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心馨古筝教学1-6课教案
古筝第一课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古筝的基本构造和演奏姿势。
2. 培养学生对古筝的兴趣和热爱。
3. 使学生初步掌握古筝的基本演奏技巧。
教学对象:初学者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1. 古筝若干把2. 教学PPT3. 古筝曲谱4. 教学视频教学过程:一、导入1. 播放一段优美的古筝演奏视频,引导学生欣赏。
2. 提问:同学们喜欢古筝吗?为什么?3. 引出本节课主题:古筝第一课。
二、古筝基本知识介绍1. 古筝的起源和发展2. 古筝的基本构造:筝头、筝身、筝尾、筝面板、筝底板、筝弦等3. 古筝的演奏姿势:坐姿、站姿、持筝姿势三、古筝演奏技巧初步学习1. 古筝的调音方法2. 演奏时的手型:手指、指甲、手臂等3. 基本演奏技巧:左手指法(勾、挑、托、抹、打、摘)、右手指法(弹、挑、拨、滚、颤、揉)四、练习环节1. 学生分组,每组发一把古筝,进行初步的演奏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姿势和演奏技巧。
3.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共同进步。
五、总结与反馈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3. 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古筝的兴趣和热爱程度。
2. 学生对古筝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演奏技巧的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古筝的基本知识、演奏姿势和技巧,让学生初步了解古筝,培养他们对古筝的兴趣。
在练习环节,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提高他们的演奏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3. 适时进行总结和反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加古筝比赛,提高他们的演奏水平。
2. 开展古筝音乐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艺。
3. 邀请专业古筝老师为学生进行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备注:本教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宋心馨古筝教训14_15_16_17_18_19_20课

第十四课按音4、7教学容:1、按音4教学;2、按音7教学;3、按音4、7练习曲——练习一、练习二;4、小乐曲——《小钟》、《小青蛙》、《小星星》、《新年好》;5、补充乐曲——《雪绒花》、《送别》。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课基本掌握按音4、7的弹奏,并能在乐曲中熟练运用。
按音4教学首先,来学习按音4的弹奏。
(两组,以中音3为例)分步教学下面进行分步讲解:1、第一步,放弦。
左右手分别在中音3两侧琴弦上保持正确的放弦手型。
2、第二步,弹奏。
左手将中音3按至上方小二度4的音高,然后右手弹奏中音3。
大家在练习按音4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左手按弦时要果断、准确,保持按音的稳定)。
左手的按弦力量越小,右手的音高越低;反之,左手的按弦力量越大,右手的音高则会越高。
因此,我们在练习按音时需要控制好左手的按弦力量。
当然这需要大家练习时多听,多模仿。
2)右手弹完后,左手保持住不要立即松开,或待右手弹奏下一个音时再快速松开,避免出现滑音。
3)通常,如果时间允许,左手可以稍稍提前把弦按好,比如4、3的连续弹奏。
如果没有预备时间,比如3、4的依次弹奏,左手的按弦与右手的弹奏几乎要同时进行,这时左手动作就要干脆、果断,一下到位。
按音7教学按音7的弹奏方法与按音4相同。
分步教学下面进行分步讲解:1、第一步,放弦。
左右手分别在中音6上保持正确的放弦手型。
2、第二步,弹奏。
左手将中音6按至上方大二度的中音7,然后右手弹奏中音6。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6到7是一个大二度,而3到4是一个小二度,因此左手在按7音时的用力要比按4音的力量稍大一点。
按音4、7练习曲练习一示弹奏练习一练习二示弹奏练习二乐曲乐曲一《小钟》1、视唱乐曲2、示弹奏乐曲二《小青蛙》1、视唱乐曲2、示弹奏乐曲三《小星星》1、视唱乐曲2、示弹奏乐曲四《新年好》1、视唱乐曲2、示弹奏课后作业1、按音4、7的练习曲每天弹奏10遍;2、小乐曲《小钟》、《小青蛙》、《小星星》、《新年好》每天弹奏5遍;3、复习之前所学乐曲,每天弹奏1遍。
古筝教案第一课及其练习曲目(精)

古筝教案第一课及其练习曲目第一课“托”的夹弹法教学内容:1、基础知识2、乐理知识3、“托”的夹弹法教学目的:通过本节课大致了解古筝,并能够初步掌握“托”的夹弹法的弹奏。
教学准备:一副义甲;一卷胶布;教科书。
教学过程:一、基础知识1、古筝基本构造调音盒,前岳山,琴弦,琴码,面板,后岳山,琴架等。
2、古筝的摆放1古筝一般放在琴架上,琴架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连体式琴架;另一种是分体式琴架。
其中分体式琴架最为常用。
2琴架摆放时要注意高低之分,高的一只放在前岳山的下方,低的一只放在后岳山的下方。
3、手的部位名称1手腕,手背,手心。
2大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虎口。
3第一关节(又称小关节,第二关节,掌关节。
4、义甲的佩戴1、右手大指义甲的佩戴方法是:预先剪好八截胶布,长度大约能缠绕手指两圈半到三圈,放在一边备用。
1将剪好的胶布贴在义甲的背面,上方留出一小截胶布(长度以能缠绕大指半圈为宜。
2用右手捏住义甲,尖的一端位于左下方,先缠短的一截胶布,固定好后,再缠长的一截。
松紧要适宜,不能太松,也不要过紧。
2、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义甲的佩戴方法:1贴胶布的方法和大指一样;将胶布贴在义甲的背面,上方留出一小截胶布;2食指、中指、无名指的义甲顺着手指的方向佩戴。
先缠短的一截胶布,固定好后,再缠长的一截。
左手义甲的佩戴方法与右手相同。
需要注意的是左手大指义甲的佩戴方向。
5、演奏姿势1首先选一张高矮合适的凳子,要求自己的腰部与筝面要平行。
2身体坐正,后背挺直,坐凳子的前三分之一,不要坐满整个凳子。
3第一个琴码对准自己的身体的中心,身体离古筝约一到两拳距离。
4两只脚可以前后错开平放,也可以用右脚踩在琴架下部的横架上。
5小孩子脚够不着地时,可用一个小凳子垫在脚下,双脚一定要踩实。
6、分辨琴弦如今我们常用的古筝共有21根琴弦,一般以D调定弦。
它的弦序是按中国传统的五声调式音阶宫、商、角、徵、羽(也就是简谱上的1、2、3、5、6循环排列的。
古筝第一课教案

《古筝演奏》课程教案
授课教师
***
班级
教研室
***
单元内容
单元一:筝的起源、坐姿、结构、手型
课时
2
授课地点
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筝这件传统乐器的魅力,并且掌握科学的坐姿及演奏方法。
学习内容
1.了解该乐器的起源及形制演变2.科学的演奏姿态3.当代筝的基本结构及弦序、唱名4.正确的演奏手型
重点难点
重点:筝的流变难点:正确的演奏手型及弦序
课后作业
熟练掌握弦序、唱名及符号
教学设计:
1.简短自我介绍并逐一认识各位学员(12M)
2.演奏一首现代创作派作品,让学员更感性、直接的感受到这件乐器的艺术魅力。(6M)
3.由该乐器的起源、发展、形制变化到今天现代21弦筝的历史变迁。(15~20M)
4.介绍并示范正确科学的演奏姿态及手型(15M),逐一纠正(15M)
5.识弦认序,介绍没跟琴弦的唱名及简谱记谱法。(20M)
小结:
年月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古筝瑶族舞曲宋心馨讲解

古筝瑶族舞曲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古筝瑶族舞曲是瑶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
独特的艺术魅力。
古筝作为瑶族乐器之一,历史悠久,以其柔和、清
脆的音色闻名。
瑶族舞曲则是瑶族传统文艺的重要形式之一,通过古
筝和瑶族舞曲的结合,在音乐和舞蹈中表达了瑶族人民的生活情感、
文化精神和传统价值观。
据历史记录,瑶族舞曲起源于宋朝、元朝时期,当时古筝还未普及。
瑶族传说中,神龙有六个女儿,她们用竹子制作古筝,演奏出了
一首首婉转悠扬的曲子,瑶族人从中汲取灵感,创作出了瑶族舞曲。
随着时间的推移,古筝逐渐被引入瑶族舞曲之中,成为舞曲表现形式
的一部分。
瑶族舞曲以歌颂神话、赞美生活、讴歌爱情、颂扬自然为
主题,展现出瑶族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
今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多样性的推进,古筝瑶族舞曲
在瑶族和全国范围内都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承和发展。
不仅在瑶族民间
婚庆、祭祀、聚会等场合中得到广泛应用,而且在文艺演出和民族文
化交流中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认可。
同时,在国家文化战略的指引下,瑶族舞曲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更应该被大力宣传和推广。
对于爱好古筝和瑶族舞曲的人们,学习和练习是必不可少的过程。
初学者可以从基本的音乐知识和舞蹈动作入手,逐渐提升技巧和表现力。
同时,也要了解和关注瑶族文化的历史和现状,发扬传统文化的
精神和内涵。
只有不断探索和创新,才能让古筝瑶族舞曲在现代的舞
台上焕发出新的光彩,展示出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为推进中华民族的文化交流和传承发挥着重要作用。
(完整版古筝教案

(完整版古筝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古筝教材《古筝基础教程》的第二章第四节,主要学习古筝的基本指法和演奏技巧。
内容包括:勾、托、抹、挑、剔、撮等基本指法的学习和运用,以及音阶、琶音、颤音等演奏技巧的练习。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古筝的基本指法和演奏技巧。
2. 学生能够正确演奏教材中的练习曲,提高演奏水平。
3. 培养学生对古筝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提高音乐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古筝基本指法和演奏技巧的学习与运用。
难点:音阶、琶音、颤音等演奏技巧的准确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古筝、古筝支架、古筝教材《古筝基础教程》。
学具:学生自备古筝、古筝指甲、乐谱夹。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演奏一首优美的古筝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古筝的基本指法和演奏技巧,并进行示范。
3. 学生练习:学生按照教材中的练习曲,进行古筝基本指法和演奏技巧的练习。
4.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曲,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
5. 乐曲欣赏: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优秀的古筝乐曲,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六、板书设计古筝基本指法:勾、托、抹、挑、剔、撮演奏技巧:音阶、琶音、颤音七、作业设计1. 练习教材中的练习曲,巩固古筝基本指法和演奏技巧。
2. 回家后,练习音阶、琶音、颤音等演奏技巧,提高演奏水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古筝的基本指法和演奏技巧,能够正确演奏练习曲。
但在音阶、琶音、颤音等演奏技巧的掌握上,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提高学生的演奏水平。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古筝比赛、演出等活动,展示自己的才华,提高自信心。
同时,引导学生学习其他乐器,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古筝教材《古筝基础教程》的第二章第四节,主要学习古筝的基本指法和演奏技巧。
内容包括:勾、托、抹、挑、剔、撮等基本指法的学习和运用,以及音阶、琶音、颤音等演奏技巧的练习。
古筝教学教案(精选5篇

古筝教学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1. 第五章:古筝的基本技法,包括大指、中指、食指、无名指的指法练习;2. 第六章:乐曲解析,以《梁祝》、《渔舟唱晚》等经典古筝曲目为例,分析曲目的结构、旋律、节奏等;3. 第七章:音乐表现,学习如何通过力度、音色、气息等元素表达音乐情感;4. 第八章:演奏实践,练习演奏《高山流水》、《汉宫秋月》等古筝名曲;5. 第九章:古筝演奏技巧的提高,如双手配合、滑音、颤音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古筝的基本技法,提高演奏水平;2. 培养学生对古筝音乐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提升音乐素养;3. 通过古筝学习,培养学生的耐心、毅力,提高综合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古筝的双手配合、滑音、颤音等高级技巧;2. 教学重点:古筝的基本技法、乐曲解析、音乐表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古筝、教材、教案、音响设备;2. 学具:古筝、教材、笔记用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古筝名曲,让学生感受古筝的音乐魅力,激发学习兴趣;2. 新课内容:讲解第五章至第九章的古筝技法、乐曲解析、音乐表现等内容;3. 实践环节: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练习古筝曲目,掌握基本技法;4. 例题讲解:以《梁祝》、《渔舟唱晚》等经典曲目为例,分析曲目结构和演奏技巧;5. 随堂练习:学生自主练习演奏曲目,老师进行个别指导;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板书设计1. 古筝教学教案(精选5篇)2. 内容:(1)第五章:古筝基本技法;(2)第六章:乐曲解析;(3)第七章:音乐表现;(4)第八章:演奏实践;(5)第九章:技巧提高。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练习第五章的基本技法;(2)分析《梁祝》的乐曲结构;(3)演奏《高山流水》;2. 答案:(1)基本技法:大指、中指、食指、无名指的指法;(2)《梁祝》结构:引子、主题、展开、尾声;(3)《高山流水》:注意力度、音色、气息的运用;(4)学习心得:略。
宋心馨古筝电子教材乐曲合集 方便打印版

第二十六课 《虞美人》(一)
第二十八课 《纺织忙》(一)
第三十一课 《高山流水》(一)
第三十三课 《挤牛奶》(一)
第三十五课 《三十三板》
第三十六课 《浏阳河》(一)
第四十课 《灯月交辉》
第四十一课 春苗
第四十三课-第四十八课 高山流水
第四十八课-五十课 河南八板
第十四课 按音 4、7
第十五课 花指
第十六课 分解和弦及琶音
第十七课 《凤翔歌》
第十八课 《千声佛》
第十九课 《上楼》
第二十课 《小开手》
第二十一课 《剪靛花》
第二十二课 摇 指
第二十三课 《渔 舟 唱 晚》(一)
第二十四课 《渔 舟 唱 晚》(二)
第二十五课 《渔舟唱晚》(三)
第五十一课-五十四课 香山射鼓
第五十五课-五十六课 汉宫秋月
第五十七课-六十一课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第六十二课-六十七课 寒鸦戏水
第六十八课 《丰收锣鼓》
第七十二课-七十九课 战台风
第二课:“托”的夹弹法练习曲和小乐曲 (一)
第三课 “托”的夹弹法练习曲和小乐曲(二)
第四课 颤音
第五课 滑音
第六课 抹法
第七课 勾指法
第八课 “托”的提弹法
第九课 抹托组合
第十课 小 撮
第十一课 勾托组合
第十二课 大 撮
第十三课 勾托抹托组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心馨古筝教学1-6课教案第一课“托”的夹弹法教学内容:1、基础知识2、乐理知识3、“托”的夹弹法教学目的:通过本节课大致了解古筝,并能够初步掌握“托”的夹弹法的弹奏。
教学准备:一副义甲;一卷胶布;教科书。
教学过程:一、基础知识1、古筝基本构造调音盒,前岳山,琴弦,琴码,面板,后岳山,琴架等。
2、古筝的摆放1)古筝一般放在琴架上,琴架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连体式琴架;另一种是分体式琴架。
其中分体式琴架最为常用。
2)琴架摆放时要注意高低之分,高的一只放在前岳山的下方,低的一只放在后岳山的下方。
3、手的部位名称1)手腕,手背,手心。
2)大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虎口。
3)第一关节(又称小关节),第二关节,掌关节。
4、义甲的佩戴1、右手大指义甲的佩戴方法是:预先剪好八截胶布,长度大约能缠绕手指两圈半到三圈,放在一边备用。
1)将剪好的胶布贴在义甲的背面,上方留出一小截胶布(长度以能缠绕大指半圈为宜。
)2)用右手捏住义甲,尖的一端位于左下方,先缠短的一截胶布,固定好后,再缠长的一截。
松紧要适宜,不能太松,也不要过紧。
2、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义甲的佩戴方法:1)贴胶布的方法和大指一样;将胶布贴在义甲的背面,上方留出一小截胶布;2)食指、中指、无名指的义甲顺着手指的方向佩戴。
先缠短的一截胶布,固定好后,再缠长的一截。
左手义甲的佩戴方法与右手相同。
需要注意的是左手大指义甲的佩戴方向。
5、演奏姿势1)首先选一张高矮合适的凳子,要求自己的腰部与筝面要平行。
2)身体坐正,后背挺直,坐凳子的前三分之一,不要坐满整个凳子。
3)第一个琴码对准自己的身体的中心,身体离古筝约一到两拳距离。
4)两只脚可以前后错开平放,也可以用右脚踩在琴架下部的横架上。
5)小孩子脚够不着地时,可用一个小凳子垫在脚下,双脚一定要踩实。
6、分辨琴弦如今我们常用的古筝共有21根琴弦,一般以D调定弦。
它的弦序是按中国传统的五声调式音阶宫、商、角、徵、羽(也就是简谱上的1、2、3、5、6)循环排列的。
那么这21个音可分为五个音区,分别是:倍低音区、低音区、中音区、高音区、倍高音区。
建议大家在辨认各音区琴弦时,可先找出有代表性的绿弦,再推及其他琴弦。
比如中音区,我们先找到中音5,然后向后退一根琴弦即为中音6,那么从6开始按顺序下行的音阶也就很快找到了,6、5、3、2、1,反过来就是1、2、3、5、6。
二、乐理知识古筝的学习要求在掌握弹奏技法的同时还要了解并掌握一定的乐理知识。
这是四分音符:一个四分音符为一拍。
每拍用一下一上两个箭头表示,击拍时前半拍用向下的箭头表示,后半拍用向上的箭头表示。
2)谱例这是全音符,全音符是指以四分音符为一拍,共有四拍。
位于四分音符后面的小横线,我们称它为增时线,一条增时线即表示增加一拍。
三、“托”的夹弹法教学(一)、指法概述托指法有两种基本弹奏方法:一、夹弹法;二、提弹法。
夹弹法一般应用于两种情况:一是初学者为稳定手型而运用;二是演奏传统曲目时较多运用。
而提弹法则是在现代筝曲演奏中被大量地运用。
1、指法符号2、它的弹奏方法是:无名指、小指自然支撑在琴弦上,大指向身体前方拨弦,弹完后顺势落在下一根琴弦上。
(二)、技法教学下面我们来进行分步讲解:1、第一步,放弦以中音5为例,右手半握拳,手腕放平,手臂打开,将大指轻轻地放在中音5上,无名指、小指自然支撑在琴弦上(这里所说的支撑就是传统演奏方法的“扎桩”),其余手指放松。
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大指小指自然放松,用肉指指尖立在琴码左侧琴弦上,放弦位置距离琴码15—20厘米左右。
大家在练习放弦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右手半握拳时手指放松,掌关节微微突出,不要塌陷;2)手腕放平,手臂打开呈45度角左右以放松舒服为宜;3)大指义甲尖放在弦上,距离前岳山一寸左右,注意义甲入弦不要太深;4)初学扎桩弹奏时无名指可不佩戴义甲,其放弦位置根据手大小而定。
5)右手弹奏时左手放在琴码左侧琴弦上,养成良好的弹奏习惯;6)左手放弦时大指小指既不要翘起,也不要夹紧手指或藏于手心。
2、掌握了正确的放弦方法后,我们就来学习托的夹弹法的弹奏:我们还是先放弦,放好以后,大指运用掌关节带动手指轻轻地向身体前方拨弦(弹奏方向略斜下方),弹完后顺势落在下一根琴弦上。
大家在练习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在掌握正确的放弦方法基础上来进行弹奏;2)大指用义甲尖正面触弦,初学时轻轻地弹奏,体会手臂放松的感觉。
3)大指弹完后要顺势落在下一根琴弦上;3、数拍弹奏初步掌握托指法的弹奏后,我们可以加上节奏进行练习。
作业:这节课的课后作业是:1、掌握古筝演奏姿势;熟悉古筝各部位名称及手的部位名称。
2、熟悉中音区琴弦的排列并记住各琴弦的唱名。
3、熟练佩戴义甲。
4、正确划拍视唱四分音符、全音符。
5、熟练弹奏托的夹弹法。
第二课:“托”的夹弹法练习曲和小乐曲(一)教学内容:1、学习“托”的夹弹法的练习曲——练习12、乐曲《摇啊摇》、《我和你》教学3、补充乐曲《苹果》、《我上幼儿园》、《蝴蝶》教学目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基本掌握托的夹弹法的走弦练习,熟练视唱并连贯弹奏乐曲《摇啊摇》、《我和你》。
教学过程:一、上节回顾上节课学习了古筝的基本构造、古筝的摆放、手的部位名称、演奏姿势,以及一些乐理知识、中音区认弦等,还学习了大指托的夹弹法的弹奏。
今天一起来学习“托”的夹弹法练习曲和小乐曲。
二、调整坐姿首先,请大家来调整一下坐姿,养成良好的弹奏习惯:1、身体坐正,后背挺直,坐凳子的前三分之一,不要坐满整个凳子。
2、第一个琴码对准自己的肚脐,身体离古筝约一拳距离。
3、两只脚可以前后错开平放,也可以将右脚踩在琴架下部的横架上。
三、“托”的夹弹法练习曲下面就来学习一首“托”的夹弹法的练习曲。
介绍一下谱例中涉及到的一些乐理知识。
1、(1=D)这叫“调号”,这里的1=D表示这首乐曲是D大调。
2、(4/4)这叫“拍号”,它表示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4拍。
3、谱例中的竖线称为“小节线”,它的作用是划分乐曲小节和明确节奏规律。
两个小节线之间的部分即为一个“小节”。
4、谱例中结尾处有一细一粗两条竖线叫做“终止线”,表示乐曲到此结束。
在演奏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首先双手正确放弦,将右手大指放在中音5上,左手放在琴码左侧琴弦上,距离琴码15—20厘米左右。
2)弹奏时注意节奏要平稳,严格按照谱例弹奏。
3)弹完后将双手放回原位,养成良好的弹奏习惯。
在熟练弹奏练习一的基础上,大家可以分别在6、3、2、1上进行练习,练习步骤与前面的相同,先放弦、后弹奏。
练习1-1:用“托”的夹弹法弹奏中音6——练习1-2:用“托”的夹弹法弹奏中音3——练习1-3:用“托”的夹弹法弹奏中音2——练习1-4:用“托”的夹弹法弹奏中音1——四、乐曲《摇啊摇》、《我和你》教学乐曲《摇啊摇》1、谱例讲解:1)这首乐曲为D大调,拍号是四四拍。
2)大家可以看一下,在音符的下方,我们划上了箭头,这是为了便于大家准确地把握节奏。
讲解:这是一个二分音符,它表示以四分音符为一拍,共有两拍。
2、乐曲《摇啊摇》视唱练习:下面先视唱一遍乐曲《摇啊摇》。
乐曲视唱是初学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有利于大家更好地掌握乐曲的节奏。
在练习时,需要先熟练视唱乐曲,再进行弹奏。
3、乐曲《摇啊摇》弹奏练习乐曲《我和你》我们来看下一首乐曲《我和你》。
1、教师范唱乐曲。
2、示范弹奏五、补充乐曲《苹果》、《我上幼儿园》、《蝴蝶》逐个乐曲示范弹奏。
作业:1、练习1、练习1—1、练习1—2、练习1—3、练习1—4每天弹奏5遍。
2、弹奏乐曲《摇啊摇》、《我和你》,每天弹奏5遍。
第三课“托”的夹弹法练习曲和小乐曲(二)教学内容:1、学习“托”的夹弹法练习曲——练习22、学习乐曲《小白船》、《大长今》主题歌教学目的:通过本节课基本掌握托指法走弦练习,熟练视唱并连贯弹奏乐曲《小白船》、《大长今》主题歌。
教学过程:一、上节回顾上节课学习了“托”的夹弹法的练习1,以及乐曲《摇啊摇》、《我和你》,这节课学习“托”的夹弹法练习2。
二、学习“托”的夹弹法练习曲——练习2首先调整好坐姿,来看一下谱例。
练习2谱例1、示范弹奏1遍。
2、视唱1遍。
3、下面讲解一下具体的弹奏方法:将大指放在中音6上,用大指义甲尖轻轻地向身体前方拨弦,弹完后顺势落在中音5上,照此方法依次向前弹奏。
右手换弦后,左手跟随右手放弦。
将大指放在中音6上,用大指义甲尖轻轻地向身体前方拨弦,弹完后顺势落在中音5上,其余手指顺势自然向前移动。
当右手弹奏中音5时左手也随之跟过去。
大家在练习时可分三个步骤进行:1)右手走弦练习。
(示范6———| 5———)2)左手走弦练习。
(示范6———| 5———)3)双手配合练习。
(示范6———| 5———)第一组(6——— | 5———)基本掌握后再练习后面的谱例。
三、学习乐曲《小白船》、《大长今》主题歌乐曲《小白船》谱例1、谱例讲解:1)这首乐曲为D大调,拍号是四三拍。
它是指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三拍。
2)位于音符下方这条线叫做减时线,一条减时线减少原时值的一半。
因此3和2的时值都只有半拍,在乐理上称为为八分音符。
2、大家可以根据音符下方的箭头进行划拍视唱。
接下来要重点讲解一下第三小节,这里用了一个连托指法。
弹奏时要重点练习这一小节。
《大长今》主题歌——乐曲《呼唤》谱例1、谱例讲解:1)这首乐曲为D大调,四三拍。
2)第二小节中音符“3”后面的点叫做附点,其作用是延长前面音符时值的一半,因此这里3的时值为一拍半。
3)乐曲中大量运用了附点节奏,如第二小节,在弹奏时需要重点练习,掌握后再进行全曲的练习。
作业:1、托的夹弹法练习二每天弹奏10遍。
2、乐曲《小白船》、《呼唤》每天弹奏5遍。
3、所学乐曲每天复习1遍(建议大家在不同音区进行练习)。
第四课颤音教学内容:1、颤音教学;2、学习乐曲《沧海一声笑》、《渔光曲》。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课基本掌握颤音的弹奏,能连贯弹奏乐曲《沧海一声笑》、《渔光曲》。
一、指法概述1、颤音是古筝演奏中左手非常重要的一个技法,在乐曲中起着美化、润饰、延长乐音等作用。
颤音的种类很多,今天要学习的是基础颤音的弹奏。
它的指法符号为“”。
2、颤音的弹奏方法是:右手弹奏琴弦后,左手在琴码左侧相应琴弦上均匀地按、松琴弦,使右手所弹奏的音产生有规律的波动效果。
二、分步教学颤音的弹奏需要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初学时先慢速练习掌握正确放松的发力方法,熟练后再进行快速练习。
下面就来分步学习。
1、左手按弦练习右手平放在调音盒上左手保持半握拳手型,上下慢速均匀地按松琴弦。
每一拍有两个动作:按,松。
注意每次按弦后要及时松开。
2、双手配合弹奏左右手分别在中音5上正确放弦;右手弹奏中音5后,左手在琴码左侧相应琴弦上均匀地按、松琴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