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联供系统综合优化调度
热电联产调度的若干分析

热电联产调度的若干分析一、热电联产节能发电调度的意义热电联产就是同一电厂中的供热系统与发电系统的联合形式,是目前发展潜力最为广阔的能源产业,因其可同时生产机械能、电能和有用热能,故总效能一般在90%以上,可以说对能源利用率的提高、环境污染的减少、供热质量的改善等意义重大。
由于部分热电联产机组所以采暖期和非采暖期为准进行核定出力的发电调度技术有失科学性,易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损失和较多污染物排放,而引入节能发电调度技术可在确保电力供应可靠的基础上,对机组的能耗大小和污染水平给予从低到高的排序,然后优先调度可以再生的发电资源,依次调度化石类发电资源,以此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
如基于节能调度发电技术的热电联产机组,可通过重新加热废弃热量用于取暖供热,进而提高能源利用率;因锅炉容量大、烟囱高、除尘好,可进行炉内脱硫除硝,故具有巨大的社会和环境效益;同时通过综合利用能源,以及改善供热质量、补充电源,既可以缓解供电负荷,也可以提高热电生产的安全性和高效性,故经济效益显著。
如此看来,热电联产机组的节能发电调度技术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热电联产调度的优化热电联产调度优化主要包括系统优化、循环发电等等。
就系统优化发面,主要有传统的锅炉汽轮机两级优化、以及在传统优化方式基础上的热力系统自适应优化调度。
所谓锅炉汽轮机两级优化就是在满足所需的总电功率和热网的总供汽量的前提下,以最少总蒸汽量来分配每个阶段的电气和热负荷;锅炉在满足所需的总供汽量的前提下,优化锅炉热负荷的分配,使锅炉总燃料消耗量最低。
汽轮机的负荷分配采用分枝限界反向跟踪的优化算法来求解,锅炉的负荷分配则采用转动坐标轴直接搜索可行方向法来求解。
循环发电主要包括快速启动锅炉,补燃式联合循环以及三压再热蒸汽循环。
(1)快速启动锅炉相关原理即采用大直径汽包;水冷壁上集箱采用分流导汽管;选用较大的循环倍率。
(2)补燃式联合循环的主要优点是:装置的尺寸小、占地少、投资低;机动性好。
综合能源系统中热电耦合优化策略

综合能源系统中热电耦合优化策略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对环境影响的关注,综合能源系统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能源供应模式。
综合能源系统是将不同形式的能源进行整合和优化利用的系统,通过热电耦合优化策略,可以进一步提高综合能源系统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热电耦合优化策略是指在综合能源系统中利用热电耦合技术,将热能和电能进行耦合,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系统的经济性。
这一策略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实施,包括热电联供、热电联储、热电联供储等。
首先,热电联供是一种常见的热电耦合优化策略。
它通过将热能和电能的产生相互关联,在能源系统中共享热能和电能,提高系统的整体能源效率。
在综合能源系统中,热电联供可以通过利用余热、废热等热能资源,提供热水、蒸汽等供热需求,同时产生电能以满足电力需求。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减少能源浪费,还可以节约能源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其次,热电联储是另一种重要的热电耦合优化策略。
它通过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并进行储存,以满足系统的热能需求。
热电联储技术可以利用电能在储能系统中储存,然后通过逆变器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供给系统的供热需求。
这种方式解决了能源消耗不稳定和电力储存不足的问题,提高了综合能源系统的供能可靠性和灵活性。
此外,热电联供储也是一种热电耦合优化策略。
它通过将热能和电能的产生和储存相结合,实现系统的能源的供应和储存。
具体来说,当系统产生过剩的热能和电能时,可以将其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当系统需要热能和电能时,可以利用已储存的能源进行供给,从而提高能源利用率和系统的经济性。
综合能源系统中的热电耦合优化策略不仅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还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通过合理的能源规划和系统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不同能源形式之间的相互关系,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这种综合能源系统可以使得能源供应更加可靠和可持续,为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然而,在实施热电耦合优化策略时,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不同的能源形式之间的耦合和转化需要复杂的技术支持,包括逆变器、储能系统等设备。
供热系统多热源联网运行调度方法探讨

供热系统多热源联网运行调度方法探讨李璟旭天津市津能滨海热电有限公司 天津 300000摘 要 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供热系统向着大型化、多热源方向发展。
对于多热源的热网,进行合理的调度,确定优化的运行方式(即确定是釆用联网运行还是解裂运行的方式)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对多热源联网运行系统稳定、节能、经济等特征分析,阐述了多热源联网系统研究及运行调度的重点,提出了多热源联网系统运行中存在的一些难点以及需要重视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 集中供热;多热源;供热系统;运行调度1 多热源联网运行系统的特征1.1 系统稳定经过不同的多个热源联结而成的多热源供热联网体系,在系统的使用过程中不同的热源是存在互为备用的联系。
如果单个热源抑或供热主干线出现一定的故障,也不会对整个供热系统带来较大的影响,同样可以保障系统的正常功能,并能够尽量减少因系统故障对用户产生的不利影响。
同时,采用多热源联网运行,其环状管网所拥有的摩阻系数相对小,不同热力站自用压头要相对大,使供热系统的整体压力更具有稳定性。
1.2 系统节能采用多热源供热方式,其基础热源来承担相应的基本热负荷。
如果此时热源无法达到热负荷需求,系统就会启动调峰热源,使其承担峰值热负荷。
采用此种工艺技术,可以使低能耗量的热源尽可能地达到满负荷运转,从而减少了高能耗量热源开启的时长,进而减少了系统运行的总能耗数量。
1.3 系统经济采用多热源联网技术,能够有效减少系统中备用设备的数量,并能够减少供热管道的敷设数量,从而使得系统建设时的资金投入减少。
而通过对各个热源进行科学的安排,可以让热源与相关设备尽可能地以高负荷运转,从而使系统的效率得以有效提升,也会显著的减少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成本投入。
1.4 系统可扩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导致很多地方出现之前供热网络不能达到城市发展的现实要求,并出现了拥有热源但供热网络不能扩建的问题。
不过我们又必须在之前的供热区域再扩增供热范围,那么采取多热源联网供热所具有的可扩特征就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
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综述

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综述随着能源结构和需求的不断变化,综合能源系统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综合能源系统是指将两种或多种能源类型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优化组合,以实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而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调度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
本文将综述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的现状、研究方法、成果及不足,并探讨未来的研究方向。
在目前的综合能源系统中,优化调度主要面临着以下几个难点:多能源类型的协调与优化:综合能源系统涉及多种能源类型,如电力、燃气、热力等,如何实现这些能源类型的协调与优化是一大挑战。
能源供应与需求的动态平衡:由于能源需求和供应的波动性,如何在保证能源供应的同时,实现能源需求的动态平衡,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系统安全与稳定运行:综合能源系统的运行安全和稳定性是优化调度的重点,如何在保证系统安全的同时实现优化调度是一大挑战。
经济性与环保性:在优化调度过程中,需要同时考虑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如何实现两者的平衡是一大难题。
针对上述难点,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建模与算法研究:建立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调度模型,并采用适当的算法进行求解,是解决优化调度问题的关键。
目前,研究者们提出了诸多建模和算法方案,如混合整数规划、动态规划、遗传算法等。
数据采集与处理:为了实现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调度,需要采集和处理大量的数据。
目前,数据采集和处理的手段日益丰富,如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为优化调度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系统安全与稳定性研究:针对综合能源系统的安全与稳定运行,研究者们提出了诸多策略和方法,如采用稳定的能源供应、制定合理的调度策略等。
虽然现有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以下不足:缺乏对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的整体性研究:现有的研究多集中于某一特定领域或某一特定方法,缺乏对整体优化调度体系的深入研究。
缺乏对动态环境和不确定因素的研究:综合能源系统的运行环境是动态变化的,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如何应对这些变化和不确定性是目前研究的薄弱环节。
《热电厂调度节能优化系统》实施原则(讨论稿)

一、概述为落实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急计基础(2000)1268号《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热电专业委员会做了一系列宣传贯彻工作。
根据基层热电企业的要求,大家都认为国家应组织力量编制热电厂调度节能优化指导性文件。
为有效节约能源,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热电联产健康发展,经国家计委基础产业司和国家经贸委电力司同意,编制《热电厂调度节能优化系统》实施原则,作为开发和建立《热电厂调度节能优化系统》的依据。
二、编制原则1、采用热电厂调度节能优化系统的目的是为了有效节约能源,改善环境质量,其主要内容是对热电厂运行情况的监测和合理安排热电厂发电供热。
2、“热电联产,以热定电”是热电厂运行应遵循的原则,根据机组特性和供热量大小以及国家有关热电联产的认定标准,如热电比,来确定以热定电考核标准,热电厂必须按该标准合理安排经济运行。
3、根据国务院批准的《电网调度管理条例》和国家经贸委公布的《电网调度信息披露暂行办法》,以检测一个热电厂的安全经济运行为目标,力争将来满足多热源联网安全经济运行的要求。
4、多热源联网时按供热优化调度确定各热电厂供热量,热电厂根据该供热量按上述二、2考核标准安排发电。
5、多热源联网时调度应考虑:(1)垃圾热电厂应承担基本负荷。
(2)高参数大容量热电厂承担基本负荷,锅炉房承担尖峰负荷。
(3)清洁燃料热电厂和循环流化床锅炉热电厂与装有高效除尘脱硫设备的热电厂承担基本负荷。
(4)装置有大型抽汽冷凝两用机组的热电厂承担基本负荷。
(5)燃气-蒸气联合循环热电厂承担基本负荷。
(6)实现热、电、冷联产的小型全能量系统,不参加调峰,以自发自用为主。
少数多余电量安排优先上网。
(7)燃用煤矸石、煤泥的热电厂(燃料的应用基,低位发热量应不大于每千克12550千焦)承担基本负荷。
三、系统应监测的内容1、实时监测热电厂各机组抽汽口和供热出口处的流量、温度、压力等参数。
2、实时监测各供热机组的发电量与热电厂上网电量。
《集成热泵的热电联产微电网优化调度》范文

《集成热泵的热电联产微电网优化调度》篇一一、引言随着能源结构的转型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微电网技术作为实现分布式能源管理和优化利用的重要手段,受到了广泛关注。
其中,集成热泵的热电联产微电网(CCHP Microgrid)以其高效、环保的特点,在能源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本文旨在探讨集成热泵的热电联产微电网的优化调度策略,以提高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
二、微电网系统概述集成热泵的热电联产微电网系统,是一种集成了热力发电、电力供应、热能回收等多功能的综合能源系统。
该系统通过高效的热电联产技术,将热能和电能进行联合生产,并通过集成热泵技术,实现热能的回收和再利用。
这种系统具有高效率、低排放、灵活调度等优点,对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三、优化调度策略1. 需求侧管理:根据微电网内外的能源需求,进行合理的负荷预测和需求侧管理,以实现电力和热力的供需平衡。
2. 发电侧优化:根据电力和热力的供需情况,合理调配热电联产机组的运行,优化发电侧的出力,提高能源的生产效率。
3. 储能系统应用:通过在微电网中设置储能系统,如电池储能、热储能等,实现能量的储存和释放,平衡电力和热力的供需波动。
4. 集成热泵技术:利用集成热泵技术,实现热能的回收和再利用,提高热能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5. 智能调度系统:建立智能调度系统,实现微电网的自动化管理和优化调度,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四、实施与效果在实施集成热泵的热电联产微电网优化调度策略后,可以预期取得以下效果:1.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优化调度策略和集成热泵技术,提高电力和热力的生产效率和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2. 降低排放:热电联产技术的高效性降低了污染物的排放,有助于环境保护。
3. 增强系统稳定性:智能调度系统的应用提高了微电网的自动化水平和运行稳定性。
4. 提高经济效益:通过优化调度策略和降低能源消耗,降低微电网的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综合能源发电系统优化调度策略

综合能源发电系统优化调度策略摘要:相比于以往的分供系统,多通互补能源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要高的多,同时其能源供应成本也相对较低,并且在综合能源发电系统运行中所产生的环境效益要更加明显。
不过,由于综合能源发电系统属于一种非线性系统,这也使其规划问题的复杂性要更高。
为了实现对综合能源发电系统的科学规划,本文对综合能源发电系统运行的相关优化策略进行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分布式能源;互补能源;优化策略我国电网企业在2017年10月出台的能源服务业务意见文件中进一步明确了综合能源服务业务的开展意义,并对综合能源服务业务的开展要求进行了总体制定,而在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开展中,以加快多元化分布式能源服务供应体系的构建成为该文件中的重点内容。
为了满足电网企业的发展要求,电力企业应大力开展综合能源发电系统的运行优化,针对综合能源发电系统的运行规划问题,制定具体而详尽的优化策略,以此确保多能源进行协同优化与互补,使可再生能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为此,以下便对综合能源发电系统运行的优化策略进行相应的研究。
一、综合能源发电系统介绍综合能源发电系统是将分布式能源作为核心的,其可实现对不同区域的多能源供应,从而使热、电、水、燃气、冷等供能形式进行有效整合,进而实现对多能源的协同优化与互补,最大限度的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
此外,还可为能源的梯级利用提供技术支持,使能源综合利用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不过,由于综合能源发电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变量复杂、特性众多、随机性较强,这也使综合能源发电系统属于一种较为典型的非线性系统。
相比于传统的能源系统,综合能源发电系统的规划问题要更加复杂,为了解决其系统规划问题,国内外许多学者都纷纷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二、综合能源发电系统的运行评价2.1热力学性能评价对于分布式发电来说,其对能源的一次利用率需要超过70%,这也是我国发改委的重要规定。
对于一次能源利用率来说,其主要具有直观和简单的特点,通过一次能源利用率,可对燃料与电之间的品味进行一定程度的体现,不过却难以对煤、天然气等燃料的区别进行区分,因此需要通过分析法则来对不同品味的能进行转化,使其成为同质能后来得到合理的评价结果。
双碳背景下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

双碳背景下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双碳目标成为了全球能源领域的热门话题。
双碳背景下,如何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碳排放的降低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正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综合能源系统是指将不同能源形式(如电、热、气、冷等)和不同能源设备(如火力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储能设备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相互协调、高效运行的能源系统。
优化调度则是指在综合能源系统中,通过合理安排不同能源形式和设备的运行模式,以最大化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碳排放为目标,实现整个系统的优化。
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的核心是能源的灵活运用和互联互通。
通过合理配置不同能源设备的运行模式,可以实现能源的互补和相互转化,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例如,在电力系统工作负荷较大时,可以通过调整燃气发电机组的运行模式,将部分电力需求转化为热能输出,实现能源的综合利用。
同时,通过建立能源互联互通的机制,可以实现不同能源形式的互补供应,提高整个系统的供能可靠性和稳定性。
双碳背景下,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的意义更加凸显。
一方面,通过优化调度,可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降低碳排放。
例如,通过合理调度不同能源设备的运行模式,可以使可再生能源(如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的利用率最大化,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从而实现碳排放的降低。
另一方面,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可以提高能源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通过建立多能源互补供应的机制,可以减少单一能源供应的风险,提高整个系统的抗灾能力。
然而,要实现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调度并不容易。
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能源数据监测和管理系统,实时掌握各种能源形式和设备的运行状态。
其次,需要开展深入研究,建立合适的优化调度模型和算法,以实现能源的最优配置和运行。
最后,还需要加强政策和法规支持,鼓励能源企业和用户参与综合能源系统的建设和运营。
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mart Grid 智能电网, 2018, 8(6), 532-537Published Online December 2018 in Hans. /journal/sghttps:///10.12677/sg.2018.86058Comprehensive Optimal Dispatchof Combined Heat and Power SystemYulin Liu1, Yangyang Song21Production Operation Management Center of Sinopec Shengli Oilfield Bureau, Dongying Shandong2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Qingdao ShandongReceived: Nov. 6th, 2018; accepted: Nov. 17th, 2018; published: Nov. 29th, 2018AbstractThe optimal scheduling of multi-energy systems with natural gas, geothermal and other clean energy source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energy efficiency and reduc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istributed energy supply characteristic and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 of econom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afety, a multi-energy system dispatch mathe-matical model is established to maximize the comprehensive benefit with the constraint such as the balance of power and heat, the limit of distributed generation and the tie-line power. The three scheduling strategies are guided by electricity price, gas price and coordinated price.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integrated optimization dispatch model is superior to the single-objective optimal dispatch model, and the scheme takes into consideration various indexes and achieves the overall optimal effect. The dispatch strategy guided by electricity price and cooperative price is better than that of gas price.KeywordsDistributed Energy, Optimization Dispatch, Combined Heat and Power, Comprehensive Benefit热电联供系统综合优化调度刘玉林1,宋阳阳21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局生产运行管理中心,山东东营2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青岛收稿日期:2018年11月6日;录用日期:2018年11月17日;发布日期:2018年11月29日摘要以天然气、地热等清洁能源为燃料的热电联供系统优化调度能够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刘玉林,宋阳阳在分析各分布式能源出力特性的基础上,计及电/热功率平衡约束、分布式能源设备出力约束、联络线功率约束,综合考虑经济性、环保性、节能性,以综合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建立热电联供系统综合优化调度数学模型,计及离并网模式,分别以电价、燃气价格、协同价格为引导研究调度策略。
通过算例分析表明,综合优化调度模型兼顾了多方面指标,达到了总体优化的效果,以电价和协同价格为引导的调度策略优于燃气价格为引导的调度策略。
关键词分布式能源,优化调度,热电联供,综合效益Copyright © 2018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licenses/by/4.0/1. 引言随着石油、煤炭等一次能源的大量消耗,各种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应用日益广泛[1] [2] [3]。
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CHP 系统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它是一种将制热和发电一体化的多联供系统,同时提供热、电三种能量,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同时,文献[4] [5]综合考虑经济、环保、节能,基于热电比可调,构建了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双层优化模型。
文献[6]综合考虑一次能源利用率、碳排放以及运行成本,提出了一种冷/热/电联供系统的三级协同优化方法,建立了三级协同优化模型。
文献[7]以经济性和环保性为目标,针对采暖期和空调期建立综合能源系统调度模型。
文献[8] [9]将太阳能发电与冷热单联产系统相结合,实现了能源的综合利用,提高能源利用率。
文献[10]建立了含运行成本、环境价值成本、冷热电协调成本的多目标节能调度模型。
文献[11] [12]建立了能源系统一体化经济调度模型,并利用基于粒子维度熵的改进混沌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
以上文献仅考虑了综合效益,未采用不同调度策略。
本文综合考虑经济性、环保性、节能性,以综合效益最大化建立热电联供系统综合优化调度模型和调度策略,通过算例分析,结果表明,综合性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兼顾运行过程中的经济性、环保性、节能性,所得方案优于单目标优化调度模型。
2. 热电联供系统综合优化调度数学模型2.1. 分布式能源的出力数学模型热电联供系统由1个分布式能源站与N 个居民区负荷组成,分布式能源站由1台CHP 系统(1台燃气发电机组 + 1台余热锅炉),3台燃气锅炉,2台地源热泵组成。
2.1.1. CHP 系统数学模型CHP 系统包括微型燃气轮机和余热锅炉,微型燃气轮机利用天然气发电,余热锅炉利用微型燃气轮机发电后排气的余热量,提供制热量。
CHP 系统的数学模式如式(1)~(3)。
()()()11MT MT CHP CHP Q t P t ηηη=−− (1) ()().CHP.hot MT rec CHP hot Q t Q t COP η=×× (2)1210rec T T T T η−=− (3) Open Access刘玉林,宋阳阳式中,()MT Q t 为t 时刻燃气轮机排气余热量,kW ;()MT P t 为t 时刻CHP 发出的电功率,kW ;CHP η为燃气轮机发电效率,kW ;1η为燃气轮机散热损失系数,本模型中取0.03;().CHP hot Q t 为t 时刻燃气轮机烟气余热提供的制热量,kW ;.CHP hot COP 为制热系数,本模型中分别取1.2;rec η为余热回收效率;0T 为环境温度;12,T T 分别为余热烟气进出溴冷机的温度,K ,本模型中取573.15 K 和423.15 K 。
2.1.2. 燃气锅炉数学模型燃气锅炉指的是燃料为燃气的锅炉,燃气锅炉和燃油锅炉、电锅炉比较起来最经济,燃气锅炉数学模型如式(4)。
()()GB GB GB Q t P t η=× (4)式中:()GB Q t 为t 时刻燃气锅炉的产热量,kW ;()GB P t 为t 时刻输入燃气锅炉的天然气功率,kW ;GB η为燃气锅炉转换成热的效率。
2.1.3. 地源热泵数学模型地源热泵是陆地浅层能源通过输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如电能)实现由低品位热能向高品位热能转移。
地源热泵技术属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
地源热泵属经济有效的节能技术。
其地源热泵的COP 值达到了4以上,也就是说消耗1 kWh 的能量,用户可得到4 kWh 以上的热量或冷量。
地源热泵数学模型如式(5)。
()()..HP hot HP hot HP Q t COP P t =× (5)式中:().HP hot Q t 为t 时刻地源热泵的产热功率,kW ;()HP P t 为t 时刻地源热泵消耗的电功率,kW ;.HP hot COP 为地源热泵的制热系数,取4.4。
2.2. 热电联供系统综合优化调度模型的建立综合考虑热电联供系统的运营收益、运行过程中直接或间接造成的环境代价、能源消耗量,以综合效益最高建立目标函数如式(6)~(10),综合考虑热/电功率平衡约束、设备出力约束、联络线功率约束,建立多能源综合优化调度模型,如式(11)~(15)。
112233min F F F F ααα=−++ (6) ()()()()()()242411211gas e e h h n grid grid t t ng P F C t C t C t L t C L t C P t C LHV == =−=×+×−×+×∑∑ (7)()()()()242423....11CHP CHP i GB GB i HP HP i grid grid i t t F C t P t Q t Q t P λλλλ== ==×+×+×+× ∑∑∑∑∑∑ (8)()()()24243411gas grid t t F C t P t P t ====+∑∑ (9)其中:()()()MT gas GB CHPP t P t P t η=+ (10)s.t.()()()()..CHP hot GB HP hot h Q t Q t Q t L t ++= (11)()()()MT grid HP P t P t P t +≥ (12) ().max 0grid grid P t P ≤≤ (13)刘玉林,宋阳阳().max 0CHP CHP P t P ≤≤ (14) ().max 0i i Q t Q ≤≤ (15)式中,123,,F F F 分别为经济性指标、环保性指标、节能性指标;123,,ααα分别为各子目标所占比重;()()()()1234,,,C t C t C t C t 分别为售电和售热收益、购能成本、环境价值成本、能源站自身消耗电能;()(),e h C t C t 为售电价格、售热价格;()(),e h L t L t 为电负荷、热负荷,kW ;V 为消耗的天然气功率,kW ;ng LHV 为天然气低热值,取9.7 kW/m 3;n C 为天然气价格,元/m 3;()grid P t 为t 时刻从大电网购买电量,当离网运行时为0 kW ;grid C 为大电网电价;....,,,CHP i GB i HP i grid i λλλλ分别为CHP 、燃气锅炉、地源热泵、大电网生产1 kWh 能量排放污染物i 的环境价值,元/kWh ;i 表示污染物种类,包括CO 2,NO X ,SO 2,C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