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介绍
中科大九系介绍综述

19
1.智能机械与机器人
我系早在1978年就与日本东京大学进行了机器人研究方面的合作,
并研制出多种示教机器人。在国内外机器人竞赛中也硕果累累:
2002 年 6 月,中国科大机器人代表队参加首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电 视大赛囊括冠亚军,同年 8 月中国科大机器人代表队在日本东京获 得首届亚广联机器人比赛亚军,并获得最佳技术奖。 2002 年,中国科大蓝鹰小型组机器人足球队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 “中国机器人竞赛”并取得了冠军。
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
21
2.微、纳机电系统研究方向
微机电系统是21世纪主要研究方向之一,研究工作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
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学院和人事部“引进国外杰出人才”基金、教 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基金、中科院“百人计划”基金和985工程重点科研基金等 经费的资助下进行。并与日本、西班牙、美国等国家的高校展开合作研究工 作,主要研究以下内容: (1)基于LIGA技术的微型机械制造技术研究; (2)飞秒激光双光子细微加工与高密度信息存储技术; (3) 新型显微成像技术:利用生物样品和水对软x射线在“水窗”波段的天然吸 收 衬度差来实现对生物样品的会提显微观测; (4)二维零位光栅:利用一组特殊的编码和对准标记实现二维坐标的高精度零 位对准,达到0.01mm精度; (5)微纳机电系统封装技术,包括低温阳极健合和表面活性化常温健合技术; (6)MENS智能材料(PZT制备,刻蚀加工和特性表征技术); (7)实用微器件的研制,包括纳米计量用的微型传感器陈列,基于压电微探针 陈列的超高温密度信息读写头和微阵列式超声、红外成像传感器。
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
23
其它基金
中国科技大学科研基金(1993-1995) 15万
中科大博士后流动站数量

中科大博士后流动站数量中科大博士后流动站数量,是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后流动站的数量。
博士后流动站是为了促进科研人员的学术交流和合作而设立的科研机构,为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学术研究条件和支持。
在本文中,我将详细介绍中科大博士后流动站的数量、类型以及其发展历程。
首先,为了了解中科大博士后流动站的数量,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中科大的背景和发展历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中科大)始建于1958年,是我国一所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中科大一直致力于培养高层次的科学研究人员和技术创新人才,提供优质的科研环境和条件。
博士后流动站作为中科大的重要科研机构之一,在促进科研人员学术交流和合作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中科大设有众多的博士后流动站,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
这些博士后流动站依托于不同的学院、研究所或实验室,为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了良好的科研环境和资源支持。
在数量上,中科大的博士后流动站数量可观,大约有50个左右的博士后流动站。
中科大的博士后流动站可以分为多个类型,包括学科博士后流动站、企业博士后流动站、地区博士后流动站等。
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是中科大在各个学科领域设立的博士后流动站,涵盖广泛的学科范围,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等等。
企业博士后流动站是中科大与企业合作设立的博士后流动站,旨在促进学术界与实际应用的结合,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紧密联系。
地区博士后流动站则是针对特定地区的科研需求而设立的博士后流动站,侧重于地方产业的研发和创新。
中科大博士后流动站的数量和类型的发展经历了多年的积累和提升。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中科大就开始建立博士后流动站,并逐渐扩大规模和提高质量。
随着中科大科研力量的增强和学科建设的不断完善,中科大的博士后流动站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如今,中科大博士后流动站的数量和水平都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总结起来,中科大博士后流动站的数量大约在50个左右,覆盖了多个学科领域。
中科大博士 审核制

中科大博士审核制中科大(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USTC)是中国一所位于合肥市的著名高等学府,其设立旨在为中国培养高水平的科研人才和创新能力。
作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大的博士审核制度在保证教育质量和学术自由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下面将从审核制度的背景、目标、流程以及实施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和介绍。
中科大博士审核制度的背景可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
当时,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整顿的大潮涌动,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如何提高博士教育的质量和科研能力。
为了适应国内外学术界的发展需求,中科大将审核制列入了学术研究生培养改革的日程,并于1998年开始试行。
中科大博士审核制度的目标是通过审核程序,提高博士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
具体来说,中科大的博士审核制度主要有两个目标:一是确保候选人在学术研究方面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能力;二是培养候选人的学术独立性和创新能力。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中科大规定博士生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需要完成一系列的学术任务和考核,包括课程学习、综合考试、学术报告、科研项目等。
中科大博士审核制度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首先是招生和入学阶段,候选人需要通过招生考试和面试等环节被正式录取为博士研究生。
其次是博士课程学习阶段,候选人需要修满一定的学分,并参与学术研讨活动和实验室实践。
然后是综合考试阶段,候选人需要通过核心课程的综合考试,以展示自己的学术基础水平。
紧接着是研究计划和中期报告阶段,候选人需要制定自己的研究计划并进行中期报告,以展示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方法。
最后是论文撰写和博士论文答辩阶段,候选人需要完成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学术论文,并在答辩中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中科大博士审核制度的实施情况是积极的。
通过审核制度,中科大成功培养了大批高水平的博士人才,并为中国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科大的博士审核制度得到了国内外的认可和赞扬,被列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典范之一。
中科大校园十大风物

中科大校园十大风物中科大(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一所位于中国安徽省合肥市的顶尖高等学府,拥有着优美的校园环境和独特的风物。
以下将介绍中科大校园中的十大风物,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些美景吧!一、乌溪流泉乌溪流泉为中科大校园的一大亮点,位于校园主要行政办公区域附近。
清澈的溪流从校园中流过,亲近自然氛围。
在和煦的阳光下,溪流中的水泉潺潺流动,给人带来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二、花海公园中科大的花海公园是一处以花卉种植为主题的休闲场所。
这里四季花开,美丽绽放。
春季是最美的季节,数百种鲜花争奇斗艳,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三、图书馆明信片墙中科大图书馆的明信片墙是一道校园独特的风景线。
这面墙由无数明信片拼贴而成,每一张明信片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学子或老师送来的祝福。
这道墙壁象征着学海无涯,汇聚了千万人的梦想和希望。
四、建筑群中科大校园内有众多具有现代风格的建筑,包括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等。
这些建筑设计精美,充满科技感,展现了中科大的现代化风貌。
五、晚霞湖晚霞湖是中科大校园内的一片湖泊,每当黄昏时分,湖面上的倒影与天空中的晚霞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散步在湖边,感受日落时分的宁静与美好。
六、会堂花坛中科大的会堂花坛位于校园中央的广场上,是校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花坛栽种了各种鲜花,每年都会进行花坛设计改造,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
七、樱花小径每年春季,中科大的樱花小径会迎来盛大的樱花开放季。
成片的粉色樱花在春风中飘扬,营造出一种浪漫的氛围,吸引了许多师生和游客前来观赏。
八、骑楼廊道中科大的校园里有很多独特的骑楼廊道,连接着不同的建筑物。
这些骑楼廊道栏杆上蜿蜒生长着绿蔓植物,形成一张生态绿地画卷,给人一种舒适自然的感觉。
九、青年湖青年湖是中科大校园内的一片湖泊景区,湖水清澈见底。
湖边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成为师生们休闲散步和活动的好去处。
十、科技广场科技广场是中科大校园内的主要广场之一,其周围有许多标志性建筑,如校门、校徽等。
中科大核院介绍

核科学技术学院一、学院概况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经学校批准,于2009年1月10日正式组建成立。
随着国家核能源战略起步,我国对核科技人才需求日益迫切。
在胡锦涛总书记希望科大“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创造性地做好教学和科研工作,努力办成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精神指导下,我校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实现强-强联合,共同建设核科学技术学院。
学院以国际重大科学计划为牵引,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依托热核聚变实验装置、同步辐射光源、强磁场等大科学装置及国家实验室,联合国内大型核电企业和研究设计院,围绕先进裂变核能、磁约束核聚变、加速器光源和民用核技术应用,培养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知识结构、卓越创新思想和实践技能的核科学技术高端科研和管理人才。
二、院系专业设置学院拥有“核科学与技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具有本-硕-博、工程硕士和博士后流动站等完整的教育和人才培养体系,汇聚了一批国际知名的核领域专家和优秀的年轻学者。
设有1个本科专业(核工程与核技术), 6个硕士点(核能科学与工程、核技术及应用、同步辐射及应用、辐射医学物理、核安全与环境保护、核燃料循环与材料),1个博士点(核科学与技术)。
学院具有良好的学科基础,专业发展方向特色鲜明,具有核技术(加速器)与同步辐射应用相结合,核裂变工程与核聚变工程结合,临界堆技术与次临界堆技术相结合的三大特色,同时依托于强大的反应堆物理和技术基础积极拓展核科学与技术在医学和环保等其他领域的交叉应用研究。
拥有先进的专业教学研究实验室和国家大科学工程实验平台,承担了多项国家及中科院大型科研项目,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了保障。
三、院长签字444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一、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以及系统扎实的核科学与技术基本理论、实验和技能,掌握必要的机电技术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了解本学科发展的总体趋势和前沿进展,熟练掌握英语,受到核科学与技术研究的初步训练,具备初步的核装置研发能力和核技术应用开发能力,以及核工程的管理能力。
中科大9月对高中生的活动

中科大9月对高中生的活动【实用版】目录1.介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简称中科大)2.介绍中科大针对高中生的活动3.分析这些活动的意义和价值4.总结中科大对高中生的活动对教育行业的影响正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的一所顶尖科研型大学,以培养高水平的科技人才而著称。
中科大不仅在科研领域有着卓越的成绩,同时也非常重视对中学生的科普教育工作。
在 2021 年 9 月,中科大举办了一系列针对高中生的活动,旨在激发中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这些活动包括科学实验展示、科普讲座、科技竞赛等。
科学实验展示活动中,中科大的教授们为中学生展示了许多有趣的科学实验,让他们亲身体验到了科学的魅力。
在科普讲座中,教授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中学生讲解了科学知识,让他们对科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科技竞赛中,中学生们可以通过自己的科技创新作品参加比赛,充分展示自己的科技创新能力。
这些活动对于中学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这些活动可以让中学生亲身体验到科学的魅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其次,这些活动可以提高中学生的科学素养,让他们更好地了解科学,为将来的学习和职业规划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这些活动可以培养中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加出色。
中科大对高中生的活动对教育行业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这些活动充分展示了中科大在科普教育领域的优势和成果,对于其他高校和教育机构来说,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同时,这些活动也为中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科学、学习科学的平台,为教育行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总之,中科大针对高中生的活动是非常有意义和价值的,它们不仅可以激发中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科技创新能力。
中科大的特色和优势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特色和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学术实力强大:中科大是中国科学院直属的一所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以其在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领域的卓越成就而闻名于国内外。
学校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具备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中科大的学科覆盖面广,涉及理工、文科、医学等多个领域,并在多个领域取得了国际领先地位。
2. 科研成果丰硕:中科大以其世界一流的科研成果而闻名。
学校推动了很多重大科研项目,涉及领域广泛,如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
许多科研项目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和创新成果。
3. 学科建设全面:中科大现有20个学院(含5个科教融合共建学院)、30个系,设有研究生院,以及苏州研究院、上海研究院、中国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
有数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生物科学、化学共6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和1个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4. 人才培养优质:中科大是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入选“珠峰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是九校联盟(C9)、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成员。
5. 师资力量雄厚:中科大现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48人(含双聘),国家级高层次人才304人,国家级青年人才225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7个,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5个,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12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群体5个。
6. 国际化办学:中科大与全球30余所高校建立校际合作关系,开展学生交换项目、联合培养项目和短期访学项目等。
此外,学校还与多所国外高校签订了校际合作协议,共同开展教学和科研活动。
7. 校园文化丰富:中科大致力于打造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中科大对合肥的贡献

中科大对合肥的贡献一、教育事业合肥是安徽省的省会城市,也是一座古老的文化名城。
而随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开设和发展,合肥这座城市的面貌焕然一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被誉为“中科大”,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的一所著名大学。
它成立于1958年,位于合肥市蜀山区,它的建立与发展改变了合肥的教育面貌,对于合肥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科大作为中国的一所名校,其与合肥的紧密结合,给当地的教育事业带来了很大的推动力。
它为当地培养了大批次的人才,丰富了当地的文化氛围。
同时,中科大在教育方面的优势得以得到发挥,成为了当地各级教育机构争相学习的榜样,对当地教育事业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科研技术中科大是高科技领域的重要研究机构之一,它在科学技术领域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中科大的出现,让合肥成为了全国科技与产业协同发展的典范之一。
它为合肥的技术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为当地的科技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在生产、科研和实践中,中科大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力争用科技创新的成果推动合肥的高质量发展。
这些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改变了合肥的科技面貌,提高了当地的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促进了合肥的经济发展和城市面貌的改观。
三、社会贡献中科大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推动社会发展和前进。
强大的师资队伍和丰富的科研资源,为合肥市的公益事业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成为了社会公益事业的重要推动者。
中科大支持当地的教育、文化事业,并积极开展了各种公益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影响力。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中科大充分发挥科技优势,承担起了不少的治疗和疫情防控任务,为共同抗击疫情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总结中科大对合肥的贡献是多方面、全方位的。
它优秀的教育教学和卓越的科研水平为合肥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作为一所社会责任感强烈的大学,中科大在社会公益事业方面的贡献也不容小觑。
它为当地经济、文化、人才等方面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推动了合肥的整体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观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简称 “中国科大”,由中国科学院直属,中央直管 副部级建制,位列“双一流”、“211工程”、 “985工程”,入选“珠峰计划”、“111计 划”、“2011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 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 “九校联盟”成员、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东 亚研究型大学协会、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成员, 是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 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
也西湖
一鉴亭
芳华园
郭沫若广场
樱花大道
图书馆
11、 力学类 1、 物理学类 12、 数学与应用数学 2、 物理学 13、 应用物理学 3、 数学类 4、 电子信息科学类 14、 电子信息工程 15、 电子信息科学与 5、 地球物理学 技术 6、 理科试验班类 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6、 统计学 8、 化学类 9、 理科试验班 10、 信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计算科学
据2016年8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官网信息显 示,校园占地面积145万平方米,有教学与科研 人员1812人,在校学生15500多人,其中博士研 究生1900多人、硕士研究生6200多人、全日制 本科生7400多人;有15个学院、30个系,开办 37个本科专业,设有研究生院,以及北京教学 与管理部、苏州研究院、上海研究院、先进技 术研究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58年9月创建于北京, 她的创办被称为“中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 重大事件”;建校后,中国科学院实施“全院办 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汇集了严济慈、华 罗庚、钱学森、赵忠尧、郭永怀、赵九章、贝时 璋等一批科学家,建校第二年即被列为全国重点 大学;1970年初,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开始 了第二次创业;1978年以后,学校创办少年班、 首建研究生院、建设国家大科学工程、面向世界 开放办学等新举措;也是唯一参与国家知识创新 工程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