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秘方 宫寒痛经一个古方全部搞定

合集下载

中医经典方剂缓解痛经的特效药方

中医经典方剂缓解痛经的特效药方

中医经典方剂缓解痛经的特效药方痛经是女性月经周期中常见的一种症状,给很多女性带来了身心的困扰。

中医学认为痛经主要是由于气血不畅所致,因此通过调理气血,可以有效缓解痛经的症状。

下面将介绍几种中医经典方剂,它们在缓解痛经方面具有特效。

一、四物汤【组成】当归10克、熟地20克、白芍10克、川芎10克。

【功效】活血调经,缓解痛经。

【适应症】痛经呈月经不调、经血量少、颜色淡或质稀等特点。

二、桃仁承气汤【组成】桃仁10克、当归6克、川芎6克、香附6克、白芍6克、炙甘草6克、半夏6克、砂仁6克、香薷6克、枳实6克。

【功效】活血化瘀,舒经止痛。

【适应症】适用于痛经伴有腹痛、腹胀等症状。

三、逍遥散【组成】茯苓12克、白术10克、陈皮6克、牡蛎10克、当归10克、熟地10克、川芎10克。

【功效】益气养血,止痛调和。

【适应症】适用于月经不调、痛经、腹胀等症状。

四、当归四逆汤【组成】当归10克、木瓜10克、川芎10克、党参10克、白芍10克、山药10克、陈皮10克、砂仁10克。

【功效】温经止痛,缓解痛经。

【适应症】适用于经期腹痛严重、呈寒痛性质的症状。

五、月月舒丸【组成】红花20克、川芎10克、当归10克、甘草10克、香附10克、活络丸10克、防己10克。

【功效】活血调经,舒缓经痛。

【适应症】适用于经期腹痛、经血不畅等症状。

通过中医经典方剂的使用,可以有效缓解痛经带来的不适。

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方剂,不可随意更改药物配方和用量。

2. 定期向专业医生报告病情,以便及时调整方剂。

3. 配合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缓解痛经。

总之,中医经典方剂在缓解痛经方面具有显著疗效。

通过合理饮食、良好生活习惯和医生的指导,可以更好地调理气血,缓解痛经带来的痛苦,提高女性生活质量。

注:本文仅供参考,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中药。

中药治疗痛经的土方药方

中药治疗痛经的土方药方

中药治疗痛经的土方药方痛经是女性常见的生理现象之一,伴随着月经周期的到来,很多女性都会经历疼痛的月经期。

传统中医学认为,痛经是由于经脉不通,气滞血瘀所致。

在中药中,有许多经典的土方药方可以用于治疗痛经。

本文将介绍几个有效的中药土方药方,供女性读者参考。

1. 红花煮茶材料:红花5克,开水适量。

做法:将红花放入干净的茶杯中,用开水冲泡,盖上茶杯盖,静置10分钟。

服用方法:每天月经期前后喝1-2次。

作用机理:红花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够疏通经脉、促进经血流通,缓解痛经的不适感。

2. 当归煲猪脚汤材料:当归15克,猪脚1只,生姜适量。

做法:将当归和猪脚清洗干净,放入煲汤锅中,加足够的水,再加入适量的生姜。

先用高火煮沸,再转至小火炖煮2-3小时。

服用方法:每天月经前后连续食用3-5天。

作用机理:当归具有活血调经、行气止痛的功效,猪脚则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和维生素,可补充体力,缓解痛经。

3. 茴香水煮鸡蛋材料:茴香水5滴,鸡蛋2个。

做法:将鸡蛋煮熟,剥掉外壳,用刀在鸡蛋表面划上几刀,然后将茴香水滴在鸡蛋上。

服用方法:每天月经前后食用1-2个鸡蛋。

作用机理:茴香水具有温经散寒的作用,能够缓解痛经。

鸡蛋则是维生素B群、维生素E和矿物质的良好来源,能够增强女性体质,改善痛经症状。

4. 炒姜足浴材料:生姜100克,温水适量。

做法:将生姜洗净切片,将姜片放入足浴盆中,加入温水,浸泡双脚15-20分钟。

使用方法:每天月经前后进行足浴。

作用机理:生姜具有温经散寒的功效,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痛经的症状。

以上几个中药土方药方都是传统经典方剂,对于缓解痛经症状具有一定的效果。

然而,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体质不同,应根据个人情况选用合适的中药方剂,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此外,孕妇、哺乳期妇女和过敏体质者应慎用中药。

总之,中药治疗痛经的土方药方是一种传统疗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女性痛经症状。

然而,治疗的效果可能因人而异,如果症状严重或难以缓解,建议及时就医并寻求专业医生的指导。

中药养生秘方中药调理女性痛经

中药养生秘方中药调理女性痛经

中药养生秘方中药调理女性痛经中药养生秘方-中药调理女性痛经女性痛经是指在经期或经前出现的腹痛不适,常伴随其他症状,给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困扰。

中医药学认为,痛经是由于气血不畅、经络堵塞、内外因素影响所致。

在中药理论中有许多调理女性痛经的秘方,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几种常用的中药养生秘方。

一、当归生姜羊肉汤材料:当归10克,生姜30克,羊肉适量。

制作方法:将当归、生姜和羊肉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炖煮至羊肉熟烂即可。

服用方法:每天下午喝一碗,经前7天开始喝,连续服用一个月。

二、川芎茶材料:川芎10克,红糖适量。

制作方法:将川芎加入开水中,焖煮15分钟,过滤出川芎水,加入适量红糖搅拌均匀即可。

服用方法:每天早晚各喝一杯,经期前一周开始喝,经期结束后停止。

三、香附丸材料:香附、白芍各等分。

制作方法:将香附、白芍粉末混合均匀,用蜂蜜或红糖和成丸剂。

服用方法:每次15粒,每天3次,连续服用7天。

四、益母草煮水材料:益母草10克,水适量。

制作方法:将益母草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煮沸后转小火煮15分钟,过滤出益母草水。

服用方法:每天早晚各喝一杯,连续服用一个月。

五、姜汁红糖水材料:姜适量,红糖适量。

制作方法:将姜捣烂后榨汁,加入适量红糖搅拌均匀。

服用方法:每天早晨空腹时喝一杯,经期前一周开始喝。

这些中药养生秘方都是通过调理气血、活血化瘀、疏通经络来缓解女性痛经的。

然而,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中药的反应也不同,所以在使用中药调理女性痛经时,最好咨询中医师的建议,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药方和剂量。

除了上述的中药养生秘方,女性痛经还可以通过一些日常的养生方法来缓解,比如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劳累和过度疲劳,保持心情愉快,避免压力和情绪波动。

此外,适量运动、均衡饮食、避免寒冷刺激也是缓解女性痛经的有效方法。

总之,中药调理女性痛经是一种自然、温和的方法,可以帮助女性缓解腹痛不适,调理经血,改善身体状况。

在选择中药养生秘方时,建议先咨询医生的意见,并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方法。

痛经中药药材配方大全

痛经中药药材配方大全

痛经中药药材配方大全痛经是许多女性常见的生理现象,中医对于痛经有着丰富的治疗经验,其中使用中药药材配方是常见的治疗方式之一。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痛经中药药材配方,供参考:1. 四物汤:四物汤是中医经典方剂之一,具有养血调经的功效。

主要成分包括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

适用于血虚型痛经。

2. 桂枝茯苓丸:此方剂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的作用。

主要成分包括桂枝、茯苓、牡丹皮、桃仁、赤芍等。

适用于寒凝血瘀型痛经。

3. 逍遥散:逍遥散具有疏肝解郁、养血调经的功效。

主要成分包括柴胡、白芍、当归、薄荷、生姜等。

适用于肝郁气滞型痛经。

4. 温经汤:温经汤适用于寒湿凝滞型痛经,具有温经散寒、祛湿止痛的作用。

主要成分包括艾叶、川芎、桂枝、白芍、生姜等。

5. 调经止痛汤:此方剂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的功效。

主要成分包括益母草、红花、桃仁、赤芍、川芎等。

6. 养血止痛汤:适用于血虚引起的痛经,具有养血、调经、止痛的作用。

主要成分包括当归、白芍、熟地黄、川芎、甘草等。

7. 理气活血汤:适用于气滞血瘀型痛经,具有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的功效。

主要成分包括柴胡、郁金、川芎、桃仁、红花等。

8. 清热调经汤:适用于热盛血瘀型痛经,具有清热凉血、调经止痛的作用。

主要成分包括生地黄、赤芍、丹皮、黄芩、栀子等。

9. 温阳止痛汤:适用于阳虚寒凝型痛经,具有温阳散寒、止痛调经的功效。

主要成分包括肉桂、附子、干姜、白芍、川芎等。

10. 滋阴养血汤:适用于阴虚血燥型痛经,具有滋阴养血、润燥止痛的作用。

主要成分包括熟地黄、玉竹、麦冬、当归、白芍等。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药材的使用需要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进行调整,建议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此外,中药治疗痛经需要一定的时间,患者应有耐心,并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情绪状态,以促进疗效。

痛经的中药方子

痛经的中药方子

痛经的中药方子
痛经是指女性在月经来潮期间出现的腹部疼痛现象。

中医药认为,痛经是由于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可以通过一些中药方子缓解疼痛。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中药方子:
1. 艾叶丸
- 材料:艾叶、陈皮、川芎等。

- 做法:将材料研磨成粉末,每次取10克,加水煎煮成丸。

- 方法:每次月经来潮前3天开始服用,每日3次,每次2-3粒。

- 作用:活血化瘀,缓解痛经。

2. 当归姜枣汤
- 材料:当归、生姜、红枣等。

- 做法:将材料洗净,加水煎煮2小时,去渣后取汤。

- 方法:每次月经来潮时开始服用,每日1次,温服。

- 作用:调血活血,舒经止痛。

3. 玫瑰茶
- 材料:玫瑰花。

- 做法:将适量的玫瑰花放入杯中,用热水冲泡。

- 方法:每次月经来潮时开始饮用,1天1-2杯。

- 作用:活血调经,缓解痛经。

4. 红花茶
- 材料:红花。

- 做法:将适量的红花放入杯中,用热水冲泡。

- 方法:每次月经来潮时开始饮用,1天1-2杯。

- 作用:疏肝理气,舒经止痛。

请注意,以上中药方子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具体用量和使用
方法可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调整。

如果疼痛情况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及时就医。

李时珍留下不外传的暖宫方,首次公开,驱寒暖宫,保养子宫,气色好,更年轻

李时珍留下不外传的暖宫方,首次公开,驱寒暖宫,保养子宫,气色好,更年轻

李时珍留下不外传的暖宫方,首次公开,驱寒暖宫,保养子宫,气色好,更年轻一、宫寒2款汤谱来帮忙根据中医“虚则补之,寒则温之”的原则,结合肾阳虚和脾肾阳虚的症状,专家拟定两条汤谱,供女性朋友参考。

1、肾阳虚:肉桂羊肉复元汤配料:肉桂5克,枸杞10克,生姜3片,新鲜羊肉100克。

烹饪方法:将以上配料放入500毫升炖盅,加水300毫升,隔水炖,大火煮沸后,改文火炖30分钟,加盐调味。

2、脾肾阳虚:参芪巴戟乌鸡汤配料:红参10克,黄芪10克,巴戟天10克,生姜3片,乌鸡肉100克。

烹饪方法:将以上配料放入500毫升炖盅,加水300毫升,隔水炖,大火煮沸后,改文火炖30分钟,加盐调味。

提醒:以上汤谱如果需改炖盅为煲汤,朋友们可以适量增加药膳的配料用量。

二、泡脚治宫寒痛经主要表现为下腹冷痛、手脚发冷,进行热敷可以达到改善。

这类情况治疗痛经的方法要以温经散寒止痛为主。

泡脚的中药材要以入足少阴肾经为主。

可加入肉桂15克、乌药15克、当归15克、丁香15克、川芎15克,以及小茴6克、干姜6克、吴茱萸6克,再加少量盐,把水煎好后泡脚。

三、外用膏方——已有成品,暖宫驱寒、保养子宫最好用!方名:三阳御坤贴组方:艾叶、当归、红花、黄芪、熟地黄、川穹、干姜、白芍等十余种珍贵中草药精心熬制7天而成。

功效:能活血行滞而止痛,妇科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性温,因此对血虚、血瘀有寒的女性特别适宜,用来治疗女性月经不调、月经量少、月经衍期、闭经、痛经等症状均有显著的疗效。

方解:中医认为宫寒,是妇女肾阳不足,子宫失于温煦导致,此方中熟地黄、川穹、干姜、白芍、人工麝香,养血调经,能有效缓解疼痛;艾草,有调经止血﹑安胎止崩﹑散寒除湿之效。

治月经不调、经痛腹痛、流产、子宫出血。

当归,红花,黄芪,被古人称为“妇科圣药”。

用法:每周2~3贴,贴于肚脐部位气海穴,次日起床取掉。

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

有百余年历史,如今一直被改良应用,上网淘宔即可查找,邮寄都是没有问题的。

经方治疗妇科寒冷症验案五则

经方治疗妇科寒冷症验案五则

经方治疗妇科寒冷症验案五则导言:妇科寒冷症又称为寒病,是妇科疾病中常见的一种症状,通常表现为下腹部冷痛、腰酸背痛、手足厥冷、肌肉僵硬等症状。

西医常用药物治疗,但其疗效欠佳,且容易出现西药副作用的问题,因此,中医治疗妇科寒冷症具有很大的优势。

本文选取了五则中医经方治疗妇科寒冷症的验案,供读者参考。

一、八珍汤方剂组成:人参 15g,黄芪 30g,白术 30g,甘草 6g,大枣 6枚,附子 3枚,莪术 9g,干姜 9g。

用法:十味药共煎,去渣取汁,分两次温服。

患者,女,40岁,因下腹部冷痛,经期延长,月经量少,手足冰冷,舌苔白,脉弦紧,被诊断为妇科寒冷症。

应用八珍汤治疗,服用10剂后,下腹部冷痛减轻,月经周期正常,月经量增多,手足不再冰冷,舌苔变薄,脉象舒展,治愈出院。

分析:八珍汤是一款名方,有益气、补血、健脾胃之功效。

该方药膳配伍合理,药效温和,可扶正固本,调节体质,对于妇科寒冷症有效。

二、四物汤方剂组成:当归 15g,熟地黄 15g,川芎 9g,白芍 9g。

用法:四味药加水同煎,去渣取汁,分两次温服。

患者,女,32岁,因下腹部冷痛,经期间间受寒痛加重,月经血质稀薄,舌苔白,脉弦紧,被诊断为妇科寒冷症,并合并有月经过多症状。

应用四物汤治疗,服用15剂后,下腹部冷痛减轻,经期无寒痛,月经量逐渐恢复正常,舌苔变薄,脉象舒展,治愈出院。

分析:四物汤为外治内补的汤方,当归、熟地黄具有补血滋阴的功效,川芎活血祛风,白芍活血调经。

该方药物相互搭配作用,能够使血液循环更加畅通,治疗妇科寒冷症效果显著,同时对月经过多等症状也有明显的改善。

三、补中益气汤方剂组成:人参 15g,白术 15g,炙甘草 6g,大枣 10枚,茯苓 15g。

用法:五味药加水同煎,去渣取汁,分两次温服。

患者,女,36岁,因下腹部冷痛,月经紊乱,经期推后,舌苔白,在中医诊断为妇科寒冷症,应用补中益气汤治疗,服用14剂后,下腹部冷痛减轻,月经周期逐渐恢复正常,舌苔变薄,脉象舒展,治愈出院。

治疗痛经中医方子

治疗痛经中医方子

治疗痛经中医方子治疗痛经是中医领域中一个重要的课题,历代中医学者对此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方剂。

中医治疗痛经主要依据辨证施治的原则,根据不同的体质和症状,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剂。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中医治疗痛经的方子:1. 温经散寒方:适用于寒凝血瘀型痛经。

主要症状为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得温则舒,面色苍白,手足不温。

常用药物有艾叶、生姜、桂枝、当归、川芎等。

2. 活血化瘀方:适用于血瘀型痛经。

症状表现为经前或经期小腹疼痛,痛有定处,拒按,经色紫暗有块。

常用药物有红花、桃仁、丹参、益母草等。

3. 理气止痛方:适用于气滞血瘀型痛经。

症状为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情绪波动时疼痛加重,乳房胀痛。

常用药物有柴胡、郁金、川楝子、香附等。

4. 养血调经方:适用于血虚型痛经。

症状表现为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绵绵不断,面色无华,头晕耳鸣。

常用药物有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等。

5. 清热凉血方:适用于热盛血瘀型痛经。

症状为经前或经期小腹灼热疼痛,经色鲜红,口干口苦,小便黄赤。

常用药物有黄连、黄芩、地黄、牡丹皮等。

6. 补肾调经方:适用于肾虚型痛经。

症状为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夜尿频多。

常用药物有杜仲、续断、桑寄生、熟地黄等。

7. 健脾益气方:适用于脾虚型痛经。

症状为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面色萎黄,神疲乏力,食欲不振。

常用药物有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等。

在使用中医方子治疗痛经时,需要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疗效。

同时,患者还应注意饮食调理和情绪管理,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以助于病情的缓解和恢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老中医秘方宫寒痛经一个古方全部搞定
导语:对于痛经,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是女性常见的问题,痛经严重的话,可是会引起不育的,而很多妇科问题也都是痛经引起的,因此大家一定要注意...
对于痛经,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是女性常见的问题,痛经严重的话,可是会引起不育的,而很多妇科问题也都是痛经引起的,因此大家一定要注意。

那么古人痛经、宫寒是怎么办的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吧。

痛经是最常见的妇科病,而且人数也非常的多,大家平时都拿它怎么办的呢,怎样才能够有效的缓解痛经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吧。

有报道显示1/3以上的乳腺增生是由痛经引起,半数以上的子宫炎症与痛经有关,不孕症中伴有痛经者占56%,并发现痛经消除后即能怀孕,所以痛经如不及时治疗可引发多种疾病。

临床常用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痛经。

《伤寒论》:“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手足厥寒”提示身体远端供血不足,“血是有形的气”,末梢循环无血可供,手足就会冰冷,很多女孩就因为手冰凉,被戏称为“鬼手”;“脉细欲绝”则提示血管收缩,血管因为血寒而收缩变细,甚至摸不到。

仲景先师仅用八个字就告诉我们当归四逆汤的适应证是血虚寒凝。

根据寒凝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病症。

今天主要谈谈寒性痛经,临床见到经期腹部冷痛,喜欢抱个热水袋,手足冰冷甚至头痛,我常形容这种患者是“五心厥冷”,就是手足心加脑门心冰凉,就可使用本方。

组成:当归12克,桂枝9克,芍药9克,细辛3克,甘草6,通草6,大枣8枚,痛经多年的加生姜15克,吴茱萸3克。

在使用过程中,我常加入党参15克来补益中气。

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