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系统的消声与减振(完整版)
通风与空调系统消声减振技术措施

通风与空调系统消声减振技术措施Technical Measures for Noise Reduction and Vibration Reduction of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王秋江(北京城建七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北京100029)WANG Qiu-jiang(Beijing Urban Construction No.7Engineering Co.Ltd.,Beijing100029,China)【摘要】通风与空调系统噪声振动主要来源有设备机房各类机械设备的噪声振动以及管道介质在输送过程中所产生的振动,暖通设备运行以及气体、液体在管路中流动会产生噪声,通过对消声减振技术的研究应用,可以有效降低通风空调系统的噪声与振动,为建筑工程品质提供重要的保证。
基于此,论文结合通风空调系统特点,在设计和安装阶段对消声减振技术进行优化,以期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Abstract】The main sources of noise and vibration in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are the noise and vibration of various mechanical equipment in the equipment room and the vibration generated by pipeline media during the transportation process.The operation of HVAC equipment and the flow of gas and liquid in the pipeline will generate noise.Through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noise reduction and vibration reduction technology,the noise and vibration of the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an be effectively reduced,providing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Based on this,the article combin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entilation and air-conditioning system to optimize the noise reduction and vibration reduction technology in the design and installation stages,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similar projects.【关键词】通风与空调系统;减振措施;消声减振【Keywords】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vibration reduction measures;noisereduction and vibration reduction【中图分类号】TU831.3;TU834.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9467(2022)03-0053-03【DOI】10.13616/ki.gcjsysj.2022.03.0161通风与空调系统消声减振设计措施1.1设计阶段的声学优化处理设计阶段配置声学专业设计人员,从建筑结构布局、功能分区上进行隔声、消声处理。
空调系统中的噪声及振动的分析及处理方法

空调系统中的噪声及振动的分析及处理方法噪声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空调设备本身的噪声:空调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发出机械运转的噪声,如电机的噪声、压缩机的噪声等。
2.空气流动噪声:空调系统通过风机或风道将空气从室外引入室内,空气流动时会产生噪声。
3.水泵噪声:空调系统中的水泵在运行时会产生振动和噪声。
4.控制设备噪声:空调系统中的控制设备,如温控器、遥控器等,可能会发出噪声。
对于空调系统噪声的处理,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选择低噪声设备:在选购空调设备时,应选择低噪声的产品。
可以查看产品参数中的噪声指标,选择符合要求的产品。
2.加装噪声消除装置:在安装空调设备时,可以在设备的周围安装隔音材料,如吸声板、隔音棉等,来减少噪声的传播。
3.提高空气流动的效率:合理设计风道布局,避免空气流动过程中产生噪音。
可以使用流线型风道,减少气流的阻力,降低噪声。
4.定期维护检修:空调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摩擦、松动等问题,导致噪声的产生。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噪声。
振动是另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振动会引起噪声,同时还可能导致设备损坏和寿命缩短。
振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设备不平衡或松动:空调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因为未正确安装造成不平衡或松动,导致振动加剧。
2.风扇叶片不平衡:风扇叶片不平衡会引起振动,可以通过平衡风扇叶片来解决这个问题。
3.风机轴承故障:风机轴承故障会引起振动和噪声,可以定期维护检修风机轴承,加注润滑油来解决。
对于空调系统振动的处理,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正确安装空调设备:空调设备在安装过程中,需要确保设备平稳安装,并进行调整和检查。
如果设备不平衡或松动,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固定。
2.平衡风扇叶片:风扇叶片不平衡可以通过平衡调整来解决。
可以使用专业的平衡仪器进行调整,确保风扇叶片平衡。
3.定期维护检修:定期对空调设备进行维护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特别是对风机轴承进行润滑和更换,保证其正常工作。
空调机房消音隔音降噪措施

空调机房消音隔音降噪措施空调机房是供应冷气给大楼或建筑物使用的重要设备之一、由于机房内部的空调设备的运转会产生噪音,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消音隔音降噪措施,以减少噪音对于周围环境和人员的影响。
下面是介绍空调机房消音隔音降噪措施的一些方法和技术。
1.噪音源控制:首先需要对空调机房内的噪音源进行控制。
可以使用低噪音设备和低噪音风机,以减少噪音的产生。
此外,在选择设备和风机时,可以参考其声功率级(LwA)来确定其产生的噪音水平。
选择低噪音级别的设备和风机,可以减少机房内噪音的产生。
2.隔音材料:在机房内部安装隔音材料是降低噪音的关键措施之一、隔音材料可以有效地吸收和隔离噪音,减少传播到周围环境的噪音。
常用的隔音材料包括吸音棉、隔音板和隔音窗等。
这些材料可以覆盖在机房内墙壁、天花板和地板上,以减少噪音的传播。
3.隔音结构设计:除了在机房内部安装隔音材料之外,还需要合理设计机房的结构,以减少噪音的传播。
可以采用双墙结构或箱体结构,通过在机房内部设置一层隔音墙壁,减少噪音的传递到外部环境。
此外,可以在机房内设置吸音板,以吸收机房内部的噪音,防止其传播到周围环境。
4.隔音门窗:机房的门窗也是噪音传播的重要通道。
因此,需要选择隔音性能好的门窗材料,以减少噪音的传播。
常用的隔音门窗材料包括双层玻璃和密封橡胶条等。
这些材料可以有效阻挡噪音的传播,提高机房的隔音性能。
5.振动隔离:空调机房内的设备运转会产生振动,也会导致噪音的传播。
因此,需要采取振动隔离措施,以减少振动的传播和噪音的产生。
可以在设备底部安装橡胶垫或减震器,减少设备的振动传递到机房的墙壁和地板上。
此外,还可以使用振动隔离支架等技术,减少振动的传播。
6.噪声监测与评估:为了了解机房内部噪音的水平和传播情况,可以进行噪声监测与评估。
可以采用噪声测量仪器,对机房内各个位置的噪音水平进行监测。
根据监测结果,可以进一步调整和改进消音隔音降噪措施,以达到更好的降噪效果。
空调制冷设备消声与隔振实用设计手册

空调制冷设备消声与隔振实用设计手册一、绪论空调制冷设备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然而,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和工作环境的需求不断提高,对空调制冷设备的噪音和振动问题也变得十分重要。
消声与隔振成为了空调制冷设备设计中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从消声与隔振的基本原理、设计要点以及实用技巧等方面展开全面探讨,并给出实用设计手册,以供设计人员参考。
二、消声的基本原理1. 噪音来源及特点:空调制冷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音主要源自压缩机、风机、蒸发器和冷凝器等部件,其特点包括频率范围广、声压级高等。
2. 消声原理:消声的基本原理包括声波的吸收、反射、折射和衰减等,常见的消声措施包括使用吸声材料、设置隔音屏障和采用消声器等。
3. 设计要点:在设计空调制冷设备时,应根据噪音来源和特点采取相应的消声措施,合理选择吸声材料、增加隔音屏障和优化消声器的结构等。
三、隔振的基本原理1. 振动的来源及特点:空调制冷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振动,主要源自压缩机、风机和电机等部件,其特点包括频率多、振幅大等。
2. 隔振原理:隔振的基本原理包括振动的吸收、传递和隔离等,常见的隔振措施包括采用减振材料、设置隔振支座和优化结构设计等。
3. 设计要点:在设计空调制冷设备时,应根据振动的来源和特点采取相应的隔振措施,合理选择减振材料、设置隔离支座和优化设备结构等。
四、实用设计手册1. 消声设计手册:根据空调制冷设备的不同部件和运行特点,提出相应的消声设计措施,并给出吸声材料的选择、隔音屏障的设置和消声器的优化等实用技巧。
2. 隔振设计手册:针对空调制冷设备的振动来源和特点,提出减振材料的选择、隔离支座的设置和结构设计的优化等实用技巧。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在空调制冷设备的设计中,消声与隔振不仅是为了满足环境噪音和振动的要求,更重要的是为了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通过合理的消声与隔振设计,不仅可以改善设备的运行环境,还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故障率,提高运行效率,从而降低维护成本和提高用户满意度。
空调外机减震降噪安装

通过降噪安装,空调外机的噪音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有利于保护人 们的听力和身心健康。
提升环境品质
减震降噪安装不仅改善了室内外的声环境,还有助于提升周围环境 的整体品质,营造宜居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06
维护与保养建议
定期检查与保养
01
清洁外机表面
定期清除空调外机表面的灰尘、杂物,保持通风良好,防止散热不良。
安装减震器
将减震器安装在空调外 机底部,调整至水平状 态。
固定减震器
使用螺栓将减震器与地 面或支架固定牢固。
降噪设施安装
安装消音器
01
在空调外机排风口安装消音器,减少排风噪音。
加装隔音板
02
在空调外机周围加装隔音板,降低噪音传播。
检查紧固件
03
确保所有紧固件均已紧固,避免振动产生噪音。
调试与验收
空调外机减震降噪安 装
汇报人:停云 2024-01-17
目录
• 引言 • 空调外机减震降噪原理及技术 • 安装前准备 • 安装步骤与注意事项 • 安装后效果评估 • 维护与保养建议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01
02
03
降噪需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空调外机噪音问题日益突 出,严重影响居民生活质 量。
注意事项
在安装前需对空调外机进行检查, 确保其符合安装要求,如有问题需 及时与厂家或专业维修人员联系。
02பைடு நூலகம்
空调外机减震降噪原理及技术
减震原理
弹性支撑
通过弹性支撑元件(如橡胶隔震 支座、弹簧减震器等)将空调外 机与基础结构隔离,实现减振效 果。
阻尼耗能
在弹性支撑的基础上,增加阻尼 元件(如阻尼橡胶、粘滞阻尼器 等),通过阻尼耗能机制进一步 减小振动幅度。
概述暖通空调系统降噪措施

根据建筑结构和暖通空调系统要求,合理布局设备,避免设备之间的相互干扰 ,减少噪声的产生。
管道设计与安装改进
优化管道设计
合理设计管道走向和布局,减少管道弯曲和交叉,降低流体流动的阻力,从而降 低噪声。
提高安装质量
严格遵守安装规范,确保管道连接牢固、密封性好,避免因安装问题导致的噪声 和振动。
风系统降噪策略
降低风速
适当降低风速,减少空气流动的冲击 和摩擦,从而降低风系统的噪声。
消声器的应用
在风系统中合理设置消声器,有效吸 收和衰减空气流动产生的噪声,提高 室内环境的舒适度。
04
暖通空调系统降噪效果评估与 改进方法
降噪效果评估方法
主观评估法
通过人的主观感受对降噪效果进行评估,如采用噪音计、声级计等测量设备,对暖通空调系统运行时的噪音进行 测量和记录,然后根据人的主观感受进行评价。
概述暖通空调系统降噪措施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暖通空调系统降噪背景与意义 • 暖通空调系统降噪技术分类 • 暖通空调系统降噪具体措施 • 暖通空调系统降噪效果评估与
改进方法 • 暖通空调系统降噪未来发展趋
势预测
01
暖通空调系统降噪背景与意义
暖通空调系统噪音来源
01
02
03
设备运行噪音
暖通空调系统中的设备, 如风机、水泵、压缩机等 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音 。
节能降噪
通过优化系统设计和运行策略,降低系统的 能耗和噪音水平。例如,采用高效的制冷技 术和合理的送风方式,可以减少系统的能耗 和噪音。同时,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 保设备的正常运行,也是实现绿色环保的重 要措施。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第六章空气调节讲解

第六章空气调节空气调节是一门采用人工方法,创造和保持满足一定温度、相对湿度、洁净度、气流速度等参数要求的室内空气环境的科学技术。
空调技术在促进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一节空调系统的组成和分类一、空调系统的组成空调系统是指需要采用空调技术来实现的具有一定温、湿度等参数要求的室内空间及所使用的各种设备的总称。
如图6-1所示,空调系统由下面几部分组成:图6-1 空调系统原理图1.空调房间或空调区空调房间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通常用空调基数和空调精度两组指标来规定。
空调基数是指室内空气所要求的基准温度和基准相对湿度,空调精度是指在空调房间内温度,相对湿度允许的波动范围。
例如在N=20±1ºC和N=50±10%中,20ºC和50%是空调基数,±1ºC和±10%是空调精度。
空调系统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工艺性空调和舒适性空调。
工艺性空调是为工业生产或科学研究服务的空调,其室内空气参数主要是按照生产工艺或科学研究对工作区温、湿度的特殊要求确定,同时兼顾人体热舒适的要求。
而舒适性空调的任务是创造一个舒适的室内空气环境,其室内空气参数主要是根据满足人体热舒适的需求确定,对空调精度没有严格的要求。
2.空气的处理设备由各种对空气进行加热、冷却、加湿、减湿、净化等处理的设备组成。
3.空气的输送和分配设施主要由输送和分配空气的送、回风机,送、回风管,送、回风口等设备组成。
4.处理空气所需要的冷热源指为空气处理提供冷量和热量的设备,如锅炉房、冷冻站、冷水机组等。
5.消声和减振设备消声和减振设备有消声器和减振器等。
二、空调系统的分类随着空调技术的发展和新空调设备的不断推出,空调系统的种类也日益增多,空调系统的分类方法也很多,如按处理空气的来源不同分、按输送承担空调负荷的介质不同分等。
我们这里重点介绍按空气处理设备的设置不同分,有集中式空调系统、半集中式空调系统和分散式空调系统。
中央空调降噪音方案

六、结论
1.按照本方案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
2.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施工标准,确保工程质量。
3.工程完工后,进行验收,确保降噪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4.对验收合格的工程,进行后期维护和监测,确保长期稳定运行。
五、法律法规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2.《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3.《建筑给排水及暖通空调设计规范》
4.《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本方案旨在为中央空调降噪音问题提供合法合规的解决方案,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安静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在实施过程中,需密切关注相关法律法规的更新,确保方案的有效性和合法性。
第2篇
的发展,中央空调系统已成为大型公共建筑与住宅建筑的标配设施。然而,其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音问题日益凸显,对用户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本方案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措施,有效降低中央空调系统的噪音水平,确保用户的舒适体验。
2.对室外机进行减震处理,降低振动传递。
(4)隔声降噪
1.对中央空调设备进行隔声处理,如设置隔音室、隔音罩等。
2.对送风、回风管道进行隔声包扎,减少噪音传播。
3.噪音监测与评估
(1)在中央空调运行过程中,定期进行噪音监测,了解降噪效果。
(2)根据监测数据,评估降噪措施的有效性,调整优化方案。
四、实施与验收
二、目标
1.显著降低中央空调系统运行时的噪音分贝,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2.提升空调系统整体运行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3.优化用户使用环境,提高居住与工作空间的声环境质量。
三、方案设计
1.噪音源诊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噪声的发生源很多,就工业噪声来说,主要有空气动力噪 声、机械噪声、电磁噪声等,空气动力噪声是由空气振动而产 生的,如当空气流动产生涡流或者发生压力突变时引起气流扰 动而产生的噪声;机械噪声是由固体振动而产生的;电磁噪声 是由于电动机的空隙中交变力的相互作用而产生后产生的,其中以空调设备产生的噪声影响最大。空调工程中 的主要噪声源是通风机、制冷机、机械通风冷却塔等。 通风机噪声主要是通风机运转时的空气动力噪声(包括气 流、涡流噪声、撞击噪声和叶片回转噪声)和机械噪声。通风 机噪声的大小与叶片的大小和形式、叶片数量、风量、风压等 因素有关,同系列同型号的通风机其噪声随着转速的增高而加 大。
2.2风管及部件安装减噪控制
(1)风管制作的接缝和接管连接处必须牢固、严密。 (2)风管制作的接缝和接管连接处采取密封措施,密封面 在风管的正压侧。 (3)风管内导流片和消声器的制作必须符合设计或规范要 求。 (4)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对风管进行加固(加固形式有横筋、 立筋、内外角钢、扁钢、加固筋、管内支撑等)。 (5)风管配件、风管部件与风管必须牢固连接,开关要灵 活。 (6)风管的隔振钢支、吊架的结构形式、尺寸、间距必须 符合设计或设备技术文件规定,焊接要牢固。 (7)风管系统安装完毕,必须进行严密性检验和噪声测定。
2. 安装方面控制措施
2.1 设备安装减噪控制 (1)安装隔振器的设备基础必须平整,偏差≤2mm。 (2)每个隔振器位置要准确,压缩量应均匀一致,偏差 ≤2mm。 (3)设备就位后严格进行调平找正。 (4)固定设备的地脚螺栓必须拧紧,并有防松动措施。 (5)吊装设备的隔振钢支、吊架其结构形式和尺寸必须 符合设计或设备技术文件规定,焊接要牢固。 (6)与设备相连接的风管、水管必须连接紧密、牢固。 (7)在设备单机试运转和系统无负荷联合试运转时,严 格进行噪声测定,对有异常振动和声响的设备采取纠正措 施。
1.3 冷却塔(风冷机组)减噪设计
(1)优选低噪音型或带变频调速装置的冷却塔。逆流式 冷却塔噪声最大,横流式冷却塔次之,喷射无风机式塔噪 声最小,但其占地面积正好相反,具体可根据工程场地情 况合理选择。 (2)冷却塔设置在对周边建筑影响最小处,并避开建筑 物的主立面和主出人口。 (3)塔基和混凝土基础间设减振垫、减振器,冷却塔的 支点与减振器之间应设整体底座。 (4)在进水、出水和补给水管上加防振软管。 (5)冷却塔增配消声附件,如出风口装消音风筒、在入 风口装隔声墙。 (6)必要时在冷却塔和周边建筑物间设置隔声屏。
※
※
风机噪声控制技术FIG1-7
※
②机械振动性噪声:回转体不 平衡、轴承磨损、叶片刚性不 够→振动→噪声 ③ 电磁噪声:电动机内发出的 噪声
※管道辐射噪声源
风机噪声源特点:
多声源——与安装方式等有关 指向性——当声源比波长大得 多,指向性较强/反之可作为点 源,各向相同,无方向性。
空调通风系统设备噪声产生及传播途径
空调系统噪声污染的人为因素
固然,空调系统噪声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但设计和安 装这两方面的人为因素却是造成空调系统噪声污染的外因。 (1)设计方面: 1)空调设备选型不当,如所选风机噪声值超标; 2)设计风速过大,造成风管内空气涡流严重、出风口处 风噪大; 3)设备设计位置不妥,如空调机房位置距办公、生活区 域较近; 4)未进行有效的消声设计,如并联设备间无防共振设计、 风管未采用隔振吊架。 (2)安装方面: 1)未按设计施工,如管道与空调器没有采用软连接、设 备基础未采用隔振垫; 2)不符合施工规范要求,如设备安装时没调平找正、大 型风管弯头导流片漏装; 3)未严格进行系统检测,如风管漏光检测、漏风量测试 抽检率不足、室内噪声检测点少。
旋转部件不平衡产生的噪声
附加噪声:风道管件因风速过大而产生附加的噪声,也叫气 流噪声。风速越大,其噪声也越大。 故集中空调系统:采用低风速系统,风速控制在8m/s以下。
空调系统噪声的来源
空调系统噪声从产生形式上分为空气动力性噪声和机 械性噪声,按噪声发生部位也可分为两大类:设备噪声、 风管及部件噪声。 空调设备包括冷水机组、水泵、风机(包括空调机组、 风机盘管机组)、冷却塔等,在运行中均可能因为设备振 动、压缩机、电机、风叶运转而产生机械性噪声,属于噪 声源。风管和风管部件(主要是送风口)的噪声分为涡流噪 声(空气涡流产生的气流噪声)和振动噪声(风管及部件振 动产生的噪声),是在运行工况不良或与建筑物连接不当 时产生的,属于附加噪声。 从民用建筑空调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来看,设备噪 声(尤其是风机噪声)是空调系统中的主要噪声源。因为大 多数空调系统都是低速系统,风管及部件的噪声与风机噪 声相比较小,而且由于噪声的迭加是对数迭加,附加噪声 值一般不会对风机噪声值的提高产生显著影响。
旅馆室内允许噪声标准
住宅室内允许噪声标准
医院室内允许噪声标准
特殊建筑室内允许噪声标准
噪声评价曲 线号数 N 与声级 计 A 档读数 LA 间的关系为 N = LA - 5 。
空调系统的噪声源
通风空调设备噪声
风机噪声
风机噪声产生的原因:
管道风机噪声源 ①空气动力性噪声:叶轮高速 旋转→冲击压力波↑ 、涡流→噪 ※出口噪声源 进口噪声 声压力↑、转速↑→Lw↑
在缺乏实测数据时,某一风机 的声功率级可按下式估算
式中: L ― 通风机的风量, m 3/ h ; H ― 通风机的风压(全压), Pa 。
如果已知风机功率 N (kW)和风压 H(Pa),则可用下式估算:
在求出通风机的声功率级后,可按下式计算通风机各频带声功 率级( Lw )Hz :
通风机各频带声功率级修正值 风机声功率的计算都是指风机 在额定效率范围内工作时的情 况。如果风机在低效率下工作, 则产生的噪声远比计算的要大。
空调系统的消声与减振
毋庸置疑,民用建筑中的中央空调系统给人 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舒适和便利。但是 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特别是职业健康安 全管理体系(GB/T28001—2001)的逐步贯彻实施, 人们对工作环境的健康要求也越来越高,于是众 多高级宾馆、写字楼、公寓中空调系统的运行问 题便愈加凸现出来,如噪声、异味、结露、滴水 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工作情绪、工作 效率和身体健康,空调系统噪声问题尤为突出, 已在局部形成噪声污染。
1.2 冷水机组减噪设计
(1)选择高效型声功率低的制冷机组,各种机组的噪声 值一般排序为:热泵机组>活塞式冷水机组>螺杆式冷水机 组≥离心式冷水机组≥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具体可根 据工程特点合理选择。 (2)优选内置水泵型冷水机组。水泵密闭在冷水机组内, 可有效地降低水泵噪声。 (3)制冷机房宜设在建筑物地下室或单独建设,机房结 构采用比重大的建筑材料,必要时可在墙体内表面粘贴吸 声材料。 (4)选用橡胶隔振垫或弹簧隔振器进行冷水机组、水泵 基础隔振。 (5)进出冷水机组、水泵的管道设置橡胶柔性接管。 (6)穿越制冷机房的管道设置柔性套管,避免与墙体刚 性连接。
空调通风系统主要噪声源: 1 平时通风:排风机、送风机。 2 空调系统:制冷机组、循环水泵、冷却塔、空调末端(风机盘管、 空气处理机组)。 3 火灾时:排烟风机、正压送风机。 4 人防通风系统:人防风机。
风机噪声:主要为空气动力噪声和机械噪声,以空气 动力性噪声为主
涡流噪声
空气动力噪声:
旋转噪声 轴承噪音 机械噪声:
3.其它消声、减振措施
通风与空调系统的减振设计应包括设备和管道两方面。 设备包括制冷机组、空调机组、水泵、风机以及其他可能 产生较大振动的设备。管道减振主要是防止设备的振动通 过管道进行传播。 设计中对消声和减振的具体措施可具体归纳为: (1).在空调系统中,除了对风机、水泵等产生振动的 设备设置弹性减振支座外,还应在风机与管路之间采用软 管链接,软管宜采用人造材料或帆布材料制作。6号以下 风机,软管的合理长度为200mm;8号以上的风机,软管合 理长度为400mm。 (2).水泵、冷水机组、风机盘管、空调机组等设备与 水管之间用软管连接,不使振动传递给管路。软管有两类: 橡胶软接管和不锈钢波纹管。橡胶软接管隔振减噪的效果 很好,缺点是不能耐高温和高压,耐腐蚀性也差。在空调 与采暖的水系统中多用橡胶接管。不锈钢波纹管能耐高温、 高压和耐腐蚀,但价格较贵,一般用于制冷剂管路的隔振。
空调系统噪声的控制措施
从源头上完全消除空调系统噪声是不现实的,但是可 以在设计和安装这两个外因上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空调系 统的噪声污染。
1 .设计方面控制措施
1.1 风机减噪设计 (1)选用低噪声或低转速的前向型叶片式风机;风量 和风压的安全系数不宜过大;风机正常运行工况点应在高 效区内,最好接近最高效率点。 (2)风量较大的空调机组应设置机房,利用封闭的墙 体进行隔声(普通120砖墙的隔声效果即可达到45dB),机 房位置应尽量远离要求安静的房间。 (3)空调机组设减振基座,减振基座的振动传递率T必 须小于5%。 (4)空调机房采用消声百叶回风口,回风风速宜控制 在2m/s以下。 (5)风量较小的通风设备(如风机盘管)吊装时,吊架 应采用减振吊架,同时采用隔声效果好的天花板材料。 (6)风机与管道采用柔性连接,进出风干管处设置消 声器。
建筑声学设计FIG-61
①风机噪声 ②环境噪声 ③再生噪声 ④固体噪声
空调系统中的主要噪声源是通风机。通风机的噪声主要 与叶片形式、片数、风量,风压等参数有关。风机噪声是由 叶片上紊流而引起的宽频带的气流噪声以及相应的旋转噪声, 后者可由转数和叶片数确定其噪声的频率。
在通风空调所用的风机中,按照风机大小和构造不同,噪 声频率大约在 200 ~ 800Hz (即主要噪声处于低频范围内)。
电机噪声以电动机冷却风扇引起的空气动力噪声为最强, 机械噪声次之,电磁噪声最小。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气 流噪声,如风管内气流引起的管壁振动,气流遇到障碍物(管 道变径、弯头、阀门等)产生的涡流以及出风口风速过高等都 会产生噪声。 下图是空调系统的噪声传播情况。 从图中可以看出,通风机噪声由风道传入室内外,设备的 振动和噪声也可能通过建筑结构传入室内。因此,通风空调系 统在对建筑内热湿环境和空气品质进行控制的同时,也对建筑 的声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当空调系统运行产生的噪声超过一定允许值后,将影响人 员的正常工作、学习、休息或影响房间的功能(如演播室、录 音室),甚至影响人体健康。因此,在进行通风空调系统设计 时,除了要考虑温、湿度的要求以外,还要考虑噪声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