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千年前伏羲曾在淮阳建都

合集下载

淮阳

淮阳

12.2010中国 淮阳荷花节开幕 60天荷韵荷香醉中原
近年来,淮阳充分发挥国家湿地公园淮阳龙湖的品牌优势,强力推介“万亩龙湖生态 游”、“羲皇故都寻根游”等旅游产品,迄今已举办了三届荷花节。淮阳荷花,已成为 我省继洛阳牡丹、开封菊花之后着力打造的又一旅游花卉品牌。 2010年,淮阳先后被省文化旅游部门确定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 地”,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首批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县”。特别是每年一届的中 国· 淮阳荷花节,不仅展现了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生态龙湖,而且丰富了我省文 化旅游活动,有力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据介绍,今年的荷花节以“荷花· 和美· 合作”为主题,节会时间从往年的45天左右 延长至两个月。荷花节期间,淮阳县将组织各种以荷文化为主题的活动,如百名画家观 荷佳作选、“大河旅游直通车”淮阳赏荷、餐饮业十佳评选、中国知名摄影家与摄影记 者大型采风活动及央视“梦想剧场”栏目走进水城淮阳录制“唱到北京去”淮阳专场等。
8.淮阳弦歌台:孔子周游困陈蔡绝粮七日仍弦歌之地。
弦歌台位于淮阳县城西南方位,它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 育家、儒学创始人孔子困于陈蔡,绝粮七日仍弦歌不止的的圣地,是国家 旅游局开发的“孔子周游列国”旅游路线的必到景点。弦歌台饱经风霜, 历遭劫难,建筑损坏严重,面目全非。1995年,弦歌台交给旅游局管理后, 大门、二门、东西配殿、大殿得以修复,使弦歌台面貌焕然一新。 弦歌台的正门也叫带来鸿运,而淮阳有难。当然此传说不足为考。历史上中 间的 正门是皇帝进出的,东侧门是文武官员黎民百姓的通道,西侧门是有 罪臣民需要赎罪的 通道。所以现今一般都是东侧门敞开的 ,而大门和西侧 门都是紧闭的。 弦歌台整体布局分三进式,第一进院是弦歌碑林,但由于战乱,已全 部被毁,现在看到的大都是近几年才雕刻的。弦歌台的主体建筑叫大成殿, 它始建明代,面阔七间,进深五间,单檐歇山式,绿色琉璃瓦覆顶,周围 有回廊,廊下24根青石方柱。大殿内正位坐像是孔子的塑像。孔子弟子三 千,贤者七十二,大殿内东西两侧列坐的十位哲人,就是七十二贤中的佼 佼者。弦歌书院,是春秋时期孔子三次来陈讲学的纪念地,为中国三大古 书院之一,建筑为四合院,正面是五间两层藏书楼,毁于建国前的战乱之 中,东西两侧各有三间讲堂,现残留房舍,整个书院已作出复修规划。

赞美淮阳诗歌散文

赞美淮阳诗歌散文

赞美淮阳诗歌散文又是淮阳荷花香,龙湖碧波连天浪。

放眼望去,万亩湖水千顷荷,阵阵凉风送清香。

扁舟戏浪,彩蝶追风,卖莲声声唤,客游花丛中。

淮阳地处豫东南,古称宛丘、陈、陈国、淮阳国、陈州,传说是人祖伏羲建都并长眠的地方,有着“一陵一湖一古城,二老三皇享盛名,四冢五墓六公祠,七台八景湖中映”的美名。

浸润文韵墨香,集聚名胜古迹。

华夏子孙寻根谒祖之圣地“天下第一陵”——太昊陵,雄踞龙湖之畔。

龙湖水面一万六千亩,大过西湖两倍,号称北方水城。

它没有南方水乡隽秀的风韵,却有气势恢宏的王者之气。

阔大的水面环抱古城,高空俯视像一支供奉人祖的圣洁莲花。

每年荷花盛开的时候,古城都会迎来八方宾客,游湖赏荷,认祖归根,祈福国泰民安,感受历史文化。

淮阳地方不大,历史文化却涵盖广博。

这里是伏羲文化、农耕文化、姓氏文化、道家文化、儒家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传说数千年前,伏羲率部自天水迁徙至此建都兴业,刻书契,画八卦,制嫁娶,定姓氏,华夏文明从此拓展。

伏羲之后,炎帝神农氏尝百草艺五谷,开创了神州大地农业先河。

周时此地为陈国,是陈姓的发源地,大姓中的王、田、孙、胡等概源于斯。

道教始祖老子生于陈国苦县(今鹿邑),而儒家始祖孔子曾三到此地,于弦歌台传道授业著书讲学,留下“陈蔡绝粮,弦歌不止”的千古佳话。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载有《陈风》十首,让淮阳进入中国文学史。

三国时,“才高八斗”的曹植被封为陈王,书写了《伏羲赞》、《女娲赞》、《神农赞》等名篇。

唐代李白、李密、李商隐、张九龄、张继、卢纶、岑参、张继、白居易、温庭筠等诗人无一不吟诵华章赞淮阳,而宋代晏殊、苏辙、张咏、张耒、范仲淹更在此为官并写诗作赋。

苏东坡、陆游数次至淮阳,挥毫留下传世佳作。

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名人的荟萃,让淮阳文趣横生,史上有名的四十多个成语典故,如与人为善、亡羊补牢、毛遂自荐、楚河汉界等,都生发于此流传至今。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如今,130万淮阳人,在这片古老而美丽的水城,追寻着幸福的梦想,用辛勤的双手建设可爱的家乡。

传统庙会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研究——以淮阳太昊陵庙会为例

传统庙会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研究——以淮阳太昊陵庙会为例

文化Culture□高雅真窦怡婷黄河黄土黄种人2023.11(下)淮阳太昊陵庙会盛况30形式。

庙会催生了各种庙会产品和集市文化。

除了传统的祭祖大典用的祭祀物品外,各种手工艺品开始出现,如布老虎、泥泥狗、压缩馍、麦芽糖、糖人等,成为游客喜爱的纪念品和特色商品。

进入现代社会,科技对庙会的形式和组织方式产生了影响。

声光电技术和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丰富了庙会文化展现形式。

淮阳太昊陵庙会蕴含的文化村落文化伏羲氏起源之地在甘肃天水,后长眠在淮阳,形成了两个相似而又不同的文化:天水伏羲文化和淮阳伏羲文化。

淮阳伏羲文化的发源和形成涉及了群众的参与、地域周围环境、神话和民间传说等多个层面。

太昊陵庙会紧密联系周边村落,久而久之,庙会内容和建筑物与村落人文形成联结。

伏羲女娲的传说通过口述历史、故事和传统歌曲传承,成为村落文化的一部分,促进了伏羲文化与庙会的演变与发展。

同时,伏羲文化反过来也影响了庙会周边村落的生活和习俗,如布老虎、泥泥狗等的制作成为村落经济的一部分,如庞庄村以“布老虎”产业带动经济,陈楼、金庄等村庄的村民以制作泥泥狗和布老虎为业。

这既保护了当地的手工艺传统,同时也为村落居民提供了经济收入,促使伏羲文化在当地得以传承。

伏羲文化淮阳太昊陵庙会是以人文始祖伏羲为主要对象的祭祀活动。

淮阳太昊陵以伏羲所创八卦数理建造,是中国帝王陵庙中大规模宫殿式古建筑群之孤例。

庙会中的“担经条”舞蹈是颂扬伏羲、女娲繁衍人类功德的古老祭祖形式。

“拴娃娃”习俗中,香客们为了祈求降子,除了祭拜人祖伏羲庇护,也会购买一些泥娃娃带回家。

驰名中外的泥泥狗,作为镇墓的祭祀物品,是由一些远古圣灵的形象高度抽象而成,色彩鲜艳,造型独特,是祈求子孙繁衍的灵物。

图腾文化伏羲创造龙图腾作为部落的象征,推动华夏文明的形成,开人类文明的先河。

最初,伏羲以“人首蛇身”为形象,融合了各部落图腾元素,将蛇作为原始部落图腾,进而发展成为龙的形象。

炎黄子孙尊崇龙,与对太昊伏羲的崇拜和祭祀密切相关。

淮阳太昊陵导游词范文介绍

淮阳太昊陵导游词范文介绍

淮阳太昊陵导游词范文介绍淮阳太昊陵导游词1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各位游客朋友的到来,我是大家是导游,我的右手边是为咱们保驾护航的司机。

衷心的祝愿大家能玩的开心,吃的放心,住的舒心,也预祝本次旅途愉快!今天我们要参观的是周口太昊陵,太吴陵坐落在谁阳县城北,古蔡河畔,城湖之滨,是祭祀三皇之首太吴伏羲氏的大型陵庙。

伏羲氏生于成纪,他率领部落,由西向东,逐水草而牧,选择了黄淮平原,定都宛丘(今河南谁铂)。

伏羲在人类社会从母系到父系,由野蛮向文明进化时期,以自己的聪明和智慧,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立下了伟大的功绩。

“太吴”即是人民对伏羲的赞词,意为伏羲功德无量,象日月那样光明。

传说伏羲氏在位114年,死后葬于陈。

为纪念祖先功德,很早以前,人们就在宛丘筑陵、建庙。

据记载,伏羲陵墓始建于春秋,汉代在陵前建祠,以后历代帝王不断扩建太吴陵,成为帝王朝祖祭拜的重要场所。

历史上由于黄河多次改道,明以前的建筑除苏氏中书《太吴伏羲氏之墓》的墓碑外,其他已被洪水吞没殆尽。

明英宗于正统十三年(公元1448年)在一片废墟上重建陵园,后又在清代多次修葺,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太吴陵园区。

我们现在看到的陵园内建筑多为明代建筑,其建筑结构与明代皇宫相仿。

整个陵庙的布局分为内外二城,内城叫紫禁城,外城叫皇城。

城垣高3米,上有城垛。

陵园内殿宇琉金,楼阁掩翠,金碧辉煌,华彩璀璨。

沿中轴线从南到北依次建有渡善桥、九龙照壁、午朝门、东天门、西天门、玉带桥、道仪门、先天门、太极门、仰观门、俯察门、钟鼓二楼、东西廊房、统天殿、显仁殿、太始门、寝殿、先天八封台、伏羲陵。

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统年殿。

统天殿显示“大哉乾元乃统天”之意,表明太吴伏羲氏一统天下,至高无上之地位。

让我们继续前行,现在位于我们面前的就是显仁殿,显仁殿位于统天殿后,是一座双檐挑角的建筑,它面阔7间,进深5间,坐落在13级直壁式高台之上。

龙凤大脊,殿周有回廊,用独特的地方手法彩绘。

殿台东北角方石上有一孔,传为“子孙窑”。

伏羲氏 伏羲祠又称白圭庙,位于上蔡县城东15公里处的白圭庙村。相传人-上蔡县

伏羲氏 伏羲祠又称白圭庙,位于上蔡县城东15公里处的白圭庙村。相传人-上蔡县

伏羲氏伏羲祠又称白圭庙,位于上蔡县城东15公里处的白圭庙村。

相传人|上蔡县伏羲祠。

伏羲祠又称白圭庙。

位于上蔡县城东15公里处的白圭庙村。

相传人文始祖。

伏羲氏三皇之首伏羲率领部落族人沿黄河中下游东迁。

建都于陈。

据说是伏羲用蓍草画卦的地方。

当地流传着伏羲氏生于天水。

画卦于蔡地。

葬于淮阳的说法。

中文名,伏羲祠。

又称,白圭庙。

位于,上蔡县城东15公里处的白圭庙村。

起源于,明代。

建造历史。

后南游至古蔡时。

夜梦仙女带他飞到古蔡东方三十余里处。

只见此处蓍草丛生。

灵龟发光。

犹如人间仙境。

伏羲随梦境寻至此地。

果见蓍草茂盛。

灵龟出没。

蓍草一根百茎。

叶绿花紫。

异香沁人心脾。

“夜晚观之上有青云覆之。

下有白龟守之”。

白色灵龟已有千年之久。

伏羲视之为神地。

就运用蓍草之茎与白龟之甲在此始创先天八卦。

肇启华夏文明。

遂名此地为蔡。

后人为感念伏羲。

在此兴建了规模宏大的伏羲庙。

后又称白圭庙。

又名白龟庙。

伏羲祠。

始建于汉代。

宋时称羲皇城。

明时称羲和寨。

当时内建有占地6万平方米的一庙一城。

其寨东西宽800米。

南北长1200米。

四面各建有城门。

双道护城河。

白龟庙庙门向南。

门前有玉带河。

桥头立有“蓍台”石坊。

向北正中。

面阔五间。

进深三间是伏羲大殿。

后有三皇阁。

阁西有垂花门通蓍草园。

园中有先天八卦亭一座。

羲皇城历代多次遭受破坏。

现存庙内部分古建。

于清康熙二十五年重修。

1985年。

上蔡县人民政府进行了修缮。

20xx年。

由当地居民引资重修了白圭庙。

改名为伏羲祠。

祠内现有伏羲殿三间。

伏羲大殿前蓍草园一圃。

龙王殿三间。

禅房九间。

东厢房三间。

西侧有伏羲画卦亭一座。

伏羲画卦亭史称造文字之先。

创中华民族文明之始。

画卦亭建于高2米的八角形砖台之上。

亭为八角攒尖琉璃瓦顶。

青石圆柱。

分立于八角砖砌台基上。

亭檐下刻有“乾。

坤。

震。

艮。

伏羲氏巽。

离。

坎。

兑”八字。

象征八卦。

亭门南开。

两侧有青石条框上刻有楹联:“仰观俯察一画明天地之道。

数往知来六爻发古今之藏。

”亭旁刻有东汉蔡邕题写的“伏羲画卦碑”一通。

太昊伏羲陵

太昊伏羲陵

太昊伏羲陵讲解词田韶旭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到羲皇故都、水城淮阳参观游览。

今天我们将一起去拜谒我们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的陵庙——太昊伏羲陵。

我们的车子正在驶向太昊陵,现在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太昊陵的基本概况。

太昊伏羲陵,坐落在淮阳县城北关,古蔡河的北岸,大门面对碧波万顷的龙湖。

陵区占地875亩,分内城、外城、紫禁城三道皇城,建筑雄伟,规模宏大,有“天下第一陵”之称号。

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已经到达太昊陵,请大家跟我一起去拜谒我们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的陵庙——太昊伏羲陵吧!【好了,朋友们,XXXXX的停车场已经到了。

下车之前提醒大家,我们的旅游车是(颜色)的旅游车,车牌号为(豫XXXXXX).我们的导游旗是(颜色)的。

请大家紧跟团队,以防走散。

我们在此游览时间是(X)小时,现在是(时间),(时间)准时在车上集合。

现在请大家关好车窗,带好您的随身物品,随我下车游览参观。

】(洪武驻跸碑亭)位于我们左前方的是洪武驻跸碑亭,亭下石碑上刻有“洪武驻跸”四字。

“洪武”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年号,“驻跸”指皇帝外出途中休息小住之意。

这是为纪念朱元璋亲临致祭太昊伏羲氏而修建的碑亭。

“洪武驻跸”四字为中国书协主席张海先生亲笔手书。

碑文详细记述了朱元璋与太昊陵庙的渊源。

关于朱元璋和太昊陵的故事,我会在后边的讲解中给各位慢慢道来。

那么为什么说太昊陵是“天下第一陵”呢?这首先要从中华民族的文明史说起。

大约在6500年前,生于甘肃天水一带的太昊伏羲氏率领自己的部落,沿黄河向东逐水草而牧,最终选择了富饶的黄淮平原,并定都宛丘。

后据考古发现淮阳县城东南的平粮台,正是宛丘故城遗址。

当年的伏羲氏率领部族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此为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创下了伟大的功绩。

伏羲氏在宛丘创造了“龙”的形象,龙就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图腾。

至今天下华人仍骄傲地称自己是龙的传人。

据史书记载:伏羲生活在淮阳,死后葬在淮阳。

淮阳介绍

淮阳介绍
淮阳欢迎您
制作:宋子文
淮阳简介
淮阳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被历代帝王称为“开物成务”之 风水宝地。被称为天下文官祖、历代帝王师的孔子曾三次 来陈,在这里著书讲学长达四年之久,为他儒家学说的形 成奠定了思想基础,留下了“陈蔡绝粮”千古佳话。包公陈 州放粮也发生在这里。 淮阳地处河南省周口市腹心地区,历史悠久,华夏文明的 发源地之一,早在约公元前40世纪,太昊伏羲在此建立中 国第一个都城,名宛丘;后炎帝神农氏继都于宛丘之旧墟, 易名为陈。文化底蕴更是极其厚重。淮阳属暖温带大陆性 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3°C,年降水量741.2毫米。区 内主要有纺织、食品、机械制造等行业。主要土特产有黄 花菜、槐山羊、陈州驴等。旅游景点有太昊陵建筑群、龙 湖、平粮台古城遗址等。
广场
东湖自然风景区
• 东湖自然风景区,由于良好的生态保护,至今仍 保持着西周时期原始的自然风貌,在这里可以领 略到3000年前生态文化的绚丽多姿。景区水面 7000余亩,碧波荡漾,蒲苇婆娑,荷花飘香,鸟 鸣鱼跃,水草千姿百态,水胡芦随风飘浮。荡舟 湖中,你可看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 头”、“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动人 画面。也可以看到“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秋风吹拂龙湖面,化出白莲千万点”的美丽景观。
带你在淮阳走一遭
走出车站, 你首先会 看到我们 的地标— —润德商 城。这里 可以作为 你游玩的 大本营, 交通便利, 吃住方便。
龙湖美景
九曲桥
弦歌台: 孔子周 游列国 困陈绝 粮七日 弦歌之 地
画卦台是中
华民族人文始祖 太昊伏羲氏画八 卦之圣地,它坐 落在城北一里的 龙湖中,台高两 米,四面环水, 景色宜人。在这 里,曾经升起了 中华文明的第一 道曙光。

伏羲山大峡谷导游词

伏羲山大峡谷导游词
3。结束结绳记事,创造书契文字
原始时代,结绳记事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共同现象,具体办法大致是大事结大结。小事结小结,有些还在绳上印染不同的颜色作为辅助,伏羲造书契,指的是契刻符号,有什么事非记不可,就先用一个特定的符号刻或画在什么东西上,这可比结绳记事简捷方便多了。其实八卦就有书契的功能。
从今以后,原来那一套男女杂游,不媒不聘的做法行不通了。大家都要把自己管好,凡要得到女人的,一定得明媒正娶,礼物吗,有两张鹿皮就够了,望各位注意,对违犯者严惩不怠。就这样婚姻制度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血缘杂婚变为族外对偶婚,从而提高了人口的生育质量,提高了人口的体能,推动了社会进步。
卦台
大家瞧左边那块石板,上面刻的就是太极八卦图,虽然我们用此进行占卜,但它又不同于民间看相,算卦,八卦是对自然万物演变规律的认识,是一种科学的认识。
万年栗
这棵树名叫“万年栗”,栗树的一种,树高30多米,树干胸径近4米,遮荫面积达625平方米,真可谓独木成林。栗树的果实栗子,是人们喜爱的食物,它含丰富的淀粉、蛋白质和粮份,营养价值很高,无论生食、炒食、煮食、烹食调做菜都适宜,不仅味甜可口,又有治脾补肝、强壮身体的药用价值,在国际上享有“东方珍珠”之美誉,传说伏羲在此活动时,就靠这树上的红果为生;栗树的花晒干后,引燃可起到驱蚊功效;栗树叶可以养蚕,当地居民多把坡蚕放养到树上,待结出茧后,再摘下,这种茧比一般家蚕的茧大2—3倍,抽出的丝呈黄色,质地优良,深受人们喜爱。眼前这棵古树,距今已有4—5千年的历史,是山中栗树之王,当地人尊称为“栗仙”,历经千年沧桑仍枝繁叶茂,村民为了纪念它,在其旁边建了这座“栗仙神祠”。大家知道,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这里的养蚕历史可追溯到上古时期,据专家考证,伏羲山就是中国蚕桑文化的发源地,相传人文始祖伏羲化蚕为丝,女娲在香炉山下的织机洞缫丝织绸,做出人类历史上第一件衣服,结束了远古人类用树叶遮蔽身体防寒保暖的蛮荒时代。后来,黄帝的正妃嫘祖来此求教,并将蚕丝技术传播开来,被后人尊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