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金昌文化历史

合集下载

甘肃金昌文化历史

甘肃金昌文化历史

金昌历史文化
金昌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

早在4000多年前的原始氏族社会,已有人类在此生息。

商周时期,为西戎牧地,春秋战国至秦,月氏族驻牧于此;汉初,属匈奴休屠王辖地。

从西汉武帝起,先后置鸾鸟、番和、骊酐、显美、焉支等郡县,历经兴衰更替,凡千余年。

元设永昌路,明置永昌卫,清改为永昌县至今。

1936年11月18日,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进驻永昌。

12月5日,建立中华苏维埃永昌区政府,仅存23天。

1949年9月1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永昌,9月23日,成立永昌县人民政府,隶属武威专员公署。

1955年4月改为永昌县人民委员会。

1956年3月,隶属张掖专员公署,1961年12月改属武威专员公署领导。

1968年5月7日成立永昌县革命委员会,隶属武威地区革命委员会。

1980年12月恢复永昌县人民政府,由武威地区行政公署管辖。

1981年2月9日,国务院决定设立金昌市。

将永昌县金川镇所属的金川地区和宁远堡、双湾两个人民公社划为金昌市的行政区域,将武威地区管辖的永昌县划归金昌市领导。

金昌的民俗、节庆活动主要有农历四月初八的庙会,骊靬鱼鳞阵,节子舞,古罗马兵阵,斗兽表演,毛卜喇“万”字灯。

甘肃金昌市永昌县神仙湾石窟介绍

甘肃金昌市永昌县神仙湾石窟介绍

甘肃金昌市永昌县神仙湾石窟介绍甘肃金昌市永昌县位于黄河中游地区,是一个以历史文化闻名的地方。

其中,神仙湾石窟作为永昌县的重要文化景观之一,在中原和西域交汇的历史地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神仙湾石窟的历史背景、建筑风格及文化意义。

一、历史背景神仙湾石窟位于永昌县境内的黄河边,始建于北魏时期,历经魏晋、北齐、隋唐、五代、西夏等时期的建造和修复,是中国古代石窟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

这些石窟的建造起因于佛教的传播,为了宣扬佛法,人们在岩石上凿刻造像和壁画,使这个地方成为信仰的圣地。

二、建筑风格神仙湾石窟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而著名。

这些石窟主要分布在岩石的侧面和内部空间,形成了一个庞大而壮观的石窟群。

其中以中空彩塑为主要艺术形式,将佛教经典的故事和佛陀、菩萨的形象刻画其中,给人以宏大而庄严的感受。

同时,在壁画的绘制上也表现出了北魏至唐代不同时期的艺术特点,具有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

三、文化意义神仙湾石窟是甘肃省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石窟群之一,对于研究中国古代佛教艺术、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展现了佛教在这一地区的传播和影响力,还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这些石窟艺术作品以其浑厚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宗教内涵而被人们所喜爱,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和研究。

四、保护与发展神仙湾石窟的保护与发展是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要任务。

他们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包括修复石窟、加强管理、设置保护区、开展文物保护宣传等,致力于保护石窟艺术的完整性和原始性,推动其成为更加独特而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

结语神仙湾石窟作为甘肃金昌市永昌县的文化遗产,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还是中国古代石窟艺术的瑰宝。

通过对其历史背景、建筑风格及文化意义的介绍,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个地方的独特之处,并且在保护与发展中传承和弘扬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中国镍都金昌民俗风情简介

中国镍都金昌民俗风情简介

中国镍都金昌民俗风情简介金昌因产镍而称镍都,位于甘肃河西走廊中部。

它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形成了以念卷、小调、山歌、皮影木偶、盲人说唱、灯会、庙会等为主的艺术表演形式。

地处戈壁沙漠交汇处的金昌市,有草原、绿洲、沙漠、戈壁、同时在这片土地上已经发现的古文化遗迹就有203处,其中史前遗址29处,古墓葬43处,古城址17处,古建筑94处,石窟及石刻17处,形成了以三角城遗址、鸳鸯池遗址和乱墩子汉墓群为代表的沙井、马列家窑文化;特别是古罗马十字军东征落户永昌骊靬城,形成了极富传奇色彩的骊靬文化;古代丝绸之路从这里经过,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形成了长城、烽燧、水泉堡故址为代表的边塞文化,同时构成了以钟鼓楼、圣容寺塔、北山岩画、西夏文为标志的著名的丝绸之路文化;丰富的文化遗迹同独特的地理构造孕育的自然风光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金昌的特色小吃羊羔肉颠卷、手抓羊肉做工精湛、色香味俱全定会让你留连忘返。

一.毛卜喇“卍”字灯“卍”字灯具有浓厚的地方民俗特色,闹灯时选一空场地,按灯谱栽杆横竖各49排,每排19杆,共361根成方形,灯场中竖—高7— 8米的木杆,高挂大型花灯一盏,其余灯上挂360盏小花灯,杆间按图谱用绳子联结,构成通路回转盘旋的迷宫,晚上点燃花灯。

彩门对面竖彩灯6盏为屏障,前方置“一”365盏灯的鳌山,按次排祝福的字样,闹灯时编排社火顺道盘舞,热闹异常。

卍”是梵文,含义为“吉祥之所集”。

释伽牟尼胸部年示的“卍”字,是“瑞相”和“万德吉祥”的标志,相传“卍”字灯会是明代甘肃永昌毛卜喇人从京城引进,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二.永昌节子舞俗称打节子,又名霸王鞭。

节子舞由4人到几十人表演,节子用长80厘米的木棍做成,画彩,中缕孔串古铜钱,舞时“嚓嚓”做响。

有“串花子”、“虎抱头”“打四门”等套花,伴随鼓点,亦武亦舞,变幻莫测,相传由古时骊靬人的“鱼鳞阵”演化而来,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金昌景点 和名胜古迹

金昌景点 和名胜古迹

金昌景点和名胜古迹金昌市位于中国甘肃省的西北部,因盛产镍被誉为“祖国的镍都”。

这座城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名胜古迹,包括著名的骊靬古城、圣容寺、金川公园、北武当山等。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些景点和名胜古迹。

一、骊靬古城骊靬古城位于金昌市永昌县的骊靬村,是一座具有浓厚历史底蕴的古城。

这里曾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之一,也是罗马人在汉朝时期的重要聚居地。

现在,这里已经成为一个具有很高旅游价值的景点。

古城内有许多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和历史遗迹,如罗马风格的民居、教堂、古罗马风格的斗兽场等。

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古罗马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可以领略到汉朝时期的历史风貌。

此外,这里还有许多当地特色美食和手工艺品,如骊靬烤饼、骊靬葡萄酒等,可以让游客更好地体验当地的文化和风土人情。

二、圣容寺圣容寺位于金昌市城区的南郊,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

据史书记载,该寺庙始建于唐代,经过多次修缮,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这里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宗教文化遗产,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圣容寺建筑风格独特,寺庙内的佛像、壁画、雕刻等都极具艺术价值。

此外,这里还有着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浓厚的宗教氛围和文化底蕴。

三、金川公园金川公园位于金昌市区的中心地带,是一座集休闲、娱乐、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公园内有各种游乐设施和休闲场所,如大型人工湖、草坪、假山等,是一个放松身心的好去处。

除了各种娱乐设施外,公园内还有许多植物和花卉,如牡丹、菊花、玫瑰等,让游客在游玩的过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与魅力。

此外,这里还有许多当地特色美食和手工艺品,如金昌烤羊排、金昌香包等,可以让游客更好地体验当地的文化和风土人情。

四、北武当山北武当山位于金昌市永昌县的南部山区,是一座以道教文化为主的自然景观。

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甘肃省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北武当山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山上有许多古建筑和名胜古迹,如太清宫、玉皇殿、紫霄宫等。

甘肃金昌发展历程简介

甘肃金昌发展历程简介

甘肃金昌发展历程简介
甘肃金昌是中国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着悠久的发展历程。

以下是金昌市发展历程的简介。

金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千年左右的西周时期,当时这个地区是西周的都城。

在西汉时期,金昌成为了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使得该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之后,金昌成为了西北地区的商业和文化中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金昌在唐代建立了自己的市政府并获得了繁荣。

在宋、元、明、清等朝代,金昌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冶金、商业和文化中心。

20世纪初,金昌成为了中国最早开展工业生产的城市之一。

当时的主要产业是冶金和煤炭。

随着金昌在冶金、机械制造、煤炭等领域的持续发展,金昌的经济实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2002年,金昌被国务院批准为十三个沿黄河城市之一,开始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此后,金昌的旅游业,特别是黄河景区的开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金昌的文化和旅游产业逐渐崛起,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

如今,金昌正致力于进一步推动城市的发展。

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升级、推动创新等措施,金昌不断加强自身在金融、文化、旅游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竞争力。

总的来说,金昌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过程。

从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到现代化城市,金昌始终保持着不断发展壮大的势头。

将来,金昌将继续努力,成为一个现代化、宜居宜业的城市。

赞美金昌的诗词

赞美金昌的诗词

赞美金昌的诗词
摘要:
1.赞美金昌的诗词概述
2.金昌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
3.赞美金昌的诗词选篇及其解读
4.结束语
正文:
赞美金昌的诗词概述
金昌,位于我国甘肃省中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

这里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为之赞美。

赞美金昌的诗词作品众多,既有古风古韵的唐诗宋词,又有近现代的抒情诗歌,它们共同描绘了金昌的美丽画卷。

金昌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
金昌位于甘肃省中部,地处河西走廊中段,北邻酒泉,南毗临武威。

这里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因此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金昌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历经多次战乱,但依然保存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

赞美金昌的诗词选篇及其解读
赞美金昌的诗词作品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

下面选取几篇代表作品进行解读:
1.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描绘了金昌地区壮丽的自然景观,赞美了黄河的雄浑壮美。

2.王之涣《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首诗赞美了金昌地区的美酒,同时反映了戍楼将士的豪迈气概。

3.杜甫《月夜忆舍弟》:“戍楼天边边,佳人彩云间。

锦字书来结,明珠照夜还。

海客乘风破,沙鸥带月旋。

何当共长亭,重把钓纶闲。

”这首诗描绘了戍楼将士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情感,同时也赞美了金昌的自然美景。

结束语
赞美金昌的诗词作品丰富多样,它们共同展现了金昌地区的历史底蕴、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

金昌市概况

金昌市概况

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东段,祁连山北麓,阿拉善台地南缘。

北、东与民勤县相连,东南与武威市相靠,南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相接,西南与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搭界,西与张掖市山丹、民乐县接壤,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毗邻。

金昌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

早在4000多年前的原始氏族社会,已有人类在此生息。

商周时期,为西戎牧地,春秋战国至秦,月氏族驻牧于此;汉初,属匈奴休屠王辖地。

从西汉武帝起,先后置鸾鸟、番和、骊酐、显美、焉支等郡县,历经兴衰更替,凡千余年。

元设永昌路,明置永昌卫,清改为永昌县至今。

1982年8月27日,金昌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选举成立金昌市人民政府。

金昌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

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戈壁、绿洲、大漠东西展开,南北更替,相间排列。

按特征可分为三类:西南部祁连山冷龙岭及其支脉,山势雄伟挺拔,有“祁连近天都”之称,冷龙岭为境内最高峰,海拔4442米,终年积雪,山间分布天然森林,高山草甸,植被覆盖率达75%,是金昌重要的水源涵养区,自古就有“祁连雪皑皑,焉支草茵茵”之说,是久负盛名的天然牧场。

中部祁连、大黄、武当、龙首山之间的永昌、清河、三堡等绿洲,海拔在1800米左右,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境内主要农作物种植区。

东北部海拔在1500米左右,除宁远、双湾绿洲外,其余则为戈壁、沙丘、荒漠和半荒漠草原。

金昌市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端,祁连山北麓。

市境总面积9600平方公里,辖1县1区,12个乡(镇),即永昌县和金川区,137个行政村金昌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山地平川交错,绿洲荒漠相间。

金昌建市以来,科技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协同各方力量,认真组织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强化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工作,全面提高各产业的科技含量和水平,加快科技进步步伐,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残阳渐逝,血红冲天。

半是夕阳余光,半是狰狞血雨。

是的,血,到处都是冷腥的鲜血。

整个皇宫之内,血流成河,白玉理石全被洗涮成黑红之色,到处是断壁残肢,尸横一片,到处是厮杀后的痕迹。

甘肃金昌市概述

甘肃金昌市概述
植物资源:杨树、芨芨草、柳、核桃、榆、 沙枣、梨杏
.
16
雪豹
黄羊
.
左公杨柳
芨芨草
.
目录
永昌概况 地理环境 历史变革 地域特色 文化旅游
.
19
地理环境
永昌县隶属于甘肃省金昌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咽喉要道
.
20
地理环境
永昌县隶属于甘肃省金昌市,位于甘肃 省西北部,境内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 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通讯发达,
• 金昌市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端,祁连山北麓。市境总面积9600 平方公里,辖1县1区,12个乡(镇),即永昌县和金川区,137 个行政村,总人口43.77万人。金昌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山地 平川交错,绿洲荒漠相间。
.
• 金昌是以有色金属、重化工为主体的重工业城市,是我国最 大的镍钴生产基地和铂族金属提炼中心。 金昌市有着得天 独厚的自然资源,与铜镍伴生的其他稀有金属,储量极大, 这里还是甘肃省重要的商品粮粮油基地。独特的地理环境与 气候使这里的甜菜,西瓜,葵花子,黑瓜子等经济作物品质 优良,驰名中外。
文物多,将近20多处。这些遗址和墓群纵贯4000多年。建于
明朝万历年间的永昌钟楼,还有各种以古建筑群和自然风光
为主体的风景旅游度假区。
.
区位因素
1、交通便利:依附宝兰线,兰新线两大铁 路线路。
2、 近水源有水电:靠近祁连山,有金川 峡水库。
3、各种基础设施齐全。
.
.
园金 川 公
.
园金

.

金川公园 .
红鳟鱼
发菜
.
.
.
永昌大盘鸡
永昌面皮子
.
永昌火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昌历史文化
金昌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

早在4000多年前的原始氏族社会,已有人类在此生息。

商周时期,为西戎牧地,春秋战国至秦,月氏族驻牧于此;汉初,属
匈奴休屠王辖地。

从西汉武帝起,先后置鸾鸟、番和、骊酐、显美、焉支等郡县,历经兴衰更替,凡千余年。

元设永昌路,明置永昌卫,清改为永昌县至今。

1936年11月18日,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进驻永昌。

12月5日,建立中华苏维埃永昌区政府,仅存23天。

1949年9月1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永昌,9月23日,成立永昌县人民政府,隶属武威专员公署。

1955年4月改为永昌县人民委员会。

1956年3月,隶属张掖专员公署,1961年12月改属武威专员公
署领导。

1968年5月7日成立永昌县革命委员会,隶属武威地区革命委员会。

1980年12月恢复永昌县人民政府,由武威地区行政公署管辖。

1981年2月9日,国务院决定设立金昌市。

将永昌县金川镇所属的金川地区和宁远堡、双湾
两个人民公社划为金昌市的行政区域,将武威地区管辖的永昌县划归金昌市领导。

金昌的民俗、节庆活动主要有农历四月初八的庙会,骊靬鱼鳞阵,节子舞,古罗马兵阵,斗兽表演,毛卜喇“万”字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