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常用名词术语、定义
园林专业术语83个

园林专业术语83个1. 客土:更换适合园林植物栽植的土壤。
2.地形造型:一定的园林绿地范围内植物栽植地的起伏状况。
3.栽植穴、槽:栽植植物挖掘的的坑穴。
→坑穴为圆型或方形的称为栽植穴,长条形的称为栽植槽。
4.栽培植:理化性状良好,适宜于园林植物生长的土壤。
→理化性状指土壤理化性质,就是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主要包括土壤的容重、比重、通气性、透水性、养分状况、粘结性、粘着性、可塑性、耕性、磁性等。
5.裸根苗木:挖掘时根部不带土或仅带护心土的苗木。
6.容器苗:将苗木种入软容器(软容器为可降解的材料)中,掩入土中常规养护,移植时连同软容器一起埋入土中。
7.分支点高度:乔木从地表面至树冠第一个分支点的高度。
8.胸径:乔木主干高度在1.3m处的树干直径。
常以“Φ”表示9.地径:树木的树干贴近地面处的直径。
→距离地面高30cm处测量所得的树(苗)木直径。
根据品种不同,有些苗木地径起量部位距离地面30-50cm不等,有些直接贴地皮量(又称基径),常以“d”表示。
10.茎密度:草坪单位面积内向上生长茎的数量。
11.设施空间绿化:建筑物、地下构筑物的顶面、壁面及围栏等处的绿化。
12.栽植基层:非绿地绿化方式的植物栽植基础结构,它包括耐根穿刺防水层、排蓄水层、过滤层、栽植土层等。
13.栽植工程养护:园林植物栽植后至竣工验收移交期间的养护管理。
14.观感质量:园林绿化工程通过观察和必要的量测所反映的工程外在质量。
绿化植物养护术语15.乔木:树体高大(通常6米至数十米),具有明显的高大主干,树干和树冠有明显区分。
16.灌木:没有明显的主干、呈丛生状态的树木,植株一般比较矮小,不会超过6米。
17.藤本:茎细长,缠绕或攀援它物上升的植物。
(1)木质藤本:茎较粗大,木质较硬。
如过江龙,鸡血藤等;(2)草质藤本:茎长而细小,草质柔软。
如鸡屎藤,百部等;(3)缠绕藤本:主枝缠绕它物,紫藤、葛藤等。
(4)攀援藤本:以卷须、不定根、吸盘等攀附器官攀援于它物,如爬山虎、葡萄等。
常见的园林绿化名词解释汇总

常见的园林绿化名词解释汇总1、胸径又称干径,指乔木主干离地表面胸高处的直径,断面畸形时,测取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平均值。
不同的乔木的胸高有差异,不同的国家对胸径的规定也有差别。
我国和大多数国家胸高位置定为地面以上1.3米高处。
通常用Ф来表示。
2、地径也称基径,指土迹处的直径。
共同的认识是指“苗干靠近地表面处的直径”,而实际应用中则是地面以上20公分,也有些要求是离地10cm处。
通常用D来表示3、米径指地面上1米处的直径。
(一般苗农提供的大部分都是这个米径)4、冠幅(冠径)也就是树木整个的宽度,也叫蓬径,通常用P或W来表示。
5、根冠比是指植物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鲜重或干重的比值。
它的大小反映了植物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相关性;在作物苗期,为了给作物创造良好营养生长条件,要促进根系生长,增大根冠比。
具体措施有: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中耕断根、蹲苗等措施,肥水措施是:施磷肥,控水。
6、一年生帽一年生帽,指当年春季经截冠后,萌发生长一年的枝冠大小。
7、截干是对地面以上选定一定高度后,不留主枝,只留主干的一种修剪方法。
8、截冠干茎或粗大的主枝、骨干枝等进行截断的措施。
这种方法有促进树木更新复壮的作用。
9、截枝即把枝条的一部分剪去。
其主要目的是刺激侧芽萌发,抽生新梢,增加枝条数量,多发叶多开花。
10、短截在枝条上选留几个合适的芽后将枝条剪短,达到减少枝条,刺激侧芽萌发新梢的目的。
11、裸根移栽裸根移栽,一般是不带土或带土量极少的移栽方式。
多用于易成活树种或小树种。
12、带坨移栽即带土球移栽。
就是在树木移栽时,根系携带一定大小的原生土和根系的移栽,叫带坨移栽。
这种移栽方式多是大规格树木、成活相对困难、反季节移栽时应用较多。
13、落叶树种是指寒冷或干旱季节到来时,叶同时枯死脱落的树种。
14、常绿树种是指春、夏季时,新叶发生后老叶才逐渐脱落,终年常绿的树种。
15、阔叶树种一般指双子叶植物类的树木,具有扁平、较宽阔叶片,叶脉成网状,叶常绿或落叶,一般叶面宽阔,叶形随树种不同而有多种形状的多年生木本植物。
风景园林基本术语标准

风景园林基本术语标准风景园林是指以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为主要内容,通过园林植物、地形、水体、建筑、道路等元素的布置和组合,创造出具有观赏、游憩、科普、文化艺术等功能的园林景观。
在风景园林的设计、施工和管理中,有一系列基本术语是必须掌握的。
这些术语不仅是行业内的专业名词,也是风景园林工作者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工具。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些风景园林基本术语标准。
1. 绿化。
绿化是指在城市、乡村和工矿企业等建设用地上,通过植树、种草、修建花坛、喷泉等方式,增加绿色植被覆盖面积,改善环境,美化景观的行为。
绿化不仅可以改善空气质量,调节气候,还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增强城市景观的魅力。
2. 园林绿化。
园林绿化是指在城市和乡村中,通过植树、种草、修建花园、湖泊等方式,增加绿色植被,改善环境,美化景观的行为。
园林绿化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品位。
3. 绿地。
绿地是指在城市和乡村中,专门用于种植树木、草坪、花园等绿色植被的区域。
绿地不仅可以美化城市,还可以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促进身心健康。
4. 景观。
景观是指自然或人工环境中,具有一定意义和价值的风景或景色。
景观可以包括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如山水、花园、湖泊、建筑等。
5. 灌溉。
灌溉是指在园林绿化中,通过人工的方式向植物供水。
灌溉可以保证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是园林绿化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6. 绿化带。
绿化带是指在城市和乡村中,为了美化环境、改善生态、防止风沙、净化空气等目的而设置的带状绿地。
绿化带可以有效地改善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7. 园林景观设计。
园林景观设计是指根据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布局,创造出具有美学、观赏、休闲功能的园林景观。
园林景观设计需要考虑植物的选择、地形的处理、水体的设置等因素,是园林绿化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8. 园林施工。
园林施工是指按照园林景观设计方案,进行绿化工程的施工和建设。
园林施工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和经验,保证景观设计方案的顺利实施。
园林绿化常用名词术语、定义

园林绿化常用名词术语、定义1、乔木:乔木是指树身高大的树木,由根部发生独立的主干,树干和树冠有明显区分。
有一个直立主干、且高达5米以上的木本植物称为乔木。
与低矮的灌木相对应,通常见到的高大树木都是乔木,如木棉、松树、玉兰、白桦等。
乔木按冬季或旱季落叶与否又分为落叶乔木和常绿乔木。
乔木类树体高大(通常6米至数十米),具有明显的高大主干。
2、灌木:是指那些没有明显的主干、呈丛生状态的树木,一般可分为观花、观果、观枝干等几类。
常见灌木有玫瑰、杜鹃、牡丹、女贞、小檗、黄杨、沙地柏、铺地柏、连翘、迎春、月季等。
3、藤本:藤本:茎细长,缠绕或攀援它物上升的植物。
茎木质化的称木质藤本。
如北五味子、葛、木通等;茎草质的称为草质藤本。
如何首乌、葎草、栝楼、丝瓜、白扁豆等藤本的分类:(1)木质藤本:茎较粗大,木质较硬。
如过江龙,鸡血藤等;(2)草质藤本:茎长而细小,草质柔软。
如鸡屎藤,百部等;(3)缠绕藤本:主枝缠绕它物,紫藤、葛藤等。
(4)攀援藤本:以卷须、不定根、吸盘等攀附器官攀援于它物,如爬山虎、葡萄等。
4、胸径:胸径是指树木的胸高直径,大约在距地面1.3米处的树干直径。
应测一组垂直交叉的数据,但胸径小于2.5cm以下的则不必测量。
5、冠幅:树冠外缘垂直投影最宽处的距离,一般分为东西冠幅、南北冠幅。
树冠:树木主干以上集生枝叶的部分。
6、花卉:狭义的花卉仅指观花为目的的草本植物;广义的定义指除草本之外,还包括木本植物;观花之外,还包括观叶、观果等植物。
时花:应季节而开放的花卉。
7、植物病害:植物在病原物的侵害或不适环境条件的影响下生理机能失调、组织结构受到破坏的过程。
植物病害是寄主植物和病原物的拮抗性共生;其发生和流行是寄主植物和病原物相互作用的结果。
病虫害防治:对各种植物病虫害进行预防和治疗的过程。
农药: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几种物质混合务及其制剂。
绿化术语

绿化术语1、直生苗-又称实生苗,系用种子播种繁殖培育而成的苗木。
2、嫁接苗-系用嫁接方法培育而成的苗木。
3、独本苗-系地面到冠丛只有一个主干的苗木。
4、散本苗-系根颈以上分生出数个主干的苗木。
5、丛生苗-系地下部(根颈以下)生长出数根主干的苗木。
6、萌芽数-系有分蘖能力的苗木,自地下部分(根颈以下)萌生出的芽枝数量。
7、分叉(枝)数-又称分叉数、分枝数,系具有分蘖能力的苗木,自地下萌生出的干枝数量。
8、苗木高度-常以“H”表示,系苗木自地面至最高生长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9、冠丛直径-又称冠径、蓬径,常以“P”表示,系苗木冠丛的最大幅度和最小幅度之间的平均直径。
10、胸径-常以“Φ”表示,系苗木自地面至1.30米处,树干的直径。
11、地径-常以“d”表示,系苗木自地面至1.20米处,树干的直径。
12、泥球直径-又称球径,常以“D”表示,系苗木移植时,根部所带泥球的直径。
13、泥球厚度-又称泥球高度,常以“h”表示,系苗木移植时所带泥球地部至泥球表面的高度。
14、培育年数-又称苗令,通常以“一年生”、“二年生”……表示。
系苗木繁殖、培育年数。
15、重瓣花-系园林植物栽培,选育出雄蕊瓣化而成的重瓣优良品种。
16、长度-又称蓬长、茎长,通常用“L”表示,系攀缘植物主茎从根部至梢头之间的长度。
17、紧密度-系球形植物冠丛的稀密程度。
通常为球形植物的质量指标。
苗木规格的应用苗木规格的排列以先后次序排列,排在第一位是主要标准,其次均为辅助标准。
确定苗木的实际规格,应先确定主要标准,再确定辅助标准,凡不符合规格的,可按相应标准,降级定价。
整理园林绿化常用名词术语、定义

7.3水池11
7.4园路11
7.5其他11
前言
本规范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规范由昆明市园林绿化局提出并归口。
本规范起草单位:昆明市园林绿化服务中心、昆明市园林绿化局、昆明市园林科学研究所。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何筠、王兴福、李靖、杨纯芬、耿娅迪、孙扬、李浩、杨志杰、李峻红、许万明。
进行枝条短截时,保留剪口芽应向所需方向生长,剪口位置应在剪口芽上1 cm处;
因特殊原因必须对树木进行强剪时,修剪部位应控制在主干分枝点以上;
行道树初植第一分枝点高度为250 cm,通过逐年修剪提升并控制在300 cm左右;
树木修剪时一般应保持自然树形,多主尖时应选留理想主尖,其余竞争枝、向内向上侧枝应予短截。主尖如已损坏,则应选最上轮一健壮主枝扶直,将顶轮其余枝条重剪,其下一轮枝轻剪。偏冠树应将侧向生长太强的主枝及侧枝去大留小,或截去太强的领导枝。一面枝条缺少,可用绳索牵引两侧枝条,补其枝条空樘。
分枝点高度
乔木从地表面至树冠第一级分支点高度。
[CJJ 82,术语2.07]
主干
乔木或非丛生灌木地面上部与分枝点之间的部分,上承树冠,下接根系。
主枝
自主干生出的第一轮,构成树形骨架的粗壮枝条。
侧枝
自主枝生出的较小枝条。
小侧枝
自侧枝上生出的较小枝条。
整形修剪
用剪、锯、疏、捆、绑、扎等手段,使树木长成特定形状的技术措施。
孤植、丛植或群落种植的树木,应根据树木习性和形成自然的景观效果进行整形修剪。
抗寒性差的、易抽条的树种宜于早春进行修剪;有严重伤流和易流胶的树种,修剪应避开生长季和落叶后伤流严重期;植物在发芽萌动后除特殊情况下不应重修剪;
园林绿化名词解释

园林绿化名词解释1.2.3.4.5.6. 胸径:指乔木主干离地表面1.3m处的直径。
地径:也称基径,指起苗时离地表面0.1m处的平均直径冠丛高:指灌木丛地表面至正常生长顶端的垂直高度蓬径:指灌木、灌丛垂直投影面的直径定干高度:指乔木从地面至树冠分枝处即第一分枝点的高度种植土:也称好土,指理化性能好,结构疏松、通气、保水、保肥能力强,适宜于园林植物生长的土壤7. 种植穴(槽):种植植物挖掘的坑穴。
坑穴为圆形或方形称种植穴,长条形的称种植槽8. 土球:指挖掘苗土时,按一定规格切断根系保留土壤呈圆球状,加以捆扎包装的苗木根部9. 裸根苗土:指挖掘苗木时根部不带土或带宿土(即起苗后轻抖根系保留的土壤)10. 修剪:在种植前对苗木的树干和根系进行疏枝和短截。
对枝干的修剪称修枝,对根的修剪称修根)11. 乔木:指有明显主干,各级侧枝区别较大,分枝离地较大的树木12. 灌木:指无明显主干,分枝离地较近,分枝较密的大本植物13. 大本植物:茎有木质层、质地坚硬的植物14. 散生竹:指地面到竹丛间只有一个主干的单根种植竹15. 丛生竹:指自根颈处生长出数根主干的以丛种植的竹16. 绿篱:指成行(片)密植,修剪而成的植物墙可用以代替篱笆、栏杆和墙垣,具有分隔、防护或装饰作用17. 普通花坛:成片种植的花卉或观叶植物,花坛本身无规则图形、图案式样等要求18. 彩纹图案花坛:又称模纹花坛或毛毡花坛,按照花、叶外形、色彩配置成多层次几何图案、文字的花坛19. 造形植物:人为修剪成球、柱、动物等特定形体的植物20. 攀缘植物:指以某种方式攀附于其他物体上生长,主干茎不能直立的植物21. 地被植物:指株丛密集、低矮,用于覆盖地面的植物,包括贴近地面或匍匐地面成长的草本和大本植物22. 植生带:指采用有一定的韧性和弹性的无纺布,在其上均匀撒播种子和肥料而培植出来的地毯式草坪种植生带23. 栽植期养护:指绿化种植工程定额所包含的施工期内的养护。
绿化常用术语

绿化中常用的书面语言从网上所及成文,如有冲突,请见谅!胸径——指乔木离地面1.2 米处的树杆直径,常以“Φ”表示(计量单位为 cm ,下同)。
地径——指苗木离地面 0.3m 处的树杆直径,常以“d”表示。
蓬径——又称冠径,指苗木冠丛的最大幅度之间的平均直径,常以“P”表示。
苗木高度——指苗木露出地表的根茎部至树冠顶部之间的垂直距离,常以“H”表示。
土球直径——又称泥球直径,指苗木移植时根部所带泥球的直径,常以“D”表示。
大树——指胸径在 15cm 以上的常绿乔木和胸径在 20cm 以上的落叶乔木。
行道树——指沿道路或公路旁种植的乔木。
花卉——指具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花灌木、开花乔木以及盆景类植物。
地被植物——指株丛密集、低矮,用于覆盖地面,可保持水土、防止扬尘、改善气候并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植物群体,这类植物分木本地被植物和草本地被植物两大类。
攀缘植物——指攀附于其他物体上生长,主干茎不能直立的植物,也称藤本植物。
草坪——指草木植物经人工种植或改造后形成的具有观赏效果,并能供人适度活动的坪状草地。
暖地型草坪——指热带和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生长的草坪,适于25 ~35°C 。
耐踏性优于冷地型草坪。
冷地型草坪——指温带气候条件下生长的草坪,适于 15 ~20°C 。
耐踏性相对较低,生长迅速,需经常修剪。
混合型草坪——指用二种以上草种混合建植的草坪。
植生带——指采用无纺布或纸,将种子、肥料按播种密度均匀夹在两层布(纸)中间,用机器压紧成卷,使用时需按面积剪好拉平,并固定。
绿篱——指用园林植物成行地紧密种植、并作造型修剪而成的植物墙(篱笆)。
用开花植物栽植、修剪而成的一种绿篱称为花篱。
花境——指由多种花卉及常绿植物交错混合栽植,沿道路形成的花带。
注:色带的概念是什么?丛生竹——指密聚生长在一起,株间间隙小,结构紧凑的竹子,具有很强的观赏价值。
反季节种植——指园林苗木在不适宜其种植的季节(一般在每年的6月、7 月、8 月、12 月、1 月、2 月)种植,视为反季节种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绿化常用名词术语、定义1、乔木:乔木是指树身高大的树木,由根部发生独立的主干,树干和树冠有明显区分。
有一个直立主干、且高达5米以上的木本植物称为乔木。
与低矮的灌木相对应,通常见到的高大树木都是乔木,如木棉、松树、玉兰、白桦等。
乔木按冬季或旱季落叶与否又分为落叶乔木和常绿乔木。
乔木类树体高大(通常6米至数十米),具有明显的高大主干。
2、灌木:是指那些没有明显的主干、呈丛生状态的树木,一般可分为观花、观果、观枝干等几类。
常见灌木有玫瑰、杜鹃、牡丹、女贞、小檗、黄杨、沙地柏、铺地柏、连翘、迎春、月季等。
3、藤本:藤本:茎细长,缠绕或攀援它物上升的植物。
茎木质化的称木质藤本。
如北五味子、葛、木通等;茎草质的称为草质藤本。
如何首乌、葎草、栝楼、丝瓜、白扁豆等藤本的分类:(1)木质藤本:茎较粗大,木质较硬。
如过江龙,鸡血藤等;(2)草质藤本:茎长而细小,草质柔软。
如鸡屎藤,百部等;(3)缠绕藤本:主枝缠绕它物,紫藤、葛藤等。
(4)攀援藤本:以卷须、不定根、吸盘等攀附器官攀援于它物,如爬山虎、葡萄等。
4、胸径:胸径是指树木的胸高直径,大约在距地面1.3米处的树干直径。
应测一组垂直交叉的数据,但胸径小于2.5cm以下的则不必测量。
5、冠幅:树冠外缘垂直投影最宽处的距离,一般分为东西冠幅、南北冠幅。
树冠:树木主干以上集生枝叶的部分。
6、花卉:狭义的花卉仅指观花为目的的草本植物;广义的定义指除草本之外,还包括木本植物;观花之外,还包括观叶、观果等植物。
时花:应季节而开放的花卉。
7、植物病害:植物在病原物的侵害或不适环境条件的影响下生理机能失调、组织结构受到破坏的过程。
植物病害是寄主植物和病原物的拮抗性共生;其发生和流行是寄主植物和病原物相互作用的结果。
病虫害防治:对各种植物病虫害进行预防和治疗的过程。
农药: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几种物质混合务及其制剂。
8、园林树木园林树木是适于在城市园林绿地及风景区栽植应用的木本植物,包括各种乔木、灌木和藤木。
很多园林树水是芘,果,叶、枝或树形美丽的观赏树木。
园林树木也包括虽不以美砚见长,但在城市与矿区绿,艺及风景区建设中能起卫生防护和改善环境作用的树种。
因此,园林树木所包括的范围要比观赏树木更为宽广。
9、孤植:单株树木栽植的配植方式。
10、对植:两株树木在一定轴线关系下相对应的配植方式。
11、列植:沿直线或曲线以等距离或按一定的变化规律而进行的植物种植方式。
12、群植:由多株树木成丛、成群的配植方式。
13、地被植物:株丛密集、低矮,用于覆盖地面的植物。
14、攀缘植物:以某种方式攀附于其他物体上生长,主干茎不能直立的植物。
15、温室植物:在当地温室或保护地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的植物。
16、行道树:沿道路或公路旁种植的乔木。
17、绿篱:成行密植,作造型修剪而形成的植物墙。
18、花篱:用开花植物栽植、修剪而成的一种绿篱。
19、花境:多种花卉交错混合栽植,沿道路形成的花带。
20、植物:是生物界中的一大类。
一般有叶绿素,没有神经,没有感觉。
分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种子植物又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有30多万种。
21、园林植物养护管理:对园林植物采取灌溉、排涝、修剪、防治病虫、防寒、支撑、除草、中耕、施肥等技术措施。
22、修剪:园艺作物栽培管理工作之一,通常包括除萌、短截、剪梢、刻枝、摘心等操作。
可以通过此项过程将植物修整成需要的形状,从而达到增加产量、提高品质之目的。
23、花蕾期:植物从花芽萌动到开花前的时期。
24、叶芽:形状较瘦小,先端尖,能发育成枝和叶的芽。
25、花芽:形状较肥大,略呈圆形,能发育成花或花序的芽。
26、不定芽:在枝条上没有固定位置,重剪或受刺激后会大量萌发的芽。
27、生长势:植物的生长强弱。
泛指植物生长速度、整齐度、茎叶色泽、植株茁壮程度、分蘖或分枝的繁茂程度等。
28、行道树:栽植在道路两旁,并构成街景的树木。
29、古树名木:树龄达百年以上或珍贵稀有,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以及具有重要科研价值的树木。
30、地被植物:指植株低矮(50cm以下),用于覆盖园林地面的植物。
31、分枝点:乔木主干上开始出现分枝的部位。
32、主干:乔木或非丛生灌木地面上部与分枝点之间部分,上承树冠,下接根系。
33、主枝:自主干生出,构成树型骨架的粗壮枝条。
34、侧枝:自主枝生出的较小枝条。
35、小侧枝:自侧枝上生出的较小枝条。
36、春梢:初春至夏初萌发的枝条。
37、园林植物养护管理:对园林植物采取灌溉、排涝、修剪、防治病虫、防寒、支撑、除草、中耕、施肥等技术措施。
38、整形修剪:用剪、锯、疏、捆、绑、扎等手段,使树木长成特定形状的技术措施。
39、冬季修剪:自秋冬至早春植物休眠期内进行的修剪。
40、夏季修剪:在夏季植物生长季节进行的修剪。
41、伤流:树木因修剪或其它创伤,造成伤口处流出大量树液的现象。
42、短截:在枝条上选留几个合适的芽后将枝条剪短,达到减少枝条,刺激侧芽萌发新梢的目的。
43、回缩:在树木二年以上生枝条上剪截去一部分枝条的修剪方法。
44、疏枝:将树木的枝条贴近着生部或地面剪除的修剪方法。
45、摘心、剪梢:将树木枝条剪去顶尖幼嫩部分的修剪方法。
46、施肥:在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中,为补充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而采取的肥料施用措施。
47、基肥:植物种植或栽植前,施入土壤或坑穴中以作为底肥的肥料,多为充分腐熟的有机肥。
48、追肥:植物种植或栽植后,为弥补植物所需各种营养元素的不足而追加施用的肥料。
49、病虫害防治:对各种植物病虫害进行预防和治疗的过程。
50、人工防治病虫害:针对不同病虫害所采取的人工防治方法。
主要包括饵料诱杀、灯光诱杀、潜所诱杀、热处理、截止上树、人工捕捉、挖蛹、摘除卵块虫包、刷除虫卵、刺杀蛀干害虫以及结合修剪剪除病虫枝,摘除病叶病梢、刮除病斑等措施。
51、除草:植物生长期间人工或采用除草剂去除目的植物以外杂草的措施。
52、灌溉:为调节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满足植物对水分的需要而采取的人工引水浇灌的措施。
53、排涝:排除绿地中多余积水的过程。
54、返青水:为植物正常发芽生长,在土壤化冻后对植物进行的灌溉。
55、冻水:为植物安全越冬,在土壤封冻前对植物进行的灌溉。
56、冠下缘线:由同一道路中每株行道树树冠底部缘线形成的线条。
57、黄土不露天:利用草坪等地被植物或树皮等其它材料,对绿地内和树冠下的裸露土地进行覆盖,以期达到绿化、美化、抑尘和保墒的目的。
花卉学名词58、草本植物:一年生或多年生植物,地面上没有宿存的茎。
59、插花:以切花为材料,经过设计将花材进行剪裁、造型,再插入容器中所创作的一种装饰品。
从类型上可以分为钵花、花环、花篮、花束、瓶花等;从用途上可以分为礼仪插花、艺术插花等;从花材上可以分为干花插花、鲜花插花等;从风格上可以分为东方式插花、西方式插花等。
60、干花:亦称干燥花。
是将人工培养或野生状态的花卉经过干燥处理后所获得的一种花卉装饰品。
干花生产始于17世纪初的欧洲,自1950年后,干花在世界上日趋流行。
它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保持自然姿色的天然干燥花,二是经过人工处理的手工干燥花。
61、根系:植物地下部所有根的总称为根系。
其一般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两种类型,直根系有发达的主根,而须根系没有发达的主根。
62、果:被子植物的花经过传粉、受精之后,由雌蕊或有花的其它部分参与而形成的,具有果皮与种子的器官。
63、花:被子植物特有的繁殖器官,在一个缩短的轴上,具雌蕊或雄蕊,有时两者兼备。
64、花卉:花草的总称,指具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木本植物。
花卉一词最早出现于589~636年间的《梁书•何点传》中:“园中有卞忠冢,点植花卉于冢侧”,以后在中文文献中较少出现。
自20世纪20年代,“花卉”一词随同日本园艺书籍又传到中国,其应用也日渐普及,现花卉已成为观赏植物的同义词,在很多场合下可以通用。
65、花期:指一朵花所开放的时期,亦指一种植物群体花朵所开放的持续时间。
66、花葶:指一个无叶的总花梗。
67、花序:是指花在茎上的着生序列。
花序可分为无限花序和有限花序两类。
前者花轴下部或外围的花朵先开,逐渐向顶端或中心发展,花轴可继续向上生长。
后者顶端或中心的花朵先开,逐渐向基部或外围发展,花轴不能继续伸长。
根据无限花序的花轴分枝与否,又可将其分为简单花序和复合花序两类。
简单花序包括总状花序、穗状花序、柔荑花序、肉穗花序、伞形花序、伞房花序、篮状花序、隐头花序。
复合花序包括复穗状花序、复伞房花序、圆锥花序。
有限花序包括单歧聚伞花序、多歧聚伞花序、二歧聚伞花序。
68、茎:指蕨类植物、种子植物,这些维管植物由胚芽发育而来的体轴部分。
69、块根:指储藏养料用的块状增大根。
如大丽花、花毛茛等植物均具块根。
70、块茎:指一种短而肥厚的地下茎。
菊芋等植物具块茎。
71、鳞茎:一种球形或扁球形的变态茎,由肉质鳞片和一个变形的芽所组成,通常在地下生长。
如百合、朱顶红等均具鳞茎。
72、品种:经过人工选择而形成遗传性状比较稳定、种性大致相同、具有人类需要的性状的栽培植物群体。
品种是一种生产资料,是人类进行长期选育的劳动成果。
品种是种质基因库的重要保存单位,也是目前花卉栽培的主要应用单位。
73、切花:指采摘下的茎、叶、花、果等供装饰之用的植物材料。
主要分为切花、切叶、切枝、切果四类。
具有应用面广、适用性强的特点,是目前花卉商品主要的销售形式。
广泛用于各类花卉装饰品,例如花篮、花环、头饰、瓶花等。
74、球根:指草本植物所具有膨大的变态根或茎。
球根能以休眠状态经过不良环境,待条件适宜后再重新萌芽生长。
根据其形态特征,通常可分为根茎、块根、鳞茎、球茎等几大类。
75、球茎:指一种肉质、鳞茎状的变态茎,外面常被有具鞘状的苞片,芽位于苞片内。
如唐菖蒲、小苍兰等植物均具球茎。
76、肉质植物:亦称多肉植物。
指具有庞大贮水组织的植物,通常分为肉叶植物与肉茎植物两类,前者主要有景天科植物,如景天、莲花掌、一串珠等;后者主要有仙人掌科植物,如令箭荷花、昙花、仙人掌等。
很多肉质植物的光合作用是通过景天酸代谢进行的。
77、完全肥料:含有氮、磷、钾三要素及其他营养元素的肥料。
多数有机肥与少量无机肥均属于完全肥料。
78、休眠:指在植物生活史中,生长停止或延缓到一种不易测出程度的状态。
79、芽:指一片叶、一朵花或一个枝的幼嫩状态。
80、叶:指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与蒸腾作用的器官,着生于茎的节上,由叶肉与叶脉组成。
81、营养繁殖:由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形成新个体的一种的繁殖方法。
在花卉栽培中,利用这种通过植株营养器官再生能力而形成新个体的繁殖方法被普遍采用。
例如扦插、压条等均是常见的营养繁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