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系统介绍ppt课件

合集下载

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课件

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课件
发展趋势
随着电池技术和电机控制技术的不断进步,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效率和性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未来,制动能量 回收系统将与自动驾驶技术相结合,实现更加智能化的能量管理。同时,随着充电设施的日益完善和电池成本的 降低,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将在更多类型的电动汽车上得到应用。
02
制动能量回收技术详解
再生制动技术
充电设施建设: 随着我国电动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充电设施的建设也得到了快速发 展,为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应用提供了有力保障。
国内外应用现状
• 技术研发: 我国在电动汽车及制动能量回收技术方面进行 了大量研发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国内外应用现状
01
国外应用现状
02
03
04
先进技术: 国外在电动汽车及 制动能量回收技术方面起步较 早,拥有较为先进的技术水平
优势
制动能量回收系统不仅可以提高电动汽车的能效和续航里程,还可以延长电池寿命,提高车辆的安全 性和稳定性。此外,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使用还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能源成本。
系统的历史与发展趋势
历史
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但直到近年来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该技术才 得到广泛应用。
案例分析:系统性能评估与改进
系产工艺,降低制动能量回 收系统的成本,使其更具有市场竞争力。
技术创新: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研发更高效、稳定的 制动能量回收技术。
兼容性改进: 提高制动能量回收系统与其他电动汽车系 统的兼容性,方便用户使用和维护。
05
未来展望与挑战
技术发展趋势
高效能量回收技术
随着材料科学和电力电子技术的 进步,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效率 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回收的能量 将更多用于延长电动汽车的续航

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系统介绍ppt课件

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系统介绍ppt课件

2020/5/11
.
14
一汽奔腾B50电动试验车结构:
2020/5/11
.
15
四、制动意图识别
制动意图识别主要是能够正确的识别电动汽车 中驾驶员的制动意图,是驾驶意图的一部分, 是驾驶员对车辆进行减速操作的一种意图。便 于可以准确的控制电机制动和液压制动进入和 退出的时间,从而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汽车制动 能量回收率,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汽车制动的 安全性。识别出的不同制动意图要求的不同的 制动性能,不同的制动性能则要求合理的对前 后轴制动力进行分配,作为制动力分配的依据。 在制动强度较大时保证车辆的制动安全性,在 制动强度较小时保证较高的制动能量回收率。
2020/5/11
.
25
2020/5/11
.
26
2、驱动与制动协调控制策略:
2020/5/11
.
27
3、再生制动与ABS协调控制策略:
2020/5/11
.
28
4、多能源系统模糊分配策略:
2020/5/11
.
29
4、多能源系统模糊分配策略:
2020/5/11
.
30
六、制动能量回收评价指标
制动能量回馈率:制动能量回馈过程中电
4、本田汽车公司紧随其后,于 1999 年开发了混合动力 汽车 Insight,提出了采用双制动力分配系数控制再生制 动系统,试验结果表明,该车实现了高效的制动能量回收。 5、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也推出了混合动力汽车 Escape,该 车型采用了线控再生制动系统,线控系统取代了传统的机 械液压制动系统,把驾驶员的制动踏板信号操作转变为电 信号,通过驱动电机实现所需的操作,实验证明该车制动 能量回收率及制动时方向稳定性均有较大的提高。 6、国内的再生制动技术起步比较晚。国内研究机构和高 校都对再生制动系统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 进展,但尚未达到十分成熟的阶段。但是近些年新出的电 动汽车大部分都采用了再生制动能量回收系统。

再生制动

再生制动

1概念再生制动在电力机车、有轨电车、无轨电车及纯电动或混合动力汽车上常见。

电力机车、有轨电车、无轨电车通常是把产生的电能输回接触网,而汽车则可能把电能储在飞轮、电池或电容器之内。

传统的的动力制动则会把电能在电阻转成热能后逸散。

最普通的制动方法会把车的动能,以摩擦直接转化成热能。

“再生制动”和另一种原理接近,但较为简单的“动力制动”(Dynamic Braking),则是把电动机转成发电机使用,把车辆的动能转成电能。

动力制动通常只会把产生的电,经过电阻转成无用的热放走。

而再生制动则会把电力储起来或透过电网送走,再生循环使用。

使用再生制动的车辆仍然会有传统的摩擦制动,提供快速、强力的制动。

一般的再生制动只会把约30%的动能再生使用,其余的动能还是成为热。

这效率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而有所不同。

2原理将牵引电机的电动机工况转变为发电机工况,将列出动能转化为电能,电能通过转换电器和受电弓反馈给供电触网,可提供给相邻运行的列车使用的制动方式。

再生制动的三种不同的制动控制策略:具有最佳制动感觉的串联制动;具有最佳能量回收率的串联制动;以及并联制动。

在前轮上的再生制动比后轮上的再生制动将更为有效,同时大部分制动能量消耗在10~50km/h的车速范围内。

3分类1897年由 Frenchman M.A.Darracq在其小轿车上实现。

这是对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应用技术最有价值的贡献之一:变频器再生制动。

能量消耗型这种方法是在变频器直流回路中并联一个制动电阻,通过检测直流母线电压来控制一个功率管的通断。

在直流母线电压上升至700V左右时,功率管导通,将再生能量通入电阻,以热能的形式消耗掉,从而防止直流电压的上升。

由于再生能量没能得到利用,因此属于能量消耗型。

同为能量消耗型,它与直流制动的不同点是将能量消耗于电机之外的制动电阻上,电机不会过热,因而可以较频繁的工作。

并联直流母线吸收型适用于多电机传动系统(如牵伸机),在这个系统中,每台电机均需一台变频器,多台变频器共用一个网侧变流器,所有的逆变部并接在一条共用直流母线上。

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系统基本原理分析

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系统基本原理分析

目录
Contents
绪论
2.4 再生制动原理
RBS基本理论
动力系统参数 匹配
RBS控制策略 设计
RBS控制器与控 制程序设计
总结与展望
图2.5 一个 PWM 调制周期内电流波形
再生制动调制方式
Ud
T1 D1 T3 D3 T5 D5 Ua La A
B
Ub Lb
C
Uc Lc
Ra
ea
Rb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eb
Rc
ec
Ud
Rc
ec
T4 D4 T6 D6 T2 D2
2018-06-04
图2.8 全桥调制续流阶段
目录
Contents
绪论
RBS基本理论
动力系统参数 匹配
RBS控制策略 设计
RBS控制器与控 制程序设计
总结与展望
2.4 再生制动原理
再生制动控制方法
最大回馈功率控制
控制电枢电流,实 现回馈电流和功率最大 化。电机转速按照指数 规律下降,在车速较高 时,蓄电池充电电流和 电枢电流往往过大。
Pbw
s
Tfb
s
f
1 s
1
总结与展望
2018-06-04
目录
Contents
绪论
2.3 电机工作原理
逆变电路
电机
T1
D1 T3
D3 T5
D5 Ua
La
A
Ra
ea
Ud
Ub
Lb
Rb
eb
B
C
Uc
Lc
Rc
ec
T4 D4 T6 D6 T2 D2

电动汽车电机控制与驱动技术课件: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制技术

电动汽车电机控制与驱动技术课件: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制技术
前轴距离;b 质心距后轴距离;可以由 f 线组和 r 线组做出 I 曲线,如图 10-2 所 示。
图10-2 不同地面附着系数下的f线组和r线组
图 10-2 不同地面附着系数下的 f 线组和 r 线组
2)系统的控制策略 以保持汽车的方向稳定性和能量回收最大化为前提,开发了一种新的制动能量 回收系统,其结构,如图11-3所示。此系统采用并行系统,即不改变原有机械制 动系统制动力的条件下,由整车电动机(也作驱动电机使用)提供一定的制动扭矩 于前驱动轮上,在不影响制动过程的条件下完成制动能量回收。
根据以上分析,电机作为发电机运行时,力矩与电机转速满足如下关系
Tm
Tc n Pc 9550 n
3880 n 3880
(10-16)
式中 Tm ——电机力矩(Nm);
Tc ——常值力矩(Nm),表示额定力矩或峰值力矩; n ——电机转速(rpm);
Pc 一一与 Tc 对应的常值功率((kW),表示额定功率或峰值功率。
对于前轮驱动电动轿车,只能通过前轮电机制动回收部分整车制动能量,而后轮 始终为摩擦制动。
(1)若Tmmax>Tb,则前轮制动力矩的需求全部由电机再生制动提供,此时前轮 处于纯电机再生制动模式;
(2)若Tmmax<Tb,则前轮制动力矩的需求由电机再生制动和摩擦制动共同产生,此时前轮处于复合制 动模式。其中,摩擦制动力矩(Tmech)为前轮制动力矩和电机最大制动力矩的差值,即:Tmech = Tb一 Tmmax。此即为并行制动控制策略。
f线组:指后轮没有抱死,在各种 值路面上前轮抱死时的前、后地面制动力关 系曲线。
Fxb2 ((L h0 ) / h0 )Fxb1 Gb / h0 Fxb1 Fz1 / L(Gb Fxbh0 )

第8章 新能源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

第8章  新能源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

• 按FTP75市区循环运行的车辆的车速及其加/减速度。
• 这一实例的参数为L=2.7m,La =0.4L,Lb=0.6L和hg=0.55m。从图 中可以看出:
• 1)前轮消耗约65%的总制动功率和能量,因此,若仅在一个轴 上实施再生制动,则在前轮上的再生制动比后轮上的再生制动将更 为有效。
• 2)在车速小于50km/h的范围内,制动力几乎为一恒值,且当车速 大于40km/h时,其值减小。
• 图所示为利用液压储能原理设计的一种制动能量再生回收系统。系 统由发动机、液压泵、液压储能器、联动变速箱、驱动桥、液控离 合器和液压控制系统组成。
• 3.电化学储能
• 其工作原理是:首先将车辆在制动或减速过程中的动能,通过 发电机转化为电能并以化学能的形式存储在储能器中;当车辆需要 起动或加速时,再将存储器中的化学能通过电动机转化为车辆行驶 的动能。
• dηp = 0
dim
• 得到最大回馈效率再生制动时的电动机电枢电流为
(8-7)
• im =
rm2 TL2+Ke2ΩrmTL−imTL Keim
(8-8)
• 3.恒定力矩制动方式
• 在制动力矩(电枢电流)不变的情况下,回馈到电池的电流将随 电动机反电动势的降低而减小,其初始值(也是最大值)不应超过 电池允许充电电流,否则在制动过程中能最不能得到有效的回收。
• 8.2.2 电动汽车的制动模式
• 1.急刹车 • 急刹车对应于制动减速度大于2m/s2 的过程。
• 2.中轻度刹车 • 中轻度刹车对应于汽车在正常工况下的制动过程,可分为减速过程
与停止过程。 • 3.汽车下长坡时的刹车 • 汽车下长坡一般发生在盘山公路下缓坡时。在制动力要求不大时, 可完全由电刹车提供。其充电特点表现为回馈电流较小但充电时间较长。 限制因素主要为电池的电荷状态和接受能力。

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PPT课件

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PPT课件
制动能量回收方法 ➢ 根据储能机理不同,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的方法也
不同,主要有3种,即飞轮储能、液压储能和电化学储 能
.
5
2.1飞轮储能
➢ 飞轮储能是利用高速旋转的飞轮来储存和释放能 量,能量转换过程如图所示。当汽车制动或减速 时,先将汽车在制动或减速过程中的动能转换成 飞轮高速旋转的动能;当汽车再次启动或加速时, 高速旋转的飞轮又将存储的动能通过传动装置转 化为汽车行驶的驱动力。
车,它的制动系统包括能量回收制动和液压制动, 能量回收制动由整车ECU控制,液压制动则是由制 动控制器控制,液压制动系统如图所示。
点击添加文本
.
14
4.2 再生—液压混合制动系统 ➢ 图是某电动汽车的再生—液压混合制动系统,它只
在前轮上进行制动能量回收,前轮上的总制动力矩 大小等于电机产生的再生制动力矩与机械制动系统 产生的摩擦制动力矩的和。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液压储能式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示意图
.
9
2.3电化学储能
➢ 电化学储能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它是先将汽车在制动 或减速过程中的动能,通过发电机转化为电能并以化 学能的形式储存在储能器中;当汽车再次启动或加速 时,再将储能器中的化学能通过电动机转化为汽车行 驶的动能。储能器可采用蓄电池或超级电容,由发电 机/电动机实现机械能和电能之间的转换。系统还包括 一个控制单元,用来控制蓄电池点或击超添加级文电本容的充放电 状态,并保证蓄电池的剩余电量在规定的范围内。
.
7
2.2液压储能
➢ 液压储能工作过程如图所示。它是先将汽车在制动或减 速过程中的动能转换成液压能,并将液压能储存在液压 蓄能器中;当汽车再次启动或加速时,储能系统又将蓄 能器中的液压能以机械能的形式反作用于汽车,以增加 汽车的驱动力

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课件

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课件
磨损。
05
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未来发展
技术创新
01
02
03
高效能量转换技术
研发更高效的能量转换技 术,提高制动能量回收的 效率,减少能源损失。
智能控制策略
采用先进的控制算法和策 略,实现制动能量回收系 统的智能化和自适应调节 。
无线充电技术
探索无线充电技术在电动 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中 的应用,简化充电流程, 提高便利性。
控制器
80%
控制器功能
控制器负责接收制动踏板信号, 并根据车辆行驶状态和电池充电 状态,控制电机进行能量回收。
100%
控制算法
控制器采用先进的控制算法,如 模糊逻辑控制或PID控制,以实 现精确的制动能量回收控制。
80%
与整车其他系统的集成
控制器需与整车其他系统(如电 池管理系统、整车控制系统等) 进行集成,以确保系统的协调运 行。
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原理
当电动汽车进行制动时,车辆的动能会通过车轮和 传动系统传递到发电机/电动机。
发电机/电动机在此时转变为发电机模式,将动能转 化为电能。
电能经过控制器的调节后,被存储在动力电池中。
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分类
根据能量回收方式的不同,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可以分为:液压式 、电机制动式和发电机制动式。
市场拓展
扩大应用领域
将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应用到 更广泛的领域,如公共交通、物流运 输等。
跨界合作与产业链整合
加强与相关产业的合作,整合产业链 资源,共同推动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 收系统的发展。
拓展国际市场
推动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在全 球范围内的普及和应用,开拓国际市 场。
政策支持
制定鼓励政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5/11
.
3
续航历程短是制约电动汽车普及发展的关键因素,再生制 动能量回收技术是提高电动车续航里程的有效手段。再生制动 能量回收即汽车在制动时,通过制动装置将动能化为电能储存 在动力电池、超级电容等储能设备,供驱动时使用,以达到延 长电动汽车续驶里程的目的,同时还可起到减少制动器工作强 度、延长机械制动系统寿命的作用。
因为具备上述优点,再生制动能量回收技术已成为纯电动 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等新能源汽车节能减排的主要技术之一。
2020/5/11
.
4
再生制动的发展
2020/5/11
再生制动能量回收系统最开始应用在火车上,后来一 些学者将其应用在汽车上,早起主要是在传统汽车上使用, 利用液压和飞轮的储能机构,能量回收效率低。后来随着 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电机能源转化效率高,电池储能效 率高,再生制动系统进入了研究的快车道,并成为电动汽 车上一重要的组成部分。 1、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威斯康星大学Norman H.Beachley等学者就开始了汽车再生制动系统的研究,当 时主要是对传统汽车采用飞轮和液压储能方式对制动年能 量回收。 2、1979年,丹麦P.Buchwald和G.Christensen等比较详 细的研究了再生制动能量回收理论,同时在福特汽车上研 制出了液压储能的再生制动系统。 3、日本丰田公司于 1997 年推出了具有再生制动功能的 混合动力轿车 Prius,这款轿车制动的惯性能量能够通过 再生制动系统得到回收,回收的能量约能提供汽车5%~23% 的驱动力,从而能够提高.轿车 10%左右的燃油经济性。 5
位不同时,能承担的制动强度可以更大。
3、再生制动可起辅助制动作用。特别是电动汽车恒速
下长坡时,为保持制动强度的恒定性,延长行车制动系工作
寿命,再生制动单独或与行车制动系协同对车辆进行速度控
制。
4、利用再生制动提高电动汽车主动安全性。这种功能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电动汽车在低附着系数路面上进行再生
制动时,通过控制再生制动力来使驱动轮获得最佳滑移率,
缩短制动距离,这是一种区别于传统机械 ABS 的电磁制动
系统,它在保持滑移率最佳的同时,能回收制动能,即具有
再生 ABS 功能,二是利用再生制动产生横摆力矩来提高电
2020/5/11 动汽车的转弯操纵稳定性。.
8
5、电动汽车的再生制动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高。 制动系统反应时间对车辆动态性能的影响十分显著,通 常,行车制动系制动管路中的电磁阀会存在死区时间, 管路中传力介质的压力反应也存在明显延迟现象,故行 车制动系起作用的时间一般较长,如真空助力制动系与 气压制动系的起作用时间为 0.3~0.9s,液压制动系起 作用的时间在 0.1s 左右。由于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的 制动性质是电制动,而电机时间常数一般为 1ms,因 而有利于对制动力矩实现快速而精确的控制。
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系统介绍
报告人: 专 业:车辆工程
2020/5/11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目录
一、再生制动系统简介 二、再生制动的影响因素 三、制动意图识别方法 四、再生制动系统的控制策略 五、制动能量回收评价指标 六、再生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研究热点
2020/5/11
.
2
一、再生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简介
随着环保和能源问题日益突出,传统汽车所带来的空 气污染日益加重和石油短缺的问题,得到了人们的重视。 为解决节能和环保的问题,国家大力支持电动汽车的发展, 并被认为是传统车辆的理想替代品。电动汽车具有能量来 源可持续、零排放、低噪音等优势,同时,电动汽车通过 自身的驱动电机,可以实现再生制动能量回收。
2020/5/11
.
9
再生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结构:
2020/5/11
.
10
2020/5/11
.
11
三、再生制动的影响因素
一般情况下,影响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效能的因素有 储能装置、制动力分配比例、驱动类型、电机性能、行驶工 况、控制策略等。 (1)储能装置。电动汽车上常用储能装置有蓄电池、燃料电 池、超级电容、飞轮电池等,其中最常用的还是蓄电池。因 此,在制动能量回收进行时要充分考虑蓄电池的状态,如果 制动过程中蓄电池 SOC 值超过上限值,表明蓄电池电量充足 不需充电,此时不宜进行制动能量回收,否则会损害蓄电池 寿命并且有可能引发安全问题。另外,为了保护蓄电池,制 动能量回收过程还要充分考虑蓄电池能承受的最大充电电流 和充电功率。 (2)制动力分配比例。由于电动汽车运行速度较高,制动时 仅仅依靠再生制动很难及时减速,这就需要机械制动提供相 应的制动力,因此制动过程中再生制动力和机械制动力的比 例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保证制动稳定性的前提下,再生制动 力所占比例越高,越有利于制动能量回收。
2020/5/11
.
6
2020/5/11
.
7
再生制动能量回收系统优点:
1、再生制动是提高电动汽车能量利用率的重要途径之
一。尤其是在起、停频繁的城市工况下,研究表明,利用再
生制动,可使城市工况下的电动汽车续驶里程延长 14%到
40%。
2、再生制动可承担低制动强度的制动任务。通常情况
下能承担制动强度在 0.1 以下的制动任务,但当车型与档
4、本田汽车公司紧随其后,于 1999 年开发了混合动力 汽车 Insight,提出了采用双制动力分配系数控制再生制 动系统,试验结果表明,该车实现了高效的制动能量回收。 5、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也推出了混合动力汽车 Escape,该 车型采用了线控再生制动系统,线控系统取代了传统的机 械液压制动系统,把驾驶员的制动踏板信号操作转变为电 信号,通过驱动电机实现所需的操作,实验证明该车制动 能量回收率及制动时方向稳定性均有较大的提高。 6、国内的再生制动技术起步比较晚。国内研究机构和高 校都对再生制动系统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 进展,但尚未达到十分成熟的阶段。但是近些年新出的电 动汽车大部分都采用了再生制动能量回收系统。
2020/5/11
.
12
(3)驱动类型。从车型角度考虑,目前对于电动汽车研究 涉及最多的是双轴电动轿车,但无论双轴电动轿车为两驱 型还是四驱型,制动过程中能够回收的能量均只是驱动轮 上的行驶动能,而从动轮上的动能只能依靠机械摩擦制动 产生热量消耗掉。因此,在保证制动安全的前提下,尽可 能多的向驱动轮分配制动力有利于提高制动能量回收效率。 (4)电机性能。作为再生制动系统的关键部件,电机的制 动能力越好,就可在分配再生制动力与机械制动力时提高 再生制动力比例,增加制动能量回收效果。此外,电机的 发电效率也对制动能量回收有很大影响,另外在低速和高 速时也不利于电机进行制动能量回收。 (5)行驶工况。行驶工况对于制动能量的回收影响最直接, 若电动汽车行驶在城市交通较拥挤道路上,需要频繁起步、 加速、减速,则制动工况较多,提高了再生制动次数,能 够增加能量回收效果;若电动汽车行驶在高速公路,很少 会出现制动减速工况,制动能量回收较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