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小班常规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幼儿园小班常规教育

常规是指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基本准则,是保证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健康、有序地进行的规则,从幼儿的个体的发展来看,良好的常规能使幼儿积极愉快地参加各项活动,能使幼儿较好的适应集体生活,同时帮助幼儿改善不良的习惯,使幼儿生活有节奏,对其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常规教育是每个幼儿园必不可少的一项教育活动,它有三方面的含义:(1)遵守作息时间及其顺序的规定。(2)遵守一日生活环节集体制度的规定。(3)遵守幼儿的一般行为规则的规定。

《纲要》中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活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现象。以往教师对幼儿的常规教育没有目的性,计划性,不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使常规成为幼儿的一种自发的需要,只是让幼儿被限定在规则与制度所允许的时空内开展活动,这显然与新《纲要》的要求不相符合,幼儿园对幼儿进行的常规培养,不仅是为了保证日常的教育活动,更主要的目的是使幼儿逐步从他律走向自律,让他们在有序中自主地活动,富有个性地发展。小班是幼儿进入集体生活的一个转折点,他们无论在生理、心理上都处于个体发展的低级阶段,在品德教育上属于他律时期,也是进行常规教育的关键期,为此,我们就如何突破旧的教育方法在建立良好的常规方面进行了初步尝试。

一、制定常规教育内容

以《纲要》精神为行动指南,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常规教育的规律,制定幼儿的常规教育内容,如下:

类别内容

1、早晨入园时向老师问早、问好,离园时能向老师道别。社会交往

2、能记住自己是那一组的小朋友。

规则 3、遵守游戏规则、不争抢玩具、不独占玩具、会有礼貌地请求玩具。

4、遇到困难不哭,会请求别人帮助。

1、认识自己椅子的位置,能双手轻拿轻放小椅子。

2、爱护玩具,能将自己玩过的玩具收拾好。

3、认识自己的茶杯和毛巾,洗手时不玩水。个体性

4、能独立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点心、不挑食,吃完能用自己的毛规则巾擦嘴。

5、能独立地安静入睡,在老师的帮助下穿、脱衣裤、鞋子。

6、游戏时注意安全,不独自离园,不把异物放入口、鼻、耳中。

1、认真听老师讲话,集体活动时说话先举手。

群体性 2、排队时跟着队伍走,会听口令做操。

规则 3、安静地进餐,入睡和起身。

4、高高兴兴上幼儿园,点名时大方地回答“早”。

二、幼儿园常规教育内容的实施原则。

(一)常规教育实施的平等性。

在幼儿园常规教育实施中,不存在“特权”团体或个人包括老师在内。教师更要以身作则,在幼儿园班级中,教师不是凌驾于常规之上的,她只是幼儿园中的一员。常规教育的实施不是靠赏罚,而是要说明要遵守的理由,以提高儿童的认同感和情感共鸣。例如,只有幼儿明白了弄坏了玩具不但其他幼儿玩不成,自己也玩不成的道理,他们才能自觉遵守“不能破坏幼儿园的玩具”这一规范。由于老师的片面决定,强加给幼儿规范,往往缺乏民主性、合理性和平等性,即使幼儿遵守了规范,也是出于无奈和害怕惩罚,是消极的反应,这样,幼儿在规范之下的行动就不是快乐自由的。幼儿园班级规范一旦指定,旧的严格执行,不然幼儿

会不尊重规则。假如幼儿未能遵守规范。通常不是幼儿的错,而是规范不合理。如果发生了现行规范中没有包括不适当行为,教师不能任由自己武断决定,要和幼儿一起协商、讨论,制定新的规范,幼儿园的常规教育只有在确实的得到合理、平等的实施了,才能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起到作用。

(二)以积极的方式对幼儿提出要求

所谓积极的方式,即我们在希望幼儿做一件事情而不是不做(另一件事情、按照这样的方式去做而不是按照那样的方式去做的时候,我们直接告诉幼儿具体如何去做和做什么,而不是告诉他不要如何做和做什么。如教师看到一幼儿在结构区将花片乱扔在地上,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对话,“××,不要乱扔雪花片,把雪花片捡起来~”如果教师采取另一种方式,比较温和但是坚决的方式,对他说:“××,这个篮子是雪花片的家,我们把地上的雪花片送回家。”如果幼儿同意的话,教师还可以和他一起收拾。其实,教师用积极的方式提出建议,既可以中止幼儿恰当的行为,又可以为他们如何恰当行为指明方向,而不至于他们在遭到批评的时候不知所措。同时,这种行为也为幼儿对同伴提出要求起了示范作用。许多幼儿在社会交往中缺乏合适的交往技能,其中之一就是不能以合适的方式向别人提出要求或进行评价,而教师的行为显然可以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比如幼儿在玩具上发生争执的时候,用“你去玩别的玩具吧~”比“不许你玩我的玩具”在效果上就要好一些,也不会引起进一步的冲突。

(三)取材于周围环境,运用榜样示范的方式

1(以大带小的榜样示范形式

伴间的榜样是大量的。“瞧,小明的小手洗得多干净”,“看看伟伟看书后,把书放得多整齐”……如此等等。教师只要表扬某个小朋友,别的孩子就会纷纷模仿这个小朋友的行为。因此,教师应做到嘴勤,及时发现和表扬幼儿中的良好行为。成人中的榜样。既包括英雄人物,更包括孩子身边的榜样——教师和家长。教师和

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处于爱模仿的幼儿的“最严格的监督之下”。因此,要求幼儿睡觉安静,教师就要做到动作轻,不能老远就喊:“快睡觉,别说话了”,更不能坐在一起聊天;要求幼儿洗手时节约用水,教师和家长就不能开着水龙头打肥皂;培养幼儿注意倾听别人讲话的习惯,教师和家长就要认真听完幼儿讲话,而不能边听边做其它事情。作为家长和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自己的行为幼儿树立榜样,使幼儿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还应当注意运用以大带小的形式,来实现同伴间榜样示范。即大年龄的幼儿来给小年龄的幼儿做榜样示范。比如:我们可以带小班的幼儿到大班,观察哥哥姐姐如何安静、独立地穿衣叠被,从而让幼儿受到教育。以上大部分是属于有声示范的形式,还有一种示范的形式,即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感知,观察而学习榜样的形式。比如,墙壁布置就是一种无声的示范形式,我们通过图片《样样东西都爱吃》、《粒粒来得不容易》使幼儿受到不挑食、爱惜粮食的教育。但是幼儿观察的目的性较差,为了能使幼儿更好地受到教育,还需要教师有意引导幼儿。

2(运用讲故事、情景表演、游戏等形式给幼儿以榜样示范

(1)故事讲述。如通过讲述《大公鸡与漏嘴巴》的故事,可以对幼儿进行爱惜粮食的教育。

(2)情景表演。以表演形式把故事陈述出来,榜样也在此过程中得到展示。

(3)运用游戏。让幼儿参加到游戏中去,角色扮演的过程也是幼儿学习榜样的过程。

(四)用多样的活动方法将被动活动转为自愿活动

1(重体验和表达。教师根据平时的观察和常规教育的目标,准备各种不同学习性质的活动帮助幼儿将原有的生活经验与特定的活动相结合,活动鼓励幼儿主动关注事物、积极参与活动.并在活动中重视支持语言环境的创设,鼓励幼儿描述自己的发现,踊跃讨论真实的感受和经验,强调幼儿的真实体验与表达。如在“环保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