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人美版篆刻第一课方寸之间意味无穷--篆刻概述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方寸之间,趣味无穷——篆刻艺术课教案》

《方寸之间,趣味无穷——篆刻艺术课教案》

方寸之间,趣味无穷——篆刻艺术课教案美术教学中忌讳那种墨守成规、因循守旧,不求教学思路、方法策略的变化的教学模式。

无论怎样学习篆刻都是一种新颖的尝试,立足教学,其意义不只限于篆刻,如果我们对它不断地进行深化,它的潜在作用,应该会在以后的书法、绘画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

在篆刻模块教学中我认为需要降低门槛,由浅入深,由易而难是篆刻教学的真正切入点。

对于同学们而言,只有用适合于自己的篆刻语言,去进行构思与创作,才能刻出成果,印出风采。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篆刻印章的活动,培养细心、沉稳地观察生活处理事物的态度。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印章的设计和制作的过程,了解印章的制作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通过刻印章,初步认识中国篆刻独特的艺术魅力,提高艺术修养,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重点:探究篆刻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设计印稿,无论是文字或图案,都要考虑如何清晰地反印到印材上。

四、教具准备:课件篆刻作品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欣赏各种各样的篆刻作品,激发起学生了解篆刻的兴趣和欲望。

新授课学习篆刻:制作一枚印章1、讨论:小组同学利用已有篆刻作品,观察:印章上的字与印出来的字有什么不同?2、探究:如何将字反写在印章上?3、实践:制作一枚印章①降低篆刻制作学习的难度,改变刻刀、石材,雕刻的传统刻制模式,可以替代以橡皮等,一般小刀为材料刻制的方法。

以学生的年龄来说易入刀,相对安全,橡皮刻出的线条流畅清晰,易出效果。

②改变传统篆刻必须以篆书入印的要求,代以楷书、隶书,甚至美术字入印的方法,文字印稿的章法设计可以以通俗易懂为主。

③设计印稿,无论是文字或图案,都要考虑如何清晰地反印到印材上。

解决的方法是在白纸上依印章的形状设计好文字稿或肖形图案,这样反印到印章上就印痕清晰。

因为印章形状的多样,所以设计的印稿也可以多姿多彩,不要拘泥于某种传统的式样,要灵活,主要的原则是以构图饱满、均衡为主。

第一课 方寸之间

第一课 方寸之间

第一课方寸之间一、教学目标1、能够初步篆刻工具的基本使用技能。

2、了解篆刻的章法并用其变化法则进行印稿设计。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篆刻工具使用的提性及篆面形式美感的处理方法。

2、难点:篆面文字处理及篆刻技巧。

三、教具与学具:1 .教具: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师学生作品若干。

2 .学具:2*2、3*3青田石一块,大号篆刻刀一把,透明的白纸,自己姓名的篆文字,钢笔、铅笔、橡皮等等。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授课日期:2015年3月2日一.欣赏导入(ppt课件)提问:有谁知道中国传统金石艺术篆刻….?篆刻在我国有几千年的历史,早期的印章大多采用篆书,先写后刻故称为篆刻。

篆刻融书法、章法、刀法为一体,在较小的面积内利用汉字优美的造型,对笔法加以虚实变化,进行丰厚的艺术表现,形成我国特有的艺术形式。

二、基础知识介绍1、篆刻的表现形式:印面(一般为篆书正文)、边款(对印面正文的解析或记载的某些心情、想法文字,可以是其他书写体式)。

2、印面文字的表现:分为朱文和白文两种。

3、印章的品类及作用:名章—(姓名图章)一般加盖在落款签名的正下方。

闲章—(闲适的字词或者短句)一般加盖在名章的下方或作为压角章压盖在作品的某一个角上其构图的作用。

肖形章—动物图形,可以加盖在作品任意地方,起活跃作品形式美的效果。

3、篆刻工具材料:石头—青田石、玉石、鸡血石….篆刻刀—平口刀(大、中、小)、斜口刀。

印泥三、浅谈章法1、平正端倪:印面文字结构及笔画繁简适度、粗细合宜、排列有序、间隙停匀,力求端正大方。

2、虚实相间:生动有趣取决于对比的效果,把握好线条实体和空白间隙的疏密关系是章法的关键。

3、刚柔巧拙:刚与粗、挺、拙等关联;柔则与纤、曲、巧等关联。

刚强过头容易狂、燥、乱;纤柔过头则容易媚、俗、薄。

所以刚柔相济巧拙相生才是合度。

4穿插离合:使文字间互相交错延伸,打破范围界限,或者把整体的单字扯开与临近的字粘合,有意的造成朱白相间的不同效果。

第一课方寸之间意味无穷--篆刻概述

第一课方寸之间意味无穷--篆刻概述
不完整的。由于篆刻和书法密不可分,所以, 经常两者相提并论称“书法篆刻”,或有时将 篆刻包括在书法之内,但严格讲,篆刻应该是
一门独立于书法的古老艺术形式。篆刻艺术源 远流长,迄今也有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
传统的篆刻学习是师傅带徒弟式的教学方法和 模式,因为印石比较小,加之方法独特,讲究 写篆、临印、布局、渡稿、用刀和边款刻凿等, 所以一般人不容易学习和掌握,似乎有一种神 秘感。元、明以后,书画家发现钟乳石等可以 刻印,从而改变了千余来年由官方铸印的一统 局面,篆刻艺术从此进入书斋,文人治印蔚然 成风。但篆刻艺术的解放似乎还不够彻底,还 没有完全被书画学习者所了解和掌握,主要原 因是篆刻艺术的学习方式过于陈旧和狭窄,被 称为“书斋艺术”或“个体艺术”。
校本特色选修课程 方寸之间 意味无穷--篆刻概述
重庆市合川太和中学 王锦辉
揭开篆刻艺术的神秘面纱
篆刻概述
理论篇
篆刻,俗称“刻图章”或“刻印章”,由于其 印文多用篆书,而且先写后刻,所以叫作“篆 刻”。 篆刻分写篆和刻字两大部分,其中写篆就是书
法。所以,篆刻和书法关系极为密切,况且书
法作品上如果没有作者的印信(印章),将是
根据对古代印章和文献资料的分析,印章的出现 和使用,大致始于春秋、战国之际。这个时期, 奴隶制社会走向衰落,封建社会萌芽。在这种动 荡变革时期,政府机构内的成份复杂。为表明身 份,履行职能,沟通上下,就得设法采用一种象 征性的物件,来证明身份和权力。于是,印章应 运而生。正如《后汉书·祭祀志》所载:“诈伪 渐兴,始有印玺,以检奸萌。”随着社会经济的 日益发展,生产、贸易、人事交往等各方面的需 要,印章变得不单是国家权力机构中必备的凭证, 也成为整个社会生活中所广泛采用的检验凭证。
Hale Waihona Puke (一)商玺据考古资料证明,目前我国最早的印章出现在商代, 和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一样古老而悠久。根据著名考 古学家和文字学家于省吾先生《双剑簃古器物图录》 中所述,安阳殷墟出土的三件商代铜玺,是我国最 早出现的印章,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徐畅先 生根据甲骨卜辞及铜铭族徽文字资料加以考证,认 为这三方玺印是商代武丁到祖庚朝诸侯的权力信物。 这三方玺印的特点是:①都是方形,有边框;②文 字安排注重对称;③富有装饰性,粗犷朴素,具有 图案装饰美。

人美版高中美术选修:方寸之间 意味无穷——篆刻概述_课件1

人美版高中美术选修:方寸之间  意味无穷——篆刻概述_课件1

秦印带有田字格或日 字格,风格优美秀雅
王戈之印(秦)
汉印,是印章艺术上的繁荣时期风格雄浑、 大气。
秦汉印,是 学习印章艺术的 范本,有“印宗 秦汉”之说。
元代王冕 被认为是用花乳石治印的第一人。
+ 明代中期的文彭大力提倡用石质印章治印, 这样才使篆刻艺术突飞猛进,故文彭被认为 是篆刻的鼻祖。他创立了明代第一个篆刻流 派,叫吴门派。
寿山石产于福建侯官县寿山(又叫塔山), 石质较青田石坚硬细致,有田坑、水坑、山 坑之别。
鱼 脑 冻
+ 青田石产于浙江省青田县,以冻石最为上乘, 有灯光冻、黄色冻、鱼脑冻、田白、墨田等。
灯光冻, 价比黄金
+ 昌化石产于浙江昌化县,由于昌化石中多 带红块,如同鸡血,又叫鸡血石。
+ 巴林石产于内蒙古巴林右旗草原,巴林鸡血石是 巴林石中的极品。其石质地温润坚实,石上鸡血 艳如彩霞、光彩耀人。以大小和色韵而论,堪称 中国“鸡血石之王”。
三、印章在历史上都有哪些名称?
(1)玺
皇后之玺(汉代)
(2)印
+ 秦汉时期的 官方印章统 称”印”。
军曲侯印(东汉)
(3)章(汉代)
两汉官印和魏晋六朝将军印,有的被称作 “章”,如安西将军章。
(4)印章(汉武帝)印章合称是从汉武帝开始的。 (5)印信(汉魏出土)
王业之印信 (东汉)
四大名石:寿山、青田、 昌化、巴林
一、篆刻的含义
两者在字体上有什么 不同?
篆刻是镌刻印章的通称, 由篆和刻两部分组成,一般是 先写篆书,然后再刻,所以叫 篆刻,也叫印章。印章的三要 素包括篆法、章法、刀法。
Hale Waihona Puke 一猜:印章最早的通途是什么?二、篆刻历史

方寸之间教案

方寸之间教案

方寸之间教案第一篇:方寸之间教案【课题】方寸之间【课型】综合课【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具】课本、多媒体课件【学具】刻刀、章料(石料)【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篆刻的基本知识,初步感受篆刻独特的美。

掌握篆刻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

2、能力目标: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做事细心的好习惯。

3、情感目标:通过从篆刻的学习和实践中感受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特殊魅力,体会篆刻乐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感受篆刻独特的美,篆刻的治印步骤及基本用刀方法。

【教学难点】篆刻的治印过程布局和刻刀使用。

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组织听讲情绪。

【引入新课】1、学生进行小表演导入。

2、师:刚才两位同学表演很出色,大家很开心。

从他们的台词和动作中,大家看到了那些中国的传统艺术呢?(生:国画、诗词、书法、篆刻),在一幅传统的中国画中,都把诗、书、画、印结合起来。

把几种艺术融为一体,给人以更多的审美享受。

因此,古代文人墨客将诗、书、画、印并称四绝。

诗、书、画、印融于一体,是中国绘画独有的表现方式。

在诗书画印这四绝当中,你不太熟悉的是那一种。

(生:印章,我在街上见过电脑刻章的那种。

)师,我们大多数人对印章了解就是街上的刻章店,今天,让我们从一方印章的小小方寸之间,对篆刻这门独特的艺术做个初步了解。

板书课题: 方寸之间【讲授新课】1、师:早期的印章大都采用篆书,先写后刻,故称为篆刻。

2、出示作品:古代的书画家大都以印章来标记自己的作品,经过两千多年的积累和发展,篆刻逐渐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刚刚我们看到的表演中,古代文人的印章给自己的作品作标记,版权独有,如假包换,还能协调作品的画面构图,还有“抬色”的作用。

怎样欣赏篆刻作品呢?它究竟有哪些独特的美?让我们体会篆刻之美。

3、欣赏:篆刻之美(多媒体)章法之美:字的安排,大小,笔划疏密,形成绘画构图一般的形式美。

书法之美:篆刻不是用刀描字,如写书法,意在笔先。

篆刻艺术—方寸之间意味无穷 教学设计

篆刻艺术—方寸之间意味无穷 教学设计
经过本堂课的教学,教师发现学生对印章很有兴趣,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基本上都能掌握本课的教学内容,对印章的作用也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印章的作用和发展的课程对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拓宽学生的眼见有很大的帮助。让学生多了解印章的知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很大的帮助。
如果条件允许,这堂课可以深入下去,让学生拿起刻刀和石头,真正地刻一枚印章,将手工篆刻的技术传承下去。
教学重点
篆刻艺术发展的基本脉络
教学难点
印章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审美特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印章在古代和现代的作用,对印章有一个初步的接触,能区分朱文和白文,并且尝试设计一个自己的印章。
2、过程和方法:多媒体展示,范例展示(学生作品),问题解决法和范例学习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印章的初步接触,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意识,树立名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五、印章在历史上都有哪些名称?玺、印、章、印章、印信
六、秦汉印章艺术—审美特征:秦印带有田字格风格优美秀雅
汉印,是印章艺术上的繁荣时期
风格雄浑、大气
七、古代印章与我们今天的普通印章有什么不同?
八、篆刻布局
九、制作步骤:步骤一 步骤二
十、学生练习:练习布局安排
十一、教师小结:以提问的方式总结,可掌握学生的了解情况;
综合·探索
课时安排
1课时(45分钟)
教学步骤
一、检查课前学生准备:请四位同学到黑板上用篆体书写自己的名字;
二、引入课题:通过讲解四位同学的书写—引入课题
篆刻艺术—方寸之间意味无穷
三、思考讨论:古代有些字画上钤有很多枚Hale Waihona Puke 章,这些印章是一个人的吗?有何用途?
四、篆刻的涵义:篆刻是镌刻印章的通称,由篆和刻两部分组成,一般是先写篆书,然后再刻,所以叫篆刻,也叫印章。

篆刻第一课课程设计意图

篆刻第一课课程设计意图

篆刻第一课课程设计意图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篆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对篆刻艺术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篆刻的起源、发展历史以及基本技法,能够识别和理解篆刻中的文字、图形和章法等元素。

技能目标:通过实践,使学生掌握篆刻的基本工具使用方法,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篆刻作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将按照以下大纲进行:1.篆刻概述:介绍篆刻的起源、发展历史以及篆刻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2.篆刻技法:讲解和演示篆刻的基本工具使用方法,以及篆刻中的文字、图形和章法的具体技法。

3.篆刻实践:学生独立完成篆刻作品的实践环节,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通过讲解、演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篆刻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教材将选用权威、实用的专业书籍,参考书将包括相关的历史、文化资料,多媒体资料将包括篆刻作品的图片、视频等,实验设备将包括篆刻刀、印石等。

五、教学评估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具体评估方式如下: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他们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作业:通过学生提交的篆刻作业,评估他们对篆刻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3.考试:通过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篆刻知识的全面理解和运用能力。

评估结果将以书面形式反馈给学生,同时根据评估结果,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和帮助。

六、教学安排教学安排将根据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合理规划教学进度和时间。

具体安排如下:1.教学进度:按照课程大纲,合理安排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确保课程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2.教学时间:每节课安排45分钟,确保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讲解、演示和实践。

3.教学地点:选择安静、光线充足的环境作为教学场所,配备必要的篆刻工具和设备。

篆刻艺术简论教案模板范文

篆刻艺术简论教案模板范文

#### 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篆刻艺术简论课时:2课时教学对象:高中美术课程教学目标:1. 了解篆刻艺术的基本概念、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

2. 掌握篆刻艺术的基本技法,如篆刻工具的使用、篆刻流程的步骤等。

3. 培养学生对篆刻艺术的审美能力,提高艺术鉴赏水平。

4. 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 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展示几幅篆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初步了解篆刻艺术。

2. 提问:同学们对篆刻艺术有什么了解?引发学生对篆刻艺术的好奇心。

二、新课讲授1. 篆刻艺术概述- 介绍篆刻艺术的概念、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

- 阐述篆刻艺术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2. 篆刻工具与材料- 讲解篆刻工具的种类和使用方法,如印石、印床、刻刀等。

- 介绍篆刻材料的选择,如青田石、寿山石等。

3. 篆刻技法- 详细讲解篆刻的流程,包括起稿、勾勒、凿刻等步骤。

- 展示不同风格的篆刻作品,分析其技法和特点。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每人尝试使用篆刻工具和材料进行简单的篆刻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解答学生的疑问。

#####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巩固1. 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篆刻艺术知识,进行相关练习。

2. 学生展示自己的篆刻作品,互相评价和交流。

二、拓展与提升1. 讲解篆刻艺术与其他艺术门类的联系,如书法、绘画等。

2. 分析当代篆刻艺术的发展趋势,引导学生关注篆刻艺术的创新。

三、课堂总结1. 总结篆刻艺术的基本概念、技法和发展历程。

2. 强调篆刻艺术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 三、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提问、回答问题、参与练习等。

2. 篆刻作品:评价学生的篆刻作品,包括技法、创意、美感等方面。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程的反馈意见,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 四、教学资源1. 篆刻艺术相关书籍、杂志、网站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美术人美版篆刻第一课方寸之间意味无穷--篆刻概述
教学设计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篆刻艺术的基本知识及其章法。

2.能力目标:初步掌握篆刻艺术的基本技能。

3.情感目标:从篆刻艺术的学习和实践中感受祖国传统艺术、民族文化的特殊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增强爱国意识。

2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对书法与绘画有一定的了解,已学关于书法的形体以及绘画的构图有助于学生对篆刻这门古老艺术的学习。

我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促使学生学会欣赏篆刻艺术、体验篆刻艺术以至于喜爱篆刻艺术。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篆刻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篆刻艺术的基本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治印步骤及方法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一、导入美——走进篆刻天地
1、辉煌的2008北京奥运会震撼了全世界,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播放课件---中国印:舞动的北京)
2、2008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它采用的就是中国传统印章的形式,印文是一个舞动双手的人,形似现代的“京”字,寓意北京张开双臂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

3、会徽向全世界人民彰显了中国的篆刻艺术之美,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三课:《方寸之间》,感受篆刻艺术的魅力。

(引出课题——方寸之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