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论文
如何改进大学无机化学的教学论文

如何改进大学无机化学的教学论文无机化学是化学学科中古老的分支学科之一,同时又是发展迅速、充满活力的科学[1].从发展历史来看,化学一开始实际上就是无机化学,化学中一些最重要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如元素、分子、化合、分解等),大多数是在无机化学早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现的[2].近年来,无机化学出现许多新的理论、新的研究方法。
并与其他学科相互交叉融合、发展出一系列边缘学科,有了大量的新成果和性能优异的无机材料,而当前的无机化学课程很少涉及到这些新的进展,教学方式和内容显得陈旧。
即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不利于学生开阔化学视野和了解科学前沿。
随着社会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无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元素化学等内容,还要具备创新意识、团队意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语言表达等能力。
无机化学作为化学、化工、冶金、制药、材料、生物、医学等多学科多专业高等教育的第一门化学课程,又是大一学生的必修课,可以认为是其本科阶段学习的基础课程,其重要性毋庸置疑。
目前各个高校都在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由于高考压力,高中阶段教师往往重视传授化学知识,忽视培养学生的其他素质。
教学改革在使新生能够尽快的适应由高中教学模式到大学教学方式的转变,以及引导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关于无机化学教学改革一直是国内外很多教育工作者讨论的热点。
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俄亥俄州立大学Harry H. Sisler教授探讨了无机化学是一门尚未开发的课堂资源[3],随后德国L. F.Audrieth 和 R. J. A. Ono 教授分析探讨了德国大学中的无机化学教学问题[4].近年来国内不少专家学者在教学改革理论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 2014 年山西师大高昆提出可视化教改的新举措,即学生通过云存储、微信及 QQ 群等方式分享教师课件资源的一种新型教学形式[5].2015 年广西大学周艳玲教授在“无机化学课堂教学艺术”中提到教师必须提高课堂教学艺术,使得学生在接受艺术美的环境中获得知识[6].然而,近些年高校教学的改革增加了许多新兴的学科,却也使得大部分学校的基础主干课程的课时量明显减少。
无机化学毕业论文

前言水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所有生物的结构组成和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从全球范围讲,水是连接所有生态系统的纽带,自然生态系统既能控制水的流动又能不断促使水的净化和循环。
因此水在自然环境中,对于生物和人类的生存来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在一些人眼里,地球上的水似乎取之不尽,其实就目前人类的使用情况来看,只有淡水才是主要的水资源,而且只有淡水中的一小部分能被人们使用。
随着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大量水体被污染,为抽取河水,许多国家在河流上游建造水坝,改变了水流情况,使水的循环、自净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使水体受到污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在自然条件下,湖泊也会从贫营养状态过渡到富营养状态,不过这种自然过程非常缓慢。
而人为排放含营养物质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所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则可以在短时间内出现。
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现象时,浮游藻类大量繁殖,形成水华。
水体富营养化会影响水体的水质,会造成水的透明度降低,使得阳光难以穿透水层,从而影响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能造成溶解氧的过饱和状态,水下生物得不到充足的阳光而影响了生存和繁殖。
溶解氧的过饱和以及水中溶解氧少,都对水生动物有害,造成鱼类大量死亡。
因富营养化水中含有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人畜长期饮用这些物质含量超过一定标准的水,也会中毒致病。
富营养水体分泌或产生黏液,黏附于鱼类等水生动物的腮上,妨碍呼吸,导致窒息而死。
分泌有毒有害物质,如氮、硫化氢,危害生态环境,有的分泌毒素,直接毒死生物,或通过食物链转移,引起人类的中毒,水生生物死亡后的尸体分解时,会产生尸碱,硫化氢,使水体变质,并有腥臭味。
影响供水水质并增加制水成本,过量的藻类会给制水厂在过滤过程中带来障碍,需要改善和增加过滤措施,富营养水体由于缺氧而产生硫化氢,甲烷和氮等有毒有害气体,而且水藻产生的有些有毒的物质,在制水过程中,更增加了水处理的难度,既影响了制水厂的出水率,同时也加大了制水的成本费用。
关于无机化学方面的论文

关于无机化学方面的论文无机化学是化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研究无机物为主的化学分支,由于无机化学的研究和学习的方式主要通过实验进行,而化学实验往往伴随着一些不利于环境保护的废弃物的产生。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无机化学方面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无机化学方面的论文范文一:无机化学探究式实验教学改革摘要:现代社会需要创新型人才,以探究式进行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以满足社会上的人才需求。
关键词:无机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改革无机化学是高校一年级化学相关专业学生所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课,无机化学实验是学习无机化学基本内容和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甚至是学习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专业课的进门砖。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对于学生来说,通过无机化学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学习方式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通过无机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实现感知能力和思维能力的结合;通过无机化学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操作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具备解决实际生产生活中所遇到问题的能力;通过无机化学实验使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以后从事化学及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有多名高校工作者提出了关于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方式方法,李慧泉等提出了研究型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模式,通过引入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科研实验技能等七个方面构建“科学研究依托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支持科学研究-科学研究反哺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模式以提高无机化学实验教学质量。
陈田将绿色化教学引入到无机化学实验的教学中,从改革实验内容、推广微型化实验、重视三废处理、采用多媒体教学等多个方面探讨了对于无机化学实验改革的途径和建议。
魏少红以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实验教材部分内容陈旧、实验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提出增加设计行实验、倡导绿色化学提倡微实验、适当调整实验顺序、注重对实验中异常显现的分析等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改革建议。
无机化学关于当今热点电池的论文

无机化学关于当今热点电池的论文引言电池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能源供应设备,广泛应用于交通工具、便携式电子设备等众多领域。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对可再生能源的追求,研究和开发高效、环保的电池技术成为当今科学界的热点问题。
无机化学作为电池研究的重要基础学科,发挥着关键作用。
本论文将着重介绍无机化学在当今热点电池研究中的应用和进展。
电池的历史与分类电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世纪,当时发明了最早的原始电池。
经过多年的发展,电池不断进化和改良,形成了多种不同类型的电池。
根据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材料组成,常见的电池类型包括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等。
其中,锂离子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寿命而被广泛应用。
无机化学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是决定其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无机化学在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传统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如锂钴酸锂(LiCoO2)存在资源稀缺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因此,研究人员开始寻找替代材料。
以无机盐为原料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如锂铁磷酸盐(LiFePO4)和锂钛酸盐(Li4Ti5O12),具有较高的循环稳定性和安全性,被认为是锂离子电池材料的重要发展方向。
负极材料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一般采用碳材料,如石墨。
然而,石墨负极具有容量有限和安全性较差的缺点。
无机化学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
氧化硅、二氧化钛等无机材料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中得到广泛关注。
这些材料具有较高的容量和较好的循环性能,有望改善锂离子电池的性能。
固态电解质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是电池性能的重要因素。
传统的锂离子电池采用有机液体电解质,但存在着燃烧和挥发性高的问题。
因此,研究人员开始探索新型的固态电解质。
无机化学材料如氧化锂、硫化锂等被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固态电解质中。
这些材料具有更好的电化学稳定性和抗燃烧性能,为锂离子电池的长周期性提供了可能。
其他应用除了上述关键领域,无机化学在锂离子电池中还有其他重要应用。
无机化学论文

无机化学论文摘要通过学习由海盐制试剂级氯化钠及其纯度的检验方法,加深对反应操作的认识以及理解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和气体的发生和净化等基本操作。
实验过程中应用到的方法如:目视比色法等。
实验的精制过程可以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是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调味剂。
关键字:氯化钠、目视比色法、调味剂。
1【正文】一、实验目的:1、学习由海盐制试剂级NaCl及其纯度检验的方法。
2、学习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和气体的发生和净化等基本操作。
3、了解用目视比色和比浊进行限量分析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粗食盐中,含有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
不溶性杂质可通过过滤法除去,可溶性杂质可采用化学法除去。
产生的沉淀用过滤的方法除去,过量的NaOH和NaCO 溶液可用盐酸中和除去。
氯化钠(NaCl)3试剂由粗食盐提纯而得.一般食盐中含有泥沙等SO42-,Ca2+,Mg2+和K+等可溶性杂质.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很小,不能用重结晶的方法纯化,而需用化学法处理,使可溶性杂质都转化成难溶物,过滤除去.此方法的原理是,利用稍过量的氯化钡与氯化钠中的SO42-反应转化为难溶的硫酸钡;再加碳酸钠与Ca2+, Mg2+及没有转变为硫酸钡的Ba2+,生成碳酸盐沉淀,过量的碳酸钠会使产品呈碱性,将沉淀过滤后加盐酸除去过量的CO32-,有关化学反应式如下: 在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BaCl 溶液;则 22+2- Ba+SO=BaSO? 442+ 2- Ca+ CO= CaCO? 332+ - Mg+ 2OH= Mg(OH)? ,2+ 2 ,Mg+,CO+ HO = Mg(OH)3 Mg CO?+ CO? 32,?323+ 2 2 Fe+ 3CO+ 3HO = 2 Fe (OH)?+ 3CO? 323223+-Fe+ 3OH = Fe (OH)?32+2- Ba+ CO=Ba CO? 33Ba2++SO42-==BaSO4?Ca2++CO32-==CaCO3?2Mg2++2OH-+CO32-==Mg2(OH)2CO3?CO32-+2H+==CO2?+H2O至于用沉淀剂不能除去的其它可溶性杂质,如K+,在最后的浓缩结晶过程中,绝大部分仍留在母液内,而与氯化钠晶体分开,少量多余的盐酸,在干燥氯化钠时,以氯化氢形式逸出.三、实验试剂:盐酸(2.0mol/L),氢氧化钠(2.0mol/L),碳酸钠(1.0mol/L),(NH4)2C2O4(0.50mol/L),氯化钡(1.0mol/L),粗食盐,镁试剂, PH试纸,滤纸四、实验仪器:烧杯(100ml)、量筒(100ml)、吸滤瓶、布氏漏斗、三角架、石棉网、台秤、分析天平、表面皿、水泵、滴液漏斗、蒸馏烧瓶、广口瓶、比色管、离心试管3五、实验步骤:一、氯化钠的精制1、在台称上称取10g粗食盐,放入100ml 小烧杯,加入50ml蒸馏水,加热并搅动,促其溶解。
无机化学应用及探讨论文(共2篇)

无机化学应用及探讨论文(共2篇)第1篇:多媒体技术在无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探讨无机化学应用作为重要的高等化学基础课程,良好的教学质量对学生而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得益于越来越多科学技术应用于教育,当前多样化教学模式和技术已经在众多高校普及,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以其综合处理文字、图像、声音与动画的能力,不仅能让较为抽象的无机化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易于学生理解与学习,同时能够在节约知识板书时间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教学内容。
如此一来借助于多媒体技术,不但极大程度地提升了无机化学教学效率,同时在创新传统教学模式的前提下有力地推动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虽然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无机化学教学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然而一旦教师应用不当将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因而如何正确地在无机化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将是本文探究的重点。
一、提高无机化学多媒体课件制作质量多媒体课件作为实施教学的重要载体,无机化学的教学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课件的制作质量,因而笔者认为提高无机化学多媒体课件制作质量是广大教师首要任务。
受单张课件篇幅所限,机械地堆砌各种信息到课件中不但会致使课堂教学变得沉闷乏味,同时更会造成无机化学的教学质量因学生找不准重点而降低。
因此,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过程中必须找准无机化学的教学重点,通过多媒体将抽象难懂的重点内容形象化、图示化,如此一来将会使得教学更具有针对性的情况下,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分子轨道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备课阶段利用PowerPoint、ChemOffice、ChemWin等软件,并辅以Flash软件将双原子分子轨道的形成过程以及各分子轨道能级的高低制作成多媒体课件,随后在教学中进行播放;再比如晶体场理论教学中,教师可以就晶体的四面体和八面体场中能级分裂利用上述软件制作成课件,通过这样直观形象的教学使得学生更准确地掌握晶体场的相关知识。
二、加强无机化学多媒体教学中师生互动多媒体教学并非简单的将课文知识通过多媒体设备进行播放,如何利用多媒体设备将课文的重点与难点内容展示出来,实现人机对话,以帮助学生记忆与掌握教学内容才是多媒体教学的重点。
无机化学学术论文(2)

无机化学学术论文(2)无机化学学术论文篇二无机化学实验废液的有效处理办法摘要:无机化学实验是无机化学的组成部分,而实验中产生的废液的妥善处理关系着环境的污染。
在介绍无机化学实验废液的处理上提出了更简捷有效的处理办法,为促进实验室的绿色化、环保化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无机化学实验废液;废液处理;方法高校和中学的化学实验室,由于教学的需要不可避免地要产生实验废液,这些废液具有量少、质杂、毒性较强等特点。
但长期以来,师生们对废液的识别、分类以及处理方法等相关知识,缺乏全面而系统的了解,加上少数师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不强,使得这些实验废液基本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
甚至,有些学校的实验室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而这些实验废液大多沿下水道进入城市污水管网或直接排入江河湖海或渗入地下,直接污染着环境,因此,找到一个妥善处理实验废液的有效途径是非常必要的。
在这里我具体谈谈。
一、无机化学实验的废液分类1.含酸废液2.含碱废液3.含铬化物的废液4.含银化合物的废液5.含汞、锌、铜、铅、锰等重金属化合物的废液6.含砷或氰化物(极毒)废液在处理废液时,应考虑对有用或价值很高的成分予以回收利用。
二、废液处理的方法1.分别处理法(1)含稀酸和稀碱废液可相互中和,溶液pH达6~8时即可排放。
(2)对含铬(VI)化合物废液的处理,可以在酸性条件下先用还原剂FeSO4或用硫酸加铁屑还原至Cr(Ⅲ)后,再转化为氢氧化物沉淀而分离。
(3)含银化合物的废液可在废液中加入氨水,使溶液逐渐变清,再加入适量的氨水和10%的葡萄糖液,进行水浴加热,使银以银镜的形式析出。
2Ag(NH3)2++C6H11O5CHO+2OH-=2Ag↓+C5H11O5COO-+NH4+3NH3+H2O↓(4)对含有锌、铬、汞、锰等重金属离子的废液,可以采取碱液沉淀法,使这些金属离子转变为氢氧化物或碳酸盐沉淀,再将沉淀与液体分离。
对铬、汞废液还有更便捷的处理方法:①含铬废液的处理:在废液中加入石灰或电石渣,使铬离子转变为难溶的Cd(OH)2沉淀除去。
无机化学实验论文

山西大同大学无机化学实验论文题目:十种未知固体钠盐的鉴定学院:化学与工程学院班级:13级化学(三)班姓名:**学号:********十种未知固体钠盐的鉴别摘要:运用所学的元素及化合物的基本性质,进行常见物质的鉴定或鉴别,进一步巩固常见阴离子重要反应的基本知识。
即通过对硝酸根离子,硫离子,硫代硫酸根离子,磷酸根离子,氯离子,碳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硫酸根离子,溴离子,亚硫酸根离子的了解,以及这些阴离子的酸碱性,与其他阳离子、稀酸、和与其相关的特征反应,来鉴别,鉴定阴离子。
关键词:酸碱性,热稳定性,沉淀,气泡,特殊气味引言:当一个试样需要鉴定或者一组未知物需要鉴别时,通常可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判断:1、物态(1)观察试样在常温时的状态,如果是固体要观察它的晶形。
(2)观察试样的颜色。
这是判断的一个重要因素。
溶液试样可根据离子的颜色,固体试样可根据化合物的颜色以及配成溶液后离子的颜色,预测哪些离子可能存在,哪些离子不可能存在。
(3)嗅、闻试样的气味。
2、溶解性固体试样的溶解性也是判断的一个重要因素。
特别是沉淀在水、酸、碱中的溶解性。
3、酸碱性酸或碱可直接通过对指示剂的反应加以判断。
两性物质借助于既能溶于酸也能溶于碱的性质加以判别。
可溶性盐的酸碱性可用它的水溶液加以判别。
有时也可以根据试液的酸碱性来排除某些离子存在的可能性。
4、热稳定性物质的热稳定性是有差别的,有的物质常温就不稳定,有的物质灼热时易分解,还有的物质受热易挥发或升华。
5、鉴定和鉴别反应应,就能给出更准确的判断。
鉴定反应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通过与某试剂反应,生成沉淀,或沉淀溶解,或放出气体。
必要时再对生成的沉淀和气体做性质检验。
(2)显色反应。
(3)焰色反应。
(4)其他特征反应。
正文:实验药品:未知试剂1~10号,2mol/l的HCL,0.5mol/l的BaCl2,0.1mol/l的AgNO3,蒸馏水,饱和ZnSO4,Na2[Fe(CN)5NO],K4[Fe(CN)6]实验仪器:10只烧杯,10只试管,酒精灯,玻璃棒,试管架,试管夹,PH试纸,药匙等实验原理:1、碱性试剂可与盐酸反应,或生成沉淀,或生成气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通过学习由海盐制试剂级氯化钠及其纯度的检验方法,加深对反应操作的认识以及理解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和气体的发生和净化等基本操作。
实验过程中应用到的方法如:目视比色法等。
实验的精制过程可以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是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调味剂。
关键字:氯化钠、目视比色法、调味剂。
【正文】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由海盐制试剂级NaCl及其纯度检验的方法。
2、学习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和气体的发生和净化等基本操作。
3、了解用目视比色和比浊进行限量分析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粗食盐中,含有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
不溶性杂质可通过过滤法除去,可溶性杂质可采用化学法除去。
产生的沉淀用过滤的方法除去,过量的NaOH和NaCO3溶液可用盐酸中和除去。
氯化钠(NaCl)试剂由粗食盐提纯而得.一般食盐中含有泥沙等SO42-,Ca2+,Mg2+和K+等可溶性杂质.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很小,不能用重结晶的方法纯化,而需用化学法处理,使可溶性杂质都转化成难溶物,过滤除去.此方法的原理是,利用稍过量的氯化钡与氯化钠中的SO42-反应转化为难溶的硫酸钡;再加碳酸钠与Ca2+, Mg2+及没有转变为硫酸钡的Ba2+,生成碳酸盐沉淀,过量的碳酸钠会使产品呈碱性,将沉淀过滤后加盐酸除去过量的CO32-,有关化学反应式如下: 在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则
Ba2++SO42- =BaSO4↓
Ca2+ + CO32- = CaCO3↓
Mg2+ + 2OH- = Mg(OH)2↓
4Mg2+ +4CO32 + H2O = Mg(OH)2·3 Mg CO3↓+ CO2↑
2 Fe3+ + 3CO32 + 3H2O = 2 Fe (OH)3↓+ 3CO2↑
Fe3++ 3OH -= Fe (OH)3↓
Ba2++ CO32- =Ba CO3 ↓
Ba2++SO42-==BaSO4↓
Ca2++CO32-==CaCO3↓
2Mg2++2OH-+CO32-==Mg2(OH)2CO3↓
CO32-+2H+==CO2↑+H2O
至于用沉淀剂不能除去的其它可溶性杂质,如K+,在最后的浓缩结晶过程中,绝大部分仍留在母液内,而与氯化钠晶体分开,少量多余的盐酸,在干燥氯化钠时,以氯化氢形式逸出.
三、实验试剂:
盐酸(2.0mol/L),氢氧化钠(2.0mol/L),碳酸钠(1.0mol/L), (NH4)2C2O4(0.50mol/L),氯化钡(1.0mol/L),粗食盐,镁试剂,
PH试纸,滤纸
四、实验仪器:
烧杯(100ml)、量筒(100ml)、吸滤瓶、布氏漏斗、三角架、石棉网、台秤、分析天平、表面皿、水泵、滴液漏斗、蒸馏烧瓶、广口瓶、比色管、离心试管
五、实验步骤:
一、氯化钠的精制
1、在台称上称取10g粗食盐,放入100ml 小烧杯,加入50ml蒸馏
水,加热并搅动,促其溶解。
2、往热溶液中滴加约2ml 1 mol/LBaCl2溶液,继续加热煮沸数分钟,
静置沉降后,检验SO42-是否沉淀完全,直至SO42-沉淀完全为止。
趁热用倾析法过滤,保留滤液。
3、滤液加热至沸,加入0.5ml 2mol/LNaOH溶液和1mol/L NaCO3
溶液约2 ml 至沉淀完全为止,用常压法过滤。
4、用2mol/L HCl中和至PH=5~6
5、用蒸发皿蒸发,浓缩至绸粥状,冷却后减压法过滤。
6、小火烘干,冷却至室温,称重。
二、产品纯度检验
1、Fe3+的限量分析
试样溶液的配制:称取3.00g NaCl产品,放入一支25ml比色管中,加10ml蒸馏水使其溶解,再加入2.00ml 25%KSCN和2 ml 3mol/ L HCl,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把试样溶液与标准溶液进行目视比色,确定产品纯度等级。
2、SO42-的限量分析
试样溶液的配制:称取1.00g NaCl产品,放入一支25ml比色管中,加10ml蒸馏水使其溶解,再加入3.00ml 25%BaCl2和1ml 3mol/
L HCl及5ml 95%的乙醇,加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把试样溶液与标准溶液进行比浊,确定产品纯度等级。
六、注意事项:
1.除去杂质的溶液用盐酸调节至pH≈5时比较适宜。
2.要掌握溶液的浓缩程度,蒸发皿中加热浓缩时切忌蒸干。
3.用比色管配制试样溶液时,试样一定要溶解完全。
参考文献
1、沈君朴主编,《实验无机化学》,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2
2、《无机化学实验》第三版,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等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3、《无机化学》上下册,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校编,曹锡章宋
天佑王杏乔修订,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Abstract
Through the study of reagent grade by sea salt system test method and its purity sodium chloride,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response operation and understand dissolution, filtration, vaporization crystallization and gas occurrence and purification basic operation. The experimental process applied to methods such as visual colorimetric method, etc. Experimental refining process can be applied to real life People's Daily life, is an important sauce.
Key word: sodium chloride and visual colorimetric method and flavo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