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复习 最后一课机智应考
高考语文最后一课

高考语文最后一课一、调整心态1.口诀:保持习惯,适度紧张;难易不惊,心细顽强。
2.保持习惯,得失坦然:考试期间,保持平常的生活习惯,保持平常的心理状态,不要轻易改变心理状态。
考试前一两天做一套语文综合试卷,练练手,不求正确,但求熟练。
该你得到的自然会得到,该你失去的自然会失去,既然我们已经努力了,那就坦然面对,无愧无憾。
3.适度紧张,速度稳定:考前适度紧张是一种比较好的心态,能够使你集中精力复习,考试时也能够使你保持较快的速度做题;过分放松,会降低做题速度,也会降低答对率。
所以,有点紧张,不必多虑。
4.难易不惊,心细顽强:难题是拉开分数的关键,易题是得分的基础。
拿到试卷,我难别人也难,我易别人也易。
正确的方法是:难者要顽强攻克,争取高人一分;易者要小心答题,争取不丢一分。
如此就能够胜券在握。
二、控制节奏1.口诀:节奏略快,不越底线;基础必得,难题不恋。
2.时间如金,节奏略快:高考语文时间比较紧张,即使平时考试时间从来都富裕的人也会感到时间不够,因为高考时大家都比较慎重,不放过每一个得分机会,做题比较细心,时间就比较紧了。
所以,考场上要惜时如金。
基本原则就是,保证在能够得分的地方不丢分,不容易得分的地方争取尽可能多得分。
做题时,速度过快准确率就低,过慢时间不够。
必须保持一定的速度,保持略快的做题节奏。
建议采用你平时的做题节奏。
2.作文50,审题5分:作文前用90-100分钟,作文原则上不得少于50分钟。
时间再紧,也要保证作文的审题,不得少于5分钟。
这是时间分配的底线。
3.基础必得,难题不恋:语言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默写、现代文、作文的审题、思路、材料等是得分的基础,要保证时间和准确性。
诗歌鉴赏和语言表达是提高题,是夺高分的机会,要努力去写,尽量不要空着,只要你写就有得分的机会。
如果时间实在不够,可以暂时考虑放弃选考。
三、提高技巧1.口诀:答题规范,审题仔细;方法科学,要点不遗。
2.规范:注意文面,在规定的答题区域答题;选择题一律填在选择题区域;选考要填涂选择信息。
高考语文考前最后一课 共60张PPT

常用的翻译方法:1、保留。一些不必译和不能译的词语, 如人名、地名等,可以照录不翻译。2、调序。在翻译 时,有定语后置、宾语前置等语序的句子需要调整。3、 增补。在翻译时,要把文言句子中省略的内容增补出来。 4、删略。有些文言虚词在文中没有什么实在的意义, 在翻译时可以不译。5、替换。在翻译时,应把古词换 成现代词。如:“目”应换成“眼睛”,“发”应换成 “头发”。此外,还要注意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 成分省略、词类活用等,在翻译时要体现出来。
六、名句
• 1、注意同音和形近字
如:“唯”和“惟” 唯见江心秋月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如:辩和辨
欲辨已忘言
• 2、务必工整,一笔一划,不清楚划去重写(注意三点 水、言字旁和走字底);
• 3、“一字不差”原则,写完再读两遍;
• 4、想不起来的句子做好标记暂时放过,有时间再回头 想,回想时尽量朝前背诵段落。
• 语序不当〔词序不当;虚词位置不当〕、 • 句式杂糅(两个句子拼接到一起,两种格式套用)、 • 成分残缺或赘余〔无主语、无宾语,多成分〕、 • 表意不明〔陈述对象多变有歧义〕、 • 搭配不当 (动宾、主谓搭配不当等) • 不合逻辑〔一面与两面、分类列举不当〕。
★在考场中做语病题,一定要快速默读!!!
五、诗歌鉴赏
三个忠告: 1.抓住古诗中的“景”和“情”,就抓住了一切。不要被繁多的 诗歌术语、表现方法弄花了眼,所有的古诗不管怎么设题,都要回 到“景”和“情”上来,即:用什么景抒发了什么情(思想),景 (意境)有什么特点,和情有什么内在关系(表现手法),也就是 用了什么方法写了什么景抒了什么情。 2.将古诗分类,归结各类诗主题。如古诗可分为咏史诗、山水田 园诗、咏物诗、边塞诗、送别诗、抒怀诗等。以咏史诗为例,它又 可分为借古讽今、借古伤今、借古伤己三小类,主题无外乎昔盛今 衰、警戒后世、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等。 3.学说“行话”,规范表述。如,技巧方面:对比比较、映衬比 较、虚实结合、托物言志、以动写静、渲染烘托、借景抒情等。高 考所给答案用的都是“行话”,同样意思用自己的话回答,既不简 洁,也不准确,再者也易让阅卷老师“走眼”。(对于此点,不懂 也要装懂)
2024年高考语文最后一课(考前指导)课件

10.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抓好线索和格子,以免耽误 作文时间。
11.整本书阅读。 →不考《乡土中国》《红楼梦》 的细节背诵和默写,不焦虑。
→2本书是命题语料。
12.文言文选材。 →新材料,旧词汇,不焦虑。先 看文言文文意理解选择题,熟悉 全文大意。 →单一文本,关注作者和文体; 组合文本,求同存异,关注共同 主题。
万里鹏程拼六月威震天下 一路生花迎高考题名金榜
——2024高中语文 最后一课
距离高考还有不到十天,即将 停课改为自习,这里给学生上 最后一次课。
共计24条,可以看作是高考语 文考前的24条军规。
语文临考与考试之24条军规
1.【最后几天】少做套卷,精 做小练,关键是保持身心健康。
2.【最后三天】调整 生物钟,每天早上 9:00——11:30进入到 语文状态。
3.【积极暗示】把最近5次大型 考试的语文答题卡来“复盘”, 找出自己每一题的最高得分。 思考那一次做题的思考过程。 鼓励自己,我能行!
4.【挖掘亮点】搜集自 己高三以来,得分最高 的3次作文(作文答题 卷),反复揣摩,发掘 自己的长处和亮点。
5.【正式开考】6月7日高考时, 先看全卷,了解结构,默念 “我难人难,我不怕难;人 易我易,我不大意”。
词语对比题的课内篇目,也从之前的初中篇目 为主,慢慢过渡到九省联考的纯粹高中篇目。
课本下面注释,尤其值得重视。《鸿门宴》 《齐桓晋文之事》《烛之武退秦师》等长篇古 文,《蜀道难》《燕歌行》等长篇古诗,都要 熟悉课本注释。
14.文言文翻译。翻译五字诀中,关 键点是“换”和“增”。“单音节 词换双音节词”“增补缺失的主语、 宾语”。高度警惕一词多义和古今 异义词。
成语题:瞻前顾后,优中选优, 绝不可编造成语;含义题,双语 对译找不同;古诗文复位题,注 意先名后代,先论后据。
高中语文最后一课 高三最后一课(考前应试技巧64条)

44. 自拟题目以准确、清晰、切题为第一追求,以文采、诗意、 创新为第二追求。
45. 好句不放首尾,如衣锦夜行。“高能量”、很切题的文采 句、内涵句,放在文中,云遮雾绕,老师没看到,岂不惜哉!
46.如果作文标题比较轻飘,过于文艺,觉得怕偏题,不妨加 一个更实的副标题来纠偏,比如:亲亲相隐不可取——写给 老陈的一封信;劳动,还要“脑”动——也谈“劳动精神”。 47. 标题一定要居中。字号可比正文稍大,但别大太多了。
2018全国卷1《论语》《师说》《念奴娇·大江东去》 骚》《蜀道难》
2018全国卷2《鱼我所欲也》《琵琶行》《赤壁赋》
全国卷3:2年内重连续
2018全国卷3《劝学》《出师表》《虞美人》
考过一篇《劝学》
2017全国卷1《观沧海》《阿房宫赋》
2017全国卷2《陋室铭》《逍遥游》
可在背完其它篇目后,
2017全国卷3《劝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8.写到820字以上即可,但绝不超过900字。写1000字以上的,多是傻 老帽,费力不讨好。告诉你,阅卷老师最喜欢的是空白卷。
39.即使写不够800字,也不要照搬试卷前面现代文、文言文、基础题 的句子,包括其中观点也最好不用。试图用前面文段凑字数的,最 低打到了20分以下。抄袭者0分。
40. 倡导真实写作,但不是傻兮兮什么都写上去。不直接暴露身份, 也不间接暴露身份,比如“教语文的张老师讲过一个故事……”“站 在四楼,眺望湘江……”“走出校门,马王堆半日游”“班主任是教 物理的”……
8. 实用类文章:做最后一题简答题,要严格遵循“从原文中找答案” 的最高原则。一般文章提供了答案信息。
《最后一课》系统复习与练习(好极了)

前置知识:小说的阅读知识1.明确概念:小说是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2.文体特征: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是小说的基本特征,称为小说三要素。
3.阅读要领:(1)要在读懂词句含义的基础上,分析把握小说的人物形象分析作者对人物的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等方面来评价人物的性格特征。
肖像描写:暗示人物身分和地位;反映人物的精神状态和风貌;反映人物的性格爱好.动作描写: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心理描写:展现人物的内心活动,暗示人物的性格特征语言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
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2)理清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在阅读小说时,要注意情节的设计如何有力地表现人物性格,情节的发展是否由人物性格的内在力量所推动,人物的行动和行动方式是否由其独特的性格决定。
(3)分析小说典型环境描写小说的典型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恰当的环境描写有助于人物的刻画和主题的表达。
环境描写具有以下作用:作用一: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作用二:暗示及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作用三: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作用四: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作用五:推动故事情节发展(4)把握、透析小说的主题小说的主题就是小说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艺术形象的塑造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
主题是小说的灵魂,分析小说的主题时:1从小说的人物、情节入手,进行认真的考察;2联系小说典型环境描写;3结合作家写作的时代背景和创作动机。
(5)了解小说的叙事手法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2.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4.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5.平叙:(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高考语文复习课件:考前最后一讲(必杀)

如何阅读?建议读两遍。 如何阅读?建议读两遍。 带着问题精读 精读, ①带着问题精读,遇到设题点或者关 键 词圈划。 词圈划。 速读,整体把握文章结构,主旨, ②速读,整体把握文章结构,主旨, 手 法等,对解题很有帮助。 法等,对解题很有帮助。
如何答题? 如何答题? 答案在文本, ①答案在文本,整合阅读时圈划出重点 词句。 词句。 答案必须是个陈述句( ②答案必须是个陈述句(主谓句或者省 略主 语的动宾句) 语的动宾句) 高度概括, ③高度概括,避免大段摘录原文 看分答题,踩点得分。 ④看分答题,踩点得分。
• ③审题。审题务必认真严谨,辨别 审题。审题务必认真严谨, 作文类型, 作文类型,根据平时的审题训练来 下手。 下手。 审主旨:多角度切入, 审主旨:多角度切入,找一个自己最 熟悉的,素材最丰富的来写作。 熟悉的,素材最丰富的来写作。 审文体:适合用什么文体写作, 审文体:适合用什么文体写作,如果 没有限制,选择最拿手的文体。 够50-60分钟。审 分钟。 时间。留够 分钟 列提纲10分钟 写作40分钟。 题、列提纲 分钟。写作 50分钟。一定要列提纲,但也 分钟。 分钟 一定要列提纲, 不可太细,否则将挤占时间。 不可太细,否则将挤占时间。 • ②卷面。整洁,标点符号正确 卷面。整洁, 使用,不写错别字,忌用英文, 使用,不写错别字,忌用英文, 不会写的字换用同义词替换, 不会写的字换用同义词替换, 切忌标注拼音或者留空白让阅 卷者填空。注意拟题, 卷者填空。注意拟题,适当分 注意段落的协调。 段,注意段落的协调。
三、树立几个观念
• 4、读题意识。 、读题意识。 阅读题,不急着看文本,先读题。 阅读题,不急着看文本,先读题。带着问 题阅读,更有针对性,才能有的放矢, 题阅读,更有针对性,才能有的放矢,取 舍得当,提高效率并节约时间。同时, 舍得当,提高效率并节约时间。同时,选 择题的选项一般带有一定的提示与导读作 也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文本。 用,也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文本。
2024届高考语文考前重点知识梳理(最后一课)

作文注意要点七
写作时,不管题目是文字材料、漫画或者是命题作文、半命题作 文,请记住紧扣材料与标题,在列举事例时一定记得抓住两个基
本面——照应作文材料,照应文章标题。
作文注意要点八
一.不要犯幼稚病,避免低龄化写作或明显逻辑性错误。比如“只要 努力了,就一定能考上好大学”,“家庭婚姻是否美满,和金钱物 质没有半毛钱关系”“我小学时,经历一件小事”…
常考题型注意要点三:修辞类解题技法
01
明确题干要求, 指明修辞特征或 表达效果。
02
结合句子具体分 析修辞的构成、 内容及作用。
03
结合句子分析作 者的情感。
常考题型注意要点四:语句连贯(补写)
答题步骤:
一.诵读全文,确定文段的性质和中心(对象) 二.逐句分析句内意思,归纳句子类型。 三.关注标点、关联词、句式、论据论点、逻辑关系、篇章结构。结合文本,根据字
1. 要明确题目、分论点、对应的论据 2. 将自己所能想到的与作文相关的事例、名言等写作素材用“提示词”
的方式写下来,以便写作时随时调用。
作文注意要点一
作文开头两段,切记引材料点题,巧妙改写材料为 上,压缩概括材料为中,摘选照抄材料为下。
作文注意要点二
01
02
不管作文材料是什么,引材料绝不 吃亏,不引材料容易撞枪口。
② 下看:看注解提示,了解诗歌的背景,寻找诗歌内容和情感的线索。(即我们平时讲的五读:读题目、读作 者、读内容、读注释、读命题)
二.【第二步】明了答案构成要点(即给分点)。
① 采用的写作手法。 ② 手法揭示的内容:结合诗句,分析该手法写出了意象(人,物,景)的什么特点,或抒发(突出了)什么思
想感情(哲理)。
常考题型注意要点二:鉴赏诗歌表达技巧
高三语文最后一课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成 分赘余、杂糅、歧义、不合逻辑
⊙注意题干的要求,究竟选择的是有语病的还是 无语病的一项。 ⊙判断病句用排除法居多。必须记号来提示自 己。 ⊙做题思路通常是:检查句子的主干,是否缺成 分→→推敲词语运用,是否搭配→→心里默读, 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综合思考,是否符 合逻辑思维。
作文(55分钟左右) ①看清是命题作文(命题作文不要自拟标题)还是材料 作文,审题定要万无一失。充分审题后列好提纲再写。 ②展开联想,把想到的素材关键词、好句子写到演草纸 上,然后进行选择。大脑里必须牢记二到三种作文结构, 这样有了素材,作文便好写了。 首先打开思路,由课内到课外,为了使文章达到800字 的基本要求,做到内容充实,需要充分而恰当地进行由 此及彼的联想:由正面写到反面,由自己写到别人,由 古代写到现代,由中国写到外国,由动物写到植物,由 自然界写到人类社会,由学习写到生活,由社会活动写 到思想认识,由文学写到艺术,由体育写到军事,由凡 人写到伟人……但无论何种联想,都必须注意回到话题 中去,扣住话题以免中途"跑题"。 把你所能想到的符合 题意的材料都勾勒在演草纸上,防止写着写着忘了。然 后对所需材料去粗取精,选择最好最有把握驾驭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 如何读懂文言文文段 先看最后一道选择题(往往落足在对全文思想的把 握上),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后再做其余二道题。 然后带着"何人?" "何时何地做何事?" "结果怎样?" " 为什么?"等问题对文段用心地默读,以"事件"为依据 对文章分层,理清文章思路。注意文段后的注释,很多 时候有提示作用。对文段中的人名、地名、官名、物名、 典章等要尽可能地排除。对理解文段起关键作用的词句 要联系上下文进行推导。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不必着 急,同时必须用?或其他记号来提示自己放放先读下文, 也许过后联系上下文进行推导自然能明白,或者可以到 题目中去找答案。注意破解一些文言句式,掌握一些文 言现象如偏义复词,同义复词,古今异义,同时还要和 现代汉语的成语、双音词联系起来推断词义,这样可以 帮助准确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文字运用:
如果同一题型出现了不同考法或是有新题型出现,莫慌,
审好题(一定要审题干!),理解到位,便可。
17、18、19题要冷静,不能完全凭语感,关注主体,关 注语境,关注句式,关注呼应。
准备多只质量好的笔。千万别在这些“装备”上出问题而自乱阵 脚。
心态。
近年默写题目偏难,要多花时间识记。
两高一初 全国卷:5年内连续考过的篇
2018全国卷1《论语》《师说》《念奴娇·大江东去》 2018全国卷2《鱼我所欲也》《琵琶行》《赤壁赋》 2018全国卷3《劝学》《出师表》《虞美人》 2017全国卷1《观沧海》《阿房宫赋》 2017全国卷2《陋室铭》《逍遥游》 2017全国卷3《劝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这些天的复习准备:
准备充分:第一堂考语文,考前复习尽量充分,不留死角,建议 这些天好好复习语文,找回语文的感觉,尝到语文之味,以便提 前更好进入语文考试状态,提高分数也买个安心。
考前复习以识记背诵为主,不要去盲目刷题了,尤其不要刷来历 不明的“押题卷”“压轴卷”,那基本是忽悠外行人。
考前复习重点:小说散文答题思路要点、古诗鉴赏手法技巧,文言 文,古诗文背诵,作文范文素材。(尽力而为,重质重获得感)
选A 20 选B 47 选C 40 选D 35
B、C最多,选A最少
选A时要更加慎重,如果全卷A项过多,要注意陷阱,准确率;连续出现三 个相同的选项时,应仔细检查。但全国卷也有连选3个同样选项的先例。相 信第一感觉,做完题目,做检查时,如果不是找出明显的错误或找到了重 要根据,不轻易改变答案。
统计全国卷近年论述题前三题选项分布 2018全国卷123套前三题 DAB ADB 2017全国卷123套前三题 DCB AAB 2016全国卷123套前三题 DBD BCB 2015全国卷12套前三题 ABD ACB 2014全国卷12套前三题 DCB CBB 2013全国卷12套前三题 BDC BAB
静心耐心细心进入文本 大体理解原文、推断清晰严谨
实用类文本阅读和文学类文本阅读:
不要搞错答题顺序。所有答案都不要超出答题的界限,否则会无 法扫描。
再带着问题读文章,顺便划出有助于答题的文章内容。
作答能分点作答的一定要用①②③规范标识。版面允许,最好每 点分段,让答案看起来最清晰最顺眼顺脑。
把答题要点尽量摆在最突出的位置。 • 实用类文章:最后一题简答题,一般文章提供了答案信息,要严
论述类文本阅读:
答题顺序思路 适当圈画,尤其是一些限制性词语
不要想当然,只靠语感,拿不准的一定要回原文找依据, 不要 成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严谨,但不要死扣。
有些选项在原文可能没有出现,但可能是正确的,可以结合一定 的生活实际做判断,但最重要的是根据原文做合理推断。
建议:论述类前三题的难度历来不小,不要被带坏了心态,可最 后做这三题,时间太紧题目非常难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下策。 (把其他能做对的做对)
BCA CCB CDB
• 共45小题 选A 8 选B 18 选C 10 选D 9
走进考场前:
考前一个小时,放松心态;多笑笑。 别喝太多水,记得去上厕所。 考前一小时,实在想看书,可以看看默写,
其实可以看看学校的美景啊,也可以嚼嚼口 香糖。
考试开始:
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如果按照试卷顺序做题,前三小题的时间不超过18分钟。 如果你实在无法做完全卷,一定优先把作文写完,可以 考虑最后做前三题。 对那些没有把握或觉得可能做得不太对的题目不要纠结 滞留太久,选择题可以暂时选一个,做好标记,全部做 完后优先检查,为全局考虑为上。
一定要注意看标题,它会告诉你写作信息
关注注释,理解诗歌,但注意,注释有的时候可以 帮助你读懂原文,有的时候也可能会带偏理解,最 重要的是以理解诗歌本身为主。 结合第14道有关文章内容分析的选择题理解诗歌。
审好题,审准题,审出答题要点,
把答题要点尽量摆在最突出的位置。
默写:
读懂读清楚提示,扣准提示写最恰当的句子。 默写要写正楷,草体、连体、省笔画、写得 不清楚都可能被扣分。 最好要检查,默写最能发现错误。
文化常识:充分运用自己所有积累,有时也需代入原文判断。实 在没辙,看造化。
文言文翻译:联系上下文,通大意,注意看出有无特殊句式,再 尽量做到字字落实(不是说每个字都要翻译),必要的主语、宾 语、介词要补全,可加括号。文言文翻译要尽量直译,有必要可 做个别灵活翻译,尤其注意古今异义,不会的要会推断。
诗歌:
赋》
2015全国卷1《琵琶行》《逍遥游》《赤壁》
全国卷1重点篇目:《离骚》
2015全国卷2《离骚》《使至塞上》《念奴娇·大江东去》《氓》《赤壁赋》
2014年全国1《逍遥游》《行路难》《赤壁赋》
《送东阳马生序》《三峡》
2014全国卷2《离骚》《蜀道难》《春望》
《小石潭记》《岳楼记》
近四年全国卷选择题的选项分布 2018(卷1)DABBDCCCBBBCB (卷2)ADBCBCBDDDCCB (卷3)BCABDADCDABBC 2017(卷1)DCBBDBCDBBBEBDA (卷2)AABBDAEABCBDACB (卷3)CCBBBBCDCACDDAC 2016(卷1)DBDBCCDBDACBA (卷2)BCBCDDDCEBDCD(卷3)CDBACECBDBCB 2015(卷1)ACBDCCDCEDBBC (卷2)ABDADCECDBCBA
目《逍遥游》。 全国卷:3年内重复考过《鱼 我所欲也》《离骚》《蜀道 难》 全国卷3:2年内重连续考过 一篇《劝学》
2016全国卷1《劝学》《出师表》《永遇乐》
可在背完其它篇目后,再背
2016全国卷2《鱼我所欲也》《蜀道难》《阿房宫赋》 《论语》《师说》《阿房宫
2016全国卷3《曹刿论战》《赤壁赋》《琵琶行》
格遵循“从原文中找答案”的最高原则,筛选提炼有用信息整合 概括。如果你觉得还有其它需要拓展,再组织要点。
• 文学类文本阅读:尽量读懂文章。做题不要只套模板,重在理解 文章,辅之以答题思路帮助答案梳理陈述。
文言文:
不要放弃文言文,不要畏惧文言文
断句题:比较选项不同点,通大意,发现是否有特别的句式,对 称句式,明确主语,动作的发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