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华德性文化血脉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华德性文化血脉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源远流长的理念,它意味着全人类共同生活在这个地球上,共同面对各种挑战和机遇。
而中华德性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价值观念,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华德性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价值观,倡导忠孝节义的道德规范,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提倡和谐共存的生活方式。
这些思想和价值观念,对于当今世界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有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华德性文化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尊重。
这种理念有助于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然环境,提倡绿色生活,促进可持续发展。
在当今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这种观念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中华德性文化倡导了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价值观。
这些美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仁者爱人,义者正义,礼者礼仪,智者智慧,信者信仰。
这些价值观念有助于引导人们在人际交往中尊重他人、关爱他人、正直诚信、虔诚忠孝,这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全球化进程中,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愈发频繁,而这些美德正好弥足珍贵地丰富了人类的共同精神家园。
中华德性文化提倡了忠孝节义的道德规范。
忠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代表了对国家和家庭的忠诚与孝顺。
而节义则是对正义和诚实的坚守。
这些美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断体现,它们使得社会更加和谐,人际关系更加融洽,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当今世界,各种冲突与矛盾不断加剧,而这些美德的力量则能够为和平与和谐提供可贵的支持。
中华德性文化强调了和谐共存的生活方式。
中华民族历来尊重多元文化,提倡和平共处,欣赏文化多样性。
中国古代曾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理念,这种开放包容的态度,有助于引导人们建立更广泛、更积极的国际视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哲学意蕴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哲学意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理论观念,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际关系和全球治理的新思想新理念。
这一理念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强调各国应当携手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未来。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哲学意蕴是深刻的,它是对人类共同生活和发展的认识和思考,是对世界和人类未来的展望和期许。
在全球化进程中,各国相互依存、相互联系,无论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人类面临的许多问题已经超越了国界和种族,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哲学意蕴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强调了世界是一个整体的思想。
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我们共享着同一个家园。
在处理全球性问题时,各国不应该忽视对方的利益,而应该追求共赢的结果。
只有当各国能够摒弃狭隘的民族主义和零和思维,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更好地应对全球性挑战,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了共同的发展理念。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日益加大,贫富差距也在不断扩大。
各国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推动全球经济发展,让每个国家都能够分享全球化带来的利益。
只有通过共同发展,才能够解决国际社会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包括贫困、失业、环境污染等。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哲学意蕴就在于提倡全球共同发展,使每个国家和每个人都能够获得发展的机会和成果。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强调了合作共赢的精神。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各国之间存在着合作和竞争,但合作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各国应该以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精神来进行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国际秩序的改革和完善。
只有通过合作共赢,才能够化解各种矛盾和冲突,实现国际社会的和平稳定。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哲学意蕴是构建一个团结、和睦、共同发展的世界观,体现了人类对于未来的美好憧憬和深切期待。
这一理念不仅是对国际关系和全球治理的一种探索和创新,也是对人类共同生活和发展的一种思考和实践。
我们拥有同一个地球的演讲稿5篇

我们拥有同一个地球的演讲稿5篇演讲稿具有宣传,鼓动,教育和欣赏等作用,它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以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我们拥有同一个地球演讲稿5篇,欢迎大家阅读!我们拥有同一个地球演讲稿5篇1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同一个地球》。
地球是生命的摇篮,万物的母亲,人类的家园。
曾经,她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然而,不知从何时开始,地球妈妈的脸上开始笼罩起阴霾,她开始哭泣!原来,过量的农药、大量的白色垃圾、随意丢弃的电池污染了松软的土壤,使地球妈妈的皮肤变得既板结又贫瘠。
原来,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不经处理就排进河流,流入海洋,使地球妈妈的血液变得肮脏。
原来,随意堆放的垃圾散发出腐烂的气味,越来越多的汽车排放出超标的尾气,越来越高的烟囱散发的乌烟直入云霄,使地球妈妈呼吸不到新鲜空气。
原来,良田遭遇荒芜、森林遭遇滥伐、绿洲遭遇荒凉,地球妈妈的肺逐渐衰竭。
她像一个柔弱的病人,太需要我们的关爱和呵护了!今天,我们少先队员能为她做点什么呢?那就是从身边小事做起吧!当你发现街头有人卖青蛙时,别忘了报告居委会的阿姨或派出所的叔叔,把青蛙放回农田里,你就保护了“农田卫士”;和家人出去游玩时,不但自己不乱扔果皮、包装纸,而且发现垃圾还能主动捡起来投进垃圾箱里,那你就是一个保护环境的好少年;在学校里,看见自来水龙头没关紧,你能上前动手把它拧紧;看到光线充足,能主动把教室里的灯关掉,那你就是一名节约资源的好学生……只要大家脑子里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做个关心环境的有心人,就能为我们的家园尽一份力,添一份绿,将来就能把地球建成一个更加美好和谐的新家园。
你看,因为有了我们的参与,青山格外的葱茏;因为有了我们的行动,绿水格外的清澈;因为有了我们的存在,地球妈妈渐渐地地笑了。
我们拥有同一个地球演讲稿5篇2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这个广袤的地球上,我们人类共同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共享着大自然的恩赐,也共同面临着各种挑战和问题。
从气候变化到疾病传播,从经济发展不平衡到战争冲突,这些问题无一不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生活。
在这样的背景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应运而生,它为我们指明了一条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道路。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人类共同价值的深刻追求。
我们都渴望和平、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些价值是超越国界、种族、文化的,是全人类共同的向往。
当我们把这些价值作为行动的准则,努力去实现它们的时候,我们就是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添砖加瓦。
和平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石。
没有和平,一切发展都无从谈起。
战争带来的只有破坏和伤痛,它让无数家庭支离破碎,让人们失去亲人和家园。
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战争从来没有真正的赢家,只有和平才能让人类安居乐业,让社会得以发展。
因此,我们要坚决反对战争,倡导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通过对话和协商化解矛盾。
经济的共同发展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支撑。
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国的经济已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可能会影响到其他国家的经济稳定。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国际合作,推动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促进各国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通过共同发展,我们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生产效率,让更多的人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
在应对全球性挑战方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更是至关重要。
气候变化是我们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
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频繁出现,这些都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气候变化,这需要全球各国携手合作,共同采取行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同样,疾病的传播也不分国界。
新冠疫情的爆发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在全球性的公共卫生危机面前,只有各国团结一心,共同抗疫,才能有效地控制疫情的蔓延。
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
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这些文化都是人类文明的瑰宝。
新教材人教版七上地理 《发展与合作》 课件

人类发展指数是通过人均 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受教 育程度和人均预期寿命三 个指标综合计算的。人类 发展指数取值范围为0-1, 值越高,表示发展水平越 高。
欧洲、北美 洲、大洋洲 国家经济发 展水平高, 非洲、南美 洲警棍及发 展水平低。
3. 认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读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图,说一说发达国家有哪些,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分布特点是?
不同国家发展水平差异
1.不同国家发展存在发展差异的原因
人类共同生活在地球家园,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
你知道不同国家发展出现 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不同国家和地区,自然条件有 优有劣,开发历史有早有晚, 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2.对比不同国家发展差异
读世界国家和地区人类发展指数(2020年)图,说一说哪些地区经济发 展水平高?哪些地区低?
3.经济往来密切的促进条件
交通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古代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车马、舟船,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联系很不便利。随着 飞机、高铁等现代化交通工具和互联网等通信技术的发展,国际联系越来越密切。
集装箱运输可以实现零散货物的远距离 航空运输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人员和货 高效安全运输。截至2022年年底,上海 物的输送。阿联首迪拜国际机场是亚洲、 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13年位居世界第一。 欧洲和非洲之间重要的国际航空枢纽。
5.了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关系
从世界范围看,大多数发达国家分布在北半球的北部,发展中国家主 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 一般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 话”,将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中非合作论坛是我国和非洲国家在“南南合 作”范酶内的集体对话机制,旨在加强我国 与非洲国家在新形势下的友好合作,共同应 对经济全球化挑战,谋求共同发展。图为 2020年12月10日,在北京举行的中非合作论 坛第十四届高官会。
2024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

2024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作为学生,想要成绩提升得快,平时就一定要进行写练习,写试卷,那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试卷怎么做呢?以下是本店铺准备的一些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仅供参考。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1、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
下列对光芒四射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灭掉陈,使南北重归统一B、隋炀帝的励精图治C、隋炀帝时我国科举制度正式形成D、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2、被现代史学家郭沫若称赞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封建帝王是A、唐太宗B、唐高宗C、武则天D、唐玄宗3、至今在世界很多地方都有唐人街。
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B、唐朝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威望C、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开放D、唐朝制度先进,疆域广大4、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这一现象,与下列哪项制度的推行有关A、禅让制B、郡县制C、分封制D、科举制5、唐朝的繁荣与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的程度有关,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A、玄奘西游B、大运河开凿C、文成公主入藏D、遣唐使6、现在,我们的年轻人喜欢西方人的节日和习惯,在唐朝时唐文化影响深远,至今在周边国家还能看到唐文化影响痕迹的有①日本的京都街道②过端午节③过重阳节④过圣诞节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7、假如你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唐朝,你不可能经历的事情是A、到赵州桥上散步B、阅读《金刚经》C、用纸写字D、乘坐装有指南针的海船从事海外贸易8、在表现内容上,提倡更多地反映现实生活,达到教育目的;在表现形式上,直如白话,通俗易懂。
这是对唐朝哪位诗人作品的评价A、李商隐B、杜甫C、杜牧D、白居易9、2 008年春节晚会上舞蹈《飞天》中的.演员们轻盈的舞姿和精美绝伦的造型所渲染的非凡美感,令人过目难忘。
七年级一班的唐杰一家在观看此节目时,发出了以下议论,其中存在错误的是A、妈妈:她们把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演活了,真是美轮美奂B、爸爸:敦煌莫高窟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内有大量精美的壁画和雕塑C、唐杰:莫高窟的大部分洞窟是隋唐时期开凿的D、叔叔:我到陕西西部旅游时参观过敦煌莫高窟10、杨家将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有800多年了,这些故事反映的是澶渊之盟订立之前A、北宋与辽的争战B、北宋与金的争战C、南宋与辽的争战D、南宋与金的争战11、《射雕英雄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全真七子之一丘处机为两个未出世的孩子取名郭靖和杨康,并各赠一剑。
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

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共有一片蓝天.我们生活在同一轮太阳下,共有一个家园.绿色是生命的颜色,代表着生机代表着希望.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的进步,绿色却越来越来少了.一片片森林变成了荒漠,小鸟失去了自己的家。
蓝天不再那么蓝了,很少看见成群的鸟儿在天空自由的翱翔. 一直以来,大面积的森林在不断地被砍伐,空气质量也在不断地恶化。
在我国所出售的一次性卫生筷,不正体现了人们对生态的不重视吗?这需要多少树木啊!人类的乱砍滥伐正在让自然失去它生命的原色,让动物失去它们的家园,让人类失去最美最真实的景色。
其实这都是不爱护环境所造成的.同学们,当你看到一片纸屑,你是否会捡起来?当你看到有人在破坏环境,你是否会上前阻止?爱护环境,是我们每个学生应该做的.只有爱护环境,我们才能生活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有些同学却不以为然,在教室里,在走廊上,在人工草坪上乱扔垃圾, .这都是不爱护环境的表现.而我们都要争做爱护环境的好公民.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看到纸屑要捡起来,不要乱丢方便袋,不要践踏草坪等等.不能再让地球妈妈伤心了.地球只有一个,让蓝天永远湛蓝,让太阳永远鲜艳,让这美好的家园永不消失. 为我们有一个美好的家园而尽力吧!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同一片蓝天,绿色家园需要我们共同保护,人人有责。
生活中人们习惯用各种塑料袋,这样对环境有很大的污染,减少塑料袋的使用,换成可以环保又可重复利用的布袋。
车辆尾气是污染空气的杀手,分成单双号行驶,控制车辆的出行,减少车辆尾气的排放;多骑自行车或走路,这样既能煅炼身体又能为环保出一点力。
我们可以把花、草、树木等对身体有益的绿色植物种植到屋顶、小区、公园、街道两旁等每个角落,花香会招来成群勤劳的蜜蜂采花酿蜜,美丽的蝴蝶在花草丛中翩翩起舞,树木可以给大自然提供氧气,也可以引来无数的鸟儿在上面安家、哺育后代,人与自然亲密接触,共同生存!“每人少扔一张纸,地球就会更加美丽”,现在的人们都会说这句话,但是有多少人是能做到这一点的呢?据统计制造一吨纸张,需砍伐约20棵树龄在20-40年的树木,约6吨木材。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全球化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全球化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全球化,是当今世界话题中最常被提及的两个词汇。
这两个概念以多种形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因此,了解它们的真正意义非常重要。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指所有人类共同生活在同一地球上,应该将自己的发展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同样重视,保持开放、包容、共享、合作和共赢的共同理念,从而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
而全球化则是一个演进的过程,对全球产生深远影响的变革和发展。
它涉及到全球经济和商业体系的日益互相联系和依赖,人们之间的文化和技术交流,全球政策的互动和协调,以及国际社会对重大问题的共同关注交流。
人类命运共同体可以视为全球化的重要前提或至少是全球化的目标之一。
因为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一个国家的成果和失落都最终将影响整个地球上的其他国家、其他地区的命运。
人类命运共同体使得这种影响从不可预见转变成更加可控,以便更加积极地参与全球化的发展。
但是,全球化也有其负面的影响。
全球化加速了国家间的经济和文化互动,但同时也增加了贫富差距,对环境和社会造成了严重侵害。
如果不加以管理,全球化的特点是“强者越强”,弱者越弱。
因此,全球化必须要遵循一种适合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共同规范,以确保它的竞争力和效果是可持续的,同时符合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这就是为什么在全球化中需要思考如何考虑所有人的表现,促进分享、贡献和合作。
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下,所有的人都应该成为全球化的受益者,无论他们生活在哪个国家、在哪个洲或地区,无论他们采用什么语言或信仰什么宗教。
所有人都应该在全球化之中享有看起来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权利:平等机会、公正待遇和人权尊重。
为了实现这样的愿望,最重要的是推进教育的发展。
全球化不是一个过程,而是一个与地球上的每一个人有关的共同体。
教育可以传承人类文明,也能真正落实人类命运共同体,并将其纳入每一个公民人生的规划中。
最后,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全球化都需要在不同范畴内实现,从生态环境到科技、教育、贸易、文化等各种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20 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
第二十章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了解社会和科技的进步,使人类活动范围扩大,生产和生活的节奏加快。
使学生了解世界的时区、时区差、日界线,初步懂得计算时区、日期的基本道理。
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计算时区差、时间、日期的能力。
三、使学生放宽眼界,树立人类生存空间的整体观念。
使学生认识到协调人地关系、保护环境、加强国际协作、保卫世界和平的意义,激发和培养学生保护全球生存环境的义务感、责任感、使命感。
[教学重点] 一、区时差、时间、日期的计算。
二、保护全球环境。
[教学难点] 区时差及时间的计算。
[板书]一、缩小的世界 [转折提问] 1. 哪位同学去过国外?
2. 你是怎么去的?为什么去?(旅游还是探亲?)在感觉上有没有时差不适应(你想睡觉的时候是白天) ?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设问: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来看第二个问题时区和日界线 [板书]二、时区和日界线(出示标明北京、纽约的地球仪) [教师边演示边讲解]假如同学们就是太阳,地球对着太阳的一半是白天,背
1 / 5
着太阳的一半是黑天,由于每天地球围绕太阳自西向东转,东边的地点比西边先看到日出,东边的时刻要比西边的时刻早。
当北京正对着太阳的时候,也就是说北京是 12 点时,纽约还是黑夜。
古时候各地都把正午太阳位置最高的时刻定为 12点,因而各地的 12 点是不同的,所以其他时刻各地也不相同,这种因地而异的时刻,称为地方时。
[板书]1. 地方时(让学生看书第 105~106 页想一想)找同学读想一想 1、 2,并解释问题出在哪? [转折]为了克服时间上的混乱, 1884 年在华盛顿召开了一次国际经度会议,在会上创立了标准时制度,明确了世界上的时区划分、时间计算等问题。
[板书]2. 时区的划分和区时的确定(出示时区和日界线图)[提问]1. 地球自转一周需要多少小时?2. 地球每小时转多少个经度? [教师指图讲解]由于地球每 24 小时自转一周,一小时转 15 个经度。
因此,国际上规定,每隔 15 划为一个时区,全球可分为 24 个时区。
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西经 7. 5 至东经 7. 5 ,划为中时区,或叫零时区。
在中时区以东,依次划分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在中时区以西,依次划分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
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经度 7. 5 ,合为一个时区,称为
---------------------------------------------------------------最新资料推荐------------------------------------------------------ 东西十二区。
(让同学看书时区和日界线图) [提问]北京、东京、莫斯科、开罗、伦敦、纽约、华盛顿各在哪个时区? [教师指图讲解]每个时区跨经度 15 ,同一时区各处地方时也不相同,因此国际上规定,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叫做该时区的标准经线,标准经线上的时间,便是整个时区的区时。
例如,中时区的中央经线是零度经线,零度经线的地方时便是中时区的区时;北京处在东八区,东经 120 是东八区的中央经线,因此北京时间是采用东经 120 的地方时,即东八区的区时。
[提问]东九区和西五区的标准经线各是多少度? (135 E、 75 W) [转折] (让学生看书第 126 页做一做)教师指出,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学会计算时间。
(出示投影片:
区时计算图解) [教师指图讲解计算方法]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 l 小时。
在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个小时,其中较东的时区,区时早。
因此,出国旅行的人,向东每跨入一个时区,应把表往前拨一小时,向西每跨入一个时区,应把表倒拨一小时,这样才能使游客的表与当地时间一致。
(出示投影片:
3 / 5
例题当莫斯科是 5 点时,伦敦、华盛顿各是几点?)教师带学生解题:
[提问]1. 伦敦、莫斯科各在哪个时区? 2. 伦敦和莫斯科相差几个时区?几个小时? 3. 伦敦在莫斯科的东边,还是西边? 4. 伦敦的时刻比莫斯科的早还是晚? 5. 当莫斯科是五点时,伦敦是几点? (华盛顿同理) [教师总结计算方法]1. 求区时差,同区相减、异区相加; 2. 东边的时刻总比西边的时刻早。
求东边的时刻加时差,求西边的时刻减时差。
(出示投影片:
练习题当北京是 21 点时,东京、开罗、纽约各是几点?)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加以指导并讲解,实际上各个国家,为了统一时间,并不严格的使用所在时区的区时,如我国跨五个时区为了使用上的方便,我国除新疆以外都采用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这就是北京时间,新疆采用东五区的区时。
[课堂小结] 提问:
1. 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
2. 已知某区区时,如何计算另一时区的区时?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小结:
地球自转地方时时差时间混乱时区的划分和区时计算。
[教学媒体] 录像、投影、地球仪、时区图、板图。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提问]前面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区域? 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人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差异很大,但无论在南半球,还是北半球;无论在东半球,还是在西半
---------------------------------------------------------------最新资料推荐------------------------------------------------------ 球,到目前为止,地球仍然是人类唯一的家园,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经济状况的人们,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二十章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 [板书]第二十章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 [讲授新课] (让学生看图不同历史时期空间交往所需的时间) [启发提问] 1. 从古到今人类之间的交往工具有什么变化? 2. 不同历史时期,同距离之间联系的速度有什么变化? 3. 为什么有这种变化? [教师总结]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不论在深度上,还是在广度上都有巨大的飞跃,人际间的交往不仅越来越密切,而且联系的速度越来越快,虽然远隔重洋,却能通过可视电话,面对面地交谈,使我们感到地球上的空间相对缩小了。
不论是南极,还是北极,我们都能够很容易地进行联系,所以有人说世界变小了。
5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