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科学下册《认识空气》 ppt课件
教科版《感受空气》PPT优秀课件1

三年级上册科学课件-2.1 感受空气-认识空气|教科版(共11张PP T)PPT 优秀课 件ppt完 美课件 PPT免 费课件P PT课件 免费下 载PPT 精品课 件
开Hale Waihona Puke 脑筋想一想,你们能 用你们组的木块使这个大 塑料袋变得完全鼓起来吗?
三年级上册科学课件-2.1 感受空气-认识空气|教科版(共11张PP T)PPT 优秀课 件ppt完 美课件 PPT免 费课件P PT课件 免费下 载PPT 精品课 件
三年级上册科学课件-2.1 感受空气-认识空气|教科版(共11张PP T)PPT 优秀课 件ppt完 美课件 PPT免 费课件P PT课件 免费下 载PPT 精品课 件
做一做 为了更好的观察空气,请 你用空气将给你的塑料袋 装的鼓鼓的。
三年级上册科学课件-2.1 感受空气-认识空气|教科版(共11张PP T)PPT 优秀课 件ppt完 美课件 PPT免 费课件P PT课件 免费下 载PPT 精品课 件
三年级上册科学课件-2.1 感受空气-认识空气|教科版(共11张PP T)PPT 优秀课 件ppt完 美课件 PPT免 费课件P PT课件 免费下 载PPT 精品课 件
说一说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空气 有了那些认识。
三年级上册科学课件-2.1 感受空气-认识空气|教科版(共11张PP T)PPT 优秀课 件ppt完 美课件 PPT免 费课件P PT课件 免费下 载PPT 精品课 件
三年级上册科学课件-2.1 感受空气-认识空气|教科版(共11张PP T)PPT 优秀课 件ppt完 美课件 PPT免 费课件P PT课件 免费下 载PPT 精品课 件
观察活动一 看一看 摸一摸 掂
一掂 木块,你能有什么 发现?
三年级上册科学课件-2.1 感受空气-认识空气|教科版(共11张PP T)PPT 优秀课 件ppt完 美课件 PPT免 费课件P PT课件 免费下 载PPT 精品课 件
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7课《认识一袋空气》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

7.认识一袋空气【教材简析】《认识一袋空气》是教科版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最后一课,学生在本节课中要综合运用前面学习的方法研究一袋空气。
这节课也是一节小结课,学生将回顾他们在本单元的研究活动,总结采用了哪些研究方法和如何描述物体。
本课可分为三个部分:建立初步认识、观察比较和总结交流。
在建立初步认识中,学生首先回顾之前学习的研究方法;在观察比较阶段,学生自己收集一袋空气,进行观察研究,并和木块、水进行比较,发现气体的特点;在总结交流阶段,不仅要交流观察到的空气特征,还要说出观察方法,将实验中的现象转化为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
由于空气无色、无味、无固定形状,观察活动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挑战性,因此利用好记录表进行有序探索,对研究的开展具有帮助作用。
【学情分析】空气这种物质,无时无刻不存在在我们的周围,但是我们却很容易忽视它,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也是如此。
由于空气无色、无味、无固定形状,观察活动对学生来说会有较大的困难。
但是学生在本单元前几课的学习中,已掌握了观察物质的方法,并会在记录表中进行记录。
因此,教师应着重对学生进行有序引导,引导学生对本单元的探究方法和物质特征描述加以总结。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多种感官进行观察比较,认识空气的基本特征,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
[科学思维]用比较的方法,找出空气与其他物体的相同和不同特征,并能描述空气的特征。
[探究实践]通过观察空气的特征,能对特征进行简单的比较、分类。
具有初步收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意识。
[态度责任]在对空气初步研究的过程中,发展自己在物体方面的认识,从而进一步建立科学探究的信心,激发对物质世界研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描述记录空气的特征。
[难点]将实验中的现象转化为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记录表[学生]透明保鲜袋,橡皮筋,木块,水,记录表【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聚焦问题(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课件,身边的空气,记录表1.出示谜语:说个宝,道个宝,万物生存离不了,在你身边看不见。
小学科学认识空气课件ppt

简单实验器材准备和使用指导
03
避免憋气
在需要较大气息量,但语言状态较为放松时,可以使用腹式呼吸;在需
要较大气息量,但语言状态较为紧张、急促时,可以使用顺序吸气法或
同时吸气法。
呼吸系统疾病预防措施建议
01
02
03
04
增强免疫力
保持充足的睡眠,均衡饮食,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避免接触传染源
在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避免 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外出时佩
推广生态农业,减少化 肥和农药使用;加强农 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 一系列空气污染防治政 策,包括财政补贴、税 收优惠、排放标准等, 鼓励社会各界共同参与 空气污染防治工作。
04
呼吸系统与健康关系探讨
呼吸系统结构和功能简介
01
02
03
呼吸道
包括鼻腔、喉、气管和支 气管,对吸入的空气进行 加温、加湿和过滤。
况。
空气质量预报
基于监测数据和气象条 件,预测未来一段时间 内的空气质量变化趋势
。
空气污染防治途径和政策支持
工业治理
交通治理
生活治理
农业治理
政策支持
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减 少工业排放;加强工业 废气治理设施的建设和 运行监管。
发展公共交通,减少私 家车使用;推广新能源 汽车,减少交通尾气排 放。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减 少烟尘和有害气体排放 ;加强室内空气质量监 管。
二氧化碳也是温室气体之一, 对地球气候变暖有一定影响。
稀有气体及其特性简述
稀有气体包括氦、氖、氩、氪、氙等 元素。
稀有气体在照明、电子工业等领域有 广泛应用。例如,氦气常用于填充气 球和飞艇,氖气则用于制作霓虹灯等 。
2023年青岛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空气第二课《认识空气》说课稿附反思含板书

2023年青岛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空气第二课《认识空气》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课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一年级下册《空气》单元的第二课时《认识空气》。
旨在学生找到空气以后,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能用简单的器材对空气特点进行探究,运用多种感觉器官认识到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气味、透明的气体,同时使学生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教科书利用图片提示本课探究活动中学生需要准备的部分典型材料:塑料袋、矿泉水瓶、纸杯、蚊香、气球、蜡烛等。
第二部分活动过程,本环节有一个活动:空气有什么特点?首先通过与牛奶对比着看知道空气是没有颜色的、透明的;然后用闻的方法知道空气是没有气味的;又通过把气球套在矿泉水瓶口,捏矿泉水瓶,气球鼓起来了,体验到空气是会流动的。
再吹蜡烛火焰观察火焰的变化,观察烟的流动,进一步观察空气的流动;借助装玩具、装空气的塑料袋,认识到空气和玩具一样,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和玩具一样,能把空气鼓起来。
第三部分拓展活动,引导学生比较空气和水在轻重方向的不同。
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知道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会流动的。
【科学探究】:1.在教师指导下,能用简单的器材对空气特点进行探究。
2.能运用多种感觉器官从颜色、气味、状态等认识空气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爱提出问题,爱探索、爱发现、爱合作交流的能力。
2.能尊重事实,培养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空气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借助多种感觉器官,从颜色、气味、状态等特征认识空气。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借助多种感觉器官,从颜色、气味、状态等特征认识空气。
四、说学情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学生虽然知道有空气,但对空气的认识却是非常肤浅的,尤其对“到处都存在空气”这个事实缺少具体的实际感受。
五、说教法和学法通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积极参与问题,解决问题,加强个体自我的心态调适,真正达到知识与情感的和谐统一。
1.7《认识一袋空气》(教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

1.7《认识一袋空气》(教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一、教学内容分析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认识一袋空气,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让学生了解空气的存在和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
学生已经学过有关物质的知识,知道物质有形态和质量,但是对空气这种特殊的物质形态了解不多。
本节课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认识空气的存在和性质,与已有知识形成联系,加深对物质的认识。
二、核心素养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三、学习者分析1.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已经学习了物质的相关知识,知道物质有形态和质量,但是对空气这种特殊的物质形态了解不多。
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探究事物的性质。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学生对科学实验和观察活动通常比较感兴趣,他们喜欢通过动手操作来学习。
在学习风格上,他们可能更倾向于通过直观的实验和观察来理解概念,而不是仅仅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
3.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在理解空气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时可能会感到困难,因为他们无法直接感知到空气的存在。
另外,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可能需要更多的指导和帮助,以确保他们能够正确地进行实验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此外,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鼓励和支持,以克服他们在进行科学探究时的恐惧和疑虑。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空气的存在和性质,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和思考,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3)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传授空气的相关知识和实验方法,帮助他们建立科学的概念和理解。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空气的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空气的存在和性质。
新青岛版(五四制)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空气《认识空气》优质课件

8
没有颜色,透明的 没有气味 能流动
9
10
扇一扇你能感觉到 风的存在吗?
11
பைடு நூலகம்
12
√
13
找一找生活中空气流动 的现象,把观察到的现象画 下来,和同学一起交流。
14
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 有哪些收获呢?
15
谢谢观看 !
2024/4/7
16
新青岛版(五四制)科学一年级下册
2. 认识空气
第一单元 空气
猜猜看
• 说个宝,道个宝, • 大家一刻离不了。 • 看不见,摸不着, • 说它宝贵到处有。 • 动物植物离不了, • 越往高处越稀少。
——空气
2
通过(
)我们发现空气(
)。
3
通过(
)我们发现空气(
)。
4
1.以小组为单位,每一个小组先由一名 同学来操作,其他同学进行观察,然后 再进行交换。 2.轻轻捏矿泉水瓶。 3.小组内进行交流,有什么发现呢?你 的发现说明了什么?
5
通过(
)我们发现空气(
)。
6
我们用塑料袋装上矿泉水瓶,再用塑料袋装上空气,有什么发现? 小组交流,各抒己见。 装瓶子的时候,塑料袋鼓起来了。装空气的时候,塑料袋也鼓起 来, 。这说明空气虽然看不见,却和瓶子一样实实在在存在的。
7
空气能让 袋子…
把物品放 入袋子里…
装瓶子的时候,塑料 袋鼓起来了。装空气 的时候,塑料袋也鼓 起来。这说明空气虽 然看不见,却和瓶子 一样实实在在存在的。
三年级科学----认识空气说课稿PPT课件

透明
液体
空气:
没有 颜色
没有 气味
块的烧杯一个,水槽 1个,粉笔、塑料袋、 吸管、扇子、气球、土块、玻璃球、海绵。
.
11
二、教学理念
❖ 本课教学,我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入手,精心设计有关空气的探究活动, 强调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亲身经 历、调查研究和讨论交流来学习科学。 并通过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和发展的过 程,发展他们对科学的理解力、思维能 力及多方面的科学素养。
教 活动一:“找空气”
学
让学生利用准备的教具自己找 空气,小组合作设计实验方案,推
过 理出空气的性质。让学生用自己想
程
出的各种方法观察空气,边观察边 记录 ,既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
兴趣,又能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
是的科学态度。
.
35
.
36
? 找一找 ❖ 1、提出问题:空气在哪? ❖ 2、猜想假设 ❖ 3、设计方案 ❖ 4、探究实验
——增强直观效果
2、采取分组活动比比谁最棒的形式。 ——调动学生兴趣
3、师生互动魔术。 ——激发学生探究欲
.
17
四、教学过程
创
提
实
归
拓
设
出
验
纳
展
情
问
探
总
实
景
题
究
结
践
.
18
1、创设情境,引人入胜。
教
设计理念:在一堂课中,良
好的导入能促进整堂课的教学,
学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科我
过
采用学生感兴趣的“猜谜语” 引出“认识空气”这个教学课
❖ 教材安排了三部分。
.
3
第一部分:找空气
《空气》PPT课件(公开课)2022年人教版 (6)

第 2 课时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和保护空气
自空 种然气 宝资是 贵源一 的氮气化 用物学 途理物性稀质质有气体的种类
稀有气体性质
用途
保护空气污染空气的物质粉 有尘 害气体 防止空气被污染的措施
教师在课前应有意识地收集一些有关大气污染事件的报道资料, 尤其是一些与本地大气污染有关的事件,让学生感觉到环境问 题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息息相关。此外,教师可组织学生阅 读书中提供的《空气质量日报》,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保护空 气的知识。
空气中含氮气 78 体积,氧气 21 体积。另外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相对稳定,不是绝对的一成 不变。
3.纯净物和混合物 让学生自学教材第28页最后两段内容,填写下表:
定义 组成 表示 性质 联系
混合物
纯净物
注意:自然界的海水、河水中均存在一些除水以外的其他物质, 属于混合物,而蒸馏水则属于纯净物。
二、推进新课 (一)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教师请各小组出示所收集的有关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的资料图片。 结合图片,师生共同讨论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等的用途。 学生代表交流发言。 1.氧气 [分析]过去,人们曾把氧气叫做“养气”,这充分说明了氧气的重 要性问]同学们知道为什么要在装入零食的食品袋中充入氮气吗? [回答]生甲:为了防止食品被挤碎或压碎。 生乙:为了掩盖袋里食品量比较少的真相。 生丙:为了防止食品变质。 [分析]氮气之所以能用于食品防腐,是因为氮气性质非常稳定;灯 泡中充氮气以延长使用寿命;焊接金属用氮气作保护气,都是利用了 氮气性质稳定这一性质。除此之外,氮气还可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 保护气、提供低温环境。 [主要用途](1)重要的化工原料 (2)保护气 (3)提供低温环境
和与红磷不反应的气体(氮气)组成。 [分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实验仪器的不断精密化,空气中的其他成分也被科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猜猜看
• 奇妙奇妙真奇妙, • 看不见来摸不着, • 无孔不入变化多, • 动物植物都需要。
认识空气
? 找一找 活动一:寻找空气 提示:利用塑料袋、气球、吸管、粉笔、水槽 书本等物品来寻找空气。
找到空气后要及时记录。
活动二:空气的特征
•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 空气
? • 同样离不开的还有—— 水
• 不同点:空气是气体、水是液体。
动动脑 你认为空气占据空间吗?
水可以将杯子装满,占据烧杯的空间,那么 空气能占据烧杯的空间吗?
活动三:空气占据空间吗?
实验材料:烧杯、塑料瓶、乒乓球、水槽等 实验一:装有纸团的烧杯倒扣着竖直压进
水槽中,在竖直拿出来,观察纸团有没有湿? 为什么?
实验二:将塑料瓶小孔堵住后竖直把水槽 中的乒乓球压入水中,然后将堵住塑料瓶小孔 的手拿开,观察出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
注意:
要选择多种方法和材料证明自己的猜想,并且要让小组 同学都能观察到实验的现象,不要将水弄到课桌上,玻 璃仪器要轻拿轻放。实验完成要及时记录。
结论:
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
空气占据空间
生活中利用空气占据空间的例子
水的特征
? 空气的特征
颜色 气味 味道 形状 是否透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状态
水: 没有颜色 没有气味 没有味道 没有固定形状 透明
液体
空气: 没有颜色 没有气味 没有味道 没有固定形状 透明
气体
比较不同
• 水和空气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 相同:水和空气都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
没有味道、没有固定形状、透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