 自免肝 非酒精性脂肪肝 血吸虫病 工业毒物或药物 隐匿性
好转
• • 腹腔一颈静脉引流 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
– 是一种以介入放射学的方法在肝内的门静脉与肝静脉的主要
分支间建立分流通道 – 此方法能有效降低门静脉压力,创伤小,安全性 高,适用于食管静脉曲张大出血和难治性腹水 – 易诱发肝性脑病,多用于肝移植之前的门静脉 高压患者
门脉高压症的治疗
– 肝迅速增大
– 持续性肝区疼痛
– 肝表面发现肿块 – 腹水呈血性等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 肝硬化患者常见的电解质紊乱有
– 低钠血症 – 低钾低氯血症与代谢性碱中毒
肝功能试验
• 代偿期肝硬化的肝功能试验大多正常或有轻度异常,失代偿期患者多有较全 面的损害 • • 重症者血清胆红素有不同程度增高 转氨酶常有轻、中度增高,一般以ALT(GPT)增高较显著,肝细胞严重坏死 时则AST(GOT)活力常高于ALT • • 胆固醇酯亦常低于正常 血清总蛋白正常、降低或增高,但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增高,在血清蛋白电 泳中,白蛋白减少,γ-球蛋白增高 • 凝血酶原时间在代偿期可正常,失代偿期则有不同程度延长,经注射维生素 K亦不能纠正
1.药物治疗:血管收缩药 血管扩张药 联合用药 2.介入治疗:经皮经肝胃冠状静脉栓塞术 (PTO) 脾栓塞术 TIPSS
• 脾功能亢进:晚期脾大常伴有白细胞、血小板和红细胞计
病因和发病机制
我国现阶段肝硬化的主要病因
病毒性肝炎 慢性酒精中毒 胆汁淤积 肝静脉回流障碍 遗传代谢病 自免肝 非酒精性脂肪肝 血吸虫病 工业毒物或药物 隐匿性
好转
• • 腹腔一颈静脉引流 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
– 是一种以介入放射学的方法在肝内的门静脉与肝静脉的主要
分支间建立分流通道 – 此方法能有效降低门静脉压力,创伤小,安全性 高,适用于食管静脉曲张大出血和难治性腹水 – 易诱发肝性脑病,多用于肝移植之前的门静脉 高压患者
门脉高压症的治疗
– 肝迅速增大
– 持续性肝区疼痛
– 肝表面发现肿块 – 腹水呈血性等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 肝硬化患者常见的电解质紊乱有
– 低钠血症 – 低钾低氯血症与代谢性碱中毒
肝功能试验
• 代偿期肝硬化的肝功能试验大多正常或有轻度异常,失代偿期患者多有较全 面的损害 • • 重症者血清胆红素有不同程度增高 转氨酶常有轻、中度增高,一般以ALT(GPT)增高较显著,肝细胞严重坏死 时则AST(GOT)活力常高于ALT • • 胆固醇酯亦常低于正常 血清总蛋白正常、降低或增高,但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增高,在血清蛋白电 泳中,白蛋白减少,γ-球蛋白增高 • 凝血酶原时间在代偿期可正常,失代偿期则有不同程度延长,经注射维生素 K亦不能纠正
1.药物治疗:血管收缩药 血管扩张药 联合用药 2.介入治疗:经皮经肝胃冠状静脉栓塞术 (PTO) 脾栓塞术 TIPSS
• 脾功能亢进:晚期脾大常伴有白细胞、血小板和红细胞计
消化疾病总论【消化内科】 ppt课件

消化疾病总论【消化内科】
胃粘膜保护的五个防御层次
可溶性粘液层 粘液凝胶层
一线防御: 粘膜表面粘液 二线防御: 粘膜上皮层 三线防御: 粘膜微循环 四线防御: 粘膜免疫细胞 五线防御: 黏膜自身修复机能
表层粘液细胞
壁细胞 颈粘液细胞
主细胞
▪1996年Wallace全面阐述胃粘膜保护机制:“结合 解剖和功能,将胃粘膜的防御修复分为五个层次”
淋巴细胞浸润腺上皮
张 XX , 女 28 岁 , 腹 部 不适伴稀便,既往诊 断IBS,治疗效果不佳
淋巴细胞结肠炎 每100个消表化疾面病总上论皮【消细化内胞科】中有>15个淋巴细胞浸润
间质炎细胞增生
淋巴细胞增生 嗜酸性细胞增生 组织细胞增生
➢ 多源细胞增生:淋巴滤泡增生 ➢ 单克隆增生:淋巴瘤
结合基础知识,用整合医 学的方法学好临床课程
解剖学 组织学 病理生理学 病理解剖学 心理学 。。。。。
消化疾病总论【消化内科】
正常的胃肠道管壁
粘膜表面
粘膜层 (上皮+间质)
粘膜肌层 粘膜下层
固有肌层
外膜/浆膜层
消化疾病总论【消化内科】
胃肠道疾病分类
炎症性
Esophagitis/gastritis/Duodenitis/ Jejunitis/ileitis/colonitis/rectitis/ hepatitis/cholecystitis/pancreatitis
炎细胞增生常伴有间质纤维结缔组织增生
炎细胞增生 纤维结缔组织增生
炎性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炎性息肉,多见于炎症性肠病愈合期
消化疾病总论【消化内科】
间质胶原纤维沉积 形成胶原性结肠炎
李X,男,24岁,腹部不适伴 反复稀便,多次就诊考虑肠易 激综合征,治疗效果不佳。
胃粘膜保护的五个防御层次
可溶性粘液层 粘液凝胶层
一线防御: 粘膜表面粘液 二线防御: 粘膜上皮层 三线防御: 粘膜微循环 四线防御: 粘膜免疫细胞 五线防御: 黏膜自身修复机能
表层粘液细胞
壁细胞 颈粘液细胞
主细胞
▪1996年Wallace全面阐述胃粘膜保护机制:“结合 解剖和功能,将胃粘膜的防御修复分为五个层次”
淋巴细胞浸润腺上皮
张 XX , 女 28 岁 , 腹 部 不适伴稀便,既往诊 断IBS,治疗效果不佳
淋巴细胞结肠炎 每100个消表化疾面病总上论皮【消细化内胞科】中有>15个淋巴细胞浸润
间质炎细胞增生
淋巴细胞增生 嗜酸性细胞增生 组织细胞增生
➢ 多源细胞增生:淋巴滤泡增生 ➢ 单克隆增生:淋巴瘤
结合基础知识,用整合医 学的方法学好临床课程
解剖学 组织学 病理生理学 病理解剖学 心理学 。。。。。
消化疾病总论【消化内科】
正常的胃肠道管壁
粘膜表面
粘膜层 (上皮+间质)
粘膜肌层 粘膜下层
固有肌层
外膜/浆膜层
消化疾病总论【消化内科】
胃肠道疾病分类
炎症性
Esophagitis/gastritis/Duodenitis/ Jejunitis/ileitis/colonitis/rectitis/ hepatitis/cholecystitis/pancreatitis
炎细胞增生常伴有间质纤维结缔组织增生
炎细胞增生 纤维结缔组织增生
炎性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炎性息肉,多见于炎症性肠病愈合期
消化疾病总论【消化内科】
间质胶原纤维沉积 形成胶原性结肠炎
李X,男,24岁,腹部不适伴 反复稀便,多次就诊考虑肠易 激综合征,治疗效果不佳。
消化内科学教学课件

生化检查的指标 :肝功能、肾功 能、电解质、血 糖、血脂等
生化检查的注意 事项:标本采集 、保存、运输等 环节的规范操作
内镜检查:包括胃镜、肠镜、十二 指肠镜等
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CT、MRI等
生化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 肝功能等
病理学检查:包括组织病理学、细 胞病理学等
免疫学检查:包括免疫荧光、免疫 印迹等
添加 标题
肝病:包括肝炎、肝硬化、肝癌等
添加 标题
胃溃疡:包括急性胃溃疡、慢性胃 溃疡等
添加 标题
肠炎:包括急性肠炎、慢性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等
添加 标题
胆囊炎:包括急性胆囊炎、慢性胆 囊炎等
病因:根据疾病的 病因进行分类,如 感染性疾病、免疫
性疾病等
发病部位:根据疾 病的发病部位进行 分类,如胃炎、肠
内镜检查是消化 内科学中最常用 的检查方法之一
内镜检查可以直 观地观察消化道
内的病变情况
内镜检查包括胃 镜、肠镜、十二
指肠镜等
内镜检查还可以 进行活检、止血
等治疗操作
X线检查:用于检查消化道、 胆道、胰腺等部位的病变
CT检查:用于检查消化道、 胆道、胰腺等部位的病变, 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准确性
症状分类:根据疾病的症状 进行分类,如腹痛、腹泻、
呕吐等。
部位分类:根据疾病的发生 部位进行分类,如胃炎、肠
炎、肝炎等。
治疗方法分类:根据疾病的 治疗方法进行分类,如药物 治疗、手术治疗、放疗等。
添加 标题
胃炎:包括急性胃炎、慢性胃炎、 萎缩性胃炎等
添加 标题
十二指肠溃疡:包括急性十二指肠 溃疡、慢性十二指肠溃疡等
吸收营养:吸收 食物中的营养物 质,供身体使用
消化系统疾病相关知识要点PPT课件

干燥,弹力降低等症状,监测病人生命体征、神 志、尿量的变化,低钾血症的表现 ,血液生化指 标的变化。 (2)准确测量和记录每日出入量:排出量应包括呕吐、 腹泻、出汗的量,最好用容器测。 (3)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口服或静脉补液,必要时监 测中心静脉压作为调整输液量和速度的依据。
疼痛 (1)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病人的体位、面部表情
5、十二指肠或空肠营养管置入术
❖ 适应症 ❖ 经口摄食不足或不能经口摄食者 ❖ 胃肠道瘘、炎性肠道疾病 ❖ 胃排空障碍、不完全性肠梗阻 ❖ 肠道检查准备及手术前后营养补充 ❖ 误吸、反流可能性大的患者等
护理要点:
1、妥善固定 :贴在鼻翼两侧并将管道牢牢固定好, 导管尾端,固定在耳上、头侧,避免压迫管道。4 h检查营养管的位置1次,测量外露部分的长度, 做好记录,做到班班交接。固定管道的胶布如出 现潮湿、污染、脱落等及时更换。
植入方式
患者适当使用镇静药物后取左侧卧位,置入胃镜后取 平卧位,在胃镜下对胃和十二指肠先行常规检查, 向胃腔注气,使胃前壁与腹壁紧密接触。
❖ 手术者在腹壁上定位,并在胃镜下确认胃壁与腹壁 贴附良好后, 麻醉后;经腹壁穿刺套管针入胃腔 内,置入导丝;在胃镜下将导丝从胃内拉到口腔外, 连接于造瘘管上。
四、常见护理诊断
❖ 体液不足:与呕吐、腹泻导致失水有关 ❖ 疼痛:与胃肠道炎症、溃疡、消化道肿瘤、包膜
牵张等有关 ❖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食欲下降、消化
吸收障碍有关 ❖ 知识缺乏:缺乏疾病的有关知识 ❖ 焦虑:与频繁呕吐、不能进食等有关
四、常见护理诊断
❖ 体液不足 (1)病情监测:观察病人有无乏力、口渴、皮肤粘膜
❖ 小肠:进一步消化来自胃的食糜并吸收营养物质。
❖ 大肠:消化纤维素,分泌大肠液,吸收水分、盐 类和维生素,最后形成粪便。
疼痛 (1)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病人的体位、面部表情
5、十二指肠或空肠营养管置入术
❖ 适应症 ❖ 经口摄食不足或不能经口摄食者 ❖ 胃肠道瘘、炎性肠道疾病 ❖ 胃排空障碍、不完全性肠梗阻 ❖ 肠道检查准备及手术前后营养补充 ❖ 误吸、反流可能性大的患者等
护理要点:
1、妥善固定 :贴在鼻翼两侧并将管道牢牢固定好, 导管尾端,固定在耳上、头侧,避免压迫管道。4 h检查营养管的位置1次,测量外露部分的长度, 做好记录,做到班班交接。固定管道的胶布如出 现潮湿、污染、脱落等及时更换。
植入方式
患者适当使用镇静药物后取左侧卧位,置入胃镜后取 平卧位,在胃镜下对胃和十二指肠先行常规检查, 向胃腔注气,使胃前壁与腹壁紧密接触。
❖ 手术者在腹壁上定位,并在胃镜下确认胃壁与腹壁 贴附良好后, 麻醉后;经腹壁穿刺套管针入胃腔 内,置入导丝;在胃镜下将导丝从胃内拉到口腔外, 连接于造瘘管上。
四、常见护理诊断
❖ 体液不足:与呕吐、腹泻导致失水有关 ❖ 疼痛:与胃肠道炎症、溃疡、消化道肿瘤、包膜
牵张等有关 ❖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食欲下降、消化
吸收障碍有关 ❖ 知识缺乏:缺乏疾病的有关知识 ❖ 焦虑:与频繁呕吐、不能进食等有关
四、常见护理诊断
❖ 体液不足 (1)病情监测:观察病人有无乏力、口渴、皮肤粘膜
❖ 小肠:进一步消化来自胃的食糜并吸收营养物质。
❖ 大肠:消化纤维素,分泌大肠液,吸收水分、盐 类和维生素,最后形成粪便。
消化内科知识讲座ppt课件

• 溃疡的形成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 消化有关,溃疡的黏膜缺损超过 黏膜肌层
学习交流PPT
4
学习交流PPT
5
侵袭因素
胃酸 胃蛋白酶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幽门螺杆菌(HP) 应激 氧自由基 其他(烟、机械刺激等)
保护因素
黏液-碳酸氢盐屏障 黏膜屏障 前列腺素(PGs) 上皮生长因子 (EGF) 黏膜血流 氧自由基清除系统 细胞整复和更新 其他
幽门梗阻
发生率 2%~4%, 由DU或幽 门管溃疡 引起
癌变
少数GU可发 生癌变,DU则 否,癌变率 〈1%
学习交流PPT
14
治疗
消除病因
解除症状
目标
防止复发
愈合溃疡
避免并发症
学习交流PPT
15
一般治疗
• 生活规律,工作劳逸结合,避免过劳和精神紧张, 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
• 合理饮食,避免对胃有刺激的食物和药物 • 戒烟酒 • 停服NSAID
学习交流PPT
9
X线钡餐检查表现
• 直接征象:可见龛 影,对溃疡有确诊 价值。
• 间接征象:局部压 痕、胃大弯侧痉挛 性切迹,十二指肠 球部激惹和球部变 形等。
学习交流PPT
10
特殊类型的消化性溃疡
复合溃疡 幽门管溃疡 十二指肠球后溃疡 巨大溃疡 老年人消化性溃疡 无症状溃疡
学习交流PPT
11
鉴别诊断
在我国排在首位的是病毒性肝炎
学习交流PPT
24
病因和发病机制
• 肝硬化的演变发展过程包括以下4个方面
• 广泛肝细胞变性坏死、肝小叶纤维支架塌陷 • 再生结节 • 假小叶形成 • 肝内血循环的紊乱
学习交流PPT
学习交流PPT
4
学习交流PPT
5
侵袭因素
胃酸 胃蛋白酶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幽门螺杆菌(HP) 应激 氧自由基 其他(烟、机械刺激等)
保护因素
黏液-碳酸氢盐屏障 黏膜屏障 前列腺素(PGs) 上皮生长因子 (EGF) 黏膜血流 氧自由基清除系统 细胞整复和更新 其他
幽门梗阻
发生率 2%~4%, 由DU或幽 门管溃疡 引起
癌变
少数GU可发 生癌变,DU则 否,癌变率 〈1%
学习交流PPT
14
治疗
消除病因
解除症状
目标
防止复发
愈合溃疡
避免并发症
学习交流PPT
15
一般治疗
• 生活规律,工作劳逸结合,避免过劳和精神紧张, 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
• 合理饮食,避免对胃有刺激的食物和药物 • 戒烟酒 • 停服NSAID
学习交流PPT
9
X线钡餐检查表现
• 直接征象:可见龛 影,对溃疡有确诊 价值。
• 间接征象:局部压 痕、胃大弯侧痉挛 性切迹,十二指肠 球部激惹和球部变 形等。
学习交流PPT
10
特殊类型的消化性溃疡
复合溃疡 幽门管溃疡 十二指肠球后溃疡 巨大溃疡 老年人消化性溃疡 无症状溃疡
学习交流PPT
11
鉴别诊断
在我国排在首位的是病毒性肝炎
学习交流PPT
24
病因和发病机制
• 肝硬化的演变发展过程包括以下4个方面
• 广泛肝细胞变性坏死、肝小叶纤维支架塌陷 • 再生结节 • 假小叶形成 • 肝内血循环的紊乱
学习交流PPT
消化内科小讲课PPT演示课件

19
癌变监测
监测的时间:起病8~10年的所有UC患者均应行1次肠镜检查, 以确定当前病变的范围。如为E3型,则从此隔年肠镜复查,达20 年后每年肠镜复查;如为E2型,则从起病15年开始隔年肠镜复查; 如为E1型,无需肠镜监测。合并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者,从该诊 断确立开始每年肠镜复查。
肠黏膜活检:多部位、多块活检以及怀疑病变部位取活检。 病变的处理:癌变、平坦黏膜上的高度异型增生应行全结肠 切除;平坦黏膜上的低度异型增生可行全结肠切除,或3~6个月 后随访,如仍为同样改变亦应行全结肠切除。隆起型肿块上发现 异型增生而不伴有周围平坦黏膜上的异型增生,可予内镜下肿块 摘除,之后密切随访,如无法行内镜下摘除则行全结肠切除。
14
中度UC
硫嘌呤类药物:包括硫唑嘌呤(AZA)和6-巯基嘌呤(6MP)。适用于激素无效或依赖患者。AZA欧美推荐的目标剂量为 1.5~2.5 mg·kg-1·d-1,有认为亚裔人种剂量宜偏低如1 mg·kg-1·d-1, 对此尚未达成共识。
远段结肠炎的治疗:对病变局限在直肠或直肠乙状结肠者, 强调局部用药(病变局限在直肠用栓剂、局限在直肠乙状结肠用 灌肠剂),口服与局部用药联合应用疗效更佳。局部用药有美沙 拉秦栓剂0.5~1 g/次、1~2次/d;美沙拉秦灌肠剂1~2 g/次、 1~2次/d。激素如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盐(禁用酒石酸制剂) 100~200 mg/每晚;布地奈德泡沫剂2 mg/次、1~2次/d,适 用于病变局限在直肠者
概念及诊断依据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病 因尚不十分清楚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 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
癌变监测
监测的时间:起病8~10年的所有UC患者均应行1次肠镜检查, 以确定当前病变的范围。如为E3型,则从此隔年肠镜复查,达20 年后每年肠镜复查;如为E2型,则从起病15年开始隔年肠镜复查; 如为E1型,无需肠镜监测。合并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者,从该诊 断确立开始每年肠镜复查。
肠黏膜活检:多部位、多块活检以及怀疑病变部位取活检。 病变的处理:癌变、平坦黏膜上的高度异型增生应行全结肠 切除;平坦黏膜上的低度异型增生可行全结肠切除,或3~6个月 后随访,如仍为同样改变亦应行全结肠切除。隆起型肿块上发现 异型增生而不伴有周围平坦黏膜上的异型增生,可予内镜下肿块 摘除,之后密切随访,如无法行内镜下摘除则行全结肠切除。
14
中度UC
硫嘌呤类药物:包括硫唑嘌呤(AZA)和6-巯基嘌呤(6MP)。适用于激素无效或依赖患者。AZA欧美推荐的目标剂量为 1.5~2.5 mg·kg-1·d-1,有认为亚裔人种剂量宜偏低如1 mg·kg-1·d-1, 对此尚未达成共识。
远段结肠炎的治疗:对病变局限在直肠或直肠乙状结肠者, 强调局部用药(病变局限在直肠用栓剂、局限在直肠乙状结肠用 灌肠剂),口服与局部用药联合应用疗效更佳。局部用药有美沙 拉秦栓剂0.5~1 g/次、1~2次/d;美沙拉秦灌肠剂1~2 g/次、 1~2次/d。激素如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盐(禁用酒石酸制剂) 100~200 mg/每晚;布地奈德泡沫剂2 mg/次、1~2次/d,适 用于病变局限在直肠者
概念及诊断依据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病 因尚不十分清楚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 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临床上分为肝功能代偿期和失代
偿期
代偿期肝硬化临床表现
症状较轻、缺乏特异性
• 疲乏无力、食欲减退,腹胀不适、恶心、上腹隐 痛、轻微腹泻。间断性,因劳累或伴发病而出现, 休息或治疗后可缓解 • 肝轻度肿大,质地坚硬或偏硬,无或有轻度压痛。 脾轻-中度肿大 • 肝功能检查正常或轻度异常
失代偿期肝硬化临床表现
关键词复习
• 肝硬化(hepatic cirrhosis):是各种慢性肝病发
展的晚期阶段,病理上以肝脏弥漫性纤维化、再生结节和 假小叶形成为特征,临床上,起病隐匿,病程缓慢,晚期 以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常出现多种并发 症。
• 假小叶(pseudolobule ):肝硬化时镜下可见正常
特殊类型的消化性溃疡
复合溃疡 幽门管溃疡 十二指肠球后溃疡 巨大溃疡 老年人消化性溃疡 无症状溃疡
鉴别诊断
良性溃疡与恶性溃疡鉴别
鉴别要点 年龄 病史 临床表现 便潜血试验 胃液分析 良性溃疡 青中年居多 病史较长,慢性过程 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疼 痛、全身症状不明显 活动期可阳性,治疗后转阴 胃酸正常或偏低 溃疡呈圆形或椭圆形,形状规 则,底平滑,边缘光滑, 无结节隆起,周围粘膜柔 软,皱襞向溃疡集中 龛影直径多小于2.5cm,呈圆 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 龛影突出于胃腔之外,周 围粘膜柔软 恶性溃疡 多见于中老年 病史较短 上腹部疼痛呈进行性、持续性、逐渐加重, 全身症状明显,制酸药效果不佳 多持续阳性 胃酸多缺乏 溃疡呈不规则形,底凹凸不平,有污秽苔, 边缘有出血,边缘呈结节状隆起,周 边粘膜浸润 龛影直径多大于2.5cm,呈圆形或椭圆形, 边缘不整齐,龛影位于胃腔之内,周 围粘膜出现中断现象
药物治疗
四、.Hp感染的根除治疗
根除Hp可提高溃疡愈合质量和减少溃疡复发,对难治性消 化性溃疡亦有较好的疗效。
根除Hp治疗的方案: ①含质子泵抑制剂三联疗法:质子泵抑制剂加克拉 霉素、阿莫西林或甲硝唑(替硝唑)3种抗生素 中的2种组成三联疗法。 ②含铋剂三联疗法:铋制剂加克拉霉素、阿莫西林 或甲硝唑(替硝唑)3种抗生素中的2种组成三联 疗法。
消化内科重点知识讲座
昆明市延安医院 陈思瑾 消化内科
2019
-
1
目录
消化性溃疡的诊断及治疗 肝硬化的诊断及治疗 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及治疗
云南· 柏林心血管技术协作中心 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及治疗
消化性溃疡的诊断及治疗
•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主要 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 疡 • 类型: 胃溃疡(gastric ulcer,GU) 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 ulcer, DU) • 溃疡的形成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 消化有关,溃疡的黏膜缺损超过 黏膜肌层
在我国排在首位的是病毒性肝炎
病因和发病机制
• 肝硬化的演变发展过程包括以下4个方面
– 广泛肝细胞变性坏死、肝小叶纤维支架塌陷
– 再生结节
– 假小叶形成 – 肝内血循环的紊乱
临床表现
• 临床表现多样,起病常隐匿,病 情进展缓慢,可潜伏3~5年或10 年以上,少数因短期大片肝坏死, 3~6个月可发展成肝硬化
典型的临床 表现
• 临床表现:上腹痛 慢性过程。 发作呈周期性、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 常有季节性(秋冬或冬春交季时)。 节律性
胃镜表现
图1:十二指肠球溃疡
图2:胃角溃疡
图3:胃体溃疡
图4:幽门管溃疡
X线钡餐检查表现
• 直接征象:可见龛 影,对溃疡有确诊 价值。 • 间接征象:局部压 痕、胃大弯侧痉挛 性切迹,十二指肠 球部激惹和球部变 形等。
肝功能减退
门脉高压表现
• • • • •
肝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 全身症状 消化系统症状 出血倾向和贫血 内分泌紊乱
手术治疗
• • • • • • 一、手术适应证 伴有急性穿孔 瘢痕性幽门梗阻 大量出血经内科治疗无效 胃溃疡癌变 严格内科治疗无效的顽固性溃疡。
手术治疗
• 手术方法 • 胃大部切除术 分为:毕罗Ⅰ 式;毕罗Ⅱ式 • 胃大部切除术 后胃空肠Rouxen-Y吻合 • 胃迷走神经切 断术
肝硬化的诊断及治疗
内镜检查
X线钡餐检查
鉴别诊断
功能性消化不良:
胃泌素瘤(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
慢性胆囊炎和胆石症
并发症
出血
最常见并 发症,也是 上消化道出 血的最常见 的病因
穿孔
发生率GU为 2%~5%,DU为 6%~10% 三种后果: 1、弥漫性腹 膜炎 2、穿透性溃 疡 3、瘘管
幽门梗阻
发生率 2%~4%,,DU则 否,癌变率 〈1%
治 疗
消除病因
解除症状
防止复发
目标
愈合溃疡
避免并发症
一般治疗
• 生活规律,工作劳逸结合,避免过劳和精 神紧张,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 • 合理饮食,避免对胃有刺激的食物和药物 • 戒烟酒 • 停服NSAID
药物治疗
一、降低胃内酸度的药物 (1)抗酸剂 :对胃酸的分泌无直接影响,通过
侵袭因素
保护因素
胃酸 胃蛋白酶 非甾体抗炎药 (NSAIDs) 幽门螺杆菌(HP) 应激 氧自由基 其他(烟、机械刺激 等)
黏液-碳酸氢盐屏障 黏膜屏障 前列腺素(PGs) 上皮生长因子 (EGF) 黏膜血流 氧自由基清除系统 细胞整复和更新 其他
诊
断
胃镜或X线 钡餐检查提 示具有消化 性溃疡征象
肝小叶结构被破坏,由广泛增生的纤维组织将肝细胞再生 结节分割包绕成大小不等、圆形或椭圆形的肝细胞团,称 为假小叶。其内肝细胞排列紊乱,中央静脉缺如,偏位或 两个以上。
病因和发病机制
我国现阶段肝硬化的主要病因
病毒性肝炎 慢性酒精中毒 胆汁淤积 肝静脉回流障碍 遗传代谢病 自免肝 非酒精性脂肪肝 血吸虫病 工业毒物或药物 隐匿性
降低胃内酸度从而降低胃蛋白酶的活性和减弱胃液消化作用 的药物。如:胃舒平 (氢氧化铝 );
(2)抑酸剂 :
H2受体拮抗剂:法莫替丁。疗程8周。 质子泵抑制剂(PPI):(抑制H+-K+-ATP酶):奥美 拉唑。疗程8周。
药物治疗
二、黏膜保护剂 (1)硫糖铝 (2)枸橼酸铋钾 (3)前列腺素(米索前列醇) 三、促胃肠动力药 多潘立酮;莫沙必利 ;伊托必利
偿期
代偿期肝硬化临床表现
症状较轻、缺乏特异性
• 疲乏无力、食欲减退,腹胀不适、恶心、上腹隐 痛、轻微腹泻。间断性,因劳累或伴发病而出现, 休息或治疗后可缓解 • 肝轻度肿大,质地坚硬或偏硬,无或有轻度压痛。 脾轻-中度肿大 • 肝功能检查正常或轻度异常
失代偿期肝硬化临床表现
关键词复习
• 肝硬化(hepatic cirrhosis):是各种慢性肝病发
展的晚期阶段,病理上以肝脏弥漫性纤维化、再生结节和 假小叶形成为特征,临床上,起病隐匿,病程缓慢,晚期 以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常出现多种并发 症。
• 假小叶(pseudolobule ):肝硬化时镜下可见正常
特殊类型的消化性溃疡
复合溃疡 幽门管溃疡 十二指肠球后溃疡 巨大溃疡 老年人消化性溃疡 无症状溃疡
鉴别诊断
良性溃疡与恶性溃疡鉴别
鉴别要点 年龄 病史 临床表现 便潜血试验 胃液分析 良性溃疡 青中年居多 病史较长,慢性过程 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疼 痛、全身症状不明显 活动期可阳性,治疗后转阴 胃酸正常或偏低 溃疡呈圆形或椭圆形,形状规 则,底平滑,边缘光滑, 无结节隆起,周围粘膜柔 软,皱襞向溃疡集中 龛影直径多小于2.5cm,呈圆 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 龛影突出于胃腔之外,周 围粘膜柔软 恶性溃疡 多见于中老年 病史较短 上腹部疼痛呈进行性、持续性、逐渐加重, 全身症状明显,制酸药效果不佳 多持续阳性 胃酸多缺乏 溃疡呈不规则形,底凹凸不平,有污秽苔, 边缘有出血,边缘呈结节状隆起,周 边粘膜浸润 龛影直径多大于2.5cm,呈圆形或椭圆形, 边缘不整齐,龛影位于胃腔之内,周 围粘膜出现中断现象
药物治疗
四、.Hp感染的根除治疗
根除Hp可提高溃疡愈合质量和减少溃疡复发,对难治性消 化性溃疡亦有较好的疗效。
根除Hp治疗的方案: ①含质子泵抑制剂三联疗法:质子泵抑制剂加克拉 霉素、阿莫西林或甲硝唑(替硝唑)3种抗生素 中的2种组成三联疗法。 ②含铋剂三联疗法:铋制剂加克拉霉素、阿莫西林 或甲硝唑(替硝唑)3种抗生素中的2种组成三联 疗法。
消化内科重点知识讲座
昆明市延安医院 陈思瑾 消化内科
2019
-
1
目录
消化性溃疡的诊断及治疗 肝硬化的诊断及治疗 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及治疗
云南· 柏林心血管技术协作中心 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及治疗
消化性溃疡的诊断及治疗
•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主要 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 疡 • 类型: 胃溃疡(gastric ulcer,GU) 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 ulcer, DU) • 溃疡的形成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 消化有关,溃疡的黏膜缺损超过 黏膜肌层
在我国排在首位的是病毒性肝炎
病因和发病机制
• 肝硬化的演变发展过程包括以下4个方面
– 广泛肝细胞变性坏死、肝小叶纤维支架塌陷
– 再生结节
– 假小叶形成 – 肝内血循环的紊乱
临床表现
• 临床表现多样,起病常隐匿,病 情进展缓慢,可潜伏3~5年或10 年以上,少数因短期大片肝坏死, 3~6个月可发展成肝硬化
典型的临床 表现
• 临床表现:上腹痛 慢性过程。 发作呈周期性、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 常有季节性(秋冬或冬春交季时)。 节律性
胃镜表现
图1:十二指肠球溃疡
图2:胃角溃疡
图3:胃体溃疡
图4:幽门管溃疡
X线钡餐检查表现
• 直接征象:可见龛 影,对溃疡有确诊 价值。 • 间接征象:局部压 痕、胃大弯侧痉挛 性切迹,十二指肠 球部激惹和球部变 形等。
肝功能减退
门脉高压表现
• • • • •
肝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 全身症状 消化系统症状 出血倾向和贫血 内分泌紊乱
手术治疗
• • • • • • 一、手术适应证 伴有急性穿孔 瘢痕性幽门梗阻 大量出血经内科治疗无效 胃溃疡癌变 严格内科治疗无效的顽固性溃疡。
手术治疗
• 手术方法 • 胃大部切除术 分为:毕罗Ⅰ 式;毕罗Ⅱ式 • 胃大部切除术 后胃空肠Rouxen-Y吻合 • 胃迷走神经切 断术
肝硬化的诊断及治疗
内镜检查
X线钡餐检查
鉴别诊断
功能性消化不良:
胃泌素瘤(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
慢性胆囊炎和胆石症
并发症
出血
最常见并 发症,也是 上消化道出 血的最常见 的病因
穿孔
发生率GU为 2%~5%,DU为 6%~10% 三种后果: 1、弥漫性腹 膜炎 2、穿透性溃 疡 3、瘘管
幽门梗阻
发生率 2%~4%,,DU则 否,癌变率 〈1%
治 疗
消除病因
解除症状
防止复发
目标
愈合溃疡
避免并发症
一般治疗
• 生活规律,工作劳逸结合,避免过劳和精 神紧张,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 • 合理饮食,避免对胃有刺激的食物和药物 • 戒烟酒 • 停服NSAID
药物治疗
一、降低胃内酸度的药物 (1)抗酸剂 :对胃酸的分泌无直接影响,通过
侵袭因素
保护因素
胃酸 胃蛋白酶 非甾体抗炎药 (NSAIDs) 幽门螺杆菌(HP) 应激 氧自由基 其他(烟、机械刺激 等)
黏液-碳酸氢盐屏障 黏膜屏障 前列腺素(PGs) 上皮生长因子 (EGF) 黏膜血流 氧自由基清除系统 细胞整复和更新 其他
诊
断
胃镜或X线 钡餐检查提 示具有消化 性溃疡征象
肝小叶结构被破坏,由广泛增生的纤维组织将肝细胞再生 结节分割包绕成大小不等、圆形或椭圆形的肝细胞团,称 为假小叶。其内肝细胞排列紊乱,中央静脉缺如,偏位或 两个以上。
病因和发病机制
我国现阶段肝硬化的主要病因
病毒性肝炎 慢性酒精中毒 胆汁淤积 肝静脉回流障碍 遗传代谢病 自免肝 非酒精性脂肪肝 血吸虫病 工业毒物或药物 隐匿性
降低胃内酸度从而降低胃蛋白酶的活性和减弱胃液消化作用 的药物。如:胃舒平 (氢氧化铝 );
(2)抑酸剂 :
H2受体拮抗剂:法莫替丁。疗程8周。 质子泵抑制剂(PPI):(抑制H+-K+-ATP酶):奥美 拉唑。疗程8周。
药物治疗
二、黏膜保护剂 (1)硫糖铝 (2)枸橼酸铋钾 (3)前列腺素(米索前列醇) 三、促胃肠动力药 多潘立酮;莫沙必利 ;伊托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