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材料的基本认识
液晶显示材料

液晶显示材料液晶显示技术是一种利用液晶材料来实现图像显示的技术。
液晶显示器广泛应用于电视、计算机显示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产品中。
液晶显示材料是液晶显示技术的核心,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显示器的清晰度、色彩还原度和响应速度等方面。
在液晶显示材料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多种类型的材料,包括液晶分子、液晶聚合物和无机液晶材料等。
液晶分子是液晶显示材料的最早应用形式之一。
它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有机分子,可以在电场的作用下改变其排列状态,从而实现光的透过或阻挡。
液晶分子材料具有响应速度快、刷新频率高和功耗低的优点,但其制备工艺复杂、成本较高,且易受温度影响,限制了其在大尺寸显示器上的应用。
液晶聚合物是近年来液晶显示材料的新兴发展方向。
它是将液晶分子与聚合物材料结合,形成一种新型的液晶材料。
液晶聚合物材料具有响应速度快、可制备大面积、柔性化等优点,可以应用于柔性显示器、透明显示器等领域。
然而,液晶聚合物材料的制备工艺尚不够成熟,其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有待提高。
无机液晶材料是液晶显示材料的又一重要形式。
它是利用无机晶体材料制备的液晶显示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和稳定性。
无机液晶材料可以实现高分辨率、高对比度和宽视角等特点,适用于高端显示器和专业显示领域。
然而,无机液晶材料的制备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在大规模应用中的竞争力。
综合而言,液晶显示材料的发展方向将是向高分辨率、高对比度、高刷新率和柔性化方向发展。
未来,液晶显示材料将更加注重环保、节能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不断提高其制备工艺和成本效益。
液晶显示材料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将推动液晶显示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为人们带来更加清晰、生动的视觉体验。
液晶材料

第三节显示材料一、液晶材料1、液晶是一种高分子材料,一些有机化合物和高分子聚合物,在一定温度或浓度的溶液中,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晶体的各向异性,这就是液晶。
液晶光电效应受温度条件控制的液晶称为热致液晶;溶致液晶则受控于浓度条件。
显示用液晶一般是低分子热致液晶。
液晶的电光效应是指它的干涉、散射、衍射、旋光、吸收等受电场调制的光学现象。
人们熟悉的物质状态(又称相)为气、液、固,较为生疏的是电浆和液晶。
液晶相要具有特殊形状分子组合始会产生,它们可以流动,又拥有结晶的光学性质。
液晶的定义,现在以放宽而囊括了在某一温度范围可以是现液晶相,在较低温度为正常结晶之物质。
而液晶的组成物质是一种有机化合物,也就是以碳为中心所构成的化合物。
同时具有两种物质的液晶,是以分子间力量组合的,它们的特殊光学性质,又对电磁场敏感,极有实用价值。
2、液晶显示材料具有明显的优点:驱动电压低、功耗微小、可靠性高、显示信息量大、彩色显示、无闪烁、对人体无危害、生产过程自动化、成本低廉、可以制成各种规格和类型的液晶显示器,便于携带等。
1888年,奥地利叫莱尼茨尔的科学家,合成了一种奇怪的有机化合物,它有两个熔点。
把它的固态晶体加热到145℃时,便熔成液体,只不过是浑浊的,而一切纯净物质熔化时却是透明的。
如果继续加热到175℃时,它似乎再次熔化,变成清澈透明的液体。
后来,德国物理学家列曼把处于“中间地带”的浑浊液体叫做晶体。
它好比是既不象马,又不象驴的骡子,所以有人称它为有机界的骡子.液晶自被发现后,人们并不知道它有何用途,直到1968年,人们才把它作为电子工业上的的材料.液晶显示材料最常见的用途是电子表和计算器的显示板,为什么会显示数字呢?原来这种液态光电显示材料,利用液晶的电光效应把电信号转换成字符、图像等可见信号。
液晶在正常情况下,其分子排列很有秩序,显得清澈透明,一旦加上直流电场后,分子的排列被打乱,一部分液晶变得不透明,颜色加深,因而能显示数字和图象。
液晶的材料

液晶的材料
液晶是一种特殊的物质状态,具有既有固态晶体的规则排列,又具有液态分子的流动性质。
液晶的材料主要由有机分子和无机分子组成,材料种类繁多,常见的有三维液晶、二维液晶和层状液晶等。
三维液晶是指分子排列呈等方向性,没有规则的排列结构。
它通常由有机化合物构成,具有较高的透明度和较低的粘度。
三维液晶常用于制造电视机和计算机显示屏等大型平面显示器件。
二维液晶是指分子排列呈二维结构,分子在水平方向有序排列,垂直方向没有规则结构。
常见的二维液晶材料有磷酸铷和磷酸锂等。
这类液晶材料通常具有较低的粘度和较快的响应速度,适用于制造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显示器。
层状液晶是指分子呈层状排列,每一层的分子都在平面上有序排列,层与层之间没有规则的排列结构。
层状液晶常用的材料有蒙脱石和其他层状矿物等。
层状液晶材料具有较高的透明度和较好的光泽度,适用于制造高分辨率的电子书显示器和平面打印机等。
液晶材料的选择主要基于它们的光学性质、电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等方面的考虑。
光学性质包括透射率、消光率、对偏振光的旋光等;电学性质包括导电性、带电传输性、电滞回线性等;物理性质包括粘度、分子自旋等。
通过选择不同的液晶材料和调整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制造出具有不同性能的液晶显示器件。
液晶显示技术的发展不仅推动了电子显示器件的进步,也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光电通信和光电存储等领域。
在未来,随着研究不断深入和材料技术的不断创新,液晶材料将会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液晶显示材料概述

某些有机物的结晶,受热熔融或被溶解之后,失去了固态物质的刚性, 产生了流动性,表观上看似乎由结晶态变成液态,但这种流动性物质的分 子仍然保持着有序排列,在物理性质上呈现各向异性,这种各向异性的流 动液体再继续加热,则得到各向同液晶态的结构分类 向列型液晶、近晶型液晶、胆甾型液晶。
16:59
4
向列型液晶由长径比很大的棒状分子组成, 保持与轴向平行的排列状态。因为分子的 重心杂乱无序,并容易顺着长轴方向自由 移动,所以像液体一样富于流动性;
近晶型分子由棒状或条状分子呈二维有序 排列组成。层内分子长轴相互平行,其方 向可以垂直于层面或与层面成倾斜排列。 层与层之间的作用较弱,容易滑动,因此 具有二维的流动特性;
16:59
5
胆甾型液晶,也称螺旋状液晶
分子依靠端基的相互作用彼此平行 排列成层状结构,分子的长轴与层 平面平行,而相邻两层之间分子长 轴的取向依次规则的扭转一定的角 度,层层累加形成螺旋面结构。
旋转360的层间距离称为螺距,反射光波长与螺距 有关,而温度变化时螺距会发生变化。
16:59
6
16:59
1
物质液晶态的定义:
物质既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晶体的分子排列整齐、各 向异性的状态,叫做物质的液晶态。
某些结晶熔化时,要经过一种兼有液体和晶体的部分性质 的流体的过渡状态,即经过液晶态。
16:59
2
常用液晶显示材料有几十种,主要分为如下类型:
①甲亚胺(西夫碱)类 ②安息香酸酯类 ③联苯类和联三苯类 ④环己烷基碳酸酯类 ⑤苯基环己烷基类和联苯环己烷基类 ⑥环己烷基乙基类
液晶材料在电子领域中的应用

液晶材料在电子领域中的应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突破,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便捷和高效。
而其中,电子领域则是一个全新且迅速壮大的领域。
在这个领域中,人们对液晶材料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能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便利和实用性。
本文将会从液晶材料的基本概念、LCD显示屏、智能手机屏幕以及未来展望等几个方面来探讨液晶材料在电子领域中的应用。
液晶材料的基本概念与结构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液晶的基本概念以及液晶的结构。
液晶是一种介于固体和液体之间的物质状态,拥有类似晶体的颗粒结构,因此被称为液晶体。
它们的分子结构与晶体非常相似,但是它们的分子排列方式与液体更为相似。
因此,它们具有一些介于固体和液体之间独特的物理特性,例如不同的散射和偏振特性。
液晶材料通常由两种不同的分子组成,称为列相和层相。
列相分子通常是直链或分支结构,且只具有单向取向性。
层相分子则通常是环状结构,具有不同的堆积方式,因此具有不同的取向性。
液晶材料的总体结构通常是一个由列相和层相分子组成的复杂三维结构,其中包含许多相互作用的分子。
液晶材料在LCD显示屏中的应用LCD全称为Liquid Crystal Display,即液晶显示屏。
它是采用液晶材料制成的一种平面显示器设备。
相对于CRT显示器和PLASMA显示器而言,它的显示效果更加饱和、清晰,同时更加省电。
这得益于液晶材料的独特物理特性,液晶显示屏可以依靠各种外部信号来调节其像素的透明度和颜色,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图像和颜色效果。
液晶显示屏的基本原理是,它们是由两层极薄的透明电极板组成的。
这两层电极板之间放置了一层非常薄的液晶层。
当加入电压时,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会根据外部信号的改变而重新排列,从而改变像素点颜色和透明度。
可以看出,液晶材料在液晶显示屏中的应用是至关重要的。
液晶材料在智能手机屏幕中的应用在现代智能手机的屏幕中,液晶材料同样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
由于手机屏幕的尺寸远比普通的LCD显示屏小得多,所以它需要更加精细的分子排列,以达到更高的像素密度和精准度。
液晶显示材料

液晶显示材料
液晶显示材料是一种用于制造液晶显示器的重要材料。
液晶显示器是现代科技中最常见的显示设备之一,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如电视、计算机显示器、手机等。
目前主流的液晶显示材料主要有n型液晶和p型液晶两种。
n型液晶是一种双偏振剪切型液晶,其分子结构中含有大量束
缚电子。
在电场作用下,束缚电子会形成长序有序排列的结构,从而改变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实现光的透射与反射。
n型液
晶通常具有快速响应速度和高透光率的特点,适用于动态显示。
p型液晶是一种非常稳定的液晶材料,其分子结构中含有大量
自由电子。
在电场作用下,自由电子会形成长序有序排列的结构,实现光的透射与反射。
p型液晶通常具有较低的响应速度
和较高的透光率,适用于静态显示。
除了n型液晶和p型液晶,还有其他一些液晶显示材料常用于制造液晶显示器。
例如,手电筒液晶材料常用于制造手机和手持设备的显示屏。
它具有较高的亮度和对比度,并且能够实现高速响应和低功耗。
另外,电子书液晶材料常用于制造电子书和电子阅读器的显示屏。
它能够实现高亮度、高对比度和高分辨率的显示效果,适合长时间阅读。
总的来说,液晶显示材料是液晶显示器的核心组成部分,直接影响液晶显示器的显示效果和性能。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液晶显示材料的研发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以提高显示器的色彩
表现、对比度、亮度和视角等方面的性能。
同时,科学家们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液晶显示材料,如有机光电材料、纳米液晶材料等,以期望未来的液晶显示器能够实现更高的分辨率、更广的色域和更低的功耗。
液晶材料在显示技术中的应用研究

液晶材料在显示技术中的应用研究液晶材料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具有很多独特的性质和应用。
其中,液晶材料在显示技术中的应用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从液晶材料的基础性质、液晶显示器的原理、液晶材料在显示技术中的应用等多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液晶材料的基础性质液晶材料是一种介于固体和液体之间的物质。
它具有很多独特的性质,其中最重要的是其分子结构的长程有序性。
液晶材料分为向列型液晶、螺旋型液晶、热致变色液晶等多种类型。
这些液晶材料具有各自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
在液晶材料中,分子之间的排列方式是有序的,但是在空间上只是部分有序。
这种长程有序性使得液晶材料具有许多特殊的性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其光学性质。
二、液晶显示器的原理液晶显示器是一种新型的显示技术,它利用了液晶材料的特殊性质而得以实现。
液晶显示器的原理是,利用液晶材料的电光效应和偏振片的作用来实现光的调制和显示。
液晶显示器主要由两个玻璃基板、液晶材料以及控制电路组成。
其中液晶材料填充在两个玻璃基板之间。
在液晶材料的两侧加上偏振片,并且两个偏振片的方向垂直,这时若给液晶材料加上电场,则液晶分子会发生排列,并使偏振的方向产生旋转,从而得到不同的光强度。
三、液晶材料在显示技术中的应用1. 液晶显示器液晶显示器可以说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液晶材料产品。
它已经在电子产品、计算机、通讯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液晶显示器具有功耗低、分辨率高、体积小等优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液晶显示器代替传统的显像器件。
2. 液晶投影仪液晶投影仪是一种利用液晶显示原理制作的显示技术产品。
液晶投影仪具有分辨率高、长寿命、颜色还原度高的优点,可以广泛应用于商业、教育、舞台演出等领域。
3. 液晶电视液晶电视是一种新型的电视产品,利用液晶显示原理制作。
液晶电视具有分辨率高、功耗低、颜色还原度高等优点,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使用液晶电视代替传统的CRT电视。
4. 液晶材料在量子点显示技术中的应用液晶材料在新型领域的应用也得到了大量的研究。
液晶显示屏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液晶显示屏的基本结构和原理1.玻璃基板:液晶显示屏的两侧通常都有玻璃基板,其作用是提供稳定的支撑和保护内部电路。
2.透明导电层:液晶显示屏的上下两个玻璃基板上都覆盖有透明导电层,通常由透明金属氧化物(如ITO)组成。
透明导电层在电流通过时能够产生电场。
3.液晶层:液晶层位于两个玻璃基板之间,通常由两层玻璃基板中的其中一个上覆盖有液晶分子。
液晶分子具有极性,能够受到电场的影响而改变排列方向。
4.偏振片:液晶显示屏的最外层通常覆盖着偏振片。
偏振片的作用是调节光线的传播方向。
液晶显示屏利用液晶分子对电场的响应来实现图像的显示。
当电流通过透明导电层时,产生的电场作用于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使得液晶分子发生定向排列的变化(根据电场的方向不同,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也会不同)。
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会改变透过液晶层的光线的偏振状态。
液晶分子的不同排列状态会引起光线的旋转和偏振状态的改变。
对于液晶显示屏,通常采用了TN(Twisted Nematic,扭转向列)结构。
在此结构下,液晶分子在发生电场作用下会扭转一定角度。
在不同的偏振状态下,通过液晶层的光线会旋转不同的角度,最终由偏振片控制部分光线能够透过,形成图像。
液晶显示屏中液晶分子的排列状态会受到控制电路的调节。
控制电路通常通过控制每个像素区域的电场大小来调整液晶分子的排列状态。
这些控制电路由电子设备中的信号处理器等组件提供。
根据不同的输入信号,控制电路能够控制每个像素点的液晶分子排列状态,实现图像的显示。
总结起来,液晶显示屏的基本结构包括玻璃基板、透明导电层、液晶层和偏振片。
通过控制电场来改变液晶分子的排列状态,从而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和偏振状态,实现图像的显示。
液晶显示屏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液晶分子对电场的响应和光的偏振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 n
1.9 折 射 率 随 频 率 的 变 化
1.9
1.8
1.8
1.7
1.7
1.6
1.6
1.5
1.5
1.4
1.4
250 300 350 400 450 500 550 600 650 700
λ (nm)
液晶的光活性
▪ 手性物质
含有一个或多个手性C(不对称C)的物质,被称为手性物质。 这个C周围的四个基团是两两不同的。
液晶显示材料基本性能
▪ 热力学行为——相态和相变 ▪ 电学特性——容性、阻性 ▪ 光学特性——双折射、光活性 ▪ 动力学、运动学范畴——粘弹性
液晶的相态和相变
A、液晶的相态:——热致液晶
a、介晶相概念 b、介晶相分类:SA,SB,SC,N,N*等
B、液晶相态的特点:
a、有序程度: S=1/2<3COS2θ-1>,0.6~0.8; 0.4; b、分子排列状态 c、对液晶分子形状的要求
椭圆偏振光可以分解为两个电 矢量垂直的线偏光,反之,亦 可由线偏光合成
光线传播方向
液晶对光的相延迟和色散
▪ 液晶对光具有双折射效应,使
得o光和e光在液晶中传播速度
Y
不同,从而导致在出射时二者
相位不同
▪ 因应液晶的光学各向异性的不
同,所产生的相位差不同
no
▪ 影响相位差第二个因素为液晶
层的厚度
▪ 第三个有关的因素入射光的波
盛装容器的洁净程度 液晶使用过程中的接触物品 使用液晶环境的光照情况 液晶所在环境的温湿度情况 成盒前的工序的洁净程度
液晶的双折射
▪ 液晶的折射率 no、ne
▪ 偏振光 线偏振 椭圆偏振
▪ 相延迟和色散
液晶的双折射
▪ 液晶的折射率
液晶具有双折射这一晶体特性 no为寻常光折射率,其偏振方
向与分子长轴垂直,ne则平行 光学各向异性定义为
驱动频率的选择是根据其频率依赖性特点进行的 满足液晶沿电场排列,近似的选取驱动电压 液晶排列要求:ε∥——指向矢平行电场;ε⊥——指向矢垂直电场 温度控制:25℃±2 ℃
驱动条件的选择
▪ DUTY数确定
▪ 根据液晶材料的陡度来估计它的适用扫描线数
Nmax=((P2+1)/(P2-1))2
▪ BIAS的确定
液晶的电阻率非常高,一般都在1010欧姆厘米以上。 液晶的电阻特性是材料本身决定的,它和介电常数、阈值电压有一 定联系 一般认为,液晶的阻性电流是杂质的带入而引起的
▪ 液晶器件的能耗和电阻电流
液晶器件的能耗来自电容和电阻,其中主要是电容 液晶在电场作用中,可以形成电阻电流 动态驱动时,随频率的上升,容性明显增强,阻性相对减弱
▪ 工作温度范围
高低温光电曲线→最基本条件是向列相范围;底色、对比度、驱动 电压、响应等随温度的变化在要求范围内
▪ 能耗及稳定性要求
功耗电流→介电常数、电阻率、对UV的稳定性 稳定性→对光(UV)、对高温、对低温等;
STN液晶材料使用的注意事项
▪ 可按线性关系调整折射率、介电常数 ▪ 需按实际测试结果调整驱动电压 ▪ 需按实际测试结果调整工作温度范围 ▪ 液晶混合时不需高温(<60℃)处理,若两液
γ—指向矢转动时所引起的粘滞系数
η2
η1
η3
γ
液晶的粘度
▪ 粘度的本质是分子间内摩擦力
速度梯度为1时单位面积的内摩擦力,分动力学粘度、运动粘度 体积粘度属于动力学范畴,单位为PaS或P;运动粘度单位m2/s。 液晶有其自己的特点和限制,有一定极限
液晶的粘度与介电常数、清亮点、折射率有关
▪ 粘度与温度基本呈指数关系
△n=ne-no 这一参数在STN设计中是极为关
键的 △n与介电常数、清亮点、有序程
度等参数相关
ne
no
液晶双折射的测量
▪ 测量原理
利用阿贝折射仪,在对液晶进行排列处理后,用检偏器件分别 读取两个折射率。两体系混合后的折射率可以叠加获得。
▪ 测量设备
阿贝折射仪、恒温装置、单色光源、检偏器件
▪ 测量条件
液晶的阻性特征
▪ 液晶电阻的测量
测量原理:Rx>>R0
Rx
U
R0
CB
测量设备:高阻仪、电导电极等; 测量条件:温度、湿度,测量电压 测量精度保证:屏蔽和接地情况
液晶的阻性特征
▪ 静电行为
积累电荷无法从有效途径消除掉,从而形成静电场,导致显示器无 法正常显示 液晶材料纯度过高,电阻率过高,使得积累电荷无法从液晶材料途 径消除
显示器件对材料相态相变要求
▪ 普通TN的要求: 工作温度范围内为向列相
有一定的相稳定性 ▪ STN器件的要求:
更宽的向列相范围 高低温范围内须有较好的相稳定性,即有序程 度要较高
液晶的容性和阻性
▪ 容性特性 介电性质 阈值、饱和电压、陡度 温度依赖性 频率依赖性 驱动条件
▪ 阻性特性 耗电流、能耗 静电行为
▪ 避免方法
液晶材料途径:在保证能耗要求的情况下,适当调整电阻性能 器件途径:设计旁路,引消除积累的静电贺
液晶的阻性特征
▪ 液晶保存和使用对液晶电阻率的影响
离子性杂质的引入是降低液晶电阻率的主要因素 极性杂质也使液晶电阻率降低 强烈的光照可以是液晶电阻率降低,UV光的破坏尤为 强烈 环境可以导致液晶尤其是低阈液晶的电阻率下降
0
折 射 率 随 温度 的 变 化
ne
no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温度
液晶的双折射
▪ 折射率的频率依赖性
随着测试光源的频率的变化, 液晶的折射率也发生变化 频率升高,折射率增大 在可见光波段内,折射率的变 化足以影响显示器件的色度 在C-STN中,不但需要需要补 偿膜,而且对液晶的这一性能 要求也较为严格
陡度与K33/K11以及△ε/ε ⊥相关 阈值电压、饱和电压是驱动电压选择的基本依 据,陡度是扫描行数设计的依据。 ▪ 两体系混合后阈值电压和陡度并非线性叠加,而 须实际测试确定
液晶的容性特征
▪ 介电的温度依赖性
随着温度的上升,介电各 ε
向异性减小
在远离清亮点的温度下, 介电各向异性随温度缓慢 变小
温度升至清亮点以上时, 介电各向异性消失
宽温产品应考虑此因素
PCH-5 的 介 电 常数 与 温 度 的 关 系
18
ε∥
16
14
12
εi
10
8
6
ε⊥
4 0
10 20
30 40 50
温度
60 70 80
液晶的容性特征
▪ 介电的频率依赖性 介电各向异性随测试 频率的上升而降低
介电各向异性 当测试频率足够高时, 介电各向异性消失 高DUTY驱动时需考虑 此因素
▪ 旋光性
偏振光通过手性物质时,其电矢量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偏转。
▪ 螺距和HTP值
在胆甾相中,液晶分子是呈螺旋状排列的,当指向矢旋转360度 时,在螺旋轴方向上距离称为自然螺距。 HTP指定义为1/PC,是表征手性物质扭曲能力的指标。
偏振光基础
▪ 偏振光定义
电磁波为横波 自然光为电矢量各方向分布 均匀 液晶显示本质是对偏振光的 调制
液晶显示材料及应 用
基本知识和简单原理
液晶显示材料基础知识
▪ 液晶知识涉及多学科,横跨多个领域,业 内人士需要做的最多的就是对多个因素的 优化、再优化,解决或缓解多因素之间的 矛盾和冲突。作为液晶材料的开发,这一 点就更为突出:包括相变范围、介电、折 光、驱动电压、驱动路数、粘弹性、视角、 能耗等方面在内的十几个参数需要调整和 优化,以求达到为显示器提供整体性能优 越的液晶材料。
液晶的相态和相变
C、液晶的相变:
a、C—S(A、B、C……); b、S—N; c、N—I;
D、相态、相变的判别和测量:
a、观察法——偏光熔点仪,通过其各相在偏光显微镜下的不 同现象可以辨别相态和测量相变点,是快速检测的手段。 b、热分析法——DSC差热分析,通过各相相互转变时伴有能量得 失——热量的吸收和放出,用检测装置来测量相变点。是对液晶进 行分析的有利手段。
体混合,常温即可,但需搅拌均匀(1-2小时) ▪ 混合、盛装、运输、灌注的容器需保持洁净,
重复使用时需要清洗干净 ▪ 液晶的重复使用需要性能检测合格,否则慎用
▪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 识。20.10.2120.10.21Wednes day, October 21, 2020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09:01:1509:01:1509:0110/21/2020 9:01:15 AM
液晶的容性特征
▪ 介电特性 液晶是一种电介质
液晶的介电特性具有方向性——介电异性,它 与分子极性相关。△ε=ε∥-ε⊥ 介电特性是液晶的本质特征,是所有其他性能 的基础 介电特性为驱动提供了原动力 两体系混合后介电常数可线性叠加
液晶的容性特征
▪ 阈值、饱和值和陡度 阈值与液晶介电常数相关 Vth=π(K/△εε0)1/2
20 ℃±0.1 ℃;589nm纳光光源;
液晶的双折射
▪ 折射率的温度依赖性
折射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折射率各向异性也随温度上升 而降低 温度接近清亮点时,各向异性 急剧下降 温度高于清亮点时,各向异性 消失 这一因素对高温工作的液晶器 件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n
1.62 1.60 1.58 1.56 1.54 1.52 1.50 1.48
▪ 根据最佳偏压比算法
a=N1/2+1
▪ 有效电压的计算
▪ Von=(1-(a2-1)/N)1/2·V/a
Voff=(1+(a2-4a+3)/N)1/2 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