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皮服装生产工艺规程

毛皮服装生产工艺规程
毛皮服装生产工艺规程

毛皮服装生产工艺规程

SAC7.5-03-2008

1.目的:保证毛皮服装生产过程受控,保证产品质量不断提高。

2.适用范围:适用于毛皮服装生产过程控制。

3.制衣工艺流程图:

4.裁剪工艺要求

4.1.裁剪前核对生产通知单上的款式、款号、订单号、客户、规格搭配、数量等。认真研究样衣(或效果图),学习产品生产工艺,校对样板。严禁私自改动样板。

4.2.搭配:毛皮毛被长短、粗细一致,无明显掉毛、落绒(掉绒毛)、油毛、锈毛、结毛、浮毛,无影响毛被的光板。分出前身皮、后身皮、袖子皮。

4.3.裁片必须和样板一致,裁边要顺直,不能有毛茬,误差不得超过产品生产工艺要求的数据,不能有缺片,多片。内贴类没有具体断片要求时要保证长度。

4.4用料要求:

4.4.1、领面:毛被长短、粗细一致,无伤残,无色差。

4.4.2.前身前面:左右身颜色一致,毛被长短、粗细一致,无伤残。摆缝两边边肷用料允许有不明显的轻微伤残。

4.4.3.后身后面:与前身颜色基本一致,毛被长短、粗细一致,前后肩、摆缝无明显色差,允许有不明显的轻微伤残两处。

4.4.4.袖面:与前身颜色基本一致,毛被长短、粗细一致,袖底缝两边边肷用料允许在不

明显位置有轻微伤残。

4.4.

5.袖底:与袖面基本相称,不明显处允许有轻微掉毛、落绒、结毛、浮毛。

4.4.6.腰头、腰带及小料:与大身基本相称,允许有轻微掉毛、落绒、结毛、浮毛。

4.4.7.里料:允许用无明显掉毛、落绒(掉绒毛)、油毛、锈毛、结毛、浮毛,无影响毛被的光板。

4.4.8.基本要求:毛皮皮里洁净,无肉渣,无油腻感。毛被平顺,灵活松散。毛被长短、粗细一致,无明显掉毛、落绒(掉绒毛)、油毛、锈毛、结毛、浮毛,无影响毛被的光板。染色牢固,无明显浮色。色泽适宜,无明显色花、色差。

领面、前身(前片)、后身(后片)、袖面除规定部位(接缝两边)外,不允许使用边肷,边腹皮。整件衣服从上至下,毛被平顺,灵活松散、毛被长短、粗细一致,无明显掉毛、落绒(掉绒毛)、油毛、锈毛、结毛、浮毛,无影响毛被的光板。

4.5.裁里:裁片要与样板相符,无色差、伤残、污渍。

5.缝制工艺要求:

5.1.辅工:严格按照产品生产工艺要求烫衬、刷胶。劈缝要顺直、平展自然、不能露线迹。毛边要顺直,宽窄一致,刷胶要均匀,画净样要精确,画线要清楚。

小袢、领子、门襟、袖口等的形状,宽窄、长度必须与产品生产工艺要求一致,折边要直顺平展自然。

烫衬程度要适当,烫片要平展自然,无褶皱、印痕、水渍。烫衬要牢固。

5.2.缝制要求:应符合表2表3的规定

表2 缝制要求

表3 外观质量

6.整饰车间要求:

6.1.成品整烫:要求平展、无皱褶、印痕、污渍、水渍,拼缝直顺、自然,不露针迹,领子要到位,服装整体效果舒展、自然。里子、内贴平展,无皱褶。

6.2.订扣:订扣要牢固,位置要正确。装饰扣(如西服袖口小扣)要稳固不松动,实用扣(如前门扣)与皮面距离要严格按产品生产工艺要求确定。

6.3.化装:服装要干净、整洁、平展、无线头、画痕、污渍。拉链头、扣、钎子等包装要规范整齐、到位、牢固。吊牌、备扣袋位置要规范一致。

6.4.包装:尺码贴、贴放位置要规范一致。袖子折叠要整齐平展,装袋后整件衣服要整齐平展。

6.5.放置:服装放置要分清款式、型号,叠放要整齐平展。

7.裁剪和缝制工序按《毛皮服装生产过程检验规程》对过程产品进行检验和控制。

8.最终产品按《毛皮服装》(QB/T2822—2006)标准对产品质量进行检测和控制。

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 日期:

有机肥生产操作规程

有机肥生产操作规程 一、目的:为规范工艺操作,保证工艺规程的严格、完整的执行,制定本规程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有机肥车间的工艺生产和工艺管理。 三、有机肥产品定义: 以畜禽粪便及工农业有机废弃物为主要原料,经过发酵腐熟后制成的有机肥料。有机肥用编织袋包装,每袋净含量40kg。 四、原辅料配比技术规程 1.原料及辅料 (1)原料:烟沫、褐煤、养殖场畜禽粪便、磷矿渣等。 (2)辅料:CM菌种等。 2.原辅料要求 烟沫保证水分10%以下,有机质60%以上;褐煤水分20%以下,有机质50%以上,腐植酸30%以上;粪便水份控制在85%以下,以保证运输过程的二次污染控制及堆肥前处理的水份控制。原料不得夹杂有其它较明显的杂质。菌种由自己生产,活菌数保证2亿cfu/g,杂菌率≤30%。 3.配比工艺要求 (1)原辅料:C/N比控制在23-28。

(2)含水量:原料配比含水量控制在25%-40%。 (3)容重控制在0.4-0.8g/cm3。 五、堆肥发酵生产技术规程 1. 工艺流程 前处理---主发酵---后熟发酵---后加工。 2.主要工艺条件 (1)前处理的原料要求参见原辅料配比工艺规程。 (2)高效的微生物菌剂。添加菌剂后将菌剂与原辅料混匀,并使堆肥的起始微生物含量达106 个/g以上。 (3)堆高大小:自然通风时,高度1.0-1.5米,宽1.5-3.0米, 长度任意。 (4)温度变化:完整的堆肥过程由低温、中温、高温和降温四个阶段组成。堆肥温度一般在50-60℃,最高时可达70-80℃。温度由低向高现逐渐升高的过程,是堆肥无害化的处理过程。堆肥在高温(45-65℃)维持10天,病原菌、虫卵、草籽等均可被杀死。 (5)翻堆:堆肥温度上升到60度以上,保持48小时后开始翻堆,(但当温度超过70度时,须立即翻堆),翻堆时务必均匀彻底,将低层物料尽量翻入堆中上部,以便充分腐熟,视物料腐熟程度确定翻堆次数。 3.发酵方式:平地堆置发酵 将原料和发酵菌,经搅拌充分混合,水分调节在25%-40%,堆成宽约2米、高约1.5米的长垛,长度可根据发酵车间长度而定。每

橡胶生产工艺流程

【乳胶网- 配方设计】 1.基本工艺流程 伴随现代工业尤其是化学工业的迅猛发展,橡胶制品种类繁多,但其生产工艺过程,却基本相同。以一般固体橡胶(生胶)为原料的制品,它的生产工艺过程主要包括: 原材料准备→塑炼→混炼→成型→硫化→修整→检验 2.原材料准备 橡胶制品的主要材料有生胶、配合剂、纤维材料和金属材料。其中生胶为基本材料;配合剂是为了改善橡胶制品的某些性能而加入的辅助材料;纤维材料(棉、麻、毛及各种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金属材料(钢丝、铜丝)是作为橡胶制品的骨架材料,以增强机械强度、限制制品变型。 在原材料准备过程中,配料必须按照配方称量准确。为了使生胶和配合剂能相互均匀混合,需要对某些材料进行加工: 1.基本工艺流程 伴随现代工业尤其是化学工业的迅猛发展,橡胶制品种类繁多,但其生产工艺过程,却基本相同。以一般固体橡胶(生胶)为原料的制品,它的生产工艺过程主要包括: 原材料准备→塑炼→混炼→成型→硫化→休整→检验

2.原材料准备 橡胶制品的主要材料有生胶、配合剂、纤维材料和金属材料。其中生胶为基本材料;配合剂是为了改善橡胶制品的某些性能而加入的辅助材料;纤维材料(棉、麻、毛及各种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金属材料(钢丝、铜丝)是作为橡胶制品的骨架材料,以增强机械强度、限制制品变型。 在原材料准备过程中,配料必须按照配方称量准确。为了使生胶和配合剂能相互均匀混合,需要对某些材料进行加工: 生胶要在60--70℃烘房内烘软后,再切胶、破胶成小块; 块状配合剂如石蜡、硬脂酸、松香等要粉碎; 粉状配合剂若含有机械杂质或粗粒时需要筛选除去; 液态配合剂(松焦油、古马隆)需要加热、熔化、蒸发水分、过滤杂质; 配合剂要进行干燥,不然容易结块、混炼时旧不能分散均匀,硫化时产生气泡,从而影响产品质量; 3.塑炼 生胶富有弹性,缺乏加工时的必需性能(可塑性),因此不便于加工。为了提高其可塑性,所以要对生胶进行塑炼;这样,在混炼时配合剂就容易均匀分散在生胶中;同时,在压延、成型过程中也有助于提高胶料的渗透性(渗入纤维织品内)和成型流动性。将生胶的长链分子降解,形成可塑性的过程叫做塑炼。生胶塑炼的方法有机械塑炼和热塑炼两种。机械塑炼是在不太高的温度下,通过塑炼机的机械挤压和摩擦力的作用,使长链橡胶分子降解变短,由高弹性状态转变

有机水产品养殖操作规程

松滋市忠祥鱼业开发有限公司洈水水库 有机水产品养殖操作规程 第一部分、范围 本技术细则包括:水库的选择、水库的水质调节、鱼种的选择与投放、成鱼的饲养、水库日常管理、鱼病的防治、成鱼的捕捞、运输和销售。 第二部分、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GB/T19630-有机产品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第三部分、养殖过程流程 每年12月至次年1月投放0.2-0.4公斤大规格鳙鱼、鲢鱼种,用免疫疫苗浸泡免疫;----全年加强管理,防逃、防盗;---养殖三年后5月进行成鱼捕捞。 注:养殖用水符合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鱼种来自省级水产良种场,利用天然饵料养殖,严禁使用国家禁用的渔药,生产、捕捞、运输、销售均有记录。以上各环节,由单位质量安全监督组负责管理。 第四部分、养殖管理

(一)水库的水质调节 1、水质调节的目的 遵照一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养殖技术,创造一个持续稳定的养鱼生态环境,使各种饵料生物保持在一个合理状态以满足鱼类摄食和生长需要。 2、水质调节的方法 一般采用两种方法:一是以鱼养水,通过调节一些以浮游生物为饵料的滤食性鱼类的数量,达到调节水质的目的。二是调节水位从而调节水质。主要采用以鱼养水的方法,既可充分利用水资源,又可避免鱼类自身污染。 (二)苗种的选定 1、鱼种的选择与消毒 a、鱼种选择: 选择适应当地生活环境,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孤雌繁殖的品种。 应选择有机种苗。当从市场上无法获得有机种苗时,可以选用未经禁用物质处理过的常规种苗,但应制订获得有机种苗的计划。 选择体体重200--400克左右,成活率相对较高,色泽新鲜,活动力强、大小均匀、无伤病、鳞鳍完整、头小背厚、抵御凶猛鱼类的能力强的优质鳙鱼、鲢鱼鱼种。

食堂生产工艺流程与操作规程

蓝天学校食堂生产工艺流程及操作规程 为了加强学校食堂管理,强化责任,规范流程,提高效率,确保安全,现就学校食堂操作 规程明确如下: 一、食品加工流程: 原料进货验收 ------ 择洗 ------ 精洗——切配 ------ 加工制作 ------ 备菜间存放——分发 二、餐具洗消流程: 餐具清洗消毒 ------ 浸泡 ------- 漂洗 ------ 存放保洁 三、餐具回收流程 餐具回收——残存物清理——归类——清洗 四、分餐运输流程 运输 ------ 抬入餐厅 ------ 分配到分餐窗口 ------ 厨房间卫生 ----- 厨房卫生管理 操作规程: 原料进货 1、学校一切食品必须定点采购,采购食品及其原料时,应向供货者索取食品的检验合格 证或者化验单(即索证)。 2、索证时对索证食品的卫生检验合格证,化验单必须查清产品名称,生产企业名称,生产 日期,批号等。 3、索证食品的卫生检验合格证,化验单如为复印件,应加盖检验单位印章。4、包装食品必须检查食品标签,严禁“三无”产品进库。5、食品进库或制作加工前必须由验收员 验收,签字二、食品粗加工 1、动物性食品禽、肉、鱼和植物蔬菜等分开加工,生熟菜墩要分开 使用,肉类、蔬菜清洗池要分开使用,防止相互影响。 2解冻融解应提前进行,在常温下自然解冻,不用热水融解禽、肉、鱼类食品,处理后的 食品应分类摆放,用洁净的容器存贮,防止与未经处理食物接触造成污染。 3每天工作前处理好使用的设施,清洗水池,地面,容器架、框、刀具等,工作结束时要 搞好卫生,及时处理垃圾及废异物。 4加工间应保持墙面、地面清洁,加工原料应计划出库、采购缩短存放备用时间,防止腐败 变质,所有加工食物都应严格验收检查及至取样式检验,不符合规定和标准的不予接收,不 可加工处理。先处理的 食品原料应先提供使用,粗加工间内的工具,用具,工作服不得外借使用,并经常清洗保持 清洁。 三、烹调加工 1、烹调加工所用原料应保持新鲜,冷冻的肉、禽、水产应在室温下缓缓地彻底融解,不能 热水融解应急处理。 2、灶房内的所有原料进入时要认真检查,发现卫生问题及时处理,不干净返回粗加工间 重新处理,腐败变质或感官性状异常的应停止使用。 3、调料应认真检查,发现异杂物等及时筛选,禁止使用假冒伪劣原料。 4、非食品用原料严格控制,禁止入内,防止误食引发食物中毒。

GBT19630.3-2011有机产品质量管理体系操作规程汇编

有机产品质量管理体系操作规程汇编(依据GB/T19630.1~4-2011《有机产品》国家标准) (有机油茶籽生产) 目录 1 有机油茶籽种植及生产技术规程 2 防止禁用物质污染管理措施 3 运输、包装、入库贮藏、出库销售管理规程 4 外来投入物使用规程 5 机械设备的使用、维修和清洁规程 6 不合格产品召回制度 7 员工福利和劳动保护规程 8 有机油茶籽生产计划

1 有机油茶籽种植及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本规程规定了有机油茶籽基地造林的立地条件选择、定植、土壤管理、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去皮、清选等技术以及运输、贮藏的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盛泰嘉业(陕西)生态资源责任有限公司有机油茶籽的生产。 1. 产地要求 1.1 产地环境 有机油茶籽生产基地应远离城区、工矿区、交通主干线、工业污染区、生活垃圾场等。基地周围生态环境良好,生物多样性丰富,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林业生产区域。 1.2 立地条件选择 1.2.1产地环境符合: 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和GB9137的规定; 灌溉用水的水质应符合GB5084的规定; 土壤环境质量符合GB1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 1.2.2气温条件: 年平均气温15℃—20℃,最冷月平均气温>O℃,极端低温>-10℃,年降水量lOOOmm以上,日照时数1800h—2200h,适宜夏秋湿润,秋末冬初多睛暖,冬季无严寒的气候。 1.2.3基地选择条件: 选择背风向阳的山地丘陵种植,普通油茶选择海拔高度<800m,最适宜为<400m的低丘缓坡地。在海拔800m以上的山地,宜种植浙江红花油茶。

橡胶基本工艺流程

一、基本工艺流程 橡胶制品种类繁多,但生产工艺过程却基本相同。以一般固体橡胶——生胶为原料的橡胶制品的基本工艺过程包括:塑炼、混炼、压延、压出、成型、硫化6个基本工序。当然,原材料准备、成品整理、检验包装等基本工序也少不了。橡胶的加工工艺过程主要是解决塑性和弹性性能这个矛盾的过程。通过各种工艺手段,使得弹性的橡胶变成具有塑性的塑炼胶,再加入各种配合剂制成半成品,然后通过硫化使具有塑性的半成品又变成弹性高、物理机械性能好的橡胶制品。 二、原材料准备 1.橡胶制品的主要原料是以生胶为基本材料,而生胶就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的橡胶树上通过人工割开树皮收集而来。 2.各种配合剂,是为了改善橡胶制品的某些性能而加入的辅助材料。 3.纤维材料有(棉、麻、毛及各种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金属材料、钢丝)是作为橡胶制品的骨架材料,以增强机械强度、限制制品变型。在原材料准备过程中配料必须按照配方称量准确。为了使生胶和配合剂能相互均匀混合,需要对材料进行加工。生胶要在60--70℃烘房内烘软后再切胶、破胶成小块,配合剂有块状的。如石蜡、硬脂酸、松香等要粉碎。粉状的若含有机械杂质或粗粒时需要筛选除去液态的如松焦油、古马隆需要加热、熔化、蒸发水分、过滤杂质, 配合剂要进行干燥不然容易结块、混炼时若不能分散均匀硫化时产生气泡会影响产品质量。 三、塑炼 生胶富有弹性,缺乏加工时必需的可塑性性能,因此不便于加工。为了提高其可塑性,所以要对生胶进行塑炼,这样在混炼时配合剂就容易均匀分散在生胶中,同时在压延、成型过程中也有助于提高胶料的渗透性渗入纤维织品内和成型流动性。将生胶的长链分子降解形成可塑性的过程叫做塑炼。生胶塑炼的方法有机械塑炼和热塑炼两种。机械塑炼是在不太高的温度下通过塑炼机的机械挤压和摩擦力的作用使长链橡胶分子降解变短由高弹性状态转变为可塑状态。热塑炼是向生胶中通入灼热的压缩空气在热和氧的作用下使长链分子降解变短从而获得可塑性。 四、混炼 为了适应各种不同的使用条件、获得各种不同的性能,也为了提高橡胶制品的性能和降低成本必须在生胶中加入不同的配合剂。混炼就是将塑炼后的生胶与配合剂混合、放在炼胶机中通过机械拌合作用使配合剂完全、均匀地分散在生胶中的一种过程。混炼是橡胶制品生产过程中的一道重要工序,如果混合不均匀就不能充分发挥橡胶和配合剂的作用影响产品的使用性能。混炼后得到的胶料人们称为混炼胶它是制造各种橡胶制品的半成品材料,俗称胶料通常均作为商品出售购买者可利用胶料直接加工成型、硫化制成所需要的橡胶制品。根据配方的不同?混炼胶有一系列性能各异的不同牌号和品种?提供选择。 五、成型 在橡胶制品的生产过程中利用压延机或压出机预先制成形状各式各样、尺寸各不相同的工艺过程?称之为成型。成型的方法有 1.压延成型 适用于制造简单的片状、板状制品。它是将混炼胶通过压延机压制成一定形状、一定尺寸的胶片的方法叫压延成型。有些橡胶制品?如轮胎、胶布、胶管等所用纺织纤维材料必须涂上一层薄胶在纤维上涂胶也叫贴胶或擦胶??涂胶工序一般也在压延机上完成。纤维材料在压延前需要进行烘干和浸胶烘干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纤维材料的含水量以免水分蒸发起泡?和提高纤维材料的温度以保证压延工艺的质量。浸胶是挂胶前的必要工序目的是为了提高纤维材料与胶料的结合性能。 2.压出成型 用于较为复杂的橡胶制品?象轮胎胎面、胶管、金属丝表面覆胶需要用压出成型的方法制造。它是把具有一定塑性的混炼胶放入到挤压机的料斗内在螺杆的挤压下通过各种各样的口型也叫样板进行连续造型的一种方法。压出之前胶料必须进行预热使胶料柔软、易于挤出从而得到表面光滑、尺寸准确的橡胶制品。 3.模压成型 也可以用模压方法来制造某些形状复杂如皮碗、密封圈的橡胶制品?借助成型的阴、阳模具将胶料放置在模具中加热成型。

有机生产操作规程

有机生产操作规程 (第二版) 某某某公司有机基地 二零一零年五月十五日 目录 01 有机大蒜生产操作规程 2 02有机花生生产操作规程 4 03 有机南瓜生产操作规程 7

04 有机山药生产操作规程 10 05 有机芋头生产操作规程 13 06 有机萝卜生产操作规程 15 07 有机白菜生产操作规程 17 08 有机土豆生产操作规程 19 09 有机大姜生产操作规程 21 10 有机紫薯生产操作规程 23 11 有机牛蒡生产操作规程 25 12 有机彩椒生产操作规程 27 13 有机西兰花生产操作规程 30 14 有机圣女果生产操作规程 32 15 有机菠菜生产操作规程 34 16 有机油菜生产操作规程 36 17 有机茼蒿生产操作规程 38 18 有机茄子生产操作规程 40 19 有机韭菜生产操作规程 44 20 有机元葱生产操作规程 46 21 有机黄瓜生产操作规程 48 22 有机黄秋葵生产操作规程 51 23 有机作物贮藏规定 53 24 机械设备的维修与清扫规程 54 25 员工福利和劳动保护规定 55 26 档案记录和管理 56 27 产品批号的制定和使用规程 57 有机大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为使大蒜达到有机产品标准,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有机产品生产操作规 程进行生产和管理。 1、立地条件

基地选择在地势较高、地面平坦、土质疏松、土壤肥沃、酸碱适宜、排灌方便、通风良好的地块。大气、土壤、水质条件均符合GB/T19630产地质量标准。 2、品种与备种 2.1品种以金乡蒜、苍山蒜为主要品种。 2.2茬口选择:大蒜选择前茬作物以玉米和大豆花生作物为主。前茬作物和轮作作物严格按照有机产品食品生产操作过程中的标准和要求进行生产和管理。 2.3整地施肥:在前茬作物收获后,每亩施优质专用堆肥2000kg、有机肥100kg作底肥,撒施均匀后立即进行耕翻,耕深20~30cm,细耙细耧2~3遍,使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匀,做到地面平整,上松下实。 2.4做畦:多采用平畦栽培,畦宽2.0—4.0,畦梗宽20cm~30cm,高15cm。 3、选种与留种 3.1播前选种在播种前,要从选种的蒜种中选择蒜瓣肥大、芽饱满、色泽洁白、无病斑、无伤口的蒜瓣作种。剔除发黄、发软、虫蛀、有伤、茎盘变黄及霉变的蒜瓣。 3.2 收获后留种田间留种要选择无病地块,具有本品种形态特征和优良种性的植株留种,其叶片要无病斑、茎粗壮、蒜头肥大周正、外观颜色一致、瓣数相近、均匀饱满。留种的大蒜要适期收获并单收单藏。 4、栽培方法 4.1播种期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秋分至寒露为播种适期。 4.2播种密度与用种量确定密度时,必须考虑品种特点、种瓣大小、播期早晚、土壤肥力、肥水条件及栽培目标等多种因素。每亩3万~4万株,行距18~20cm,株距6~8cm,每亩用种量为150kg左右。 4.3播种方法先在做好的畦内按行距开深3cm的浅沟,按株距将蒜瓣种在沟内,然后在其上均匀撒一层1.5~2.0cm的细土,播种完毕后用喷灌机械喷灌一次。 4.4蒜瓣的按置方向因为大蒜叶片开展方向与蒜瓣腹背连线相垂直,因此,播种时蒜瓣腹背连线要呈南北向,这样长成的植株叶片在行间东西方向充分伸展,植株上、中、下层光照分布合理,可以提高光合作用,增产明显。 5、田间管理 5.1发芽期的管理:播种后一般7~10天蒜苗出土。要求土壤保持湿润,但田间不能积水;中时及时划锄,防止土壤板结。

橡胶生产工艺设计流程

【乳胶网配方设计】 1 ?基本工艺流程 伴随现代工业尤其是化学工业的迅猛发展,橡胶制品种类繁多,但其生产工艺过程,却基本相同。以一般固体橡胶(生胶)为原料的制品,它的生产工艺过程主要包括: 原材料准备一塑炼一混炼一成型一硫化一修整一检验 2?原材料准备 橡胶制品的主要材料有生胶、配合剂、纤维材料和金属材料。其中生胶为基本材料;配合剂是为了改善橡胶制品的某些性能而加入的辅助材料;纤维材料 (棉、麻、毛及各种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金属材料(钢丝、铜丝)是作为橡胶制品的骨架材料,以增强机械强度、限制制品变型。 在原材料准备过程中,配料必须按照配方称量准确。为了使生胶和配合剂能相互均匀混合,需要对某些材料进行加工: 1基本工艺流程

伴随现代工业尤其是化学工业的迅猛发展,橡胶制品种类繁多,但其生产工艺过程,却基本相同。以一般固体橡胶(生胶)为原料的制品,它的生产工艺过程主要包括: 原材料准备一塑炼一混炼一成型一硫化一休整一检验 2?原材料准备 橡胶制品的主要材料有生胶、配合剂、纤维材料和金属材料。其中生胶为基本材料;配合剂是为了改善橡胶制品的某些性能而加入的辅助材料;纤维材料 (棉、麻、毛及各种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金属材料(钢丝、铜丝)是作为橡胶制品的骨架材料,以增强机械强度、限制制品变型。 在原材料准备过程中,配料必须按照配方称量准确。为了使生胶和配合剂能相互均匀混合,需要对某些材料进行加工: 生胶要在60--70 C烘房内烘软后,再切胶、破胶成小块; 块状配合剂如石蜡、硬脂酸、松香等要粉碎; 粉状配合剂若含有机械杂质或粗粒时需要筛选除去; 液态配合剂(松焦油、古马隆)需要加热、熔化、蒸发水分、过滤杂质;

有机农产品的种植规范要求

有机农产品的种植规范要求 1产地区域要求 1)有机基地应远离城区,工矿区,交通主干线,工业污染源,生活垃圾场2)基地的环境质量符合: A.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 B15618-1995 B.符合《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G B5084的规定,对水源的要求 C.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 B3095-1996的二级标准和《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G B9137 3)有机和常规生产地块之间应当有缓冲带(一片树林,道路,沟,一片耕地)或物理障碍物,有机地块周围具有天敌的栖息地等,提高生物多样性4)新开荒,长期撂荒,长期按传统农业方式耕种,多年未使用化肥,农药的农田优先选择 5)有机作物和常规作物的品种等难以区分时(平行生产),应在地块位置,管理上明确区分,例如设置标志牌 2有机作物要求 1)种子和种苗 有机种子或不经农药等禁用物质处理的,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对病害抗性的优良品种,非转基因品种 2)作物栽培 根据品种,种植年限,土壤肥力情况进行轮作和间作、免耕,采用合理的灌溉方式 3)土肥管理 A.使用足够数量的有机肥(农家肥或外购的商品有机肥),最好有机肥料来自本农场,禁止使用化肥和城市污水污泥 B.土壤施肥过程中,允许使用和限制量使用的物质见《有机产品》标准。 C.严格控制矿物肥料使用,以防重金属积累。 D.使用人粪尿应经过充分腐熟和无害化处理,禁止在叶菜类,块茎类,块根类作物上使用 4)病虫草害 A.选用抗病抗虫品种,非化学药剂处理种子,培育壮苗,加强栽培管理,中耕除草,秋季深翻晒土,清洁田园,轮作倒茬,间作套种,灯光色彩诱杀,机械或人工除草。禁止采用焚烧作物秸杆 B.若上述方法不能有效控制病害时,允许使用《有机产品》标准附录B所列出的物质。禁止采用化学除草剂防除杂草 5)污染控制 A.有机地块与常规地块排灌系统应有效隔离;常规农业生产系统中的设备在用于有机生产前应得到充分清洗 B.所用的保护性建筑物,塑料薄膜,防虫网的材质,使用后从土壤中清除 C.产地无飞机防病虫草作业(使用禁用物质)和重金属污染情况 3有机仓库管理 1)有机仓库禁止放置农药和化肥,卫生达标,具有防虫鼠害的措施 2)在有机产品不能单独存放的情况下,可以与常规产品放在一起,但应作出明确标志 4运输贮藏和包装 1)运输工具在装载有机产品前应清洗干净

有机操作规程操作规程

依据GB/T19630 -2019 《有机产品生产、加工、标识与管理体系要求》标准编制 文件编号: /GC-2020 版本号:A/0 修改码:0 受控状态:受控 编制: 审批: 发放号:

目录 1、根本目标03 2、岗位任职要求04 3、员工福利和劳动保护规程05 4、有机专用材料收购标准06 5、合格供方评定准则07 6、仓库管理规程08 7、有机基地防污染措施09 8、有机地块土壤保护规程10 9、有机肥料的沤制和施用规程11 10、有机芒果综合栽培规程12 11、果园日常管理规程13 12、病虫草害综合防治规程14 13、有机产品收获规程15 14、有机产品运输与包装规程16 15、有机原料运输与包装规程16-1 16、防止有机与常规产品混杂规程17 17、标签和产品批次号管理规程18

根本目标 有机水果生产的根本目标为: 1. 发展持续的有机种植系统; 2. 禁止使用基因工程制品作为投入物; 3. 使用严格的环境影响监测网络和管理系统,保护生态环境; 4. 限制种植强度; 5. 在产品生产和贸易过程中,使各种形式的污染最小化; 6. 考虑有机果树在自然环境中的所有生活需求和条件,使其福利最大化。 7. 生产有机水果,满足人民需要,并使其成为我们新的盈利点。

岗位任职要求 为了确保涉及有机管理体系工作的人员有能力满足工作的需要特编制此要求。 一.各职能部门各级负责人应至少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具备相关专业的技术职称; ●大专以上学历,并已工作二年以上; ●受过相关的职业培训; ●具备四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 二.种植基地和车间工人应至少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中专以上学历; ●本岗位工作一年以上; ●接受过办公室的专业培训; ●具备四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 三.办公室/技术员/销售采购人员应至少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大专以上学历; ●本岗位工作两年以上; ●具备四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 四.检验人员/内部检查员应至少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大专以上学历; ●接受过本厂专业培训并被授予资格; ●具备四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 五.其他未明确规定的临时岗位在需要聘用时由最高管理者决定其任职资格

橡胶制品的基本生产工艺过程

橡胶制品的基本生产工艺过程 4.1 基本工艺流程 伴随现代工业尤其是化学工业的迅猛发展,橡胶制品种类繁多,但其生产工艺过程,却基本相同。以一般固体橡胶(生胶)为原料的制品,它的生产工艺过程主要包括: 原材料准备→塑炼→混炼→成型→硫化→休整→检验 4.2 原材料准备 橡胶制品的主要材料有生胶、配合剂、纤维材料和金属材料。其中生胶为基本材料;配合剂是为了改善橡胶制品的某些性能而加入的辅助材料;纤维材料(棉、麻、毛及各种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金属材料(钢丝、铜丝)是作为橡胶制品的骨架材料,以增强机械强度、限制制品变型。 在原材料准备过程中,配料必须按照配方称量准确。为了使生胶和配合剂能相互均匀混合,需要对某些材料进行加工: 生胶要在60--70℃烘房烘软后,再切胶、破胶成小块; 块状配合剂如石蜡、硬脂酸、松香等要粉碎; 粉状配合剂若含有机械杂质或粗粒时需要筛选除去; 液态配合剂(松焦油、古马隆)需要加热、熔化、蒸发水分、过滤杂质; 配合剂要进行干燥,不然容易结块、混炼时旧不能分散均匀,硫化时产生气泡,从而影响产品质量; 4.3 塑炼 生胶富有弹性,缺乏加工时的必需性能(可塑性),因此不便于加工。为了提高其可塑性,所以要对生胶进行塑炼;这样,在混炼时配合剂就容易均匀分散在生胶中;同时,在压延、成型过程中也有助于提高胶料的渗透性(渗入纤维织品)和成型流动性。将生胶的长链分子降解,形成可塑性的过程叫做塑炼。生胶

塑炼的方法有机械塑炼和热塑炼两种。机械塑炼是在不太高的温度下,通过塑炼机的机械挤压和摩擦力的作用,使长链橡胶分子降解变短,由高弹性状态转变为可塑状态。热塑炼是向生胶入灼热的压缩空气,在热和氧的作用下,使长链分子降解变短,从而获得可塑性。 4.4 混炼 为了适应各种不同的使用条件、获得各种不同的性能,也为了提高橡胶制品的性能和降低成本,必须在生胶中加入不同的配合剂。混炼就是将塑炼后的生胶与配合剂混合、放在炼胶机中,通过机械拌合作用,使配合剂完全、均匀地分散在生胶中的一种过程。混炼是橡胶制品生产过程中的一道重要工序,如果混合不均匀,就不能充分发挥橡胶和配合剂的作用,影响产品的使用性能。混炼后得到的胶料,人们称为混炼胶,它是制造各种橡胶制品的半成品材料,俗称胶料,通常均作为商品出售,购买者可利用胶料直接加工成型、硫化制成所需要的橡胶制品。根据配方的不同,混炼胶有一系列性能各异的不同牌号和品种,提供选择。 4.5 成型 在橡胶制品的生产过程中,利用压延机或压出机预先制成形状各式各样、尺寸各不相同的工艺过程,称之为成型。成型的方法有: 压延成型适用于制造简单的片状、板状制品。它是将混炼胶通过压延机压制成一定形状、一定尺寸的胶片的方法叫压延成型。有些橡胶制品(如轮胎、胶布、胶管等)所用纺织纤维材料,必须涂上一层薄胶(在纤维上涂胶也叫贴胶或擦胶),涂胶工序一般也在压延机上完成。纤维材料在压延前需要进行烘干和浸胶,烘干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纤维材料的含水量(以免水分蒸发起泡)和提高纤维材料的温度,以保证压延工艺的质量。浸胶是挂胶前的必要工序,目的是为了提高纤维材料与胶料的结合性能。 压出成型用于较为复杂的橡胶制品,象轮胎胎面、胶管、金属丝表面覆胶需要用压出成型的方法制造。它是把具有一定塑性的混炼胶,放入到挤压机的料斗,在螺杆的挤压下,通过各种各样的口型(也叫样板)进行连续造型的一种方法。。压出之前,胶料必须进行预热,使胶料柔软、易于挤出,从而得到表面光滑、尺寸准确的橡胶制品。 模压成型也可以用模压方法来制造某些形状复杂(如皮碗、密封圈)的橡胶制品,借助成型的阴、阳模具,将胶料放置在模具中加热成型。 4.6 硫化

有机水产品养殖操作规程

有机水产品养殖操作规程

松滋市忠祥鱼业开发有限公司洈水水库 有机水产品养殖操作规程 第一部分、范围 本技术细则包括:水库的选择、水库的水质调节、鱼种的选择与投放、成鱼的饲养、水库日常管理、鱼病的防治、成鱼的捕捞、运输和销售。 第二部分、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GB/T19630-有机产品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第三部分、养殖过程流程 每年12月至次年1月投放0.2-0.4公斤大规格鳙鱼、鲢鱼种,用免疫疫苗浸泡免疫;----全年加强管理,防逃、防盗;---养殖三年后5月进行成鱼捕捞。 注:养殖用水符合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鱼种来自省级水产良种场,利用天然饵料养殖,严禁使用国家禁用的渔药,生产、捕捞、运输、销售均有记录。以上各环节,由单位质量安全监督组负责管理。 第四部分、养殖管理

(一)水库的水质调节 1、水质调节的目的 遵照一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养殖技术,创造一个持续稳定的养鱼生态环境,使各种饵料生物保持在一个合理状态以满足鱼类摄食和生长需要。 2、水质调节的方法 一般采用两种方法:一是以鱼养水,通过调节一些以浮游生物为饵料的滤食性鱼类的数量,达到调节水质的目的。二是调节水位从而调节水质。主要采用以鱼养水的方法,既可充分利用水资源,又可避免鱼类自身污染。 (二)苗种的选定 1、鱼种的选择与消毒 a、鱼种选择: 选择适应当地生活环境,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孤雌繁殖的品种。 应选择有机种苗。当从市场上无法获得有机种苗时,可以选用未经禁用物质处理过的常规种苗,但应制订获得有机种苗的计划。 选择体体重200--400克左右,成活率相对较高,色泽新鲜,活动力强、大小均匀、无伤病、鳞鳍完整、头小背厚、抵御凶猛鱼类的能力强的优质鳙鱼、鲢鱼鱼种。

橡胶生产工艺流程

橡胶生产工艺流程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乳胶网-】 1.基本工艺流程 伴随现代工业尤其是化学工业的迅猛发展,橡胶制品种类繁多,但其生产工艺过程,却基本相同。以一般固体橡胶(生胶)为原料的制品,它的生产工艺过程主要包括: 原材料准备→塑炼→混炼→成型→硫化→修整→检验 2.原材料准备 橡胶制品的主要材料有生胶、配合剂、纤维材料和金属材料。其中生胶为基本材料;配合剂是为了改善橡胶制品的某些性能而加入的辅助材料;纤维材料(棉、麻、毛及各种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金属材料(钢丝、铜丝)是作为橡胶制品的骨架材料,以增强机械强度、限制制品变型。 在原材料准备过程中,配料必须按照称量准确。为了使生胶和配合剂能相互均匀混合,需要对某些材料进行加工: 1.基本工艺流程 伴随现代工业尤其是化学工业的迅猛发展,橡胶制品种类繁多,但其生产工艺过程,却基本相同。以一般固体橡胶(生胶)为原料的制品,它的生产工艺过程主要包括: 原材料准备→塑炼→混炼→成型→硫化→休整→检验 2.原材料准备 橡胶制品的主要材料有生胶、配合剂、纤维材料和金属材料。其中生胶为基本材料;配合剂是为了改善橡胶制品的某些性能而加入的辅助材料;纤维材料(棉、麻、毛及各种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金属材料(钢丝、铜丝)是作为橡胶制品的骨架材料,以增强机械强度、限制制品变型。 在原材料准备过程中,配料必须按照称量准确。为了使生胶和配合剂能相互均匀混合,需要对某些材料进行加工: 生胶要在60--70℃烘房内烘软后,再切胶、破胶成小块; 块状配合剂如石蜡、硬脂酸、松香等要粉碎; 粉状配合剂若含有机械杂质或粗粒时需要筛选除去; 液态配合剂(松焦油、古马隆)需要加热、熔化、蒸发水分、过滤杂质;

有机产品内审计划

内部审核实施计划 表单编号: LHN-JL-NSH-1 一、审核目的:检查本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 GB/T19630.1-2011--GB/T19630.4-2011《有机产品》,且是否有效运行。 二、审核依据: 1)GB/T19630.1-2011--GB/T19630.4-2011《有机产品》; 2)有机产品质量手册; 3)程序文件; 4)相关文件(法律法规或合同) 5)操作规程; 三、审核范围:有机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全部要求和涉及的相关职能部门;; 四、审核日期:年月日 五、审核组成员: 审核组组长:- 审核小组组员: 六、审核日程安排: 日期时间受审部门审核小组涉及要素 月日植 物 生 产 8:00-8:30 审核人员、各部门负责人首次会议 8:30-9:00 总经理 管理者代表 GB/T19630.1-2011 4.1 GB/T19630.4-2011-4.2.2/4.2.3/4. 2.4 /4.2.5/4.3.2/4.3.3 9:10-12:00 有机农场分社 GB/T19630.1-2011 5.1/5.2/5.3/5.4/5.5/5.6/5.7 /5.8/5.9.1//5.11/5.12/11.1/11.2/ 11.3 GB/T19630.4-20114.2.2/4.2.6/4.5

七、注意事项: 1. 请受审核部门负责人确认此计划; 2. 内审员不应审核自已部门工作,确保审核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3. 结合各部门,现场进行审核。 编制: 审核: 日期: 标识 与销售 13:30-14:30 仓库/销售部 GB/T19630.3-2011 4/5/7/8 OFDC 有机产品标准 GB/T19630.4-2011 4.5/4.6/4.7 月 日 有机生产 9:00-10:00 总经理 管理者代表 GB/T19630.2-2011 4.1 GB/T19630.4-2011-4.2.2/4.2.3/4.2.4/4.2.5/4.3.2/4.3.3 10:20-11:30 生产技术部,品控部 GB/T19630.2-2011 4.2/4.3/4.4/4.5/4.6/4.7/4.8/4.9 GB/T19630.4-2011-4.2.3/4.2.4 /4.2.5/4.3.2/4.3.3 13:30-15:30 仓库 GB/T19630.2-2011 4/5/7/8/9 GB/T19630.4-2011-4.2.2/4.2.3/4.2.4/4.2.5/4.2.6/4.3.1/4.5/4.6/ 17:00-17:20 审核人员、各部门负责人 末次会议

橡胶的工艺流程

橡胶的工艺流程(精品) 2014-10-22橡胶技术网 橡胶工艺流程开始 1综述 橡胶制品的主要原料是生胶、各种配合剂、以及作为骨架材料的纤维和金属材料,橡胶制品的基本生产工艺过程包括塑炼、混炼、压延、压出、成型、硫化6个基本工序。 橡胶的加工工艺过程主要是解决塑性和弹性矛盾的过程,通过各种加工手段,使得弹性的橡胶变成具有塑性的塑炼胶,在加入各种配合剂制成半成品,然后通过硫化是具有塑性的半成品又变成弹性高、物理机械性能好的橡胶制品。 2橡胶加工工艺 2.1塑炼工艺 生胶塑炼是通过机械应力、热、氧或加入某些化学试剂等方法,使生胶由强韧的弹性状态转变为柔软、便于加工的塑性状态的过程。 生胶塑炼的目的是降低它的弹性,增加可塑性,并获得适当的流动性,以满足混炼、亚衍、压出、成型、硫化以及胶浆制造、海绵胶制造等各种加工工艺过程的要求。

掌握好适当的塑炼可塑度,对橡胶制品的加工和成品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在满足加工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降低可塑度。随着恒粘度橡胶、低粘度橡胶的出现,有的橡胶已经不需要塑炼而直接进行混炼。 在橡胶工业中,最常用的塑炼方法有机械塑炼法和化学塑炼法。机械塑炼法所用的主要设备是开放式炼胶机、密闭式炼胶机和螺杆塑炼机。化学塑炼法是在机械塑炼过程中加入化学药品来提高塑炼效果的方法。 开炼机塑炼时温度一般在80℃以下,属于低温机械混炼方法。密炼机和螺杆混炼机的排胶温度在120℃以上,甚至高达160-180℃, 属于高温机械混炼。 生胶在混炼之前需要预先经过烘胶、切胶、选胶和破胶等处理才能塑炼。 几种胶的塑炼特性: 天然橡胶用开炼机塑炼时,辊筒温度为30-40℃,时间约为15- 20min;采用密炼机塑炼当温度达到120℃以上时,时间约为3- 5min。 丁苯橡胶的门尼粘度多在35-60之间,因此,丁苯橡胶也可不用塑炼,但是经过塑炼后可以提高配合机的分散性顺丁橡胶具有冷流性,缺乏塑炼效果。顺丁胶的门尼粘度较低,可不用塑炼。 氯丁橡胶得塑性大,塑炼前可薄通3-5次,薄通温度在30-40℃。

有机产品生产操作规程

有机植物产品 操作规程 有机植物产品生产操作规程 第一章有机作物种植生产技术规程 第一部分有机蔬菜生产技术规程 一根菜类蔬菜生产技术规程 根菜类是指由直根膨大而形成为肉质根供食用的蔬菜植物。主要包括十字花科的萝卜、大头菜(根用芥菜)、芜菁、芜菁甘蓝、辣根等;伞形科的胡萝卜、根芹菜、美洲防风;菊科的牛蒡、婆罗门参;以及藜科的根甜菜等。农场主要种植萝卜和胡萝卜。 按照有机认证标准,结合品种特性、本地生产条件和往年生产中的经验教训,制定本规程如下: 1 选地选茬 1.1选择生态环境良好,符合有机农业生产条件的地块。首选通过有机认证及完成有机认证转换期的地块;次之选择新开荒的地块;再次选择经三年休闲的地块或进入有机转换期的地块。

1.2 根类蔬菜根系较深,根群吸收力较强,栽培宜选择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高、土壤保肥蓄水能力强、土壤通透性好、土质疏松的地块,土壤PH值在5.5-7.0的地块。 1.3 避免重、迎茬。 1.4 前作以有机叶菜类、豆类、茄果类蔬菜为好。一般不选择有机瓜类为前茬。 2 品种选择 根据栽培季节选用抗病、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商品性好、适合市场需求的优良品种,如太湖长白、小钩白、蜡烛红改良石田五寸人参、超级石田五寸人参、宝冠五寸人参、新黑田五寸人参等,不使用转基因品种。 3 整地、施肥 萝卜肉质根入土深,如果耕层太浅或土质坚硬,透气性差,易形成畸形根。所以应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排水条件好,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或壤土地块。每666.7m2施腐熟的圈肥4000-5000kg,深翻、耙平、做畦,畦宽1.2m,每畦播7行,行距15cm。 4 播种 萝卜播期要求不太严格,秋播一般在9月上中旬,春播在3月上旬。播种前应将刺毛搓去,然后放入40℃水中浸泡2h(小时),捞出后沥去水用湿纱布包好,置于20-25℃条件下催芽,定期冲洗和搅拌种子,经5-7天,约60%的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条播、撒播

橡胶生产基本工艺流程介绍

橡胶生产基本工艺流程介绍 一、基本工艺流程 橡胶制品种类繁多,但生产工艺过程却基本相同。以一般固体橡胶——生胶为原料的橡胶制品的基本工艺过程包括:塑炼、混炼、压延、压出、成型、硫化6个基本工序。当然,原材料准备、成品整理、检验包装等基本工序也少不了。橡胶的加工工艺过程主要是解决塑性和弹性性能这个矛盾的过程。通过各种工艺手段,使得弹性的橡胶变成具有塑性的塑炼胶,再加入各种配合剂制成半成品,然后通过硫化使具有塑性的半成品又变成弹性高、物理机械性能好的橡胶制品。 二、原材料准备 1.橡胶制品的主要原料是以生胶为基本材料,而生胶就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的橡胶树上通过人工割开树皮收集而来。 2.各种配合剂,是为了改善橡胶制品的某些性能而加入的辅助材料。 3.纤维材料有(棉、麻、毛及各种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金属材料、钢丝)是作为橡胶制品的骨架材料,以增强机械强度、限制制品变型。在原材料准备过程中配料必须按照配方称量准确。为了使生胶和配合剂能相互均匀混合,需要对材料进行加工。生胶要在6070℃烘房内烘软后再切胶、破胶成小块,配合剂有块状的。如石蜡、硬脂酸、松香等要粉碎。粉状的若含有机械杂质或粗粒时需要筛选除去液态的如松焦油、古马隆需要加热、熔化、蒸发水分、过滤杂质, 配合剂要进行干燥不然容易结块、混炼时若不能分散均匀硫化时产生气泡会影响产品质量。 三、塑炼 生胶富有弹性,缺乏加工时必需的可塑性性能,因此不便于加工。为了提高其可塑性,所以要对生胶进行塑炼,这样在混炼时配合剂就容易均匀分散在生胶中,同时在压延、成型过程中也有助于提高胶料的渗透性渗入纤维织品内和成型流动性。将生胶的长链分子降解形成可塑性的过程叫做塑炼。生胶塑炼的方法有机械塑炼和热塑炼两种。机械塑炼是在不太高的温度下通过塑炼机的机械挤压和摩擦力的作用使长链橡胶分子降解变短由高弹性状态转变为可塑状态。热塑炼是向生胶中通入灼热的压缩空气在热和氧的作用下使长链分子降解变短从而获得可塑性。

橡胶工艺流程

橡胶生产工艺流程常识 2015-07-22 伴随现代工业尤其是化学工业的迅猛发展,橡胶制品种类繁多,但其生产工艺过程,却基本相同。以一般固体橡胶为原料的制品,它的生产工艺过程主要包括:橡胶制品的主要材料有生胶、配合剂、纤维材料和金属材料。其中生胶为基本材料;配合剂是为了改善橡胶制品的某些性能而加入的辅助材料;纤维材料(棉、麻、毛及各种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金属材料(钢丝、铜丝)是作为橡胶制品的骨架材料,以增强机械强度、限制制品变型。在原材料准备过程中,配料必须按照配方称量准确。 生胶富有弹性,缺乏加工时的必需性能(可塑性),因此不便于加工。为了提高其可塑性,所以要对生胶进行塑炼;这样在混炼时配合剂就容易均匀分散在生胶中;在压延、成型过程中也有助于提高胶料的渗透性(渗入纤维织品内)和成型流动性。将生胶的长链分子降解,形成可塑性的过程叫做塑炼。生胶塑炼的方法有机械塑炼和热塑炼两种。 为了适应各种不同的使用条件、获得各种不同的性能,也为了提高橡胶制品的性能和降低成本,必须在生胶中加入不同的配合剂。混炼就是将塑炼后的生胶与配合剂混合、放在炼胶机中,通过机械拌合作用,使配合剂完全、均匀地分散在生胶中的一种过程。混炼是橡胶制品生产过程中的一道重要工序,如果混合不均匀,就不能充分发挥橡胶和配合剂的作用,影响产品的使用性能。 在橡胶制品的生产过程中,利用压延机或压出机预先制成形状各式各样、尺寸各不相同的工艺过程,称之为成型。 成型的方法有: 压延成型,适用于制造简单的片状、板状制品。它是将混炼胶通过压延机压制成一定形状、一定尺寸的胶片的方法叫压延成型。有些橡胶制品(如轮胎、胶布、胶管等)所用纺织纤维材料,必须涂上一层薄胶(在纤维上涂胶也叫贴胶或擦胶),涂胶工序一般也在压延机上完成。 压出成型,用于较为复杂的橡胶制品,象轮胎胎面、胶管、金属丝表面覆胶需要用压出成型的方法制造。它是把具有一定塑性的混炼胶,放入到挤压机的料斗内,在螺杆的挤压下,通过各种各样的口型(也叫样板)进行连续造型的一种方1 法压出之前,胶料必须进行预热,使胶料柔软、易于挤出,从而得到表面光滑、尺寸准确的橡胶制品。的橡胶)如皮碗、密封圈模压成型,也可以用模压方法来制造某些形状复杂( 制品,借助成型的阴、阳模具,将胶料放置在模具中加热成型。它是将一定量的硫化剂加入到把塑性橡胶转化为弹性橡胶的过程叫做硫化,使生胶在规定的温度下加热、保温,(在硫化罐中进行),由生胶制成的半成品中从而使塑性的胶料而相互交联成立体的网状结构,的线性分子间通过生成硫桥变成具有高弹性的 硫化胶。多种橡胶生产工艺技术流程介绍 工艺流程选段:拉伸强度是表征制品能够抵抗拉伸破坏的极限能力。影响橡胶

食品生产工艺流程(关键控制点)作业指导书参考式样

说明:以下内容从互联上下载,不对内容的科学性负责,其格 式可供企业参考 月饼生产工艺流程(关键控制点)、作业指导书 工艺流程:配料(※)→和面→成型→烘烤(※)→冷却→包装→检验→入库 ※---为关键控制点 使用设备:和面机、压面机、不锈钢锅。 工具:操作台板、台秤、擀面杖、月饼模、烤盘、不锈钢盆、蒸笼、筛子、勺子、漏勺等。 控制糖含量40﹪左右,油脂含量12﹪左右,鸡蛋、枧水含量0.8﹪左右、水含量10﹪左右,添加剂符合GB 2760的要求、盐含量0.1﹪左右。 质量要求:达到月饼外形圆润饱满,印纹清晰,没有焦糊,四周饼腰微微凸,饼面不凹陷,没有毛边,爆裂、露馅等现象。饼面棕黄色,金黄油润,缘边乳黄色,底部棕黄而不焦黑,皮馅厚薄均匀,皮质松软,甜度适当,爽口不腻。 操作:

一、配料:(※关键控制点) 1、原料验收合格。根据产量按比例准备好原辅料。 2、将生产所需物料运到配料室,把鸡蛋打好放在不锈钢盆里,再用筛子把面粉过筛,油脂、糖、枧水、盐、添加剂称量好备用。 原料称量的顺序:根据产品标准由小到大进行称量,500g以内物料用天平称量,5kg以内物料用案秤称量,5kg以上用台秤称量。 3、配料过程工作人员要填写好工作记录。 二、和面: 1、先把白糖熬成75℃糖浆备用,再把面粉用蒸笼蒸熟,备用。 2、皮:先把面粉、油脂、糖浆、枧水、盐、添加剂、鸡蛋放入和面机内搅拌成面团,备用。 3、馅:先把熟面粉、小料(瓜子仁、花生米、芝麻、冬瓜糖、青红丝等)、油脂、糖浆放入和面机,和成能捏成球状为止,备用。 四、成型: 1、先把皮分成所需重量、再把馅分成所需重量备用。 2、先把皮按扁,再把馅料团成球状包进去,包好后,再放入月饼模具中,挤压成型. 五、烘烤:(※关键控制点烘烤温度上火230℃左右,下火180℃左右烤制时间10-15分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