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人工种草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合集下载

人工种草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人工种草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农业产业化与信息化人工种草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白玛南加(西藏改则县麻米乡农牧综合服务中心,西藏改则859217)摘要:人工种草工作在实际的开展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像田间管理水平落后、种植业结构难以均衡等问题直接影响着人工种草的效率,对此,要积极寻找有效的解决措施,推动人工种草工作的进程&关键词:人工种草;存在问题;对策1人工种草中存在的问题1.1对人工种草的认识有误区人工种草的认识误区主要体现在领导层认识不到位和群众对“草”的认识走向两个极端。

一些领导狭义地认为种草就是畜牧部门的工作,将种草和养畜结合在一起。

实则不然,种草的意义在于改善我国生态环境,是我国生态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举措,畜牧用草只是其中一部分。

牧草根系发达,有极强的地面覆盖能力,和耕地相比,种植牧草的地表径流和地表冲刷能降低30%左右,与林地相差无异。

而且,将牧草种植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山坡、沟壑、丘陵、沙漠地区还能有效地防风固沙,保持水土。

还有一些领导将种植牧草与退耕还林对比,认为退耕还林见效更快,易出政绩,而且看上去工程更加宏伟,而实际上,退耕还林不能一下子让当地群众看到种植的效益,尤其是在较为贫困的地区,更容易降低群众的积极性。

其次,群众对“草”的认识有两个极端,一是认识过度,受宣传的影响,将普通的草当作“神草”,过度浇水、施肥,造成草的死亡,另一种是将“草”当野草对待,种植的时候直接将种子撒在地里,导致长出来的牧草虫害泛滥、疏密不均、杂草丛生%&。

1.2牧草栽培技术推广与种草不同步现阶段,种草栽培技术相比养畜、防病来说相对较少,相关业务部门没有有效开展种草栽培技术的培训,林业部门和畜牧部门的责任不明确,尤其在基层组织,基本上没有专门从事种草研究的技术人员,相关业务部门对于种草技术也知之甚少,照本宣科。

人工种植的牧草与野草不同,它有着更高的产量和营养价值,人工种草的技术要求也不亚于种树和庄稼,对牧草的栽培技术有着很高的要求。

西藏人工种草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西藏人工种草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西藏人工种草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曲广鹏【摘要】饲草料缺乏是西藏草地畜牧业发展瓶颈问题,饲草料的生产水平,决定了畜牧业的发展质量,人工种草决定了饲草料的生产.本文介绍了西藏人工种草的现状,分析了人工种草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期刊名称】《西藏农业科技》【年(卷),期】2019(041)002【总页数】3页(P53-55)【关键词】西藏;人工种草;现状;问题;对策【作者】曲广鹏【作者单位】省部共建青稞和牦牛种质资源与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西藏拉萨850009;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草业科学研究所,西藏拉萨8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2西藏地处青藏高原的西南部,草原面积约0.88亿hm2,主要草地类型为高寒草地。

由于西藏寒冷、干燥的气候特点,西藏草原生态环境严酷,牧草植物生长低矮稀疏,2014年天然草地亩产干草24.47kg[1],天然草场退化严重,产草量低、但品质较好,草地利用季节性明显、分配不当[2],天然草场不能满足日益增长人口对畜产品的需要。

十三五以来,为缓解我区草畜矛盾,我区各级部门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大力发展人工种草,对西藏天然草地生产力减速退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仍存在着许多的问题,特别是高寒地区人工种草存在着一定的限制因素,客观、全面地分析西藏人工种草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人工种草发展对策,有利于西藏草牧业的发展。

1 西藏人工种草的必要性大力开展人工种草是西藏草地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对提高饲草单产、保障生态安全,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风沙和荒漠化,提高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 人工种草可加快推进草地畜牧业经济发展西藏农区人工种草实践证明,燕麦和箭筈豌豆产干草500~800 kg/667m2,是天然草地的20~32倍,随着我区人工种草机械化生产的提高,大规模的饲草生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现较大的经济效益。

天然草地中每增加1%的人工草地,它的生产水平就提高4%,当人工草地增加到10%,天然草地生产水平可提高1倍[3],人工种草及其连带产业正在成为农牧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推动我区草地畜牧业的发展。

西藏那曲市草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西藏那曲市草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畜牧经济 | Animal husbandry economy1612019.10·0 引言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了“加快发展草牧业”,随后明确西藏草牧业要在修复草原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加大饲草产业发展,推进传统畜牧业转型。

草牧业中草是基础,畜是第二性生产,加工及其他延伸产业是外延[1],加快草牧业发展必须解决“草”的问题,关键是要突破制约草原生态和生产功能的瓶颈因素[2]。

由于缺乏对天然草地的有效管理,同时人工草地面积小、产量低,致使那曲市草地承载力较低[3],草畜矛盾突出,严重制约草牧业发展。

为解决草牧业发展中饲草供给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那曲市草牧业发展现状,提出有效、可行的建议。

1 现状1.1 畜牧业生产现状2017年,那曲市各类牲畜存栏511.29万头(只、匹),见表1,出栏156.95万头(只、匹)。

肉、奶、毛绒等主要畜产品产量分别达9.94万t 、6.79万t 、0.62万t ,同比分别增长8.75%、3.89%、8.21%。

全年实现农牧业总产值23.63亿元,同比增加12%。

表1 那曲市2017年牲畜存栏统计 单位:万头(只、匹)类别牦牛绵羊山羊猪马合计数量187.98230.0189.170.27 3.86511.29换算绵羊单位751.92230.0171.340.3212.351 065.94注:数据来源为那曲市2017年畜牧业统计年报。

1.2 草业现状1.2.1 天然草地那曲市位于西藏自治区的东北部,可利用天然草地面积约3 126.67万hm 2,是本地畜牧业牧草资源的主要来源,平均植被覆盖度为38.73%,绝大部分草地平均生产鲜草仅为1 044 kg/hm 2,理论载畜量为1 017.65万羊单位。

那曲退化草地面积已达1 120.37万hm 2,约占当地草地总面积的51.28%[3]。

自2011年国家在西藏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和各类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工程以来,部分天然草地植被得到明显恢复。

西藏那曲地区草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建议

西藏那曲地区草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建议

畜牧经济 | Animal husbandry economy1652019.09·0 引言那曲地区共有草地面积0.42亿hm 2,占全区草地面积(0.89亿hm 2)的47%,占全国草地面积(约4亿hm 2)的10.5%。

其中,可利用面积0.31亿hm 2,草地退化面积0.215亿hm 2。

那曲天然草地共分为5大类型,总体上由东南向西北依次呈现出山地森林-亚高山、高山灌丛-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半荒漠与高寒荒漠的分布类型。

1 那曲地区草地资源现状1.1 草场产量较低那曲地区与西藏北部高原地带属于高寒气候,呈现出明显的干旱与寒冷的特点,该地区草地资源产量相对较低,天然草场牧草稀疏,生长低矮且生长期较短。

由于特殊的气候环境,草地生长也呈现出较为突出的地区化特征。

地区西部为荒漠草原气候干冷,草地产量仅为300 kg/hm 2,东部为森林区域气候温暖多雨,十分适合牧草的生长,产量为750~900 kg/hm 2,中部为高寒草甸草场,牧草产量为180~300 kg/hm 2。

1.2 牧草营养价值高西藏那曲地区海拔较高,日照较长,昼夜温差相对较大,这种优异的条件十分适合牧草生长中各种营养物质的积累。

在这种环境下生产出来的牧草粗蛋白、粗脂肪、无氮浸出物含量高,纤维少,具有很好的适口性,十分适合发展畜牧养殖产业。

1.3 农工收割牧草的草地少那曲地区绝大部分属于干旱寒冷地带,牧草生育周期较短,牧草生长稀疏,能够用于收割的牧草数量较少。

在那曲地区利用最多的牧草为大嵩草,而该地区的大嵩草主要位于寒冷地带,可供收割的草地面积不足,使那曲地区的畜牧养殖产业对自然环境的抵抗能力较差,畜牧养殖和市场供给矛盾之间的问题十分突出,加重草地资源的破坏退化。

2 存在的问题2.1 草地退化严重,草场载畜量超标随着那曲地区畜牧养殖产业不断向前发展,很多农牧民群众盲目注重扩大养殖规模,不注重对草地资源的科学保护和妥善利用,导致那曲地区的天然草场资源退化十分严重,饲草和畜牧养殖供需之间的矛盾日渐凸显。

西藏草地退化治理方案

西藏草地退化治理方案

西藏草地退化治理方案1. 引言西藏位于中国的西南部,是一个高海拔、寒冷干燥的地区,拥有广阔的草地资源。

然而,由于气候变化、过度放牧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西藏的草地退化问题日益严重。

草地退化不仅会影响当地农牧民的生计,还会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因此,制定有效的草地退化治理方案至关重要。

2. 草地退化的原因分析草地退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以下是导致西藏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2.1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导致西藏草地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降雨模式的改变,进而影响草地的可持续生长。

较高的温度和更不稳定的降雨模式使得草地难以恢复和维持良好的生态系统。

2.2 过度放牧过度放牧是草地退化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由于农牧民为了谋生而过度放牧,使得草地无法得到充分恢复和休养,导致植被覆盖率下降,土壤侵蚀加剧,草地退化的速度加快。

2.3 土壤盐碱化西藏地区的土壤盐碱化程度较高,这是由于长期不合理的灌溉与排水方式导致的。

土壤盐碱化不仅导致植物无法正常生长,还会影响土壤水质,加速草地的退化。

3. 草地退化治理方案为了有效治理西藏草地退化问题,以下几点方案可以采取:3.1 尊重生态系统尊重和保护草地生态系统是治理草地退化的关键。

农牧民和当地政府应该加强环境教育和培训,提高人们对草地生态系统的认识和意识。

倡导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减少对草地的不当利用。

3.2 科学合理的放牧管理改善放牧管理是治理草地退化的重要措施之一。

制定科学的放牧计划,合理投放牧畜的数量和密度,采取定期轮牧和休牧措施,确保草地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恢复和生长。

3.3 引入合理的灌溉与排水方式改善土壤盐碱化问题需要合理的灌溉和排水方式。

农牧民应该采取科学的灌溉方法,避免过量的灌溉,减少土壤盐分的积累。

同时,改善排水系统,避免土壤水分滞留,减少土壤盐碱化程度。

3.4 种植对草地有益的植物引入对草地有益的植物可以改善草地的生态系统。

浅析西藏地区农业现状及农作物种植方式改进措施

浅析西藏地区农业现状及农作物种植方式改进措施

浅析西藏地区农业现状及农作物种植方式改进措施西藏地区位于中国西南边陲,因其高海拔、寒冷气候和独特的地理环境而具有独特的农业特点。

在长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下,西藏地区的农业现状和农作物种植方式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西藏地区农业现状和农作物种植方式入手,分析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西藏地区农业现状1. 自然环境西藏地区地处高原,大部分地区海拔在3000米以上,气候寒冷,土壤贫瘠,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偏少。

这些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构成了较大的困难。

2. 农业模式西藏地区主要以传统的农耕为主,主要农作物包括青稞、藏青稞、青稞麦、高原蔬菜等,种植方式主要是人工耕作,缺乏现代化农业设备和技术。

牧区的草原养殖也是当地重要的农业生产方式。

3. 农业产量受自然条件和农业技术限制,西藏地区的农业产量一直较低,农产品供应不足。

再加上部分地区交通不便,农产品销售市场狭窄,农业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

二、农作物种植方式改进措施1. 种植适应性更强的作物针对高海拔、寒冷气候和贫瘠土壤的特点,可以选择种植适应性更强、耐寒抗旱的作物,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比如青稞和藏青稞就是适应高寒条件的优良农作物,可以进一步研发培育更耐寒、更适应当地环境的品种。

2. 推广现代化农业技术引进农业科技支持,推广现代化农业技术,包括高产栽培技术、新型施肥技术、抗病虫害技术等。

适应西藏地区特殊气候和土壤条件,采取合理的灌溉排水制度,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科技水平,提升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3. 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包括农田基本建设、农业机械化设备、农业生产资金等,提高西藏地区农业生产的整体水平。

加强对农业生产资金的金融支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4. 发展现代化畜牧业在牧区,要加强对畜牧业的发展,引进高产优质家畜,加强畜牧业科技支持,提升养殖业和牧草业的整体水平。

积极发展有机畜牧业,提高牲畜品质和养殖效益。

5. 加强农产品市场营销加强对农产品市场营销的开发,建立稳定的农产品供销渠道,拓宽西藏地区农产品的销售市场。

浅析西藏地区农业现状及农作物种植方式改进措施

浅析西藏地区农业现状及农作物种植方式改进措施

浅析西藏地区农业现状及农作物种植方式改进措施西藏地区是中国的重要农业产区之一,拥有着广阔的农田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受到高海拔、寒冷气候、缺乏水资源等因素的影响,西藏地区的农业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针对西藏地区农业现状及农作物种植方式的改进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让我们来简要分析一下西藏地区目前的农业现状。

西藏地区因地处高原,地势复杂,气候多变,四季分明,受季风影响,自然环境条件较为苛刻,正是这些条件造就了西藏地区独特的农业生态环境。

目前,西藏地区的农业以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经济作物和牧草为主,其中青稞、小麦、青稞换成葡萄等是当地主要的农作物种植品种。

在牧业方面,饲养畜牧业是当地主要的生产活动,畜牧业所占的比重占总的农牧业生产总值的80%以上,被誉为“西藏的第一支柱”。

在农业生产方式上,传统的手工农业还是占主导地位,大部分地区尚未实现工业化生产。

面对西藏地区的农业现状,为了改善农业生产和提高农民生产效益,我们有必要进行一系列的农作物种植方式改进措施。

我们应该注重引进新的农作物种植品种,通过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新品种,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我们可以推广大棚种植技术,利用大棚种植技术来调控环境条件,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降低气候因素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还可以开展水培技术的推广,通过水培技术来减少对土壤的依赖,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我们还可以推广农业机械化技术,通过机械化技术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劳动成本,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益。

在改进农作物种植方式的还需要加大对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还需要加强对农田的综合治理工作,加大对土壤和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力度,形成良好的农业生产生态环境。

还需要加强对农产品的质量管控,推动农产品的产地认证和优质农产品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还需要加强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和引导,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

对西藏农牧业发展的思考

对西藏农牧业发展的思考

对西藏农牧业发展的思考对西藏农牧业发展的思考一、引言西藏位于中国的西南边陲,是我国的重要农牧业区域之一。

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西藏农牧业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从土地资源利用、畜牧业发展、农业科技创新等方面对西藏农牧业发展进行全面的思考。

二、土地资源利用1. 土地资源现状西藏是高原地区,土地资源相对有限。

大部分土地是高寒草甸和沼泽湿地,适宜耕种的土地较少。

由于气候寒冷,土壤贫瘠,土壤肥力低下也成为制约农牧业发展的因素。

2.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为了更好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水利建设:通过修建水库、引水渠等手段改善灌溉条件,提高耕作效率。

(2)推广节水灌溉技术: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减少水资源浪费。

(3)加强土壤改良:通过施肥、翻耕等措施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土壤肥力。

三、畜牧业发展1. 畜牧业现状西藏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区域之一,拥有丰富的牧草资源和适宜放牧的自然环境。

目前,西藏畜牧业以养殖牦牛、绵羊和藏马为主,但规模较小,生产水平相对低下。

2. 发展畜牧业的措施(1)提高养殖技术:加强养殖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和畜牧户的养殖管理水平。

(2)改善饲料供给:增加饲料种植面积,推广高产优质饲料品种,提高饲料利用率。

(3)发展特色养殖业:根据当地资源特点,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品种,如藏羊、藏猪等。

四、农业科技创新1. 农业科技现状西藏是一个科技相对滞后的地区,在农业科技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

缺乏先进的农业科技手段和设备,限制了农牧业的发展。

2.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1)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引进适合西藏地区的先进农业技术,如精准施肥、高效节水等。

(2)培育农业科技人才:加大对农业科研人员的培养力度,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3)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农牧业领域的研究和创新。

五、发展现代农牧业1. 现代农牧业发展现状目前,西藏仍以传统的自然放牧为主要方式进行畜牧业生产,缺乏现代化管理手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第2期技术推,西藏人工种草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曲广鹏1,2(1•省部共建青棵和耗牛种质资源与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西藏拉萨850009;2•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草业科学研究所,西藏拉萨850000)摘要:饲草料缺乏是西藏草地畜牧业发展瓶颈问题,饲草料的生产水平,决定了畜牧业的发展质量,人工种草决定了饲草料的生产。

本文介绍了西藏人工种草的现状,分析了人工种草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西藏;人工种草;现状;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S812文献标识码:ACurrett Siteation,Exist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Artificial Grass Planting in TibetQU Guang-peng1,2(1.State Key Laboratoro of Highland Barley and Yak Germplasm Resources And Genetic Improvement,Tibet Lhasa850009,China;2.Insti­tute of Pratacultural,Tibet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and Animal Husbandro Sciences,Tibet Lhasa850000,China)Abstract:Lacking of feed is the main block in Grassland Animal Husbandro in Tibet,the ability of producing feed decided the quality of An­imal Husbands development,artificial grass planting plays a important role in feed production.This study introduc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rtificial grass planting,analyzed existing problems and proposed corresponding strateyy for development.Key wordt:Tibet;Artificial grass planting;Current situation;Existing problems;Swateyy西藏地处青藏高原的西南部,草原面积约0.88亿hm2,主要草地类型为高寒草地。

由于西藏寒冷、的气候特点,西藏草原环境严酷,牧草植物生长低疏,2014年天然草地亩产24.47 A0门,天然严重,产量低、但品质较好,地利性明显、分配021,天然草场满益增长人口产品的需要。

三来,为缓解我区矛盾,我区部通过多种渠道,大发展人工种草,对西藏天然草地生产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仍存许多的问题,特是高寒地区人工种草存一定的素,客、全面地分析西藏人工种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工种草发展,有利于西藏草牧业的发展。

收稿日期:2018-12-26作者简介:(1981-),男,副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西藏牧草育种研究,E-mail:q/0707@。

1西藏人工种草的必要性大力开展人工种草是西藏草地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对提高产、安全,护环境,防土流失、风沙和荒漠化,提高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具重要的。

1.1工加地业经济发展西藏农区人工种证明,燕麦和箭筈豌豆产干草500〜800kg/667m2,是天然草地的20〜32 ,我区工种产的提高,大的产济下较大的经济效益。

天然草地中每增加1%的人工草地,它的产水平提高4%,工地增加到10%,天然草地生产水平可提高1倍031,人工种产业正在为农牧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推动我区草地牧业的发展。

1.2人工原生态,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由于多种原因,我区传统放牧畜牧业发展呈衰・53・技术推,2019年第2期势,根本原因是营养缺乏,,可利用农区和农牧交错土地资源,特是西藏“一江三河”重原和荒滩地,大发展草地补播和人工种草,可提高草地生产力,减轻天然草地载压力,保护我区安全。

1.3工种草可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固土保肥地、灌丛、林地具有显著的防土流失能力。

研究,地面与无地面相比,地面流量47%,冲刷量力%。

生长2年的地拦蓄地的为54%,含沙量70.3 %⑷。

我区一部的中低产田、房空土地,可通过草田轮作、粮复种等方式发展饲草种植业,将提高土壤,固土。

1.4工调节气候与环境条件大面积人工草地比裸地高20%,夏季草地地表温度比裸地低3%〜5%,冬季高6%〜6.5 %051,草地每小时可吸收二氧化碳1.g/m2。

按照每呼出二氧0.9kg,吸收0.75kg,则每100m2的地就可以把呼出的二氧全部还原成氧,可为高寒缺氧的地区增加氧气量,使空气。

2西藏人工种草现状2014年全区存栏总数1861万头(只),其中大牲畜634万(只),羊1190万只061,2014年西藏天然草原可利用面积7716.58万hm2,667m2产24.47kg,天然草地干草总产2832.51万t,人工种草面积11.47万hm2,667m2产鲜草1500kg。

西藏人工种要分为:农区人工种草和牧区工种草。

农区人工种要种植燕麦、苜蓿、青贮、箭筈豌,农区人工种植牧要是、结,作为冬备牧最重要的;牧区人工种要种植披碱、老芒麦、冷地熟禾、小黑麦等,饲草产量:1o西藏人工种植牧草的土地多为荒滩地,客土深30〜50cm。

部为项目支持,部为牧草租用的流转土地开展种植牧草,特是、日地,租的流转土地较多,在拉洛水库的投入,将大加工种草面积,成为我区重要的优质产和良种繁育基地。

西藏源丰富,特是“一江三河”流,普遍存沙,已开发利用的部分土地虽然具表1西藏农区/牧区主栽牧草鲜草产量Tabee1!Feesh gea s yceed oemacn eoeagescn ageccuetueaeand pasto-eaeoeTcbet区域主栽饲草产量(t/hm2)重(t/hm2)农区071青海444燕麦30.00-45.00 6.00-9.00箭筈豌豆39.00〜57.009.00-15.00燕麦+箭筈豌豆43.00-75.007.50-15.00小黑麦30.00〜37.50 6.00-7.50青贮玉米90.00〜130.0012.8-18.57紫花苜蓿40.38〜42.709.34-11.85牧区黑麦草27.00〜37.50 5.40-7.50披碱草13.0〜19.50 2.70-3.90一定的水利灌溉设施,但利用率不高,制约西藏农区牧草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水的问题,由的源与逐年增加的土地面积之间的矛盾,工种的扩大和产草量的增加。

3西藏工在政府支持和项目带动下,西藏人工种草呈现快速发展趋势,全区出集中的千亩、万亩人工草地,高寒牧区牧民种草积极性高,但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一约工种草的发展,工种草收益和农牧民收入。

3.1引进、育多年来,西藏主要依靠引进国牧草品种进行牧产,引进品种的牧草质量参差,部虽然长势较高,但养价值底下,如几年种植较的黑麦;,西藏育出本地的牧草品种,!藏本地优质牧求较大,特是在天然草地播方面尤为重要,西藏本地牧草育种工作亟待加o3.2重种植、轻管理人工种草地块土质普遍较差,重视前期种植,忽管理,缺乏用管理农田的理念开展种植,整地、种处理、播种、田间管理较为,水不足,工种草的产草量和质量较低。

3.规模小、品单一2014年西藏人工种草种植面积占西藏天然草原面积的1.3t,而且稳定。

西藏人工种植牧麦为 的1年、禾本科为主,豆科牧草种植较少,豆科缺乏,大部为单元,种植与散。

•54•:1TIBET JOURNA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3.4度低近几年种植面积的扩大,饲草生产机平有所提高,部地区引进种植和加工,产可全 ,但大部分农(牧)户仍原始的人工收割方式。

4西藏人工种草发展对策4.1加料生产基地建设利用农区荒滩地、重地,加大产基地,支青贮、苜蓿、燕麦、黑麦草、优质种植,推农闲田种草和田轮作,积极引进与研区域特点和不产的品种和生产加工;开展农作物秸杆高效利用示范,推广青贮、黄贮和微贮等处理技术;利,配套农田水利设施,实施科学合理的,基地,高产稳产。

4.2加强草业科技,农牧民缺乏牧草品种、种植、加工等方面的,草业技术知识普低,需加“种、管、收、加”技术,科学种草,积极开展品种、新技术、的示范与推广,开展料作物高产优质技术研究,发示范作o4.3调整饲草种植结构西藏人工种种植多年生牧草为主,大力推广优质豆科牧草种植。

农区地区种植苜2019年第2期技术推,蓿、红,特是苜蓿;牧区可、老麦、无芒雀麦、冷地熟禾、扁冰草、燕麦、小黑麦播;西藏1年牧议播,农区麦和箭筈豌播为主,牧区种植小黑麦、燕麦、青棵(),天然草地补播建议以西藏本地优势牧草品种为主,引进牧草为辅,大力开展本地牧草品种的选育,并进种子繁育。

4.4合、转紧紧结合,推工种草,积极推进标准工种植,加工、畜产品加工企业,提流通、肉品冷链物流配送,产加销对接,提高草产品、肉产品供应和质量安全水平。

文献:011西藏自治区农牧厅•西藏自治区草原资源与生态统计资料0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7:3.02]西藏自治区畜牧兽医学会.《西藏畜牧兽医》汇编,1980-19900)]•03]胡自治•人工草地在我国21世纪草业发展和环境治理中的重要意义0J]•草原与草坪,2000(1):12-15.04]张小鹏.浅谈草原生态监理与实现可持续发展0J]•新疆畜牧业,2005(6):10-11.05]贺会琴•关于陇东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几点思考0J].教育教学论坛,2013(16):115-116.06]西藏自治区•西藏统计年鉴2015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182.07]金涛,尼玛扎西•西藏农区饲草生产技术研究0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