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的功能及常用手法PPT课件
合集下载
穴位按摩简介ppt课件

多元化发展:穴位按摩将会融合更多的中医理念和技术,发展出更多的按摩方法和技巧,满 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 科技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的穴位按摩可能会借助更多 的科技手段,如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提高按摩的准确性和 舒适性。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全面推广:随着中医保健的普及和人们对健康 需求的增加,穴位按摩将会得到更广泛的推广
和应用。
社会认可:随着穴位按摩的优势被更多人了解和认可 ,它将会在社会中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展望
技术创新:未来的穴位按摩将会在技术上进行更 多的创新,提高按摩的效果和舒适性。
THANKS
感谢观看
起源
穴位按摩起源于中国古代,是中 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数千年 的实践和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广 泛使用的医疗方法。
穴位按摩的作用与效果
作用
穴位按摩可以刺激身体各个部位的穴 位,调节气血、平衡阴阳,改善身体 机能,增强免疫力,缓解疼痛和不适 。
效果
通过穴位按摩,可以治疗多种疾病, 如感冒、咳嗽、头痛、失眠等,也可 以改善亚健康状态,如疲劳、焦虑等 。
副作用小:相较于药物治疗,穴位按摩的副作用较小,一般不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 响。
穴位按摩的优势与不足
• 疗效显著:穴位按摩能够直接刺激穴位,促进气 血循环,对于一些常见病症有显著的疗效。
穴位按摩的优势与不足
01 02 03 04
不足
技术要求高:穴位按摩需要掌握一定的中医知识和技巧,如果操作不 当,可能会适得其反。
推法
用手指或手掌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可向 单一方向或来回推动,以感觉舒适和温热 为宜。
搓法
用双手手掌夹住身体某部位,相对用力搓 揉,并逐渐移动搓揉部位,使局部产生温 热感。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 科技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的穴位按摩可能会借助更多 的科技手段,如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提高按摩的准确性和 舒适性。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全面推广:随着中医保健的普及和人们对健康 需求的增加,穴位按摩将会得到更广泛的推广
和应用。
社会认可:随着穴位按摩的优势被更多人了解和认可 ,它将会在社会中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展望
技术创新:未来的穴位按摩将会在技术上进行更 多的创新,提高按摩的效果和舒适性。
THANKS
感谢观看
起源
穴位按摩起源于中国古代,是中 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数千年 的实践和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广 泛使用的医疗方法。
穴位按摩的作用与效果
作用
穴位按摩可以刺激身体各个部位的穴 位,调节气血、平衡阴阳,改善身体 机能,增强免疫力,缓解疼痛和不适 。
效果
通过穴位按摩,可以治疗多种疾病, 如感冒、咳嗽、头痛、失眠等,也可 以改善亚健康状态,如疲劳、焦虑等 。
副作用小:相较于药物治疗,穴位按摩的副作用较小,一般不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 响。
穴位按摩的优势与不足
• 疗效显著:穴位按摩能够直接刺激穴位,促进气 血循环,对于一些常见病症有显著的疗效。
穴位按摩的优势与不足
01 02 03 04
不足
技术要求高:穴位按摩需要掌握一定的中医知识和技巧,如果操作不 当,可能会适得其反。
推法
用手指或手掌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可向 单一方向或来回推动,以感觉舒适和温热 为宜。
搓法
用双手手掌夹住身体某部位,相对用力搓 揉,并逐渐移动搓揉部位,使局部产生温 热感。
推拿按摩ppt课件

操作前准备工作及环境要求
推拿按摩师资质要求
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持 有有效执业资格证书。
了解客户情况
详细询问客户身体状况、既往 病史等相关信息,评估是否适 合接受推拿按摩。
环境准备
确保推拿按摩室内环境整洁、 安静,温度适宜,通风良好。
工具准备
根据推拿按摩需要,准备好相 应的按摩工具,如按摩油、毛
摩法
以指或掌在皮肤表面回旋摩擦。根据着力面不同可分为指摩法和掌摩法 两种。
03
擦法
以手掌或大鱼际、小鱼际着力于一定部位上,进行直线来回摩擦。
推法、拿法、捏法
推法
用指、掌或肘部着力于一定部位上,进行单方向的直接摩擦。用指称指推法;用掌称掌推 法;用肘称肘推法。
拿法
用大拇指和食、中两指,或用大拇指和其余四指作相对用力,在一定部位和穴位上进行一 紧一松的捏提,称为拿法。力量应由轻而重,连续而有节奏,缓和而连贯,接触点在指腹 而不应在指尖,腕部放松。
用指腹在头皮上轻轻按压 ,从前往后,再从后往前 ,有助于缓解头痛和紧张 。
穴位按摩
针对风池、风府、百会等 穴位进行点按,可达到疏 通经络、缓解疲劳的效果 。
颈部揉捏
用拇指和食指揉捏颈部两 侧肌肉,从上至下,可缓 解颈部僵硬和疼痛。
肩背部和腰部按摩技巧
滚法按摩
用手背近小指侧部分在肩 背部和腰部滚动,可缓解 肌肉紧张和疼痛。
运动关节类手法
如摇法、扳法等,以被动活动关 节为主要特征。
叩击类手法
如拍法、击法等,以手或拳的叩 击动作为主。
振动类手法
如抖法、振法等,以高频率的振 动为主要特征。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推拿按摩适用于多种疾病和症状,如 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腰椎间 盘突出症等。
2024版保健按摩介绍PPT课件

预防疾病
通过按摩可以促进身体的自然愈合能力,预防感冒、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 发生。
调整内分泌,美容养颜
调整内分泌
按摩可以刺激身体的内分泌系统,促进荷尔蒙的分泌和平衡, 有助于调整身体内部的平衡。
美容养颜
按摩可以促进面部肌肉的放松和血液循环的改善,有助于减少 皱纹、淡化色斑、提亮肤色等美容养颜效果。
头部按摩
缓解头痛
通过按摩太阳穴、百会穴等穴位,缓解紧张性头痛和偏头痛。
促进血液循环
按摩头皮可促进头部血液循环,改善脑供血。
放松神经
轻柔的头部按摩有助于放松紧张的神经,缓解焦虑和压力。
颈肩部按摩
缓解颈肩酸痛
针对颈肩部的僵硬和酸痛,通过按摩放松肌肉, 缓解疼痛。
改善颈椎问题
适当的颈肩部按摩有助于改善颈椎曲度,缓解颈 椎病症状。
分类
根据作用部位的不同可分 为掌摩法、指摩法等。
作用
具有温经散寒,消瘀散结, 祛风除湿的作用。
揉法
定义
用手掌大鱼际、掌根或拇指指腹 着力,腕关节或掌指做轻柔缓和
的摆动。
分类
根据作用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大鱼 际揉法、掌根揉法、指揉法等。
作用
具有宽胸理气,消积导滯,消肿 止痛的作用。
03
针对不同部位的保健按摩
05
保健按摩的注意事项与技巧
选择合适的按摩师和场所
选择具有专业资质和 经验的按摩师,确保 服务质量和安全性。
了解按摩师的服务项 目和价格,选择适合 自己的套餐。
考察按摩场所的环境 和设施,确保干净、 舒适、私密。
了解自身身体状况,避免禁忌症
在接受按摩前,告知按摩师自身 的身体状况、药物过敏史等相关
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睡眠
通过按摩可以促进身体的自然愈合能力,预防感冒、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 发生。
调整内分泌,美容养颜
调整内分泌
按摩可以刺激身体的内分泌系统,促进荷尔蒙的分泌和平衡, 有助于调整身体内部的平衡。
美容养颜
按摩可以促进面部肌肉的放松和血液循环的改善,有助于减少 皱纹、淡化色斑、提亮肤色等美容养颜效果。
头部按摩
缓解头痛
通过按摩太阳穴、百会穴等穴位,缓解紧张性头痛和偏头痛。
促进血液循环
按摩头皮可促进头部血液循环,改善脑供血。
放松神经
轻柔的头部按摩有助于放松紧张的神经,缓解焦虑和压力。
颈肩部按摩
缓解颈肩酸痛
针对颈肩部的僵硬和酸痛,通过按摩放松肌肉, 缓解疼痛。
改善颈椎问题
适当的颈肩部按摩有助于改善颈椎曲度,缓解颈 椎病症状。
分类
根据作用部位的不同可分 为掌摩法、指摩法等。
作用
具有温经散寒,消瘀散结, 祛风除湿的作用。
揉法
定义
用手掌大鱼际、掌根或拇指指腹 着力,腕关节或掌指做轻柔缓和
的摆动。
分类
根据作用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大鱼 际揉法、掌根揉法、指揉法等。
作用
具有宽胸理气,消积导滯,消肿 止痛的作用。
03
针对不同部位的保健按摩
05
保健按摩的注意事项与技巧
选择合适的按摩师和场所
选择具有专业资质和 经验的按摩师,确保 服务质量和安全性。
了解按摩师的服务项 目和价格,选择适合 自己的套餐。
考察按摩场所的环境 和设施,确保干净、 舒适、私密。
了解自身身体状况,避免禁忌症
在接受按摩前,告知按摩师自身 的身体状况、药物过敏史等相关
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睡眠
按摩的功能及常用手法PPT参考幻灯片共36页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按摩的功能及常用手法PPT参考幻灯片
•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来自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中医全身各部位按摩养生方法附手法操课件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仰卧位
头面部操作程序 一、一指禅偏峰推法
• 印堂→神庭 往返4~5遍 • 印堂→阳白→太阳→头维 4~5遍 • 眼∞字 4~5遍 • 睛明→迎香→地仓→下关→颊车
→水沟→环口角→承浆 4~5遍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颈项部手法程序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一、拇指分推法9次 二、一指禅指腹罗纹面推法
沿三条线: 1.后发际→大椎, 2.颈夹脊后发际→大椎平面, 3.风池→大椎平面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掌推法9次 足底掌跟揉 足底肘推法 足跟捶法雀啄法 直擦足底、横擦涌泉 踝关节足趾摇法、揪抖法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头部手法程序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坐位
• 指推法(沿经推各9次) • 丹凤朝阳3次 • 拿五经4~5次 • 抓法 • 抓弹法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胸部手法程序
• 掌按双肩5~8次 • 分肋法9次 • 推摩法(平推法)9次 • 揉按胸肌法1~2分钟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按胸骨法4~5次 • 按中府云门法3~4次 • 点穴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仰卧位
头面部操作程序 一、一指禅偏峰推法
• 印堂→神庭 往返4~5遍 • 印堂→阳白→太阳→头维 4~5遍 • 眼∞字 4~5遍 • 睛明→迎香→地仓→下关→颊车
→水沟→环口角→承浆 4~5遍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颈项部手法程序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一、拇指分推法9次 二、一指禅指腹罗纹面推法
沿三条线: 1.后发际→大椎, 2.颈夹脊后发际→大椎平面, 3.风池→大椎平面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掌推法9次 足底掌跟揉 足底肘推法 足跟捶法雀啄法 直擦足底、横擦涌泉 踝关节足趾摇法、揪抖法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头部手法程序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坐位
• 指推法(沿经推各9次) • 丹凤朝阳3次 • 拿五经4~5次 • 抓法 • 抓弹法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胸部手法程序
• 掌按双肩5~8次 • 分肋法9次 • 推摩法(平推法)9次 • 揉按胸肌法1~2分钟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按胸骨法4~5次 • 按中府云门法3~4次 • 点穴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自我保健按摩PPT课件

便秘
1.揉脐 右掌心贴紧神阙穴,左手压在右手背上,做顺 时针旋转揉动2~3分钟。
便秘
2.平推小腹 右手大鱼际着力,从肚脐 向下平推至耻骨联合处 30~50次。
便秘
3.抓肚皮 右手五指将小腹部皮肤抓起抖动3~5次后松 开,反复操作3~5遍。
便秘
4.点揉脾俞T11、胃俞T12、 三焦俞L1、肾俞L2、气海俞 L3、大肠俞L4、关元俞L5各 半分钟。
头痛
1.点揉风池、风府 用双手拇指点揉两侧风池穴,注意用力 方向朝向自己的鼻子尖。
头痛
2.揉太阳穴
将双手掌根贴于太阳穴,双目自然闭合,做轻缓平和的揉动。
头痛
3.抹额印堂穴 手法以轻中有重为宜,每次做30遍以上,具有 消除头晕目眩、减轻头痛之功效。
头痛
4.浴全头穴 头部有上星、头维、百会等穴,经常浴头部各 穴有健脑之功效。
常见病症的自我按摩
推 拿
按 摩
作用:
1.平衡阴阳,调节脏腑功能。 2.扶正祛邪,增强体质。 3.理筋整复,强筋壮骨。
推拿手法要求 持久、均匀、有力
推拿手法分类 摆动类、摩擦类、运动关节类
推拿适应症
1.脊柱疾病: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强直性脊柱炎等。 2.四肢关节疾病:肩周炎、退行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 3.内科疾病:头痛、失眠、便秘、痛经等。 4.其他:小儿斜颈、近视、鼻炎等。
失眠
4.旋摩全腹 仰卧位,两掌重叠或单掌置于腹部,做顺/逆 时针摩腹2~3分钟。
失眠
5.按摩涌泉穴 ①摩擦涌泉穴:以一手握着脚趾,再用另一手 掌摩擦对侧脚心的涌泉穴,直至脚心发热。 ②浸泡涌泉穴:每天晚上临睡前,用热水浸泡 双脚,热水以自己能适应为度,加少许食盐, 浸泡15~30分钟。 ③拍打涌泉穴:在床上取坐位,双脚自然向上 分开,或取盘腿坐位,然后用双手自然轻缓地 拍打涌泉穴,最好拍到脚底有发热的感觉。
体育保健学课件(按摩)-PPT

膝关节运拉法
受术者取仰 卧位,术者一 手握住其踝部, 一手按在膝关 节上方,使其 做膝关节屈、 伸、内翻、外 翻和环转活动 。
踝关节运拉法
受术者取仰卧 位,术者一手握 住其踝关节上方, 一手握在前足掌 处,帮助其做踝 关节屈、伸、内 收、外展和环转 活动,最后做牵 引。
腰部运拉法
取仰卧位,屈 膝屈额,术者立 于侧方,以两手 及前臂扶按其膝, 另一手握踝或托 臀,作腰椎左右 环旋摇动 。
5. 选穴原则
1) 就近选穴 2) 远道选穴 3) 对症选穴
6. 常用穴位
头面部常用穴位
穴位
位
置
主治
百会 印堂 太阳 人中 迎香 风池
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点
头痛头昏高血压
两眉内侧端连线中点
头痛头昏感冒
眉梢与外眦之间后1寸凹陷处人 头痛失眠眼病
中沟上1/3交界处
急救穴
鼻翼外侧缘,鼻唇沟凹处
鼻塞感冒面瘫
1. 对皮肤的作用
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加快,组织代谢 相对提高,局部营养物质交换加强,皮肤温度 升高。还可消除衰老的上皮细胞,减少皮肤皱 纹,使肌肤既有光泽又有弹性。
2. 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兴奋----大强度、频率快、时间短的手法 (如 :重推、叩击、搓法)
抑制----小强度、频率慢、时间稍长的手法 (如:轻揉、轻拍、轻推、轻擦等)
颈部运拉法
受术者取坐位,术者于其后, 先让其做主动运动,观察 其活动情况,再顺势给以 适当力量帮助受术者做颈 部的屈伸、转动、绕环动 作,逐渐加大活动幅度, 最后双手托住下颌,向上 牵引。
肩关节运拉法
术者一手握着受 术者肘部,一手按 其肩部,帮助其肩 部做各种活动,活 动后给以轻的顺势 牵引。使其感到轻 微酸痛,运拉结束 后会有一种轻快的 舒适感。
推拿按摩ppt课件

通过按摩身体,可以 放松紧张的肌肉和关 节,减轻疼痛感。
03
推拿按摩的种类
软组织按摩
总结词
通过轻柔地按摩身体的肌肉和软组织,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
详细描述
软组织按摩主要针对身体的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进行 轻柔的按摩,以缓解肌肉紧张、疼痛和疲劳。这种按摩方式 可以帮助促进血液循环,放松身体,减轻压力。
压力。
调和气血
推拿按摩能够刺激身体的穴位和经络 ,调和气血的运行。
推拿按摩能够调节内分泌系统,平衡 激素的分泌,调和气血。
通过按摩身体,可以促进气血的流通 ,改善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
缓解疼痛
推拿按摩能够缓解各 种疼痛症状,如头痛 、颈痛、腰痛等。
推拿按摩能够促进身 体的血液循环和代谢 ,加速炎症的消退, 缓解疼痛。
穴位按摩
总结词
通过刺激身体特定穴位,调节身体功能,达到治疗和保健效果。
详细描述
穴位按摩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刺激身体特定穴位,调节身体的气血流通 ,以达到治疗和保健效果。穴位按摩可以改善身体的不适症状,如头痛、失眠、 胃痛等,同时也能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提高健康水平。
运动按摩
总结词
在运动后进行,旨在缓解肌肉疲劳、促进肌肉恢复和预防运动损伤。
通过按摩肌肉,可以放松紧张 的肌肉,减轻肌肉的酸胀和疼 痛感。
推拿按摩能够促进肌肉的代谢 ,加速肌肉中乳酸的排出,从 而缓解肌肉疲劳。
舒缓压力
推拿按摩能够刺激身体的放松反 应,促进身体的放松,舒缓压力
。
通过按摩身体,可以刺激身体的 愉悦感受器,产生愉悦感,缓解
紧张和焦虑情绪。
推拿按摩能够调节自主神经系统 ,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舒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应用:推法适用于全身,轻推法多用于按摩 的开始和结束时,以及换用手法之间;重推法 常用于按摩过程中
.
8
擦法
1、定义:用手掌的大、小鱼际或全掌、掌根附着在一 定部位,进行直线往返摩擦,称为擦法
2、功能作用:擦法可在皮肤及深部产生温热感,具有 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健脾和胃等作用;
3、动作要领:直腕、肩部放松、肘关节自然下垂并内 收,以肩关节为支点,上臂主动,带动着力部位作前 后或上下移动,做到发力于臂,蓄劲于腕
.
13
.
14
点法
1、定义:以指端为着力点,直压于穴位或特定 部位,使治疗点产生较强的酸胀痛感,称为点 法。
2、功能作用:开通闭塞、活血止痛、调节脏腑 功能
3、动作要领:拇指点是一手握空拳,拇指伸直 并紧靠于食指中节,用拇指端点按治疗部,逐 渐下压;屈指点,主要是屈食指,用食指近侧 指间关节点压体表
.
21
3、滚法:是由腕关节的屈伸运动和前臂的旋外运动复 合而成的一种手法
.
22
4、搓法:用双手掌面挟住一定的部位,相对用力,作 方向相反的快速搓揉,同时作上下往返移动,称搓法。
.
23
提拿类手法
1、特点:此类手法的共同特点是:对皮下组织 或肌肉进行上提或牵拉,手法频率较低,重复 次数较少,刺激性较强;具有解表发汗,疏通 经络,解痉止痛的作用。此法包括拿法、弹筋 和捏脊法。
2、功能作用:捏脊法具有健脾止泻、清热安神、止咳 化痰的作用
3、动作要领:练习者用拇指与其他手指相对着力,将 治疗的肌肤的皮下组织提起,而后做快速的捻转前进 或将肌肉捏起做快速的一捏一放的捏挤动作,如此反 复进行。
.
28
.
29
叩法
1、以臂力带动腕关节活动,使两手在治疗部位 作轻快而有节奏的弹打,称为叩法
.
5
5、按摩的禁忌症: ① 急性软组织损伤早期; ② 各种急性传染病; ③ 各种恶性肿瘤的局部; ④ 各种溃疡性皮肤病; ⑤ 烧烫伤; ⑥ 各种感染、化脓性疾病及结核性关节炎; ⑦ 月经期、妊娠期妇女的腹部; ⑧ 心肺功能不全; ⑨ 各种血液病,如血小板减少、血友病、白血病; ⑩ 年老体衰的危重病人、经不起按摩者
4、应用:掌擦法接触面积较大,适于肩背部、胸腹部 等;鱼际擦法适于四肢
.
9
.
10
.
11
按压类手法
按法 点法 掐法
.
12
按法
1、定义:手指、掌或肢体其他部分着力,按压 在被按摩部位或穴位上,称为按法
2、功能作用:可放松肌肉,开通闭塞,缓急止 痛,活血通络
3、动作要领:按法操作时,按压的方向要垂直, 且不作移动,用力要由轻到重,稳而持续,逐 渐增加,使刺激充分透达组织深部,操作结束, 也应逐渐减压
.
17
.
18
揉搓类手法
一、特点:揉搓类手法动作轻快柔和,刺激舒适 而无副作用。特点是操作时带动皮下组织一起 运动。而在皮肤表面不能有摩擦,本类手法包 括揉法、揉捏法、搓法、滚法
1、揉法:用手掌大鱼际、掌根部分或手指罗纹 面着力吸附于治疗部位或穴位上,作轻缓柔和 的环旋摆动。
.
19
.
20
2、揉捏法:是揉和捏结合 的一个复合性手法。
按摩
按摩分类 按摩机理(作用) 按摩注意事项 基本按摩手法
.
1
按摩概念
按摩是以中西医基础理论为指导,利用专门的手 法及器械所产生的作用力直接作用于人体体表 的特定部位,以达到调节人体生理机能和防治 伤病的一种自然疗法。
.
2
按摩分类
一、根据按摩的目的可分为 1、保健按摩——健身按摩、健美按摩、放松按摩 2、医疗按摩——伤科按摩、正骨按摩、经穴按摩、
2、功能作用:具有舒筋活络,畅通气血,解痉止痛, 对局部神经有强刺激作用
3、动作要领:指腹着力,切勿用指端用力内掐,用力 由轻到重,刚中有柔,每次可提弹1~3下,然后使用 轻揉法,以缓各因提弹而 Nhomakorabea起的不适感
4、应用:一般用于治疗肌肉酸痛和肌肉痉挛。
.
26
.
27
捏脊法
1、定义:用两手在脊柱两旁将皮层提起,进行牵拉和 捏推的一种联合手法,称为捏脊法。
内功按摩 3、运动按摩——运动前按摩、运动中按摩、运动
后按摩 二、根据按摩操作者可分为: 主动按摩(自我按摩)、被动按摩(他人按摩)
.
3
按摩机理(作用)
1、调节血液循环,增强心脏功能 2、调节神经功能、减轻或消除疼痛 3、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提高自身免疫功能 4、矫正骨与关节的位置异常,改善关节功能 5、修复创伤组织、增加皮肤弹性 6、消除肌肉疲劳,增进肌肉动力功能
.
24
拿法
1、定义:以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对用力,或拇指 与食、中两指捏住施治部位,逐渐用力内收, 并作持续的安捏动作,称为拿法。
2、功能作用:具有疏通经络、解表发汗、镇静 止痛、提神开窍、缓解痉挛等作用
.
25
弹筋法
1、定义:用拇指与食、中两指或拇指与其余四指指腹 相对紧捏肌肉或肌腱,用力提拉,在上提过程中,使 肌肉或肌腱从手中迅速滑脱,称为弹筋法。
.
4
按摩注意事项
1. 按摩者的双手应保持清洁、剪短指甲、搓热;指上 不戴任何装饰品,以免损伤被按摩者的皮肤
2. 按摩者和被按摩者均应取舒适体位,按摩者体位应 便于操作和被按摩者肌肉充分放松。
3. 按摩应按血液和淋巴回流方向进行,淋巴结部位不 宜按摩。
4. 按摩时用力由轻到重,再逐渐减轻而结束。按摩时 要注意被按摩者反应,及时调整力度。做关节被动 活动时,活动幅度应在正常生理范围内,用力适度。 按摩递质视实际需要使用。
.
6
常用按摩手法
.
7
推法
1、定义:用指、掌、拳等部位紧贴治疗部位, 运用适当的压力,进行单方向的直线移动的手 法。
2、功能作用:推法具有镇静止痛,缓和不适感 等作用;重推法具有疏通经络,理筋整复,缓 解痉挛,加速静脉血和淋巴回流等作用;
3、动作要领:着力部位要紧贴皮肤,用力要稳, 速度要缓慢均匀
.
15
.
16
掐法
1、定义:用拇指指端或指甲着力,切取一定的 部位或穴位,用持续或间断用力,称为掐法
2、功能作用:缓解痉挛、开窍醒脑 3、动作要领:操作时术者拇指微屈,用指甲按
压穴位。操作时垂直用力按压,按压4~5阍次, 不宜反复长时间使用 4、应用:常用于头面及手足部穴位,常用于昏 厥、休克、抽搐等的急救。掐后常继以揉法, 以缓解不适
2、功能作用:具有舒筋活血、祛风止痛及消除 肌肉疲劳的作用;
.
8
擦法
1、定义:用手掌的大、小鱼际或全掌、掌根附着在一 定部位,进行直线往返摩擦,称为擦法
2、功能作用:擦法可在皮肤及深部产生温热感,具有 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健脾和胃等作用;
3、动作要领:直腕、肩部放松、肘关节自然下垂并内 收,以肩关节为支点,上臂主动,带动着力部位作前 后或上下移动,做到发力于臂,蓄劲于腕
.
13
.
14
点法
1、定义:以指端为着力点,直压于穴位或特定 部位,使治疗点产生较强的酸胀痛感,称为点 法。
2、功能作用:开通闭塞、活血止痛、调节脏腑 功能
3、动作要领:拇指点是一手握空拳,拇指伸直 并紧靠于食指中节,用拇指端点按治疗部,逐 渐下压;屈指点,主要是屈食指,用食指近侧 指间关节点压体表
.
21
3、滚法:是由腕关节的屈伸运动和前臂的旋外运动复 合而成的一种手法
.
22
4、搓法:用双手掌面挟住一定的部位,相对用力,作 方向相反的快速搓揉,同时作上下往返移动,称搓法。
.
23
提拿类手法
1、特点:此类手法的共同特点是:对皮下组织 或肌肉进行上提或牵拉,手法频率较低,重复 次数较少,刺激性较强;具有解表发汗,疏通 经络,解痉止痛的作用。此法包括拿法、弹筋 和捏脊法。
2、功能作用:捏脊法具有健脾止泻、清热安神、止咳 化痰的作用
3、动作要领:练习者用拇指与其他手指相对着力,将 治疗的肌肤的皮下组织提起,而后做快速的捻转前进 或将肌肉捏起做快速的一捏一放的捏挤动作,如此反 复进行。
.
28
.
29
叩法
1、以臂力带动腕关节活动,使两手在治疗部位 作轻快而有节奏的弹打,称为叩法
.
5
5、按摩的禁忌症: ① 急性软组织损伤早期; ② 各种急性传染病; ③ 各种恶性肿瘤的局部; ④ 各种溃疡性皮肤病; ⑤ 烧烫伤; ⑥ 各种感染、化脓性疾病及结核性关节炎; ⑦ 月经期、妊娠期妇女的腹部; ⑧ 心肺功能不全; ⑨ 各种血液病,如血小板减少、血友病、白血病; ⑩ 年老体衰的危重病人、经不起按摩者
4、应用:掌擦法接触面积较大,适于肩背部、胸腹部 等;鱼际擦法适于四肢
.
9
.
10
.
11
按压类手法
按法 点法 掐法
.
12
按法
1、定义:手指、掌或肢体其他部分着力,按压 在被按摩部位或穴位上,称为按法
2、功能作用:可放松肌肉,开通闭塞,缓急止 痛,活血通络
3、动作要领:按法操作时,按压的方向要垂直, 且不作移动,用力要由轻到重,稳而持续,逐 渐增加,使刺激充分透达组织深部,操作结束, 也应逐渐减压
.
17
.
18
揉搓类手法
一、特点:揉搓类手法动作轻快柔和,刺激舒适 而无副作用。特点是操作时带动皮下组织一起 运动。而在皮肤表面不能有摩擦,本类手法包 括揉法、揉捏法、搓法、滚法
1、揉法:用手掌大鱼际、掌根部分或手指罗纹 面着力吸附于治疗部位或穴位上,作轻缓柔和 的环旋摆动。
.
19
.
20
2、揉捏法:是揉和捏结合 的一个复合性手法。
按摩
按摩分类 按摩机理(作用) 按摩注意事项 基本按摩手法
.
1
按摩概念
按摩是以中西医基础理论为指导,利用专门的手 法及器械所产生的作用力直接作用于人体体表 的特定部位,以达到调节人体生理机能和防治 伤病的一种自然疗法。
.
2
按摩分类
一、根据按摩的目的可分为 1、保健按摩——健身按摩、健美按摩、放松按摩 2、医疗按摩——伤科按摩、正骨按摩、经穴按摩、
2、功能作用:具有舒筋活络,畅通气血,解痉止痛, 对局部神经有强刺激作用
3、动作要领:指腹着力,切勿用指端用力内掐,用力 由轻到重,刚中有柔,每次可提弹1~3下,然后使用 轻揉法,以缓各因提弹而 Nhomakorabea起的不适感
4、应用:一般用于治疗肌肉酸痛和肌肉痉挛。
.
26
.
27
捏脊法
1、定义:用两手在脊柱两旁将皮层提起,进行牵拉和 捏推的一种联合手法,称为捏脊法。
内功按摩 3、运动按摩——运动前按摩、运动中按摩、运动
后按摩 二、根据按摩操作者可分为: 主动按摩(自我按摩)、被动按摩(他人按摩)
.
3
按摩机理(作用)
1、调节血液循环,增强心脏功能 2、调节神经功能、减轻或消除疼痛 3、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提高自身免疫功能 4、矫正骨与关节的位置异常,改善关节功能 5、修复创伤组织、增加皮肤弹性 6、消除肌肉疲劳,增进肌肉动力功能
.
24
拿法
1、定义:以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对用力,或拇指 与食、中两指捏住施治部位,逐渐用力内收, 并作持续的安捏动作,称为拿法。
2、功能作用:具有疏通经络、解表发汗、镇静 止痛、提神开窍、缓解痉挛等作用
.
25
弹筋法
1、定义:用拇指与食、中两指或拇指与其余四指指腹 相对紧捏肌肉或肌腱,用力提拉,在上提过程中,使 肌肉或肌腱从手中迅速滑脱,称为弹筋法。
.
4
按摩注意事项
1. 按摩者的双手应保持清洁、剪短指甲、搓热;指上 不戴任何装饰品,以免损伤被按摩者的皮肤
2. 按摩者和被按摩者均应取舒适体位,按摩者体位应 便于操作和被按摩者肌肉充分放松。
3. 按摩应按血液和淋巴回流方向进行,淋巴结部位不 宜按摩。
4. 按摩时用力由轻到重,再逐渐减轻而结束。按摩时 要注意被按摩者反应,及时调整力度。做关节被动 活动时,活动幅度应在正常生理范围内,用力适度。 按摩递质视实际需要使用。
.
6
常用按摩手法
.
7
推法
1、定义:用指、掌、拳等部位紧贴治疗部位, 运用适当的压力,进行单方向的直线移动的手 法。
2、功能作用:推法具有镇静止痛,缓和不适感 等作用;重推法具有疏通经络,理筋整复,缓 解痉挛,加速静脉血和淋巴回流等作用;
3、动作要领:着力部位要紧贴皮肤,用力要稳, 速度要缓慢均匀
.
15
.
16
掐法
1、定义:用拇指指端或指甲着力,切取一定的 部位或穴位,用持续或间断用力,称为掐法
2、功能作用:缓解痉挛、开窍醒脑 3、动作要领:操作时术者拇指微屈,用指甲按
压穴位。操作时垂直用力按压,按压4~5阍次, 不宜反复长时间使用 4、应用:常用于头面及手足部穴位,常用于昏 厥、休克、抽搐等的急救。掐后常继以揉法, 以缓解不适
2、功能作用:具有舒筋活血、祛风止痛及消除 肌肉疲劳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