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斜与背斜的成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志当早,存高远

向斜与背斜的成因

在中国叫马鞍山或鞍山的大小地方很多, 在国外叫Saddle Mountain(马鞍山)的地方也很多,无外就是当地有座形似马鞍的山或山丘,故因此得名。这里,我分析一下马鞍山的成因。

例如,安徽有个马鞍山市,人口130 万;辽宁有个鞍山市,人口350 万,据说鞍山市是东北地区最大的钢铁工业城市,曾是新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

马鞍上部的形态特征是两头翘,中间凹。人们将这样形状的山包形象地称之

为马鞍山。

美国马里兰州I-64 公路边,向斜褶皱的核部构成山包,非常典型,写进教科

书的例子。

这个小山包亦是一个向斜褶皱

上面这个西方画家的素描,真实地反映向斜成峰的情况,这在我们中国的国

画里是不太可能的,从大写意的国画中我们很难得到真实的地质信息。

马鞍的形态

马鞍山对应于构造地质学上的向斜褶皱。本来水平产状的岩层被挤压变形,

形成向下凹的褶皱,叫向斜构造;本来水平的岩层经挤压变形,形成向凸起的褶皱,叫背斜构造。向斜与背斜总是相间出现,一个背斜之后肯定是一个向斜,之后又是背斜

水平挤压形成岩层的背斜与向斜褶皱

有人会想,既然向斜使得岩层向下凹陷,必形成山谷;背斜使得岩层向上拱凸,必然构成山峰。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实际情况恰恰相反,背斜成谷,

向斜成峰。

原因是,褶皱不是形成于地表,而是形成于地下,后来经受长期的剥蚀才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