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肩腰腿痛的注射治疗讲解

合集下载

运用银质针治疗颈肩腰腿痛心得体会

运用银质针治疗颈肩腰腿痛心得体会

运用银质针治疗颈肩腰腿痛心得体会银质针是由85%白银及掺杂少许铜、铬合金熔炼而成,以肌肉僵硬、痉挛为主的病症通过银质针治疗,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银质针疗法主要针对病程较长的慢性软组织疼痛,经其他治疗方法效果不佳且伴有局部软组织僵硬劳损的病症,通过银质针的透热治疗,可以很好地改善局部循环、松解肌肉、解除神经压迫,达到长期治愈的效果。

我国古代使用金针、银针治疗疾病历史悠久,相传是从古代“九针”中的鍉针和长针发展而成。

中华民族祖先创立的中医药学体系,其中针灸学占有相对独特的地位。

迄今针刺镇痛乃至达到治痛真是家喻户晓,广为流传至世界各地。

但是,我们对银质针针刺疗法,它在治痛方面有独特的远期疗效却是鲜为人知,它仅在南方民间医生(20世纪40年代宁波陆银华老中医用银质针循经取学)单传沿用。

20世纪70年代我国学者宣蜇人在开创人体软组织松解手术治疗严重腰腿痛和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失败病例的认识基础上,以软组织损害压痛点分布规律,即严格按照人体软组织外科解剖,采用银质针(白银制作)做密集型针刺疗法,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疗效。

既有强烈的镇痛作用,又有远期的治痛效果。

更为惊奇的是,发现凡经针刺的部位均产生持久的肌肉松弛效应,即人们难以对付的因痛而导致的肌痉挛现象神奇地获得缓解。

这是传统的银质针针刺疗法在软组织外科学理论指导下取得的一次疗效上的突破。

也就是说,经一般物理疗法和药物治疗难以奏效的,须经外科松解手术才能治愈的顽固性痛症。

采用密集的银质针针刺治疗能取得显著疗效。

颈肩腰腿痛,痛起来还真要命!很多人把颈肩腰腿痛看做是“劳累病”,认为休息休息、贴贴膏药就好了。

其实不然,颈肩腰腿痛大部分是腰颈椎病的突出症状。

颈肩腰腿痛,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多数颈肩腰腿痛的高发人群以民工等体力劳动者为主。

而现在,出现了一种现象;大量的白领、财务人员、教师、银行职员等伏案时间长的工作者患颈肩腰腿痛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白领。

主要原因在于:1、生活习惯、工作方式不合理。

颈肩腰腿痛的注射治疗PPT课件

颈肩腰腿痛的注射治疗PPT课件

病人仰卧,患肢外展,肘关节屈曲,前臂平放于床 面,肘部置于床缘,呈行军礼状.
阻滞:于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间垂直刺入直达 骨面,注入消炎镇痛液3-5ml,注药后出现小指、 环指及中指尺侧感觉减退或消失.
针刀:左手食指尖按在尺N沟,并向肱骨内上髁 推移深层的尺N及血管,沿食指指甲平行尺N方 向快速进针刀,直达骨面.提插切割弓状韧带1-2 刀,纵行输通2-3刀,手下有松动感时出针刀.屈 伸肘关节3-5次,使尺N进一步松解.
肩胛内上角;肩胛脊柱缘; 肩胛腋窝缘;肩胛岗下窝; 肩胛胸廓机构;肩肱关节肩锁关节; 胸锁关节.
桡管(Radial tunnel)长约5cm,始于肱桡关节前, 止于旋后肌浅层远端.管内壁是旋后肌,外壁是桡侧 腕长、短深肌及肱桡肌,后壁是肱骨小头、 桡骨小 头及肘关节囊,前壁是肱前肌.桡N深支经此管支配 指伸总肌、拇短伸肌、拇长展肌、桡侧腕短伸肌、 小指及食指的固有伸肌.当前臂及腕管节过度劳累 和活动时,桡管周围软组织劳损性炎症,引起桡N深 支受压.
慢性:职业性劳损,如电工、钳工;内分泌改变,如甲 亢、妊娠、哺乳及更年期妇女;腕管内占位性病变, 如腱鞘囊肿,脂肪瘤;先天畸形,如屈指肌肌腹过低 或蚓状肌肌腹过高;腕管内非特异性炎症,如腱鞘炎, 类风湿性滑膜炎,间质增生性神经炎.
初期为腕部不适或急性损伤引起的疼痛,随着病情 发展,1-3指及鱼际区疼痛突出,屈腕劳累或夜间疼 痛加重(手放被内,温度升高,腕管内充血,压力升 高),摇摆或摩擦手部可使疼痛减轻.有时疼痛可牵 涉至臂、肘及肩部.
阻滞:俯卧位,腹部垫枕,在棘突下缘旁开1-1.5cm 处垂直进针,达到骨质后稍退针,注入消炎镇痛液 5-10ml.注药后给予牵引复位,效果会更好.
手法治疗 卧床休息,理疗.

颈肩腰腿痛中医特色疗法 PPT课件

颈肩腰腿痛中医特色疗法 PPT课件
后溪、阳溪、风池、合谷、颈夹脊 • 药物选择:1%普鲁卡因2毫升、强的松龙1毫升和当归注
射液2毫升的混合液 • 针具选择:5ml注射器,2-4号针头 • 每穴用药剂量:0.1~0.5ml • 疗程:qd~qod,10次1疗程
落枕穴定位
落枕穴:手背侧,当第2、 第3掌骨间,掌指关节后约 0.5寸处。主治项强、落枕。
颈肩腰腿痛常用穴位
• 上肢:肩贞、肩髃、臂脯、侠白、尺泽、曲池、手三 里、少海、小海、外关、内关、合谷、后溪
• 下肢:环跳、秩边、殷门、髀关、伏兔、梁丘、阳陵 泉、阴陵泉、丰隆、承山、绝骨、太溪
• 腰背: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督脉穴位、腧穴穴位
颈项疼痛常用穴位
• 主穴1-2:阿是、落枕(项强、外劳宫)、后溪、大椎 • 配穴2-4:手三里、列缺、悬钟(绝谷)、肩井、肩髃、
注射 • 如采用麻醉性药物(如普鲁卡因)者,则称为穴位封
闭疗法
水针疗法溯源
• 水针疗法于上世纪50年代初期才逐步形成 • 将西医的封闭疗法与中医的针灸疗法相结合用于临床,
被称为“孔穴封闭” • 穴位选择逐步多样化,使用范围涉及内、外、妇、儿、
五官等临床各科 • 药物选择扩展到中药、西药以及中西药物混合针剂,
常用刺络器械
自制简易刺络器械
辅助工具
刺络取穴原则
• 循经取穴 • 相关腧穴 • 阿是穴 • 病灶区取穴 • 足太阳膀胱经 • 督脉取穴
常见病刺络穴位选择举例
常见病 头痛 扁桃体炎 高热
痤疮
白癜风
穴位选择
大椎、太阳 少商、商阳 大椎 十宣 内迎香 大椎 肺腧、胃腧 皮损处
刺法
点刺 点刺 点刺 点刺 点刺 点刺 挑刺 从刺
辅助疗法
拔罐 — 拔罐 — — 拔罐 拔罐 —

颈肩腰腿痛手三针、足三针疗法

颈肩腰腿痛手三针、足三针疗法

颈肩腰腿痛手三针、足三针疗法原安徽中医学院名老中医张显臣运用手三针、足三针治疗颈肩腰腿痛、顽固性头痛、牙痛、肋间神经痛和三叉神经痛等疑难痛症近30年,其收效之神速,效果之确切,可谓是:入针即效,拔针即愈,大多能在1~2分钟之内显效或治愈。

手三针、足三针疗法,用之者神,得之者秘,社会上掌握此技的医家并不多见,今不揣浅陋,公之于众,推而广之。

一、手三针、足三针的穴位1、手三针是:后溪、中渚、间谷。

间谷穴:位于手阳明大肠经之三间与合谷两穴连线之中点。

它的适应症是:凡三间穴、合谷穴两穴的适应症均是其适应症。

尤其对颈肩肘臂指部的疼痛麻木,疗效甚为突出,也治头痛、牙痛、腰脊痛,。

中渚穴:位于手少阳三焦经的循行线上,在手背第四、五掌指关节间后方凹陷处。

主治:目眩头痛,肘臂痛,五指不得屈伸,四肢麻木、战振、蜷挛无力,肘臂连肩疼痛。

后溪穴:位于手太阳小肠经的循经线上,第五掌骨小头后方尺侧,手小指外侧本节后陷中。

主治:头项强不得回顾,癫痫不醒人事,臂肘拘急,手足拘挛,手足颤摇不能握,中风昏仆不能言语,腿膝腰背历节周身疼痛,手足麻痹,牙痛,头痛,伤寒感冒。

这三个穴位的取穴方法均以松握拳为度。

以上三穴,分取之可治各自的主证,合而用之更有协同作用。

或三穴同用,或两穴同用,或与足三针之一两穴同用,对于颈、肩、臂、肘、手指,及臂、脊、腰、胯、腿、足、趾等部位疼痛麻木,以及头痛、牙痛、偏头痛、胁肋痛(肋间神经痛、胆囊或肝部疼痛),疗效甚为理想,往往拔针而愈。

2、足三针是:太冲、内庭、足临泣。

足临泣:位于足少阳胆经的循经线上,在第四、五趾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

内庭穴:位于足阳明胃经的循经线上,第二、第三跖趾关节前当足次趾外间凹陷中。

单刺此穴治疗大、小腿的疼痛麻痹(特别是前侧),足面的肿痛,足趾、足心痛麻,内外踝的疼痛肿胀等症效果特别突出。

太冲穴:位于足厥阴肝经的循经线上,在第一、第二跖骨的骨间隙中,当大趾本节后一寸五分凹陷中,以指轻按有动脉应指。

浮针疗法治疗颈肩腰腿痛医学PPT课件

浮针疗法治疗颈肩腰腿痛医学PPT课件

19
• 2.明确病痛点:明确病痛所在和病痛程度是 浮针疗法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范围大的 病痛医者必须找出最痛点,病人表达不清 时选中央。病痛范围在关节周围或关节里 面时,要让患者多次改变关节姿势,以使 痛点明确。在查找痛点的过程中,用力要 由轻而重,搜寻范围由大而小。 • 3.确定进针点:
20
• 3.确定进针点: • 3.1多数情况下在距痛点6—10cm处。小范 围病痛进针点宜近,大范围、多痛点的易 远; • 3.2多选择在病痛部位上、下、左、右处, 以便于操作和留针,但要是病痛在肋间, 斜取肋间,效佳; • 3.3 避开皮肤上的斑痕、结节、破损等处; • 3.4 尽量避开浅表血管,以免针刺时出血; • 3.5 进针点与疼痛处之间最好不要有关节。 • 4. 消毒:在进针部位常规消毒。
18
• 临床上常用的体位,主要有以下几种: • (1)仰卧位:适宜于取头、面、胸、腹部进针点和 上下肢部分进针点。 • (2)侧卧位:适宜于在身体侧面和上下肢部分部位 治疗。 • (3)伏卧位:适宜于在头、项、脊背、腰臀部和下 肢背侧及上肢的一部分进针。 • (4)仰靠坐位:适宜于颜面和颈前的进针点操作。 • (5)俯伏坐位:适宜于项、背部的进针。 • (6)侧伏坐位:适宜于面颊及耳前后部位的操作。
28
• 2.晕针:相比传统针灸,浮针疗法的临床 更少发生晕针。 • 晕针的处理方法:立即停止针刺,使患者 平卧,注意保暖,轻者仰卧片刻,给饮温 开水或糖水后,即可恢复正常。重者在上 述处理的基础上,可剌人中、内关等穴, 即可恢复。若仍不省人事,呼吸细微,血 压下降,可考虑采用急救措施。
29
• 六、 浮针疗法注意事项 • (一)患者在过于饥饿、疲劳、精神紧张时,不宜 立即针剌。 • (二)浮针疗法留针时间长,要注意消毒。特别是 对容易感染的病人,如糖尿病病人,当加倍小心, 慎防感染。 • (三)留针期间,应注意针口密封和针体固定,嘱 患者避免剧烈活动和洗澡,以免汗液和水进入机 体引起感染。 • (四)针刺的部位应选在对日常生活影响较小的部 位。 • (五)根据情况,进针点可以选择在离病灶较远的 地方,但进针点和病痛部位之间不能有关节。否 则,疗效较差。

颈三针和臀三针治疗颈腰疾病 (中+英)

颈三针和臀三针治疗颈腰疾病 (中+英)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为痹证 (Bi syndrome)。
者均有这种表现。其疼痛范围主 要是在下腰部及腰骶部,以持久 性的钝痛最为常见。平卧位时疼 痛可减轻,站立位及坐位时,这 种疼痛可以加重。 2)下肢放射痛症状:可以 沿着下腰部、臀部、大腿后侧、 小腿前或后外侧至足跟。疼痛性 质以放射性刺痛为主。下肢放射 痛可以先于腰痛发生,亦可能在 腰痛症状出现后出现,这两种情 况因人而异。
2014-1-24
6
天柱
tiānzhù;B10;BL10
足太阳膀胱经穴。在项部,大筋
(斜方肌)外缘之后发际凹陷中, 约当后发际正中旁开1.3寸。
Foot taiyang bladder channel point.
On the neck, in the depression lateral to
针具
直径0.25-0.30mm;长40—50mm毫针。
Filiform needles of diameter 0.25-0.30mm, length 40-50mm.
2014-1-24 10
臀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using Hip Three Needles
御之,气至而去之⋯⋯。刺之而气不至,无 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
《灵枢· 终始》:“针刺之道,气调而止”。
2014-1-24
5
颈三针
Neck Three Needles
主穴 (Main acupoints)
天柱 (BL10 tiān zhù) 、 颈百劳 (EX-HN15 jĭng băi láo) 、肩中俞 (SI 15 jiān zhōng shù)

颈肩腰腿痛穴位注射疗法PPT幻灯片

颈肩腰腿痛穴位注射疗法PPT幻灯片
1.抱肩实验 2.抬高试验 3.屈肘后背实验
16
第十节十一节:慢性腰肌劳损
一。病因 1.长期反复劳作活劳动。 2.腰部退行性变。 3.静力性劳损:如静坐、长期单一姿势,也可引起腰部肌肉损伤。
二。临床表现 1.长期反复发作的腰部疼痛。 2.疼痛因气候变化或劳累而加重。 3.压痛范围较广泛,没有准确压痛点。 4.腰腿部活动无明显障碍。
18
第十一节:慢性腰肌劳损
三。治疗:痛点和患侧肾俞穴、大肠腧。
19
第十二节:腰部安全区
安全区上线:平肋缘 下(第二腰椎棘突下)
距后正中线四横 指
后正中线
安全区下线: 平髂嵴(第四 腰椎棘突下)
距后正中线两横指
20
第十二节:腰四、五突出
腰4~5之间的椎间盘突出: 主要引起的是腰部疼痛,疼痛向臀部、小腿的外侧放射,严重的放射
1.用于软组织损伤的药物:当归注射液、红花注射液 2.用于风湿、类风湿的药物:雪莲注射液 3.用于骨性退变的药物:依降钙素、鲑鱼降钙素、健骨注射液 4.用于营养神经的药物:维生素b12、维生素b1、甲钴胺注射液 5.用于快速降低局部组织水肿的药物:地塞米松注射液、康宁克
通注射液 6.用于防治组织粘连的药物:胎盘组织液 7.用于强效止痛的药物:高乌甲素注射液 8.用于减轻注射时患者痛苦的药物:利多卡因注射液、生理盐水
1、膝关节酸痛,或关节周围呈现红肿热痛的炎症 表现。
2、反复发作,遇风寒湿疼痛加剧。 3、大多数患者有晨僵现象。 4、疼痛呈游走性。
23
第十三节:风湿性膝关节炎
三。治疗:血海穴、梁丘穴、内外膝眼。
24
第十节:骨性膝关节炎
一、病因:
1.慢性劳损:长期姿势不良,负重用力,体重过重,导致膝关节软组织损伤。 2.肥胖: 体重的增加和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成正比。 3.骨密度:骨质疏松者出现骨性关节炎的几率就增多。 4.外伤和力的承受: 经常的膝关节损伤,如骨折、软骨、韧带的损伤。异常状 态下的关节,当关节承受肌力不平衡并加上局部压力,就会出现软骨的退行性变。 正常的关节和活动甚至剧烈运动后是不会出现骨性关节炎的。 5、遗传因素:不同种族的关节受累情况是各不相同的,认为和遗传因素有关。 本病在女性较多见。

平衡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详解(科内讲课资料)

平衡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详解(科内讲课资料)

平衡针的靶点靶位学说
• 平衡针通过针刺外周神经靶点,利用传 入信息通路至大脑中枢靶位,使失调紊 乱的中枢系统瞬间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 态,通过传出信息通路完成对靶向病变 部位的应急性调整,达到机体恢复新的 平衡。这也就是平衡针的靶点靶位学说。
平衡针靶点靶位示意图
大脑中枢靶位
外周神经靶点
肢体病变靶 向
(三)突出单穴疗法
单穴疗法原则上是一病一穴,一症一穴, 80% 以上的病症均可采用一个穴位。因为平衡 针灸的目的不是直接去治疗患者的疾病,而是 利用一种人为的外因刺激手段间接依靠患者自 身不断修复、不断完善,恢复患者机体内的平 衡系统去治疗自己的疾病。平衡针灸取穴总计 38个平衡穴位,不足传统穴位的1/10。
(七)突出离穴不离经
平衡针灸不过于强调穴位的定位,而是要 求针刺到相应的穴位即神经相应的节段上而出 现针感即可。平衡针灸要求针刺的是神经干或 神经支,因为神经分布有它一定的客观规律, 不可能是一个点,而是一条线。在实际临床中 不可能对每个人的取穴都十分准确,所以针刺 穴位的部位只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因 此,进针后一旦取穴未准,可根据自己的判断 ,利用针体的提插从左右或上下方向来寻找针 感,如肩痛穴针刺的腓浅神经上下10厘米内均 可。
(五)突出即时效应
即时效应亦称一针见效。80%以上的病人3秒钟 即可见效。对发病时间短、症状轻、体质好、年龄 小的病人经一次性治疗即可临床治愈,即使发病时 间长、症状重、年龄大、体质差的病人不能达到预 期效果,也可使症状改善,减少病人痛苦,提高生 存质量,延长病人生存时间。 平衡针灸学的疗效不是取决于医生,而是取 决于病人自身的平衡系统调节能力。其中发病时间 的长短、病情的轻重、年龄结构的大小、体质的强 弱直接决定疗效的好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体位:俯卧位或侧卧位(健侧卧位). 3.体表标志:乳突、枕外隆突、第二颈椎棘突、胸
锁乳突肌后内侧止点附着处.
枕大、小神经阻滞
操作方法 枕大神经阻滞:在乳突与第二颈椎棘突间作一连
线,其中点即相当枕大神经阻滞点.针尖向枕部 呈40-45度角穿刺,遇枕骨下骨质时,回抽;注药. 穿刺、注药时可出现后头部放射痛. 枕小神经阻滞:乳突后方胸锁乳突肌附着处.穿
SGB适应症及并发症
系统适应症:头颈臂胸部疼痛性疾 病;植物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
等疾病。 并发症:局麻药毒性反应;血肿;
气胸;持续霍纳氏综合征。
颈6神经根及其关节阻滞
体位:仰卧位,头转向健侧. 表面标志:胸锁乳突肌外缘与环状软骨平面延长
线的交叉点,将胸锁乳突肌推向中线,深处有一 骨突起,即为颈6横突. 操作:用5号细针头经穿刺点垂直进针直达横突 尖,回抽无血无液,注药5~8ml.经此点向内向后 滑过横突,可作颈6神经根阻滞;退针至皮下,呈45 度探到横突尖,经横突尖后侧进针3~4cm可进行 关节突关节阻滞,患者可有肩背酸胀感.
枕大、小神经阻滞
枕大神经由第二颈神经背支纤维组成,少量来源 于第三颈神经纤维.枕大神经在筋膜下伴随枕动 脉上行,支配后内侧头皮,向前可达头顶区.
枕小神经主要由第二颈神经及第三颈神经腹支 纤维组成,沿胸锁乳突肌后緣向上行走,支配后 外侧头皮及耳廓.感觉.
枕大、小神经阻滞
1.适应证:颈椎病性眩晕(椎动脉型颈椎病) 、上颈 段疾病(枕寰部先天性畸形、枕寰半脱位不稳 等) 、 感染或中毒性神经炎(流感、风湿病、糖 尿病 、酒精中毒等继发症状)及其它枕颈神经 痛.
刺、注药过程中,患者会诉后头外侧放射痛.若 出现阵发性耳部、颈部疼痛时,可作颈浅神经
阻滞. 注意:力求准确;细针.
颈丛神经阻滞
颈丛神经由C1-4脊神经前支组成.位于胸锁乳突 肌深面,中斜角肌和肩胛提肌的浅面.
体位:平卧位,头转向健侧. 操作:在C 4横突尖垂直穿刺直达骨面后稍提针,
回抽无血,无脑脊液,注入1%L3ml.然后退针至 皮下筋膜层,注入1%L5ml. 适应症:颈枕部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疼痛.
菱形肌损伤多为上肢猛力掷物、摔跤或上肢向 后下方猛然用力等引起急性损伤,未经治疗或治 疗欠妥,日久导致.
菱形肌损伤
临床表现:多在菱形肌急性损伤较长时间后发病. 急性发作时,在上背脊柱与肩胛骨之间有一突出 的痛点,局部肿胀,上背沉重,如负重物,重者难入 睡,翻身困难,行走时患侧肩部下降,患侧持物时 疼痛及活动受限.
星状神经节阻滞
1883年Liverpool和Alexander在结扎椎动 脉时,误伤了颈交感N,却得到了明显的治疗 效果。1920年开始推广经皮星状神经节阻滞 疗法。很快成为一种用途广泛的治疗方法. 星状神经节位于C7横突结节和第一肋骨头前方. 体位:仰卧,颈下垫薄枕. 操作:左手食指或中指指尖紧贴胸锁关节上缘, 沿气管侧壁下压,将胸锁乳突肌及颈动脉鞘向外 拉,指尖可触及C6或C7横突,垂直进针,遇骨质 回抽无血,注2%L5-8ml.
诊断要点:有突发性损伤史;肩胛骨内侧缘上端 和肩胛骨内上角有1-2的压痛点;上4个颈椎横突 处有压痛;上肢后伸,并将肩胛骨上提或内旋,引 起疼痛加剧.多为单侧,双侧罕见,
注射点:上4各颈椎横突,肩胛骨内上角.
菱形肌损伤
大、小菱形肌背上部斜方肌深面,肩胛提肌下方. 小菱形肌起自C6 、 7棘突,止于肩胛骨内侧上部. 大菱形肌起自T1-4棘突,止于肩胛骨内侧缘.肩胛 背神经支配.
临床表现:晨起突然发生颈部旋转受限,僵硬,勉 强转颈会引起患侧颈部痉挛性疼痛.
注射治疗:仰卧位,头转向健侧. 体表定位:胸锁乳突肌起止点,肌腹压痛点.
肩胛提肌损伤
肩胛提肌起自上4各颈椎横突的后结节,止于肩 胛骨内上角,上提肩胛骨并使其转向内上方.
临床表现:多为单侧,患侧上肢后伸受限难于伸 到背部,肩胛骨内侧角的上部和颈上段疼痛.
膈神经阻滞
膈神经由第3-5颈前支组成. 体位:平卧,头后仰. 穿刺方法:用左手拇指、食指在胸锁关节上缘,
相对捏住并上提胸锁乳突肌,右手持针沿外侧指 甲背侧平行向内刺入,进针深度达内侧手指尖深 层,针尖恰位于前斜角肌浅面的膈神经,回抽无 血、气,注射1-1.5%利多卡因6-8ml. 注意:进针不要过深;不要朝足端穿刺;密切观察 呼吸;若作双侧阻滞,需间隔半小时以上.
适应证:寰枕关节疼痛、上颈段颈椎关节炎、下 颌关节邻近翼状肌痉挛、椎动脉基底动脉供血 不足.
体位:仰卧位,头略转向健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寰-枕阻滞
体表标志:乳突、下颌角. 操作方法:在乳突与下颌角连线上端,可触摸到
一骨性突起,此为寰椎之侧块,中间有椎动脉穿 过,进入颅内.皮肤严格消毒后,用5号细针,于乳 突下前方各1cm处,对准该骨性突起缓慢进针,到 位后回抽无血无脑脊液,注入消炎镇痛液3-5ml. 注意事项:避免反复穿刺,针尖到位后不要随意 移动,以免损伤邻近的血管神经.
诊断要点:有菱形肌急性损伤史;将患侧上肢被 动向前上举,疼痛加剧;痛点在T5与肩胛骨下端 连线以上,大多数靠近肩胛骨内侧缘.
注射点:菱形肌起止点或痛点.
寰-枕阻滞
寰-枕关节允许头部在35度范围内进行点头及 后仰运动.该关节位于脊髓后外侧索的前方.第 一和第二对脊神经主要为感觉神经-枕大及枕 小神经.寰-枕关节易受外伤和加/减速度外伤等 影响,这些损伤可导致滑膜炎及粘连引起疼痛. 表现为颈部疼痛或枕部疼痛,偶伴颞颌关节区的 放射痛.
颈肩腰腿痛的注射治疗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曹经山
头夹肌损伤
头夹肌起于C3-T3棘突及项韧带,止于上项线外 侧端及乳突后缘,和枕肌共同在上项线外侧端交 织附着,枕肌又移行于帽状腱膜,与额肌一前一 后共同紧张帽状腱膜. 临床表现:患侧枕骨缘的上项线或第七颈椎棘突处 压痛,转头或仰头受限,颈项部有僵硬感. 诊断要点:有外伤或劳损史;C7棘突或枕骨上项线
处有压痛;用手掌压住颈后部,使其低头, 再令患者努力抬头伸颈,可使疼痛加剧.
头夹肌损伤
注射治疗: 体位:俯卧低头位. 注射点:C3-T3棘突压痛点;上项线外侧及乳突后
缘压痛点.. 手法治疗:用手掌压住患侧颈后部,将颈部转向
对侧,用力下压数次.
胸锁乳突肌肌腱炎
胸锁乳突肌起自胸骨柄前及锁骨胸骨端,止于颞 骨的乳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