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青紫的分析及处理
新生儿青紫发作的健康宣教

01
新生儿青紫发作的 原因
02 新 生 儿 青 紫 发 作 的 症状
03
新生儿青紫发作的 预防和治疗
04
新生儿青紫发作的 家庭护理
新生儿青紫发作的原因
缺氧
01
原因:新生 儿肺部发育 不完全,容 易出现缺氧
现象
02
症状:新生 儿出现呼吸 急促、嘴唇导致新 生儿脑损伤、 发育迟缓等
紧急处理
01
保持冷静,不要慌张
02
立即将新生儿置于侧卧位,避免窒息
03
检查新生儿的呼吸和心跳,如有异常,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04
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专业治疗
01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除呼吸道分 泌物,保持呼吸道
通畅
02
吸氧:根据病情, 给予适当的吸氧 治疗
03
药物治疗:根据病 情,使用适当的药
严重后果
预防:保持新 生儿呼吸通畅, 避免长时间哭 闹,注意保暖, 定期进行健康
检查。
心脏问题
心脏功能异常:如先天 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等
血液问题:如贫血、血 小板减少等
心脏结构异常:如房间 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等
肺部问题:如新生儿肺 炎、肺动脉高压等
肺部问题
1
肺部发育不全:新生儿肺部发育不 完全,可能导致呼吸困难,引起青
紫发作。
2
肺部感染:新生儿免疫力低下,容 易受到感染,导致肺部炎症,引起
青紫发作。
3
肺部畸形:新生儿可能存在肺部畸 形,如先天性心脏病等,导致呼吸
困难,引起青紫发作。
4
肺部功能障碍:新生儿可能存在肺 部功能障碍,如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导致呼吸困难,引起青紫发作。
新生儿窒息护理常规

新生儿窒息护理常规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娩出后1分钟,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规律呼吸的缺氧状态,为新生儿死亡及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临床表现】根据窒息程度分轻度窒息和重度窒息,以Apgar评分为其指标。
1、轻度窒息也称青紫窒息,Apgar评分4~7分。
新生儿面部与全身呈青紫色;呼吸表浅或不规律;心跳规则且有力,心率减慢(80-120次/min);对外界刺激有反应;喉反射存在;肌张力好;四肢稍屈。
2、重度窒息也称苍白窒息,Apgar评分0~3分。
新生儿皮肤苍白;口唇暗紫;无呼吸或仅有喘息样微弱呼吸;心跳不规则;心率<80次/min且弱;对外界刺激无反应;喉反射消失;肌张力松弛。
【治疗原则】以预防为主,一旦发生抢救及时,动作迅速、准确、轻柔,避免发生损伤。
按A、B、C、D、E步骤进行。
A、清理呼吸道;B、建立呼吸,增加通气;C、维持正常循环;D、药物治疗;E、评价。
【护理评估】1、评估有无胎儿窘迫的诱因。
2、评估窒息程度。
3、评估产妇及家属的心理状态。
【护理措施】1、配合医生按ABCDE程序进行复苏(1)清理呼吸道:胎头娩出后用挤压法清除口鼻咽部粘液及羊水,胎儿娩出断脐后,继续用吸痰管轻轻插入新生儿咽部,吸出粘液和羊水,必要时可用气管插管吸取,动作轻柔,避免负压过大而损伤气道粘膜。
(2)建立呼吸:在呼吸道通畅的基础上进行人工呼吸,同时吸入氧气。
(3)维持正常循环:可行体外心脏按压,新生儿仰卧,用食中指有节奏地按压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交叉点的下方,避开剑突,每分钟按压100次,按压深度为胸廓前后径的1/3。
按压时间与放松时间大致相等。
(4)药物治疗:建立有效静脉通路,保证药物应用如肾上腺素,碳酸氢钠,扩容药物。
(5)评价:复苏过程中要随时评价患儿情况,以决定再抢救方法。
2、注意保暖在整个抢救过程中必须注意保暖,应在30℃~32℃的抢救床上进行抢救,维持肛温36.5℃~37℃。
胎儿娩出后及时擦干体表的羊水及血迹,减少散热。
新生儿危重症的早期监测及处理

新生儿危重症的早期监测及处理一、新生儿危重症的呼吸支持治疗〔一〕指征:1、呼吸增快,吸气性三凹征,肺部突然出现罗音,口唇青紫等呼吸困难和缺氧病症,呼吸评分>6分〔见表1〕。
2、呼吸变慢变浅,呼吸节律不齐,*口呼吸等呼吸肌疲劳或中枢性呼吸衰竭病症。
3、频繁发作的呼吸暂停。
4、有肺出血先兆, 如口、鼻流出少量血性分泌物,肺部突然出现中等-大量罗音。
5、吸入60%浓度时,PaCO2>8.0kPa,PaO2<6.67kPa,PaO2/FiO2<200。
表1. 呼吸评分〔Score de Silverman〕评分: 0 – 10分,0-2分: 正常,≧ 3 分: 呼吸困难。
〔二〕呼吸机的应用:1、正确掌握上机指证,采用适宜的通气方式:nCPAP辅助呼吸,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2、呼吸机应用的指征:〔1〕呼吸系统疾病:肺透明膜病、胎粪吸入综合征、肺炎;〔2〕中枢性呼吸衰竭者: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表现;〔3〕频发呼吸暂停;〔4〕重度窒息经复苏处理后不能建立正常呼吸者。
3、呼吸机的设置:常用压力控制模式, PIP一般不宜超过25cmH2O,PEEP为3-4cmH2O,流量8L/min,呼吸频率30-40次/min。
维持在6.67kPa以上,PaCO2维持在8.0kPa以下,呼吸机参数调节:PaO2FiO2尽量防止>0.6,pH应维持在7. 23以上。
呼吸机撤离:血气恢复正常不是撤离呼吸机的指征;病情稳定,原发病明显好转,肺无渗出性阴影;在FiO2<0.3时,PaO2>6.67kPa,PaCO2<8.0kP;通气模式改为CPAP4h后,血气仍在正常*围。
二、新生儿肺出血的早期诊断和治疗1、具有肺出血原发病和高危因素:窒息缺氧、早产和(或)低体重、低体温和(或)寒冷损伤、严重原发疾病(败血症、心肺疾患)等。
2、新生儿肺出血的早期诊断:〔1〕患儿突然出现面色发绀或苍白,呼吸困难、不规则;〔2〕经皮血氧饱和度下降,肺罗音增多;〔3〕行气管内吸引,如吸出血性分泌物,证实有肺出血。
新生儿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
例 ,A D6例 ,P A7例 ,卵 圆孑 未 闭 2例 ,部分 S D L 性肺 静脉异 位 引流 2例 ;心 房反位 1 。法乐 氏四 例 联症 ( O ) 8例 (5 3% ) TF 1.8 ,其 中 合 并 P A 3 D 例 ,合并 A D2例 。中 、重 度肺动 脉狭 窄 ( S S P )6 例 (15 % ) 1.4 ,其 中合 并 P A 1例 ,合 并 A D2 D S 例 。单心 室 ( V)3例 ( .7 ) s 57 % ,其 中合 并 A D S
医学 21 年第 2 卷筮 6 02 4 期
Zeag r eteM d i , u.02 V l4 N . h i e n v ein Jn21 , o2  ̄ o6 jn P v i c e
・
6 ・ 5
新 生 儿 青 紫 型先 天性 心脏 病 预 后 影 响 因素 分 析
马 慧娟 竺胜 伟 刘朝 晖。
疗 以及转 归情 况资 料进行 回顾 性分 析 。
儿禁止 吸氧 ,予 以前 列 腺 素 E P E )治 疗。 ( G 。 P E应 用 时起 始 剂 量 为 5n/ k mi) G g( g・ n ,根 据 血
氧饱 和 度 逐 渐 调 整 剂 量 ,一 般 剂 量 为 2 ~10 0 0
对 象 与 方 法
1 对象 20 03年 1月_2 l 0 0年 1 2月 间在 宁波 市
新生儿青紫的鉴别

二、紫绀的分类
• 4、持续胎儿循环(PFC): 新生儿所特有, 现称持续新生儿肺高压(PPHN),常生后 不久发病,胎粪吸入综合征和窒息是常见 的原因,临床上也见有无任何诱因者,青 紫重,酷似先心病,需仔细鉴别,有时下 肢青紫更重(差异性青紫)有一定鉴别意 义,高氧高通气试验(见后)有帮助。
5、肺源性紫绀和心源性紫绀的鉴别
一、 基本概念
• 2、 血氧含量(C-O2)100ml全血含氧量 的实际值,也包括上述两部分,一般动脉 血平均为19ml%,略小于氧容量,静脉血 平均为14 ml%。此概念多用。
一、 基本概念
• 3、血氧结合量: 100 ml全血中血红蛋白 可结合的氧量。1克血红蛋白可结合1.34ml 氧,以15克血红蛋白计,可携氧20.1ml, 不过这是理论最大值。
新生儿青紫的鉴别诊断
一、酸碱平衡紊乱举例
• 举例: 8个月小儿, 因重症肺炎、 腹泻、 呕吐2天入院,入院后血气分析pH7.20、 PCO2 52 mmHg、 HCO3- 28 mmol/L、血 Na+ 128mmol/L、 PaO2 65mmHg K+3.5mmol/L、 Cl-75mmol/L。
二 、外周性紫绀
• 以下三种青紫为比较少见的 • 7、雷诺氏病(Raynaud’s disease) 周围 小血管病变。表现遇冷水后双侧指、趾对 称性痉挛、麻木、发绀,约4-10分钟后渐 变红、恢复,多见20-30岁女姓,女:男 =10:1.
二 、外周性紫绀
• 8、冷球蛋白血症 遇冷发病,表现肢端麻 木、发绀,可伴有紫癜、鼻衄和黑便。乃 因多量变性IgG、IgM遇冷沉淀所致。原发 病为慢性感染(巨细胞病毒、弓形体、梅 毒等),骨髓瘤,白血病等。保暖,激素 治疗有效。
新生儿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11例临床分析

联 症 , 1.%, 占 8 3 与文 献 报 道 相 似 [ 2 1 。青 紫 型先 天 性 心 脏 病 复 合
畸 形 可 达 2 . , 合 并 房 间 隔 缺 损 或 卵 圆 孑 未 闭 、 间 隔 63 % 常 L 室
衰 、 感 染 等 内科 保 守 治 疗 , 时 行 心 电 、 氧 饱 和 度 监 测 . 抗 同 血
并 积 极 行 相 关 检 查 以明 确 诊 断 , 所有 患 儿 均 在 5日 内最 终 确 诊 , 诊 后 放 弃 7例 , 守 治 疗 后 好 转 出 院 2例 , 院 2例 。 确 保 转
20 0 1年初 ~ 0 7年 底 在 我 院儿 科 新 生 儿 室 收 治 的 l 例 新 生 20 1 性 心 脏 病 同时 合 并 心 脏 房 间 隔缺 损 6例 ,室 间 隔 缺 损 5例 . 导 管 未 闭 7例 ,合 并 心 外 畸 形 2 1三 体 综 合 征 及 十 二 指 肠 闭 锁 1例 , 道 闭 锁 1例 , 食 巨大 腭 裂 并 六 指 畸形 1 。 例 治 疗 及 转 归 : 有 患 儿 人 院后 均 给 予 吸 氧 、 暖 、 心 所 保 抗
我 国d J 先 天 性 心 脏 病 f 称 先 心 病 1 发 生 率 约 为 活 产 ,L 简 的 儿 的 7 ~ ‰ ,其 中青 紫 型 先 心 病 的发 生 率 虽 明显 低 于 非 青 ‰ 8 紫 型 先 心 病 , 发 生 于 新 生 儿 期 的 青 紫 型 先 心 病 多 畸 形 复 但 杂.1 表 现危 重 .预 后 差 ,值 得新 生 儿 科 医 生警 惕 。 现将 临床
业农 民工 3例 , 职 业 或 在 家 务 农 6例 。均 否 认 有 先 天 性 心 无 脏病 家 族 遗 传 史 . 认 存 在 电 镀 、 射 及 化 工 等 有 害 工 作 接 否 放 触史 , 2例 无 职 业 产 妇 孕 前 或 孕 早 期 有 从 事 理 发 、染 发 工 作 的经 历 。 2例农 民工 父 亲 曾 或 正在 从 事 油 漆 或 涂 料 粉 刷 工 作 。
新生儿窒息评估标准

新生儿窒息评估标准新生儿窒息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立即进行评估和处理。
以下是新生儿窒息评估标准,涵盖了多个方面的观察和检测,以全面评估新生儿的健康状况。
1. 呼吸情况:观察新生儿的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和节奏是否正常。
出现呼吸急促、浅慢或不规律等异常情况时,可能表明存在窒息或呼吸困难。
2. 肤色和唇色:观察新生儿的皮肤颜色和唇色是否红润或发绀。
面色苍白或青紫可能表明缺氧或血液循环障碍。
3. 心跳:监测新生儿的脉搏或心跳是否规律、有力,并注意心跳速度是否正常。
心跳过快或过慢都可能表明窒息或心脏问题。
4. 肌张力:检查新生儿的肌肉紧张度是否正常,肢体是否柔软、有弹性。
肌张力过高或过低都可能表明神经系统受损或异常。
5. 神经反射:观察新生儿的神经反射是否正常,如弹足底是否有哭声、是否有吞咽动作等。
反射消失或异常可能表明神经系统受损或窒息。
6. 血气分析:检测新生儿的血液气体分析,包括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等指标,以评估缺氧和酸碱平衡状态。
7. 血糖和电解质:检测新生儿的血糖和电解质水平,如钾、钠、钙等,以了解是否存在代谢紊乱。
8. 瞳孔反应:观察新生儿的瞳孔是否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是否灵敏。
瞳孔异常可能表明神经系统受损或药物中毒。
9. 心血管系统:监测新生儿的血压和心输出量等指标,以评估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和状态。
10. 体温调节:注意新生儿的体温变化,是否稳定在正常范围内。
体温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对新生儿造成不良影响。
新生儿窒息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及时处理。
通过以上评估标准,可以全面了解新生儿的健康状况,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
新生儿青紫129例病因及临床特征分析

中 图分 类 号 : 7 2 1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0 17 8 (0 00 —2 80 R 2. A 10 ~5 5 2 1 )30 6—4
An lsso e E i lg e n i ia a a trs i f1 9 C s so o a a y n ss ay i ft too isa d Cl c l h n Ch r c e it s o 2 a e fNe n t l a o i c C
28 6
医学理论与实践 2 1 年第 2 卷第 3 00 3 期
J d ho & P a V 1 3 N . , r 0 0 er Me T r o 2 , o 3Ma 1 c . 2
・ 论
著・
新生儿青紫 1 例病 因及临床特征分析 2 9
姜赤秋 吴 兆芳 吴晓丰
4 0 3 303 湖北省 中山医院新生儿科 , 湖北省武汉市
Tc (2mo i r ga drlv n x miain we ep rome n 1 9c sso y n t e n tsa n eatra mis n S) nt i n ee a te a n t r efr d i 2 a e fc a o i n ae to c fe d si . on o c o o
Di e e tp ten fo y e h r p r ie co dn op t n ’ o dt n B fr x g nt ea y, S n 1 1 f rn atr so x g n te a yweegv na c r igt ai tsc n io f e i. eo eo y e h r p Tc O2i 0 c sso e ta y oi e n tswa l b lw 5 . h s 0 a e , fe x g n t ea y 7 ae fp l n r a e fc nr l a t n o ae sal eo 8 Ofte e1 1c s s atro y e h r p 6 c sso umo ay cn c c a o i ds p e rda dTc O2wa b v 5 whl teo h r2 a e fc a o i dd ’ ia p a n S s y n ss ia p ae S sa o e8 n i h te 5c s so y n ss in tds p era dTc Ozwa 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体温 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
PaO2上升
败血症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持续肺动脉高压
治疗
生理性青紫不需治疗。
外周性青紫:加强局部保温护理,改善心功能, 纠正休克和微循环障碍。
中心性青紫:寻找病因,及早吸氧,检测氧分 压(50mmHg以上)及氧饱和度, 肺部疾患:及时治疗。
PPHN:高频通气或一氧化氮吸入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择期手术。
中心性:广泛青紫,经 保暖及改善局部循环后 不消退。
新生儿青紫鉴别流程
青紫者在常态空气中
↓
血气分析
↙
↘
血液PaO2正常
血液PaO2降低
↓
↓
血常规
高氧实验
↙↘
↙↘
血HCT增高 血HCT正常或降低 PaO2无改变 PaO2大于100mmHg
↓
↓
↓
↓
红细胞增多症
进一步除外
超声心动图
肺部疾病
低血糖
↓
高氧高通气试验
新生儿青紫的分析及处理
青紫-新生儿常见症状之一。
是新生儿毛细血管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 多超过一定水平所致。
一般认为新生儿动脉血还原型血红蛋 白含量大于50g/L,肉眼即能察觉到青紫。
口腔及舌-30g/L。
较易出现于皮肤较薄 色素较少而毛细血管 较丰富的部位如口唇、 指(趾)尖鼻尖及耳垂 等。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1%亚甲蓝溶液或维 生素C。
谢谢!
其他原因引起青紫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超过总量10% 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血流瘀滞,还原血
红蛋白增加。 其他:如中枢神经系统疾患所致呼吸中枢
衰竭、低血糖、低血钙引起的继发性呼吸 暂停,异常血红蛋白增多如遗传性高铁血 红蛋白血症,M-血红蛋白血症等,均可引 起青紫。
高氧试验
头罩或面罩吸入100%氧5-10分钟, 如缺氧无改善,提示存在新生儿持 续肺动脉高压(PPHN)或青紫型 先心病所致的右向左分流。
高氧-高通气试验
用100%氧,手控加压通气60-80次/分, 共10分钟,使PaCO2 下降,动脉血PH 上升,此法可使PPHN患者PaO2 增加, 而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则无反应。
分析:
青紫----哪一类?
生理性:暂时性,随时 间推移消失,无器质性 病变。
外周性:仅局限于体温 较低部位,经保暖及改 善微循环后青紫消失。
2.新生儿常可见皮肤花纹,在寒冷时更明显, 是因为皮肤血管舒缩的自动调节不稳定引 起。
原因分析:
生理性青紫: 3. 正常新生儿在用力啼哭时偶可出现青紫,是因
为啼哭时胸腔内压增加,使右房压力升高,超 过了左房压力,形成经卵圆孔的右至左分流。 这种暂时性青紫在啼哭停止后立即消失。
原因分析
病理性青紫 (1)外周性青紫
青紫既可由肺部疾病 致换气不足引起,也 是许多右至左分流先 天性心脏病的一个症 状,并且还可见于中 枢神经系统损伤及某 些血液病。
原因分析:
生理性青紫:
1.正常新生儿生后5分钟内,可出现青紫,是 由于动脉导管与暖圆孔未闭,仍保持右至 左分流,肺尚未完全扩张,肺换气功能不 完善以及周围皮肤血流灌注不良所致。5分 钟后,循环系统的改变已完成,动静脉血 流完全分开,口唇和甲床变成粉红色。
压,如面部、肩部、臀部等均可出现青紫。寒 冷使局部血流变慢,出现青紫。
中心性青紫
全身性疾病引起。 特点:动脉的氧分压和氧饱和度降低。 可见于:①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窒息,肺炎,
呼吸道畸形,肺透明膜病,PPHN等。 ②心血管系统疾病:主要是各种青紫
型先天性心脏病,如大动脉转位,永存动脉干, 三尖瓣闭锁等导致肺循环向体循环的右向左分 流,体循环氧分压和氧饱和度降低发生青紫。
(2)中心性青紫
(3)其他
外周性青紫
系由于血液通过周围循环毛细血管时,血流速
度缓慢组织耗氧量增加,而致局部还原血红
蛋白量增多。 特点:动脉的氧分压和氧饱和度正常。
外周性青紫:
可见于:①全身性疾病: 心力衰竭时体循环血流速度缓慢, 休克时心博出量减少,外周血液循环不良,
局部缺血缺氧致青紫。 ②局部血流障碍:分娩时先露部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