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生产工艺(1)

合集下载

雪花膏的制作方法及制作过程和原理

雪花膏的制作方法及制作过程和原理

雪花膏的制作方法及制作过程和原理上海大学生活化学品研究论文题目:雪花膏的制作方法及制作过程和原理系部: 社区学院学号: 12121019班级: 生活化学品研究姓名: 刘祖宽指导老师: 杨黎明2013年 5 月 24日摘要: 1、实验原理雪花膏通常是以硬脂酸皂为乳化剂的水包油型乳化体系。

水相中含有多元醇等水溶性物质,油相中含有脂肪酸、长链脂肪醇、多元醇脂肪酸酯等非水溶性物质。

当雪花膏被涂于皮肤上,水分挥发后,吸水性的多元醇与油性组分共同形成一个控制表皮水分过快蒸发的保护膜,它隔离了皮肤与空气的接触,避免皮肤在干燥环境中由于表皮水分过快蒸发导致的皮肤干裂。

也可以在配方中加人一些可被皮肤吸收的营养性物质。

2、雪花膏搽在皮肤上会立即消失,与雪在皮肤上融化相似,故而得名。

它是水和硬脂酸在碱的作用下进行乳化的产物。

生产雪花膏的主要原料为硬脂酸、碱、水和香精。

但为了使其有良好的保湿效果,常常添加甘油、山梨醇、丙二醇和聚乙二醇等。

雪花膏的膏体应洁白细密,无粗颗粒,不刺激皮肤,香气味宜人,主要用作润肤、打粉底和剃须后用化妆品。

关键词: 雪花膏、制作、作用、原料、保湿、润肤、副作用、1目录摘要……………………..…………………………………....……?目录………………………………………………..………....…..…?1.产品概述 (1)1.1雪花膏的发展……………………………….…………….……-11.2雪花膏的作用 (1)1.3雪花膏原料介绍 (1)2.实验设计 (2)2.1实验目的 (2)2.2实验原理 (2)2.3产品配方 (2)2.4实验药品与仪器 (3)2.5实验步骤 (3)2.6制造过程中应注意几点事项 (3)3.0结果讨论............................................................... -4- 参考文献 (6)1.1雪花膏的发展220世纪三四十年代,城市的街头到处都能看见雅霜的广告。

化妆品原料 生产工艺

化妆品原料 生产工艺

化妆品原料生产工艺主要有四种,分别为化学合成法、天然动植物提取、微生物发酵和合成生物技术。

•化学合成法:利用基础化工原料和精细化学品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合成反应后生成,然后经过与之特性相适应的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最终获得纯度较高的产品。

•天然动植物提取:从动植物中提取生物活性物质,方法包括溶剂法、水蒸气蒸馏法、升华法、透析法等。

•微生物发酵:利用微生物为原料,通过发酵技术生产化妆品原料。

•合成生物技术:利用生物催化技术,将可再生生物质转化为化妆品原料。

实验一《膏霜类化妆品的制备》

实验一《膏霜类化妆品的制备》

实验一《膏霜类化妆品的制备》实验目的:(1)熟悉膏酸类化妆品配方的设计方法,并自行设计一个膏霜化妆品的配方;(2)掌握膏霜类化妆品的基本生产方法。

基本概念:1、乳化、乳化体将互不相溶的两种物质(油、水)进行混合,使其中一种物质均匀分散于另一种物质中,这一过程叫乳化作用,简称乳化。

经乳化而得到的机械混合物称为乳化体。

乳化体的基本类型有水包油型(O/W)和油包水型(W/O)两种。

水包油型乳化体的分散相是油,油相物形成极微小的球状颗粒(0.1~10μm)分散于连续相水中;油包水型乳化体的分散相是水,水相物形成极微小的球状颗粒(0.1~10μm)分散于连续相油中。

除水包油型和油包水型乳化体外,还有复合型乳化体,如O/W/O和W/O/W。

要想制得均匀稳定的乳化体,必须在体系中加入适量的乳化剂。

2、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为了定量表示乳化剂的亲水和亲油性的强弱,1949年,美国阿特拉斯动力公司的葛里芬通过长期大量的乳化实验,提出了亲水亲油平衡值这一概念。

HLB = 亲水基的亲水性/ 亲油基的亲油性HLB值越高,亲水性越强;HLB值越低,亲油性越强。

现在,乳化剂的HLB值均以石蜡(HLB=0),油酸(HLB=1),油酸钾(HLB=20),十二醇硫酸钠(HLB=40)为相对标准,通过乳化实验对比其乳化效果而获得。

常用乳化剂的HLB值如表1所示。

3、油相乳化所需的HLB值化妆品中的油相成分包括油、脂和蜡等。

要使这些油相成分与水形成稳定的乳化体,对选用的乳化剂的HLB值有特定的要求,所要求的HLB值就是油相乳化所需的HLB值。

当选用的乳化剂的HLB值与油相组分乳化所需要的HLB值相吻合时,制得的膏霜乳化体比较稳定。

油相乳化所需的HLB值应该由乳化实验得到,但也可以通过计算求得。

常用油相成分乳化所需的HLB值如表2所示。

表1 常用乳化剂的HLB值表2 油脂乳化所需的HLB值混合油相乳化所需的HLB值遵循加和原理。

例如:制作W/O型冷霜,其中配方中的油相组成如下:蜂蜡:5%(制成W/O型,乳化所需HLB值为5);白油:26% (制成W/O 型,乳化所需HLB值为4);羊毛脂:18% (制成W/O型,乳化所需HLB值为8)。

化妆品生产表单汇总(1)

化妆品生产表单汇总(1)

化妆品生产表单汇总汇总人:杜超衍日期:2016年5月1日- 1 - / 56表1 供应商评价表 (5)表2 合格供应商汇总表 (6)表3 到货通知单 (7)表4 物料入库单 (8)表5 采购物资检验/验证结果通知单 (9)表6 采购物资出入库台账 (10)表7 进货台账 (11)表8 批生产指令 (12)表9 领料单 (14)表10 称量记录 (16)表11 配料记录 (17)表12 投料记录 (18)表13 成品检验报告单 (19)表14 喷码、装盒记录 (20)表15 物料平衡计算表 (21)表16 成品同意放行审核记录 (22)表17 成品同意放行单 (23)表18 产品销售记录 (24)表19 不合格品处理审批表 (25)- 2 - / 56表20 不合格品销毁记录 (26)表21 不合格品台账 (27)表22 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 (28)表23 投诉处理记录 (29)表24 运输车辆清洁记录 (30)表25 生产用具清洗、消毒记录 (31)表26 拆包、消毒记录 (32)表27 机器设备维修清洗保养记录 (33)表28 纯化水系统、贮罐及输送管道清洁消毒记录 (34)表29 虫害鼠害检查处理记录 (35)表30 化妆品安全风险分析记录表 (36)表31 温湿度记录 (37)表32 压差记录 (38)表33 人员进入车间审批表 (39)表34 内审自查报告 (40)表35 物料货位卡 (41)表36 成品货位卡 (42)表37 场所清洁消毒记录 (43)表38 清场记录 (44)- 3 - / 56表39 清场合格证 (45)表40 剧毒及易制毒性试剂保管使用台账 (46)表41 取样证 (47)表42 留样观察记录 (48)表43 质管员对外包岗位监督检查记录 (49)表44 员工培训计划 (50)表45 内部学习培训记录 (51)表46 外部学习情况登记表 (52)表47 从员人员健康检查档案 (53)表48 消毒剂配制使用记录 (54)表49 水池、地漏清洁消毒记录 (55)表50 车间臭氧消毒记录 (56)- 4 - / 56表1供应商评价表- 5 - / 56表2合格供应商汇总表- 6 - / 56到货通知单到货日期:年月日- 7 - / 56物料入库单第一联:仓库联第一联:仓库联白联第二联:财务联蓝联第三联:采购联红联第四联:品管联黄联- 8 - / 56采购物资检验/验证结果通知单编号:- 9 - / 56表6采购物资出入库台账产品名称/代号:包装规格:备注:本表用于单一采购物资的管理。

化妆品包装工艺流程

化妆品包装工艺流程

化妆品包装工艺流程化妆品包装工艺流程化妆品包装工艺流程是指将已制作完成的化妆品产品,根据不同的包装设计要求和要求,采取一系列工艺技术和操作步骤进行包装加工,使产品达到更好的展示效果和保护效果。

以下是一个常见的化妆品包装工艺流程的简单介绍。

第一步:设计包装方案首先,根据产品的特点、特性和使用对象,包装设计师会制定包装方案。

包装设计师要考虑到产品的功能和美观性,制定出符合产品的定位和市场需求的包装设计方案。

第二步:制作包装样品设计师根据包装方案制作相关的包装样品。

这些样品能够直观地展示出产品和包装的效果。

一般采用手工制作或者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制作。

第三步:确定包装材料包装材料的选择要考虑产品的特性、特点和目标市场的需求。

常见的包装材料有玻璃、塑料、木材、金属等。

根据产品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包装。

第四步:生产包装材料根据确定的包装材料,生产包装所需要的原材料。

如玻璃瓶是通过熔炼玻璃原料制成玻璃胚,塑料瓶是通过注塑成型机将塑料原料注入模具制成瓶子等。

第五步:印刷包装图案和文字包装上印刷的图案和文字对产品的宣传和形象起着重要作用。

根据包装设计方案,将图案和文字印刷在包装上的过程即为印刷。

印刷方式常见的有丝网印刷、凹版印刷、热转印等。

第六步:包装材料制成在包装材料制成的过程中,通过设备和工艺对包装材料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和处理。

例如,塑料瓶需要通过热成型机将热塑性塑料加热成型,制作成瓶子的形状。

第七步:包装生产根据已制作好的包装样品,对化妆品产品进行包装生产。

包装生产包括填充、贴标签、装盖、封口、码垛等步骤。

在填充过程中,将化妆品产品放入包装容器中,贴标签上标明产品信息,装盖则是将盖子盖在容器上,通过封口和码垛等工艺将包装封好。

第八步:质量检验在包装生产过程中,进行质量检验和抽检工作。

质量检验包括对包装材料和产品的质量进行检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符合相关要求。

第九步:包装成品包装成品包括对已完成包装的化妆品产品进行检查、计数、计量、分类、包装等工作。

化妆品科学与工艺--化妆品基础一

化妆品科学与工艺--化妆品基础一
• 表明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原子量、分子量
• 原子量,质量单位,定义为碳12原子质量的1/12. • 相对原子质量:以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任何一种原子的平均原子质量跟
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称为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 分子量:分子的化学式中各个原子的原子量的质量和 • 相对分子量:各个原子的相对原子量的总和,其单位为1;如乙醇C₂H₅OH,
胺 AMINE
• 氨分子中的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被烃基取代的产物 • 有机碱,通式R4N+X-(四级胺,季铵盐),R3N(三级胺,叔胺),R2NH(二级胺,仲胺),
RNH2(一级胺,伯胺) • 跟酸反应生成盐。 • 三乙醇胺:强碱性,刺激性,吸湿性。能吸收二氧化碳及硫化氢等酸性气体。纯三乙醇胺对钢、鉄、
醛ALDEHYDE、酮KETONE
• 分子中含有-CHO(醛基)的化合物叫醛,通式RCHO。 • 醛类分子的结构特点是含有醛基。醛类催化加氢还原成醇,易被强氧化剂甚至弱氧化剂所
氧化,醛基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 酮是羰基与两个烃基相连的化合物,通式 R-CO-R’。 • 酮化学性质活泼,易发生反应。可以还原成醇。 • 醛和酮分子中都含有羰基(C=O),都可以还原成醇。
Mr=12*2+1*5+16=1=46。 • 国际上规定采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来表示原子、分子的质量关系。相对分子质
量在数值上等Leabharlann 摩尔质量,但单位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 ,而摩尔质量的单 位是G/MOL。
物质的量 物质的量浓度
• 物质的量:单位摩尔,mol。
• 国际上规定,1mol为精确包含6.02214076×1023个原子或分子等基本单元的系统的物质的量。 • 元素的原子量不同,但1mol的原子数量相同。

化妆品生产工艺

化妆品生产工艺

化妆品生产工艺化妆品是现代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护肤品、彩妆还是个人护理产品,它们都需要经过一系列的生产工艺才能最终呈现在消费者面前。

本文将详细介绍化妆品生产的工艺流程,从原料采购到包装出厂,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原料采购与质检化妆品的生产首先需要采购各种原材料。

这些原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基础油、活性物质、防腐剂、香精等。

在采购过程中,生产厂商需要根据产品配方和质量要求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并进行样品检测和质量评估。

质检是确保化妆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每批原料进厂后都需要进行检验,以确保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企业自身的质量要求。

常见的质检项目包括外观、PH值、粘度、微生物指标等。

只有通过质检的原料才能进入下一步的生产工艺。

二、配料与混合在化妆品生产的配料环节,各种原料按照配方比例进行称量和混合。

这个过程通常通过自动化的生产线完成,以确保配料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在混合过程中,还需要控制温度、搅拌速度等参数,以确保原料充分混合均匀。

三、乳化与稳定乳化是化妆品生产中的重要步骤之一。

通过乳化,不相溶的液体可以形成均匀的乳状液体。

这个过程通常使用乳化剂和搅拌设备完成。

乳化剂能够降低液体表面张力,使得油水相互分散,形成稳定的乳液。

稳定性是化妆品产品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乳化完成后,生产厂商需要进行稳定性测试,以确保产品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不会分层、变质或失去活性成分。

稳定性测试通常包括离心试验、温度循环试验等。

四、灌装与包装灌装是将化妆品产品装入容器的过程。

根据产品的性质和市场需求,生产厂商会选择合适的容器,如瓶子、管状容器、盒子等。

在灌装过程中,需要控制灌装量和灌装速度,以确保产品的准确性和生产效率。

包装是化妆品产品的外包装过程。

包装不仅仅是产品的保护层,还是产品品牌形象的展示。

生产厂商需要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和设计,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市场竞争的要求。

常见的包装形式包括纸盒、塑料袋、玻璃瓶等。

五、质量控制与检验质量控制与检验是化妆品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

化妆品生产工艺及流程图

化妆品生产工艺及流程图

化妆品生产工艺及流程图
一、生产工艺:
按工艺要求在水相锅中投入称好的水相类原料,搅拌加热到80℃,在油相锅中投入称好的油相类原料于85℃完全溶解。

将乳化锅预热至60~70℃,抽真空吸入水相及油相,均质搅拌,冷却至45℃加入香精及添加物,搅拌至均匀后出料。

半成品检验合格后灌装,成品检验合格后入库。

二、生产工艺简图:
(预热至60~70℃,抽真空按工艺要求☆ 85℃溶解☆半成品检验合格☆)
注:带☆为主要质量控制点
灌装工序流程图:
灌装设备清洗置于温水中用擦子擦洗用去离子水第二次冲洗用75%酒精溶液浸泡十分钟用风筒吹干,不得留有水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硅油
• 物理性质:非极性物质,具有良好的润滑性,高的抗紫外线 辐射性能,良好的抗静电性和透气性,能改善皮肤的光滑性 和弹性,改进膏霜和乳液的分散性和铺展性。
二、保湿成 分
➢ 多元醇(如甘油、丙二醇、1,3-丁二醇、山梨醇 和聚乙二醇等)、吡咯烷酮羧酸钠、神经酰胺、 乳酸和乳酸钠、胶原蛋白、氨基酸、透明质酸、 多糖类保湿剂等膏霜和乳液常用的保湿剂 。
50升乳化锅
最新展示的乳化锅
乳液及膏霜类护肤品的 生产
最新展示的乳化锅
均质混合器
均质器
3.2、生产工艺
(一)间歇式乳化
• 1、油相的调制 • 2、水相的调制 • 3、乳化和冷却 • 4、陈化和灌装
(二)半连续式乳化
(三)连续式乳化
乳化方法
转相乳 先将加有乳化剂的油相加热成液体,然后边搅拌
化法
边徐徐加入热水直到转相成功
.将乳化剂加入油相中,混匀后一起投入水相中, 并伴以良好的搅拌,像矿物油这一类易流动的液
体常采用此法。
自然乳 化法
机械强制 利用很大的剪切力将乳化体撕成很细很匀的粒子,
乳化法
形成稳定的乳化体
只是在乳化过程的必要环节中供给所需能量,从 而提高生产效率,在生产中广泛应用。
低能乳 化法
容易带入气泡,影响乳化 体的稳定性,水分和物料 易挥发,乳化粒径:5μm
敞开式乳 化器
由定子和转子组成,隙宽可调, 转子转速3000-3600转/min,乳
化粒径: 3μm
胶体磨
均质器
高压下通过细孔进行乳化
均质混 合器
利用高速旋转的涡轮进行 乳化
胶 体 磨14敞开式乳化器15150升乳化锅
1.表面活性剂:能大幅度降低体系表面张力的物质。
2.亲水亲油平衡值(HLB):亲水基质量/(亲水基质量+亲油基质 量) HLB值是选择和评价表面活性剂使用性质的重要指标。
3.乳化作用:加入第三种成分使互不相溶的两液体形成乳液,并具 有一定稳定性的过程。而这第三种成分称为乳化剂。
4.乳化体(乳液,乳剂):经过乳化而得到的机械混合物
(2)、选定油相组分
选定重质白油,十六醇,无水羊毛脂为油相组分,其重量 百分数与被乳化所需HLB值如下表所示
3、十六醇和十八醇
• 市场上有十六醇、十八醇和十六十八混合醇三种产品,都可 用作助乳化剂,也具有润肤作用和增稠作用,能形成吸附膜, 促进皮肤水合作用,赋予皮肤柔软和平滑的感觉,可避免膏 霜在长时间放置和贮存过程中出现变稀、变粗的现象。
4、矿油和凡士林
• 从原油分馏所得的半固体状饱和性碳氢化合物类混合物。凡 士林的封闭性比矿物油高,保湿性也更强。尤其是在干冷的 冬天洗完脸后,干性肤质的人在脸上及嘴唇涂上薄薄的凡士 林,是预防皮肤干燥及嘴唇干裂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三、膏霜乳液类流程示
意图
加热
水相原料 油相原料
混合搅拌 混合搅拌
加热
预乳化
添加剂 香精等
灌装
中间质量控制
静置储存
过秤
均质乳化 搅拌 冷却
搅拌均质 出料
第四点 膏霜和乳液的生产 工艺和质量控制
1. 生产设备 2. 制备工艺过程 3. 工艺条件控制 4. 产品质量控制 5. 案例分析
3.1、乳化设备简介
四、膏霜增稠剂
➢ 粘稠度是膏霜和乳液类化妆品的一个参数。 ➢ 增稠剂的分类: (1)有机增稠剂 主要有淀粉、阿拉伯树胶、黄耆胶、明胶、汉生
胶、黄原胶、羟乙基纤维素(HEC)、羧甲基纤 维素(CMC)、海藻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 (PVP)、聚丙烯酸钠、卡波树脂等。 (2)无机增稠剂 主要有膨润土、胶性硅酸铝镁、胶性氧化硅等。
➢ 保湿剂用量过多,使用后有粘湿的感觉,在高浓 度时和皮肤相接触可使皮肤脱水。因此也有人认 为过量的保湿剂会从皮肤角质层吸收水分而散发 于相对湿度较低的大气中,特别是在冬季。所以 采用保湿剂作为滋润物要有适宜用量,高浓度的 甘油对皲裂的皮肤有刺激性 。
三、乳化剂
➢乳化剂(Emulsifying agent)是制备乳化 体最重要的化合物,其作用就是使本来不 相溶的油和水能稳定和均匀的混合在一起。
L/O/G/O
小组成员
小组分工
邓翠瑶(110)(组织材料及制作PPt)
叶丽虾(111) (主讲)
王琦(114) (查找及筛选材料)
膏霜乳液类化妆品生产工艺
一 、与乳化相关的基本知识 二、乳化类化妆品常用原料 三、生产工艺流程图 四、膏霜和乳液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
第一点 相关知识的了解 知识小回顾
注意:乳化体温度的升高和乳化剂浓度的增大,会使乳化剂 实际HLB值有所降低,因此所选乳化剂HLB值应略高于油 相乳化所需HLB值。
(2)乳化剂用量的确定
经验公式:乳化剂重量/(乳化剂+油相)重量=10~20%
乳化剂用量太少
乳化体不稳定
乳化剂用量太多
成本高
(3)乳化剂的亲油基与被乳化物要有良好的亲和力
5.O/W型乳化体:分散相是油,连续相是水,油相物形成极其微小 的球状颗粒。(W/O型相反)
6..乳化剂的类型:
W/O型乳化剂:3<HLB<6, O/W型乳化剂:8<HLB<18, 7.混合乳化剂:两种或两种以上乳化剂复配而成的乳化剂
乳化剂对——配对使用的两种乳化剂
第二点 乳化类化妆品常用原料
一、油脂和蜡
1、硬脂酸和单硬脂酸甘油酯
• 硬脂酸又称为十八酸 • 单硬脂酸甘油酯(简称单甘酯)是一辅助乳化
剂,也具有润肤作用
2、棕榈酸、肉豆蔻酸及其异丙酯
• 棕榈酸又称为十六酸 • 肉豆蔻酸又称为十四酸 • 肉豆蔻酸异丙酯(IPM)、棕榈酸异丙酯(IPP)
是人工合成的轻质易流动的油状物质,对皮肤 的渗透性较其他滋润物为好 。
(4)选用天然的或者工业品的乳化剂,其HLB值以乳化实 验为依据。
4、水相组分的确定
包括水、保湿剂、香精、防腐与步骤设计出一 种O/W型雪花膏配方,油相、水相和乳化剂任选。
设计步骤:
(1)、选择乳化体类型:O/W型雪花膏 HLB值在8~18之间
油相乳化所需
配方设计步骤
1.选定乳化体类型:W/O型,油相乳化所需HLB为3~6 O/W型,油相乳化所需HLB为8~18
2.选定油相组分:根据设计产品所需功能及原料的性质选定 3.选定乳化剂
(1)根据油相乳化所需HLB值选定乳化剂或乳化剂对 若为 W/O型乳体,
则以HLB<6乳化剂为主,HLB>6的乳化剂为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