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能源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生物能源的未来趋势

生物能源的未来趋势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增加,生物能源逐渐成为将化石燃料转变为更可持续能源的关键一环。
生物能源,作为一种利用生物质的能源形式,包括农业废弃物、林业残余物、动物粪便和特定作物等,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通过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生物能源将在未来的发展中展现出更加多样化和可持续的趋势。
一、生物能源的现状与发展背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全球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与资源短缺,其中包括温室气体排放、空气污染以及化石燃料的逐渐枯竭。
为了缓解这些问题,各国纷纷追求更加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
在这样的背景下,生物能源应运而生,并逐渐受到重视。
生物质能是一种相对传统但却有效的可再生资源。
它可以被转化为生物燃料、生物电、热能等多种形态,不仅能降低碳排放,还能够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的数据,2019年全球生物质能发电能力已达到1260吉瓦,占可再生能源总发电能力的近一成。
二、生物能源的技术创新生物能源的发展离不开技术进步。
现代科学技术为生物质能的提取、转化及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1. 高效转化技术当前,生物质转化技术主要包括热化学转化(如气化、焚烧)、生物化学转化(如发酵)及物理法提取(如压榨)。
随着研究深入,高效转化技术不断涌现。
例如,先进的气化技术可以将木屑、稻草等农业废弃物在缺氧条件下加热,从而转化为合成气,再进一步制成甲醇及氢气。
2. 新型原料开发未来,开发新型原料将是推动生物能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目前获取柴油和汽油的主要原料是粮食作物,如玉米、大豆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球粮食安全。
因此,通过选择非粮食类材料(如木质纤维素、生物废弃物等)或开发新型能源作物(如油菜、藻类等)来确保粮食供应则显得尤为重要。
3. 微生物发酵技术微生物发酵是一种成熟且经济有效的利用生物质方式。
未来,通过合成生物学手段,可以设计和优化微生物,实现对某些特定底物的高效发酵。
这不仅能够降低生产成本,还能提高产品产量和纯度。
生物质能源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生物质能源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生物质能源是指源自于生物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从植物、废弃物以及动物排泄物等生物质所生产的能源。
随着人类社会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生物质能源作为一种环保、可持续的新型能源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分析生物质能源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一、生物质能源的发展现状在目前的能源结构中,生物质能源在能源总消费量中的占比仍然非常小。
但是,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及新能源政策的倡导,生物质能源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1.生物质发电:发电是生物质能源的一种主要利用方式。
生物质可通过焚烧或气化方式进行能源转化,发电。
生物质发电的优势在于其能够使农林废弃物等生物质得到有效利用,同时减少了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排放。
目前,生物质发电在欧洲等地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
2.生物质燃料:生物质燃料包括木质燃料、废弃物、农业余料、城市垃圾以及植物油等,具有环保、可再生的特点。
其中,生物质燃料的主要应用是作为替代传统石油燃料的能源。
例如,生物质燃料油可以通过加工处理后成为柴油等传统石油燃料的替代品。
3.生物质液态燃料:由于柴油、汽油等传统的石油燃料会对环境产生污染,生物质液态燃料因具有较低排放可替代传统燃料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生物质液态燃料的主要来源是植物油和动物脂肪。
目前,生物质液态燃料已经逐步开始在农村、城市公交以及物流等领域得到应用。
二、生物质能源的未来趋势虽然目前生物质能源的占比很小,但是未来这种可持续、环保的新型能源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1.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生物质能源的技术也会逐步完善和创新,生物质的转化效率会不断提高,生物质能源的应用范围也将不断扩大,特别是在高效利用生物质有效物料时的技术上,有望取得更加长足的进展。
2.政策支持:各国政府为了鼓励和推进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将会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
例如,政府会根据绿色发展总体目标和排放限制目标,对生物质能源实行优惠政策,提高并扩大生物质能源的市场需求。
生物质能源的利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生物质能源的利用现状与发展趋势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 生物质能源成为了新的热门话题。
它是指从活性生物质中提取能量的技术或方式,包括来自农作物、林木、稻壳、废纸和废弃物等的能源。
相较于传统的化石燃料,生物质能源具有更为环保的优势,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
本文将会讨论目前生物质能源的利用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生物质能源的利用现状目前,生物质能源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通过生物质发电和热能利用的方式,另一种是通过制氢等技术来生产生物质燃料。
这些技术都已经在实际应用中得到很好的运用。
1.生物质发电生物质发电是目前生物质利用的主要方式。
通过生物质发电可以转换生物质的化学能为电能,同时还可以产生热能。
这项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能源和环境等领域。
生物质燃烧发电的原理主要是利用生物质中的碳、氢、氧等元素以及其他的一些元素质和能量状态的变化而产生的热能来驱动机组发电。
目前,我国的生物质燃烧发电主要使用的是垃圾焚烧、污泥焚烧和农作物秸秆焚烧等方式。
2.生物质燃料生物质燃料通过生物质的生化反应来生产氢气、甲烷、醇类等燃料。
利用这些燃料可以替代传统的石油和天然气等有限资源,从而实现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生物质能源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生物质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它有望成为未来能源开发的主要方向之一。
1.技术创新生物质能源技术的发展方向主要集中在改进发电和燃料生产技术,提高燃烧效率和经济效益,并且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政策支持政府的政策支持也是未来发展生物质能源的关键。
未来的发展会需要广泛的政策支持,包括资金、税收和能源政策等。
政府的支持将会鼓励更多的企业和科研机构投入到生物质能源的研发和应用中。
3.市场需求未来市场需求也是生物质能源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人们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将会逐渐提高,这将推动生物质能源的市场需求,同时也鼓励企业投资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和生产。
4.产业升级未来生物质能源的产业升级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生物质能发电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生物质能发电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一、生物质能发电技术:现状如何?说到生物质能发电,大家或许有些陌生。
这是一项通过利用植物、农作物、木材废料、甚至是有机垃圾等生物质资源来发电的技术。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儿像“绿色能源”的代名词?说白了,就是把我们周围的“废物”变成“宝贝”,然后用来发电。
就像把垃圾变成了钱一样。
你可能会想,这种技术靠谱吗?能不能真做得到?放心!现在可有不少地方已经做得风生水起了。
要说这项技术的“历史”,其实也不算太长。
毕竟它算是近几年才大力推广的。
然而,这种用“可再生资源”发电的方法,早在几十年前就有人试探性地提出过。
技术的瓶颈一直没有突破,直到近些年,随着环保意识的觉醒和科技的不断发展,生物质能终于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
不仅如此,咱们国家也出台了不少相关的支持。
用生物质发电的好处,显而易见,不仅能减少环境污染,还能帮助农民处理农业废弃物,真是一箭双雕。
但是,现实嘛,总是不会那么简单。
说实话,生物质能发电技术虽然在一些地方已经有了应用,但其发展仍然面临着不少挑战。
比如说,燃料来源的不稳定性就是一个问题。
农作物的收成年年不一样,原材料也不是随时都有,这让生物质发电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受到了影响。
此外,这项技术的成本也不算低,建设和维护的费用让一些地方的相关部门和企业望而却步。
这样一来,虽然这项技术在部分地区有了进展,但整体来说,还没能完全“普及开来”。
二、技术的优势与潜力:有前途吗?说到这里,你可能会问了:“这玩意儿到底能不能行?有未来吗?”咱可不能光看眼前的困难。
得看到它背后的潜力。
生物质能发电本身就是一项“绿色”技术。
你看,传统的化石能源发电,不是烧煤就是烧油,污染可大了去了。
而生物质能发电呢,它的原料基本是植物,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发电时释放的二氧化碳也基本上和植物吸收的二氧化碳相抵消,算是一种“碳中和”的过程。
简单来说,它不光发电,还能“净化”空气,这对缓解全球气候变暖、保护环境简直是“功德一件”。
生物能源发展现状与前景

生物能源发展现状与前景随着世界各地能源问题的日益严峻,生物能源逐渐成为国际社会重点研究的方向之一。
那么,目前生物能源的发展现状是怎样的呢?生物能源将来的前景又是怎么样的呢?一、生物能源的发展现状1. 生物质能源的发展生物质能源是指通过植物、农作物秸秆、草木芬陶、废弃物质等可再生生物资源制取的一种能源。
如今,生物质能源已被广泛应用于发电、供暖、制热等领域。
在生物质能源的发展过程中,生物质能源的制造技术得到了显著的进步。
如将生物质能源通过热解工艺转化为液体燃料,或通过气化升级生物质能源,改善了生物质能源的性能和环保性。
2. 生物燃料背景的发展生物燃料是指通过植物、垃圾、油脂等可再生生物资源制备的一种燃料。
生物燃料的使用有利于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保护环境。
然而,生物燃料背后的生产工序会消耗较多的水、化肥和除草剂等资源,同时也会对生产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生物燃料的研究一直在探索如何利用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通过发电厂、发酵厂等设施对废弃物进行加工利用,将是未来生物燃料发展的新方向。
3. 生物气体的发展生物气体是指通过生物发酵过程而产生的一种气体。
生物气体中含有90%以上的甲烷,是一种优质的可再生能源。
如今,生物气体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被应用于电力、热力等行业,其中一种应用方式是将生物气体通过管道输送至用户司法所需。
未来,生物气体的发展方向将进一步拓展,探索其在农业领域以及生物燃料领域中的应用。
二、生物能源的前景由于生物能源具有可再生、可持续的特点,它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替代能源。
未来,生物能源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场景。
1. 汽车领域生物质能源和生物燃料的应用已经进入汽车工业领域。
一方面,生物质能源被广泛用于汽车座椅等耐热织物的生产;另一方面,利用生物燃料替代化石能源为汽车提供动力的技术也已突破。
未来,生物能源将会在汽车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 建筑领域生物质能源、生物燃料和生物气体在建筑领域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生物质能源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如何

生物质能源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如何在当今全球能源需求不断增长,同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日益严格的背景下,生物质能源作为一种可再生、清洁的能源形式,正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那么,生物质能源的发展现状究竟如何?未来又有着怎样的前景呢?生物质能源,简单来说,就是来源于生物质的能源。
生物质包括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以及由这些生命体排泄和代谢产生的有机物质。
常见的生物质能源有生物质发电、生物柴油、生物乙醇、生物质成型燃料等等。
目前,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生物质发电领域,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基于生物质燃烧的发电厂。
这些发电厂通常利用农业废弃物、林业剩余物、生活垃圾等作为燃料,既实现了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又产生了清洁的电力。
例如,在北欧一些国家,生物质发电已经成为电力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物柴油和生物乙醇的生产也在逐步扩大。
生物柴油通常由植物油或动物脂肪经过化学处理制成,可以直接用于柴油发动机。
生物乙醇则主要由粮食作物(如玉米、小麦)或非粮食作物(如甜高粱、木薯)发酵而来,可与汽油混合使用。
然而,这两种能源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大规模使用粮食作物生产生物燃料可能会对粮食安全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开发非粮食来源的原料成为了当前的研究重点。
生物质成型燃料在供暖和工业用能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通过将生物质压缩成颗粒或块状,提高了其能量密度和燃烧效率,方便了储存和运输。
在技术方面,生物质能源的转化技术不断进步。
例如,生物质气化技术可以将生物质转化为可燃气体,用于发电或供热;生物质热解技术能够生产生物油和生物炭,具有较高的能源利用价值。
不过,生物质能源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限制。
首先,生物质资源的收集和运输成本较高。
由于生物质通常分布较为分散,收集和运输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其次,生物质能源的转化效率还有待提高。
虽然技术在不断进步,但与传统的化石能源相比,在能量转换效率方面仍有差距。
再者,生物质能源的生产可能会带来一定的环境影响。
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近年来,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对环境友好型能源的需求推动了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
生物质能源是指以植物、动物等有机物质为原料,通过转化和利用技术生产的可再生能源,如生物质电力、生物质燃料和生物质热能。
本文将对生物质能源产业的现状和前景进行分析。
一、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现状1.政策支持:许多国家纷纷出台支持生物质能源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和能源法规等。
这些政策措施为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2.技术进步:生物质能源领域的技术不断创新和进步,固体废弃物、农作物秸秆、木材废料等可以有效利用,生物质能源的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生物质能源设备也越来越先进。
3.能源需求增长: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是推动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不断上升,生物质能源作为可再生能源的一种,具有较高的替代能力。
4.环境友好型:生物质能源是一种清洁能源,其利用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相对较低,对环境污染较小。
在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背景下,生物质能源的发展逐渐受到重视。
二、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前景1.市场潜力巨大:生物质能源是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供给受到地域、季节和气候等因素的制约较少。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突破,生物质能源供给能力将继续增强,市场潜力巨大。
2.产业链完善:随着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产业链不断完善。
从原料种植、采集、加工到生物质能源生产和利用,构建了完整的产业链。
这将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形成产业协同效应。
3.经济效益显著:在过去的几年里,生物质能源产业在各国经济中的地位逐渐提升。
生物质能源的生产和利用能够创造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效益,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积极作用。
4.可持续发展:生物质能源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形式。
相对于石化能源,生物质能源具有更好的环境效益和可再生性。
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生物质能源也能够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生物质能源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生物质能源的现状和发展前景一.生物质能源概述化石资源的过度消耗引发了能源和环境危机,寻找不可再生资源的替代品成为人类社会生存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
生物质能源环境友好,可再生,并且有丰富的存量,且从生物质出发,获得多种形态的能源成为了研究热点和投资热点。
生物质是指由光合作用产生的各种有机体。
生物质能则是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蕴藏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即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而贮存在生物质内部的能量形式。
它除了可以提供燃烧热,还可以制成种类繁多的重要化工品[1]及气、液、固的能源形态,尤其是可以作为交通燃料的制备原料[2]。
生物质的研究在推动化学工业和能源燃料可持续发展中已经并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生物质资源按其来源分类可分为:一是木材及森林;二是农业废弃物;三是水生植物;四是油料植物;五是城市和工业有机废弃物;六是动物粪便。
生物质的应用和开发在政策层面上引起了各国的重视,我国在生物能源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突出了五个方面: 1.提高能源植物的数量和质量;2.从原料到技术发展燃料乙醇工业。
3.加快生物柴油产业化的步伐。
4.推进生物质发电和供热。
5.促进生物质转化为致密成型燃料。
利用生物质能方式主要有:一是热化学转换技术,获得木炭焦油和可燃气体等高品位的能源产品,分为高温干馏、热解、生物质液化等方法;二是生物化学转换法,主要指生物质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下,生成沼气、酒精等能源产品;三是利用油料植物所产生的生物油;四是直接燃烧技术,包括炉灶燃烧技术、锅炉燃烧技术、致密成型技术和垃圾焚烧技术等。
二.生物质资源量1.全球的生物质资源生物质能仅次于三大化石能源位列第四,存量丰富且可再生,具备很大的发展前景。
全球每年经光合作用产生的生物质约1700亿吨,其能量相当于全球能量年消耗总量的10倍,而作为能源的利用量还不到总量的1%,开发潜力巨大。
目前来自生物质的能量约占全球消耗能量的14%。
其中发达国家每年3%左右的能源来自生物质能,发展中国家生物质利用约占这些国家能源消耗的3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质能源得现状与发展前景一、生物质能源概述化石资源得过度消耗引发了能源与环境危机,寻找不可再生资源得替代品成为人类社会生存发展面临得重大问题.生物质能源环境友好,可再生,并且有丰富得存量,且从生物质出发,获得多种形态得能源成为了研究热点与投资热点。
生物质就是指由光合作用产生得各种有机体.生物质能则就是以生物质为载体得、蕴藏在生物质中得能量,即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而贮存在生物质内部得能量形式。
它除了可以提供燃烧热, 还可以制成种类繁多得重要化工品[1]及气、液、固得能源形态,尤其就是可以作为交通燃料得制备原料[2]。
生物质得研究在推动化学工业与能源燃料可持续发展中已经并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生物质资源按其来源分类可分为:一就是木材及森林;二就是农业废弃物; 三就是水生植物;四就是油料植物; 五就是城市与工业有机废弃物; 六就是动物粪便。
生物质得应用与开发在政策层面上引起了各国得重视, 我国在生物能源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突出了五个方面:1、提高能源植物得数量与质量;2、从原料到技术发展燃料乙醇工业。
3、加快生物柴油产业化得步伐.4、推进生物质发电与供热。
5、促进生物质转化为致密成型燃料。
利用生物质能方式主要有:一就是热化学转换技术,获得木炭焦油与可燃气体等高品位得能源产品,分为高温干馏、热解、生物质液化等方法;二就是生物化学转换法, 主要指生物质在微生物得发酵作用下, 生成沼气、酒精等能源产品;三就是利用油料植物所产生得生物油;四就是直接燃烧技术,包括炉灶燃烧技术、锅炉燃烧技术、致密成型技术与垃圾焚烧技术等。
二、生物质资源量1、全球得生物质资源生物质能仅次于三大化石能源位列第四,存量丰富且可再生,具备很大得发展前景。
全球每年经光合作用产生得生物质约1700亿吨, 其能量相当于全球能量年消耗总量得10 倍, 而作为能源得利用量还不到总量得1%,开发潜力巨大.目前来自生物质得能量约占全球消耗能量得14%.其中发达国家每年3%左右得能源来自生物质能,发展中国家生物质利用约占这些国家能源消耗得35%.按照一些国际能源组织测算,随着化石能源得枯竭与价格得增长, 到2015年,全球总能耗将有40%来自生物质能源.2、我国得生物质资源据估计, 我国每年产生得生物质总量有50多亿吨(干重),相当于20多亿吨油当量, 约为我国目前一次能源总消耗量得3倍,目前我国商品化得生物质能源仅占一次能源消费得0、5%左右。
即使考虑到中国有坚持“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得原则,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农村废弃物与林木枝桠等林业废弃物发展生物质能源得存量仍然很大。
据2003年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仅可收集得农业废弃物及禽畜粪便资源就可达10亿吨,其中农作物秸秆总量则有6、5 亿吨,除部分作为造纸原料、炊事燃料、饲料肥料与秸杆还田之外,可作为能源用途得秸秆约3、5亿吨,折合1、8亿吨标准煤,可以转化为 1 亿吨燃料酒精或5000 万吨生物柴油。
目前各类农业废弃物每年利用率不足10%.到2010年秸秆总量将达7、26 亿吨,相当于5亿吨标煤。
2005 年统计我国畜禽粪便资源得实物量仅为1、38 亿吨。
预计到2010 年与2015 年,中国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便资源得实物量将分别达到25亿吨与32、5 亿吨。
我国自l981 年起,就有计划地建设薪炭林, 到l995 年,年增产薪材量2000—2500 万吨, 经济林面积有3、2亿亩, 但就是目前加工利用得还不足1/4。
林木枝桠与林业废弃物年可获得量约9亿吨,约有3 亿吨可作为能源利用。
我国存在约20亿亩得山地、滩涂、盐碱地等边际性土地, 不宜种植粮食作物,但可以作为能源等专业植物种植得土地。
按这些土地得20 %利用计算,每年约生产10亿吨生物质。
目前全国年产有机废水25、2亿吨,废渣0、7亿吨,可获得沼气资源量为106、8亿m3。
城市固体废弃物年产生量约1、5亿吨,每年以8%—10%得速度持续增长. 三、利用得现状为解决能源危机我国政府制定了相应政策及规划支持生物质转化技术得开发。
目前我国在几项生物质能源技术得研发与产业化上取得了一定得进展: 1、沼气生物质(农作物秸秆、粪便、有机废水等有机废弃物)在厌氧环境通过微生物发酵产生一种以甲烷为主要成分得可燃性混合气体,即沼气。
我国得沼气建设始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 就是世界上沼气利用开展得最好得国家,在厌氧发酵、工程建设等方面已居于国际领先水平。
农村户用沼气系统已经成熟, 主要为农户提供生活燃料,副产得沼液与沼渣做有机肥料部分替代化肥.已经研制出适应不同气候、原料与使用条件得标准化系列池型, 并广泛采用混凝土现浇施工工艺, 使用寿命长;由于技术得进步, 使沼气池得使用管理变得更加简单易行; 沼气产业规模发展不断扩大,产品基本实现了标准化生产,规范化设计与专业化施工。
目前民用沼气技术已相当成熟,已进入商业化普遍推广阶段。
污水处理得大型沼气工程技术也已基本成熟,进入商业示范与初步推广阶段。
“十五"开始, 国家开始提供专项支持沼气建设,到2007年我国大中型沼气设施有5000 多处,户用沼气池有2700多万口.年产沼气90 亿立方米,相当于当年天然气消费量得10%。
按照国家计划,2020年,中国沼气开发量将达到270 亿立方米,年增长率为9、1%。
从沼气得原料来瞧,预计到2015年, 中国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便资源得实物量将分别达到32、5 亿吨,城市有机废水达到25吨, 如果全部利用约产生2000 多亿立方米沼气。
2、燃料乙醇中国以粮食为原料得燃料乙醇生产已初步形成规模. “十五"期间,在河南、安徽、吉林与黑龙江分别建设了以陈化粮为原料得燃料乙醇生产厂, 已在9 个省(5 个省全部,4 个省得27个地(市)) 开展车用乙醇汽油销售,2005年,这些地方实现了车用乙醇汽油替代汽油。
考虑到成本与粮食供给,我国现今政策仅鼓励非粮生产乙醇得开发。
以木薯替代粮食生产乙醇, 全国具有年产500万吨燃料乙醇得潜力.以甜高粱茎秆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得技术(称为甜高粱乙醇)已经达到年产5000吨燃料乙醇得生产规模。
由于现阶段国家对燃料乙醇实行定点生产, 再者产品本身距离交通燃料得要求还有差距,这些甜高粱乙醇无法进入交通燃料市场,大多数掺入了低质白酒中。
另外,“八五”期间,我国开始研究利用纤维素废弃物制取乙醇,主要研究纤维素得稀酸水解及其发酵技术,并在“九五"期间进入中间试验阶段;目前已经建成年产600吨规模得纤维素废弃物制取乙醇燃料技术中试设施。
3、生物柴油由生物质替代石油原料制取汽油与柴油,就是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得重要方向,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催化转化为适宜得油品或含油品得混合物再进一步分离.生物柴油就是一种优质得生物液体燃料,其生产原料主要为廉价植物油与纤维性生物质。
目前基于廉价植物油为原料得转化技术国内外已有突破性进展,在尽量降低转化过程中能耗得前提下提高转化率并保证油品质量就是生物柴油市场化得关键。
上世纪80年代末, 欧美国家投入大量得人力、财力、物力开发利用生物柴油.美国相继在1996年与2000年颁布标准,完善生物柴油得产业化条件,政府实行积极鼓励,在生物柴油得价格上给予一定得补贴。
德国也于2001 年在海德地区投资5000万马克(7马克约合0、26元人民币), 兴建年产10 万吨得生物柴油装置.我国在1981年已有用菜籽油、棉籽油等植物油生产生物柴油得试验研究。
科技部已将生物柴油技术列入十一五国家863计划与国际科技合作计划, 产业化方面已实现多处中试与示范线。
外国公司也进军中国,外国公司分别在山东威海市与黑龙江佳木斯市建设年生产能力25万吨与20万吨得生物柴油厂.目前利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得技术在海南、福建龙都已开发出并相继建成了万吨级得生产线。
预计中国生物柴油产量2010年前约可达每年100万吨。
由于受到原材料来源与价格得影响大多数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
相比之下,以纤维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得技术发展得要慢,到目前为止,还处于工业化示范阶段,且产生得生物柴油品质存在较大差异。
但就是由于这条技术路线原材料量大、价格可控,如果生产成本合理,将更有发展前景.4、生物质发电中国生物质发电技术可分为直接燃烧发电、混合燃烧发电、气化发电与沼气发电。
直接燃烧发电与混合燃烧发电都就是以固体生物质为燃料。
气化发电与沼气发电就是以生物质汽化后再燃烧发电。
固体生物质燃料分生物质直接燃烧或压缩成型燃料及生物质与煤混合燃烧为原料得燃料。
直接将具有生物质得原料进行燃烧发电处理就是生物质能转化速度较快得一种方式,从1988年第一座秸秆生物燃烧发电厂在丹麦投产以来,在一些欧美发达国家发展迅速并得到广泛应用.美国在2000 年就已有超过1200 个燃烧发电厂在正常运行, 总装机容量为1200 万kW,年发电900 亿kW。
中国生物质燃料发电也具有了一定得规模,2006年底全国生物质能发电累计装机容量220 万kW, 其中蔗渣热电联产170 万kW,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得许多糖厂利用甘蔗渣发电。
中国第一批农作物秸秆燃烧发电厂在河北石家庄市与山东菏泽市建成,装机容量分别为2x12兆瓦与25兆瓦,发电量分别为1、2 亿千瓦时与1、56 亿千瓦时,年消耗秸秆20万吨。
目前,秸秆直燃发电技术仍存在着缺乏核心技术与设备、发电成本偏高、秸秆收储运困难等问题。
中国沼气发电技术一方面积极引进了国外先进技术,诸如兰州花庄奶牛繁殖中心引进了捷克沼气热电联产设备;另一方面,国产沼气发电机组也已基本成熟,维柴、胜动等厂家生产得燃气发电机组得技术性能指标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2006年完成生物质气化及垃圾填埋气发电3万kW,在建得还有9万kW.中国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系统得秸秆气化站保有量539处, 年产生物质燃气1、5 亿立方米;年发电量160千瓦时得稻壳气化发电系统已进入产业化阶段。
5、生物质致密成型燃料生物质压块成型就是将秸秆、稻壳、锯末、木屑等有机废弃物,用机械加压得方法,使无定型、低发量得生物质原料压制成具有一定形状、密度较高得固成型燃料.由此, 半松散得、低热值得生物质加工成热值高及能源密度高得能量块.从成型工艺上可分为常温压缩成型、热压成型与碳化成型三类。
成型燃料热性能优于木材,与中质混煤相当,而且点火容易,便于运输与贮存,可作为生物质气化炉、高效燃烧炉与小型锅炉得燃料。
生物型煤与原煤成本低等优点,既能节省能源,又能明显减少大气污染, 具有储存、运输与使用方便等特点。
中国生物质固体成型技术得研究开发已有二十多年得历史,现在已达工业化生产规模。
但由于压缩技术环节得问题,成型燃料得压缩成本较高.目前, 中国(清华大学、河南省能源研究所、北京美农达科技有限公司)与意大利(比萨大学)两国分别开发出生物质直接成型技术,降低了生物质成型燃料得成本,为生物质致密成型燃料得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