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血脂检测临床意义

血脂检测临床意义
第4页/共9页
• 六、 载脂蛋白B 血脂正常人群中血清Apo B多在0.8-1.1g/L范围内。 正常情况下,每一个LDL、IDL、VLDL和Lp(a)颗粒 中均含有一分子Apo B100,因LDL颗粒占绝大多数, 大约有条有90%的Apo B100分布在LDL中,故血清 Apo B主要代表LDL水平,它与血清LDL-C水平呈明显 正相关,Apo B水平高低的临床意义也与LDL-C相似。 在少数情况下,可出现高 ApoB100血症而LDL-C浓度正 常的情况,提示血浆存在较多小而致密的LDL。也就是 说, 对于LDL-C正常者测定Apo B100, 也有一定的临床 意义。 虽然, 有关这两类载脂蛋白测定方法已国际标准化, 但其 可靠性和准确性都不十分令人满意。同时, 测定结果的 临床价值尚需更大规模的研究证实。所以, 现阶段并不 推荐在临床上常规测定Apo AI和 Apo B100。
第7页/共9页
谢 谢共9页
第5页/共9页
七、 脂蛋白(a) 正常人群中Lp(a)水平呈明显偏态分布,虽然个别人可高 达1000mg/L以上,但80%的正常人在200mg/L以 下,文献中的平均数多在120-180mg/L,中位数则 低于此值。通常以300mg/L为重要分界,高于此水平 者患冠心病的危险性明显增高。 Lp(a)水平主要决定于遗传因素,家族性高Lp(a)与冠心 病发病倾向相关。男、女之间与不同年龄间无明显差异。 环境、饮食与药物对Lp(a)水平影响也不明显。在严重肝 病时Lp(a)可下降,而急性时相反应如急性心肌梗死、外 科手术、急性炎症等可使Lp(a)水平明显上升。大量的流 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高Lp(a)水平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之一。
第6页/共9页
• 八、 临床血脂测定注意事项 (一)测定方法要准确、可靠。严格质控标准是要求胆固醇测定的变异系数控制在3%以内, 甘油三酯测定的变异系数控制在5%以内。 (二)病人应空腹。要求病人在空腹状态下进行血脂检测,以避免进食对血脂浓度造成的 影响。一般认为,总胆固醇、LDL-C和HDL-C受饮食影响较小,随访时可以在非空腹状态 下进行检测。而进食对甘油三酯的影响较大,所以要求在禁食12~14小时后进行检测(可 饮用水和不含热量饮料包括茶和咖啡)。 (三)最好采用血清进行血脂测定。一般认为,血浆脂质水平大约较血清脂质低4%。 (四)采血时病人宜保持标准体位。进行血脂测定时,病人应保持舒适坐姿5 10min,这 是一种标准化的姿势。因为姿势改变可以影响血浆容量,从而使胆固醇水平发生变化。如 果患者在采血前平躺过10 15min则其血脂水平会偏低。在直立位时采血的甘油三酯和总 胆固醇浓度较平躺位采血所获结果高9% 10%。 (五)采血技术也要规范。采血时不要让血液阻滞的时间过长,插入针头前使用止血带尽 可能轻,采血前应放开止血带。 (六)为了确定每位受检者的基础血脂水平,先应按前述要求进行血脂测定,然后在1 3个 月内在同一检验科(或实验室)重复进行血脂测定。如果两次测定的血脂值非常接近,取 其平均值即为病人的基础血脂水平。若两次所测定的血脂值相差较大,尚需进行第三次血 脂测定,三次测定的血脂平均值为病人的基础血脂水平。 (七)血脂值不仅受测试方法不稳定的影响,而且还受生物学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人体血 胆固醇水平每日正常波动范围约为3%或略高些,并受季节的影响,如春季血胆固醇轻度上 升,而秋季时则轻度下降。空腹状态下,个体血甘油三酯水平每日波动较大,平均为17%, 少数可大于30%,并且这种波动与饮食无关。 (八)已知某些疾病会对血脂浓度产生暂时性的影响,包括急性心肌梗死、中风急性期和 感染或炎症性疾病,此外,大型的外科手术和妊娠也对血脂水平有些影响。 一般认为,急性心肌梗死在胸痛发生24小时内测定的血脂浓度可代表患者的基础值情况。 LDL-C浓度通常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12 24小时开始下降,1周内降低幅度最大,尔后逐 渐回升,约需12周才回到基线水平。所以,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或因急性胸痛怀疑为急 性心肌梗死而入院的患者,均应在最初24小时内进行空腹血脂测定。

血脂检测项目及临床意义

血脂检测项目及临床意义
• LDL升高是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 素之一,用于判断是否存在患冠心病的危 险性,也是血脂异常防治的首要指标。
• 合适范围:<3.37mmol/L;边缘升高: 3.37~4.12mmol/L;升高:>4.14mmol/L
• 增高:见于高脂蛋白血症 冠心病、肾病综 合征、慢性肾功能衰竭 肝病和糖尿病等,
(3) 高血压、脑血管病、冠心病、糖尿 病、肥胖与高脂蛋白血症常有家庭性集聚 现象。
TG减低见重低下,极易引发脂肪肝等 症。
血浆脂蛋白LP
• LP是一种既有蛋白质又有胆固醇还有PL的复 合体,目前用于测量LP的方法有超速离心分 离纯化法、电泳分离法、血浆静置试验。
• 血清中90%~95%是TG,TG中结合的脂肪酸 分别为油酸44%,软脂酸26%,亚油酸16% 和棕榈油酸7%。
• 合适范围:<1.7mmol/L ; 边缘升高:1.7~ • 2.25mmol/L; 升高:>=2.26mmol/L
临床意义:
• 甘油三酯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与冠 心病死亡或心血管事件(心绞痛、心肌梗 塞)成正相关。
• 增高:常见于高胆固醇饮食、糖尿病 肾病综合症、甲状腺功能减退、肝外 阻塞性黄疸、脂肪肝和家族性高胆固 醇血症等。
降低: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重症贫 血、肝硬化、严重营养不良(如吸收 不良综合症)等
甘油三酯TG
• TG构成脂肪组织,参与TC、CE合成及血栓 形成。它存在三种形式甘油一脂MG、甘油 二脂DG、甘油三脂TG。
• 在正常生理情况下,食用高脂肪膳食 后,血浆脂类含量将大幅度上升,但 这是暂时的,通常在3~6小时后可逐渐 趋于正常。因此,检测血脂时,常在 饭后12~14小时采血,这样才能较为可 靠地反映血脂水平的真实情况。

常用血脂检测指标及临床意义109

常用血脂检测指标及临床意义109

常用血脂检测指标及临床意义摘要】血脂检测是反应患者体内脂类代谢的基本检测方式,通过血脂检测能够了解患者体内脂代谢的基本情况,从而为疾病确诊提供依据。

在临床中,血脂检测主要是用来检测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

而临床中常见的脂质异常就是通过血脂检测得来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脂蛋白异常。

在血脂检测中,多项检测指标对于评定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基于此,本文就此展开讨论,希望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血脂;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诊断意义【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4-0007-02【Abstract】Blood lipid detection is the basic method of detecting lipid metabolism in reactive patients. The basic condition of lipid metabolism in patients can be understood by blood lipids test, which can provide basis for diagnosis of diseases. In clinical practice, blood lipids are mainly used to detect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 The common lipid abnormality in clinic is the total cholesterol, triglyceride, lipoprotein abnormality detected by blood lipid. In the detection of blood lipids, a number of indicators have important diagnostic value in assessing the occurrence of 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is issue and hopes to provide some help for the research in related fields.【Key words】Blood lipid; Atherosclerosis; Cardiovascular disease; Diagnostic significance血脂是指人体血液中各种脂肪类物质,这些物质包括存在于血浆中的总胆固醇(TC)、载脂蛋白(Apo)以及甘油三酯(TG)。

高血脂

高血脂

y
在ATPIII中,除再次明确规定将冠心病 患者的血浆LDL-C控制在2.6mmol/L外, 还提出应将具有冠心病等危症个体的血 浆LDL-C也应降至2.6mmol/L。
4.降LDL-C治疗 (1)一级预防
y y
一级预防:从大众的角度出发,一级预防 措施中的重点是放在改善生活方式。 下列3点尤为重要:
y
一、血脂与脂蛋白
LDL: y 由于LDL颗粒小,即使LDL-C的浓度 很高,血清也不会混浊。 y LDL中载脂蛋白95%以上为apoB100。 y 根据颗粒大小和密度高低不同,可 将LDL分为不同的亚组分。 y LDL将胆固醇运送到外周组织,大多 数LDL是由肝细胞和肝外的LDL受体 进行分解代谢。
(1)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量; (2)增加体力活动; (3)控制体重。
4.降LDL-C治疗 (1)一级预防
y
一级预防的目的是减少长期(>10年)和短 期(≤10年)的冠心病危险性。 降低LDL-C的目标值是依个体冠心病的危 险性而定, 危险性愈高, LDL-C降低的目 标值则愈低。
y
4.降LDL-C治疗 (1)一级预防
各血脂项目测定数值法定计量单位为 mmol/L,国际上有些国家用mg/dl。 y TC、HDL-C、LDL-C的换算系数为 mg/dlx0.0259=mmol/L y TG的换算系数为mg/dlx0.0113=mmol/L
y
三、血脂异常分类
y y
1、继发性或原发性高脂血症 继发性高脂血症是指由于全身系统性疾病所引 起的血脂异常。可引起血脂升高的系统性疾病 主要有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 症,其他疾病有肾功能衰竭、肝脏疾病、系统 性红斑狼疮、糖原累积症、骨髓瘤、脂肪萎缩 症、急性卟啉病、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此外, 某些药物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糖皮质激 素等也可能引起继发性血脂升高。

常用生化检查 —血脂检测

常用生化检查 —血脂检测
LDL可致动脉粥样硬化,HDL抗动脉粥样 硬化
载脂蛋白与脂蛋白意义基本相同。载脂 蛋白A1主要分布于乳靡微粒和HDL中,载 脂蛋白B100分布于LDL中,载脂蛋白A1和 载脂蛋白B100间接反映HDL和LDL含量。
配合TG、TC测定,用于诊断和预测动脉 粥样硬化。
第18章 常用免疫学检查
免疫学迅猛发展, 方兴未艾,几乎渗 透各领域。临床用 于诊断、鉴别诊断、 疗效观察和预后判 断等方面。
最常用检查有抗核抗体和类风湿因子测定。
1、抗核抗体
以真核细胞的核成分为靶抗原。 无器官和种族特异性。 以往做狼疮细胞形成试验,检出率低, 现用免疫荧光或酶标法检测,灵敏性和 特异性都高。 抗核抗体阳性见于SLE、重症肌无力、 桥本氏甲状腺炎、类风湿病等。
狼疮细胞
2、类风湿因子RF
以变性IgG为靶抗原 。
四、感染免疫检查
1、抗链球菌溶血素“O” ASO为A群链球菌分泌的溶血素所产生的 抗体 ASO升高见于链球菌感染如上呼吸道感 染、皮肤软组织化脓性感染等,特别见 于风湿病和肾小球炎
2、沙门氏菌免疫测定
伤寒杆菌含有菌体抗原和鞭毛抗原,副伤 寒杆菌含菌体抗原。机体感染后血清中 产生相应抗体,与灭活的菌液产生肉眼 可见的凝集反应即肥达氏反应
HBsAg、 HBsAb、 HBeAg、 HBeAb HBcAb 即“二对半”
HBsAg(+)示急慢性乙肝或携带者, 具有传染性(但仅为病毒衣壳引起则无 传染性)。
HBsAb(+)示继往感染,现已恢复。 HBsAb属保护性抗体 有中和作用。
HBeAg(+)示病毒在复制,有强传染 性。且可胎传。
HBeAb(+)示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 降低。一般认为HBeAb无保护性。

血脂检测方法和临床意义专家讲座

血脂检测方法和临床意义专家讲座
临床上出现肾病,神经病变,视网膜病无法给出 解释
血脂检测方法和临床意义
第39页
WHO标准化OGTT
1.试验前三天, 受试者每日食物中糖含量应不低 于150g, 且维持正常活动。
2.影响药品应在三天前停用, 空腹10-16小时。
3.坐位去血后5分钟内饮入250ml含75g无水葡 萄糖糖水。(妊娠妇女为100g, 儿童按 1.75g/kg体重给予, 最大不超出75g)
血脂检测方法和临床意义
第36页
血糖临床意义
生理性或暂时性低血糖 饥饿和猛烈运动 等
病理性低血糖 可见于胰岛β细胞增生或肿 瘤引发胰岛素分泌过多、严重肝病不能调 整血糖。
药品影响①血糖升高药品: 口服避孕药,儿 茶酚胺,咖啡因,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 ②血糖降低药品: 降糖药,酒精,普萘洛尔 等
血脂检测方法和临床意义
第17页
血清甘油三酯测定
酶法测定
磷酸甘油氧化酶法(灵敏度高, 试剂稳定, 线性范围比较宽)
乳酸脱氢酶法(结果准确, 灵敏度低, 试剂 不稳定)
甘油氧化酶法(直接测定甘油方法)
血脂检测方法和临床意义
第18页
磷酸甘油氧化酶法原理
用脂蛋白酯酶(LPL)使血清中TG水解成脂肪酸 和甘油, 甘油激酶(GK)及三磷酸腺苷(ATP) 将甘油磷酸化, 以磷酸甘油氧化酶(GPO)氧化 3-磷酸甘油(G-3-P)产生H2O2, 最终以 Trinder反应显色, A500nm值与TG浓度成正比。
第6页
胆固醇逆转运路径
血脂检测方法和临床意义
第7页
高脂蛋白血症WHO分型
血脂检测方法和临床意义
第8页
引发继发性高脂血症病因
1 、糖尿病 常表现为IV型高脂蛋白血症。 (胰岛素缺乏,不但促使肝脏生成VLDL增 加,而且因LPL活性降低,造成VLDL去除 降低,主要表现为血清TG、VLDL水平升 高,TG严重升高者有发生急性胰腺炎危险 性。)

探究血脂检验在心血管病中的临床意义

探究血脂检验在心血管病中的临床意义

探究血脂检验在心血管病中的临床意义【摘要】血脂检验在心血管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为血脂异常是导致心血管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血脂检验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血脂异常,进而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措施。

在心血管病的预防中,通过监测血脂水平可以及早发现患者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降低患病风险。

血脂检验在心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中也具有重要价值,有助于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血脂检验对于心血管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预后和生存率。

加强对血脂检验的研究和应用将在未来的医学实践中具有广阔的前景和潜力。

【关键词】关键词:血脂检验,心血管病,临床意义,预防,诊断,治疗,指导意义,预后,生存率。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血脂检验在心血管病中的临床意义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检测指标。

心血管疾病是当今社会高发的疾病之一,包括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等。

而血脂异常是导致心血管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血脂检验是通过对体内血液中的血脂水平进行检测,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检测,可以了解一个人的血脂代谢情况,及时发现血脂异常,从而进行预防和干预。

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已经被广泛研究证实。

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等异常血脂指标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等病变,进而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对血脂进行定期检测可以帮助医生及时评估患者的心血管健康状况,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

血脂检验在心血管病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于预防、诊断和治疗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究血脂检验在心血管病中的临床意义,具体研究目的包括以下几点:1. 分析血脂检验的意义:通过详细介绍血脂检验的相关指标及其意义,探讨血脂检验在心血管病中的作用及重要性。

2. 探讨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疾病关系:深入研究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疾病的关联性,分析血脂异常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及发病机制。

常用血脂检测指标及临床意义

常用血脂检测指标及临床意义

㊃专题㊃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项目(81370316,81601858)通信作者:胡蕊,E m a i l :936770315@q q.c o m 常用血脂检测指标及临床意义梁 依1,胡 蕊2,3(1.河北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17;2.河北医科大学内科教研室,河北石家庄050051;3.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检验科,河北石家庄050017) 摘 要:血脂可反映体内脂类代谢的情况,是临床上重要的检测指标,广泛应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 S C V D )的防治中㊂临床上把血浆中总胆固醇(T C )和(或)甘油三酯(T G )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 D L -C )过低称为脂质异常㊂血脂分类中的T G ㊁H D L -C 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 D L -C )㊁脂蛋白(a )[L p (a )]㊁A p o A 1㊁A p o B 等对评估A S C V D 的发生㊁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㊂本文就血脂种类㊁水平划分㊁脂质异常分类及相关临床意义进行综述㊂关键词:心血管疾病;血脂异常中图分类号:R 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583X (2018)06-0461-04d o i :10.3969/j.i s s n .1004-583X.2018.06.001T h e b l o o d l i p i d s a n d i t s c l i n i c a l s i gn i f i c a n c e L i a n g Yi 1,H uR u i 2,31.G r a d u a t eS c h o o l o f H e b e iM e d i c a lU n i v e r s i t y ,S h i j i a z h u a n g 050017,C h i n a ;2.D e p a r t m e n t o f I n t e r n a lM e d i c i n e ,H e b e iM e d i c a lU n i v e r s i t y ,S h i j i a z h u a n g 050051,C h i n a ;3.D e p a r t m e n t o f C l i n i c a lL a b o r a t o r y ,t h eS e c o n d H o s p i t a l o f H e b e iM e d i c a lU n i v e r s i t y ,S h i j i a z h u a n g 050017,C h i n a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 :H uR u i ,E m a i l :936770315@q q .c o m A B S T R A C T :B e i n g a n i m p o r t a n t c l i n i c a l i nd i c a t o r ,b l o o d l i p i d s c a n ref l e c t t h em e t a b o l i s mo f l i p i d s i n t h e b o d ya n d a r ew i d e l y u s e di nt h e p r e v e n t i o na n dt r e a t m e n to fa t h e r o s c l e r o t i cc 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d i s e a s e (A S C V D ).C l i n i c a l l y,t h e e x c e s s i v e t o t a l c h o l e s t e r o l (T C )a n d /o r t r i g l y c e r i d e (T G ),o r i n a d e q u a t e h i g h -d e n s i t y l i p o p r o t e i n c h o l e s t e r o l (H D L -C )i n p l a s m a a r e d e f i n e d a s l i p i d a b n o r m a l i t y .T G ,H D L -C ,l o w -d e n s i t y l i p o p r o t e i n c h o l e s t e r o l (L D L -C ),l i p o p r o t e i n (a )[L p (a )],A p o A 1,A p o B a r e a l l o f g r e a t s i g n i f i c a n c e f o r t h e a s s e s s m e n t o f t h e o c c u r r e n c e a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A S C V D.T h i s a r t i c l e r e v i e w s t h e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o f b l o o d l i p i d s a n d l i p i d a b n o r m a l i t y .T h e c l i n i c a l s i g n i f i c a n c e o f l i p i d a b n o r m a l i t yi s a l s o e x pl o r e d .K E Y W O R D S :c 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 d i s e a s e s ;d y s l i pi d e m i as 胡蕊,女,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检验科,博士,主任检验师,硕士生导师㊂2000年参加工作㊂期间留学日本攻读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血液病的实验室诊断以及血栓性疾病研究㊂2008年回国后共发表S C I 论文及国家级核心期刊20余篇,获得国家自然基金2项,省自然基金1项,市厅级5项,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获得国家级 青年岗位能手 以及省㊁市级 拔尖人才 等荣誉称号㊂河北省实验血液学会委员,河北省免疫学检验专业委员会委员㊂血脂是血液中脂肪类物质的总称㊂血浆中的脂类包括总胆固醇(T C )㊁甘油三酯(T G )㊁载脂蛋白(A po )等,它们在血液中主要以血浆脂蛋白的形式存在㊂血脂是人体不可缺少具有重要生理作用的物质㊂临床上重要的血脂指标有T C ㊁T G 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 D L -C )㊁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 D L -C )㊁脂蛋白(a )[L p (a )]㊁A p o A 1㊁A po B 等,通常把血浆中T C 和(或)T G 过高或H D L -C 过低称为脂质异常㊂脂质异常是心血管疾病(A S C V D )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临床上监测血脂常用指标对预防或延缓A S C V D 的发生㊁发展以及评估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1]㊂本文将对血脂种类㊁水平划分㊁脂质异常分类及相关临床意义做一综述㊂1 血脂检测指标目前临床常用的血脂检测指标包括脂质水平的T C ㊁T G ;脂蛋白水平的H D L -C ㊁L D L -C ㊁L p(a );载脂蛋白水平的A p o A 1㊁A p o B 等㊂可通过F r i e d e w a l d 公式对L D L -C 进行估算:L D L -C=(T C-H D L -C )-T G /5(单位为m g/d L )㊂此方法仅在空腹测定时有效,当T G>2.26mm o l /L 时计算所得数值误差较大,当T G>4.5mm o l /L 时不能应用该方程,宜直接测定L D L -C ㊂脂质异常是A S C V D 最重要的危险因㊃164㊃‘临床荟萃“ 2018年6月5日第33卷第6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 ,J u n e 5,2018,V o l 33,N o .6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素,通过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或他汀类等降脂药物升高H D L-C,降低T C㊁L D L-C和T G,尤其是大幅度降低L D L-C,可显著减低A S C V 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2]㊂2血脂合适水平和异常标准T C<5.2mm o l/L为最适水平,T C>6.2 mm o l/L为高胆固醇血症;T G<1.7mm o l/L为最适水平,T G>2.3mm o l/L为高甘油三酯血症;H D L-C<1.0mm o l/L为低水平;非H D L-C理想水平<3.4mm o l/L;L D L-C理想水平<2.6mm o l/L㊂L D L-C理想水平对A S C V D的一级预防具有重要意义[3]㊂对于无其他A S C V D危险因素者,L D L-C< 2.6mm o l/L时A S C V D的发病风险极低;对于已发生A S C V D者,将L D L-C降至1.8mm o l/L以下更优㊂对于轻度脂质异常患者而言,常规监测血脂,并通过有效的生活方式干预将血脂控制在理想范围,可降低A S C V D发病风险㊂若经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后,患者的脂质水平不能达到目标水平以下,则应启动药物治疗㊂通过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或他汀类等降脂药物安全有效地降低L D L-C水平,可显著降低主要冠脉事件发生率[4-6]㊂3脂质异常分类T C>6.2mm o l/L为高胆固醇血症,T G>2.3 mm o l/L为高甘油三酯血症,T C>6.2mm o l/L且T G>2.3mm o l/L则称为混合型高脂血症㊂由已知疾病所引起的脂质异常为继发性高脂血症;由基因异常或与环境相互作用所致的脂质异常为原发性高脂血症[7]㊂由基因突变引起的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 H)[8]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主要基因突变类型包括L D L受体(L D L R)突变㊁A p oB基因突变以及分解L D L R的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 C S K9)基因的功能获得型突变㊂4血脂指标的临床意义4.1总胆固醇 T C是血浆中各种脂蛋白含有的胆固醇的总和,H D L-C和L D L-C是这些脂蛋白的主要组成成分㊂T C水平易受生活方式㊁年龄㊁血压等因素的影响[9]㊂T C作为A S C V D的危险因素之一[10],可作为预防动脉粥样硬化㊁评估治疗效果的监测指标㊂在临床中,T C管理是实现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最重要且可为㊁可控的环节㊂4.1.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 D L是一系列颗粒大小与组成不均一的脂蛋白㊂H D L的逆向转运作用可以通过血液循环将肝外组织细胞内的胆固醇转运至肝脏,并在肝细胞中进行代谢转化,最终完成将外周组织中衰老细胞膜内的胆固醇排出体外的代谢过程㊂由此可见H D L的逆向转运作用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发生㊁发展㊂由于血浆中H D L-C水平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㊁发展呈负相关,高水平的H D L-C 有助于降低A S C V D的发病风险[11]㊂胆固醇逆向流出能力(C E C)作为胆固醇逆向转运途径的关键步骤,与A S C V D密切相关㊂M o d y等[12]将A S C V D定义为首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或卒中,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或心血管死亡,并对1973例受试者进行平均9.4年随访后发现,除冠状动脉钙化㊁A S C V D家族史㊁高敏C反应蛋白以外,C E C也可用于预测A S C V D的发病风险,且预测效果可能较上述指标更优㊂S a l e h e e n等[13]通过对来自E P I C-N o r f o l k研究,且年龄介于40~79岁之间的25639例受试者进行C E C测量后发现,C E C与H D L-C浓度呈正相关,认为H D L-C的外排能力可能为H D L-C浓度的治疗性调节提供了一种替代机制,对C E C进行干预可能会减少A S C V D事件的发生㊂长期处于高L D L-C水平的F H患者存在早发A S C V D高风险㊂在一项针对杂合子F H患者的研究中,通过对227例正在接受药物治疗的杂合子F H患者进行C E C测量后发现, C E C与杂合子F H的A S C V D发病风险呈独立负相关,并可作为F H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新型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14]㊂低水平H D L-C是A S C V D发病风险的独立预测因子[15],尤其是在合并高T G水平㊁肥胖㊁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时,会增加A S C V D的发病风险,甚至有可能出现肾衰竭㊁神经病变㊁肝脾肿大㊁贫血等情况[16]㊂4.1.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 D L-C主要生理作用是将内源性脂质转运至外周组织利用,可以反映个体的血脂水平,其血浆水平受年龄㊁生活方式㊁精神紧张等因素的影响㊂L D L-C作为A S C V D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㊁发展呈正相关,是评估A S C V D发病风险的重要指标㊂通过对高L D L-C者进行计算机断层扫描后发现,高水平的L D L-C与钙化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具有弱相关性,且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钙化风险增加相关[17]㊂由于L D L颗粒在密度㊁体积㊁理化特性等方面有所不同,用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或非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法可以将L D L分成许多亚组分,其中有重要临床意义的主要有L D L-I㊁L D L-I I㊁L D L-I I I㊁L D L-I V㊂通过梯度凝胶电泳对117例男性冠心病(C H D)患者进行为期4年的L D L亚组监测随访发现,L D L-I V b(直径22.0~ 23.3n m)与A S C V D发病风险增加有关[18]㊂一项有关我国人群的研究表明,L D L-C能预测A S C V D的发病风险,当合并其他A S C V D危险因素时,L D L-C 具有重要的临床确诊价值㊂此外,L D L-C达标(<70㊃264㊃‘临床荟萃“2018年6月5日第33卷第6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J u n e5,2018,V o l33,N o.6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m g/d L)的A S C V D患者有较低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19]㊂因此,常规监测L D L-C对判断A S C V D的发生㊁发展和评估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㊂4.2甘油三酯 T G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为细胞代谢提供能量㊂T G与种族㊁年龄㊁性别以及生活习惯有关,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评估的组成部分,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20]或药物治疗高T G血症㊂通常当T G水平大于500m g/d L时应用贝特类药物作为一线治疗药物㊂应用贝特类药物进行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可能改善A S C V D的预后[21-22]㊂4.3脂蛋白(a) L p(a)浓度主要与遗传有关,基本不受性别㊁年龄㊁体重和多数降脂药物等的影响㊂L p (a)病理性升高多见于A S C V D高危人群㊂一项针对女性患者进行的实验结果表明,L p(a)水平与A S C V D发病风险有关,对于L D L-C正常或无高A S C V D发病风险的女性而言,高L p(a)水平者可在药物治疗和积极调整风险因素的过程中获益[23]㊂有研究显示,高水平L p(a)合并高血压较吸烟合并高血压者A S C V D的发病风险更高㊂L p(a)水平大于300 m g/L可能是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阈值,L p(a)水平低于232m g/L可能是A S C V D预后良好的标志,此项试验结果表明,高L p(a)合并高血压是最重要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并对A S C V D的发病风险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24]㊂P o k r o v s k y等[25]通过单抗吸附技术下调L p(a)水平,对30例确诊缺血性心肌病的患者进行分组对照试验后发现,与单独使用他汀类药物相比,降L P(a)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冠状动脉和颈动脉的动脉粥样硬化负荷可减少超过18个月㊂试验结果表明,高水平的L p(a)有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㊂对于存在P C S K9基因功能获得型突变的F H 患者而言,其体内的P C S K9会选择性结合肝细胞表面的L D L R,二者形成的P C S K9-L D L R复合物可在肝细胞内稳定存在,导致L D L R不能再次循环至肝细胞表面参与脂质代谢循环[26]㊂有试验研究表明,血浆P C S K9与L p(a)高水平有关,并有可能成为A S C V D的生物学标记物[27]㊂4.4载脂蛋白 A p o是脂蛋白的组成部分,血浆A p o A1㊁A p o B可分别代表H D L和L D L水平,与H D L-C和L D L-C呈明显正相关,但二者不能互相替代㊂对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C H D者进行A p o B/ A p o A1和非H D L-C基线水平测定,发现A p o B/ A p o A1㊁非H D L-C水平随狭窄冠状动脉分支的数量增加而升高㊂经过3年的平均随访期后发现,相较于单独测定某一指标或其他常规脂质成分而言, A p o B/A p o A1㊁非H D L-C可联合用于评估A S C V D 严重程度及预后[28]㊂M e d e i r o s等[29]对237例已确诊F H的儿童患者进行主要心血管危险因素评估后发现,A p o B/A p o A1ȡ0.68可作为鉴别F H与其他类型脂质异常的最佳生物学标记物,并可用于对存在A S C V D高危因素的儿童患者进行有效识别,以尽早实施干预措施,改善预后㊂一项同时纳入成年人及儿童F H患者的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成年人或儿童,A p o B/A p o A1均可以作为区分F H与其他类型脂质异常的生物标志物[30]㊂4.4.1载脂蛋白A1 A p o A1反映H D L颗粒的合成与分解代谢[31],病理状态下H D L亚组分及其他组成成分常会发生变化,故A p o A1也可能与H D L 的变化不完全一致㊂A p o A1可以作为A S C V D发病风险的生物学标志物,并可用于评价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效果㊂一项有关A p o A1两种多态性(-75G/A和+83C/T)对脂质成分及C H D发病风险的研究结果表明,高水平的A p o A1可降低A S C V D的发病风险,且具有A p o A1-75A等位基因者血清A p o A1和H D L-C水平更高,有较低的C H D 的发病风险[32]㊂4.4.2载脂蛋白B A p o B水平高低的临床意义与L D L-C相似,但在少数情况下,可出现高A p o B而L D L-C正常的情况,这提示血液中存在较多小而致密的L D L㊂多数临床研究表明,A p o B增高是A S C V D的危险因素[33],A p o B作为各项血脂指标中较好的动脉粥样硬化标志物,其降低可以减少A S C V D的发生并促进粥样斑块的消退㊂此外,Z h u 等[34]通过对1522例健康男性进行为期(7.2ʃ1.7)年随访后发现,A p o B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充血速度显著相关,即A p o B与微血管结构和功能具有一定的关联,并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有关㊂脂质异常的起因主要为遗传因素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除F H等由遗传因素导致的脂质异常外,临床上大部分脂质异常是由饮食结构不合理㊁热量过剩㊁缺乏运动㊁超重或肥胖㊁酗酒㊁情绪及应激㊁药物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的㊂脂质异常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最危险的因素之一,也是诱发C H D㊁心肌梗死㊁脑卒中等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㊂常规监测血脂,通过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或药物治疗脂质异常,对预防或延缓A S C V D的发生㊁发展以及评估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㊂参考文献:[1]S u hY,L e e C J,C h o D K,e ta l.I m p a c to fn a t i o n a lh e a l t hc h e c k u p s e r v i c eo nh a r da t h e r o s c l e r o t i cc a rd i o v a s c u l a rd i se a s ee v e n t s a n da l l-c a u s e m o r t a l i t y i nt h e g e n e r a l p o p u l a t i o n[J].A mJC a r d i o l,2017,120(10):1804-1812.㊃364㊃‘临床荟萃“2018年6月5日第33卷第6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J u n e5,2018,V o l33,N o.6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2] F e r e n c eB A,G i n s b e r g HN,G r a h a m I,e ta l.L o w-d e n s i t yl i p o p r o t e i n sc a u s ea t h e r o s c l e r o t i cc 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 d i s e a s e.1.E v i d e n c e f r o m g e n e t i c,e p i d e m i o l o g i c,a n dc l i n i c a l s t u d i e s.Ac o n s e n s u s s t a t e m e n t f r o m t h e E u r o p e a n A t h e r o s c l e r o s i sS o c i e t y C o n s e n s u sP a n e l[J].E u r H e a r tJ,2017,38(32): 2459-2472.[3] V a l l e j o-V a zA J,R o b e r t s o n M,C a t a p a n o A L,e ta l.L o w-d e n s i t y l i p o p r o t e i n c h o l e s t e r o l l o w e r i n g f o r t h e p r i m a r yp r e v e n t i o no f c 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d i s e a s ea m o n g m e n w i t h p r i m a r ye l e v a t i o n s of l o w-d e n s i t y l i p o p r o t e i nc h o l e s t e r o l l e v e l so f190m g/d Lo r A b o v e:A n a l y s e sF r o m t h e WO S C O P S(W e s to f S c o t l a n dC o r o n a r y P r e v e n t i o nS t u d y)5-y e a rr a n d o m i z e dt r i a la n d20-y e a rob s e r v a t i o n a lf o l l o w-u p[J].C i rc u l a t i o n,2017,136(20):1878-1891.[4] F o r d I,M u r r a y H,M c C o w a nC,e t a l.L o n g-t e r ms a f e t y a n de f f i c a c y o fl o w e r i n g l o w-d e n s i t y l i p o p r o t e i nc h o l e s t e r o l w i t hs t a t i n t h e r a p y:20-y e a r f o l l o w-u p o fW e s t o f S c o t l a n dC o r o n a r yP r e v e n t i o nS t u d y[J].C i r c u l a t i o n,2016,133:1073-1080.[5]S m i t hB A,W r i g h tC,D a v i d s o n M.R o l e o f e z e t i m i b e i n l i p i d-l o w e r i n g a n d c 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 d i s e a s e p r e v e n t i o n[J].C u r rA t h e r o s c l e rR e p,2015,17(12):72.[6] F u l c h e r J,O'C o n n e l lR,V o y s e y M,e t a l.E f f i c a c y a n ds a f e t yo f L D L-l o w e r i n g t h e r a p y a m o n g m e n a n d w o m e n:m e t a-a n a l y s i so f i n d i v i d u a ld a t af r o m174,000p a r t i c i p a n t si n27r a n d o m i s e d t r i a l s[J].L a n c e t,2015,385(9976):1397-1405.[7]S u k h o r u k o v V N,K a r a g o d i n V P,O r e k h o v A N.M o d e r nm e t h o d s o f d i a g n o s i s d y s l i p i d e m i a[J].P a t o lF i z i o lE k s p T e r, 2016,60(1):65-72.[8] H a r a l a m b o s K,A s h f i e l d-W a t tP,M c D o w e l lI F.D i a g n o s t i cs c o r i n g f o r f a m i l i a l h y p e r c h o l e s t e r o l a e m i a i n p r a c t i c e[J].C u r rO p i nL i p i d o l,2016,27:367-374.[9]S o n g J,H eJ J,F a n g A P,e ta l.A s s o c i a t i o nb e t w e e nf o o di n t a k e a n d t h e s e r u mt o t a l c h o l e s t e r o l l e v e l a m o n g a d u l t s i n9r e g i o n s o fC h i n a[J].Z h o n g h u aX i n X u eG u a nB i n g Z aZ h i, 2017,45(3):235-242.[10] C a r r o l lM D,F r y a r C D,N g u y e n D T.T o t a la n dh i g h-d e n s i t yl i p o p r o t e i nc h o l e s t e r o li n a d u l t s:U n i t e d S t a t e s,2015-2016[J].N C H SD a t aB r i e f,2017,290:1-8.[11] B r u n h a m L R.H D L a sa C a u s a lF a c t o ri n A t h e r o s c l e r o s i s:I n s i g h t s f r o m H u m a n G e n e t i c s[J].C u r r A t h e r o s c l e r R e p,2016,18(12):71.[12] M o d y P,J o s h i P H,K h e r a A,e t a l.B e y o n d c o r o n a r yc a l c i f i c a t i o n,f a m i l y h i s t o r y,a nd c-re a c t i v e p r o t e i n:c h o l e s t e r o l e f f l u xc a p a c i t y a n dc a rd i o v a s c u l a rr i s k p re d i c t i o n[J].JA m C o l l C a r d i o l,2016,67(21):2480-2487.[13]S a l e h e e nD,S c o t t R,J a v a d S,e ta l.A s s o c i a t i o n o f H D Lc h o l e s t e r o l e f f l u x c a p a c i t y w i t h i n c ide n t c o r o n a r y h e a r t d i s e a s ee v e n t s:a p r o s p e c t i v ec a s e-c o n t r o l s t u d y[J].L a n c e tD i a b e t e sE n d o c r i n o l,2015,3(7):507-513.[14] O g u r a M,H o r i M,H a r a d a-S h i b a M.A s s o c i a t i o n b e t w e e nc h o l e s t e r o le f f l u xc a p a c i t y a n da t h e r o s c l e r o t i cc a rd i o v a s c u l a rd i se a s e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f a m i l i a l h y p e r c h o l e s t e r o l e m i a[J].A r t e r i o s c l e rT h r o m bV a s cB i o l,2016,36(1):181-188.[15] D iA n g e l a n t o n i oE,S a r w a rN,P e r r y P,e ta l.M a j o r l i p i d s,a p o l i p o p r o t e i n s,a n d r i s k o f v a s c u l a r d i s e a s e[J].J AMA,2009,302(18):1993-2000.[16]S c h a e f e r a b E J,A n t h a n o n t a P,D i f f e n d e r f e r a b M R,e ta l.D i a g n o s i s a n d t r e a t m e n to fh i g hd e n s i t y l i p o p r o t e i nd e f i c i e n c y[J].A t h e r o s c l e r S u p p l,2015,18:257-262.[17] A l l i s o n MA,W r i g h tM,T i e f e n b r u nJ.T h e p r e d i c t i v e p o w e ro f l o w-d e n s i t y l i p o p r o t e i n c h o l e s t e r o l f o r c o r o n a r y c a l c i f i c a t i o n[J].I n t JC a r d i o l,2003,90(2-3):281-289.[18] W i l l i a m sP T,S u p e r k oH R,H a s k e l lW L,e t a l.S m a l l e s t L D Lp a r t i c l e s a r e m o s t s t r o n g l y r e l a t e d t o c o r o n a r y d i s e a s ep r o g r e s s i o n i nm e n[J].A r t e r i o s c l e rT h r o m bV a s c B i o l,2003;23:314-321.[19] G uX Y,Y a n g X L,L iY,e ta l.U s e f u l n e s so fl o w-d e n s i t yl i p o p r o t e i n c h o l e s t e r o l a n d n o n-h i g h-d e n s i t y l i p o p r o t e i nc h o l e s t e r o l a s p r ed i c t o r so fc 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d i se a s ei n C h i n e s e[J].A mJC a r d i o l,2015,116(7):1063-1070.[20] G a b r i e l eR,O l g aV,G i u s e p p i n aC,e t a l.H o w w e l l c a n w ec o n t r o ld y s l i p i de m i a s t h r o u g h l if e s t y l em o d i f i c a t i o n s[J].C u r rC a r d i o lR e p,2016,18(7):66.[21] B r i n t o n E A.M a n a g e m e n t o f h y p e r t r i g l y c e r i d e m i a f o rp r e v e n t i o n o f a t h e r o s c l e r o t i c c 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 d i s e a s e[J].E n d o c r i n o lM e t a bC l i nN o r t hA m,2016,45(1):185-204.[22] A r b e lY,K l e m p f n e r R,E r e z A,e ta l.B e z a f i b r a t ef o rt h et r e a t m e n to fd y s l i p i d e m i a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c o r o n a r y a r t e r yd i se a s e:20-y e a r m o r t a l i t yf o l l o w-u p o ft h e B I P r a n d o m i z e dc o n t r o l t r i a l[J].C a rd i o v a s cD i a be t o l,2016,15:11.[23] C o s t e l l oB T,S i l v e r m a nE R,D o u k k y R,e t a l.L i p o p r o t e i n(a)a n d i n c r e a s e d c 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 r i s k i n w o m e n[J].C l i nC a r d i o l,2016,39(2):96-102.[24] T s e l m i n S,Mül l e r G,G e l g a f t E,e t a l.A n e l e v a t e dl i p o p r o t e i n(a)p l a s m a l e v e l a s a c 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 r i s k f a c t o r[J].A t h e r o s c l e r S u p p l,2015,18:257-262.[25] P o k r o v s k y S N,A f a n a s i e v a O I,S a f a r o v a M S,e ta l.S p e c i f i cL p(a)a p h e r e s i s:At o o l t o p r o v e l i p o p r o t e i n(a)a t h e r o g e n i c i t y[J].A t h e r o s c l e r S u p p l,2017,30:166-173.[26] D u f f C J,S c o t t M J,K i r b y I T,e t a l.A n t i b o d y-m e d i a t e dd i s r u p t i o no ft h ei n te r a c t i o n b e t w e e n P C S K9a n dt h el o w-d e n s i t y l i p o p r o t e i nr e c e p t o r[J].B i o c h e m J,2009,419(3):577-584.[27] T a v o r iH,C h r i s t i a nD,M i n n i e r J,e t a l.P C S K9A s s o c i a t i o nW i t hL i p o p r o t e i n(a)[J].C i r c u l a t i o n R e s e a r c h,2016,119(1):29-35.[28] L i t i n g P,G u o p i n g L,Z h e n y u eC,e ta l.A p o l i p o p r o t e i n B/a p o l i p o p r o t e i n A1r a t i o a n d n o n-h i g h-d e n s i t y l i p o p r o t e i nc h o l e s t e r o l.P r ed i c t i v ev a l uef o rC H Ds e v e r i t y a n d p r og n o s t i cu t i l i t y i nC H D p a t i e n t s[J].H e r z,2015,40(1):1-7.[29] M e d e i r o sAM,A l v e sA C,A g u i a r P,e t a l.C 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 r i s ka s s e s s m e n t o f d y s l i p i d e m i c c h i l d r e n:a n a l y s i s o fb i o m a r k e r s t oi d e n t i f y m o n o g e n i cd y s l i p i d e m i a[J].JL i p i d R e s,2014,55(5):947-955.[30] M e d e i r o sA,A l v e sA,B o u r b o n M.A P O B/A P O A1r a t i oa n dA P O C2a r e t h e b e s t b i o m a r k e r s t o d i s t i n g u i s h f a m i l i a lh y p e r c h o l e s t e r o l e m i a f r o m o t h e r d y s l i p i d a e m i a[J].A t h e r o s c l e r o s i s,2017,263:61.[31] M e i X,A t k i n s o n D.L i p i d-f r e ea p o l i p o p r o t e i n A-Is t r u c t u r e:i n s i g h t s i n t o H D Lf o r m a t i o na n da t h e r o s c l e r o s i sd e v e l o p m e n t[J].A r c h M e dR e s.2015,46(5):351-360.[32] L i a oB H,C h e n g K Q,D o n g S H,e t a l.E f f e c t o f a p o l i p o p r o t e i nA1g e n e t i c p o l y m o r p h i s m so nl i p i d p r o f i l e sa n dt h er i s k o fc o r o n a r y a r t e r yd i se a s e[J].D i a g nP a t h o l,2015,10:102.[33]S h a p i r o M D,F a z i o S.A p o l i p o p r o t e i n B-c o n t a i n i n gl i p o p r o t e i n sa n d a t h e r o s c l e r o t i c c 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 d i s e a s e[J].F1000R e s,2017,6:134.[34] Z h u YM,V e r m a S,F u n g M,e t a l.A s s o c i a t i o n o fA p o l i p o p r o t e i n sBa n d A-1W i t h M a r k e r so fV a s c u l a rH e a l t ho rC 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E v e n t s[J].C a nJC a r d i o l,2017,33(10): 1305-1311.收稿日期:2018-06-13编辑:张卫国㊃464㊃‘临床荟萃“2018年6月5日第33卷第6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J u n e5,2018,V o l33,N o.6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了评价和实验条件最适化)采用正己烷抽提,L-B显色

Abell法(血清加入醇溶性氢氧化钾,使胆固醇从脂蛋白中分离
出来,同时使胆固醇酯加水分解成游离胆固醇,加石油醚振摇、抽提, 使胆固醇移入石油醚层,分离并取一定量的石油醚层,蒸发至干,再 进行Liebermann-Burchard 显色反应,620nm比色定量。该法可 用于基本功训练及组织细胞胆固醇的提取定量。 )
血脂及血浆脂蛋白测定

血脂是血浆中的中性脂肪(TG和TC)和类 脂(磷脂、糖脂、固醇、类固醇)的总称。
TG参与人体内能量代谢,而胆固醇主要用于合成细胞膜性物质、 类固醇激素和胆汁酸
血浆脂蛋白的分类



1、乳糜微粒 颗 粒 依 2、极低密度脂蛋白 次 变 小 3、低密度脂蛋白 4、高密度脂蛋白 在病理状态下,在VLDL和LDL之间出现中 间密度脂蛋白(IDL)。
甘油三酯的参考范围


TG≤1.70mmol/L 升高:>1.70mmol/L
血清脂蛋白测定


HDL-C测定 LDL-C测定
HDL-C测定方法及原理

HDL直接测定法分三类
1、聚乙二醇/抗体包裹法 2、酶修饰法 3、选择性抑制法(国内应用最多)



选择性抑制法原理

分两步:第一试剂用聚阴离子及分散型表 面活性剂(反应抑制剂),后者与LDL、 VLDL、CM表面的疏水基团有高度亲和力, 吸附在这些脂蛋白表面形成掩蔽层,但不 发生沉淀,能抑制这类脂蛋白中的胆固醇 与酶试剂反应。第二试剂含胆固醇测定酶 及具有对HDL表面的亲水基团有亲和力的 表面活性剂(反应促进剂),使酶与HDL 中的胆固醇起反应
低脂蛋白血症表现

1、家族性低β-脂蛋白血症
(肝脏LDL受体上调, 伴胆汁酸过度合成,使血浆中VLDL在转化为LDL前已被 肝脏分解代谢。)

2、β-脂蛋白缺乏血症 (ApoB合成分泌缺 陷,使含ApoB的脂蛋白如CM、VLDL、 LDL合成代谢障碍,伴随脂肪吸收和代谢紊 乱,血浆TC也非常低)
血脂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
相关疾病


高TC血症有原发和继发两类,原发的如家 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家族性apoB缺陷症, 多源性高TC,混合性高脂蛋白血症等,继 发的见于肾病综合征,甲减,糖尿病,妊 娠等。 低TC血症原发和继发,原发如家族性无β或 低β脂蛋白血症,继发如甲亢,营养不良, 慢性消耗性疾病等。
血清甘油三酯测定


TG+H2O→甘油+脂肪酸 甘油+ATP→G-3-P+ADP G-3-P+O2→磷酸二羟丙酮+H2O2
H202+4-AAP+4-氯酚→苯醌亚胺非那腙+H2O2
甘油三酯临床意义

原发性高TG血症多有遗传因素,包括家族 性高TG血症与家族性型高脂蛋白血症等。 继发性高TG血症见于糖尿病,糖原累积病, 甲减,肾病综合征,妊娠,口服避孕药, 酗酒等。富含TG的脂蛋白是冠心病的独立 的危险因子,TG增加表明患者存在代谢综 合征,需进行治疗。甘油三酯降低很少见, 甲亢,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和肝功能严重 损伤时可以见到甘油三酯降低。

酶法测定
磷酸甘油氧化酶法(灵敏度高,试剂稳定,线性范
围比较宽)


乳酸脱氢酶法(结果准确,灵敏度低,试剂不稳定) 甘油氧化酶法(直接测定甘油的方法)
磷酸甘油氧化酶法原理

用脂蛋白酯酶(LPL)使血清中TG水解成脂肪酸 和甘油,甘油激酶(GK)及三磷酸腺苷(ATP) 将甘油磷酸化,以磷酸甘油氧化酶(GPO)氧化 3-磷酸甘油(G-3-P)产生H2O2,最后以 Trinder反应显色,A500nm的值与TG浓度成正 比。
血浆脂蛋白的组成与结构
载脂蛋白

脂蛋白的蛋白部分称为载脂蛋白,具有结 合与转运脂质及稳定脂蛋白结构的功能
血浆脂蛋白的代谢

甘油三酯的代谢途径
胆固醇代谢途径
胆固醇逆转运途径
高脂蛋白血症WHO分型
引起继发性高脂血症的病因

1 、糖尿病
常表现为IV型高脂蛋白血症。(胰岛素 的缺乏,不仅促使肝脏生成VLDL增加,而且因LPL活性 降低,导致VLDL清除减少,主要表现为血清TG、VLDL 水平升高,TG严重升高者有发生急性胰腺炎的危险性。)
血清胆固醇参考范围



TC≤5.20mmol/L 边缘升高:5.23—5.69mmol/L 升高:≥5.72mmol/L
临床意义


TC除了作为高胆固醇血症的诊断指标之外, 不能作为其他任何疾病的诊断指标,对于 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而言,TC是一个明 确的危险因子,与冠心病的发病率呈正相 关。 影响TC水平的因素:1、年龄与性别,(上 升)2、长期高胆固醇、高饱和脂肪酸、高 热量的饮食3、遗传4、缺少运动,精神紧 张等

2、甲减 常表现为IIa或IIb型高脂蛋白血 症患者血TC水平升高可同时血TG水平升高 (LPL活力降低,IDL代谢障碍、LDL受体功能下降、血
浆LDL清除减慢等)

3、肾脏疾病
肾病综合征时的高脂蛋白血症由脂蛋 白降解障碍和合成过多双重机制引起。
高脂蛋白血症的因素


4、药物:降压药,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 可TG 和HDL 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可 使TG、TC升高 5、其他:肝胆系统疾病、胰腺炎、长期过 量饮酒
ຫໍສະໝຸດ 总胆固醇(TC) 甘油三酯(TG)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载脂蛋白A1(ApoA1) 载脂蛋白B(ApoB)
总胆固醇(TC)

化学测定法 L-B(ALBK)和Zak法 ALBK(美国CDC的脂类标准化实验室协同有关学术组织对Abell法

酶法 CEH-COD-PAP法(优点:灵敏度,精确度,线性范围宽。
缺点:1.胆固醇酯酶对胆固醇酯水解不完全2.表面活性剂吐温-40干 扰酯酶的作用3.受还原性物质影响如尿酸,胆红素,VC)
CEH-COD-PAP法原理



用胆固醇酯酶水解胆固醇酯生成脂肪酸和 胆固醇,胆固醇被胆固醇氧化酶氧化生成 △4-胆淄烯酮和过氧化氢,然后在过氧化 物酶催化下,H2O2与4-氨基安替比林及酚 结合,生成红色醌亚胺。醌亚胺的最大吸 收峰在500nm左右,吸光度与标本中的胆 固醇含量成正比。反应方程式如下: CEH 胆固醇酯+H2O 胆固醇+游离脂肪酸 COD 胆固醇+O2→△4-胆甾烯酮+H2O2 POD 2H2O2+4-氨基安替比林+酚→醌亚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