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机舱内降噪技术研究_虞汉文

直升机舱内降噪技术研究_虞汉文
直升机舱内降噪技术研究_虞汉文

降噪工程处理方案

莆田市新旺隆混凝土有限公司 噪 声 治 理 工 程 编制计单位:莆田科龙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一五年三月0日期:二 目录 一、项目概况 (2)

二、设计依据及设计标准 (2) 2.1设计依据 (2) 2.2设计原则 (3) 2.3设计标准 (3) 三、主要技术措施 (4) 3.1声屏障的设计 (4) 四、工程内容 (5) 五、售后服务承诺 (5) 六、工程实例 (7) 七、声屏障结构图 (11) 八、工程预算表 (11) 一、项目概况 该项目位于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目前现状为搅拌站内车辆进、出地磅时的振动声、砂石车御货时挡盖的碰撞声以及站内铲石子时与地面摩擦所发出来的声音,由于建厂时环保并未做相应的治理措施,噪声通过空气、底部直接传导到外面,给周围居民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贵司领导为了响应环保的要求,委托我司针对该设备产生的噪声进行治理,防止干扰附近工作、生活等。我司技术人员经过现场勘察,掌握完整的信息后进行择选最优最经济的处理措施: 二、设计依据及设计标准

2.1设计依据 1.《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 3、《工业企业噪声测量规范》GBJ12288; 4、《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 5、《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GB/T14623; 6、《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 7、《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标准》GB12348-2008; 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1987; 9.《噪声控制工程》; 10.《通风工程》; 13 / 2 11.《热力设备及管道保温》93R421; 12. 现场情况以及用户提供的监测报告; 13.我司治理类似工程的经验数据; 2.2设计原则 2.2.1 首先应根据现场测量的声源倍频带数据作为消声、隔声的计算设计依据;同时,也应结合设备的性能指标、技术参数对房间的降噪设计进行整体性考虑。 2.2.2 对房间的噪声治理措施不得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操作和维护。 2.2.3 应做到整体设计的科学性与经济性的最优化。 2.3设计标准

全频段振动噪声计算软件VAOne

PAM-V A One 定义几何 ·从输入现有CAD(IGES, CATIA, PROE, SAT, STEP)或有限元(UNV, BDF)模型或 ·从零创建:首先创建SEA子系统,然后划分系统中必要的区域的网格 定义材料属性 材料和属性定义并存储在基于电子表格的浏览器窗口中,并与三维窗口完全相关联。这些可以手工或自动从有限元BDF文件读入。更广范围的材料和属性可以包括下列内容进行模拟: ·流体;各向同性固体;正交各向异性固体;粘弹固体;纤维;泡沫材料 ·梁,均匀,三明治;复合材料,单层板,加筋肋 ·完全支持定义和编辑NASTRAN材料和物理属性卡

创建子系统 在非常容易使用的图形用户界面(GUI)下高效创建有限元和SEA子系统。提供内置的非结构网格划分功能(自动在SEA 和有限元子系统间进行转换),并有网格粗化和细化的功能。子系统支持: ·完备的结构和声学流体SE子系统库 ·有限元结构子系统 ·可以对所有SEA面板子系统施加拉伸,压缩和流体载荷 ·SEA半无限流体 连接子系统 完备的点,线,面连接库用于耦合任意数量的有限元和SEA子系统。子系统自动使用专门用来连接子系统的“AutoConnect”连接功能。 ·完全支持手工和用户定义连接 ·可以扩展支持边界元 创建载荷,约束和传感器 在有限元和SEA子系统创建载荷和约束,载荷和约束包括: ·施加到有限元或SEA子系统上的无关联的点力和力矩 ·有限元和SEA子系统上大量的随机分布的压力载荷库:扩散声场,湍流边界条件,传播波场 ·用户定义输入功率 ·测量的能量或工程单位约束 对模型中任何必要的有限元模态增加多个结构传感器(虚拟加速度计)

基于Matlab的主动降噪实验(优.选)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实验三主动降噪实验 指导老师:王旭永 小组成员:吴淑标5110209352 汤剑宏5110209355 朱安林5110209344

目录 一、实验目的 (1) 二、实验原理 (1) 三、实验仪器 (3) 四、实验步骤 (4) 五、实验过程 (5) 六、程序代码及解释 (7) 七、实验数据观察及解释 (10) 八、误差分析 (11) 九、实验感想 (12)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噪声的基本概念; 2. 了解工程中处理噪声的常规方法; 3. 掌握主动降噪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4. 通过实验模拟主动降噪,分析降噪效果。 二、实验原理 主动降噪(主动噪声控制),又称为有源噪声控制。早在1933年就由德国物理学家Paul Lueg提出了。其主要依据了声波的干涉原理,来消除噪声。主动降噪的基本原理图如图1所示: 图1 主动降噪的原理 简单的说就是用传感器检测噪声信号,通过控制系统反馈给次声源,由次生源发出与原噪声信号频率相同、幅值大小相同、相位相反的声信号,根据声波叠加原理,达到一种降噪的效果。其逻辑程序框图如图2所示: 图2 主动降噪逻辑框图

主动降噪,习惯上可以进行如下分类: 1)有源声控制和有源力控制; 2)单通道有源控制和多通道有源控制; 3)非自适应有源控制和自适应有源控制。 对于有源噪声控制系统而言,也可以这样分类: 1)模拟系统和数字系统; 2)前馈控制系统和反馈控制系统; 3)单通道系统和多通道系统。 主动降噪的实现: 以单通道有源噪声控制系统为例,这里也分非自适应有源噪声控制系统和自适应有源噪声控制系统。 1)自适应有源噪声控制系统: 该系统一般由初级声源、自适应控制器、次级声源和误差传感器组成。其特点是控制器带反馈,并具有自适应控制算法,控制器多为数字控制器。这种系统适用的范围宽,相对灵活,但其结构复杂,实现难度加大,成本增加。本系统原理图如图3所示: 图3 自适应有源噪声控制系统 本实验主要采用此种控制方式。 2)非自适应有源噪声控制系统: 该系统一般由初级声源、控制器、次级声源和传感器组成。其特点是控制器不带反馈,可以是模拟控制器,也可以是数字控制器。这种系统适用的范围有限。影响主动降噪性能的主要因素: 1)初级声源的类型与特征:

中央空调降噪处理方法

中央空调噪声源 (1)空调器及风机盘管等设备运转及设备振动产生的机械噪声。 (2)冷冻动水在冷冻水管内流动产生水流声及水管振动产生的噪声。 (3)空气在风管内流动摩擦振动产生的噪声。 (4)空气从送风口喷出形成风声。 (5)外界其他噪声源与上述噪声源可能产生的共鸣声。 中央空调主要噪音设备 (1)平时通风:排风机、送风机。 (2)空调系统:制冷机组、循环水泵、冷却塔、空调末端(风机盘管、空气处理机组)。 降低中央空调噪音办法 降低中央空调噪音办法一:采用合理的空调形式来降低噪声。 降低中央空调噪音办法二:为减少风声及水流声,应采用合适的风速及冷冻水流速,主风管风速应≤4m/s,支管风速应≤3.5m/s,冷冻水流速控制在1.5m/s左右。 降低中央空调噪音办法三:择合适的低噪声设备 除合理地设计空调系统气流组织形式外,选用质量先进的低噪声设备、控制风管及冷冻水管的流速也是降低空调系统噪声的关键。新风机设备、风机盘管设于公共场区或办公区、休息区内,其噪声可直接传到人群中,因此必须选用质量好、噪声低的产品。 降低中央空调噪音办法四:用合理的施工方法以降低噪声还是主要的措施,具体可从以下儿方面考虑: A、设备安装:新风、空调机采用阻尼弹簧减振器安装,风机与风管连接采用软连接,新风机与水管连接采用软接头,风机盘管采用弹簧吊钩,风机盘管与水管连接采用软管。在空调机房内进行吸音处理,比如住空调机房内采用隔声材料做成围护结构,以防止设备噪声的外传,或在机房内贴吸声材料,采用凹凸形立体吸声板,做机房的墙面或吊顶板,以增强吸声效果,机房也尽量减少门窗,必须使用的门窗也应采用吸声Iq窗或吸声百叶窗,以尽量减少设备噪声的外传。 B、水管安装:水管安装要严格执行国家规范,冷冻水主干管及冷却水管吊架要采用弹簧减振吊架,而且吊架不能固定在楼板上,应尽量固定在梁上,或任梁与梁之间架设槽钢横梁固定。水管穿过楼板或过墙必须采用套管,且套管与水管之间要用不燃材料填封。 C、风管安装:风管制作安装要严格执行国家规范进行施工,在风机进出口安装阻抗消声器,新风进口采用消声百叶,风管适当部位设置消声器,风管弯头部位设置消声弯头,空调和新风消声器的外部采用优质保温材料保温。与静压箱一样内贴优质吸音材料。由于送回风管均采用低风速、大风量以降噪声,风管截面积都比较大,如果风管安装强度及其整体刚度不够,就会产生摩擦及振动噪声,建议风管吊架尽可能采用橡胶减振垫,确保风管不产生振动噪声。 D、冷冻水管主管支架安装:比如某工程水管主管管径较大,且有轻微振动,根据我在多年来的安装工程的实践经验,发现噪音可能会沿冷冻主管传递,出口处一般可达到70dB~80dB,距出口20m后可降至50dB。而传来的轻微振动,沿刚性导体将无限传递。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对设备运行带来一定的伤害。经过同行们的研究、试验,对刚性支架作出改进,即在原主管刚性支架上加弹簧减振器,这样使得噪音及振动得到有效消除。即噪音及振动在楼板与刚性支架之间的弹簧减振器得到有效控制。 降低中央空调噪音办法五:增大出风口面积,降低风速的试处理,使该空调风机盘管的送风噪声得到较好的控制。 降低中央空调噪音办法六:有效控制房间内国家允许噪声标准,可从以下几方面去控制:

处理主动降噪耳机设计

处理主动降噪耳机设计的两大挑战 耳机主动降噪(Active Noise Cancellation) 的基本概念并不复杂,但如何实现高品质的降噪效果却并不简单,特别是滤波电路的设计及生产过程控制更加关键。本文针对ANC耳机设计者所遇到的困难,针对性地讨论如何采用创新技术进行滤波器及量产时调节,设计及生产高性能的降噪耳机。 两种结构的ANC系统的选择 主动降噪,是指采集环境噪音,并产生与噪音反相的信号用耳机等装置回放,用以抵消噪音的技术。通常,主动降噪技术与被动降噪技术(采用吸音或隔音材料来降低进入耳朵声音的强度)相结合,以产生最佳的降噪效果。 典型的降噪系统由下列部份组成: ● 用以采集噪音的麦克风系统; ● 电子控制部份,用以处理声音信号,并生成降噪信号; ● 喇叭系统,用以产生降噪声音信号。 大部分ANC系统采用两种主要结构中的一种:前馈式或反馈式。在前馈式系统(如图1)中,采样麦克风位于耳机外部,用以采集进入耳机的噪音,喇叭用以播放反相信号,用以抵消噪音。前馈系统通常用于入耳式耳机设计。在反馈式系统(如图2)中,麦克风位于耳机内部,采集所谓“误差信号”,这就是说,麦克风采集了正常播放的音乐信号与残留噪音混合的信号,把正常播放的音乐信号减去后,就得到残留的噪音。通过恰当的反馈电路,可以使误差信号与正常音乐的差别尽可能的小,也就是说,降低了噪音。 在前馈系统中,由喇叭产生的用以抵消噪音的声音称之为反相声音(anti-phase sound),因为要实现两个声音最好的抵消效果,必须幅度相同,相位相差180度(反相)。

如图3所示,从麦克风到位置A,组成了降噪回路。这个降噪回路的传递函数必须被精确测量,因为在电声系统中,各种衰减及延时必须被考虑到。换句话说,噪音从被麦克风捕获并通过信号处理到喇叭回放再传到耳道必须与噪音从耳机外部穿过耳机再传入耳道保持一致。另外,因为耳机吸音材料所造成的被动降噪作用,麦克风在耳机外部捕获的噪音与真正穿过耳机传入耳道的的噪音并不完全一致。在此,电子处理电路G(W)必须这些在整个降噪回路中的衰减及延时进行补偿。 反馈式工作原理有些不一样。反馈式处理旨在衰减在A点(图4)的残留噪音。反馈式设计必须要非常小心,在相应的频率范围内,必须进行负反馈设计从而降低残留噪音。同时,必须小心过滤其余频率范围信号,特别是高频部份。这是因为由于延时引起的相们改变将会随着频率的升高而增大,一旦相位差大于60度,负反馈将会变成正反馈。这将引入严重的声学问题—高频噪音甚至是高频震荡引起啸叫。与前馈系统相同的是,精确的声学测量是非常重要的。测量结果将被计算并用于补偿降噪回路中的各种衰减与延时。 前馈式耳机设计 前面讨论了ANC系统在理想情况下如何工作。对设计人员来说,真正的目标是在现在世界里如何获得尽可能好的性能。以下为一个实际的例子,用以描述如何进行设计ANC耳机。

机场飞机噪声预测

机场飞机噪声预测 1.1.1 机场噪声预测方法 1.1.1.1 方法概述 1.1.1.2 模型调整方法 1.1.2 WECPN的预测计算 1.1. 2.1 计算斜距 1.1. 2.2 查出EPNL 1.1. 2.3 EPNL修正 1.1. 2.4 计算平均EPNL 1.1. 2.5 计算出WECPN 1.1.3 所需收集的资料 1.1.1机场噪声预测方法 1.1.1.1 方法概述 对新建机场,可直接使用模式计算出各网格点在预测年份的WECPN(根据该年份的飞机类型、班次)。从而画出等声级线图,计算影响范围、程度和人口数量。 对改扩建机场,须进行现状评价。首先直接使用模式计算出各网格点的WECPN(根据现行的飞机类型和班次),作出等声级线图,在70dB等值线范围内,选出8-10个现状监测点(按跑道两侧、两端,以及远近、关心点、便于蹲点监测等原则),在这些监测点对现有每一种机型的起、降状态分别进行三次以上监测(计算出其EPNL)。同时也按数学模型计算这些监测点同一机型的起降EPNL,与监测值对比后,调整计算模型。以调整后的预测模型按当前飞机类型、班次计算所有网格点的WECPN,作为当前飞机噪声的影响分布;以调整后的模型计算任一年份各网格点的WECPN(根据该年份的飞机类型、班次),作为该年份的预测值。 1.1.1.2 模型调整方法 设想模型预测函数为F(x,y,z,Type,Station),函数值是测点位置和机型Type与起降状态Station的变化结果,但对某一机型的某一种起降状态,则只与测点位置有关,模型函数为f(x,y,z)。对某一机型的某一种飞行状态,设想各监测点的计算值与监测值有以下关系:L实测=K L监测+m 代入各监测点的监测值和计算值,用最小二乘法算出该种机型的某种飞行状态下的调整参数K、m。 用调整后模型对每一个网格点进行计算时,对每一种机型的每一种起降状态用相应的K、m调整。当然,如果某一网格点位置较为特殊(如处于声影区)则须进行适当处理。

基于-Matlab的主动降噪实验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实验三主动降噪实验 指导老师:王旭永 小组成员:吴淑标5110209352 汤剑宏5110209355

朱安林5110209344

目录 一、实验目的 (1) 二、实验原理 (1) 三、实验仪器 (4) 四、实验步骤 (5) 五、实验过程 (5) 六、程序代码及解释 (9) 七、实验数据观察及解释 (14) 八、误差分析 (15) 九、实验感想 (16)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噪声的基本概念; 2. 了解工程中处理噪声的常规方法; 3. 掌握主动降噪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4. 通过实验模拟主动降噪,分析降噪效果。 二、实验原理 主动降噪(主动噪声控制),又称为有源噪声控制。早在1933年就由德国物理学家Paul Lueg提出了。其主要依据了声波的干涉原理,来消除噪声。主动降噪的基本原理图如图1所示: 图1 主动降噪的原理 简单的说就是用传感器检测噪声信号,通过控制系统反馈给次声源,由次生源发出与原噪声信号频率相同、幅值大小相同、相位相反的声信号,根据声波叠加原理,达到一种降噪的效果。其逻辑程序框图如图2所示:

图2 主动降噪逻辑框图 主动降噪,习惯上可以进行如下分类: 1)有源声控制和有源力控制; 2)单通道有源控制和多通道有源控制; 3)非自适应有源控制和自适应有源控制。 对于有源噪声控制系统而言,也可以这样分类: 1)模拟系统和数字系统; 2)前馈控制系统和反馈控制系统; 3)单通道系统和多通道系统。 主动降噪的实现: 以单通道有源噪声控制系统为例,这里也分非自适应有源噪声控制系统和自适应有源噪声控制系统。 1)自适应有源噪声控制系统: 该系统一般由初级声源、自适应控制器、次级声源和误差传感器组成。其特点是控制器带反馈,并具有自适应控制算法,控制器多为数字控制器。这种系统适用的范围宽,相对灵活,但其结构复杂,实现难度加大,成本增加。本系统原理图如图3所示:

主动降噪技术概述

主动降噪技术概述 目前,在降噪耳机领域,比较流行的有被动式噪音控制(Passive Noise Control, PNC)和主动式噪音控制(Active Noise Control, ANC)两种。 被动式噪音控制,也称物理噪音控制,即物理降噪。物理降噪耳机指的是物理隔离,通过好的外形设计或者入耳式紧贴耳道,创造一个密闭的空间将外界的声音阻挡在耳朵外面,以此来达到消减噪音的效果。 物理降噪原理:利用外部硬质材质和内部的填充材质以堵塞声音进入人耳,能起到一定的隔离与吸收噪音的作用。 这种物理降噪的方式,简单常见,易于实现。只是物理降噪针对高频段噪音的屏蔽效果明显,对于中低频噪音则显得有点束手无策。在800Hz或更低频率的噪音范围,物理降噪则发挥不了好的作用。另一方面,物理降噪耳机在隔离外界环境噪音的同时,把人声部分的声音同时阻隔掉,使用被动式的耳塞来降噪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主动式噪音控制,也称主动降噪,这种降噪方式是相对于被动式降噪而言的。主动降噪耳机运用了高灵敏度的声学麦克风采集周围的噪音,然后通过内置的处理器实时运算出一个与噪音完全相反的声波来抵消噪音,从而达到抵消噪音的效果。 主动降噪基础原理:所有声音都由一定的频谱组成,主动降噪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对已经存在的噪声进行主动对抗和消除,与传统被动防御降噪不同,主动降噪技术通过技术手段,生成一组与所要消除的噪声相位相等的反相声波,将噪音中和,达到降噪的目的。 主动降噪耳机分类: 1.前馈式主动降噪:将麦克风暴露在噪声中,与喇叭隔离 2.反馈式主动降噪:将麦克风放置在尽可能接近喇叭的地方 3.前馈与反馈结合式:同时有两个麦克风,一个与喇叭隔离,另一个与喇叭接近 主动降噪耳机原理主要分为三步: 1.运用高灵敏麦克风为传感器,对外界环境噪音(主要为高频噪音)进行采集及分析; 2.实时运算采集到的噪音声波的波频,生成反向的声波,呈180度的两种声波结合之后,互相抵消; 3.声音进入人耳时,由于噪音和反向声波的相互抵消,达到消除噪音效果。

【CN110017260A】用于冰箱的主动降噪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251988.1 (22)申请日 2019.03.29 (71)申请人 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 区莲花路2163号 (72)发明人 周斌 束仁志 万春旭 汪良树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1253 代理人 冯子玲 (51)Int.Cl. F04B 39/00(2006.01) F04B 51/00(2006.01) F04B 49/06(2006.01) F25D 23/00(2006.01) F25D 29/00(2006.01) (54)发明名称 用于冰箱的主动降噪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冰箱的主动降噪系统及 其控制方法,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本发明包 括噪音采集单元、降噪前声音检测单元、降噪振 动单元、反馈单元和噪音处理单元;所述噪音采 集单元、降噪前声音检测单元和反馈检测单元均 向噪音处理单元传输噪音信息,噪音处理单元向 降噪振动单元传输降噪振动单元控制信息。本发 明通过噪音采集单元和降噪前声音检测单元收 集冰箱的噪音信息,并根据噪音信息控制降噪振 动单元进行反向振动,达到对冰箱进行主动降噪 的目的,通过反馈检测单元检测降噪效果并进行 反馈,提高噪音处理单元对降噪振动单元控制的 精准度。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CN 110017260 A 2019.07.16 C N 110017260 A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110017260 A 1.用于冰箱的主动降噪系统,包括噪音采集单元、降噪前声音检测单元、降噪振动单元、反馈检测单元和噪音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噪音处理单元分别与噪音采集单元、降噪前声音检测单元、降噪振动单元和反馈检测单元电性连接;所述噪音采集单元、降噪前声音检测单元和反馈检测单元均将采集到的噪音波形及噪音音量数据传输给噪音处理单元;所述噪音处理单元将降噪振动控制信号传输给降噪振动单元; 所述噪音采集单元设置在冰箱压缩机舱室内,用于监测压缩机实时噪音波形及噪音音量;所述降噪前声音检测单元、降噪振动单元和反馈检测单元均设置在压缩机舱室向外传播噪音的通道内;所述降噪振动单元设置在通道中间位置,所述降噪振动单元通过反向振动抵消噪音振动;所述降噪前声音检测单元设置在降噪振动单元与噪音采集单元之间,且所述降噪前声音检测单元设置在靠近降噪振动单元的位置,所述降噪前声音检测单元用于检测通道中间位置噪音波形及噪音音量;所述反馈单元设置在通道出口处,用于检测通道出口处噪音的波形及噪音音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冰箱的主动降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噪音处理单元包括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集成在冰箱的控制模块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冰箱的主动降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检测单元与降噪振动单元之间设置有隔音板。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用于冰箱的主动降噪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S01:所述噪音采集单元采集压缩机舱室内的噪音波形和噪音音量,并将噪音波形信号和噪音音量信号数据传输给噪音处理单元; SS02:所述降噪前声音检测单元检测通道中间位置的噪音波形和噪音音量,并将噪音波形信号和噪音音量信号数据传输给噪音处理单元; SS03:所述噪音处理单元根据两次检测到的噪音音频信号进行匹配对比,并根据相同的噪音波形部分实时确定通道内的噪音音量衰减系数,并计算声音从噪音采集单元传输至降噪前声音检测单元的迟滞时间; SS04:设置噪音从通道内输出的音量大小的阈值,所述噪音处理单元根据SS03中获得的衰减系数,调整降噪振动单元的振动幅度,并根据迟滞时间调整降噪振动单元振动的相位差;所述噪音处理单元将对降噪振动单元的控制信息传输给降噪振动单元; SS05:所述降噪振动单元根据接收到的降噪振动单元控制信息进行振动; SS06:所述反馈检测单元检测实时噪音音量,并将噪音音量信息传输给噪音处理单元;所述噪音处理单元根据反馈检测单元提供的噪音音量信息调整降噪振动单元的振动幅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冰箱的主动降噪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噪音处理单元传输给降噪振动单元的控制信息还包括降噪振动单元的振动波形,所述振动波形与降噪振动单元所要消除的噪音波形相反。 2

噪声计算公式

噪声计算公式-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三、时间平均声级或等效连续声级Leq A 声级能够较好地反映人耳对噪声的强度和频率的主观感觉,对于一个连续的稳定噪声,它是一种较好的评价方法。但是对于起伏的或不连续的噪声,很难确定A 声级的大小。例如我们测量交通噪声,当有汽车通过时噪声可能是75d B ,但当没有汽车通过时可能只有50dB ,这时就很难说交通噪声是75dB 还是50dB 。又如一个人在噪声环境下工作,间歇接触噪声与一直接触噪声对人的影响也不一样,因为人所接触的噪声能量不一样。为此提出了用噪声能量平均的方法来评价噪声对人的影响,这就是时间平均声级或等效连续声级,用Leq 表示。这里仍用A 计权,故亦称等效连续A 声级L Aeq 。 等效连续A 声级定义为:在声场中某一定位置上,用某一段时间能量平均的方法,将间歇出现的变化的A 声级以一个A 声级来表示该段时间内的噪声大小,并称这个A 声级为此时间段的等效连续A 声级,即: ()?? ???????????????=?dt P t P T L T A eq 2001lg 10 =??? ? ???T L dt T A 01.0101lg 10 (2-4) 式中:p A (t )是瞬时A 计权声压;p 0是参考声压(2×10-5 Pa );L A 是变化A 声级的瞬时值,单位dB ;T 是某段时间的总量。 实际测量噪声是通过不连续的采样进行测量,假如采样时间间隔相等,则: ?? ? ??=∑=n i L eq Ai N L 11.0101lg 10 (2-5) 式中:N 是测量的声级总个数,L Ai 是采样到的第i 个A 声级。 对于连续的稳定噪声,等效连续声级就等于测得的A 声级。 四、昼夜等效声级 通常噪声在晚上比白天更显得吵,尤其对睡眠的干扰是如此。评价结果表明,晚上噪声的干扰通常比白天高10dB 。为了把不同时间噪声对人的干扰不同的因素考虑进去,在计算一天24h 的等效声级时,要对夜间的噪声加上10dB 的计权,这样得到的等效声级为昼夜等效声级,以符号L dn 表示;昼间等效用L d 表示,指的是在早上6点后到晚上22点前这段时间里面的等效值,可以将在这段时间内的Leq 通过下面的公式计算出来;夜间等效用L n 表示,指的是在晚上22点后

降噪技术

降噪技术调研 降噪技术对于使用风扇的家用、商用设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需要研究一些可用的降噪技术。 1、吸声降噪 吸声降噪,指采用吸声的材料吸收噪声、降低噪声强度的方法。一般利用吸声材料和装置吸收声能以降低噪声。 (1) 吸声材料 多孔吸声材料的内部和表面都有很多微小的细孔,孔和孔之间相互联通并直接与外界大气相连,具有一定的通气性。声波在空隙内传播时会引起经络间的空气来回运动,与静止的经络相互摩擦,由于空气的粘滞性和空气与经络之间的热传导作用,使声能转化为热能而消耗掉,从而起着吸收声能的作用。 1) 无机纤维材料 无机纤维材料主要有超细玻璃棉、玻璃丝、矿渣棉、岩棉及其制品。 2) 泡沫塑料 常用做吸声材料的泡沫塑料主要有聚氨酯、聚醚乙烯、聚氯乙烯、酚醛等。 3) 有机纤维材料 如棉麻、甘蔗、木丝、稻草等。 4) 建筑吸声材料 如加气混凝土、微孔吸声砖、膨胀珍珠岩等 (2) 多孔性吸声结构 1) 有护面的多孔材料吸声结构 有护面的多孔材料吸声结构主要由骨架、护面层、吸声层等组成。 2) 空间吸声体 空间吸声体是由框架、吸声材料和护面结构做成具有各种形状的单元体,其降噪量一般为10dB左右。常用的几何形状有平面形、圆柱形、棱形、球形、圆锥形等,其中球体的吸声效果最好。 空间吸声体的高频吸收效果随着吸声体尺寸的减少而增加,低频吸收效果则随着吸声体尺寸的加大而升高。空间吸声体的吸声性能主要由所用吸声材料核材料的填充方式所决定。 3) 吸声尖劈

吸声尖劈是一种楔子形的空间吸声体,吸声尖劈是一种楔子形的空间吸声体,由金属网架内填充多孔吸声材料构成,吸声性能十分优良。吸声尖劈的形状有等腰劈状、直角劈状、阶梯状、无规状等。 目前来看,吸声尖劈体积较大,不适合用于较小的设备。 (3) 共振吸声结构 共振吸声结构是利用共振原理做成的各种吸声结构,用于对低频声波的吸收。最常用的共振吸声结构可分为单个共振式吸声结构(包括薄膜、薄板共振吸声结构)、穿孔板吸声结构和微穿孔吸声结构。 1)薄板共振吸声结构 薄板共振吸声结构的共振频率一般在80~l00Hz之间,属低频吸声。 2)薄膜共振吸声结构 用刚度很小的弹性材科(如聚乙烯薄膜、漆布、不透气的帆布以及人造革等)在其后设置空气层,就构成薄膜共振吸声结构。 3)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 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是在钢板、铝板或胶合板、塑板、草纸板等薄板上穿以一定孔径和穿孔率的小孔,在板后设置一定厚度空腔构成。 穿孔率越高,每个共振腔所占的体积越小,共振频率就越高。穿孔板吸声结构具有较强的频率选择性。 4)微孔板吸声结构 微穿孔板吸声结构由具有一定穿孔率、孔径小于1mm的金属薄板与板后的空气层组成。微穿孔板吸声结构由于板薄、孔径小、声阻抗大、重量轻,因而吸声系数和吸声频带宽度比穿孔板吸声结构要好,并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方便,特别适合于高温、高速、潮湿以及要求清洁卫生的环境下使用等优点。 2、隔声降噪 隔声是噪声控制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技术措施,利用墙体、各种板材及构件作为屏蔽物或利用围护结构把噪声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使噪声在空气中的传播受阻而不能顺利通过,从而达到降低噪声的目的。 (1)双层构件 两个互不连接的单层构件之间有空气层的构件。空气层起着缓冲的弹性作

DSP系统的降噪技术

DSP系统的降噪技术 随着高速DSP(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外设的出现,新产品设计人员面临着电磁干扰(EMI)日益严重的威胁。 早期,把发射和干扰问题称之为EMI或RFI(射频干扰)。现在用更确定的词“干扰兼容性”替代。电磁兼容性(EMC)包含系统的发射和敏感度两方面的问题。 假若干扰不能完全消除,但也要使干扰减少到最小。如果一个DSP 系统符合下面三个条件,则该系统是电磁兼容的。 对其它系统不产生干扰。 对其它系统的发射不敏感。 对系统本身不产生干扰。 当干扰的能量使接收器处在不希望的状态时引起干扰。干扰的产生不是直接的(通过导体、公共阻抗耦合等)就是间接的(通过串扰或辐射耦合)。

电磁干扰的产生是通过导体和通过辐射。很多电磁发射源,如光照、继电器、DC电机和日光灯都可引起干扰。AC电源线、互连电缆、金属电缆和子系统的内部电路也都可能产生辐射或接收到不希望的信号。 在高速数字电路中,时钟电路通常是宽带噪声的最大产生源。在快速DSP中,这些电路可产生高达300MHz的谐波失真,在系统中应该把它们去掉。在数字电路中,最容易受影响的是复位线、中断线和控制线。 一种最明显而往往被忽略的能引起电路中噪声的路径是经过导体。一条穿过噪声环境的导线可检拾噪声并把噪声送到另外电路引起干扰。设计人员必须避免导线捡拾噪声和在噪声产生引起干扰前,用去耦办法除去噪声。最普通的例子是噪声通过电源线进入电路。若电源本身或连接到电源的其它电路是干扰源,则在电源线进入电路之前必须对其去耦。 1 共阻抗耦合 当来自两个不同电路的电流流经一个公共阻抗时就会产生共阻抗耦合。阻抗上的压降由两个电路决定。来自两个电路的地电流流经共地阻抗。电路1的地电位被地电流2调制。噪声信号或DC补偿经共地阻抗从电路2耦合到电路1。

(五)噪声和振动(环境监测岗专业考试)

第二节机场噪声 分类号:N2 一、填空题 1.《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GB 9660-1988)中,一类区域是指,其标准值WECPNL 为dB,二类区域是指,其标准值WECPNL为dB。 答案:特殊住宅区和居民文教区70 除一类区域外的生活区75 2.《机场周围飞机噪声测量方法》(GB/T 9661—1988)中的简易法,感觉噪声级L pN与A声级L A的关系是。 答案:L pN=L A+13 二、判断题 1.在进行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的测试时须记录:飞行时间、飞行状态、飞机型号、最大噪声级L Amax和持续时间Td。( ) 答案:正确 2.在对机场周围飞机噪声进行评价时,测试内容是测试单个飞行事件引起的噪声。(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测试整个飞行周期飞机引起的噪声。即不仅是测试单个飞行事件引起的噪声,还应包括测量相继一系列飞行事件引起的噪声,以及一段监测时间内测量飞行事件引起的噪声。 三、选择题 1.下述关于航空噪声危害大的理由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飞机起飞或降落时的噪声级最大 B.超声速飞机低空飞过时产生轰声 C.喷气机的噪声是以金属性的低频成分为主 D.喷气机的声功率为10kW以上,声功率级高达160dB以上 答案:C 2.机场周围飞机噪声测量时,测点应选在。( ) A.敏感点户外窗前1m B.机场场界外1m C.敏感点户外平坦开阔的地方 答案:C 3.机场周围飞机噪声测量时,要求测量的飞机噪声级最大值至少超过环境背景噪声级dB 时,其测量结果才被认为可靠。( ) A.10 B.20 C.30 答案:B 4.目前我国评价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的影响时,采用评价量。( ) A.L eqA B.L EpN C.L Amax D.L WECPN

主动降噪设计---ANC技术原理及其应用

2020.06.281

1.降噪分类 什么是降噪: 降噪,顾名思义就是减少噪音对人的影响,或是利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噪音对行降低或消除 降噪分类: 1.被动降噪 2.主动降噪 被动降噪是是耳机技术的一种,通过耳机结构包围耳朵形成封闭空间或采用硅胶耳塞等隔音材料来阻挡外界噪声来达到降噪效果。由于噪音没有经过降噪电路芯片处理,只能靠加大夹持力,填充隔音或消音材料,一般只能阻隔高频噪声,对低频噪声降噪效果不明显。如下图为被动降噪耳机几种形式 3

按照使用材料和部位又可分为减振噪声治理、吸音噪声治理和隔音噪声治理。在大多数情况下,通常是多种方法复合使用 在很多场合被动降噪耳机也称为劳保耳机,下图即为被动降噪图 按照使用材料和部位又可分为减振噪声治理、吸音噪声治理和隔音噪声治理。在大多数情况下,通常是多 种方法复合使用。 4

主动降噪 主动降噪的发展史: 人类与噪音的斗争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那时候的人没太多科学知识,打个雷都会用手捂住耳朵,这也是人类最早的主动降噪手段了,一直沿用至今。 所以隔音的手段历史悠久,发展到今天衍生出很多相关产品:耳塞、隔音棉、隔音板等,后来人们发现这种手段的隔音效果有限,所以也不断的探索更多的方法比如用其它声音来盖过噪音,比如听音乐,加大声音音量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于是,在遇到隔壁装修的时候,很多人会戴上耳机或是调大音箱音量 但是夹杂了噪音的音乐,其本身也成了噪音,这也不是降噪的终极目的,为了听更纯粹的韵,主动降噪耳机由此产生。 1978年,BO S E的创始人A m a r G.B o s e博士在从欧洲飞往波士顿的飞机上,发现了飞机的引擎噪声干扰了他戴耳机欣赏音乐的兴致,这就激发了他对主动降噪技术研究,在下了飞机后就开始推导验算,写出了主动降噪耳机的最原始的方程式。 世界上的第一台降噪耳机也由此诞生,与所有的高精尖技术一样,这项在当时看来先进的技术在当时也应用到了军事领域。 直到1989年,B O S E才将此技术投入量产,专供飞行员使用,此耳机一面市便得到美国军方的大单 据说美国军方通过给飞行员/地勤人员佩戴降噪耳机,节约由于噪音致残而需发放的补偿金高达2亿美金 5

智能物理降噪算法系统及方法与相关技术

图片简介: 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物理云端服务器降噪算法系统方法,包括智能设备、云端服务器和智能物理降噪音箱终端;所述智能设备为安装有微信公众号的智能设备;所述Wi Fi装置用于降噪处理系统装置连接云端服务器,具有音乐下载播放功能;所述降噪采集发射MIC分别设在箱体四周;用于采集环境噪音,将采集噪音发射给MIC接收装置;所述MIC接收装置用于接受降噪采集发射MIC发射的噪音;所述人体探测器用于探测箱体与人体的距离;所述环境探测器用于探测箱体所置空间的大小。所述降噪采集发射MIC将采集环境噪音数据给降噪处理系统处理。有益效果是:实现了人物在环境任何位置立体声左右平衡,降噪环境噪音,降噪人耳电器非频噪音。 技术要求 1.一种智能物理降噪系统,包括智能设备、云端服务器和智能物理降噪音箱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设备为安装有微信公众号的智能设备;所述智能设备包含Wi-Fi装置;所述Wi-Fi装置用于智能设备连接云端服务器; 所述智能物理降噪音箱终端包括:箱体、降噪处理系统装置;音箱发音设备装置;所述 降噪处理系统装置设在箱体上;所述音箱发音设备装置设在箱体两侧;所述音箱发音设 备装置至少为2个;所述音箱发音设备装置包括左声道和右声道。

2.根据权利要求1一种智能物理降噪系统所述,其特征在于: 所述降噪处理系统装置包括MCU控制装置、Wi-Fi装置、降噪采集发射MIC、MIC接收装置、人体探测器和环境探测器; 所述MCU控制装置与Wi-Fi装置、降噪采集发射MIC、MIC接收装置、人体探测器和环境探测器电连接; 所述MCU控制装置用于控制Wi-Fi装置、降噪采集发射MIC、MIC接收装置、人体探测器和环境探测器; 所述Wi-Fi装置用于降噪处理系统装置连接云端服务器; 所述降噪采集发射MIC至少为4个;且分别设在箱体四周;用于采集环境噪音,将采集噪音发射给MIC接收装置; 所述MIC接收装置用于接受降噪采集发射MIC发射的噪音; 所述人体探测器用于探测箱体与人体的距离; 所述环境探测器用于探测箱体所置空间的大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智能物理降噪系统所述,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采集发射MIC 将采集环境噪音数据给降噪处理系统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智能物理降噪系统所述,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设备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和智能手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智能物理降噪系统所述,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控制处理系统对噪音进行数据分析比输出反向噪音给音箱发音设备装置进行噪音同步消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智能物理降噪系统所述,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控制处理系统要求左声道和右声道与人体探测位置声波同时到达人体位置得到的同等声波幅度,达到了左声道和右声道声道平衡,主声波互绕左声道和右声道平衡降噪。 7.基于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智能物理降噪系统的智能物理降噪方法,包括步骤:

工程机械整机降噪技术研究

圆园19,57(6) 收稿日期:2018年12月 1研究背景 随着工程机械的发展,噪声已成为评价机械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工程机械的噪声主要来自行走系统运转、发动机振动、传动系统和液压系统运转、轮胎与路面摩擦、车体与空气摩擦、车体钢板与其它部件共振等[1-2]。国外的工程机械主要通过降低行走系统噪声、发动机振源噪声、风扇转动噪声及驾驶室噪声等来降低整机噪声,而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尚有不足。 国内的工程机械整机噪声水平与国外机械噪声水平的差距较大,这也是制约国内产品外销的壁垒之一。国内的机械产品要想取得长足发展,必须解决整机噪声问题。笔者以SD-3系列推土机为例,对工程机械噪声来源及降噪措施进行了研究。 2噪声研究现状 我国对噪声的研究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水平差距较大。 国外对机械噪声的研究较早,欧美等发达国家于 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对车内噪声特性的研究,并且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产品开发中。 我国对工程机械噪声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末,初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如何被动降低驾驶室噪声。随着技术的更新,逐渐开始考虑从动力源方面进行降噪,继而延展到整机。马锐等[3]通过对发动机噪声进行试验和分析,得到发动机噪声随转速变化的规律,并结合某型号发动机噪声频谱试验结果,验证了发动机转速对噪声的影响,建议生产厂家在整机其它性能要求许可的前提下,选用低转速发动机。熊博[4]运用三维声强测试法找出发动机主要噪声源所在的区域,应用Workbench 软件对发动机室内和风扇系统内的流场进行了数值仿真,着重对风扇导流罩的参数进行了改进, 对改进后的风扇系统进行了噪声测试,使整体噪声声压级下降0.8dB (A )左右。 另一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机械噪声标准的要求较低。 2010年,国家颁布GB 16710—2010《土方机械噪声限值》标准,规定工程机械司机耳旁噪声限值、机外辐射噪声声功率级与标定功率间的关系,规定标定功 工程机械整机降噪技术研究 □季有昌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机械工程系山东潍坊 261053 摘 要:以推土机为例,对工程机械的整机降噪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噪声的产生机理,对推土机 的行走部分进行了减振降噪设计。选用低转速发动机,进行了发动机侧罩降噪设计,在发动机空滤器与上罩连接部位设置密封垫。对推土机上罩、地板架、燃油箱、工作油箱等采用弹性安装,并进行了驾驶室降噪设计。通过以上降噪措施,将推土机机外噪声控制在100dB (A )以内,将司机耳旁噪声控制在80dB (A )以内,达到了标准要求。 关键词:工程机械 推土机 噪声 中图分类号:TH122;TU6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4998(2019)06-0045-05 Abstract :Taking the bulldozer as an example,the noise reduction technology of the complete machine of the construction machinery was studied.The mechanism of noise generation was analyzed,and the vibration damping and noise reduction design of the walking part of the bulldozer was carried out.The low speed engine was selected,and the noise reduction design of engine side cover was adopted,and a gasket was arranged at the interconnecting portion between the engine air filter and the upper cover.The upper cover of the bulldozer including the floor frame,fuel tank,work tank,etc.were elastically installed,and the noise reduction design for the cab was carried out.Through the above noise reduction measures,the noise outside the bulldozer can be controlled within 100dB (A ),and the driver's ear noise can be controlled within 80dB (A ),which meet the standard requirements. Key Words :Construction Machinery Bulldozer Noise 研究·开发

降噪耳机原理

降噪声耳机原理 降噪耳机分为主动式降噪和被动式降噪两种。被动式降噪耳机利用物理特性将外部噪声与耳朵隔绝开,主要通过隔声材料阻挡噪声,对高频率声音非常有效,一般可使噪声降低大约为15-20dB。这种方法原理简单,降噪成本低,但效果略为逊色,且由于使用了高密度的隔声材料,耳机较重佩戴不舒服。 我们可以看见的大多数便携式隔音耳机产品都是这种被动式降噪方式,入耳式耳塞和封闭式耳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隔离噪音,但却没有办法来中和噪声达到安静的聆听效果。被动降噪的优势是降噪空间大,对于高频信号的隔绝效果好,比如公路旁边的隔音板。但是,对于小空间的低频噪声来说,像空调工作噪声、飞机发动机噪声等噪音则效果大打折扣。 主动降噪概念是BOSE公司创始人Amar G. Bose博士在一次飞行旅途中由于受不了飞机噪音而提出的。1989年,BOSE主动降噪耳机推出,但主要用于商业以及军用战场上,真正量产到民用还是在2000年。之所以要采用主动降噪耳机,一方面是因为某些噪音是无法通过物理方式隔绝的,另一方面,很多情况下,噪音来自于多方面,我们无法通过传统方法来进行降噪。 其实主动降噪的理论十分简单,“声波”是我们中学物理课程中都会学到的理论。声音的传播是通过介质的振动来实现,波与波之间如果呈反相则会在理论条件下实现抵消。这就好比平静的湖中两组不同方向的波浪相互抵消一个道理。 主动降噪的原理在于首先要收集噪音的波型特点,然后通过内置的处理芯片运算出反相的波,再通过高还原度扬声器相抵消。所以主动降噪系统必备的设备有拾音器、处理芯片、扬声器,每一个部分都要保

证高质量才能达到最终的效果,故成本上就要比传统非降噪设备高。 主动降噪耳机除使用隔声材料,耳机内部还设有音频处理电路,可对部分低频信号进行消减,因此降噪效果比被动式耳机要好。所有的声音都由一定的频谱组成,如果可以找到一种声音,其频谱与所要消除的噪声完全一样,只是相位刚好相反,相差180°,就可以将这噪声完全抵消掉,如图所示。 抗噪信号仅仅是通过对原始噪声信号的反相处理得到的,目的就是当它们相遇时可以互相抵消。这种方法基于叠加原理,当波形相同、相位相差180。的两个信号相互叠加时,就会产生干涉相消现象。如果噪声抑制信号和原信号不完全相同或者相位不是精确的相差180°,则只会减弱噪声,并不能达到完全抵消的效果。 外置传感器的开环路主动降噪耳机系统 4、闭环路系统、自适应降噪系统 主动降噪系统通过一只传声器采集噪声并产生抗噪信号。在一个开环路系统中,如图所示,传声器放置于耳罩的外部,其拾取的声音信号经反相放大器输出得到抗噪信号,而后与所需的音频信号混合,最终在耳机换能器中重放嘲。抗噪信号能够衰减外界噪声,使原始声音更便于理解。通常,开环主动降噪系统可以实现噪声衰减10-15dB,这在为专业人士及普通消费者设计的不同种类的降噪耳机中可以普遍发现。可是,这种设计对于那些想要独自调整抗噪信号大小以满足最佳听音效果的人们来说并不适用。 开环路系统的最大优势就是简单,但与其他类型的降噪耳机比,可能并不是最令人满意的。由于传声器放置于耳罩外,实际采集到的噪声和耳罩内听到的噪声并不完全一样。事实上,经过耳罩再加上其内部的反射作用,声音已发生了改变。因此,在很多情况下,抗噪信号可以在耳机内生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