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量一量 比一比》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量一量,比一比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用学生尺、米尺和卷尺测量不同物体长度的过程,体验合理选用测量工具的必要性,加深对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认识。

2.让学生探索并掌握一些测量物体的策略,并能灵活地运用于现实生活中,增强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空间观念、探索新知意识和合作意识。

重点:用不同工具测量物体。

难点:选择不同的标准描述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

课件,每组一把米尺,一个皮尺,2张练习纸和一台身高仪,学生尺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我们已经学习了用厘米或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那么今天上新课前,老师想请同学们做一件事情。每组选两名代表,用学生尺(20厘米)量一量教室的长有多少厘米。

(学生累得气喘吁吁,结果也不一样)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学生尺太短了,而教室太长了。

用学生尺来测量教室的长度太麻烦了,而且量的结果也不一样。

师:同学们讲得真好。厘米是用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的,

而要测量教室的长或者比较长的距离,那就需要长度单位家庭里的另一个成员来帮忙,它就是——米。(板书:米)

测量不同的物体长度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及测量单位。

二、探究新知

(一)量一量

1.出示教材第88页情景图。

(1)谈话:同学们观察一下我们教室里的摆设,你们知道教室的长大约是多少?讲台大约有多长吗?

(2)让学生先自己估一估,然后再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量一量。

(3)先同桌汇报一下自己测量的结果,然后再请学生汇报一下选择的工具和测量的结果。

2.引导学生选择身边最常见的物品估一估,量一量。

(1)摸一摸数学书的面,是什么形状的?

(2)你有办法知道它的长和宽吗?你能计算出它的周长吗?学生独立完成。

(3)全班汇报:你是怎么知道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的?

(4)学生在四人小组里活动:拿出彩带估计一下,用彩带把数学书围一圈至少要多长?剪一段试一试。并讨论:怎样才能估计得更准确?

(5)全班汇报:你估计得怎样?有什么感受?有什么办法能估计得更准确吗?

(二)描述长度

师:同学们去过动物园吗?

生:去过。

师:那你们在动物园见过鳄鱼吗?

生:见过。

师:现在有一条鳄鱼身长6米,同学们能用合适的方式形象地描述这个长度吗?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生:通过刚才的测量,我知道一个人的肩宽大约是30厘米,那么20个人并排站着时的肩宽总长和鳄鱼的身长差不多。

师:很好!同学们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5位同学手拉手的长度和鳄鱼的身长差不多。

师:很好!下面请同学们在下表中选择一种动物,像刚才这样,选择一个测量标准用自己的方式把这种动物的身高或身长描述出来。

学生先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说说各组的方法,教师予以引导。

三、巩固提升

1.完成教材第102页的第5题。

2.完成教材第104页的第9题。

四、课堂小结

师:我们通过量一量、比一比等方法对周围物体进行测量和描述,能说一说你们都有哪些收获吗?

【教后反思】

1.抓住本年龄段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教学任务逐步深入:由看动物图片到猜动物大小,再到想象到底有多大,最后到用身边事物表示动物大小,调动学生的热情,使学生渴望得到答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自主探索的学习中。

2.通过分工布置任务,学生独立探索,小组交流解决,全班汇报讨论,使学生头脑中进一步建立起长度的概念,攻破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同时也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