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真题《篆书是篆刻的基础》教案、教学设计
高二美术书法篆刻教案及反思

高二美术书法篆刻教案及反思教案标题:高二美术书法篆刻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 了解书法和篆刻的基本概念和技巧;2. 掌握书法和篆刻的基本笔画和构图方法;3. 培养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审美能力;4. 提高学生的书法和篆刻技能。
教学内容:1. 书法基础知识:a. 介绍书法的起源和发展历史;b. 介绍书法的分类和特点;c. 讲解书法的基本笔画和构图方法。
2. 篆刻基础知识:a. 介绍篆刻的起源和发展历史;b. 介绍篆刻的分类和特点;c. 讲解篆刻的基本刀法和技巧。
3. 书法和篆刻实践:a. 给学生提供书法和篆刻的练习材料,如毛笔、宣纸、篆刻刀等;b. 引导学生进行基本笔画和刀法的练习;c. 指导学生进行书法和篆刻作品的创作。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书法和篆刻的经典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分别介绍书法和篆刻的起源、发展历史、分类和特点,让学生对其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3. 技巧讲解:详细讲解书法和篆刻的基本笔画、构图方法、刀法和技巧,通过示范和实例演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4. 练习实践:提供练习材料,让学生进行基本笔画和刀法的练习,逐渐提高技能水平。
5. 创作指导: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兴趣,指导学生进行书法和篆刻作品的创作,注重个性和创新。
6. 展示和评价: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展示和评价,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和交流,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指导。
7. 反思: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反思,总结所学内容和经验,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教学资源:1. 书法和篆刻的经典作品图片;2. 毛笔、宣纸、篆刻刀等相关工具;3. 练习材料和作品展示板。
教学评价:1. 学生的练习笔画和刀法是否准确;2. 学生的创作作品是否具有个性和创新;3. 学生对书法和篆刻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书法和篆刻的基本知识,掌握其基本技巧,并能进行创作。
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和指导,学生对书法和篆刻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并能够进行基本的练习和创作。
高中篆刻教学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2课时年级:高中教材:《高中美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篆刻的历史、起源和发展,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使学生掌握篆刻的基本技法,学会区分阴文与阳文,并能够独立进行篆刻创作。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重点:1. 篆刻的基本技法与步骤。
2. 阴文与阳文的区分。
教学难点:1. 篆刻时如何把握运刀的方向、角度与力度。
2. 创作过程中如何将审美与技法相结合。
教学准备:1. 教具:各种字体的碑帖、名家书法作品、刻刀、章料(青田石等)、宣纸、砚、墨、印泥、砂纸(粗细两种)、圆镜、毛刷等。
2. 学具:刻刀、毛笔、墨、青田石或肥皂、土豆、橡皮等,砂纸、小圆镜、小牙刷、毛刷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展示篆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讨论其艺术特点。
2. 提问:什么是篆刻?篆刻的历史起源是什么?二、讲授新课1. 介绍篆刻的历史、起源和发展,引导学生了解篆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 讲解篆刻的基本技法,包括:刀法、印石选择、印泥使用等。
3. 区分阴文与阳文,讲解其在篆刻创作中的应用。
三、示范与练习1. 教师现场示范篆刻过程,让学生了解篆刻的步骤。
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篆刻,教师巡视指导。
四、总结与作业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篆刻的基本技法和阴文与阳文的区分。
2. 布置作业:根据所学知识,创作一枚篆刻作品。
第二课时一、检查作业1. 检查学生篆刻作品的完成情况,给予评价和指导。
二、巩固与提高1. 让学生自由交流篆刻心得,分享创作经验。
2. 教师针对学生在篆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
三、拓展与应用1. 引导学生思考篆刻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如:设计、装饰等。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篆刻在现代生活中的创新应用方案。
四、总结与反思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篆刻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篆刻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篆刻知识的掌握程度。
篆书书法美术试讲教案模板

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篆书书法的历史背景、特点及书写技巧,能够运用篆书书写简单的文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对篆书书法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 篆书书法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2. 篆书书法的书写技巧。
教学难点:1. 篆书书法的书写技巧掌握。
2. 篆书书法的美感表现。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篆书书法作品、书写工具(毛笔、宣纸、墨汁等)、示范视频。
2. 学生准备:书写工具、宣纸。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篆书书法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展示篆书书法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其特点。
二、新课讲解1. 讲解篆书书法的历史背景,包括起源、发展、代表人物等。
2. 分析篆书书法的特点,如线条简洁、字形规整、结构严谨等。
3. 介绍篆书书法的书写工具和书写技巧,包括毛笔的选择、墨汁的调配、笔画的起笔、转折、收笔等。
三、实践操作1. 教师示范篆书书法的书写过程,学生跟随示范进行练习。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书写错误。
3.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四、讨论与交流1.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讨论篆书书法的美感表现。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篆书书法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价值。
五、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篆书书法的重要性和艺术价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篆书书法,可以尝试创作自己的作品。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书写效果。
2. 评价学生的作品,关注其书写技巧和美感表现。
3.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3. 结合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备注:本教案仅供参考,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高中美术人教版篆刻《第二课篆书与印章文字》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美术人教版篆刻《第二课篆书与印章文字》优质课公开课
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美术人教版篆刻《第二课篆书与印章文字》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使同学们了解篆书的源流、主要流派风格、具有代表性的书法家及其作品。
2.使同学们了解印章文字和篆书之间的关系。
2学情分析
1.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生应该对传统的书法篆书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2.高中生对较深知识的领悟和理解力都较强。
3.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名字写成篆书,提高学习兴趣
3重点难点
1.大篆和小篆的概念
2.金文、钟鼎文、甲骨文、石鼓文的异同
3.缪篆的含义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组织教学
1.按常规组织学生教学
2.总结上节课的内容,引入本节课的新内容
活动2【讲授】讲解新课
一.大篆
甲骨文、钟鼎文、石鼓文
二.小篆
秦李斯《泰山刻石》《琅琊刻石》
三.清代篆书
邓石如、赵之谦、吴昌硕。
高中书法篆刻试讲教案及反思

高中书法篆刻试讲教案及反思教案标题:高中书法篆刻试讲教案及反思教案目标:1.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了解书法篆刻的基本概念和技巧;2. 学生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简单的书法篆刻作品;3. 学生将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书法篆刻的定义和背景知识;2. 书法篆刻的基本技巧和步骤;3. 通过实践创作一幅简单的书法篆刻作品;4. 欣赏和评价同学们的作品。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书法篆刻的范例和教材;2. 准备书法篆刻工具和材料,如毛笔、砚台、纸张等;3. 准备展示同学们作品的空间。
教学过程:引入:1. 教师向学生介绍书法篆刻的定义和背景知识,引发学生对这门艺术形式的兴趣;2. 教师展示一些优秀的书法篆刻作品,让学生感受到其独特的魅力和艺术价值。
正文:1. 教师简要介绍书法篆刻的基本技巧和步骤,如握笔姿势、运笔顺序等;2. 教师示范一些基本的书法篆刻字体,让学生跟随练习;3. 学生进行实践创作,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字体和内容,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风格和表达方式;4. 教师巡视学生的创作过程,提供个别指导和帮助;5. 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组织展示和评价环节,鼓励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心得和感受,并互相欣赏和评价作品。
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收获,强调书法篆刻的重要性和价值;2. 教师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和探索书法篆刻,提供相关学习资源和建议。
教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达到了预期,学生对书法篆刻的兴趣和欣赏能力得到了培养。
然而,在实践创作环节中,部分学生对笔画的描摹和字体的书写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下次教学时,可以加强对基本技巧的讲解和示范,并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
此外,学生对作品的欣赏和评价也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可以在展示环节中加入互动讨论和专业评价的要素,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和提高。
高中美术篆刻试教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了解篆刻的起源、发展及其在书法艺术中的地位。
2. 掌握篆刻的基本技法,包括阴文和阳文的特点及制作步骤。
3. 培养学生对篆刻艺术的审美情趣,提高艺术修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难点:篆刻时如何把握运刀的方向、角度与力度。
2. 重点:篆刻的治印步骤及方法。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各种字体的碑帖、名家书法作品、狼毫小楷、刻刀、章料(青田石等)、宣纸、砚、墨、印泥、砂纸(粗细两种)、圆镜、毛刷等。
2. 学具:刻刀、毛笔、墨、青田石或肥皂、土豆、橡皮等,砂纸、小圆镜、小牙刷、毛刷等。
四、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 组织教学:检查学具,引导学生认真听课。
2. 讲授新课:(1)文字的产生和发展:介绍我国文字的历史,从甲骨文到篆书,让学生了解文字的演变过程。
(2)篆刻的起源:讲述篆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篆刻在书法艺术中的地位。
3. 欣赏篆刻作品:展示一些优秀的篆刻作品,让学生欣赏并分析其特点。
4. 讲解篆刻技法:(1)阴文与阳文的特点:讲解阴文与阳文在篆刻中的区别和特点。
(2)篆刻的治印步骤及方法:讲解篆刻的基本步骤,包括设计、构图、雕刻等。
5. 学生刻印练习: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尝试刻印,了解篆刻的基本技法。
第二课时:1. 组织教学:检查学具,引导学生认真听课。
2. 回顾上节课内容:复习篆刻的起源、发展、技法等。
3. 讲解篆刻工具的使用:讲解刻刀、砂纸、圆镜等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4. 学生刻印练习: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继续练习刻印,提高篆刻技能。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的篆刻作品,进行评价和交流。
五、课后作业:1.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篆刻名家的生平和作品。
2. 尝试创作一幅篆刻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审美。
六、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艺术修养。
2.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篆刻的基本技法。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022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高中美术《篆刻》真题试讲简案

高中美术《篆刻》1.题目:《篆刻》2.内容:(1)篆刻是指镌刻印章的通称,印章字体,一般采用篆书,先写后刻,故称篆刻,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艺术门类;(2)关于印章的名称,历史上大致分为如下几类:玺、印、章、印章、印信;(3)古代使用印章,不像我们现在主要是蘸上印泥直接盖在纸张上。
古人传递物品和书信往来,需要通过人来直接传送,如果单用绳索捆住,就难免被人拆动。
为了保密起见,就在结绳上封一块泥土,把印钤盖在泥土上,这种泥块就称之为“封泥”。
除了这个主要用途之外,印章还用于记名器物、佩戴、殉葬、烙马等。
3.基本要求:(1)写出教学过程的主要步骤;(2)配合教学内容板书(可根据需要,适当板绘);(3)教学过程中设计提问;(4)试讲时间为10分钟左右。
答辩题目1.谈一谈治印的步骤。
2.篆刻的基本技法有哪些?【教学过程】活动一:激趣导入PPT展示2008年奥运会会徽,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并提出问题:这幅作品为什么会被作为奥运会会徽?它运用了哪些艺术表现形式?学生发言,教师小结:2008年奥运会会徽中结合篆刻、书法和奥运五环标志,篆刻和书法是我国所特有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象征,早在三千七百多年前的殷代,便盛行刻字艺术。
可谓历史悠久,是中国民族坚强朴实的性格的体现。
进而导入新课《篆刻》。
活动二:描述分析1.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欣赏多幅篆刻作品,老师提出问题:这些篆刻作品都是如何制作而成的?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篆刻是指镌刻印章的通称,印章字体,一般采用篆书,先写后刻,故称篆刻,它是我国特有的传统艺术门类。
2.引导学生继续观察《皇后之玺》、《陵江将军章》、《王业之印信》并提出问题:这几枚印章的字体给你什么感受?试着总结出印章的类型。
学生交流后并回答,教师总结:印章的名称在历史上大致分为:玺、印、章、印章、印信。
3.观察《皇后之玺》、《陵江将军章》,并提出问题,这两枚印章的用途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玺象征至高无上的皇权,它是皇后佩戴的饰物,也是权利和地位的象征,刻工精细,弥足珍贵。
美术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精选) (18)

2.继续展示作品燕翼堂,并提出问题:作品中字体有什么特点?(小组讨论)
学生交流探讨,教师总结:线条简洁、爽利;布局疏密有致,气脉相通
活动三:比较鉴赏,拓展提高
教师展示印章图片,学生找出属于阳刻的篆刻作品。比一比,哪一组找的得最快,哪一组画得最有特色。并让其他同学来评价正误,老师并进行总评,点评时注意从本节课的重难点出发。
教师总结:篆刻分为阴文与阳文
(二)形式分析
1.教师展示“燕翼堂”印章图片,并提问属于阴文、阳文中的哪一种?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总结并讲解:
阳文:就是在刻制印章时把文字笔画及印章边栏以外的部分刻掉,鈐盖在纸上凸现文字和边栏。
阴文:将印文周围部分刻除,印文突出,简单地说就是刻制印章时把文字的笔画刻掉,鈐盖在纸上的文字部分是白的;
(5)肖形印:以图像入印的印章。
(7)闲章:从隋唐时期的“闲印”开始,唐太宗有以年号为印文的联珠印“贞观”,印章转入游艺性质并作为艺术作品的补充后,这类印章称为“闲章”。
2.冲刀和切刀的不同?【专业知识】
【参考答案】
(1)冲刀:用刀角顺着要刻的线条推力向前,并用无名指紧抵石章边缘,以控制运行速度。冲刀角度小,与平面约成30度。冲刀的特点是出锋锐利,印文挺拔刚健,适宜镌刻平方正直较规矩的印文。
美术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精选)
高中美术《篆刻-阴文、阳文》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高中美术《篆刻-阴文、阳文》 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活动一:谈话讨论,导入新课
教师讲授玺印的故事。引导学生聆听,并引出课题——《篆刻》。
活动二:赏析印章,思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篆书是篆刻的基础》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生了解篆书与篆刻的关系,能说出三种类型的篆书。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比较、分析、讨论等方法,掌握识篆的方法,能运用工具书查找篆字的字源,能运用篆书的其中两个书写笔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古文字、对篆刻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会运用分析篆字源流的方法识记篆字。
【难点】
书写时把握篆书的结体特点以及书写方法。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观察法、谈话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青铜盘《虢季子白盘》,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初步感知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篆刻与篆书有什么联系?”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出:识别和书写篆书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在篆刻里面篆书被称为篆法,写好篆书是刻好一方篆刻作品的前提。
(二) 深入探究
多媒体展示齐白石的《月圆人寿》和《祀三公山碑》引导学生观察谈自己的发现。
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出:齐白石的篆书借鉴了汉代《祀三公山碑》,字体更加偏平方正。
多媒体展示齐白石的印章《白石篆字》引导学生观察,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出:他形成了刚猛爽利的白石印风。
(三)小组讨论
多媒体展示《散氏盘铭文》、《海内皆臣》砖铭文三种不同的篆书,将学生分成四人一组,提出问题:“这三种篆书在结构、布局上有什么不同?”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出:《散氏盘铭文》中的篆书结构方圆结合,大小错落;而《峄山碑刻石》中的篆书排列规整,字体略长;《海内皆臣》砖铭文字体方正,笔画比小篆要少。
教师提出问题:篆书种类这么多,我们怎样才能认识他们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出:可以借助网络或工具书进行了解。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用现代文字进行篆刻?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出:篆书字体婀娜多姿给人以优美的感受,并且古代所传承下来的很多玉玺和非常重要的场合都运用了篆书进行书写,所以篆书也是一种礼仪的象征。
(四)教师示范
教师示范“水”字的写法,请学生观察寻找规律。
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出:篆书的书写笔顺是和平时的书写笔顺相反,在写的时候先下后上,先右后左,先竖后横,先内后外。
环节三:课堂练习
练习内容:尝试篆书的书写。
练习要求:中锋用笔。
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在写的时候要中锋用笔。
环节四:展示评价
自评、互评、师评
教师总结评议:在写篆书的时候要避免写出楷书的感觉。
环节五:小结拓展
要发扬这种铁杵磨成针的精神,努力奋斗,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五、板书设计
篆书是篆刻的基础
篆书:大篆、小篆、谬篆
用笔:中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