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发展史及入门知识
有关于耳机的发展史的书

有关于耳机的发展史的书
以下是关于耳机发展史的一些书籍:
1. 《耳机图解》 - 作者:吴巧巧。
这本书详细介绍了耳机的发展历程、分类、技术原理和选购指南,适合初学者阅读。
2. 《耳机密史》 - 作者:普里。
这本书深入探讨了耳机的背后故事,包括出现在大屏幕电影和音乐中的耳机,以及耳机在不同文化中的角色。
适合对耳机发展历史感兴趣的读者。
3. 《文化耳机》 - 作者:张怀寅。
这本书从文化角度来讲述耳机的发展,探讨耳机对音乐、社交和个人隐私的影响。
适合对音乐文化和社会文化感兴趣的读者。
4. 《耳机科技史》 - 作者:查尔斯·F·哈里斯。
这本书详细介绍了耳机技术的发展,包括驱动单元、降噪技术、无线连接等方面的进展。
适合对耳机技术感兴趣的读者。
这些书籍可以帮助读者了解耳机的起源、演变和相关的文化影响,从不同角度全面了解耳机的发展史。
耳机基本知识入门(共15张PPT)

微米级(目前STAX新一代的静电耳机振膜已精确到微米),线圈在电场
力的驱动下带动振膜发声。
主要是开放式、半开放式、封闭式(密闭式)。
开放式:开放式的耳机一般听感自然,佩带舒适,常见于
家用欣赏的HIFI 耳机,声音可以泄露、反之同样也可以听到外界 的声音,耳机对耳朵的压迫较小。
第二种情况是,低灵敏度、高阻抗的耳机,用现有的音源如随身听推不动,那么也要选购耳机功放。
系电 失用子于 管真测音定频 度在设重备 (放比低较D时适is音合响播to系放r统人t或声io音、箱室n所内)能小:下品潜乐分到和什其为么他程突谐度出的中波尺频度的失。音乐真。 、互调失真和瞬态失真。谐波失 胆8真:机动特是态点没:指有放明声声显耐的听音压,缩有回,味具道放有,良音好中底的干速增净度。感加,大了音量原下不信失真号或者没失真有很小的。 高次谐波成分而导致的失真; 互调失真影响到的是声音的音调方面;瞬态失真是因振膜具有一定的 从听觉上的表现来说,晶体管功放的声音有比较重的数码味,而电子管功放的声音比较柔和,音色温暖、醇厚。
阻抗(Impedance):是指耳机输入信号的电压与电流的比值。
惯性质量存在,导致其震动无法跟上瞬间变化的电信号的震动而导致 频率响应曲线的斜率不超过没倍频程9dB在250Hz-800Hz内左右单元在同一倍频程带宽内平均声压级之差不超过2dB,100Hz-5000Hz范围内,声
压级为94dB时,谐波失真不超过1%,100dB时不超过3%;
胆机特点:放声耐听,有味道,音底干净。 系用于测定在重放低时音响系统或音箱所能下潜到什么程度的尺度。
音域:乐器或人声所能达到最高音与最低音之间的范围. 音色:又称音品,声音的基本属性之一,如二胡、琵琶就是不同的音色。 音染:音乐自然中性的对立面,即声音染上了节目本身没有的一些特性。 例如对着一个罐子讲话得到的那种声音就是典型的音染。音染表明重放
耳机的演变历程

耳机的演变历程耳机,作为一种音频播放设备,随着科技的发展,其形态和功能也在不断地演变。
从最初的简单听筒,到如今的蓝牙耳机、智能耳机,耳机的演变之旅充满了创新与变革。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回顾耳机的历史,探索其演变的足迹。
一、有线耳机的诞生早在19世纪末期,电话的发明让人们开始关注声音的传播方式。
为了更方便地接听电话,人们开始尝试将听筒与电话分离,用导线连接起来。
这种设计逐渐演变成了一种专门的音频播放设备——耳机。
最初的耳机结构非常简单,主要由一个发声单元和一个导线组成,音质也相对粗糙。
但即便如此,它仍然为后来的耳机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有线耳机的进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线耳机逐渐经历了多次改进和升级。
在音质方面,耳机的发声单元得到了优化,采用了更先进的材料和设计,使得音质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在舒适度方面,耳机的佩戴方式也进行了改进,从最初的耳塞式到耳罩式,再到后来的头戴式,佩戴舒适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此外,有线耳机的连接方式也经历了多次变革,从最初的单一导线,到后来的分叉导线,再到现在的可更换线材设计,使得耳机的使用更加灵活方便。
三、无线耳机的崛起进入21世纪,随着无线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线耳机开始逐渐崭露头角。
无线耳机摆脱了线材的束缚,使得用户可以更加自由地移动,同时也让音频播放设备更加简洁美观。
最初的无线耳机采用了蓝牙技术,通过无线信号与播放设备连接,实现了音频的无线传输。
随着蓝牙技术的不断升级,无线耳机的音质和稳定性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四、智能耳机的崛起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耳机开始崭露头角。
智能耳机不仅具备了无线耳机的便捷性,还加入了语音识别、语音助手等智能功能,使得用户可以更加便捷地控制音频播放、查询信息、甚至进行语音通话。
智能耳机的出现,让耳机不再仅仅是一个音频播放设备,而是一个集成了多种功能的智能硬件。
五、未来耳机的展望展望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耳机的发展也将迎来更多的可能性。
无线耳机简介介绍

无线耳机接收到音频信号后,需要进行解码处理,将压缩后的音频数据还原成原始音频信 号。这一过程中,耳机会采用特定的解码算法,以保证音质的损失降到最低。
音频输出
经过解码处理后的音频信号,会通过耳机内部的驱动单元转换成声音波,传递给用户的耳 朵。驱动单元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决定了耳机的音质表现。
02
无线耳机简介介绍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无线耳机概述 • 无线耳机类型及特点 • 无线耳机关键技术 • 无线耳机市场现状及前景展望
01
无线耳机概述
无线耳机定义
• 无线耳机,是一种采用无线技术与手机、电脑等设备连接,通 过无线传输音频信号的耳机。它通常由两个耳塞和一个连接两 者的头梁组成,也可以是没有头梁的耳塞形式。无线耳机一般 采用蓝牙、NFC等无线技术进行连接,具有便携、舒适、不易 缠绕等优点,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无线耳机类型及特点
无线耳机类型及特点
• 无线耳机,作为一种日益流行的音频设备,正逐渐改变我们的听觉体验。它们通过无线技术与智能设备相连,使我们能在 无束缚的状态下享受音乐、接听电话等。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无线耳机类型及其特点
03
无线耳机关键技术
无线耳机关键技术
• 无线耳机是一种通过无线技术与手机、电脑等设备连接的耳 机。它摆脱了传统有线耳机的束缚,给使用者带来了更多的 自由和便利。无线耳机近年来在音质、续航、连接稳定性等 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升,成为了消费者耳机市场的热门产品 。
技术的不断升级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无线耳机的音质、续航能力、连接稳定性等方面 都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出现了多种佩戴方式的无线耳机,如耳塞式 、耳挂式、头戴式等,满足了不同用户的需求。
耳机发声原理

耳机发声原理耳机是一种通过电声转换原理,将音源输出的电信号转为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音响产品。
经过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最终形成了今日的耳机。
店铺就为大家介绍耳机的发声原理,仅供参考。
耳机的来源1924年,动圈式耳机之父Eugen Beyer的研发团队,在近百年的发展史中,拥有众多经典的耳机之作,其中首款性能指标达到高保真标准的是诞生于1937年的Beyerdynamic DT48头戴式耳机,频响范围达到了16Hz-20kHz,而升级版DT48S更是全球首款立体声耳机,代表着耳机进入高保真时代。
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推进,消费级别的耳机从性能与表现形式都发生了众多改变。
耳机的种类经典动圈式耳机之作Beyerdynamic DT48耳机的分类有很多种,最基本的可以按照佩戴方式与体积划分为头戴式、贴耳式、挂耳式与入耳式等多种类型,如果按照工作特性来区分则可以分为动圈式、静电式、平面振膜式等,若是按照开放程度来分则为开放式、半开放式与密闭式。
这几年随着耳机技术的深入发展,还出现了主动降噪耳机与无线耳机,大大增强了耳机在户外环境下的适应能力。
本次专题主要以佩戴方式与体积进行分类探讨,再对每一类耳机进行细分,包揽动圈、静电、平面振膜与动铁式耳机,同时还将讨论主动降噪耳机与无线耳机。
动圈、静电与平面振膜类工作原理分析目前,绝大部分头戴式耳机都采用动圈式的电声转换工作原理。
动圈式作为最早运用在耳机上的电声转换方式,其原理与常规的音箱系统相近,结构上振膜与处于永磁场中的圆柱体状线圈相连,线圈在信号的电流驱动下带动振膜发声。
动圈式耳机的工作效率较高,理论上振膜也就是驱动单元的尺寸越大,性能就越出色。
动圈式耳机的驱动单元设计与振膜用料是影响音质的关键因素而动圈式耳机与普通音箱在振膜结构上有一定的不同。
音箱扬声器的振膜边缘一般固定在弹性介质上,形状多为圆锥形,由弹性介质提供振动的动力。
对于动圈式耳机,振膜边缘直接固定在驱动单元的框架上,振动的来源完全由振膜本身材质的伸展和收缩来提供,因此,动圈式耳机驱动单元振膜的材质选择和形状设计对于声音的表现有着直接的关系。
无线蓝牙耳机

无线蓝牙耳机无需线缆连接,使用起来非 常方便,可以随时随地享受音乐、通话等 。
无线蓝牙耳机可与多种设备兼容,如智能 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方便用 户在不同设备间切换。
轻便携带
长续航时间
无线蓝牙耳机体积小巧,易于携带,可以 轻松放入口袋或背包中。
一些高端的无线蓝牙耳机具备较长的续航 能力,能够满足长时间使用的需求。
在无线蓝牙耳机中,无线传输技术用 于将音频信号从手机、电脑等设备传 输到耳机中,实现无线聆听。
降噪技术
降噪技术是指通过技术手段降低或消除噪音的技术,包括主动降噪和被动降噪两 种方式。
在无线蓝牙耳机中,降噪技术用于降低外界噪音对听音效果的影响,提高听音的 清晰度和舒适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质技术
音质技术是指通过技术手段提高音频质量的技术,包括音频 编码、音频解码、音频处理等。
通过集成AI语音助手,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指 令实现音乐播放、电话接听、信息查询等操
作,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
更高级的降噪技术
随着降噪技术的不断进步,无线蓝牙耳机将具备更高级的降噪功能,能够更好地消除外界噪音,提高用户的听觉体验。
更高级的降噪技术将为用户带来更加清晰、纯净的音乐和通话体验,使无线蓝牙耳机成为更加理想的音频设备。
无线蓝牙耳机的种类与品牌
种类
无线蓝牙耳机根据使用方式可以分为头戴式、耳塞式、挂颈 式等不同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使用场景。
品牌
目前市场上比较知名的无线蓝牙耳机品牌有苹果的AirPods、 索尼的WF-1000XM4、BOSE的QuietComfort Earbuds等 。这些品牌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定的份额,并拥有广泛的用户 口碑。
缺点
耳机的起源

你好!耳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时期。
最早的耳机设计是为了解决电话通信中的问题。
在19世纪末,电话技术开始流行,人们开始使用电话进行远程通信。
然而,早期的电话并没有扬声器,而是使用了类似于头戴式耳机的设备,将声音直接传输到使用者的耳朵中。
随着音频技术的发展,20世纪初,电子放大器和收音机的出现促使了耳机的进一步发展。
最早的电动耳机是由美国电气工程师纽曼·肖尔提斯(Nathaniel Baldwin)于1910年左右发明的。
他手工制作了第一批耳机,并将其卖给了美国海军。
这些耳机使用了类似于现代耳机的设计,有一个头戴式的结构,并通过电缆连接到音源。
然后,随着广播、音响和录音技术的不断发展,耳机成为了更为普遍的音频设备。
20世纪中期,随着个人音乐播放器的兴起,耳机进一步走向了大众市场。
从那时起,耳机在设计、技术和材料上都经历了多次革新和改进,发展成为我们今天熟知的各种类型和风格。
baos 耳机发展史

baos 耳机发展史baos 耳机是对于大家来说非常熟悉,甚至是生活中的必需品。
一个人在公交车上或者走在路上,戴着baos 耳机听着喜欢的音乐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不影响别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享受属于自己的自由时光。
baos 耳机诞生到现在已经一百多年历史了,经过不断更新迭代,baos 耳机的功能越来越丰富,便捷性也越来越高,但有趣的是,世界第一幅baos 耳机是的诞生和音乐没有任何关系。
1881年,世界上第一款baos 耳机诞生,它是专门为电话接线员而设计,因为造型奇特、使用麻烦和差不多10斤的重量而被人们所诟病。
1895年,手持式baos 耳机诞生。
手持式baos 耳机在重量上有所减轻,同时得益于有线广播的发展,人们可以在家用baos 耳机收听音乐。
1910年,世界上第一款现代baos 耳机在一个厨房里诞生。
名为纳瑟尔·鲍德温的发明家在自家厨房里创造世界上第一款“双耳悬挂式baos 耳机”,颇有现在的头戴式baos 耳机模样,这让baos 耳机变得更轻盈便捷。
鲍德温将这款baos 耳机兜售给美国海军,但是却没有为这款baos 耳机申请专利。
1937年,由Beyerdynamic公司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款动圈式baos耳机DT-48,成为baos 耳机发展史上的一大里程碑。
在20世纪30年代,DT-48baos 耳机的频带宽度达到惊人的16kHz至20kHz。
因为它具有惊人的频率响应及分析度,德军的情报部门用它侦察其他baos 耳机无法辨别的声音,获取了大量有价值的情报。
经过一百多年的更新和改进,baos 耳机从有线到无线,从庞然大物到小巧玲珑,在外观和功能有着巨大的飞跃,baos 耳机的类型也越来越多,头戴式baos 耳机、入耳式baos 耳机、耳塞式baos 耳机各有千秋,给用户带来极致的音乐体验。
目前,baos 耳机厂商越来越注重丰富baos 耳机的功能,在降噪、音质、智能化等方面发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耳机重要参数解析
欧洲,美国,日本耳机的主要区别
欧系:声音真实,比较注重原汁原味,耳机音乐性很强,适合听古典,人声
美系:声音让人感觉富有激情,低音比较强劲,适合听流行,摇滚
日系:商业化路线,外观时尚。声音修饰稍多:高频比较亮丽,低频量感比 较足,但不适合长时间佩戴。
THANKS!
耳机常用名词及术语解释
音质评价术语
4. 音染: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声音的污染,声音染上了本身没有的一些特性,音染过重也可算是 一种失真,例如对着一个罐子讲话得到的那种声音就是典型的音染。 5. 失真:设备的输出不能完全复现其输入,产生了波形的畸变或者信号成分的增减,就叫 失真,声源变音、走音都属于失真。 6. 动态:允许记录最大信息与最小信息的比值。我们可以拿图像的动态来理解声音的动态。 图像中的动态范围表示图像中所包含的从“最暗”至“最亮”的范围。动态范围越大,所 能表现的层次越丰富,所包含的色彩空间也越广。 动态范围是评价一个耳机重放能力好 坏的很重要指标之一。
耳机基础知识
欢迎大家来到耳机的世界
第一幅耳机的诞生: 在1881年,世界上第一 副耳机正式诞生。不过我们 需要知道的是,这幅耳机可 能与我们熟知的音乐并没有 任何关系,可以说是两条平 行的直线。这副耳机是由于 通讯行业的发展而诞生的, 而且这副耳机的重量可能超 乎了你的想象,如果想要随 身携带那么你可能需要将整 个设备扛在肩膀上。在如今 看来,这可能是一件非常不 可思议的事情。
耳机常用名词及术语解释
音质评价术语
12. 质感和空气感:质感 是指该物体“材质的本性”,在评价耳机的术语中,质感是指乐 器演奏、打击接触那一刹那动作所发生的质感,比如,我们说“小提琴的擦弦质感很好”, 就意味着“它录的很像小提琴”。质感常常用在形容“拉奏,敲击键盘等乐器” 空气感:指声波震动的感觉,常用了形容管乐器的声音,就是吹气的感觉。质感大部分是 “接触后刹那的感觉”,但弦乐除了拉奏的擦弦质感外,听同时还有弦乐在空气中产生的空 气感。 13. 低频延伸:指音响器材所能重放的最低频率。用于测定在重放低音时音响系统或音 箱所能下潜到什么程度的尺度。比方说,小型超低音音箱的低频延伸可以到40Hz,而 大型超低音音箱则下潜到16Hz。
耳机发展史
随着时间的推 移 , 我 们 来到 了 1895 年, 在 这 个 时 候人 们 已 经 可 以 在 家 里 使用 耳 机 来 听 音 乐 了 , 当然这可是只 有 特 定 人 群才 能 够 享 受 到 的 待 遇 一般 人 似 乎 依 旧 没 有 办 法接 触 到 。 而 且 在 造 型 方面 也 是 让 人 看一眼就会笑出声来 , 这 个 类 似 听诊 器 的 瘦 脸 器造型确实非常奇葩。
工作示意图
-按用途及场景区分
• 家用耳机(家庭影院、游戏系列) 主要特点是适合在家用CD机,或者电脑,电视等音源来聆听的耳机。如E800、E900、森海 塞尔的HD595
耳机分类
-按用途及场景区分
• 便携式耳机 主要特点小巧,方便外出携带,如可折叠,或者是耳塞类的耳机,主要用于MP3,CD,MD、 手机等便携式音源上
耳机常用名词及术语解释
音质评价术语
9. 定位感:顾名思义,就是将位置“定在那里”。好的耳机,要求的是声音里的乐器或人声的位 置是“定”在那里的,同一首曲子,小提琴位置始终是从某个地方发出了的,不能发生偏移。 10. 音场:特指舞台上乐队的排列(宽、深、高、低)。耳机的表达的音场就是指耳机在播 放时,所能再生的乐队排列形状。也可以理解为,我们在听耳机时,所能感受到现场演奏时 乐队的排列形状。 11. 整体平衡性: “平衡是金”,每件音响器材都和指挥控制乐团一样,应该求得一个整体 的平衡性。一个好乐团,人人都是独奏高手,但每个人都想出风头,不听指挥,就使得整个 乐团的整体平衡性变的很差。好的耳机,会在音乐的高、中、低频段适当分配量感。让听者 觉得很自然,很耐听。
耳机重要参数解析
耳机重要参数解析
关于频率响应的补充说明:人耳所能听到声音频率是20-20,000Hz,大于这个范围,人耳就 听不到了。但可以感受的到。就像阳光一样,我们能看到的色彩范围是“红橙黄绿青蓝紫”, 叫可见光,但我们知道除此之外,还有红外线,和紫外线,这些光线,虽然我们看不到,但 却可以感受到。 声音也是这样,一些超低频或者超高频,人耳是听不到,但却能感受的到。所以,我们 在耳机中会发现,同样是同一首曲子,用不同耳机,感受就会不同。
耳机分类
-按用途及场景区分
• 无线耳机(蓝牙耳机) 主要针对一些距离或者场地限制而使用的耳机,代表性产品有TWS系列、运动系列等
耳机分类
3.5mm接 头
头带
导线
固定扣/锁片
耳棉
滑动支架
转动轴
耳壳
耳机常用名词及术语
音质评价术语
1. 音域:乐器或人声所能达到最高音与最低音之间的范围。 2. 音色:又称音品,指声音是颜色。声音就像光线,是有颜色的,不过它并不是用眼睛看到的, 而是用耳朵听到的。音色是声音的基本属性之一,比如二胡、琵琶就是不同的音色。我们时常 听到:这把小提琴音色真冷,这把小提琴音色真暖等的说法,就是指小提琴的音色而言。在音 响器材评论里,音色就如同颜色一般。如一把200万美金的小提琴,其音色可能美得有着黄金 色光泽;而一把5000元的小提琴,音色可能像退了色的画。 3. 音质: 指声音的品质,很多人都把它与“音色”混淆。在器材上,常指该器材“耐不耐听”。 音质与音色的区别,形象一点来说,谈到布料,质地好就是它的质,光泽好,则是指它的颜色。
耳机常用名词及术语解释
音质评价术语
7. 瞬态响应:器材对音乐中突发信号的跟随能力。瞬态响应好的器材应当是信号一来就立即 响应,信号一停就嘎然而止,决不拖泥带水。音箱的喇叭比较大,由于运动的惯性,他的瞬 态响应肯定不如耳机。
8. 解析力:就是对细微、复杂声音信号的处理能力。好电视能把一片黑头发解析的丝毫 不混就是解析力好的表现。好的音响器材,即使再细微、再复杂的东西都能清楚地表达 出来,这就是好的解析力。一般而言,能把很细微的变化(低电平时)细节表达的很好, 叫低电平时的解析力。在爆发极端爆棚的声响(高电平)时,把所有东西解析的很清楚, 叫高电平的解析力。
举个例子,对于一个很好的发烧级音箱,当我们将耳朵靠近高音喇叭时,我们听到的 不是乐器的声音,而是一片嘶嘶声(因为高音喇叭很少发出乐器或人声的基因,它只是发出 基因的高倍泛音而已)。但如果没有这个高频单元,我们听到的声音肯定是晦暗不堪的,声 音会很闷了。
耳机重要参数解析
耳机重要参数解析
总谐波失真:总谐波失真是指用信号源输入时,输出信号(谐波及其倍频成分)比输入信号多出的 额外谐波成分,通常用百分数来表示。一般说来,1000Hz频率处的总谐波失真最小,因此不少产 品均以该频率的失真作为它的指标。所以测试总谐波失真时,是发出1KHz的声音来检测,这一个 值越小越好。 阻抗:注意与电阻含义的区别,在直流电(DC)的世界中,物体对电流阻碍的作用叫做电阻,但是在 交流电(AC)的领域中则除了电阻会阻碍电流以外,电容及电感也会阻碍电流的流动,这种作用就称 之为电抗,而我们日常所说的阻抗是电阻与电抗在向量上的和。 在台式机或功放、VCD、DVD电视等有耳机插孔输出的机器上,一般使用中高阻抗的耳机比较适宜。 如果使用低阻耳机,一定先要把音量调低再插上耳机,再一点点把音量调上去,阻止耳机过载将耳 机烧坏或是音圈变形错位造成破音,低阻抗的耳机一般比较容易推动,因此随身听等便携、省电的 机器应选择低阻抗耳机,同时还要注意灵敏度要高,对随身听来说灵敏度指标更加重要。
耳机发展史
跳过这些奇形怪状的耳机, 我们来看看初具现代造型的耳机。 这款耳机诞生于1910年,这是一位 被遗忘在历史长河当中的重要人物, 它就是纳瑟尔·鲍德温( Nathaniel Baldwin ),要知道他可是“双耳 悬挂式耳机”的发明人,这款耳机 也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名字叫做 “Baldy Phones”。
耳机常用名词及术语解释
音质价术语
14. 层次感:指乐器由前往后一排排的间隔是否清楚再生。以电视而言,深灰与黑能够分辨出 来的话,就是有层次感。音响也是,乐队的排列不会混在一起,就是有很好的层次感。一副好 的耳机,我们能听到乐器与乐器之间的空间。
15. 其他: 比如声音偏暖,偏冷,声音肥,廋等。这些都是很发烧的人才能感受得到,我 们不必要过分去探究。
耳机发展史
耳机的分类
• 依据佩戴方式可区分为:头戴式、耳塞式、入耳式、耳挂式;
• 依据换能原理可区分为:动圈式、动铁式、静电式; • 依据产品结构可区分为:开放式、半开放式、封闭式;
1.动圈式耳机
这是现在最普遍的耳 机形式。是将线圈固定在振 膜上,置于由永磁铁产生的 固定磁场中,信号经过线圈 切割磁力线,从而带动振膜 一起振动发声。优点是制作 相对容易,线性好、失真小、 频响宽。缺点是效率低(算 不上什么缺点)。
耳机发展史
动圈式耳机可能是目前我们 经常能够在市场上看到的耳机类型, 这类耳机在音质的各方面呈现能力还 是非常不错的。要知道世界上第一款 动圈式耳机是由来自德国的 Beyerdynamic发明的,年代为1937年。 而这款动圈耳机被命名为DT48,这款 耳机的出现可以说是正式开启了现代 耳机的大门。
2 动铁:
利用了电磁铁产生交变磁场,振动部分是一个铁片悬浮在电磁铁前方,信 号经过电磁铁的时候会使电磁铁磁场变化,从而使铁片振动发声。优点是使 用寿命长、效率高。缺点是失真大,频响窄。常用于早期的电话机听筒。
3 静电耳机:
又称静电平面振膜,是将铝(或其它导电金属)线圈直接电镀或印刷在很 薄的塑料膜上,将其置于强静电场中(通常由直流高压发生器和固定金 属 片(网)组成),信号通过线圈的时候切割电场,带动振膜振动发声。优点 是线性好、失真小(电场比磁场均匀),瞬态响应好(振膜质量轻),高频 响应好。缺 点是低频响应不好、需要专门的驱动电路和静电发生器、价格 昂贵。效率也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