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血脂检测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糖尿病患者凝血四项并血脂检验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糖尿病患者凝血四项并血脂检验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不良导致的慢性疾病。
糖尿病患者常常伴随着血液系统的改变,包括凝血功能异常、血小板增多以及血脂异常等。
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凝血四项和血脂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凝血四项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凝血酶时间(TT)四个指标。
其中,PT和APTT是最常用的凝血功能指标,主要用于检测凝血因子活性。
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高血糖的影响,导致血管壁的损伤和内皮细胞功能异常,血小板活性增强,血流变性改变等,从而使凝血功能发生改变。
糖尿病患者常常表现为凝血功能降低,PT和APTT延长,FIB降低,TT延长等。
此外,糖尿病患者的血小板增多以及血小板的黏附能力增强,也会导致凝血功能的改变。
因此,凝血四项对糖尿病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血脂检测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四个指标。
高血脂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仅会影响血管壁的损伤和内皮细胞功能异常,还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糖尿病患者常常表现为TC、TG、LDL-C增高,HDL-C降低。
血糖控制不良、肥胖、缺乏运动、酗酒和高盐饮食等因素都会导致血脂异常。
因此,血脂检测对糖尿病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的凝血四项和血脂检测对其诊断和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这些检测可以帮助医生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和病情的发展趋势,并指导相应的治疗方案。
同时,糖尿病患者也应定期进行这些检测,以及注意饮食、加强运动等自我管理措施,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糖尿病患者凝血四项并血脂检验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糖尿病患者凝血四项并血脂检验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1. 引言1.1 背景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发病机制涉及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障碍等多种因素。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老龄化的加剧,糖尿病患病率逐渐增加,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在糖尿病患者中,凝血功能和血脂代谢常常出现异常,导致血栓形成和动脉粥样硬化等并发症的发生。
凝血功能异常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能导致血栓形成或出血等严重后果。
血脂代谢紊乱也是糖尿病患者及其并发症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包括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等异常情况。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凝血四项和血脂检验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意义,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患者的凝血功能和血脂代谢异常,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2000字】。
1.2 研究目的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长期的高血糖状态会对患者的凝血功能和血脂代谢产生不良影响。
准确评估糖尿病患者的凝血四项和血脂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旨在分析糖尿病患者凝血四项和血脂检验的临床诊断价值,探讨其在糖尿病治疗和管理中的应用前景,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全面和准确的诊断依据,促进糖尿病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高其生活质量和预后效果。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为糖尿病患者的诊疗提供更为科学和有效的指导,为推动现代医学的发展贡献力量。
2. 正文2.1 糖尿病对凝血功能和血脂代谢的影响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长期的高血糖状态会对人体的各个系统产生影响,其中也包括凝血功能和血脂代谢。
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存在着血液高凝状态的倾向,即易于形成血栓,这可能与高血糖导致的血管内皮损伤、凝血因子活化等因素有关。
这种高凝状态容易导致血栓形成,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糖尿病也会对血脂代谢产生影响,使得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升高。
高甘油三酯和胆固醇不仅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也会加重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形成恶性循环。
糖尿病患者凝血四项并血脂检验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糖尿病患者凝血四项并血脂检验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摘要】糖尿病患者凝血四项和血脂检验在临床诊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凝血四项检验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血液凝固功能,而血脂检验则反映了患者的血脂代谢状况。
联合应用这两项检验可以更全面地评估糖尿病患者的风险,并在临床诊断中起到更准确的作用。
凝血四项和血脂检验也存在局限性,例如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
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完善这些检验的应用。
综合分析凝血四项和血脂检验结果对糖尿病患者的诊断非常重要,这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发展方向。
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些检验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将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临床治疗的效果。
【关键词】关键词:糖尿病、凝血四项、血脂检验、临床诊断、联合应用、异常结果、局限性、综合分析、研究领域、发展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严重威胁着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健康。
据统计,全球约有4.24亿成年人患有糖尿病,而预计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增加到6.39亿。
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高血糖状态的影响,易导致多种并发症,包括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等。
凝血异常和血脂异常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凝血异常是指糖尿病患者因血液凝聚机制改变导致的出血和血栓形成风险增加。
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存在着血小板功能障碍、凝血因子活性异常等问题,这些变化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血小板凝集功能降低、凝血活酶生成减少等情况。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凝血四项检验可以帮助医生及时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及时发现和干预凝血异常,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血脂异常也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往往伴随着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等血脂异常,这些异常状态不仅增加了患者心血管风险,还影响了糖尿病的治疗效果。
定期监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情况对于指导治疗和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
凝血四项检验和血脂检验在糖尿病患者管理中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通过对这些检验结果的综合分析,可以更全面地评估患者的代谢状态和并发症风险,为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糖尿病患者血脂检测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糖尿 病是一 组 由多种 病 因引起 的慢 性高 血糖 的代 谢 紊乱 性疾 病, 糖 尿病 是 临床 的多发 病 、 常 见病 。 目前 临 床上 糖 尿 病 患者 的数 量也 随着 人们 生活 水平 的提 高 呈上 升 趋 势 。糖尿 病 患 者通 常 会继 发血 脂代谢 的异常 , 继而并 发 心 血管 等 疾 病 , 所 以血 脂 的测 定 对糖
参考 文献
[ 1 ] 殷迪 , 牛松青. 痤 疮 的病 因及治疗进 展[ A] . 吉林 医药学院学报 ,
2 0 0 9。 3 0 ( 3 ) : 1 6 6—1 6 9 .
[ 4 ] 郑筱萸. 中药新 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M] . 北京 : 中国医药科技 出
版社 , 2 0 0 2: 2 9 2 .
2 0 1 4年第 2期
纤 维增 生及 重新排 列 , 使 皮肤 紧实 有弹 性 , 皱 纹减 少 , 改 善发 炎后 色
[ 2 ]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 医师分会 《 中国痤 疮治 疗指南》 专家组. 中 国痤疮治疗指南[ J ] . 临床皮肤科 杂志, 2 0 0 8 , 3 7 ( 5 ) : 3 3 9 — 3 4 2 . [ 3 ] 贺普 仁. 《 普仁 明堂示 三通》 [ M] . 北 京: 科 学技 术文 献 出版 社,
内发 生 自 体 免疫 导致胰 岛素水平 低 , 或 者包 含肝 脏和脂 肪组 织 在 内 的外 周官能 组织 出现 胰 岛素抵抗 , 正 常剂量 的胰 岛素产 生低 于 正 常 生 物学 效应 的作 用 , 胰 岛素 敏 感组 织 ( 肌 肉、 脂 肪组 织 、 肝脏) 葡萄 糖摄 取减 少及 抑制肝 葡 萄糖输 出作 用减 弱 。 综上 所述 , 糖尿 病患 者机 体 内环 境 的 改 变是 一个 复杂 的 问题 , 糖、 脂代谢 紊乱 是其 主要 的生化 及病 理生 理异 常 , 且 常与肥 胖 , 胰 岛 素抵 抗 , 性 激素 水平失 衡 等临床 状态 组合在 一起 , 故应 重视 血糖 、 血 脂 指标及 相关 实验 室检查 的联 合监 测 。了 解血 糖 与血 脂 及 相关 检查 指标 之 间的关 系 , 在对 糖尿 病患 者 的治疗 中 , 不仅 要 降血糖 , 而 且 还要经 常监 测血脂 水平 , 若血 脂增 高还要 降 血脂 。血糖 的有 效控
糖尿病患者凝血四项并血脂检验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糖尿病患者凝血四项并血脂检验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较高,凝血和血脂代谢异常是其病理生理机制之一,因此凝血四项和血脂检验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凝血四项指的是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im)四项指标。
糖尿病患者由于高血糖状态下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易导致血小板聚集和凝血活化,因此常常伴随着PT和APTT的延长,FIB和D-dim的升高。
这些指标的变化与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增加密切相关。
研究发现,PT和APTT的延长与冠心病、脑卒中、外周血管疾病、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均有相关性。
同时,FIB的升高也与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发生率有一定的关联。
而D-dim 是一种体内纤维蛋白降解产物,随心血管炎症的加重而升高,因此其升高与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相关性较强。
血脂检测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四项指标。
糖尿病患者常合并高脂血症,是导致其心血管疾病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研究表明,TC、TG和LDL-C的升高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而HDL-C的降低也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同时,糖尿病患者的血脂代谢异常也与其肥胖程度和胰岛素抵抗性程度有关。
总之,糖尿病患者的凝血四项和血脂检验结果对其心血管疾病风险的评估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而对于已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定期检查这些指标并及时干预治疗,可有效降低其疾病的进展和死亡率。
因此,全面评估糖尿病患者的血液凝血和血脂代谢情况,尤其是其合并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已成为其综合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血脂检测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作用与分析

血脂检测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作用与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情况及其检测对临床治疗的意义。
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28例糖尿病患者血液中血脂进行测定,分析tc、tg、hdl-c和ldl-c的异常情况。
结果:328例糖尿病患者中264例患者血脂异常,占80.48%。
其中264例血脂异常患者中37例tc升高、52例tg升高、26例ldl-c 升高、32例tc和tg升高、19例tc和ldl-c升高、13例tg和ldl-c 升高、45例hdl-c降低、40例出现其他血脂异常组合。
结论:糖尿病患者血脂特征为tc、tg、ldl-c水平升高和hdl-c 水平下降,及时测定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水平,有利于患者病情转归和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血脂检测糖尿病临床诊断治疗【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177-01血脂是血液中的中性脂肪和类脂的总称,它们是生命细胞基础代谢所必需的物质[1]。
血脂检查,主要是对血浆中脂类含量进行定量测定的一种方法。
常用检查项目包括以下几类:① tch或tc(总胆固醇)和che(胆固醇酯)测定;② tg(三酰甘油)测定;③脂蛋白组分、亚组的分测定;④磷脂酰胆碱、神经磷脂和磷脂酰乙醇胺等的测定;⑤ ffa(游离脂肪酸)测定;⑥微量类固醇激素、脂溶性维生素的测定;⑦载脂蛋白的测定[2]。
现将糖尿病患者血脂测定情况及临床意义详细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328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58例(49.75%),女性170例(50.25%),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43.52±8.09)岁。
所有患者血脂测定前2星期维持正常的生活习惯,未服用避孕药以及降压药等影响血脂测定结果的药物,且静脉取血前都禁食12小时以上。
1.2测定方法。
血脂7项血脂检查项目、指标意义、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特点和调脂目标及低高危疾病类型和参考值

血脂7项血脂检查项目、指标意义、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特点和调脂目标及低高危疾病类型和参考值血脂检查项目血脂是血清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类脂的总称,临床中密切关注的主要是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胆固醇:主要以游离胆固醇及胆固醇酯的形式存在。
甘油三酯:是甘油分子中的 3 个羟基被脂肪酸酯化而形成。
胆固醇与甘油三酯分别与载脂蛋白结合,即成为脂蛋白。
血脂不溶于水,须与特殊蛋白质(载脂蛋白)结合形成脂蛋白才能溶于血液,被运送至组织进行代谢。
一般健康体检查血脂四项: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全面检查查血脂七项:血脂四项+Apo A1、Apo B 和 Lp(a),其中Apo A1、Apo B 和 Lp(a)的临床应用价值受到关注。
各项指标总胆固醇(TC)是胆固醇之总和TC合适水平是<5.2mmol/L,≥5.2且<6.2 mmol/L处于边缘水平,≥6.2mmol/L属于升高。
TC 是指血液中各种脂蛋白所含胆固醇的总和,当TC 单独升高,可以诊断为高胆固醇血症,临床首选他汀类药物治疗。
TC 水平对ASCVD 发病危险有预测作用。
糖尿病患者 TC >3.1mmol/L,要开始治疗。
无基础疾病健康人群TC>7.2 mmol/L也应开始治疗。
LDL-C是坏胆固醇LDL-C的理想水平<2.6mmol/L,合适水平<3.4 mmol/L,≥3.4 且<4.1 mmol/L 处于边缘水平,≥4.1mmol/L属于升高。
LDL-C增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主要危险因素,LDL-C负责把胆固醇由肝脏运输到斑块内,增加 ASCVD 发病风险。
一般情况下,LDL-C与 TC 相平行,但 TC 水平也受 HDL-C 水平影响,故LDL-C 能更好评估ASCVD危险性,降低 LDL-C水平是防治ASCVD重要策略之一,也是血脂异常防治首要目标。
糖尿病患者凝血四项并血脂检验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糖尿病患者凝血四项并血脂检验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常导致许多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
凝血四项和血脂检验是评估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风险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分析这些检验在糖尿病患者诊断中的价值。
凝血四项检验是用于评估凝血功能的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和纤维蛋白原。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出糖尿病患者体内的凝血功能异常。
糖尿病患者存在高血糖的情况下,血液黏稠度增加,导致血流阻力增大,从而增加凝血功能异常的风险。
凝血四项检验可以评估这些风险,并为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病预防提供依据。
血脂检验是评估糖尿病患者血脂代谢的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甘油三酯(TG)。
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血脂异常,特别是高TG和低HDL-C的情况。
血脂异常是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
血脂检验可以及早发现和评估血脂异常的情况,为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和治疗提供参考。
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凝血四项和血脂检验,可以综合评估其心血管病风险,并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研究表明,凝血四项和血脂检验在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风险评估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凝血四项检验可以评估糖尿病患者的凝血功能异常情况,为预防心血管病提供依据。
血脂检验可以评估糖尿病患者的血脂代谢情况,及早发现和治疗血脂异常,从而降低心血管病风险。
凝血四项和血脂检验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这些检验只是评估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风险的一部分指标,不能完全代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其他因素,如年龄、性别、病程和并发症等也会对心血管病风险产生影响,因此需要综合考虑。
诊断标准和检测方法的差异可能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凝血四项和血脂检验对于评估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风险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以提供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参考。
应注意其局限性,并综合考虑其他因素进行评估。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医疗技术的发展,相信将有更多的检验指标可用于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患者血脂检测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发表时间:2013-04-24T09:10:13.263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7期供稿作者:许敬奇
[导读]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原因,为相关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许敬奇(广州市花都区天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510800 )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原因,为相关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2011-2012年就诊的120例糖尿病患者检测血脂4项,对糖尿病血脂异常患者,按照国际、国内诊断标准进行病因分析。
结果 120例糖尿病患者中,64例血脂异常,血脂异常发生率为53.3%。
单项TC、TG、LDL-C升高分别为8、12、6例,TC、TG二者同时增高7例,TC、TG、LDL-C同时升高5例。
结论摇糖尿病患者以TG、TC、LDL-C增高,HDL-C下降为特征。
及时纠正异常血脂,利于糖尿病患者归转及减少并发症。
【关键词】糖尿病血糖血脂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7-0202-01 血脂是血浆中的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和其他类脂的总称。
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脂代谢紊乱[1]。
为了解本地区血脂异常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情况,笔者分析2年来120例糖尿病患者脂异常的检测结果,旨在研究其在其疾病的发生、发展、辅助治疗等方面的相关意义。
1 材料和方法
1.1对象和标本采集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本院检测血脂4项目的糖尿病患者。
被检测者检测前未服用影响检测结果的药物,检测前空腹8小时。
测试项目为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糖。
1.2仪器与试剂奥林巴斯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试剂由宁波美康试剂有限公司提供。
血脂采用广东省临检中心提供的质控血清。
定标液为英国朗道定提供。
1.3血脂异常诊断标准按照《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血脂异常的标准。
TC≥6.5、TG≥1.7、LDL-C≥3.1、HDL-C≥
2.2或<1.0。
2 结果
120例糖尿病患者中,血脂异常64例,血脂异常发生率为53.3%。
64例血脂异常患者中,单项TC、TG、LDL-C升高分别为8、12、6例,TC、TG二者同时增高7例,TC、TG、LDL-C同时升高5例。
3 讨论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或胰岛素利用障碍而引起的一种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代谢性疾病并常常会合并脂类代谢的异常。
在糖尿病患者中,除少数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胰岛素减少外,大多数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浆胰岛素含量正常或升高,由于胰岛素不仅参与糖代谢以控制血糖水平,还参与脂肪和蛋白质的合成。
糖尿病患者分为依赖型(IDDM,胰岛素分泌的绝对量减少)和非依赖型(NIDDM,胰岛索分泌的相对量不足)两种。
胰岛素具有促进脂蛋白脂肪酶的活性;抑制脂肪组织激素敏感的脂肪酶(HSL)的活性。
当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浆乳糜微粒(CM)及VLDL颗粒中TG降解障碍,使血中TG含量升高,同时血中F-FA含量也增高。
此外,胰岛素缺乏时,脂肪酸B氧化增强,大量乙酰COA不能进人三羧酸循环氧化而合成胆固醇量增加是血胆固醇升高。
有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伴有继发性高脂蛋白血症者比非合并高脂蛋白血症者冠心病的发病高3倍,因此,糖尿病不仅仅表现为糖代谢紊乱,往往也合并有脂代谢紊乱,而血脂异常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3],同时血脂的代谢异常也参与糖尿病和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4]。
糖尿病是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特征的疾病,而糖代谢紊乱又会引起脂代谢异常,导致高脂血症的发生,同时高脂血症又会由于脂毒性因素促进脂肪的堆积,使胰岛素抵抗加剧,从而恶性循环。
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更大,高脂血症会加重糖尿病患者的脂质过氧化损伤,抑制机体抗氧化酶的保护作用,促使糖尿病慢性大血管病变发生率明显增高。
在糖尿病中,低密度脂蛋白是心血管意外的最主簧危险因素,而富含三酰甘油升高也可以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因此,探讨糖尿病患者血脂变化发生并予以相应的治疗在临床上意义重大。
本组资料显示,糖尿病患者是血脂异常的高发人群,以TG、TC、LDL-C增高,HDL-C下降为特征。
LDL-C增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主要脂质危险因素。
TC增高积聚血管壁会导致高血压,动脉硬化。
HDL-C能将外周组织如血管壁内胆固醇转运至肝脏进行分解代谢,HDL-C的减少可导致体内清除TC的能力下降,引起TC积聚及血管病变,因而HDL-C具有抗动脉硬化作用。
低HDL-C水平已被确定为一个重要的心血管风险的独立预测因子,且HDL-C的增加与心血管疾病转归有关,高TG水平是心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 TG水平升高,可以预测心血管危险[5]。
张帆等[6]研究后认为TC、LDL-C随血糖浓度增高而增高具有相关性。
糖尿病胰岛素缺乏会引发高血脂,相反高血脂也会加重糖尿病病情,二者互为影响,互为加重。
因此,对糖尿病患者应该实施必要的血脂监测,如果血脂异常,在控制血糖过程中,还应注意纠正异常的血脂,使其降至正常范围,利于糖尿病患者转归和减少并发症。
参考文献
[1]郭金富.糖尿病患者血脂变化的临床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12):102-103.
[2]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6
[3]田颖.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变化与其慢性血管并发症关系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09.3(11):84-85.
[4]杨继荣.血脂对糖尿病肾病尿蛋白及肾功能的影响[J]当代医学, 2010,17(26):35.
[5]潘英利,米古丽.辛伐他汀对糖尿病并发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05。
21(12):156
[6]张帆,杨继筠,李芹.糖尿病患者血脂血糖指标的联合监测与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8,3(32):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