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团队异质性研究综述_黄昱方

合集下载

创业团队异质性对科技型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一个双调节模型共3篇

创业团队异质性对科技型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一个双调节模型共3篇

创业团队异质性对科技型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一个双调节模型共3篇创业团队异质性对科技型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一个双调节模型1创业团队异质性对科技型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一个双调节模型近年来,随着科技领域的不断发展,创业者们也开始涌现。

但现实情况是,大部分科技型新创企业面临巨大风险和挑战。

其中,创业团队的异质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对企业绩效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本文从双调节模型的角度出发,研究创业团队异质性对科技型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

首先,分析了创业团队异质性的内在构成和作用机制。

其次,介绍了双调节模型,并详细探讨了创业团队异质性作为一个调节变量的作用。

最后,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创业团队异质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调节变量的影响范围和作用方式。

创业团队的异质性,指的是在团队成员中存在着不同的技能、知识、经验、背景和价值观等因素。

在科技型新创企业中,创业团队的异质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非常显著。

首先,创业团队的异质性能够带来更广泛的视角和更多的知识资源,从而提高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其次,创业团队的异质性能够促进成员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提高了企业的团队凝聚力和效率。

双调节模型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用于探讨两个变量对第三个变量的影响,并研究其中一个变量作为另一个变量的调节变量的作用。

在本文中,创业团队异质性被认为是一个调节变量,用来研究其对科技型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并探究其他潜在的调节变量。

实证研究表明,创业团队异质性能够显著提高科技型新创企业的绩效,尤其是在具有明确产品定位的企业中,创业团队异质性的作用更为显著。

同时,团队规模和团队组合对创业团队异质性的调节作用也在研究中得到了验证。

总之,创业团队的异质性对科技型新创企业的绩效影响巨大。

采用双调节模型,可以更为准确地探究创业团队异质性的影响机制及其调节作用。

在未来,需要更为深入地研究创业团队的异质性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帮助科技型新创企业更好地发展综上所述,创业团队的异质性对科技型新创企业的绩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在具有明确产品定位的企业中。

团队异质性研究综述

团队异质性研究综述

团队异质性研究综述作者:李慧敏来源:《科学与财富》2017年第09期摘要: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对团队异质性的研究进行了回顾,梳理了团队异质性的概念界定及分类情况的发展历程,并总结了团队异质性与团队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

关键词:团队异质性;分类;团队绩效一、团队异质性概念界定异质性是对个体之间差异的概念化(Williams&O’Reilly,1998;Jackson&Joshi,2004)。

关于异质性的内涵,不同的学者从自己的研究角度给出了相应的定义。

从外国学者研究来看,Bhu(1977)认为,异质性是指团队中人员特点的多元性,是指团队成员在人口统计特征上的分散程度。

Jackson(1991)认为,团队异质性除了包括人口统计学方面的特征,还包括个体的个性等相关属性,主要指团队中成员的态度、教育背景或职能经验等。

Katzenbach和Smith (1993)认为,团队的异质性指的是组成团队的每个人,在自身特点、擅长的领域和对事物的观点看法方面都有所不同,并且这些不同会对团队成员完成团队任务、提升团队绩效产生影响。

lackson,Stone和Alvarez(1993)认为,异质性的定义是团队中的领导者在组建团队时对某些不同属性特征的偏好,并且还提出,这些不同的属性除了包括人口统计学的特征以外,还包括个体的个性等方面的特征;人口统计学的特征是指与生俱来的、从出生就不可改变的特征,例如性别、种族、年龄等,而个人特性则包括了专业背景、教育水平、职能经验等动态特性。

从国内学者来看,王道平(2004)在研究中指出,团队异质性是指团队成员在年龄、性别、专长和职能经验等方面都大不相同,并且得出结论团队异质性与团队绩效显著相关。

刘嘉,许燕(2006)认为,异质性又称多样性,一般是指成员们在自身一些特征方面的分布情况,比如各成员在性别、年龄、种族、职能背景、价值观等方面的特征差异是比较大还是比较小。

这一定义被后来很多学者采用。

创业团队异质性研究综述

创业团队异质性研究综述
18 9 9; T mmo s 1 9 i n , 9 0; K mm ta., 1 9 a e 1 9 0; Vy k r a a-
创业 团队 成员 的必要 条 件 。例如 ,K l a m,S u a , n h m n S ee 和 N r k (9 0 将 创业 团队 界定 为 “ 个 egr ui 19 ) e 两 或 两个 以上 的个 人经 过 构想 和实践 构 想 阶段 后 ,决 定共 同创业并 参 与企 业创 立 的过程 ,且 投 入相 同 比 例的资金 ” 。这个定 义着重 于参与创业 的时 间和资金
n l e a ,19 ) 团队 创业 已 逐 渐取 代 个 人 创 业 al t 1 9 7 , / . 成为 创业 的主要形 式 。创 业 团 队 构成 及 其异 质 性 问 题是创 业团 队研究 的基 础性 问题 。本 文 拟就 近 年来 国内外创业 团队异 质 性 的相 关 研 究进 行 梳 理 ,为创
21 o0年第 l 6期
s i … dT c 眦 e
… 【e R
2 1 o1 o0N .6
文 章编 号 :10 79 (00 1 04 0 0 0— 6 5 2 1 ) 6— 12— 4
创业 团队异质 性 研 究综 述
黄昱方 ,秦 明青
( 江南大学商学院 ,江苏无锡 24 2 ) 1 12
Ab ta t B s d o h td f ee a t a e sr c : a e n te su yo lv n p m,a d t ec n lso f h e e rh 01 ee o e et f oe g n o s r p n o cu in o er s ac 1 h tr g n i o r in a d d me - h t y f t nr p e e r l e m ,wes mma iet re rs a c o txs e eo me t r ge sa d s ot o n so T h trg n i i e t rn ui a c e at u r e e e r h c n e t ,d v lp n o r s n h r mig f ee o e e- z h p c E t. We h p h t u a e a r vd ee e c o e f t r td fh tr g n i fte e t p e e ra a y o e ta rp p rc n p o ie a r fr n ef rt uu e su y o ee o e et o nr rn u lt m. o h y h e i e Ke r s e t p e e r lta h t rg n i ;e t p e e r e fr n e v nu e g o t rc s y wo d : n e r n u a e m eeo e et r i y n r rn u i p r ma c ; e tr r w h p o e s e l a o

创业团队异质性与创新能力研究:文献回顾与整理

创业团队异质性与创新能力研究:文献回顾与整理

卢俊美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摘要:通过文献回顾提炼了创业团队异质性和创新能力的内涵、维度与常用测量方法,梳理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归纳了现有研究中团队异质性对创新能力的直接作用与间接效应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总结与展望。

关键词:创业团队;异质性;创新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2-000040-02一、引言创新是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更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而创业是创新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

随着创业活动在全球范围内的大量出现,创业团队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

沿袭高管团队的研究经验,学术界对创业团队成员异质性及其与创新、创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给予了大量关注。

本文拟就近年来创业团队异质性与创新能力之间关系的研究进行整理回顾,为相关话题的研究提供参考。

二、创业团队异质性的内涵、维度与测量1.创业团队异质性的内涵与维度Finkelstein和Hambrick 1996年提出团队异质性指团队各个成员在主要人口特征以及重要的价值观、认知观念、社会经验等方面存在差异[1]。

以往的研究归纳了团队异质性的诸多内容并不断丰富,包括种族、国籍、性别、年龄,教育水平、工作经验、职能背景、任期,价值观、认知、人格特征、兴趣爱好等。

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维度划分,较为流行的有以下几种方式:按测量的难易、可观察的程度,分为显性与隐性、外在与内在(Jackson,Stone 和Alvarez,1993)、人口统计学特质与深层特质特质(Finkelstein和Hambrick,1996)、易观察与不易观察(Milliken和Martins,1996);按照内容类别分为社会异质性、信息异质性与价值观异质性(Jehn,1999);按照与工作相关程度分为低工作相关与高工作相关(Pell,1999)[2]。

2.创业团队异质性的测量对异质性的测量主要存在两种方式。

一是以个人为对象运用现有成熟量表,通过李克特5级、7级打分法进行主观打分测量,常用的量表基础包括Jehn和Neale 1999年、Zimmerman 2008年、熊立2008年、Amrit 2005年的研究成果;另一种方式是以团队为单位,收集团队各成员信息后采用异质性指数测算团队的异质性水平,其中广泛采用的为Blau(1977)的异质性指数:(1-∑n i-1Pi2),Pi 是某特性第i个类别的比例[3]。

创业团队异质性研究综述_黄昱方

创业团队异质性研究综述_黄昱方

2010年第16期科技管理研究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2010No.16收稿日期:2010-04-07,修回日期:2010-06-30基金项目: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新形势下江苏高端人才引进战略研究”(09JD008)文章编号:1000-7695(2010)16-0142-04创业团队异质性研究综述黄昱方,秦明青(江南大学商学院,江苏无锡214122)摘要: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现有国内外创业团队异质性研究进行梳理,总结创业团队异质性研究的三条脉络以及研究的进展和不足之处。

关键词:创业团队异质性;创业绩效;创业企业成长过程中图分类号:C962文献标识码:AReview on the Heterogeneity of Entrepreneurial TeamHUANG Yufang ,QIN Mingqing(Business School of Jiangnan University ,Wuxi 214122,Jiangsu )Abstract :Based on the study of relevant papers ,and the conclusion of the research on heterogeneity of foreign and domes-tic entrepreneurial team ,we summarize three research contexts ,development progress and shortcomings of ET heterogenei-ty.We hope that our paper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study of heterogeneity of the entrepreneurial team.Key words :entrepreneurial team heterogeneity ;entrepreneurial performance ;venture growth process随着创业活动在世界范围内的大量出现,创业现象正在成为研究的热点。

团队异质性研究回顾与展望

团队异质性研究回顾与展望

团队异质性研究回顾与展望在当今社会,团队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团队成员之间的异质性也越来越受到。

团队异质性是指团队成员在人口统计学、专业背景、经验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这种差异可以为团队带来丰富的资源和创新的思维,但同时也可能带来冲突和沟通障碍。

因此,本文将对团队异质性研究进行回顾与展望,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团队异质性是指团队成员在人口统计学、专业背景、经验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这些差异可以表现在年龄、性别、种族、国籍、教育背景、职业经历等多个方面。

团队异质性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多样性:团队成员在人口统计学、专业背景、经验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属性,这些差异使得团队具有多样性。

相对性:团队异质性是相对于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似性而言的。

尽管团队成员在某些方面存在差异,但他们仍然可以拥有相似的价值观、沟通方式等方面的共同点。

互动性:团队异质性不仅存在于团队成员之间,还表现在他们与团队环境之间的互动。

这种互动可以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但也可能会带来冲突和沟通障碍。

团队异质性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以下是对当前团队异质性研究现状的概述:团队异质性与绩效关系研究:大量研究表明,团队异质性对团队绩效具有重要影响。

适当的团队异质性可以提高团队的创造力和创新性,同时可以促进团队的沟通和合作,从而提高团队绩效。

然而,过度的团队异质性也可能导致冲突和沟通障碍,对团队绩效产生负面影响。

团队异质性形成机制研究:团队异质性形成机制的研究主要的是团队成员的组成和特点如何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可能是由于组织变革、人员流动等原因引起的。

研究团队异质性形成机制有助于理解团队成员之间的互动过程,从而更好地管理团队。

团队异质性管理策略研究:针对团队异质性的管理策略研究主要如何通过有效的管理和干预措施,优化团队异质性,从而提高团队绩效。

这种策略可能包括招聘和选拔合适的团队成员、制定有效的沟通机制、提供培训和支持等。

人格异质性角度的创业团队成员“冲突”关系研究

人格异质性角度的创业团队成员“冲突”关系研究

人格异质性角度的创业团队成员“冲突”关系研究作者:李正文刘彩凤王娟来源:《大东方》2016年第04期摘要:本研究在以往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了理论模型构建的方法,对人格异质性对创业团队成员“冲突”关系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进而揭开了其中的神秘影响“暗箱”,并探讨了态度变量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本研究具有以下贡献:理论上,所提出的理论框架对以后学者在此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参考点;实践上,对创业团队的管理具有重大的切入点,第一,在创业团队成员选择过程中,首先是要对拟选择的成员之前的经验、态度、关键事件、长期所待环境等进行评估,以此推断其所形成的内隐性态度,进而推断其人格特质;第二,内隐性态度的表达或收敛,会受到现时环境的影响,创业者若要更好的管理创业团队关系,则要着重充分利用现时环境的构建。

关键词:人格异质;创业团队;态度0引言创业团队进行开展创业活动相对于创业者个人创业有着天然的益处,比如,能力互补、资源共享、风险共担等。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同时是其短处,若团队成员之间没有一个情感基础或者是沟通机制,又或者是没有一个心理契约,甚至是缺乏团队管理文化,则团队成员之间也就容易引起冲突。

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结果上,而没有深入研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

本研究基于以往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并采用了理论模型构建的方法对人格异质性对创业团队成员“冲突”关系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以便发掘两者内在的作用机制机理。

1理论回顾1.1创业团队Shonk(1982)最早将团队定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为完成任务而协调行动的个体所构成的群体。

国内学者胡桂兰等人认为,创业团队是致力于创建和管理一个新创企业的一群人。

创业团队是联合起来创立一个企业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这些个体有着共同的财务利益,而且在企业的前创业期就已经存在。

Cooney(2005)在完善Kamm等(1990)提出、后经Watson 等(1995)修正的定义的基础上,把创业团队定义为积极参与企业发展且有重大财务利益的两个或更多的人。

创业团队异质性、内部社会资本和创新绩效的关系

创业团队异质性、内部社会资本和创新绩效的关系

创业团队异质性、内部社会资本和创新绩效的关系
朱青松;王平
【期刊名称】《现代商业》
【年(卷),期】2017(000)036
【摘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开展,创业团队形成是关键.本文通过对创业团队异质性、内部社会资本和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探讨了创业团队异质性差异如何通过内部社会资本的调节作用影响创新绩效.
【总页数】2页(P93-94)
【作者】朱青松;王平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商学院四川成都 610064;四川大学商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团队异质性、外部社会资本对团队成员创新绩效影响的跨层次研究 [J], 侯楠;杨皎平;戴万亮
2.创业团队异质性对创业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以团队成员关系为调节变量 [J], 郭见玲;陈进
3.科技型创业团队异质性对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J], 丁奕文; 徐谡
4.东部地区大学生创业团队异质性与团队绩效的关系研究——以创业行为作中介变量 [J], 张子涵
5.高管团队职能异质性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基于创业板企业的实证分析 [J], 朱晋伟;赵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第16期科技管理研究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2010No.16收稿日期:2010-04-07,修回日期:2010-06-30基金项目: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新形势下江苏高端人才引进战略研究”(09JD008)文章编号:1000-7695(2010)16-0142-04创业团队异质性研究综述黄昱方,秦明青(江南大学商学院,江苏无锡214122)摘要: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现有国内外创业团队异质性研究进行梳理,总结创业团队异质性研究的三条脉络以及研究的进展和不足之处。

关键词:创业团队异质性;创业绩效;创业企业成长过程中图分类号:C962文献标识码:AReview on the Heterogeneity of Entrepreneurial TeamHUANG Yufang ,QIN Mingqing(Business School of Jiangnan University ,Wuxi 214122,Jiangsu )Abstract :Based on the study of relevant papers ,and the conclusion of the research on heterogeneity of foreign and domes-tic entrepreneurial team ,we summarize three research contexts ,development progress and shortcomings of ET heterogenei-ty.We hope that our paper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study of heterogeneity of the entrepreneurial team.Key words :entrepreneurial team heterogeneity ;entrepreneurial performance ;venture growth process随着创业活动在世界范围内的大量出现,创业现象正在成为研究的热点。

创业的形式可以分为个人形式的创业和团队形式的创业。

Albach and Huns-dieky (1987)对德国180家创业企业做的调查发现,43%的团队形式创业是成功的,而只有20%的个人形式的创业是成功的。

Picot 等(1989)对德国52家创业企业以销售额作为绩效指标做了调查,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团队创业比个人创业更成功(Cooper&Bruno ,1977;Mayer et al.,1989;Timmons ,1990;Kamm et al.,1990;Vyakar-nam et al.,1997),团队创业已逐渐取代个人创业成为创业的主要形式。

创业团队构成及其异质性问题是创业团队研究的基础性问题。

本文拟就近年来国内外创业团队异质性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为创业团队的研究发展提供参考。

1创业团队的界定1.1创业团队成员的构成关于创业团队(Entrepreneurial Team )的界定,理论界目前尚无定论。

对创业团队界定的焦点分歧主要集中在创业团队的人员构成方面。

早期的观点认为,团队成员是否拥有共同的财务目标,以及是否在企业设立前加入团队,是判断创业团队成员的必要条件。

例如,Kamm ,Shuman ,Seeger 和Nurick (1990)将创业团队界定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经过构想和实践构想阶段后,决定共同创业并参与企业创立的过程,且投入相同比例的资金”。

这个定义着重于参与创业的时间和资金投入,并要求创业成员在创立的企业中拥有相同的股份。

随着创业过程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定义开始强调创业团队成员对创业活动的影响和对创业过程的参与。

Ensley&Banks (1992)、Gartner ,Shaver ,Gatewood 和Katz (1994)提出创业团队还应“包括对战略选择有直接影响的个人”。

Ensley ,Carland 和Carland (1998)则认为个体必须符合三个标准才能成为创业团队的成员:(1)他们一起建立一个公司;(2)有共同的财务利益;(3)对公司的战略选择有直接影响。

Gaylen N Chandler 及Steven H Hanks (1998)则提出,创业过程不应当仅仅限定在企业设立之前,还应当包括企业设立之后的早期阶段。

相应的,创业团队成员也不应仅包括创业准备阶段参与且发挥作用的人们,还应当包括公司成立后执掌公司内部职能的人或是营运前两年加入的主要成员(不包括没有所有权的雇员在内)。

黄昱方等:创业团队异质性研究综述Mitsuko Hirata(2000)强调团队成员的能力以及他们对创业团队所能做的贡献,认为创业团队由那些全部参与且全心投入企业创立过程,并共同分享创业的困难及乐趣的成员组成,该团队的目标是全心全意达成企业的成长,至于律师、会计师等外部专家,他们仅部分参与企业创立,不应算是创业团队成员。

1.2创业团队异质性的内涵早期的团队异质性的研究主要基于团队成员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Tajfel、Turner(1981、1986)提出的社会认同理论奠定了团队异质性研究的理论基础。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对自己所在群体成员身份的认识,是产生群体行为的基础和最低条件,个体对某群体的意识会严重影响他的知觉、态度和行为。

创业团队异质性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扩大了异质性的研究范围和深度。

Finkelstein和Hambrick (1990)认为团队异质性指标既应当包括团队成员之间年龄、性别、种族、教育水平、任期等人口统计学特征的不同,也应当包括成员认知、经验、价值观等深层特质的差异化。

Jackson等人(2003)按异质性测量的难易程度将团队的异质性分为外部的异质性和内部的异质性。

他们认为,创业团队外部异质性是容易观察、测量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包括年龄、性别、种族、经验、教育水平和职业背景等;内部异质性则是不易被观察、判断的特征,是基于认知、价值观、偏好、态度的不同而产生的成员之间的差异化。

研究人员试图寻找创业团队成员的外部及内部异质性对创业过程和创业结果的影响。

2创业团队异质性与创业绩效关系的影响研究Hambrick(1984)最早从团队异质性角度对高管团队成员构成特征和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开辟了团队异质性和企业绩效关系研究的先河。

Hambrick(1997)认为,虽然对高管们的个人特征的认识有时不够完整、不够精确,但根据高管们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可以有效地推测其认知框架。

其后大量的实证研究证明,作为个体的高管以及高管团队成员们的人口统计学特征与组织的战略业绩高度相关(Boeker,1997;D’Aveni,1990;Eisen-hardt&Schoonhoven,1990)。

对创业团队异质性的早期研究,借鉴了高管团队异质性与组织绩效关系研究的方法,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创业团队异质性和创业绩效关系的研究更多地考虑了创业发展过程的特点和团队融合的因素。

针对创业团队异质性与创业绩效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创业团队的外部异质性对创业绩效的影响。

例如,Zenger和Lawrence (1989)发现,年龄相近的团队成员沟通较为顺畅,而团队成员年龄相差较大,则沟通频度降低,不利于创业绩效的提高。

随后O’Reilly、Snyder和Boothe(1993)对24个创业团队研究显示,年龄差异化小的团队更能开展开放式讨论,因而有助于创业绩效的提高。

Wiersema(1992)则发现教育水平、教育专业异质性越大的团队,其经验、技能就越丰富,分析问题的视角也多种多样,因而能够有效地控制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风险,规避不确定性,更有利于促进企业成长。

Reynolds和White(1997)指出,创业团队规模越大,团队成员的经验越不相同,就越有互补性,新创企业获得成功的可能性也越大。

Williams和O’Reilly(1998)认为性别、教育背景、经验等外部异质的创业团队能产生多元的想法和观点,更利于创新,较易产生适当紧张和冲突,更有助于创业团队分析和解决问题,最终会产生较好的决策和绩效。

Cooper和Daily(1996)发现,以团队的形式创业使得创业企业对某个个人的依赖降低,可减弱因该人的能力缺陷或离开对企业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Austin(1997)认为,当创业团队异质性提高时,由于背景不同造成认知架构差异,创业团队成员会对同一情境做出不同的反应,这样就会产生不同的处理方法和认知结果,为创业团队提供多元化的综合效益的可能就会增强。

第二阶段的研究,主要特征仍然是关注外部异质性对创业绩效的影响,但是,学者们在研究过程中开始引入企业发展过程作为调节变量,以期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创业现象的复杂性要求。

Richard (2000)以企业发展状况为调节变量,研究发现当企业处于发展壮大阶段时,种族异质性对企业绩效的提高是有利的,而当企业处于规模缩小时期,种族异质性的作用则是有害的。

Flynn(2001)做了类似的研究,发现创业团队成员年龄、性别和种族等社会属性的差异化在创业团队成立之初有可能导致认知差异化,使团队缺乏合作规范,进而影响团队的工作绩效。

Harrison(2002)认为在创业团队创建初期,那些基于人口统计学特征变量的外部异质性影响着团队功能,但随着团队的成长和发展,成员认知、态度、风险偏好等内部异质性指标对团队绩效和企业绩效产生的影响越来越显著。

第三阶段的研究特征,是关注创业团队内部异质性和外部异质性的交互作用对创业绩效的影响。

Chatman、Polzer、Barsade和Neale(1998)以团队价值观作为调节变量,对258名MBA进行了调查研究。

他们的研究显示当创业团队拥有集体主义价值观时,年龄、教育等人口统计特征多元化对团队生341黄昱方等:创业团队异质性研究综述产力和创造力的正面影响作用更大。

Ely和Thomas (2001)则发现某些突出的外部异质性特征可以使内部异质性发挥作用,因而提出多样化的成员构成对形成创业管理新范式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学者石磊(2008)在回顾了以往创业团队异质性的文献后,把创业团队构成的异质性分为社会属性多元化、信息多元化、价值观多元化、认知风格多元化和职能背景多元化五个方面,他认为在复杂多变的现代环境下创业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团队成员的优势互补。

他的研究显示创业团队职能背景多元化和信息多元化下能够有效弥补团队成员之间的优势互补,有利于促进创业绩效;社会属性多样化和价值观多元化容易发生团队成员之间的人际冲突,不利于创业绩效的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