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刷直流电机开题

合集下载

无刷直流电机智能控制器的研究与仿真实现的开题报告

无刷直流电机智能控制器的研究与仿真实现的开题报告

无刷直流电机智能控制器的研究与仿真实现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随着现代工业和家用电器的发展,无刷直流电机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然而,由于其具有高速、高精度等特点,使得控制系统的设计变得相当困难,需要大量的研
究和验证。

本课题将以研究无刷直流电机智能控制器在工业控制系统的应用为目标,通过研究和仿真软件的实现,探究无刷直流电机智能控制器的原理和应用,为电机控制系统
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课题将研究基于无刷直流电机的智能控制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无刷直流电机控制技术研究:研究无刷直流电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析电机控制技术的分类、原理和特点。

2. 智能控制器设计与实现:掌握现代控制理论和控制方法,设计无刷直流电机智能控制器,并通过仿真软件进行实现。

3. 控制器性能测试与优化:对设计好的无刷直流电机智能控制器进行性能测试,采用模拟信号源和实际控制系统进行比较和优化。

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收集、理论分析和仿真软件实现等方法,同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性能测试和优化。

三、预期成果和意义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预期达到以下成果:
1. 深入了解无刷直流电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控制技术和智能控制器的设计原理。

2. 实现无刷直流电机智能控制器的仿真软件,并测试其性能指标。

3. 验证无刷直流电机智能控制器在现代工业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效果,提高电机运行效率和控制精度。

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将为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的应用提供新思路和技术支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基于有限元的永磁无刷直流电机设计与性能分析的开题报告

基于有限元的永磁无刷直流电机设计与性能分析的开题报告

基于有限元的永磁无刷直流电机设计与性能分析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是当前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民用领域的一种电机,具有高效率、高功率密度、高控制精度、小体积等优点,尤其适用于需要高精度控制和快速响应的应用场合。

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在机器人、汽车电动化、航空航天等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研究和设计中,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和优化电机的结构和性能,可以有效提高电机的效率和性能,减少设计成本和时间。

基于有限元的方法是目前较为先进的电机设计和分析手段,可以对电机结构和工作过程进行较为真实和准确的模拟和分析。

因此,研究基于有限元的永磁无刷直流电机设计和性能分析,对于理解电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提高电机的性能和效率、缩短设计时间和成本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本课题旨在研究基于有限元的永磁无刷直流电机设计和性能分析,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析,建立电机的数学模型。

2. 利用有限元软件对电机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仿真分析,包括电磁场分析、铁心损耗分析、转矩-转速特性分析等。

3. 通过仿真分析的结果对电机进行结构和参数的优化设计,提高电机的性能和效率。

4. 对所设计的永磁无刷直流电机进行实际测试验证,比较仿真分析结果和实验结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技术路线包括:1. 理论分析:根据研究目标,建立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数学模型,分析电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确定仿真分析的参数和方法。

2. 仿真分析:利用有限元软件对永磁无刷直流电机进行电磁场分析、铁心损耗分析、转矩-转速特性分析等,并对不同参数进行对比和优化设计。

3. 实验验证:对所设计的永磁无刷直流电机进行实际测试,并将实验结果与仿真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和验证。

根据比较结果进一步优化设计。

三、预期目标和可行性分析本课题旨在研究基于有限元的永磁无刷直流电机设计和性能分析,预期达到如下目标:1. 建立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数学模型,理解电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电动车无刷直流电机驱动系统的设计的开题报告

电动车无刷直流电机驱动系统的设计的开题报告

电动车无刷直流电机驱动系统的设计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电动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动车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当前市场上主要的电机驱动系统是直流电机驱动系统。

然而,传统的有刷直流电机存在电刷磨损等问题,而无刷直流电机可以避免这些问题,具有更高的效率和可靠性。

因此,本开题报告选取了电动车无刷直流电机驱动系统的设计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设计一种高效、可靠的电动车无刷直流电机驱动系统,并对其进行性能评估。

具体的研究目标如下:1. 了解无刷直流电机的原理及其优点;2. 设计一个电动车无刷直流电机驱动系统;3. 进行性能测试和评估。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提高电动车的效率和可靠性,减少电机维护成本,为电动车的发展做出贡献。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研究无刷直流电机的原理及其特点;2. 设计电动车无刷直流电机驱动系统;3. 进行性能测试和评估。

为了达到以上研究目标和内容,采用以下方法进行研究:1. 文献资料法: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无刷直流电机的原理及其特点,了解电动车无刷直流电机驱动系统的设计;2. 实验法:通过搭建实验平台,测试电动车无刷直流电机驱动系统的性能;3. 模拟法:采用MATLAB等软件模拟无刷直流电机的运行情况,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四、研究进度安排本研究计划于2022年9月开始,于2023年6月完成。

具体研究进度如下:9月-10月:文献调研和资料收集;11月-12月:无刷直流电机的原理及其特点研究;1月-2月:电动车无刷直流电机驱动系统的设计;3月-4月:实验平台搭建;5月-6月:性能测试、数据分析和撰写论文。

五、预期研究成果本研究的预期成果为:1. 设计一种高效、可靠的电动车无刷直流电机驱动系统;2. 完成电动车无刷直流电机驱动系统的性能测试,对系统性能进行评估;3. 撰写一篇关于电动车无刷直流电机驱动系统的设计和性能评估的论文。

六、参考文献1. 许中杰. 无刷直流电机控制器在电动车上的应用研究[J]. 制造技术与机床, 2021(3):195-196.2. 徐峰, 刘志洋. 无刷直流电机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应用研究[J]. 车用发动机技术, 2021, 47(10):20-21.3. 王明珠, 刘德美. 无刷直流电机功率驱动控制技术的应用研究[J]. 电力科学与工程, 2020, 36(5):128-132.。

无刷直流电机的双闭环控制系统研究的开题报告

无刷直流电机的双闭环控制系统研究的开题报告

无刷直流电机的双闭环控制系统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无刷直流电机的双闭环控制系统研究一、选题背景和意义现代工业中,无刷直流电机已经广泛应用于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风能、水力发电等领域。

无刷直流电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高效率、低噪音等优点,已成为当前最为主流的电机之一。

但是,无刷直流电机的特性随负载变化较大,且不能够直接控制转速,因此需要采用闭环控制系统来实现精确控制。

双闭环控制系统引入了位置环和速度环,可实现更精确和稳定的电机控制,因此在工业应用中被广泛采用。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本文旨在研究无刷直流电机的双闭环控制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无刷直流电机的基本原理和特性,以及闭环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双闭环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包括位置环和速度环的设计和选型,以及PID控制器参数的调整和优化。

3. 基于MATLAB/Simulink的仿真实验,验证双闭环控制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包括转速响应、转速波动、位置误差等指标。

4. 测试实验,实现双闭环控制系统的实际应用,包括负载响应能力与实际应用环境的适应性等方面的测试和评估。

本研究旨在实现无刷直流电机的双闭环控制系统,提高电机的精度和稳定性,为其在工业应用中的广泛应用奠定基础。

三、研究方法和进度安排1.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对无刷直流电机的基本原理和闭环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进行理论分析,然后设计双闭环控制系统,采用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实验,最后进行实际测试实验。

2. 进度安排第一阶段:文献调研和理论分析。

2019年10月-2019年11月。

第二阶段:设计双闭环控制系统。

2019年11月-2020年2月。

第三阶段:基于MATLAB/Simulink的仿真实验。

2020年2月-2020年4月。

第四阶段:测试实验和性能评估。

2020年4月-2020年6月。

第五阶段:撰写毕业论文。

2020年6月-2020年7月。

基于ST7的直流无刷电机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基于ST7的直流无刷电机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基于ST7的直流无刷电机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一. 研究背景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直流无刷电机已经广泛应用于自动化控制领域。

直流无刷电机具有高效、可控性好、响应速度快等优点,已经成为现代工业自动化控制的首选。

为了实现直流无刷电机的可靠控制,需要开发一种高效、稳定的控制系统。

本研究基于ST7微控制器,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针对直流无刷电机的控制系统,能够实现高效、稳定的电机控制和运动控制。

二.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设计并实现一种基于ST7的直流无刷电机控制系统,通过分析电机控制原理,设计算法并实现系统功能,以达到电机控制的高效性、稳定性和精度。

三. 研究内容1. 直流无刷电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 ST7微控制器的原理和特点3. 电机控制算法的设计和实现4. 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和实现5. 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和实现6. 控制系统的测试和优化四. 研究方法1. 理论分析法:根据直流无刷电机和ST7微控制器的原理及其特点,分析电机控制的实现方法。

2. 算法设计法:通过Matlab和Simulink等工具,设计控制算法,进行仿真验证。

3. 硬件设计法:根据控制系统的功能需求,设计电路原理图,并进行PCB设计,并进行气压泄漏测试、电气安全测试以及EMC测试等。

4. 软件设计法:编写控制系统的软件,实现对电机控制和运动控制的高效稳定实现。

5. 系统测试法:对控制系统进行测试和优化,评估系统控制效果和精度。

五. 研究预期成果1. 完成基于ST7的直流无刷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2. 实现对电机的高效稳定控制,精度符合要求。

3. 完成系统测试和优化,掌握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法。

六. 研究意义和价值1. 增强电机控制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 推动控制系统技术的发展,为控制系统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3. 可以应用到各种需要电机控制的场合,例如机械处理、自动化设备等。

七. 研究难点1. 电机控制算法的实现2. 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和实现3. 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和实现4. 接口稳定性和可靠性的设计八. 研究计划1. 第一年:掌握电机控制的基本原理和ST7微控制器的特点,进行控制算法设计和仿真验证。

基于自适应算法的无刷直流电机控制器的研究与设计的开题报告

基于自适应算法的无刷直流电机控制器的研究与设计的开题报告

基于自适应算法的无刷直流电机控制器的研究与设计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无刷直流电机(BLDC)具有高效、高速、快速启停等优点,在航空航天、军事、汽车、家电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BLDC的控制器通常采用PID控制算法,但是存在在抗干扰性能、响应速度、系统稳定性等方面仍有提升的问题。

因此,设计一种基于自适应算法的无刷直流电机控制器,可实现更高效、稳定、精确的控制,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二、研究内容:本项目旨在设计一种基于自适应算法的无刷直流电机控制器,探索自适应算法在BLDC控制中的应用。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建立无刷直流电机数学模型,包括电机本体模型、电机传动系统模型等;2. 深入探究自适应算法原理,选择合适的自适应算法,并将其应用到无刷直流电机控制器中;3. 根据自适应算法的特点,设计适合该算法的控制器结构,并建立电路原理图;4. 进行电路仿真,对设计的控制器进行性能测试,比较其与传统PID控制器的不同之处;5. 对实验样机进行验证,测试其控制性能和实用效果。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理论分析、数学建模、电路设计、电路仿真、实验验证等方法,分别进行系统分析、建模和仿真、设计、测试和评估等研究环节,以实现对基于自适应算法的无刷直流电机控制器的研究和设计。

四、预期结果:通过本次研究,预计可以实现以下预期结果:1. 建立基于自适应算法的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实现快速响应、高效转速控制等特点;2. 通过与传统PID控制器的比较,验证自适应算法的优越性和实用性;3. 将该控制器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中,提高无刷直流电机的控制效率和稳定性。

五、可行性分析:本研究基于自适应算法的无刷直流电机控制器,借鉴了已有的文献和研究成果,有一定的可行性。

同时,本研究中涉及的模型建立、电路设计和仿真实验等环节都有相关的理论和技术支持,可以保证研究的可行性。

六、研究计划:2021年11月-2022年3月:开题策划、文献研究、模型建立;2022年4月-2022年8月:控制器设计、电路仿真、性能测试;2022年9月-2022年10月:数据处理、实验验证、结论总结;2022年11月-2023年2月:论文撰写、论文答辩、论文修改、毕业设计。

电动车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开题报告

电动车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开题报告

电动车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开题报告题目:电动车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一、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随着环保意识的逐渐加强和国家政策的支持,新能源汽车成为了未来发展的趋势。

其中,电动车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关注,其作为一种环保、节能的代表车型,正在逐渐替代传统燃油车。

无刷直流电动机作为电动车的关键动力部件,对电动车的性能、噪音以及电量消耗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针对电动车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控制技术,旨在提高电动车的性能和节能效果,降低噪音和环境污染等方面的问题。

同时,研究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控制技术,也能为电动车的制造和推广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此外,研究成果还将推动我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助力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实力的提升。

三、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1. 对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进行研究分析,深入了解电动机的管理和控制方法。

2. 对电动车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了全面了解,包括传统的控制方法和现今流行的控制技术。

3. 对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器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进行研究,了解其控制逻辑和调节方法。

4. 针对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器中的调节问题,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研究开发适用的控制策略和技术,提升电动车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性能和稳定性。

5. 在实际电动车中进行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技术的应用和验证,评估和分析其效果和优缺点。

四、预期成果通过对电动车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技术的研究,我们将能够:1. 深入了解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控制原理和方法,熟悉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 熟悉电动车无刷直流电动机的调节过程,掌握其控制策略和技术;3. 在实际电动车中进行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技术的应用和验证,了解其效果和优缺点;4. 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和措施,以提高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性能和稳定性。

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开发的开题报告

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开发的开题报告

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开发的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和意义无刷直流电机具有高效、高速、高精度等特点,在各种自动控制系统和工业生产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无刷直流电机市场的不断扩大,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研发成为了当前电机控制系统研究的热点之一。

因此,本文旨在研究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问题,并基于此开发一种高性能的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为该领域的技术发展做出贡献。

2. 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无刷直流电机的结构原理及特性分析2)无刷直流电机的数学模型建立及控制策略分析3)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硬件及软件设计4)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性能测试及评估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仿真模拟等。

对于无刷直流电机的结构原理及特性分析,主要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进行;对于无刷直流电机的数学模型建立及控制策略分析,采用系统动力学建模及仿真模拟的方法进行;对于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硬件及软件设计,采用开发板实验及软件编程的方法进行;对于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性能测试及评估,采用实验测试及性能指标分析的方法进行。

3. 预期成果和创新点本文的预期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无刷直流电机的特性和需求,设计出一种高效、高精度的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和稳态性能。

2)通过对无刷直流电机的数学模型建立及控制策略分析,实现对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3)通过对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的硬件及软件设计,实现对无刷直流电机的控制和调试。

4)通过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的性能测试及评估,验证系统的可行性及优越性。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问题,实现了对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2)采用系统动力学建模及仿真模拟的方法,提高了系统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3)设计出一种高效、高精度的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具有较好的动态响应和稳态性能。

4. 研究进度安排本文的研究计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对无刷直流电机的结构原理及特性进行深入研究,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题目: 无刷直流电动机转矩脉动抑制的研究姓名:专业名称: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研究方向: 交流传动与伺服控制指导教师: )日期:2011年12月30日青岛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现代社会中,电能是最常用且最为普遍的二次能源。

而电机作为机电能量转换装置,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其应用范围已遍及现代社会和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及环节。

为了适应不同的实际应用,各种类型的电机应运而生,其中包括直流电机、异步电机、同步电机、开关磁阻电机和各种其他类型的电机,其容量小到几毫瓦,大到百万千瓦。

相比之下,直流电机具有运行效率高和调速性能好等诸多优点,但是传统直流电机均采用电刷以机械方式换向,因而存在机械摩擦,使电机寿命缩短,并带来了噪音、火花以及无线电干扰等问题,且制造成本高及维修困难。

异步电机结构简单、制造方便、运行可靠、价格便宜,但其机械特性软、启动困难、功率因数低,不能经济地实现范围较广的平滑调速,且必须从电网吸收滞后的励磁电流,从而降低电网功率因数。

他控式变频同步电机具有转矩大、效率和精度高、机械特性硬等优点,但调速困难、容易“失步”等弱点大大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

开关磁阻电机转子既无绕组也无永磁体,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在低速时具有较大的转矩,控制换相时无上下桥直通等问题,但其噪声和转矩波动相对较大,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该类型电机的推广应用。

无刷直流电机在保持传统直流电机优越的调速性能基础上,克服了原来机械换向和电刷引起的一系列问题,且具有效率高、功率密度大、功率因数高、体积小、控制精度高等明显优点。

但是位置传感器的安装与使用,一般会增加电机的成本,并影响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工作寿命;另外,位置传感器装入电机内部,还可能会增大电机的体积,在汽车,航空航天,家用电器,办公自动化领域等对电机体积有严格要求与限制的行业中更适于使用无传感器无刷直流电机。

于是对于无刷无位置传感器直流电动机的转矩脉动抑制的研究就有了很大的意义。

五参考文献[1] 夏长亮.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科学出版社,2009[2] 彭冠炎,杨向宇,张惺.无刷直流电机换相转矩脉动抑制方法综述.防爆电机.2008.5[3] 纪志成,姜建国,沈艳霞,薛花.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转矩脉动及其抑制方法.微特电机.2003.5[4] 周杰,侯燕.无刷直流电机转矩脉动抑制方法综述.机床电器.2007.6[5] Hwang SM, Lieu DK. Reduction of torque ripple in brushless DC motors [J]. IEEE Trans. on Magnetics,1995.31 (6): 3737-3739.[6] Yoon-Ho Kim, Yoon-Sang Kook, Yo Ko. A new technique of reducing torque ripples for BDCM drives[J]. IEEE Tra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1997,44 (5): 735-739.[7] Yoon—Ho Kim,Byung—Guk Cho,Yo Ko.Generalized techniques of reducingtorque ripples in BDCM drives[C].Proceedings from IECON,1994:514 —519.[8] BH Ng,NF Rabmant,TS Low,et a1.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Efects of Machine Parameters on Torque Pulsations in a Brushless Dc Drive[C].Proceedings from IECON,1988:749 —754.[9] Hung JY,Ding Z.Design of currents to reduce torque ripple in brushless perm anent magnet motors[J].IEE Proceedings~B,1993.140(4):260—266.[10] Low TS,LeeT,TsengK,eta1.Servo performance of a BLDC drive wit Il instantaneous torque control[J].IEEE Trans.on Industry Applications,1992,28(2):45—462.[11] Lee T,Low T,Tseng K.An intelligent indirect dynamic torque sensor for permanent magnet brushless DC drives[J].IEEE Trans.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1994,41(2):191—200.[12] Batzel TD,Lee KY.Commutation torque ripple minimization for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achines with Hall efect position feedback[J].IEEE Trans.on Energy Conversion,1998,13(3):257—262.[13] Tan Hui.Controllability analysis of torque ripple due to phase conmutation in brushless DC motors[C].Proceedings form ICEMS,200l:l3l7 一l322.[14] Chang—hee Won,Joong—Ho Song,Ick Choy.Commutation torque ripple reduction in brushless DC motor drives using a single DC current sensor[C].Proceedings form PESC,2002:985—990.[15] Berendsen CS,Champenois G,Pavione J.Commutation strategies for brushless DC motors influence on instant torque[J].IEEE Trans.on Power Electronics,1993,8(2):231—236.[16] Gwang—Heon Kim,Seog—Jeo,Jong—Soo Won.Analysis of the commutation torq ue ripple efect for BLDCM fed by HCRPW MVSI(brushless DC motors)[C].Proceedings form APEC,1992:277 —284.[17] Yilmaz Sozer,David A.Torrey.Adaptive torque ripple control of permanent magnet brushless DC motors[C].Proceedings form APEC.1998:86 —92.[18] Yoshida M,Murai Y,Takada M.Noise reduction by torque ripple suppression in brushless DC motor[C].Proceedings form PESC Record.1998:1397 —1401[19] Yoshihiro Mural,Yoshihim Kawase,Kazuharu Ohashi,et a1.Torque ripple improvement for brushless DC miniature motors[J].IEEE Trans.on Industry Applications,1989,25(3):44l一450.[20] Min Dai,Ali Keyhani,Tomy Sebastian.Torque ripple analysis of aperm anent magn et brushless DC motor us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C].Proceedings form IEMDC 2001,2001:241—245.[21] Tomy Sebastian,Vineeta Gangla.Analysis of induced EMF waveforms and torque ripple in a brushless perm anent magn et machine[J].IEEE Trans.on Industry Applications,1996,32(1):195—200.[22] Sunia Murthy,Benoit Demuane,Buyun Liu,et a1.Minimization of torque pulsations in a trapezoidal back —EMF perm anent magnet brushless DC motor[C].Proceedings form Thirty—Fourth IAS Annual Meeting,1999:1237 —1242.[23] Sangmoon Hwang,Dennis K Lieu.Design techniques for reduction of reluctance torque in brushlesspermanent magnet motors[J].IEEE Trans.on Magnetics,1994,30(6):4287—4289.[24] Breton C,Bartolome J,Benito JA,et a1.Influence of machine symmetry on reduction of cogging torq ue in perm anent—-magnet brushless motors[J].IEEE Trans.on Magnetics,2000,36(5):3819—3823.[25] Aengns Murray.Torque and EMF ripple reduction in brushless machines[J].IEE Colloquium on Permanent Magnet Machines and Drives,1993,8(5):8/1—8/4.[26] Takeo Ishikawa,Gordon R.Slemon.A method of reducing ripple torque in permanent magnet motors without skewing[J].IEEE Trans.on Magnetics,1993,29(2):2028—2031.[27] Favre E,Cardoletti L,Jufer M.Permanent—magnet synchronous motors 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to cogging torq ue suppression[J].IEEE Trans.on Industry Applications,1993,29(6):1141一l149.[28] Fukuda T,Shibata T.Theory and application of neural networks for industrisal control system[J].IEEE Trans.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1992,39(6):432—489.[29] Ahmed R,Kotaru,Raj.Neural net—based robust controller design for brushless DC motor drives[J].IEEE Trans.on Applications and Review,1999,29(3):460—474.[30] Kwok ST,Lee CK.Torque ripple reduction for brushless DC motor speed control system[C].Proceedings form PESC,1991:702—7o6.[31] Lee CK,Kwok NM.Torque ripple reduction in BLDC motor velocity control systems using an optimal controller[C].Proceedings form Six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Conf.Pub1.No.376),1993:600—605.[32] Lee CK,Kwok NM.Torque ripple reduction in brushless DC motor velocity contro l systems using a cas cade modified mod el reference compensator[C].Proceedings form PESC,1993:458—464.[33] Kim GwangHeon,Kang SeogJO0,Won JongSoo.Analysis of the commutation torque ripple effect for BLDCM fed by HCRPWMVSI[C].Boston,MA,USA:Applied Power Electronics Conference and Exposition,1 992,Seventh Annual,23—27 Feb.1992.[34] 杨进,杨向宇.一种减小无刷直流电机纹波转矩的新方法[J].微电机,2005,(1).[35] 张相军,陈伯时.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中PWM调制方式对换相转矩脉动的影响[J].电机与控制学报,2003,(2).[36] 齐蓉,琳辉,陈明.无刷直流电机换相转矩脉动分析与抑制[J].电机与控制学报,2006,(3).[37] 林平,韦鲲,张仲超.新型无刷直流电机换相转矩脉动抑制控制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6,(3).[38] 邱建琪,林瑞光.永磁无刷直流电机转矩脉动抑制的SVPWM控制[J].中小型电机,2003,(2).[39] Petrovic V,Ortega R,Stankovic A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