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蚕桑产业发展调研报告.do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县蚕桑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著名的蚕桑之乡,栽桑养蚕起源于商周,盛于唐宋,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古丝绸之路重要货源地之一。《穆天子传》载:“天子四日休于获泽”、“甲寅,天子作居范宫,以观桑者,乃饮于桑林”,境内的原桑林乡在古代就是蚕桑集中产地;明万历年间吏部尚书王国光的《临涧更宿》,生动描绘了当时蚕业发达的盛况;至清代,栽桑、养蚕、缫丝已遍及全县。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久久为功,蚕桑持续发力,所产“蚕茧”享誉全国,素有“华北蚕桑第一县”的美誉,现已成为全县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县先后荣获全国蚕桑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全国“东桑西移”蚕桑基地县等称号,“蚕桑习俗”成功入选第四批省级“非遗”名录,“蚕茧”“桑葚”被国家质监总局和国家农业部评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农产品区域标志保护产品,在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蚕茧”品牌价值达到11.29亿元人民币。

一、基本情况

(一)发展规模

截止2019年,全县桑园面积3.34万亩,养蚕2.5万张,产茧122万公斤,收入5723万元,蚕农户均收入7200多元,蚕茧产量占全省的86.8%,占全市的90.7%,雄踞华北县级之首;全县现有次营、寺头5000亩以上桑园乡镇2个;芹池、东冶3000亩以上桑园乡镇2个;全县426个行政村有221个村养蚕。

全县建成禹珈豪、佳美、永丰源缫丝企业3家;安麒俪、官道

等丝绵被加工企业10余家;皇城相府、花烂漫桑葚饮品厂2家;美丹梦、桑宝丝绸等丝绸服饰生产加工企业不断拓宽茧丝深加工渠道;桑枝木耳、桑枝香菇、桑叶茶、桑叶菜、桑叶宴、桑葚酒、桑葚干、蚕蛹食品、蚕砂枕等副产品加工企业和家庭农场系列产品逐步拓开市场;桑葚采摘、林下养殖等休闲观光生态蚕业初见端倪,初步形成了蚕桑资源多级利用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有效提升了产业综合效益。

(二)现状分析

从发展规模看,县历来就有栽桑养蚕的传统,高峰时期,全县农户75%以上从事栽桑养蚕,户均养蚕2张左右,呈现规模小、覆盖面广的散养模式;2014年以后,受茧丝市场波动、农村劳动力外流影响,全县养蚕数量逐年减少,不少桑园出现撂荒,特别是山区大部分地埂桑无人管理,资源闲置,出现有桑无蚕的窘境;到2019年底,全县养蚕徘徊在3万张左右。

从自身比重看,就省而言,蚕桑无论从历史到现在,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始终位居华北县级之首。尽管20世纪末,我省垣曲、沁水、高平、泽州等县都有一定规模,但总量不高,不足的1/3;就全国来讲,自2005年以来,蚕桑产业发展的重点产区由过去的江、浙、鲁、粤等省区逐步西移到云、桂等西部地区,其主要原因是东部沿海地区工业逐渐发展,土地资源减少,劳动力成本上涨,蚕桑产业必须走“东桑西移”之路,而蚕桑处在“东桑西移”的中部节点上,尽管受到各级政策支持,产业发展相对稳定,但与全国大形势一样,同样面临着规模逐年萎缩、总量发展缓慢的现实问题。

从技术层面看,尽管蚕桑总体规模在全国体量不大,但由于我县各级政府和科技人员潜心钻研,不断创新,根据立地气候,成功示范推广了山区桑园出扦技术、旱地丰产桑园栽培管理技术,小蚕供育、大棚省力化养蚕、方格蔟自动上蔟等实用技术,多次受到省、市科技部门的表彰奖励,在北方地区乃至全国具有一定的领先作用。特别是2019年,又从广西、四川等地引进“工厂化”规模养蚕新技术,结合生产实际进行改进,可望在今后逐步推广,以解决当前劳力匮乏、规模效益不高的难题。

从产业化方面看,受传统栽桑养蚕模式的影响,全县蚕农普遍思想观念固化,最典型的惯性思维就是:栽桑-养蚕-结茧-缫丝-织绸,这一根深蒂固的发展模式,使整个蚕桑产业都“吊在一根丝上”,产业发展仍处在上游茧丝初加工阶段,产业链短,规模小,印染、丝绸、服装等下游加工还几乎是空白;桑枝、桑叶、桑果、蚕沙、蚕蛹等衍生产品开发刚刚起步,品质不精、规模不大、市场不稳,处于小而散的作坊式加工状况,发展步履维艰。总体上来说,全县蚕桑产业链不完整,企业规模不大,分布较为分散,产业集聚度不高,整体运行质量不佳,尚处在“初级加工强、深加工相对滞后”的阶段,作为华北蚕桑大县,我们离蚕桑强县仍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从经营体制方面看,多年来,蚕桑产业出现产供销相互割裂,农工贸不相融合的分散经营体制,尽管2014年县委、县政府推行了蚕茧收购议价机制,但2016年随着全国蚕茧市场的放开,议价机制已经不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不能充分体现优质优价,使得鲜

茧收购市场化之路难以尽快实现,一定程度上挫伤了蚕农栽桑养蚕积极性。

二、主要做法

近年来,县发挥传统优势,立足蚕桑特色产业,通过夯实基础、创新科技、转变作风、拉长链条等措施,有效促进了全县蚕桑产业快速发展,蚕桑生产基本形成了集制种、养蚕、烘茧、缫丝及副产品加工为一体的蚕桑产业化发展新格局。

(一)强根固本,产业基础越来越稳

一方面改革制种工艺。建成1200㎡标准化散卵制种楼,变原有的平附种生产为散卵制种,彻底解决了平附种生产工艺复杂、原蚕户劳动强度大,良卵率不高的问题;另一方面加强桑园管理。为各乡镇免费发放乐果农药1万瓶,组织各乡镇对桑木虱进行群防群治,保证了养蚕用叶需求。

(二)科技创新,生产效率越来越高

一是蚕桑中心引进新蚕品种与现行品种进行对比,筛选出品种性状优良的“苏豪×钟晔”新蚕品种,深受广大蚕农好评;二是大力推广小蚕集中供育,平均单产较普通饲育高出5-10斤,收入增加100元以上;三是以晋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示范,开展“工厂化”养蚕试点,全年养蚕80张,单产达到52公斤,收入20.8万元;四是在寺头乡试点推行仪评收茧,2019年春季收购1197户蚕农鲜茧,其中达到或超过县级议定中准价的1161户,占收购户的97%,真正体现了优质优价。

(三)改革创新,产业链条越来越长

2019年,全县新建桑葚酒厂2家、桑葚烘干生产线2条、桑叶茶加工企业4家、桑叶菜生产企业1家、鲜蛹食品开发企业2家,培育县绿源林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葚天酒业有限公司、晋岳文化旅游有限公司等蚕桑副产品深加工企业十余家,逐步构建“桑-蚕-茧-丝-绸-附属产品”的全产业链模式,打破蚕桑资源利用瓶颈,开创了产业发展新局面。

(四)改进作风,技术服务越来越好

充分发挥县蚕桑中心技术优势和职能作用,以“一乡一重点,一人一亮点”为抓手,明确了技术人员包乡驻村工作责任制,技术人员全年连续下乡3个多月,与蚕农同吃同住同劳动,开展新蚕品种推广、技术培训、生产指导等服务,全县养蚕平均单产达到44公斤。特别是秋蚕发病率低、产量高、质量优,单产达到47公斤以上,单张收入2400元以上,较去年每张增收670元。在大旱之年,其它农作物基本绝收的情况下,蚕桑生产获得丰收,农民增收贡献突出。

(五)精准施策,脱贫步伐越来越快

通过“政策扶贫、技术脱贫、服务帮贫”举措,对各乡镇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在桑园建设、蚕种发放、小蚕共育等方面进行补助,每公斤鲜茧在政府统一补助4元的基础上再补助4元。2019年,全县共有7个乡镇74个村44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从事蚕桑生产,全年养蚕1199.5张,产茧4.87万公斤,收入225万元,新增一次养蚕3张以上(含3张)户19户,新建桑园2亩,新建养蚕大棚3栋,累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