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地区甜瓜
闽侯鸿尾乡甜瓜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26 企业参 与度低 .
甜瓜产 业化 经营 必须联 合 企业 在 产前 、产 中和
产后 共 同参 与 。 目前鸿 尾乡 甜瓜 产业 中企业 总 体参 与程 度低 ,制约 了鸿 尾甜瓜 产业规模 化发 展 。
作者简介 :陈阳 ,男,17 93年生 ,助理研究员 。
3 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
术 推广 到产 品统 一分 级包 装 、统 一销 售 等 方 面进 行
福 建省 农 科 院生 物 资 源 所 于 2 0 07年 在 鸿 尾 乡 大模 村甜 瓜重 茬地 进行 嫁 接栽 培 试 验 ,发 现嫁 接 栽
培 可大 大降低 田间枯萎 病 发生 ,且 对 甜 瓜 品质 无 不 良影 响 。因此 ,采 用 嫁 接 栽 培 是 防治 甜 瓜 枯 萎 病 , 克服 连作 障碍 的最 理想 的方 法 。但 由于 甜瓜 嫁 接 栽
大 棚上种植 甜瓜 。甜 瓜重 茬地 病 害发 生 严重 ,尤
其容 易发生枯 萎 病 ,造 成大 量死 秧 甚 至绝 收 ,近年 来连 作障 碍问题 日益显 现 ,严 重 影 响农 民种 植 甜瓜
的积 极性 。甜 瓜 枯 萎病 用 化 学 农 药 根本 无法 根 治 ,
目前 国 内外 还未选 育 出对枯 萎病 具 有高 抗性 的甜瓜
一
种植 历 史 悠 久 ,品质 优 良。 由于 甜 瓜 果 实 营养 丰 富 ,色 、香 、味 俱 佳 ,含 有 大 量 人 体 所 需 要 的 糖 类 、维 生素 和纤维 素等 ,是城 乡人 民普遍 喜爱 的传 统夏 令水果 。发展 甜瓜种植 对 于 推动鸿 尾 乡农 业 发
展 ,促 进 农 民增 收 、农 业 增 效 具 有 重 要 的现 实 意 义 。本 文分析 了鸿尾 乡甜 瓜产 业 现状 ,并 对存 在 的
羊角蜜是哪个地方的特产

羊角蜜是哪个地方的特产羊角蜜是哪个地方的特产羊角蜜一般是在4月份上市的,它的原产地是在河北,目前在河南、山东、山西、浙江、湖北、福建等地区也有一些分布。
羊角蜜属于是甜瓜的一个品种,甜瓜常见的品种还有哈密瓜、香瓜、皇后、新密杂9号、河套密瓜、醉仙、黄醉仙等,一般最好吃的品种是哈密瓜,它的味道是比较甜的,一般产量也很高。
羊角蜜一般除了可以给人体补充需要的维生素以外,还有消暑清热和生津解渴的功效,另外它也可以改善食欲,对于食欲不振的人很有帮助。
栽培要点1、早春大、中棚及地膜均可栽培,亩施有机肥不少于3000kg,注重氮磷钾及中、徽量元素施入。
高垄地膜覆盖栽培,爬地亩留苗1800株,行株距0.8×0.35cm,4叶打顶,留3-4条子蔓,子蔓5叶打顶,孙蔓留瓜;吊蔓亩留苗2000株,行株距0.9-1.0X0.35cm,10叶起留瓜。
2、适合棚室吊蔓栽培,大棚栽培亩保苗2000株左右,吊主蔓,4-5叶以上留瓜,不用喷坐瓜灵。
坐果期加大昼夜温差,适当控制氮肥和灌水以防长势过旺影响坐果。
头茬瓜要做到每株留瓜3-4个,同时坐瓜,同期膨大,使果实整齐一致。
3、坐果后留果子蔓瓜前留1叶摘心并摘除其上的全部生长点,一般主蔓长至25-30片真叶距棚顶40厘米时左右时主蔓摘心,以促瓜控秧,一般腰节第10-20节位不留瓜,子蔓及时摘除,植株长势弱时,子蔓可留1片叶掐尖。
4、第1茬瓜鸡蛋大,在上部节位生出的子蔓瓜胎易坐时,留二茬瓜2-3个,不留果的子蔓及早摘除,顶部留1个生长点不摘心。
后期揭开棚膜,在孙蔓上留2-3个果,结第3茬果。
注意整枝掐尖应选择晴天露水蒸发后进行,以利伤口尽快愈合,防止感染。
整枝最好用剪刀,并且准备一块浸有75%百菌清200倍液等药剂的湿润药巾,剪完一棵擦一次剪刀,以防交叉感染。
羊角蜜种植方法1.种植时间:应选择合适的时间种植爪蜜。
适合在25-30度的环境中生长。
当温度低于10度时,会限制生长。
泉州龙眼简介(农业局小黄)

中华名果—泉州龙眼紫箨青林长蔽日,绿丛龙眼最宜秋。
”这是宋朝欧阳修咏龙眼的诗。
龙眼(Dimocarpuslonganlour)是原产于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的名优水果,有“亚热带骄子”、“稀世珍果”,“水果明珠”之称,自古以来被视为珍贵补品。
作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及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福建省泉州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龙眼的发祥地,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栽培龙眼的黄金地带,龙眼栽培已有1700多年历史,素有“龙眼之乡”之美称。
泉州龙眼,纳东海之浩气,采温陵之光华,钟灵毓秀,以其“质脆味甜,醇香爽口,风味独特”而饮誉中外。
泉州龙眼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及多种微量元素,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
具有壮阳益气、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健胃益肾、润肤美容、延年益寿等多种功效,广泛用于药品、食品等方面。
果实除了鲜食,可焙制龙眼干,制作糖水罐头、龙眼肉干、龙眼膏、龙眼酒等,制作与中药方剂配伍的中成药如归脾散、安神丸、补脑液等,民间更是广泛采用龙眼干或鲜龙眼肉作为食疗、药膳的主要原料。
泉州龙眼全身是宝。
龙眼的根、叶、花和果壳均可入药。
龙眼花期长,花量多、蜜源丰富,“龙眼蜜”一向被视为蜜中上乘。
泉州龙眼树的树干质地坚实,纹理细致优美,并呈天然的紫红色,是工艺雕刻的上等材料,福州、泉州等地雕刻艺人就以龙眼木雕刻出许多可与黄杨木雕比美的艺术作品,还因其材质紧密、耐久,而用于制作名贵家具以及供造船、建筑之用。
泉州龙眼的枝干和根系富含单宁,沿海渔民常用它熬制渔网。
龙眼的果核含淀粉70%以上,是酿酒、制活性炭及糊精的好原料;果核研末,称“骊珠散”,可治刀刃跌打诸伤,有收敛止血之功;与醋磨涂可治诸癣。
泉州龙眼树冠常绿,四季常青,树姿优美,花蜜果香引来蜂蝶飞舞,具有诗情画意,很适合做房前屋后、别墅花园的绿化树种,是亚热带地区实现果化、绿化和美化一举多得的优良树种。
在福建泉州产区一带的村前屋后、河畔路边到处可见。
绿叶掩映一片红砖青瓦,宛如绿色华盖铺满远近村庄。
国内各地特产水果

梅州 喀什市 山东 库车县 库尔勒市 莱阳市 大邑县 北京、河北 广东、广西、福建、四川 广西/福建 海南 河北 北京、河北、辽宁大连 新疆 阳泉市 北京 四川/广东 广州 北京市平谷区 北京市平谷区 北京市平谷区 海南 广东/海南 海南 来凤县 哈密市 广东 广东 广西/梅州 花莲县 山东/陕西 河北 四川 山东泰安 福建 四川 山东 魏县 新疆吐鲁番、膳善 阿图什市 海南/广西 新疆 山东/陕西 江西 屏东县 辽宁
成熟期(月)
9-10 7-12 9-10 6-7 10 8-9 5-9 7-9 8-10 6-11 8-12 4-7 8-9 8-9 6-9 1-2 9-3 8-9 11-12 8-9 10 6-7 8-11 10-12 5-10 10 7-8 3-11 9 4-8 11-12 12-1 9-11 11-2 10-12 8-10 8-11 2-10 5-9 10-2 1-2 9 8-10
赵州雪花梨
赵县
7-9
精选沙田柚 喀什樱桃 孔府鲜枣 库车银杏 库尔勒香梨 莱阳梨 栗子坪杨梅 良乡板栗 龙眼 芦柑 吕宋芒果 绿宝石梨 玫瑰葡萄 美人指、青玛奶 绵核桃 磨盘柿 柠檬 糯米糍荔枝 平谷大桃 平谷久保桃 平谷蟠桃 麒麟西瓜 青枣 人参果 三胡杨梅 桑葚 沙糖桔 沙糖橘 沙田柚 圣女果 水晶富士 水晶梨 四川水蜜桃 泰安明栗 特级芦柑 特级蜜柑 特级水晶富士 魏县鸭梨 无核白葡萄 无花果 无籽西瓜 香梨 一级水晶富士 一级甜橙 伊拉克椰枣 印度青苹果
9-11 5 11-2 9-10 8-9 8 6 10 7 12-2 6-8 8-10 6-9 8-11 9 7-8 9-11 6-7 6-9 7-9 7-9 10-4 9-11 3-6 6 3-4 10-12 11-2 9-11 12-1 8-10 8-9 5-9 9 12-2 9-12 8-10 8 7 6-7 4-8 9-1 8-10 10-12 9-10 10-12
闽南地区哈密瓜大棚栽培技术

琅 舛妓 廿
2 l
闽南地 喻密瓜 栅裁墙接
张 明理
( 福建省云 霄县农 业局 33 0 ) 6 3 0
摘 要:引进哈密瓜在 闽南地 区进行大棚 吊蔓栽培 ,实现春、秋两季种植,错峰上市,每 6 7m 6
产 值 2万 元。该 文 介绍 哈 密瓜 在 闽南进 行 设施 栽培 的技 术要 点 。 关键 词 :闽南 ;哈 密瓜 ;设 施栽培 ;栽培技 术
松肥 沃 、通 气 性 良好 、p 值 60—6 8的 砂 质 壤 H . . 土 。忌 与瓜 类作 物 连作 ,应 选 择 前茬 为 茄 果 类 、根 菜类 或葱 蒜类 作物 的种 植地 。哈 密瓜 是 需 钾量 大 而 忌氯作 物 ,适 宜 的 N: 2 K 0 为 2 135 P0- : : - . 。一 般 每 67m 用 有 机 肥 60k 、硫 酸 钾 复 合 肥 10k 、 6 0 g 0 g 过 磷 酸钙 1 g 0k 、钾镁肥 1 g 基肥 ,深 翻3 m, 0k 作 0c
春 的低温 高湿 气候 给哈 密瓜 的露地 栽 培 带来 一 定 困 难 。福建 省 云 霄 县 绿 州 果 蔬 开 发 有 限 公 司 于 2 1 00
年 8月引进 哈 密瓜进 行 大棚 吊蔓 栽 培 ,利用 大棚 的
3 整地施基肥
哈密 瓜根 系强 大 、吸 收 能力 强 ,宜 选 择 土质 疏
21第 期 0 年 3 1
春 茬播 种 后 3 5~4 、秋 茬 播 种 后 2 0d 5~3 , 0 d 叶片 有 4~5片 真 叶 时 即 可 进 行 移 栽 定 植 。 株 距
分过多造成裂果及果实糖度降低。尽可能保持茎叶
不 凋萎 ,控制 田问持水 量在 5 %左 右 。 5 54 整枝 打权 留瓜 .
甜瓜新品种天美55

农村百事通12019/2”新品一览甘蔗新品种粤糖06-233于2016年通过了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作物品种鉴定。
该品种茎中大、圆筒形,节间长度中等,略呈“之”字形,有细浅芽沟,蔗茎遮光部分浅黄白色,露光部分黄绿色,蜡粉中厚,蜡粉带不明显,无水裂、无气根。
根点2~3行,不规则排列。
芽体中等、卵形,顶端超出生长带。
芽翼着生于芽的上部,较小。
萌芽孔位于芽的顶端。
叶色浅绿,叶片长度、宽度中等,心叶直立,叶姿挺直,极易脱叶。
该京种中熟,萌芽快、齐,平均出苗率62.9%,分麋率146.7%O 宿根性强,宿根发株数多,蔗苗整齐、分布均匀。
植株生长速度较快,茎长278厘米。
每亩有效茎数甘蔗新品种粤1106-233达4676条,蔗茎均匀,成熟期单茎重1.7公斤,平均新植蔗茎亩产量7426公斤、宿根蔗茎亩产量8473公斤,高产、稳产。
新植蔗平均蔗糖含量15.02%,宿根蔗平均蔗糖含量14.85%。
该品种对黑穗病具有较强的抗性,对花叶病抗性较弱。
适应性强,适宜在我国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福建等蔗区中等或中等以上地力的旱坡地、水旱田(地)种植。
可与早熟品种搭配种植,以冬植或早春植为宜。
(广东省生物工程研究所吴文龙邮编:510316)甜瓜新品种天美55甜瓜新品种天美55于2018年通过了国家农业农村部品种登记。
该品种为早熟杂交一代薄皮甜瓜新品种。
植株长势旺盛,综合抗性较好,以孙蔓结瓜为主。
春季大棚栽培瓜发育期28天左右,全生育期88天左右。
瓜筒形,单瓜重650克,瓜长18厘米、宽10厘米,瓜肉厚3厘米。
瓜皮白色,成熟后有黄晕;瓜肉白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肉质酥脆,香味浓郁,含糖量高,口感好,品质佳。
坐瓜整齐度好,每亩产量3500公斤。
适合在华北、西北等地春季保护地和露地栽培。
(天津科润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蔬菜研究所彭冬秀邮编:300381)34。
全国甜瓜主要优势产区生产现状(二)

全国甜瓜主要优势产区生产现状(二)佚名【摘要】8浙江甜瓜优势产区rn嘉兴市嘉善县甜瓜种植面积802hm^2(1.203万亩),“银嘉膳”牌甜瓜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栽培方式以钢管大棚三棚五膜一布覆盖越冬栽培为主,品种类型主要为光皮型甜瓜类型,如黄子金玉、三雄【期刊名称】《中国蔬菜》【年(卷),期】2011(000)019【总页数】4页(P14-17)【关键词】甜瓜;生产现状;产区;优势;绿色食品认证;品种类型;种植面积;越冬栽培【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528 浙江甜瓜优势产区嘉兴市嘉善县甜瓜种植面积802 hm2(1.203万亩),“银嘉膳”牌甜瓜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栽培方式以钢管大棚三棚五膜一布覆盖越冬栽培为主,品种类型主要为光皮型甜瓜类型,如黄子金玉、三雄5号、创新1号、蜜天下。
宁波市慈溪市甜瓜种植面积716 hm2(1.074万亩),栽培方式主要采用钢棚长季节爬地栽培和钢棚立架栽培,品种类型主要有小哈密瓜和洋香瓜,如玉菇、黄皮9818、甬甜5号等。
宁波市宁海县甜瓜种植面积507 hm2(0.76万亩),栽培方式以毛竹大棚双膜或三膜覆盖爬地为主,主要种植模式有春秋两季栽培和长季节栽培两种。
品种类型以小哈密瓜类型为主,春季搭配部分薄皮甜瓜,如黄皮9818、甬甜5号和黄金瓜。
9 安徽甜瓜优势产区巢湖市和县甜瓜种植面积4 533 hm2(6.8万亩),其中大棚甜瓜面积933 hm2(1.4万亩),小拱棚甜瓜面积3 600 hm2(5.4万亩),注册通过“历阳春”绿色甜瓜认证。
栽培方式以小拱棚栽培为主,大棚栽培为辅,采用嫁接栽培,品种类型以薄皮甜瓜为主,如中甜1号、金美丽、金众天。
10 福建甜瓜优势产区福州市闽侯县甜瓜产区面积533~667 hm2(0.8万~1.0万亩),栽培方式有露地、小拱棚和大棚栽培。
品种类型包括薄皮甜瓜与薄厚皮中间型甜瓜,其中薄皮甜瓜以新银辉、白玉、丽玉、新盛玉为主,薄厚皮中间型甜瓜以晶甜、金泰郎、金沙为主。
薄皮甜瓜品种的早熟特性鉴定初探

薄皮甜瓜品种的早熟特性鉴定初探
陈海荣
【期刊名称】《上海蔬菜》
【年(卷),期】2001(000)005
【摘要】@@ 薄皮甜瓜是上海地区栽培的传统瓜果类蔬菜,栽培历史悠久,以海冬青、十棱黄金瓜、亭林雪瓜等最为有名,在初夏西瓜上市以前供应市场,深受市民喜爱.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受厚皮甜瓜的冲击,薄皮甜瓜的上市量越来越少.另外,由于作物复种指数提高和病虫的危害及不良气候条件的影响,薄皮甜瓜在本市郊区的栽培难度也越来越高,仅在远郊崇明县、青浦县有少量栽培.如果利用薄皮甜瓜苗期耐低温,全生育期短,较适应本地区气候等品种特点进行早熟栽培,就可以避开病虫害发生高峰期,使薄皮甜瓜的栽培获得成功并赢得市场.所以笔者从1994年开始进行国内外薄皮甜瓜品种材料的引进、品种早熟特性的鉴定及适宜栽培技术的研究,本文报道的是其中品种早熟特性鉴定的内容.
【总页数】2页(P15-16)
【作者】陈海荣
【作者单位】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201106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早熟薄皮甜瓜新品种r——唐甜10号 [J], 刘刚
2.早熟薄皮甜瓜品种比较试验 [J], 刘洋;李婷;陈文钊;刘立娟;王震
3.嘉鱼县早熟薄皮甜瓜品种应用现状及潜力品种推荐 [J], 鲁运江
4.福建培育的两薄皮甜瓜品种首次通过国家新品种鉴定 [J],
5.福建两个薄皮甜瓜品种首次通过国家新品种鉴定 [J], 李明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地区甜瓜栽培技术一、前言:洋香瓜性喜暖热、干燥和多日照的气候。
生育适温:昼:28—30度;夜:16—20度;昼夜温差约10度左右最佳。
在昼夜温差小,夜温高时果实大,但不美观,且品质差,但在夜温太低时,果实小,结果少,极限低温10度,在10—16度时生长缓慢或停滞。
地温宜20—25度,最低界限为地下15公分处的温度达到18度。
耐旱,怕淹,怕湿,但在膨瓜期耗水量较大。
喜少雨干燥的环境。
日照时数`10—12小时/日,日照不足,气温高,易徒长,且雌花着果不良。
要求土壤疏松通透性好,保水,保肥能力强。
对酸敏感,土壤PH6.5—7.0之间为宜,酸性土壤需加石灰调节。
二、品种介绍:长香玉:生育强健,较抗枯萎病,果实长椭圆型,灰绿皮,网纹细密安定,果重约2.5公斤,果肉橙红色,糖度约16%,肉质细软有香味,全生育期约90天。
金香玉:生长势中,适于密植,叶部病害中抗,开花至成熟约40-50天,果短椭圆型,果皮黄色,果重2公斤,糖度16%,白肉,肉质脆嫩,不易脱蒂,适合低温或温暖期栽培,熟期比状元晚,但子腔干涸耐运,福建地区可早春或晚秋栽培。
金姑娘:生,生育强健,栽培容易,生育后期植株不易衰弱,因此第二次结果之果实品质仍甚甜美。
果实橄榄型,脐小,果皮金黄色,果面光滑或偶有稀少网纹,外观娇美,开花后35天左右成熟,成熟时果皮黄色,采收适期容易判别,果重约1.5公斤,果肉纯白色,肉质脆嫩,不易发酵变质,风味好,且甚耐贮运。
本品种在高温期栽培时结果容易,且糖度和品质均甚安定。
三、栽培技术1、播种时间洋香瓜一般采用大棚栽培,福建地区栽培茬口分春秋两季,春季播种时间1-3月,秋季8月。
2、整地施肥整地一般两犁两耙,耕深25-30CM,耙平、打碎、作哇(深沟、高哇),在整地作畦时施入基肥,施肥量视具体土壤性质,贫瘠,栽培季节而定,基肥一般占总施肥量70%以上,洋香瓜以施堆肥(腐熟农家肥)效果最好,一般每亩堆厩肥2000KG,鸡粪或饼肥300-500KG,过磷酸钙30-50KG左右,有必要时需施加50-100KG生石灰(不宜过量)中和改良土壤。
甜瓜吸肥力强,对土壤有机质需求丰富,尢其充分施用有机堆肥,更能提高产量与品质。
或采用一般地力肥料需要量:N、P、K三元复合肥50公斤(以1:1:1硫酸钾复合肥为好),农家肥:1.5—2立方米。
有机肥料最好于定植前十天左右先施于土壤中,而化肥则可做为基肥一次性施入。
施肥方式可全面撒施(均匀)或条施(集中在栽培畦),整地施肥后应及时覆盖地膜,宜在定植前一周完成。
立式栽培一般垄宽1.4-1.5米(包沟),垄面约0.9-1米。
3、种植与选地(1)、排水良好、干燥、土层深厚疏松中性(PH6.5-7.0)之砂壤土为宜。
(2)、轮作田,水旱轮作为宜。
(3)、前茬作物宜水稻、小麦、玉米、蔬菜类。
忌瓜类、豆类、黄麻等。
说明如下:洋香瓜适合的土壤:疏松、肥沃、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的土壤,要求排水和灌水都相当便利,上季未种过洋香瓜,以沿海及河川两旁沙壤土生育最好。
沙性强的土壤容易发生早衰现象,太粘重的土壤种植则网纹瓜网纹不易形成,易污染果面,但肉较厚,肉质良好。
酸性太强易得黄萎病,生育衰弱及至枯死。
而连作地病害发生严重,线虫发生的土地则应与水稻轮作,轮作期限越长越好。
(4)、另外:A、维护土壤相当重要。
B、播期到定植期到结果期到成熟期连续性管理是成功的先决条件。
C、维持根群活力的土壤参考方向:土壤透气性能、土壤病虫、施肥量与施肥方法、灌水和排水情况。
D、根深则不易早衰(土层浅与硬易早衰),在华南栽培以设施栽培为好,大量使用农家肥可使植株抗病力提高,如连年栽培,大量使用化肥会造成土壤的盐基提高,会使瓜生长出现生理障碍,所以不要过分依赖化肥。
4、催芽与育苗(1)、直播:催芽后之种子直接播种于栽培大田,每穴1粒,其上盖上一层腐熟堆肥或培养土(2-3cm),并用800倍百菌清灌足发芽水。
此方式仅适宜高温期,地温需保持在25度以上方可。
(2)、浸种催芽:种子自袋中取出后,用清水(或由55度温水至室温)浸泡4—6小时,其间搓洗1-2次,感觉种子不太粘滑为宜,再用甲基托布津1000倍水溶液或用百菌清800倍水溶液(或其他杀菌剂)消毒10至15分钟,再用清水洗净。
然后用已打孔的塑料袋包住,再用湿毛巾包裹,在30度左右的温度下催芽,保持温度恒定,经过18—20小时,即可出芽。
待芽长0.1—0.3公分时即可播种。
(3)、育苗土:建议选用“壮苗二号”瓜菜专用育苗介质,选用此介质可使开花与结果提前,并能减少病虫害,保障成苗率。
也可用消过毒(多菌灵或百菌清)并堆沤好的蘑菇土加少量农家肥过筛,与优质菜园土进行混合,自配育苗土。
也可用腐熟的牛粪打碎过筛,掺上烧成炭的稻壳和优质的菜园土,按4:3:3的比例来配合使用,但同样要注意消毒。
(4)、播种:采用穴盘或塑料钵播种,将装好育苗土的穴盘或塑料钵浇透一次底水,然后进行播种。
将经过处理已出芽的种子取出,播种深度为1公分,注意种子要平放,有弯曲的芽尽量向下弯,种子不可立起。
种子上覆土不要超过一公分。
不要用板结的土来做覆土,最好用优质疏松的育苗土作覆土。
大约经35-36个小时就可顶土。
对于刚出土的幼苗做好水分之供应和去除带帽之种壳。
对于已出土的小苗,及时晒太阳,防止徒长。
原则上每日给水一至二次,在晚上尽量不要给水,防止徒长。
在温度25—30度时,经过10天左右即可定植。
而在低温时可能苗期会达到一个月以上。
苗期病害:猝倒病,立枯病,炭疽病,疫病。
防治见病害防治部分。
苗期应特别注意:徒长苗(高温、高湿、弱光,通风见光不及时引起,下胚轴细长,高脚苗),僵化苗(低温、干燥、缺肥,呈停张状,叶小植株紧凑),苗期病害(高湿,有雨水渗入,未及时覆盖或未及时通风)。
要求光照充足,适温15—30度和良好的水分,育苗期间水分管理宜干不宜湿。
育苗棚内应注意通风换气,早春低温时应保温、加温,夏秋高温时应通风、避荫、降湿、定植前1周应控制水分,并注意炼苗,以提高定植后成活率,苗期一般不需追肥,遇苗弱时可适当补足N素(叶绿精1000倍稀释液或尿素水0.3喷洒)。
定植前1—2天需要喷药。
5、定植期和苗期管理(1)、在苗床中的苗长到两叶一心时(子叶不计在内),即可定植。
大棚(日光温室等)立式栽培株行距:150cm双行×40cm,一亩定植1800株左右,雨季宜适当稀植,架高约2.1米。
(2)、定植:定植后,用散土培根,完全遮盖营养土,并适当镇压(不要压散营养土),浇足定苗水(拌杀菌剂,如:甲托等)。
在幼苗期保持充分水分有利于幼苗生长,灌水可在傍晚或晚上进行,在早春应早上尽行比较好。
6、摘心/整枝/留果(洋香瓜雌花大多着生于子蔓或孙蔓上,少数在主蔓上且大多数品种雌花为完全花)(1)、直立单蔓整枝留果法:保留主蔓生长,子蔓留果,留果节位应在主蔓第10节-16节,夏秋季高温期宜低(10-14节),春季低温期宜高(12-16节)。
留果节以下之侧芽应及早全部摘除,留果之子蔓留2叶一雌花摘心,以促进雌花安定,结果,留果枝可预备3-4条,以备落花或畸形时筛选1个留果。
留果节以上应保持10-12节以上(即在第25-26节打顶)以保证果实充分肥大之营养。
留果节位以上之子蔓留2条2-3叶摘心,其余子蔓全部摘除。
(2)、露地及隧道棚栽培一般采用爬地双蔓整枝法:当苗长至4片真叶时摘心,待子蔓长出后选留2条粗壮枝,其6节以下侧芽提前打掉,7节至12节之孙蔓各留2叶摘心,子蔓第20—25叶摘心,其余孙蔓视生长情况决定。
(3)、备注:A、摘心,整枝宜在晴天下午(至少要在上午露水干后)进行,整枝后应配合喷药。
B、摘心,整枝应及时,干净,一次性处理(叶片末展开时进行,以免伤口过大)。
C、结果后5-7天,幼果鸡蛋大时选果型端正,无损伤之正常果,把花痕部花瓣去掉,留果数视品种及植株长势而定,直立式栽培以1株1果为宜,爬行双蔓整枝大果品种每蔓各留一果,小果品种每蔓最多留二果,其余及时摘除。
7、水肥管理:(1)、伸蔓期:定植成活后应及时补充水肥,可以叶绿精800倍喷施和灌根或尿素水0.5%灌根1-2次,蔓长30厘米左右,可追施伸蔓肥,打孔埋入复合肥10-20KG/亩,水分管理以见干见湿为标准,有利于根系的良好发育。
在开花前,建议使用开花精800倍连续叶面喷施2次(隔5-7天)。
(2)、开花结果期:开花前1周应控制水分,以免生长过旺,影响座果,这个阶段水肥保持均衡即可,不可大水大肥,否则将影响开花座果。
(3)、结果后,7-20天为果实膨大期,以供应充足水分,可追施(打孔埋入)复合肥30-40KG/亩,同时可叶面喷施甜果精等叶面肥。
(4)、果实成熟期:做果后25-35天宜节制水分、肥料,采收前1周左右保持适当干燥最为理想。
注意:整个生长期间应注意防雨水,防止田间湿度长时间较大。
田间湿度大是病害发生的根源。
田间排水沟一定要做通畅,以防雨水倒灌。
8、病虫害防治:(1)、虫害:A、地下害虫:地老虎、脐螬、蝼蛄。
B、潜叶蝇C、蚜虫、蓟马。
D、瓜螟防治药剂有吡虫灵、抑太保、掌心雷、巴丹、虫螨克、好年冬、万强、克蛾宝、爱福丁等。
洋香瓜瓜在开花结果期慎用有机磷农药,否则容易引起落花落果。
(2)、病害:以加强农业管理措施预防为主,药剂防治为辅。
(说见后面表格)A、瓜类病害发生条件及防治建议(洋香瓜)B、洋香瓜病害防治及生理障碍因应之法(参考)a、缺镁:氯化镁;叶绿精;绿旺二号;b、早衰:深根;保证留瓜节以上多于10片叶;叶肥及时供应;病害及时防治;水份之持续减量供应;注意高温障碍;及时防治虫与蓟马;沙性土易早衰;c、果面污点症:注意白皮型较多;防治:防机械伤;病虫害;生理障碍(氮肥过多,生长旺,光不足时发生;连续阴雨,夜温低,或高温高湿;或药害);d、果肉发酵:(a)品种;(b)低温;(c)生长旺;(d)果实延迟采收;e、药害、叶缘枯掉、叶片皱缩;与低温梢部症类似;有时高温叶边也会发枯黄;杀草剂则后部发黄,轻微药害发生后可加强肥水管理,配合喷施细胞分裂素等调节剂加速恢复生长;f、根结线虫:根部肿状、瘤状,植株衰弱,矮化至凋萎死亡,可土壤酸度关系很大,注意调整土壤PH值。
四、采收、包装:果实近成熟期糖分急速增加,采收适期为糖分在最高点而且品质尚未变软时,采收不宜早亦不宜迟,但要保证成熟。
标准:1、果皮色泽转变;2、果蒂周围发生离层;3、果梗、果蒂周围有黄化:4、结果蔓之老叶黄化;5、计算成熟日数6、采收试食。
采收后果实在阴凉处分级包装,一般甜瓜都具有后熟作用,采收后在室温下存放2—3天品质会更好。
附图片1、育苗2、田间定植情况(爬地)3、大棚吊蔓栽培4、采摘、分等级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