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政治道德与法治真题汇编遵守社会规则.doc

合集下载

2018年中考政治真题分类汇编:法律观念和法律基础知识(含解析)

2018年中考政治真题分类汇编:法律观念和法律基础知识(含解析)

2018年中考政治真题分类汇编: 法律观念和法律基础知识一、选择题1.某地执勤民警发现驾驶员没有随车携带灭火器,依法对其开具处罚决定书。

此时,被罚驾驶员发现并指出警车同样没放置灭火器。

次口,当地交警支队发布“知错能改”通告,对警车驾驶员也依法进行了处罚。

以此事件作为论据,能够证明的观点是()①公民的财产权受法律保护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③执法者应成为守法的标杆④法律的权威只能靠警察维护A. ①④B. ②③C. ①③D. ②④【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中民警是国家的执法者,对没有装灭火器的公民依法处罚,但是民警自身身为执法者也并没有做到安装灭火器,也对民警作出了相应的处罚,体现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并且要为公民做示范和榜样。

故②③正确。

①错误,题文中的财产所有权没有受到侵犯,因为民警是依法办事,而不是非法的。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本题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题肢选项,可以排除错误的观点,选出正确的答案。

2.2018年初,有网友爆料几位女游客在东北雪乡旅游时遭遇了下图这种“变脸”,因不想参与导游指定的项目,被导游威胁、勒索甚至扇巴掌,恶劣程度令人震惊。

据报道,该涉事导游已被刑拘,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为了避免类似欺客宰客事件再次发生()①旅游从业者应增强法治观念,遵规守法②人们应放弃到东北雪乡旅游,避开消费陷阱③消费者应增强权利意识,依法维权④国家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依法规范旅游市场秩序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答案】D【解析】【分析】依据题文描述,导游的做法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法治观念淡薄的表现,没有依法规范自身的行为;要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需要旅游从业者、消费者以与国家相关部门共同努力,所以①③④符合题意;②的说法错误,故应排除;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知法守法,依法维护权利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本题根据所学知识,联系实际可以排除错误的观点,从而选出正确的答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同步练习题选编及答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同步练习题选编及答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同步练习题选编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社会规则营造良好的社会秩序,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保障。

某校八年级(5)班的同学围绕“我有奔跑的自由,我要自由地奔跑”的主题展开热烈讨论,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

对此,我们的看法是( )李丽:放学了,同学们来到操场上锻炼,他们绕着跑道,自由地奔跑。

王玲:回家路上,小李和几个同学没有注意到路口的红灯亮了,他们在路口追逐,自由地奔跑。

何宁:放暑假了,小周一家到郊外游玩。

小周开心极了,他和弟弟在山坡上快乐游戏,自由地奔跑。

陈晓:2020 年 3 月,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澳大利亚籍华人梁某回国后拒不执行社区居委会要求居家隔离14 天的规定,不戴口罩,若无其事地在小区的花园里,自由地奔跑……A. 自由奔跑不能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B. 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梁某的行为扰乱防疫秩序,属于民事违法行为C. 自觉遵守规则,要从内心深处敬畏规则,违反法律必受到刑罚处罚D. 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唯一保障2.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宋·王安石《商鞅》)。

下列行为与该诗寓意相一致的有( )①小李信守承诺每天照顾行动不便的同桌②小军答应好友考试时给他传递答案③丽丽在成长档案中如实填写自我表现④某企业将质量不合格产品重新包装出售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3. 2021 年11 月1 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实施。

该法规定:在公共场所安装图像采集、个人身份识别设备,应当为维护公共安全所必需,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并设置显著的提示标识。

所收集的个人图像、身份识别信息只能用于维护公共安全的目的,不得用于其他目的;取得个人单独同意的除外。

由此可见( )①规则既划定自由的边界,也保障自由②制定严格的法律,可以杜绝违法行为③要加强法律宣传,帮助人们遵守法律④要保障公民权益需要外在的约束措施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4. 谢女士在网上分享了一位租客退租后的房间照片:厨房台面收拾一新,地板擦得发亮,电视机用布细心包好,连沙发上的抱枕都摆放有序……这位用心的租客被广大网友称为“神仙租客”。

【精品】2018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分类汇编八上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精品】2018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分类汇编八上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一.单选题(共34小题)1.(2018•凉州区)如图漫画《伸脚打的》,启示我们应该()①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②尊重自己,看轻他人③尊重他人的劳动④尊重他人,赢得别人的尊重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分析】本题考查了尊重他人的知识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尊重他人的劳动,对他人有礼貌,不做伤害他人自尊心的事;要欣赏他人,善待他人,从内心接纳他人。

【解答】漫画《伸脚打的》,启示我们生活中要尊重他人,就要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不能像《伸脚打的》者,明白尊重他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所以选项①③④的观点是正确的,故应选择C;选项②的观点是错误的,尊重自己,不能看轻他人,要尊重他人,故应排除ABD。

故选:C。

2.(2018•白银)如图漫画《伸脚打的》,启示我们应该()①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②尊重自己,看轻他人③尊重他人的劳动④尊重他人,赢得别人的尊重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分析】本题考查了尊重他人的知识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尊重他人的劳动,对他人有礼貌,不做伤害他人自尊心的事;要欣赏他人,善待他人,从内心接纳他人【解答】漫画《伸脚打的》启示我们生活中要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不能像《伸脚打的》者,明白尊重他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所以选项①③④的观点是正确的,故应选择C;选项②的观点是错误的,尊重自己,不能看轻他人,故应排除ABD。

故选:C。

3.(2018•白银)2017年12月26日晚,﹣段长约9秒的辱警视频在微信群传播:拍摄者的镜头对着马路对面的执勤交警,恶意指责其”偷拍”斑马线上不礼让行人的机动车,并用污言移语对执勤交警进行辱骂。

兰州市公安局相关部门抓获涉案嫌疑人王某,并依法将其予以行政拘留10天、罚款500元的处罚。

王某的行为属于()A.民事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 D.严重违法行为【分析】本题考查对违法行为的理解。

2018-2023北京中考真题道法汇编:遵守社会规则章节综合docx

2018-2023北京中考真题道法汇编:遵守社会规则章节综合docx

2018-2023北京中考真题道法汇编遵守社会规则章节综合A.承担责任,管理社会治安B.低碳出行,减少交通拥堵C.珍爱生命,自觉遵守法律D.积极维权,勇于承担过错6.(2020北京中考真题)某班同学运用法律知识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分析。

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进行宪法宣誓,是在行使政治权利B.努力完成学业,是享有劳动权的体现C.主动申报纳税,是自觉履行基本义务D.破坏文物古迹,均属一般违法行为7.(2019北京中考真题)下图给我们的警示是A.违反法律需要承担刑事责任B.面对冲突,未成年人要加强自我保护C.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犯罪,要防微杜渐D.遇到问题,要善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利8.(2019北京中考真题)2019年1月,北京市《关于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意见》正式公布。

《意见》指出:本市将探索推行“个人诚信分”工程,守信者可以在教育、就业、创业等领域享受到优先便利,失信者将被差别化对待,甚至遭到惩戒。

推行“个人诚信分”工程有利于①倡导公民淡化个人利益,重视他人权益①大力弘扬诚信文化,营造良好社会环境①倡导公民既恪守诚信,又尊重他人隐私①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珍惜个人诚信记录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二、简答题9.(2018北京中考真题)生活中总有些暖心场景令我们感动。

场景一孙女最爱吃腊鸭,开学前要回学校,爷爷拿出珍藏多日、一直没舍得吃的腊鸭,让她带上。

细看腊鸭,有几处长了灰白色的霉斑。

孙女看着爷爷暗灰的眼里闪烁着幸福与满足,小心翼翼地包好,收在行囊里……或许,老人给你的是错的,但,那已是他认为最好的。

(1)结合场景一,你感悟到尊重长辈该怎样做?场景二在北京一条胡同里,有家特殊的电影院,电影开演了,却不熄灯。

在这里,志愿者用讲解的方式,让盲人朋友感受电影的美妙、人情的温暖、时代的变迁……看不见的世界,在盲人朋友的心中却是那般敞亮。

对于看不到阳光的盲人,人心就是阳光。

(2)结合场景二,谈谈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对待他人。

2018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分类汇编八上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含答案)

2018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分类汇编八上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含答案)

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一.单选题(共34小题)1.(2018•凉州区)如图漫画《伸脚打的》,启示我们应该()①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②尊重自己,看轻他人③尊重他人的劳动④尊重他人,赢得别人的尊重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分析】本题考查了尊重他人的知识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尊重他人的劳动,对他人有礼貌,不做伤害他人自尊心的事;要欣赏他人,善待他人,从内心接纳他人。

【解答】漫画《伸脚打的》,启示我们生活中要尊重他人,就要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不能像《伸脚打的》者,明白尊重他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所以选项①③④的观点是正确的,故应选择C;选项②的观点是错误的,尊重自己,不能看轻他人,要尊重他人,故应排除ABD。

故选:C。

2.(2018•白银)如图漫画《伸脚打的》,启示我们应该()①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②尊重自己,看轻他人③尊重他人的劳动④尊重他人,赢得别人的尊重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分析】本题考查了尊重他人的知识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尊重他人的劳动,对他人有礼貌,不做伤害他人自尊心的事;要欣赏他人,善待他人,从内心接纳他人【解答】漫画《伸脚打的》启示我们生活中要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不能像《伸脚打的》者,明白尊重他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所以选项①③④的观点是正确的,故应选择C;选项②的观点是错误的,尊重自己,不能看轻他人,故应排除ABD。

故选:C。

3.(2018•白银)2017年12月26日晚,﹣段长约9秒的辱警视频在微信群传播:拍摄者的镜头对着马路对面的执勤交警,恶意指责其”偷拍”斑马线上不礼让行人的机动车,并用污言移语对执勤交警进行辱骂。

兰州市公安局相关部门抓获涉案嫌疑人王某,并依法将其予以行政拘留10天、罚款500元的处罚。

王某的行为属于()A.民事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 D.严重违法行为【分析】本题考查对违法行为的理解。

中考 道德与法治复习第6课时 遵守社会规则

中考 道德与法治复习第6课时 遵守社会规则

29
考点梳理整合
规律方法探究
八、善用法律 1.寻求法律救助,依法维护权益有哪些途径和方式? (1)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 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如:法律服务所、 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 (3)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我们可以依法到公 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 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使用诉讼手段,通过打官司讨回公 道)。
4.如何做一个诚信的人? (1)树立诚信意识。我们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 事,做老实人。我们不轻易许诺,许诺的事就要做到,做不到要说明 理由。勇于承认过错,主动承担责任。 (2)运用诚信智慧。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 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 尊重他人隐私。 (3)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我们要大力弘扬诚信文化,共同营造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提高全社会 信用水平,营造社会诚信环境,努力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
27
考点梳理整合
规律方法探究
七、预防犯罪 1.犯罪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1)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刑罚处 罚的行为。 (2)基本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刑事违 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应受刑罚处罚性——是前两者的必然 法律后果。 2.我国刑罚的种类。 (1)刑罚分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 (2)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主刑只能单 独使用)。 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附加刑可 以同时使用)。
28
考点梳理整合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测试题-中考备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测试题-中考备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

中考复习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某市政府决定将每月11日确定为“自觉排队日”,意为两人以上就应该像“11”一样按顺序排列。

“自觉排队日的”的设立()A.必然能使所有人都自觉排队B.有利于人们的规则意识C.能杜绝一切乱插队现象D.限制了一些人的自由2.“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

”这说明()①我们要积极参与改进规则②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③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④任何人违反社会规则都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序号行为评议①在旅游景点的文物上刻“到此一游”要说服教育,不必进行法律处罚②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要档案封存体现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③疫情期间进入商场,配合接受查验健康码树立规则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④小程同学被高年级男生堵截索要钱物小程同学可以“以暴制暴”4.几千年历史长河中形成的礼仪规范和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以礼待人,让中国赢得了“礼仪之邦”的美誉。

下列名言警句中能表现这一美誉的是()A.知人者智,自知者明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尺有所短,寸有所长D.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5.山西小将苏翊鸣的“公开表示”2022年2月7日,曾经效力山西的苏翊鸣,在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坡面障碍技巧赛中获得银牌,这是我国滑雪项目的突破性成绩。

但他的这枚银牌引发国内外网友的“打抱不平”,冠军得主加拿大选手的抓板动作有误,网友对几位裁判的打分存在疑议。

可是,苏翊鸣却公开表示:理解实时打分的困难,尊重裁判组的意见,感谢所有裁判的付出和辛苦。

从苏翊鸣的“公开表示”中,我们可以学到的优秀品质是()A.积极走进社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B.要学会换位思考,能够理解宽容他人C.懂得诚信待人,遇事不逃避不推脱D.要学会欣赏他人,善于发现他人优点6.刘某开车闯红灯被交警罚款:明星邓某因偷税漏税被追缴税款并处罚金。

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练习题(解析版)

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练习题(解析版)

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一、单项选择题1.法律是任何一个公民都应当遵守的。

我们青少年更要知法,学法。

青少年要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权益,就应①懂得道德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而不违法则是人们行为的底线②知道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具有强制性、具有普遍约束力③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不会导致违法犯罪④知道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是违法行为⑤学会运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A. ②④⑤B. ①②④⑤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⑤2.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了()A. 风俗习惯B. 法律法规C. 社会规则D. 道德伦理高尚道德让人赢得社会的尊重,因为它是一种价值选择。

道德的善念从来就迸发自人的内心,以其温情脉脉的魅力缓慢而有力地滋养着社会的发展。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3.高尚道德让人赢得社会的尊重。

因为A. 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B. 道德与尊重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C. 道德对我们具有强制性,必须遵守D. 遵守道德就是遵守法律4.社会生活中,我们希望赢得社会的尊重,同时也应该尊重他人。

因为①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②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③受到他人尊重能够使自己自强、自负④只要尊重别人就会赢得别人的尊重A. ①③B. ①④C. ①②D. ②④5.如图漫画《窗口印象》(作者:于海林)的寓意与下列选项内涵一致的是A. 做文明有礼的人B. 诚信是一个口号C. 维护公共场所秩序D. 诚信才能赢得信任6.张先生旅游时,在一摊点买了5瓶矿泉水,由于网络原因无法支付,他就拍下了付款二维码。

事后发现二维码照片太模糊,无法识别支付。

他历经半年找到摊主,终于支付了所欠的10元水钱。

这告诉我们①所有的人都讲诚信②社会交往应该加强相互信任③社会交往需要做到真诚待人④公民要自觉践行诚信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7.从夸大其词的虚假宣传,到产品质量的货不对板,从售后服务的难以保障,到刷单、售假等乱象频发,让人不禁要问,这样的直播带货能走多远?让直播带货走得更远,需要①由线上全部改为线下②加强诚信教育③加大惩戒力度④完善监管规则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8.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公民是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中考政治(道德与法治)真题汇编…遵守社会规则%1.单选题(共34小题)1.(2018-凉州区)如图漫画《伸脚打的》,启示我们应该()%1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1尊重自己,看轻他人%1尊重他人的劳动%1尊重他人,赢得别人的尊重伸肉打的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分析】木题考查了尊重他人的知识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尊重他人的人格, 尊重他人的劳动,对他人有礼貌,不做伤害他人自尊心的事;要欣赏他人,善待他人,从内心接纳他人。

【解答】漫画《伸脚打的》,启示我们生活中要尊重他人,就要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不能像《伸脚打的》者,明白尊重他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所以选项①③④的观点是正确的,故应选择C;选项②的观点是错误的,尊重自己,不能看轻他人,要尊重他人,故应排除ABD。

故选:Co2.(2018-白银)如图漫画《伸脚打的》,启示我们应该()%1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1尊重自己,看轻他人%1尊重他人的劳动%1尊重他人,赢得别人的尊重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分析】本题考查了尊重他人的知识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尊重他人的人格, 尊重他人的劳动,对他人有礼貌,不做伤害他人自尊心的事;要欣赏他人,善待他人,从内心接纳他人【解答】漫画《伸脚打的》启示我们生活中要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不能像《伸脚打的》者,明白尊重他人, 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所以选项①③④的观点是正确的,故应选择C;选项②的观点是错误的,尊重自己,不能看轻他人,故应排除ABDo 故选:Co3.(2018-白银)2017年12月26日晚,-段长约9秒的辱警视频在微信群传播: 拍摄者的镜头对着马路对面的执勤交警,恶意指责其''偷拍”斑马线上不礼让行人的机动车,并用污言移语对执勤交警进行辱骂。

兰州市公安局相关部门抓获涉案嫌疑人王某,并依法将其予以行政拘留10天、罚款500元的处罚。

王某的行为属于()A.民事违法行为B.行政违法行为C.刑事违法行为D.严重违法行为【分析】本题考查对违法行为的理解。

一般违法行为是对社会危害性不大,尚未触犯刑法,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或受到行政制裁的行为。

【解答】此题考查行政违法行为。

依据教材知识可知,王某因辱骂执勤交警被兰州警方依法将其予以行政拘留10天、罚款500元的处罚。

这说明王某的行为属于属于行政违法行为,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o4.(2018-咸宁)2018年5月,在咸宁市开展的警示教育中,市纪委公布了一批领导干部贪污腐化、最后供铛入狱的案例。

这些案例中领导干部犯罪行为的最本质特征是()A.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B.触犯了刑法C.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D.应当受到刑罚的处罚【分析】本题考查犯罪行为。

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解答】依据教材知识可知,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领导干部贪污腐化行为损害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C符合题意;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不是犯罪特征,A排除;触犯刑法、应受刑罚处罚是犯罪特征, 但不是最木质特征,BD排除。

故选:Co5.(2018-嘉兴)《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规定,吸食、注射毒品的,依法给于治安管理处罚。

这表明吸食毒品()A.是一般违法行为B.是严重违法行为C.应受刑事处罚D.应负民事责任【分析】本题考查对违法行为的理解。

一般违法行为是对社会危害性不大,尚未触犯刑法,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或受到行政制裁的行为。

【解答】此题考查对涉毒的认识。

吸食毒品是一般违法行为,受到行政处罚,选项A说法正确;BCD说法在题干中体现不出来,不符合题意。

故选:Ao6.(2018-海南)2018年1月5日,罗某以等丈夫为由,阻拦高铁关门,造成该次列车延迟发车。

公安部门责令罗某认错改正,并根据《铁路安全管理条例》,对其处以2000元罚款。

这件事说明()A.不遵守规则必然受到法律制裁B.执法严格会限制公民的权利C.阻拦高铁是小事,罚款即可解决问题D.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分析】本题考查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是具有社会危害性、触犯法律并应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

【解答】罗某以等丈夫为由,阻拦高铁关门,造成该次列车延迟发车。

公安部门责令罗某认错改正,并对其处以2000元罚款。

这件事说明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启示我们要知法守法,所以D符合题意;A错误,规则有普通规则和法律,违反普通规则,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B错误,执法严格会保保证公民权利的实现;C错误,阻拦高铁不是小事,是违法行为,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故选:Do7.(2018•东营)2018年全国法院针对“老赖”们采取限制高消费等信用惩戒措施200多余万次。

同年3月,山东省政府出台的公共信用信息管理新规规定,在重大考试中作弊、学术研究及职称评定等工作中弄虚作假行为将被记入失信信息。

这说明()%1我国坚持诚信治国基本方略%1诚信是公民的"第二身份证”%1我国积极构建诚信社会%1失信于人必将受到刑罚处罚A.①③B.③④C.②③D.①②【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诚信。

诚信是与他人合作、交往的通行证。

能信守诺言,履行约定,为人诚实,言而有信,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与尊重。

诚实守信, 实实在在地做事,这是一个人在社会立足、事业取得成功的保证。

【解答】老赖、弄虚作假等行为,都是失信的表现,题干中全国法院、山东省政府采取的举措,充分体现了对诚信的高度重视,积极建设诚信社会,因为诚信是公民的“第二身份证”,是一个人在社会立足、事业取得成功的保证。

②③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①说法错误,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④说法错误,过于绝对,只有构成犯罪才受刑罚处罚。

故选:Co8.(2018-安顺)“一诺干金”、“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这些成语告诉我们(%1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1失信就要承担法律责任%1一旦做出承诺,就应努力去实现%1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分析】本题考查诚实守信.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解答】题干体现的诚实守信品质,表明承诺一旦做出就必须兑现,①③④符合题意;④观点片面,因为失信者还有可能承担道德的谴责。

因此ABD被排除,故选C9.(2018-5林)前不久,北京某医院门口,两名女护士下班时刚要打开被自己私自上了锁的共享单车,就被巡逻民警抓个正着,两人被行政拘留5 Ho两名女护士私锁共享单车的行为()%1属于不文明行为%1是不道德行为,但不违法%1属于违法行为%1应受刑罚处罚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分析】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解答】题干中两名女护士将共享单车私自加锁,这是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表现, 受到行政拘留,说明了其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既不文明,也触犯法律。

①③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②说法错误,也是违法行为;④说法错误,是一般违法行为, 不受刑罚处罚。

故选:Bo10.(2018-舟山)在一次禁毒行动中,警方发现并铲除了张某为治牙痛种的52株罂粟,依法对其处以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

张某的行为()A.属于严重违法行为B.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C.属于一般违法行为D.是行使生命健康权的表现【分析】本题考查对违法行为的理解。

一般违法行为是对社会危害性不大,尚未触犯刑法,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或受到行政制裁的行为。

【解答】此题考查学生对一般违法和犯罪的认识。

由题文中“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说明张某的行为属于行政违法,是一般违法行为,所以C法符合题意;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而张某只是被警方依法处以行政拘留5 口的处罚,可见不是犯罪行为,AB不符合题意;D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排除。

故选:Co11.(2018-包头)尊重是现代文明的基石,尊重人有利于人际关系的融治和社会的和谐,尊重人表现在()%1悦纳他人、同而不和%1尊重朋友、言听计从%1理解他人、平等待人%1维护公共秩序、遵守社会规则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分析】该题考查学会尊重他人。

尊重他人是人际交往原则,只有尊重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尊重他人要求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 要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推己及人;善于欣赏、接纳他人;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情。

【解答】此题考查尊重他人的表现。

根据课本知识,尊重是现代文明的基石,尊重人有利于人际关系的融治和社会的和谐,尊重人表现理解他人、平等待人、维护公共秩序、遵守社会规则,所以③④都符合题意;①错误,错在“同而不和",应是和而不同;②错误,错在“言听计从”。

故选:Do12.(2018-武汉)张某因在高速公路超速行驶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王某因生产,销售伪劣产品被处以罚金。

张某和王某的行为分别是(A.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B.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C.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D.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分析】此题主要考查违法行为的类别。

违法行为的类别:违宪行为,是指违反国家宪法的行为;刑事违法行为,也称犯罪,是指触犯刑法的行为,它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严重的危害性(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犯罪的法律标志),刑罚当罚性(犯罪严重危害性及刑事违法性的必然结果);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民事法律法规的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是指违反国家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

【解答】本案例中,张某饮酒驾驶机动车是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中的行政违法行为,因此被处以拘留和罚款的处罚;王某因生产, 销售伪劣产品被处以罚金,被处以罚金属于刑事违法行为。

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o13.(2018-广东)高中生小童和几个同学一起到山上烧烤,因明火未没就回家, 导致一片树林被烧毁,小童等人因此被派出所依法拘留并罚款。

这警示我们()A.违法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B.法律禁止的行为我们尽量不去做C.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D.中学生的不良行为都是违法行为【分析】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解答】题干中小童等同学造成树林烧毁,受到行政处罚,说明了行为与后果的一致性,说明了违法行为必然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启示我们要遵纪守法。

C 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A说法错误,犯罪才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B说法错误,法律禁止的应该是坚决不做;D说法错误,只有严重不良行为才是违法行为,不良行为不一定是违法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