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检测的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糖尿病患者凝血四项并血脂检验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糖尿病患者凝血四项并血脂检验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糖尿病患者凝血四项并血脂检验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不良导致的慢性疾病。

糖尿病患者常常伴随着血液系统的改变,包括凝血功能异常、血小板增多以及血脂异常等。

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凝血四项和血脂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凝血四项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凝血酶时间(TT)四个指标。

其中,PT和APTT是最常用的凝血功能指标,主要用于检测凝血因子活性。

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高血糖的影响,导致血管壁的损伤和内皮细胞功能异常,血小板活性增强,血流变性改变等,从而使凝血功能发生改变。

糖尿病患者常常表现为凝血功能降低,PT和APTT延长,FIB降低,TT延长等。

此外,糖尿病患者的血小板增多以及血小板的黏附能力增强,也会导致凝血功能的改变。

因此,凝血四项对糖尿病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血脂检测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四个指标。

高血脂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仅会影响血管壁的损伤和内皮细胞功能异常,还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糖尿病患者常常表现为TC、TG、LDL-C增高,HDL-C降低。

血糖控制不良、肥胖、缺乏运动、酗酒和高盐饮食等因素都会导致血脂异常。

因此,血脂检测对糖尿病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的凝血四项和血脂检测对其诊断和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这些检测可以帮助医生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和病情的发展趋势,并指导相应的治疗方案。

同时,糖尿病患者也应定期进行这些检测,以及注意饮食、加强运动等自我管理措施,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血脂检验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血脂检验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血脂检验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作者:孙国正来源:《糖尿病新世界》 2014年第9期孙国正江苏省大丰市白驹中心卫生院检验科,江苏大丰 224113[摘要] 目的探讨血脂检验在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中的价值,为今后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方法抽取在2012年3月—2014年3月间该院就诊的确诊糖尿病患者96例,另抽取同期健康体检者96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展开血脂水平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糖尿病组患者HDL-C、LDL-C、TG、TC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

结论对患者血脂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可为临床糖尿病诊断提供生理数据依据。

[关键词] 血脂检验;糖尿病;诊断;临床价值[中图分类号] R587.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4062(2014)06(b)-0044-02x临床上糖尿病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内分泌疾病,糖尿病的主要特征为并发症复杂,发生率高,其中血脂紊乱、动脉硬化等为常见并发症[1]。

近几年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糖尿病的发病率正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且逐渐年轻化[2]。

对糖尿病患者予以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治疗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该研究中出于对血脂检验在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中的价值进行评价分析的目的,对该院收治的临床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和同期健康体检者展开了血脂各项指标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中资料来源于该院就诊的临床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和同期健康体检,各抽取96例作为研究对象,糖尿病组中,男54例,女42例,年龄32~79岁,平均(54.8±13.2)岁,病程3个月~12年,平均(4.9±1.3)年;健康对照组中,男55例,女41例,年龄33~78岁,平均(55.1±12.9)岁。

以上统计糖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比较价值,所有糖尿病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自愿接受临床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糖尿病患者凝血四项并血脂检验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糖尿病患者凝血四项并血脂检验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糖尿病患者凝血四项并血脂检验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1. 引言1.1 背景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发病机制涉及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障碍等多种因素。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老龄化的加剧,糖尿病患病率逐渐增加,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在糖尿病患者中,凝血功能和血脂代谢常常出现异常,导致血栓形成和动脉粥样硬化等并发症的发生。

凝血功能异常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能导致血栓形成或出血等严重后果。

血脂代谢紊乱也是糖尿病患者及其并发症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包括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等异常情况。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凝血四项和血脂检验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意义,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患者的凝血功能和血脂代谢异常,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2000字】。

1.2 研究目的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长期的高血糖状态会对患者的凝血功能和血脂代谢产生不良影响。

准确评估糖尿病患者的凝血四项和血脂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旨在分析糖尿病患者凝血四项和血脂检验的临床诊断价值,探讨其在糖尿病治疗和管理中的应用前景,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全面和准确的诊断依据,促进糖尿病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高其生活质量和预后效果。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为糖尿病患者的诊疗提供更为科学和有效的指导,为推动现代医学的发展贡献力量。

2. 正文2.1 糖尿病对凝血功能和血脂代谢的影响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长期的高血糖状态会对人体的各个系统产生影响,其中也包括凝血功能和血脂代谢。

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存在着血液高凝状态的倾向,即易于形成血栓,这可能与高血糖导致的血管内皮损伤、凝血因子活化等因素有关。

这种高凝状态容易导致血栓形成,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糖尿病也会对血脂代谢产生影响,使得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升高。

高甘油三酯和胆固醇不仅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也会加重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形成恶性循环。

血脂检测项目及临床意义

血脂检测项目及临床意义
• LDL升高是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 素之一,用于判断是否存在患冠心病的危 险性,也是血脂异常防治的首要指标。
• 合适范围:<3.37mmol/L;边缘升高: 3.37~4.12mmol/L;升高:>4.14mmol/L
• 增高:见于高脂蛋白血症 冠心病、肾病综 合征、慢性肾功能衰竭 肝病和糖尿病等,
(3) 高血压、脑血管病、冠心病、糖尿 病、肥胖与高脂蛋白血症常有家庭性集聚 现象。
TG减低见重低下,极易引发脂肪肝等 症。
血浆脂蛋白LP
• LP是一种既有蛋白质又有胆固醇还有PL的复 合体,目前用于测量LP的方法有超速离心分 离纯化法、电泳分离法、血浆静置试验。
• 血清中90%~95%是TG,TG中结合的脂肪酸 分别为油酸44%,软脂酸26%,亚油酸16% 和棕榈油酸7%。
• 合适范围:<1.7mmol/L ; 边缘升高:1.7~ • 2.25mmol/L; 升高:>=2.26mmol/L
临床意义:
• 甘油三酯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与冠 心病死亡或心血管事件(心绞痛、心肌梗 塞)成正相关。
• 增高:常见于高胆固醇饮食、糖尿病 肾病综合症、甲状腺功能减退、肝外 阻塞性黄疸、脂肪肝和家族性高胆固 醇血症等。
降低: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重症贫 血、肝硬化、严重营养不良(如吸收 不良综合症)等
甘油三酯TG
• TG构成脂肪组织,参与TC、CE合成及血栓 形成。它存在三种形式甘油一脂MG、甘油 二脂DG、甘油三脂TG。
• 在正常生理情况下,食用高脂肪膳食 后,血浆脂类含量将大幅度上升,但 这是暂时的,通常在3~6小时后可逐渐 趋于正常。因此,检测血脂时,常在 饭后12~14小时采血,这样才能较为可 靠地反映血脂水平的真实情况。

糖尿病患者凝血四项并血脂检验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糖尿病患者凝血四项并血脂检验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糖尿病患者凝血四项并血脂检验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摘要】糖尿病患者凝血四项和血脂检验在临床诊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凝血四项检验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血液凝固功能,而血脂检验则反映了患者的血脂代谢状况。

联合应用这两项检验可以更全面地评估糖尿病患者的风险,并在临床诊断中起到更准确的作用。

凝血四项和血脂检验也存在局限性,例如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

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完善这些检验的应用。

综合分析凝血四项和血脂检验结果对糖尿病患者的诊断非常重要,这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发展方向。

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些检验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将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临床治疗的效果。

【关键词】关键词:糖尿病、凝血四项、血脂检验、临床诊断、联合应用、异常结果、局限性、综合分析、研究领域、发展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严重威胁着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健康。

据统计,全球约有4.24亿成年人患有糖尿病,而预计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增加到6.39亿。

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高血糖状态的影响,易导致多种并发症,包括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等。

凝血异常和血脂异常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凝血异常是指糖尿病患者因血液凝聚机制改变导致的出血和血栓形成风险增加。

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存在着血小板功能障碍、凝血因子活性异常等问题,这些变化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血小板凝集功能降低、凝血活酶生成减少等情况。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凝血四项检验可以帮助医生及时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及时发现和干预凝血异常,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血脂异常也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往往伴随着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等血脂异常,这些异常状态不仅增加了患者心血管风险,还影响了糖尿病的治疗效果。

定期监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情况对于指导治疗和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

凝血四项检验和血脂检验在糖尿病患者管理中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通过对这些检验结果的综合分析,可以更全面地评估患者的代谢状态和并发症风险,为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血脂7项血脂检查项目、指标意义、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特点和调脂目标及低高危疾病类型和参考值

血脂7项血脂检查项目、指标意义、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特点和调脂目标及低高危疾病类型和参考值

血脂7项血脂检查项目、指标意义、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特点和调脂目标及低高危疾病类型和参考值血脂检查项目血脂是血清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类脂的总称,临床中密切关注的主要是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胆固醇:主要以游离胆固醇及胆固醇酯的形式存在。

甘油三酯:是甘油分子中的 3 个羟基被脂肪酸酯化而形成。

胆固醇与甘油三酯分别与载脂蛋白结合,即成为脂蛋白。

血脂不溶于水,须与特殊蛋白质(载脂蛋白)结合形成脂蛋白才能溶于血液,被运送至组织进行代谢。

一般健康体检查血脂四项: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全面检查查血脂七项:血脂四项+Apo A1、Apo B 和 Lp(a),其中Apo A1、Apo B 和 Lp(a)的临床应用价值受到关注。

各项指标总胆固醇(TC)是胆固醇之总和TC合适水平是<5.2mmol/L,≥5.2且<6.2 mmol/L处于边缘水平,≥6.2mmol/L属于升高。

TC 是指血液中各种脂蛋白所含胆固醇的总和,当TC 单独升高,可以诊断为高胆固醇血症,临床首选他汀类药物治疗。

TC 水平对ASCVD 发病危险有预测作用。

糖尿病患者 TC >3.1mmol/L,要开始治疗。

无基础疾病健康人群TC>7.2 mmol/L也应开始治疗。

LDL-C是坏胆固醇LDL-C的理想水平<2.6mmol/L,合适水平<3.4 mmol/L,≥3.4 且<4.1 mmol/L 处于边缘水平,≥4.1mmol/L属于升高。

LDL-C增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主要危险因素,LDL-C负责把胆固醇由肝脏运输到斑块内,增加 ASCVD 发病风险。

一般情况下,LDL-C与 TC 相平行,但 TC 水平也受 HDL-C 水平影响,故LDL-C 能更好评估ASCVD危险性,降低 LDL-C水平是防治ASCVD重要策略之一,也是血脂异常防治首要目标。

2型糖尿病检测中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测的临床意义分析

2型糖尿病检测中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测的临床意义分析

DOI:10.16658/ki.1672-4062.2021.08.0502型糖尿病检测屮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测的临床意义分析周以华盐城市大丰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大丰224100[摘要]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检测中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测的临床意义。

方法从2019年8月一2020年9月该院收治的患者中选出自愿参与研究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并作为该研究的观察组,同时选择自愿加入研究的同一时期内进入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2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对象都需实施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与血脂指标检查结果。

结果观察组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8.27±1.04)%、空腹血糖水平(7.28±1.80)mmol/L、餐后2h血糖(12.35±1.96)mmol/L,明显较对照组数据(6.03±0.75)%、(5.19±0.93)mmol/L、(7.93±1.44)mmol/L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137、11.300、19.908,P<0.05);观察组TC、TG、LDL-C、HDL-C血脂水平分别为(7.85±2.03)、(3.78士0.62)、(5.29±1.30)、(0.94±0.25)mmol/L,对照组为(5.70±0.88)、(1.17±0.46)、(3.40±0.58)、(1.85±0.61)mmo 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45、37.035、14.544、15.121,P<0.05)。

结论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测在2型糖尿病检测中的临床意义重大,临床医师可以根据机体血脂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2型糖尿病进行准确性判断,及时分析患病程度,制定最佳的血糖控制方案,促进患者病情好转。

[关键词]2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血脂;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44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062(2021)04(b)-0050-04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nd Blood Lipids in the Detection of Type2DiabetesZHOU YihuaDepartment of Laboratory Medicine,Dafeng People's Hospital,Yancheng City,Dafeng,Jiangsu Province,2241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nd blood lipids in the detection of type2diabetes.Methods From August2019to September2020,120patients with type2diabetes who voluntarily participated in the study were selected from the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and serv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this study.At the same time,they chose to join the hospital during the same period of time when they voluntarily joined the study.The120healthy people undergoing physical examinations in the hospital served as a control group.All subjects were required to perform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nd blood lipid tests to compare the blood glucose and blood lipid index test results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Results The glycated hemoglobin level(8.27±1.04)%,fasting blood glucose level(7.28±1.80)mmol/L,and2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12.35±1.96)mmol/L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6.03±0.75)%,(5.19±0.93)mmol/L,(7.93±1.44)mmol/L were higher,respectively,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19.137,11.300,19.908,P<0.05);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of the blood lipid levels of TC,TG,LDL-C and HDL-C were(7.85±2.03)mmol/L,(3.78±0.62)mmol/L,(5.29±1.30)mmol/L,(0.94±0.25)mmol/L, respectively,the control group were(5.70±0.88)mmol/L,(1.17±0.46)mmol/L,(3.40±0.58)mmol/L,(1.85±0.61)mmol/L,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10.645,37.035,14.544,15.121,P<0.05).Conclusion The detection of glycosylated [作者简介]周以华(1970-),男,本科,主任技师,研究方向为临床检验技术方面。

血脂检测方法和临床意义专家讲座

血脂检测方法和临床意义专家讲座
临床上出现肾病,神经病变,视网膜病无法给出 解释
血脂检测方法和临床意义
第39页
WHO标准化OGTT
1.试验前三天, 受试者每日食物中糖含量应不低 于150g, 且维持正常活动。
2.影响药品应在三天前停用, 空腹10-16小时。
3.坐位去血后5分钟内饮入250ml含75g无水葡 萄糖糖水。(妊娠妇女为100g, 儿童按 1.75g/kg体重给予, 最大不超出75g)
血脂检测方法和临床意义
第36页
血糖临床意义
生理性或暂时性低血糖 饥饿和猛烈运动 等
病理性低血糖 可见于胰岛β细胞增生或肿 瘤引发胰岛素分泌过多、严重肝病不能调 整血糖。
药品影响①血糖升高药品: 口服避孕药,儿 茶酚胺,咖啡因,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 ②血糖降低药品: 降糖药,酒精,普萘洛尔 等
血脂检测方法和临床意义
第17页
血清甘油三酯测定
酶法测定
磷酸甘油氧化酶法(灵敏度高, 试剂稳定, 线性范围比较宽)
乳酸脱氢酶法(结果准确, 灵敏度低, 试剂 不稳定)
甘油氧化酶法(直接测定甘油方法)
血脂检测方法和临床意义
第18页
磷酸甘油氧化酶法原理
用脂蛋白酯酶(LPL)使血清中TG水解成脂肪酸 和甘油, 甘油激酶(GK)及三磷酸腺苷(ATP) 将甘油磷酸化, 以磷酸甘油氧化酶(GPO)氧化 3-磷酸甘油(G-3-P)产生H2O2, 最终以 Trinder反应显色, A500nm值与TG浓度成正比。
第6页
胆固醇逆转运路径
血脂检测方法和临床意义
第7页
高脂蛋白血症WHO分型
血脂检测方法和临床意义
第8页
引发继发性高脂血症病因
1 、糖尿病 常表现为IV型高脂蛋白血症。 (胰岛素缺乏,不但促使肝脏生成VLDL增 加,而且因LPL活性降低,造成VLDL去除 降低,主要表现为血清TG、VLDL水平升 高,TG严重升高者有发生急性胰腺炎危险 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检测的临床意义
发表时间:2015-06-25T14:45:27.457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5年第5期供稿作者:秦珏邱伟波
[导读]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所致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秦珏邱伟波
广州番禺区中心医院检验科广东广州 511400
【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检测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5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时选择健康体查的56例志愿者为对照组,所有成员均进行血脂检测,分析检测指标。

结果:实验组的CH、TG以及LDL-C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而HDL-C含量低于对照组,并且对比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83、4.984、6.582、6.824,P<0.05)。

结论:血脂代谢异常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个重要特征,可以作为一项检测的指标。

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不仅要严格控制血糖的量,同时对于血脂的控制也必不可少。

血脂的检查对于糖尿病早期的预防、诊断以及治疗等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2型糖尿病;胆固醇;甘油三酯
【中图分类号】R5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5-097-01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所致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是血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细胞生命代谢中一种必不可少的物质[1]。

但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血糖增高常使人体中的胰岛素处于高负荷运转,脂质代谢异常更加重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或胰岛素抵抗。

近年来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发生率明显升高,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2]。

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脂检测,是预防心血管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现以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5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与56例健康人员的血脂结果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5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其中男36例,女20例,年龄范围为24~69岁,平均年龄为(36.9±1.4)岁。

同时选择56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5例,女31例,年龄范围为24~69岁,平均年龄为(30.4±2.1)岁。

所有组别成员均无肾病或者甲状腺亢进等基础疾病,并且在年龄、临床表现、受教育程度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别(P>
0.05)。

1.2方法
对照组以及实验组所有成员均进行血脂检测。

全部受试者均禁食12h,于次日清晨采静脉血。

用奥林巴斯AU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测定各组血清CH、TG、HDL-C、LDL-C的水平。

1.3仪器和试剂
仪器:奥林巴斯AU5400全自动化学分析仪;试剂:奥林巴斯AU5400配套试剂盒。

1.4统计学处理
对所有数据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间进行t检验,以 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的CH、TG、LDL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HDL却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对比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83、4.984、6.582、6.824,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受试者各项指标的比较(mmol/L)
3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可引起广泛的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并导致血脂代谢异常。

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分泌量受到迷走神经以及血浆葡萄糖的影响。

长时间高负荷的胰岛素分泌使得机体的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或胰岛素抵抗,形成糖耐量受损,逐渐发展成糖尿病。

胰岛素不仅对糖类代谢有重要作用,也参与调控蛋白质以及脂肪等代谢[3]。

2型糖尿病有血脂代谢异常的机制可能是胰岛素抵抗致使人体内的脂质蛋白合成酶的活性下降,不能有效清除血浆中的甘油三酯,导致其不断升高,另一方面由于血糖过高,机体不能有效的分解利用,从而为血脂过度合成提供能量[4]。

血脂代谢异常是导致冠心病发作的一个重要原因。

众多的研究表明[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冠心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当 LDL-C升高,氧化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构成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脂质核心,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

而HDL-C能将胆固醇转运到肝脏中进行降解,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当其数量降低时对斑块保护作用减弱,会增加冠心病发生的危险性[6]。

随着现代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老龄化人数的增加,常伴有代谢性疾病的增加,尤其以糖尿病、高脂血症最为突出。

故而检测血糖、血脂是十分必要的。

在本研究中,实验组的CH、TG以及LDL-C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却低于对照组,并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血脂代谢异常,表现为CH、TG、LDL-C 含量升高,HDL-C含量降低。

综上所述,血脂代谢异常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个重要特征,可以作为一项检测的指标。

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不仅要严格控制血糖的量,同时对于血脂的控制也必不可少。

血脂的检查对于对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观察、病情诊断治疗和控制以及预防并发症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璐,孙伯欣.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测在2型糖尿病检测中的临床评价[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9):4856-4857.
[2] 成克铭.2型糖尿病血脂检验的临床意义[J].医学理论与实践,1001-7585(2015)05-0673-02.
[3] 赵丽华,何谦,徐倩,等.血脂和蛋白检测在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监控中临床意义的探讨[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3,28(3):156-157.
[4] 马玲,郭炜,张敬治.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血脂检测的关系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1674-4985.2015.06.017.
[5] 梁革文.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与血脂及尿酸代谢异常关系的临床分析与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1671-8194(2015)06-0035-02.
[6] 薛红梅.血脂检测在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4,(23):3083-3084.
作者简介:
秦珏;出生年月:1984年10月;性别:女;籍贯:广东广州;职称:检验技师;学位:学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