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功能测定在小儿支气管哮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合集下载

肺功能监测在儿童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研究

肺功能监测在儿童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研究

肺功能监测在儿童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支气管哮喘是儿童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其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在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引起。

支气管哮喘患儿常表现为喘息、胸闷、咳嗽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了患儿的生活质量和学习效率。

早期诊断和及时干预对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治疗至关重要。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肺功能监测在儿童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情况,并分析其在预防、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1. 研究支气管哮喘在儿童中的临床特点,了解其发病机制和发展规律;2. 探讨肺功能监测在儿童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现状,包括其在评估肺功能损害程度、指导治疗方案选择以及预测疗效等方面的表现;3. 分析不同肺功能监测方法的优缺点,比较其在儿童支气管哮喘中的适用性和准确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4. 对肺功能监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其与临床表现、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的关联性;5. 探讨影响肺功能监测结果准确性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生活环境等因素,为提高监测精度提供理论基础。

1.3 研究意义肺功能监测在儿童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儿童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慢性呼吸道疾病,对儿童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通过对肺功能监测在儿童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依据。

肺功能监测在儿童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研究对于评估哮喘病情的严重程度、预测病情的发展趋势,以及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监测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肺功能,可以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指导医生进行有效干预措施,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疾病的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肺功能监测在儿童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和应用前景,对于促进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和治疗水平的提升,保障儿童患者的健康,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肺功能监测在儿童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研究

肺功能监测在儿童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研究

肺功能监测在儿童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研究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疾病,严重影响了儿童健康和生活质量。

肺功能监测是一种有效的监测方法,可用于评估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疾病严重程度、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

本文将讨论肺功能监测在儿童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研究。

肺功能监测可以测量吸气和呼气时的肺容积以及气流速度,以评估肺功能的正常性。

在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中,肺功能监测可以检测到肺功能异常情况,如肺容积降低和气流受限。

肺功能监测在哮喘患儿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连续监测,可以了解治疗的疗效,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一些研究表明,哮喘患儿的肺功能随时间推移而变化。

因此,定期检测肺功能可以提前发现肺功能下降的迹象,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气流受限是哮喘患儿最常见的病理改变之一,在诊断儿童支气管哮喘时,可以通过测定儿童呼气回路的一些参数来诊断患者是否存在气流受限。

例如,通过测定儿童的气道阻力指数、呼气流量-容积曲线、肺泡峰流速等指标,可以得出哮喘患儿存在气流受限的结论。

同时,这些指标也可以用于监测哮喘患儿的治疗效果。

随着技术的发展,肺功能监测方法越来越多,如超声多普勒技术、脉搏波描记、耗氧量测定、脑血流量测定等。

这些新技术为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例如,通过脉搏波描记技术,可以评估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血管功能和血压变化,进而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总之,肺功能监测在儿童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非常重要。

通过肺功能监测,医生可以及时诊断和监测气流受限,确定治疗方案和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质量,减少肺功能损伤程度。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肺功能监测手段将更加丰富,为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肺功能监测在儿童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研究

肺功能监测在儿童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研究

肺功能监测在儿童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研究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肺功能监测方法逐步成为诊断和评估肺部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应用中,肺功能监测的作用愈发重要。

一、肺功能监测技术常用的肺功能监测技术有肺活量(VC)、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速(PEF)和最大呼吸流量(MEF)等指标。

肺活量可以反映肺的总体积,FEV1反映出肺在一秒钟内呼出的气体体积,PEF和MEF则可以反映肺的通气功能、气道狭窄程度以及支气管收缩的状态等。

二、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和评估儿童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其主要症状为反复发作的咳嗽、喘息和呼吸困难等。

在诊断和评估儿童支气管哮喘时,肺功能监测可以为医生提供宝贵的参考依据。

首先,肺功能监测可以评估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病情严重程度。

根据肺功能指标的不同,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病情可以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等不同程度。

比如,FEV1和PEF的减少程度可以反映支气管狭窄的程度,从而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

其次,肺功能监测可以评估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效果。

在治疗期间,医生可以通过监测肺功能指标的变化来评估治疗的有效性。

比如,如果肺活量、FEV1和PEF等指标明显改善,就说明治疗效果良好。

最后,肺功能监测可以帮助医生制定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方案。

不同程度的病情需要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肺功能监测可以给出有力的依据。

三、注意事项在进行肺功能监测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肺功能监测应在基础状态下进行,过度运动、紧张等因素会影响测试结果。

2. 测试前应让患儿充分休息,避免精神紧张或身体疲劳。

3. 测试需要有专业医生指导,并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

4. 对于年龄较小或无法配合的患儿,可以采用口罩式呼吸机替代传统的肺功能测试仪器。

综上所述,肺功能监测在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医生应根据测试结果,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尽可能提高治疗效果。

肺功能检测在小儿哮喘和咳嗽变异性哮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肺功能检测在小儿哮喘和咳嗽变异性哮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肺功能检测在小儿哮喘和咳嗽变异性哮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引言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增加,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严重影响。

在儿童中,哮喘的病例也越来越多,而且在儿童哮喘病例中,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一种特殊类型,其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肺功能检测是诊断和评估哮喘病情的重要手段,本文就肺功能检测在小儿哮喘和咳嗽变异性哮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

肺功能检测技术肺功能检测是通过一系列的测试来测量呼吸系统的功能和效能,从而评估肺部的状况。

常见的肺功能检测项目包括:肺活量测定、用力呼气容积测定、气流速度-容积曲线测定、最大呼气流速测定等。

这些测试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肺功能、气道阻力、气道弹性和肺部的通气功能,对于哮喘的诊断和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

小儿哮喘的肺功能检测应用小儿哮喘的肺功能检测主要用于两个方面:一是诊断,二是评估疗效。

对于儿童哮喘,肺功能检测可以帮助医生初步判断患者的肺功能是否存在异常,进行初步的诊断。

对于已经确诊的哮喘患儿,肺功能检测也可以用于评估治疗效果,观察患者是否存在肺功能改善、气道通畅等情况。

肺功能检测对小儿哮喘的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

哮喘最主要的特征是气道高反应性和气流受限。

肺功能检测可以通过测定患儿的肺活量、气流速度等指标来判断患儿是否存在气流受限。

通过测定患儿的呼气流速-容积曲线,还可以对患儿的气道狭窄情况进行评估。

肺功能检测可以帮助医生明确患儿的病情,为后续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肺功能检测还可以用于评估小儿哮喘的疗效。

一方面,肺功能检测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治疗是否有效,患儿的肺功能是否得到改善,从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对于长期治疗的患儿,可以通过肺功能检测来监测肺功能的动态变化,提前发现肺功能下降的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肺功能的长期损害。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肺功能检测应用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其主要特点是患者仅表现为慢性咳嗽,缺乏明显的气喘症状,对于这种类型的患者,往往容易被漏诊。

肺功能检查在小儿支气管哮喘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肺功能检查在小儿支气管哮喘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肺功能检查在小儿支气管哮喘中的诊断价值研究[摘要]目的探讨在小儿支气管哮喘诊断中检测肺功能指标的临床诊断意义,为临床医生诊断小儿支气管哮喘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6月这段时间我院儿科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6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的儿童6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儿童均检测肺功能指标,肺功能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所有呼气量的比例(FEV1/FVC)、最大呼气流量(PEF)、呼气中断流速(PEF25%)、呼吸中期瞬间流速(PEF50%)、呼吸后期瞬间流速(PEF75%),观察两组儿童肺功能指标情况。

结果研究组患儿发作期与缓解期肺功能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发作期肺功能指标低于缓解期(P<0.05); 发作期患儿小气道指标以重度、中度损伤较多,大气道指标以轻度损伤为多。

缓解期患儿PEF25%、PEF50%、PEF75%显示异常,其他指标接近正常。

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肺功能指标与健康儿童指标有明显差异,并且发作期与缓解期与有明显变化,临床医生在诊断小儿支气管哮喘时可以通过检测肺功能指标确定病情,及时治疗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支气管哮喘;肺功能指标;诊断意义支气管哮喘又称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疾病,以气道出现慢性炎症反应为主要特征。

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一般在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以儿童发病率较高。

遗传和环境是导致哮喘患者发病的主要因素,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导致气道不可逆性缩窄,气道重塑。

对于哮喘者来说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能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

寻找有效、合适的检测指标辅助临床医生早期诊断哮喘成为临床首要任务。

肺功能指标检测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中占据重要作用,为临床医生诊断呼吸系统疾病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

有研究显示,在哮喘患儿治疗时检查肺功能指标,能为临床医生诊断哮喘疾病提供诊断诊所。

肺功能检测在儿童哮喘中的临床应用

肺功能检测在儿童哮喘中的临床应用

肺功能检测在儿童哮喘中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哮喘患儿行肺功能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哮喘患儿100例,实施为期3个月的哮喘治疗,治疗前后均对患儿实施肺通气功能检测,对患儿急性发作期呼吸生理参数以及缓解期呼吸生理参数进行研究分析。

结果治疗后患儿的肺功能大气道指标以及肺功能小气道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儿童哮喘患儿在实施肺功能检测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客观性、重复性以及较高的临床相关性,能够有效做到动态观察,针对哮喘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以及疗效评价均能够获得显著效果。

关键词肺功能检测;儿童哮喘;临床应用哮喘属于较为普遍的一种呼吸道疾病,临床表现出较高的发病率,诸多集中于儿童发病。

针对哮喘症状,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咳嗽症状、喘鸣症状以及呼吸困难症状等,患儿在发病的前期,因为受到冷空气以及相关诱因的影响,往往表现出上呼吸道过敏症状,例如鼻痒、打喷嚏以及流鼻涕等[1]。

因为儿童的年龄较小,针对自身体征发生的变化无法详细了解,并且难以详细表达,从而在哮喘发病的初期,往往有所忽略,如果未研究出有效方法进行疾病检测,会对患儿的治疗时间造成耽误,从而导致疾病进展严重的现象,对患儿的肺功能造成损害,进而对生活作息造成影响,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对患儿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

为了研究肺功能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主要针对本院收治的哮喘患儿,临床对其实施肺功能检测,对其进行必要的抗哮喘治疗,最终获得显著效果,现将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4年5月~2015年10月100例就诊的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59例,女41例;年龄6~11岁,平均年龄(7.6±1.2)岁。

选择标准:患儿表现出反复咳嗽或者合并表现出喘息症状;患儿咳嗽症状持续时间>4周,选择抗生素治疗后未获得任何的效果;患儿表现出急性发作呛咳、呼吸困难以及声音嘶哑症状;针对患儿实施常规肺通气功能检测,诊断患儿出现了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的情况。

肺功能监测在儿童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研究

肺功能监测在儿童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研究

肺功能监测在儿童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研究引言支气管哮喘是儿童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其特点是呼吸道气流受限,伴有气道高反应性和炎症。

在临床上,采用肺功能监测对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和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肺功能监测在儿童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研究,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准确和有效的依据。

一、肺功能监测在儿童支气管哮喘中的重要性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主要依据症状、体征和肺功能监测结果。

肺功能监测是一种无创性的检测手段,可以客观地反映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病情程度和变化趋势,对于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指导治疗方案和预后判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1 可以客观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肺功能监测可以通过测定肺功能参数,如用力呼气第一秒容积(FEV1)、用力呼气峰流量(PEF)等,客观评估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病情严重程度。

根据监测结果,可将患儿的病情划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有利于医生进行个体化治疗。

1.2 能够指导治疗方案肺功能监测可以帮助医生监测患儿的病情变化,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当患儿的PEF值下降时,可以及时增加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以防止病情加重。

1.3 能够进行预后判断通过定期进行肺功能监测,可以及时了解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病情变化,预测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和恶化情况,为临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二、肺功能监测在儿童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研究肺功能监测在儿童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肺功能特点通过对儿童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肺功能监测研究,可以揭示其肺功能特点,如呼气流量-容积曲线(FV loop)的变化规律、气道阻力指数的增加、肺泡弹性下降等,有助于深入了解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病理生理机制。

2.2 肺功能监测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研究通过对儿童支气管哮喘患儿的肺功能监测数据与临床表现进行相关性研究,可以发现肺功能监测参数与症状、体征的关联程度,有助于提高对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准确性。

2.3 肺功能监测在儿童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指导作用研究通过观察儿童支气管哮喘患儿在不同治疗干预下的肺功能监测变化,比较不同治疗方案下的治疗效果,可以为临床提供更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肺功能检测在儿童哮喘的临床应用和评价

肺功能检测在儿童哮喘的临床应用和评价

肺功能检测在儿童哮喘的临床应用和评价李章明【摘要】目的探讨肺功能检测在儿童哮喘的临床诊断意义及疗效评价.方法 39例哮喘患儿,均进行肺功能检测,对26例急性发作期患儿的实测值和预计值进行比较;对13例哮喘缓解期患儿的实测值和预计值进行比较;对26例急性发作期与13例缓解期的患儿实测值进行比较.结果 26例哮喘发作期患儿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与FVC比值(FEV1/FVC)、呼气峰流速(PEF)、用力呼气流量(FEF)25%、FEF50%、FEF75%的实测值分别为(1.64±0.51)L、(1.49±0.43)L、(72.90±6.20)%、(2.99±0.89)L/s、(2.85±0.77)L/s、(2.04±0.56)L/s、(1.01±0.26)L/s,均明显低于预计值的(2.37±0.61)L、(1.99±0.49)L、(89.30±7.05)%、(5.03±1.04)L/s、(3.68±0.88)L/s、(2.85±0.62)L/s、(1.69±0.32)L/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3例缓解期患儿肺功能检测,除临床表现病情稳定外,肺功能有明显改善,实测值与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6例哮喘发作期患儿FVC、FEV1、FEV1/FVC、PEF、FEF25%、FEF50%、FEF75%的实测值分别为(1.64±0.51)L、(1.49±0.43)L、(72.90±6.20)%、(2.99±0.89)L/s、(2.85±0.77)L/s、(2.04±0.56)L/s、(1.01±0.26)L/s,与13例哮喘缓解期患儿的(2.33±0.72)L、(2.05±0.74)L、(84.60±5.78)%、(4.37±2.26)L/s、(3.92±1.61)L/s、(2.56±1.01)L/s、(1.65±0.78)L/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功能检测可以为哮喘诊断、疗效评价提供直接的依据.【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年(卷),期】2018(013)036【总页数】2页(P62-63)【关键词】儿童哮喘;肺功能检测;临床诊断【作者】李章明【作者单位】213300 江苏省溧阳市妇幼保健医院儿科【正文语种】中文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 肺功能检测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和科研中占有重要地位[1],无创而且可重复性使用, >6岁儿童能较好地配合肺功能检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功能测定在小儿支气管哮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河北省武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儿一科河北武安056300)【摘要】目的探讨肺功能测定在小儿支气管哮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2011年间收治的63例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肺功能仪测定患儿哮喘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的各项肺功能指标。

结果急性发作期患儿fvc、pef、fev1、fev1%、mef25%、mef50%、mef75%值均低于缓解期患儿,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其中,发作期与缓解期之间的fev1%、mef25%、mef50%以及mef75%异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肺功能测定能够客观反映哮喘患儿病情变化发展以及肺功能的损害
程度,为临床诊断和针对性的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还可以作为评价临床疗效的标准,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小儿;肺功能测定;急性发作期;缓解期【中国分类号】r72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149-01 支气管哮喘是小儿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目前该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到了儿童的健康和生长发育。

目前,临床对小儿哮喘的评估只能依靠临床症状,由于小儿哮喘的临床症状无法全面客观的反应炎症程度,无法为临床诊疗提供科学的依据[1]。

哮喘患儿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肺功能损害,应用肺功能检测可以客观反映哮喘及炎症的严重程度,可根据哮喘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从而进一步降低哮喘的复发率。

现将本次研究结果做如下
报道: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63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均根据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指定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患儿39例,女性24例,年龄4~11岁,平均年龄6.3岁,病程2~5年,平均3.2年,哮喘急性发作期34例,哮喘缓解期29例。

1.2 测定方法:采用德国耶格(jaeger)公司生产的masterscreen型肺功能检测仪对患儿的肺功能进行测定。

将患儿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参数输入肺功能检测仪,操作人员操作前告知患儿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患儿应保持直立位,头部自然水平,夹上鼻夹,口唇包紧防止因漏气影响测试效果[2]。

同时,指导示范操作,直到患儿能够熟练掌握,按标准操作规程完成各项动作,测定过程中依据完成情况决定测试次数以取最佳值作为参数记录。

1.3 观察指标:大气道功能: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流量(pef)、第1秒最大呼气量(fev1)以及第1秒最大呼气率(fev1%)。

小气道功能:用力呼气25%流量(mef25%)、用力呼气50%流量(mef50%)、用力呼气75%流量(mef75%)。

1.4 分级评价指标:按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评价肺功能损害程度,>80%为正常,60%~80%为轻度损害,40%~60%为中度损害,<40%为重度损害。

1.5 统计学处理:选用
spss15.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如表1所示,急性发作期患儿fvc、pef、fev1、fev1%、mef25%、mef50%、mef75%值均低于缓解期患儿,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其中,发作期患儿肺功能异常率为:fvc(19/34,55.9%),pef(13/34,38.2%),fev1(12/34,35.3%),fev1%(15/34,44.1%),mef25%(33/34,97.1%),mef50%(34/34,100.0%),mef75%(31/34,91.2%)。

缓解期患儿肺功能异常率为:fvc(16/34,47.1%),pef (14/34,41.2%),fev1(12/34,35.3%),fev1%(4/34,11.8%),mef25%(27/34,79.4%),mef50%(26/34,76.5%),mef75%(23/34,67.6%)。

fev1%、mef25%、mef50%以及mef75%异常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不同分期的肺功能指标比较3 讨论支气管哮喘是在气道内发生的慢性炎症疾病,在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治中,肺功能测定是重要的手段,对肺功能的变化情况进行充分具体的掌握,可以使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显著提高,使误诊和漏诊现象显著降低[3]。

pef及fev1是哮喘诊断及分型的重要指标,而fev1%比fev1更为敏感,哮喘症状较轻的患儿往往fev1%值较低,fev1在正常范围内[4],本研究中发作期与缓解期患儿之间的fev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mef25%~75%,能更好的反映小气道阻力状况,在评估哮喘气道阻塞方面比fev1敏感,同时也是随访病情变化较好的参数之一。

综上所述,肺功能测定能够客观反映哮喘患儿病情变化发展以及肺功能的损害程度,为临床诊断和针对性的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还可以作为评价临床疗效的标准,因此,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1]刘辉,潘家华. 6岁以下支气管哮喘患儿潮式呼吸肺功能测定及意
义[j].国际儿科学杂志,2008,35(1):4-12.[2]李金英,安淑华,赵清娟,等.常规肺通气功能检测在儿童哮喘评估中的应用[j].临床儿科杂志,2011,29(10):977-979.[3]濮明.支气管哮喘肺功能变化的临床意义[j].实用心脑肺血管杂志,2011,19(11):1918.[4]曾雪飞,邹贵雄,闻锦琼,等. 肺功能检测在儿童哮喘诊治中的应用[j].河北医学,2008,14(9):1043-104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