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红旗渠精神演讲稿范文
全国红旗渠精神永放光芒发言稿3篇

全国红旗渠精神永放光芒发言稿全国红旗渠精神永放光芒发言稿精选3篇(一)各位来宾、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发表演讲,我要谈的是全国红旗渠精神。
全国红旗渠精神是中国人民在艰苦的环境中战胜困难的精神象征。
全国红旗渠是中国人民在1952年至1957年间,以自力更生为原则,克服自然条件的极度艰苦,建设起来的一项伟大工程。
这个工程源于一次经济困境和干旱导致的严重粮食短缺,但中国人民并没有放弃希望,而是激发了他们内心深处的潜能和智慧。
全国红旗渠不仅仅是一项水利工程,更重要的是它涵盖了无畏的努力、坚持不懈的决心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在沿渠修建的过程中,无论是水利工程师还是普通农民,都发挥了他们各自的作用,相互扶持,共同推动着工程的进展。
这种团结合作的精神在全国范围内迅速传播开来,汇聚了国家的力量,使全国红旗渠成为了当时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象征。
红旗渠的成功源于中国人民在困境中坚守信念,追求进步的精神。
当时,中国社会正面临着难以想象的困境,但中国人民却没有动摇,而是用智慧和毅力越过了一道又一道难关。
这一点,同样能够在今天的我们身上看到。
我们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只要我们继承和发扬红旗渠精神,我们就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取得最后的胜利。
正如红旗渠的建设者们所展现的那样,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自力更生、团结合作、坚韧不拔的精神,我们一定能够达到我们的目标。
无论是个人生活中的困境,还是国家发展中的挑战,我们都能够像红旗渠一样,勇敢地迎难而上,最终取得成功。
让我们永远铭记全国红旗渠精神的伟大,让它的光芒永远照耀我们前进的道路。
谢谢大家!全国红旗渠精神永放光芒发言稿精选3篇(二)在学习红旗渠精神的过程中,我深感红旗渠精神的可贵和强大。
红旗渠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艰苦卓越的斗争实践中形成的一种伟大精神,它是决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象征。
首先,红旗渠精神告诉我们要坚定信念。
红旗渠的修建是在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下进行的,但是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阻碍,红旗渠的建设者始终信念如磐,坚定不移地相信自己的力量和胜利的可能性。
学习弘扬红旗渠精神主题演讲稿

学习弘扬红旗渠精神主题演讲稿红旗渠精神演讲稿篇一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得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多么铿锵有力的诗句呀!这是我们伟大的____于1935年十月满怀豪情写下的。
这首诗生动的描写了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的困难险阻,高度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的________英雄和____乐观。
这首短短的七律诗浓缩了长征途中的艰险与悲壮,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灵。
五岭山脉那样上下起伏,在红军眼里,只不过是翻腾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宏伟,可是在红军眼里却只是脚下滚过的小泥丸。
在这首诗中我领略了____人的________英雄气概,感受到了中国____的波澜壮阔,更体会到了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要知道长征对于我们来说可是比登天还难啊!长征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帝国和走狗蒋介石是完全无用的。
红军又是宣传队,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二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
长征又____,它撒布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将来是会有收获的!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要用“长征”的精神去征服学习,生活中的一座座高山,一条条大河,长大后为建立祖国奉献出我们全部的力量!把祖国建立得更加繁荣富强!辉煌吧,祖国灿烂的将来!红旗渠精神演讲稿篇二从停在半山腰的汽车里下来,又沿着怪石嶙峋、林木苍郁的山道拾级而上,喘息未定之际,在半空中,环山而盘绕的红旗渠蓦然呈如今我眼前.试探前行的脚步,轻轻踏在由坚硬的石英岩砌成的狭窄石堤上,默默叩问——缓缓流淌半个多世纪的渠水和一段在历史褶皱里时消时长的往事.日夜奔泻的漳河水,而今,仍然鲜活而温润,给炎热的夏季,平添了几分清凉的绿意.抬眼望去,刀切斧劈的断崖上,散落着倔强而挺拔的山林,在鸟鸣婉转的季节里,静静地抚摩着蓝天和白云.俯瞰山下,山岚依稀处,层峦叠嶂、绵延无尽;沟壑深幽、涧水流响……回望历史,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正是____遭遇三年自然灾害和经济极度困难时期,饱受严重干旱缺水之苦的五十六万林县人民,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辛奋斗的“愚公移山”精神,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豪迈气概,逢山凿洞、遇沟架桥;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在太行深处的悬崖峭壁上和险滩峡谷中,使用手中极其原始落后的铁锤、钢钎、钉耙、瓦刀、麻绳、抬筐、土制等消费工具,投工5611万个,耗时10余年,终于在1969年7月,规模宏大的“引漳入林”工程——以红旗渠为主体的灌溉体系根本开工.红旗渠的建造,彻底改变了林县人民靠天等雨的恶劣生存环境,从根本上解决了全县人民的吃水问题,使54万亩“土薄石厚”的贫瘠农田有史以来第一次得到有效灌溉.有资料显示,他们在修建“生命渠”、“幸福渠”的困难岁月里,硬是靠简陋的农具削平了1250座山峰,架设151座渡槽,凿通211条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2225万立方米.假如用这些土石修筑一道高2米、宽3米的石墙,足以纵贯祖国南北,把哈尔滨和广州两座相距3000多公里的城市连接起来,而当时全力奋战在筑渠前线的民工们,每天仅靠少量的口粮与野菜、河草来充饥,不少人因此而身患浮肿病.还有一些人,一年四季渴饮山泉、饥餐树叶、日筑水渠、夜宿崖洞,用汗水、鲜血乃至生命,创造出令人惊叹的“世界第八大奇迹”——一条在崇山峻岭间蜿蜒一千五百多公里的“人工天河”!青年洞、曙光洞、空心坝、桃园渡桥、夺丰渡槽、曙光渡槽、南谷洞渡槽、红英汇流、总干渠分水闸……一串串璀璨夺目的珍珠连缀一起,在阔远而莽苍的天地间熠熠生辉、历久弥新!思维能触及的远方,终究会在意志的砥砺中,到达零间隔的贴近;想象能攀援的高度,终将会在脚步的延展里,成为过往的台阶.远大的理想只要与踏实的奋斗交融在一起,就会以激越奔放的旋律,弹奏出气势雄浑的乐章.正是以非凡的胆略和气魄,林县人民把自己的韧性和精神,抒写在创世纪的扉页上.这其中,包含着改天换地的____理想,包含着无所畏惧的豪情壮志,包含着严谨细致的科学决策,包含着无私奉献的宽广胸怀,包含着以苦为乐的创业精神,包含着踏实苦干的工作态度,包含着无怨无悔的人生追求……我想,一个人假设如此,普天之下,何难之有?一个团队假设如此,锐意进取,何事不成?一个国家假设如此,即便处于剧烈的国际竞争环境,又何愁不国强民富、繁荣兴盛乎?循着迂回穿行在大山怀抱里的红旗渠,凝望湍流不息的漳河水,我真希望——这清澈如斯的渠水,可以流出太行山谷、流过林州大地、流向塞北江南,在滋润平畴沃野的同时,也在十三亿国人的心田里,来一次透墒的浇灌.红旗渠精神演讲稿篇三在这个太行山菊更为艳丽的季节里,我与一百万家乡同胞被来自10月的通讯——《守望精神家园的太行人——红旗渠精神当代传奇》深深震撼,红旗渠畔的儿女们踏着霜花,调整着步伐,给自己做了全新的定位。
2023年红旗渠精神通用版演讲稿精选(集锦5篇)

2023年红旗渠精神通用版演讲稿精选(集锦5篇)篇一:2023年红旗渠精神通用版演讲稿精选太行山是不屈的山,彪炳着傅说“武丁中兴”的史册。
红旗渠是英雄的渠,更新着林州人守望精神家园的血液。
唱着《敢叫日月换新天》,林县人推起小车推出了地球上的蓝飘带,推出了自力更生创奇迹的人工天河;捧读《红旗渠当代传奇》,洹水两岸荡激着重整家园的气吞山河,荡激着教育搭台经济唱戏的鸿篇巨帙。
初读这篇政论通讯,我的血在激荡着;再读这篇感人之作,我的心在翻腾着。
这是一首催人奋进的进展曲,这是一支热血沸腾的高亢歌,这是再次敲响的抖擞精神的振气鼓,这是几度威震中原的冲锋号。
多少个日子,多少个岁月,一个从事教育的平凡老师,我却在为红旗渠壮行,我却在为红旗渠添彩,在平凡中彰显着灵魂工程师难而不惧的伟大追求。
不懈的追求成长着我的专业。
当我初遇李运昌局长举办的“河大地理大专班”老师培训后,我就热衷上了地理课,钟情于了地理教学,倾力于地理课的“容量大,时间少,高质量”的研究,摒弃“满堂灌”,创新使用自己探究的“自学——辅导——训练”平衡十五分的“三一五”教学法,教学质量得到空前提升,同时也为我带来极好的奖项,1992年、1999年被评为县级优质课,1994年被评为安阳市级优质课。
在教学中不断创新,在教法上不断改良,在远程教育进入校园后,我又大胆把电化教学引进教学,拔高了“三一五”的档次,提升了我教改的知名度,1997年执教于地处深山区的三类初中——横水三中的我,特别受到林州市的直接推荐,安阳电教中心亲赴三中拍摄课堂实录,我再次走进安阳讲授电教优质课并获大奖,我的伟大追求在太阳的喷射下熠熠闪着多彩的光。
初读这篇政论通讯,我豪情满怀;再读这篇感人之作,我心潮澎湃。
这是一桌精神大餐,激发着林州人难而不惧;这是一部史诗,诉说着林州人的富而不惑;这是一次思想大宴,催化着林州人的自强不已;这是一种昭示,引发了林州人的奋斗不息。
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个日落月升,一个耕耘着希望的老师,我在为红旗渠弘扬着,我在为红旗渠传承着,在平静中倾注着满腔自强不已的热血。
学校红旗渠精神发言稿(3篇)

第1篇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共同缅怀和传承红旗渠精神。
红旗渠,这条全长1500公里的伟大人工天河,是新中国建设史上的一大奇迹,更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精神的象征。
今天,我站在这里,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与大家共同探讨红旗渠精神的时代价值。
一、红旗渠精神的内涵红旗渠精神,是在上个世纪60年代,河南省林县人民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为改变家乡面貌、实现脱贫致富,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共同开凿红旗渠的伟大实践中孕育而成的。
红旗渠精神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红旗渠的建成,充分体现了林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
在没有任何先进设备和技术的情况下,他们凭借一双双勤劳的双手,硬是在悬崖峭壁上开凿出一条人工天河。
2. 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
红旗渠的建设过程中,林县人民发扬了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
无论是干部还是群众,都积极参与到建设中来,为了共同的目标,齐心协力、无私奉献。
3. 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精神。
红旗渠的建设过程中,林县人民勇于创新、敢于担当,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敢于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为新中国建设事业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4. 坚定信念、追求真理的精神。
红旗渠的建设,是林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坚定信念、追求真理的结果。
他们始终坚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红旗渠精神的时代价值1. 激励我们坚定信念,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红旗渠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2. 增强我们的民族凝聚力,为实现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红旗渠精神凝聚了林县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为实现民族复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3. 培育我们的艰苦奋斗精神,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而努力拼搏。
红旗渠精神是艰苦奋斗的典范,它教育我们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而努力拼搏。
红旗渠精神演讲稿范文

红旗渠精神演讲稿范文红旗渠精神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开拓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
小编收集了红旗渠精神稿范文,欢迎阅读。
红旗渠精神范文【一】尊重的各位引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报告的标题是《弘扬当代红旗渠精神谱写壮美人生》。
大家都晓得,上世纪六十年代,林县国民战天斗地,劈山凿石,建筑了驰名中外的人工天河——红旗渠,把中华民族的一面精神之旗——“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团结合作、忘我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插在了太行山巅。
当改革开放的东风吹拂着大地,林州人民又谱写了“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的活泼诗篇。
现在,守望精神家园的太行人坚持精神立市、产业强市、协调兴市,铸就了“难而不惧,富而不惑,自强不已,奋斗不息”的红旗渠精神当代传奇。
时间荏苒,日月如梭,自加入工作到当初已有十八余载,每当回想起这十多年的教养生活,心里老是起伏不平。
工作时光愈长,我愈领会到教师的人生是平凡的,工作是一般的,教师的职业并没有“春蚕到逝世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那么悲壮,也不如太阳般刺眼的光辉,无论人们给老师戴上多么大的光环,它也就是一种职业,是当今社会千行百业中的一种。
这一职业,没有显赫的位置,也没有高额的收入;它平凡而又平庸:与青灯为伴,与书本为友,备课、授课,批改功课,辅导,与学生谈心,处置各种突发事件我们的工作由这很多琐碎的事件串联而成,琐碎的让人疲倦。
但同时它又是巨大的,由于先生是常识的传布者、文明的先行者、将来社会的塑造者,我们所做的工作是在为这一个个充斥灵性的性命个体而奠基!平但凡做人的常态,但平凡并不是平淡,平常之中储藏着伟大。
这样的人生即便平凡,也很出色!平凡的岗位上有我们的寻求,平凡的岗位上有我们的骄傲,在平凡的岗位上有咱们不平凡的贡献。
记得前年担负毕业班班主任那一年,因为长期教学讲课操劳,我常常谈话声音嘶哑,严峻时居然发不出声来,经由,()本来声带长出了息肉,医生倡议禁音,不准发声,否则就会更加重大,须要做手术医治。
全国红旗渠精神永放光芒讲话稿2023最新(精选9篇)

全国红旗渠精神永放光芒讲话稿2023最新(精选9篇)全国红旗渠精神永放光芒2023最新篇1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红旗渠精神,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体现了忠诚、干净、担当的要求,历久弥新。
对党忠诚、矢志不渝的政治品格。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精神力量,是克难攻坚的制胜法宝,是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动力源泉。
50年前,林县人民之所以能够在科学技术落后、没有任何现代化施工手段、条件非常艰苦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靠一锤一钎“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在崇山峻岭之间建成世界第八大奇迹“人工天河”红旗渠。
正是因为有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的激励和支撑,正是强大的精神力量谱写了林县的精彩华章。
服务群众、为民造福的宗旨意识。
强调“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修建红旗渠的初衷,是为了解决林县人民祖祖辈辈期盼的吃水问题,修建红旗渠的过程,是党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生动写照。
在2019年修渠过程中,30000多名共产党员、共青团员、青年民兵冲锋陷阵,30多万林县人民前赴后继,创造了惊天动地的伟业。
可以说,红旗渠和红旗渠精神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产物。
红旗渠始终在提醒着我们,只有抓住了群众的根本需求,才能从群众中汲取磅礴力量,才能完成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人间奇迹;只有依靠群众、广泛联系群众、走群众路线,我们的各项事业才能成功而持久。
敢想敢为、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
”红旗渠的修建既没有可供借鉴的经验、先例,更面临着一些质疑和反对的声音。
修建初期,有人举报“林县不顾群众死活,大搞工程建设”;总干渠修至一半,有关方面下达百日休整文件,要求建设中的大型工程停工;因为动用县里退赔款修建红旗渠,上级派来了调查组。
面对这些尖锐问题和困难,林县县委一班人没有退缩回避,决心“重新安排林县河山”,以无私无畏、忍辱负重的信念责任,经过深入讨论和科学论证,毅然决然地继续修建红旗渠,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
红旗渠精神一分钟演讲稿

红旗渠精神一分钟演讲稿《红旗渠精神》篇一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唠唠红旗渠精神。
你们知道红旗渠吗?那可真是个了不起的工程,就像一条巨龙盘踞在太行山腰。
我第一次听到红旗渠的故事,就被深深震撼了。
那时候的人们啊,可不像咱们现在,有各种高科技的设备。
他们就靠着一锤一钎一双手,在悬崖峭壁上硬生生地凿出了一条“生命渠”。
这哪是在修渠啊,这简直就是在和老天爷叫板呢!就说当时那些修渠的人吧,他们可能早上出门的时候,还在想着今天要多凿几寸,多运几块石头。
可是到了工地,面对那陡峭的山壁,也许心里也会犯嘀咕:“这能成吗?”但他们可没有退缩,就像愚公移山一样,一锤接着一锤地敲。
我仿佛能看到他们那布满老茧的手,紧紧握着工具,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滴落在岩石上。
红旗渠精神到底是什么呢?我觉得啊,它就是一种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咱们现在生活中,也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山壁”。
比如说,学习上的难题,工作中的压力。
有时候我就想,我要是在那个年代,我能像他们一样坚持吗?可能我会犹豫,会害怕。
但是红旗渠的建设者们给了我答案。
有个故事我一直记着呢。
有个年轻的小伙子,在修渠的时候不小心受了伤,大家都劝他回去休息。
可是他怎么说的?他说:“这点伤算啥,红旗渠没修好,我就不下去。
”这就像咱们现在说的“干就完了”。
他们这种坚韧不拔的劲儿,真的是值得我们学习。
现在啊,有些人可能会说,那都是过去的事儿了,现在时代不一样了。
可是我想说,虽然时代变了,但是这种精神永远不会过时。
就像咱们玩游戏,每一关都有不同的挑战,但是想要通关,就得有那种不服输的劲儿。
红旗渠精神就像是游戏里的“秘籍”,只要我们掌握了它,在生活这个大游戏里,就能勇往直前。
咱们再看看现在的红旗渠,它不仅是一条灌溉农田的渠,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
它就像一盏明灯,照亮着我们前行的路。
当我们遇到困难想要放弃的时候,就想想那些修渠的先辈们,他们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都能做到,我们还有什么理由退缩呢?所以啊,朋友们,红旗渠精神可不能被我们遗忘,咱们得把它传承下去,让它在咱们这一代,甚至下一代的身上继续发扬光大。
学习弘扬红旗渠精神主题演讲稿(精选5篇)

学习弘扬红旗渠精神主题演讲稿(精选5篇)学习弘扬红旗渠精神主题篇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得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多么铿锵有力的诗句呀!这是我们伟大的毛主席于1935年十月满怀豪情写下的。
这首诗生动的描写了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的艰难险阻,高度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
这首短短的七律诗浓缩了长征途中的艰险与悲壮,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灵。
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在红军眼里,只不过是翻腾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雄伟,可是在红军眼里却只是脚下滚过的小泥丸。
在这首诗中我领略了共产党人的革命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感受到了中国革命的波澜壮阔,更体会到了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要知道长征对于我们来说可是比登天还难啊!长征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帝国主义和走狗蒋介石是完全无用的。
红军又是宣传队,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二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
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撒布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将来是会有收获的!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要用“长征”的精神去征服学习,生活中的一座座高山,一条条大河,长大后为建设祖国贡献出我们全部的力量!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辉煌吧,祖国灿烂的未来!学习弘扬红旗渠精神主题演讲稿篇220xx年7月12号,我作为入党积极份子,跟随我们支行的党支部到林州红旗渠上了一堂令我受益匪浅的党课,这次学习使我近距离感受当年林县人民战天斗地的真情实景,使我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改变,并从中领略到了许多人生的道理。
经过导游的讲解,我了解到林县是个土薄石厚、水源奇缺的贫困山区。
“水缺贵如油,十年九不收,豪门逼租债,穷人日夜愁”是旧林县的真实写照。
“引漳入林”是林县人民多年的愿望。
经过豫晋两省协商同意,后经国家计委委托水利电力部批准,在省、地各级领导和山西省平顺县干部群众的支持下,在各级水利部门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县委、县人委组织数万民工,从20xx年2月开始动工,经过十年奋战才建成的,灌区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4万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弘扬红旗渠精神演讲稿范文
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在太行山上建成的大型“引漳入林”灌溉工程。
林县是个土薄石厚、水源奇缺的贫困山区。
“水缺贵如油,十年九不收,豪门逼租债,穷人日夜愁”是旧林县的真实写照。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县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决心,从1957年起,先后建成英雄渠、淇河渠和南谷洞水库弓上水库等水利工程。
但由于水源有限,仍不能解决大面积灌溉问题。
“引漳入林”是林县人民多年的愿望。
经过豫晋两省协商同意,后经国家计委委托水利电力部批准,在盛地各级领导和山西省平顺县干部群众的支持下,在各级水利部门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县委、县人委组织数万民工,从1960年2月开始动工,经过十年奋战,先后于1965年4月5日总干渠通水;1966年4月三条干渠同时竣工;1969年7月完成干、支、斗渠配套建设。
至此,以红旗渠为主体的灌溉体系基本形成。
灌区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4万亩。
用劈开山峰和凿山洞的方法修渠
红旗渠以浊漳河为源。
渠首位于山西省平顺县石城镇侯
壁断下。
总干渠长公里,渠底宽8米,渠墙高米,纵坡为1/8000,设计加大流量23秒立方米,全部开凿在峰峦迭嶂的太行山腰,工程艰险。
总干渠从分水岭分为三条干渠,第一干渠向西南,经姚村镇、城郊乡到合涧镇与英雄渠汇合,长公里,渠底宽米,渠墙高米,纵坡1/5000,设计加大流量14秒立方米,灌溉面积万亩;第二干渠向东南,经姚村镇、河顺镇到横水镇马店村,全长公里,渠底宽米,渠墙高米,纵坡1/2000,设计加大流量秒立方米。
灌溉面积万亩;第三干渠向东到东岗乡东芦寨村,全长公里,渠底宽米,渠墙高米,纵坡1/3000,设计加大流量秒立方米,灌溉面积万亩。
红旗渠灌区共有干渠、分干渠10条,总长公里;支渠51条,总长公里;斗渠290条,总长公里;农渠4281条,总长2488公里;沿渠兴建小型一、二类水库48座,塘堰346座,共有兴利库容2381万立方米,各种建筑物12408座,其中凿通隧洞211个,总长公里,架渡槽151个,总长公里,还建了水电站和提水站。
红旗渠工程总投工5611万个,共完成土石砌方2225万立方米。
总投资12504万元,其中国家投资4625万元,占37%,社队投资7878万元,占63%。
红旗渠建成后,基本上改变了林县干旱缺水的面貌,有力地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山区奠定了基矗
演讲稿又叫演说词,它是在大会上或其他公开场合发表个人的观点、见解和主张的文稿。
演讲稿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演讲的成功与失败。
演讲稿像议论文一样论点鲜明、逻辑性强,但它又不是一般的议论文。
它是一种带有宣传性和鼓动性的应用文体,经常使用各种修辞手法和艺术手法,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演讲未必都使用演讲稿,不少著名的演讲都是即兴之作,由别人经过记录流传开来的。
但重要的演讲最好还是事先准备好演讲稿,因为演讲稿至少有两个方面的作用:其一,通过对思路的精心梳理,对材料的精心组织,使演讲内容更加深刻和富有条理。
其二,可帮助演讲者消除临场紧张、恐惧的心理,增强演讲者的自信心。
主要区别
演讲和表演、作文有很大的区别。
首先,演讲是演讲者就人们普遍关注的某种有意义的事物或问题,通过口头语言面对一定场合的听众,直接发表意见的一种社会活动。
其次,作文是作者通过文章向读者单方面的输出信息,演讲则是演讲者在现场与听众双向交流信息。
严格地讲,演讲是演讲者与听众、听众与听众的三角信息交流,演讲者不能以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情绪为满足,他必须能控制住自己与听众、听众与听众情绪的应和与交流。
所以,为演讲
准备的稿子就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主要特点
第一、针对性。
演讲是一种社会活动,是用于公众场合的宣传形式。
它为了以思想、感情、事例和理论来晓喻听众,打动听众,“征服”群众,必须要有现实的针对性。
所谓针对性,首先是作者提出的问题是听众所关心的问题,评论和论辨要有雄辩的逻辑力量,要能为听众所接受并心悦诚服,这样,才能起到应有的社会效果;其次是要懂得听众有不同的对象和不同的层次,而“公众场合”也有不同的类型,如党团集会、专业性会议、服务性俱乐部、学校、社会团体、宗教团体、各类竞赛场合,写作时要根据不同场合和不同对象,为听众设计不同的演讲内容。
第二、可讲性。
演讲的本质在于“讲”,而不在于“演”,它以“讲”为主、以“演”为辅。
由于演讲要诉诸口头,拟稿时必须以易说能讲为前提。
如果说,有些文章和作品主要通过阅读欣赏,领略其中意义和情味,那么,演讲稿的要求则是“上口入耳”。
一篇好的演讲稿对演讲者来说要可讲;对听讲者来说应好听。
因此,演讲稿写成之后,作者最好能通过试讲或默念加以检查,凡是讲不顺口或听不清楚之处(如句子过长),均应修改与调整。
第三、鼓动性。
演讲是一门艺术。
好的演讲自有一种激发听众情绪、赢得好感的鼓动性。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依
靠演讲稿思想内容的丰富、深刻,见解精辟,有独到之处,发人深思,语言表达要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如果演讲稿写得平淡无味,毫无新意,即使在现场“演”得再卖力,效果也不会好,甚至相反。
第四、整体性演讲稿并不能独立地完成演讲任务,它只是演讲的一个文字依据,是整个演讲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演讲主体、听众对象、特定的时空条件,共同构成了演讲活动的整体。
撰写演讲稿时,不能将它从整体中剥离出来。
为此,演讲稿的撰写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根据听众的文化层次、工作性质、生存环境、品位修养、爱好愿望来确立选题,选择表达方式,以便更好地沟通。
其次,演讲稿不仅要充分体现演讲者独到、深刻的观点和见解,而且还要对声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体态语的运用进行设计并加以注释,以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
另外,还要考虑演讲的时间、空间、现场氛围等因素,以强化演讲的现场效果。
第五、口语性
口语性是演讲稿区别于其他书面表达文章和会议文书的重要方面。
书面性文章无需多说,其他会议文书如大会工作报告、领导讲话稿等,并不太讲究口语性,虽然由某一领导在台上宣读,但听众手中一般也有一份印制好的讲稿,一
边听讲一边阅读,不会有什么听不明白的地方。
演讲稿就不同了,它有较多的即兴发挥,不可能事先印好讲稿发给听众。
为此,演讲稿必须讲究“上口”和“入耳”。
所谓上口,就是讲起来通达流利。
所谓入耳,就是听起来非常顺畅,没有什么语言障碍,不会发生曲解。
具体要做到:
把长句改成适听的短句;
把倒装句改为常规句;
把听不明白的文言词语、成语加以改换或删去;
把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
把生僻的词换成常用的词;
把容易误听的词换成不易误听的词。
这样,才能保证讲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清楚明白。
第六、临场性
演讲活动是演讲者与听众面对面的一种交流和沟通。
听众会对演讲内容及时作出反应:或表示赞同,或表示反对,或饶有兴趣,或无动于衷。
演讲者对听众的各种反映不能置之不顾,因此,写演讲稿时,要充分考虑它的临场性,在保证内容完整的前提下,要注意留有伸缩的余地。
要充分考虑到演讲时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以及应付各种情况的对策。
总之,演讲稿要具有弹性,要体现出必要的控场技巧。
第一、“使人知”演讲。
这是一种以传达信息、阐明事理为主要功能的演讲。
它的目的在于使人知道、明白。
如美
学家朱光潜的演讲《谈作文》,讲了作文前的准备、文章体裁、构思、选材等,使听众明白了作文的基本知识。
它的特点是知识性强,语言准确。
第二、“使人信”演讲。
这种演讲的主要目的是使人信赖、相信。
它从“使人知”演讲发展而来。
如恽代英的演讲《怎样才是好人》,不仅告知人们哪些人不是好人,也提出了三条衡量好人的标准,通过一系列的道理论述,改变了人们以往的旧观念。
它的特点是观点独到、正确,论据翔实、确凿,论证合理、严密。
第三、“使人激”演讲。
这种演讲意在使听众激动起来,在思想感情上与你产生共鸣,从而欢呼、雀跃。
如美国黑人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的《在林肯纪念堂前的演说》,用他的几个“梦想”激发广大的黑人听众的自尊感、自强感,激励他们为“生而平等”而奋斗。
第四、“使人动”演讲。
这比“使人激”演讲进了一步,它可使听众产生一种欲与演讲者一起行动的想法。
法国前总统戴高乐在二战期间的英国伦敦作的演讲《告法国人民书》,号召法国人民行动起来,投身反法西斯的行列。
它的特点是鼓动性强,多以号召、呼吁式的语言结尾。
第五、“使人乐”演讲。
这是一种以活跃气氛、调节情绪,使人快乐为主要功能的演讲,多以幽默、笑话或调侃为材料,一般常出现在喜庆的场合。
这种演讲的事例很多,人
们大都能听到。
它的特点是材料幽默,语言诙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