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

合集下载

坚持用好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

坚持用好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

坚持用好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作者:王艺霖来源:《新湘评论》2024年第05期2024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会议指出:“要坚持用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解决发展中的問题、应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

”这一要求为新征程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敢于闯进深水区,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面对新矛盾新挑战,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着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党和国家事业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改革开放的关键一招作用充分彰显。

新征程上,面对新的中心任务、面对新的矛盾挑战,必须坚持用好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

深入研判改革开放形势和任务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探索性事业,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在实践中去大胆探索,通过改革创新来推动事业发展。

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形势错综复杂,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改革道路上仍面临着很多复杂的矛盾和问题。

要有效破解发展中面临的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将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一条重大原则。

为此,我们必须深刻把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对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出的新要求,坚持用好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不竭动力源泉。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维导图)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维导图)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内涵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地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居于引领地位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力源泉,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具有突破性和先导性的关键环节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法治保障和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石全面从严治党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证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如“鸟之双翼”或“车之双轮”,推动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战略措施重要任务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的力度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目标要求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创新驱动成效显著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决胜策略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主要内容经济体制方面: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方面: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方面: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方面: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方面: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方面: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重要性改革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之道地位是顺应当今世界发展大势的必然选择是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根本途径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前途命运,关系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原则必须坚持党对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必须坚持改革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前进必须坚持改革往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方向前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关系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处理好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处理好胆子大、步子要稳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全面依法治国地位全面依法治国是关系我们党执政兴国、人民幸福安康、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任务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全面从严治党新时代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总要求是指导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纲目的:坚持好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根本方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思路: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总体布局(“5+2”的布局):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目标: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总要求是一个科学有机的整体目的是依据、是根本点;方针是原则、是遵循;主线是纲和魂;总体布局是重点、是路径;目标是指向和落脚点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的意义进一步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历史性课题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依据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注重抓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成功经验方法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坚决反对两面派、做“两面人”要求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将制度建设贯穿党的各项建设之中深化标本兼治,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政治四个全面

政治四个全面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1)2014年12月,习近平第一次提出了‚四个全面‛:‚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四个全面‛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

(2)‚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
1适应了我国发展的现实需要;
2顺应了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
3是为解决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
4问题意识和人民情怀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形成的最深刻根据,它集中体现了实践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整体、它既包括战略目标,又包括战略举措。

其中,战略目标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举措就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1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
2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力源泉,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
3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社会改革的法制保障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石;
4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如‚鸟之两翼‛推动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5全面从严治党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证。

(4)‚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1是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践新成果;
2是对党治国理政经验的科学总结和丰富发展;
3集中体现了时代和实践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
4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的行动纲领。

毛概问答题

毛概问答题

一、对待毛泽东思想的正确和错误态度●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实践中来)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提升为理论)3.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精神层面)●对待毛泽东的错误态度:在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认识问题上,存在过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认为凡是毛泽东作出的一切决策、指示,都必须坚决维护、始终遵循;另一种是借口毛泽东晚年犯了严重错误,全面否定毛泽东的历史地位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和指导作用。

这两种态度都是没有把经过长期历史考验形成为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区别开来。

●对待毛泽东的正确态度:既要批判,又要继承。

要结合实际思考,对于错误的思想要敢于怀疑,正确的要客观承认,并从中总结值得自己学习的经验。

在邓小平的主持下,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做出了科学的、符合客观实际的评价。

《历史决议》指出,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

毛泽东一生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晚年犯有严重错误,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

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

党坚持把经过长期历史考验形成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区别开来,为我们正确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自觉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指明了方向。

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什么要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适应了我国发展的现实需要。

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愿望期盼。

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为解决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

4.“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坚持以问题为向导,不断解决问题、化解挑战、攻坚克难得行动纲领。

●四个全面的主要内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06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关于全面深化改革

06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关于全面深化改革

01.判断题: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全面深化改革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具有突破性和先导性的关键环节。

02.判断题:改革是一场深刻革命,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之道。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也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最鲜明的品格。

03.多选题:以下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说法正确的有()。

A.全面深化改革,是顺应当今世界发展大势的必然选择B.全面深化改革,是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根本途径C.全面深化改革,是抓住和用好历史性机遇,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必然选择D.全面深化改革,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需求04.判断题: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

破解发展中面临的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依靠全面深化改革。

05.判断题:中国的改革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关头,美好的目标就在前面,风险和考验也摆在我们面前。

必须增强机遇意识,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充分发挥我们的独特优势,激发党和国家生机活力。

06.判断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部署、总动员,勾画了到2020年全面深化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形成了改革理论和政策的一系列新的重大突破。

07.判断题:坚持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08.多选题: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三个进一步解放”的理念。

“三个进一步解放”是指()。

A.进一步解放思想B.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C.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D.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分配制度09.判断题: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不仅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遵循,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依托。

10.判断题: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

经济建设仍然是全党的中心工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就必须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不动摇。

四个全面的关系

四个全面的关系

四个全面的关系
“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

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力源泉,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1、战略布局既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阶段性战略目标,又构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动力支撑”“法治保障”和“政治保证”,是一个战略举措的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

2、对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目标、强大动力、法治保障、政治保证等全局性、战略性、根本性的问题,做出了全面、系统、深刻的回答,以全新的视角深刻地揭示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毛概复习思考题汇总(含答案)- 2016版

毛概复习思考题汇总(含答案)- 2016版

《概论课》复习思考题汇总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1、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选择、简答、辨析)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

(具体的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同中国的优秀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2】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3】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总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主要有哪些?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选择、简答、辨析)主要理论成果:1945年中共七大通过的党章指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1997年十五大正式使用“邓小平理论”的概念,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

党的十七大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十八大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理论成果——“四个全面”两大成果及关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

①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②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关于全面深化改革与大学生关系的调研报告

关于全面深化改革与大学生关系的调研报告

关于全⾯深化改⾰与⼤学⽣关系的调研报告.关于全⾯深化改⾰与⼤学⽣关系的调研报告⽬录摘要 (1)关键词:改⾰、理论、意义、实践、⼤学⽣前⾔ (2)正⽂ (3)结论 (6)附录 (7)摘要:2013年8⽉27⽇,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2013年11⽉9⽇⾄12⽇在召开党的⼗⼋届三中全会,主要议程是研究全⾯深化改⾰重⼤问题。

全⾯深化改⾰关系党和国家⼯作全局,全⾯深化改⾰是我们党⾯临新形势新任务做出的历史抉择,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招。

⽽作为⼀名⼤学⽣,则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树⽴正确的世界观、⼈⽣观、价值观以及正确的⼈⽣⽬标,应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此调研⽬标就是让当代⼤学⽣了解并熟悉深化改⾰与⼤学⽣的关系,重视起⾃⾝的责任,并⾏动起来,为改⾰作出⾃⼰应有的⼀份贡献。

前⾔:在此前,党的⼗⼋⼤描绘出全⾯建成⼩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夺取中国特⾊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宏伟蓝图,激发起13亿⼈共⾛复兴路、共圆“中国梦”的豪情壮志。

当代⼤学⽣承担历史的重任,是社会上富有朝⽓、充满⽣命⼒的群体。

良好的形象不仅是⼤学⽣成才的⼀个重要⽅⾯,也是社会对⼤学⽣的要求。

⽽此调研报告从⼤学⽣的⾓度来看改⾰所带来的好与不好,同时也结合当代⼤学⽣的⽣活背景和对政治的了解来深⼊对全⾯深化改⾰的思考。

正⽂:从最先改⾰开放开始说,是1978年12⽉⼗⼀届三中全会起中国开始实⾏的对改⾰、对外开放的政策,从那时开始,以为核⼼的党中央逐步开辟了⼀条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的道路,30多年来,中国⼈民沿着这条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的建设成就。

其中,对外开放是中国的⼀项基本国策,中国的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动⼒。

同时,改⾰开放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有着⾮常重要的意义。

改⾰开放30多年来中国正⼀步步⾛向富强,迎来中国历史上的空前盛世。

30多年来,是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民安居乐业的30多年;是解放思想、实事,同⼼同德、锐意进取,是进⾏建设有中国特⾊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创造性活动的30多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