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浆基础知识和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地脚螺栓灌浆体积计算公式

地脚螺栓灌浆体积计算公式

地脚螺栓灌浆体积计算公式
首先,需要确定灌浆体积计算的基本参数,包括地脚螺栓的长度、直径,以及灌浆管的直径和长度等信息。

其次,根据地脚螺栓孔的实际情况,计算出灌浆体积所需的混凝土用量。

一般来说,可以使用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来计算灌浆体积,即V=πr²h,其中V为体积,π为圆周率(取3.14),r为地脚螺栓孔的半径,h为地脚螺栓孔的深度。

接着,根据混凝土的密度,计算出混凝土的重量。

混凝土的密度一般为2400kg/m³,可以根据混凝土的密度和体积计算出混凝土的重量。

最后,根据混凝土的重量和灌浆管的直径和长度,确定灌浆体积的计算公式,一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V=πr²h,其中V为体积,π为圆周率(取3.14),r为灌浆管的半径,h为灌浆管的长度。

综上所述,地脚螺栓灌浆体积的计算公式涉及到地脚螺栓孔的
尺寸、混凝土的体积和重量以及灌浆管的尺寸等多个因素,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计算。

灌浆计算及措施

灌浆计算及措施

一、随采随灌的用土量和用水量计算(一)按采空区灌浆计算需土量和需水量:1、灌浆需土量:t Q K M L H C =⨯⨯⨯⨯式中:t Q ——灌浆所需土量,3m ;M ——煤层采高,m ;L ——灌浆区的走向长度,m ;H ——灌浆区的倾斜长度,m ;C ——采煤回收率,%;K ——灌浆系数,灌浆材料的固体体积与需要灌浆的采空区容积之比。

在K 值中考虑了冒落岩石的松散系数、泥浆收缩系数和跑浆系数等综合影响。

该系数应根据各矿的实际情况确定(取值范围0.03~0.3)。

2、灌浆需水量:s s t Q K Q δ=⨯⨯式中:s Q ——灌浆所用水量,3m ;s K ——冲洗管路防止堵塞用水量的备用系数,一般取1.10~1.25;t Q ——灌浆所需土量,3m ;δ——泥水比的倒数(水土比),泥水比根据所要求的泥浆浓度选取;(二)按日灌浆计算需土量和需水量:1、日灌浆需土量:11t t G Q K M l H C Q K γ=⨯⨯⨯⨯=煤或式中:1t Q ——日灌浆所需土量,3m /d ;l ——工作面日推进度,m/d ;G ——矿井日产量,t ;γ煤——煤的密度,t/m 3;其他符号同前。

2、日灌浆需水量:11s s t Q K Q δ=⨯⨯式中:1s Q ——日灌浆所用水量,3m /d ;二、关于防灌浆措施采用充填灌浆措施处理火灾或发火隐患时,为防止发生溃浆事故,充填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要使用渗(透)水性强的材料(如荆条帘子或聚氯乙烯帘子等)做围堰壁;如果采用木板做围堰壁时,必须预留泄水孔(泄水孔的分布、直径或面积大小及数量多少等,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2、围堰的四周要同巷道帮壁接实打牢;3、围堰构筑好后,背好套棚,打齐、打牢中心顶子;4、充填流量要均匀适度,切记流量忽大忽小;接近充满时,要适当减少流量;5、充填灌浆时应设压力表并设专人观察,当发现管路压力较大(如管路跳动或管路接头漏水、砂浆等现象)时,要及时打开安全阀,释放压力,停止充填注浆。

灌浆基础知识和计算公式

灌浆基础知识和计算公式

灌浆基础知识和计算公式一、灌浆的含义:简单的说,灌浆就是将具有胶凝性的浆液或化学溶液,按照规定的配比或浓度,借用机械(或灌浆自重)对之施加压力,通过钻孔或其他设施,压送到需要灌浆的部位中的一种施工技术。

二、灌浆的实质:充填这些节理裂隙、孔隙、空隙、孔洞和裂缝之处,形成结石,从而起到固结、粘合、防渗,提高承载强度和抗变形能力以及传递应力等作用。

三、灌浆分类:按照大坝坝基岩类构成,可分为岩石灌浆和砂砾石层灌浆。

按照灌浆的作用,可分为固结灌浆、帷幕灌浆、回填灌浆和接触灌浆。

按照灌注材料,可分为水泥灌浆、水泥砂浆灌浆、水泥粘土灌浆以及化学灌浆等。

按照灌浆压力,可分为高压灌浆(3MPa以上)、中压灌浆(0.5~3MPa)、低压灌浆(0.5MPa 以下),后两类也可称为常规压力灌浆。

按照灌浆机理,可分为渗入性灌浆和张裂式灌浆。

四、灌浆材料:水泥(磨细水泥、超细水泥)、砂、粉煤灰、粘土和膨润土、水外加剂(速凝剂、减水剂、稳定剂)五、水泥浆液:配置水泥浆时,多依照质量比例配制,也有按照体积比例配制的。

我国各灌浆工程都采用质量比,帷幕灌浆使用范围一般多为水:水泥=5:1~0.5:1,固结灌浆多为2:1~0.5:1。

1、水泥浆的配制:将水泥和水依照规定的比例直接拌和,这种情况最为简单。

先将计量好的水放入搅拌筒内,再将水泥按所规定的质量秤好后,放入筒中直接搅拌即可。

例如欲配制各种浓度的水泥浆100L,其所用的水泥和水量可见下【表1】。

配制水泥浆100L 【表1】注:水泥的密度以3kg/L或3g/cm³计在灌浆过程中,常需要将搅拌桶内的水泥浆变浓。

如原水泥浆100L,加水泥质量可见下【表2】。

在原100L水泥浆中加水泥使水泥浆变浓【表2】注:加水泥单位为kg 注:水泥的密度以3kg/L或3g/cm³计在灌浆过程中,常需要将搅拌桶内的水泥浆变稀。

如原水泥浆100L,加水体积可见下【表3】。

在原100L水泥浆中加水使水泥浆变稀【表3】注:加水单位为L注:水的密度以1kg/L或1g/cm³计水泥的密度以3kg/L或3g/cm³计水灰比为0.9 :1时,密度为1.554 ;水灰比为0.7 :1时,为1.662当采用集中制浆时,原浆的水灰比多采用0.6:1或0.5:1。

固结灌浆计算公式

固结灌浆计算公式

固结灌浆计算公式固结灌浆是一种用于提高地基或岩石强度和稳定性的工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用到相应的计算公式来进行准确的设计和施工。

接下来,咱们就好好聊聊固结灌浆的那些计算公式。

先说一下固结灌浆压力的计算。

这压力大小可不能随便定,得有个靠谱的算法。

一般来说,它跟灌浆孔的深度、地层的性质都有关系。

公式大概是这样:P = P0 + mD 。

这里的 P 表示灌浆压力,P0 是初始压力,m 是压力系数,D 是灌浆段的深度。

比如说,在一次实际的工程中,我们遇到了这样的情况。

有个建筑场地,下面的岩石层不太稳定,需要进行固结灌浆处理。

经过勘察,确定了初始压力 P0 为 0.5MPa ,压力系数 m 为 0.02MPa/m ,灌浆段深度 D 是 10m 。

那按照公式算下来,灌浆压力 P 就等于 0.5 + 0.02×10 = 0.7MPa 。

这样,我们就有了一个比较合适的灌浆压力,能让灌浆效果更好。

再来讲讲固结灌浆注入量的计算。

这个注入量可是关系到工程成本和效果的重要指标。

常用的计算公式是Q = AπR²Hnβ 。

这里面,Q 是灌浆注入量,A 是浆液消耗系数,R 是灌浆半径,H 是灌浆段长度,n 是地层孔隙率,β 是浆液充填系数。

我记得有一次,在一个大型水库的基础加固工程中,要对坝基进行固结灌浆。

经过详细的地质勘察和试验,得到了各项参数。

浆液消耗系数 A 取 1.2 ,灌浆半径 R 为 1.5m ,灌浆段长度 H 是 5m ,地层孔隙率 n 是 0.15 ,浆液充填系数β 是 0.9 。

算下来,灌浆注入量 Q 大约是12.7 立方米。

有了这个准确的计算,我们就能合理准备材料,控制成本,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还有一个重要的,就是固结灌浆扩散半径的计算。

这决定了灌浆的影响范围。

常见的公式有 R = (3Q/πHnβ)^(1/3)。

比如说,在一个桥梁基础的加固项目中,预计的灌浆注入量 Q 是 8 立方米,灌浆段长度 H 为 4m ,地层孔隙率 n 是 0.12 ,浆液充填系数β 是 0.8 。

耕地有效灌浆率计算公式

耕地有效灌浆率计算公式

耕地有效灌浆率计算公式在农业生产中,灌溉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而灌溉的效率则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因此,农业生产者需要对灌溉效率进行评估和监测,以便及时调整灌溉水量,提高土壤水分利用效率。

而耕地有效灌浆率就是一个评估灌溉效率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介绍耕地有效灌浆率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一、耕地有效灌浆率的定义。

耕地有效灌浆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农田实际接受的有效灌溉水量与理论需水量的比值。

其数值范围一般在0到1之间,越接近1表示灌溉效率越高。

耕地有效灌浆率的计算可以帮助农业生产者了解农田的水分利用效率,及时调整灌溉水量,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二、耕地有效灌浆率的计算公式。

耕地有效灌浆率的计算公式为:耕地有效灌浆率 = 实际灌溉水量 / 理论需水量。

其中,实际灌溉水量是指实际投入到农田的灌溉水量,理论需水量是指农田在一定时间内所需的灌溉水量。

理论需水量的计算一般根据农作物的生长期和土壤的水分特性来确定。

而实际灌溉水量则需要通过灌溉设施的监测和记录来获取。

三、耕地有效灌浆率的应用。

1. 评估灌溉效果。

通过计算耕地有效灌浆率,农业生产者可以及时了解农田的灌溉效果。

如果耕地有效灌浆率较低,就说明农田的灌溉效率较低,需要及时调整灌溉水量和灌溉方式,以提高灌溉效果。

2. 调整灌溉水量。

耕地有效灌浆率的计算可以帮助农业生产者合理安排灌溉水量,避免浪费水资源和能源。

通过及时调整灌溉水量,可以提高土壤水分利用效率,降低灌溉成本,同时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3. 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耕地有效灌浆率的提高可以帮助农业生产者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合理的灌溉水量可以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导致的产量和质量下降。

四、耕地有效灌浆率的影响因素。

耕地有效灌浆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土壤类型,不同类型的土壤对水分的保持能力不同,因此对于不同类型的土壤,其耕地有效灌浆率也会有所不同。

2. 农作物品种,不同品种的农作物对水分的需求不同,因此在不同的生长期,其耕地有效灌浆率也会有所不同。

水泥浆灌封工作量计算公式

水泥浆灌封工作量计算公式

水泥浆灌封工作量计算公式在建筑工程中,水泥浆灌封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可以用于填充混凝土裂缝、加固地基、防水等多种用途。

在进行水泥浆灌封工程时,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情况来计算所需的水泥浆量,以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本文将介绍水泥浆灌封工作量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水泥浆灌封工作量计算公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灌注长度、灌注面积、混凝土裂缝宽度、灌注深度、水泥浆的密度等。

下面我们将逐一介绍这些方面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1. 灌注长度的计算公式。

灌注长度是指需要进行水泥浆灌封的裂缝或接缝的长度。

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实地测量或工程图纸来获取灌注长度的数据。

计算公式如下:灌注长度 = 实测长度或工程图纸上的长度。

2. 灌注面积的计算公式。

灌注面积是指需要进行水泥浆灌封的裂缝或接缝的面积。

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实地测量或工程图纸来获取灌注面积的数据。

计算公式如下:灌注面积 = 实测面积或工程图纸上的面积。

3. 混凝土裂缝宽度的计算公式。

混凝土裂缝宽度是指需要进行水泥浆灌封的裂缝或接缝的宽度。

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实地测量或工程图纸来获取混凝土裂缝宽度的数据。

计算公式如下:混凝土裂缝宽度 = 实测宽度或工程图纸上的宽度。

4. 灌注深度的计算公式。

灌注深度是指进行水泥浆灌封的裂缝或接缝的深度。

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实地测量或工程图纸来获取灌注深度的数据。

计算公式如下:灌注深度 = 实测深度或工程图纸上的深度。

5. 水泥浆的密度的计算公式。

水泥浆的密度是指水泥浆中水和水泥的比例。

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实验室测试或厂家提供的数据来获取水泥浆的密度。

计算公式如下:水泥浆的密度 = 水泥的重量 / 水的重量。

通过以上计算公式,我们可以得到所需的水泥浆量的计算公式如下:水泥浆量 = 灌注长度×灌注面积×混凝土裂缝宽度×灌注深度×水泥浆的密度。

在实际的工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来调整上述公式,以满足工程的需要。

灌浆流动度计算公式

灌浆流动度计算公式

灌浆流动度计算公式在建筑工程中,灌浆流动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它可以用来评估灌浆材料的流动性能,对于确保灌浆质量和工程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灌浆流动度通常通过实验来进行测定,而计算公式是用来根据实验数据来计算灌浆流动度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介绍灌浆流动度计算公式的相关知识,以及如何使用这些公式来进行灌浆流动度的计算。

灌浆流动度是指灌浆材料在一定条件下的流动性能,通常用来描述灌浆材料的流动性能。

灌浆流动度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实验数据来确定,通常包括灌浆材料的密度、流动时间等参数。

在实际工程中,灌浆流动度的计算公式可以帮助工程师评估灌浆材料的流动性能,从而选择合适的灌浆材料,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灌浆流动度的计算公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参数,灌浆材料的密度、流动时间、流动距离等。

其中,灌浆材料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的质量,通常用来描述灌浆材料的流动性能。

流动时间是指灌浆材料从开始流动到停止流动所经历的时间,通常用来描述灌浆材料的流动速度。

流动距离是指灌浆材料在一定时间内所流动的距离,通常用来描述灌浆材料的流动性能。

根据以上参数,灌浆流动度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流动度 = 流动距离 / 流动时间。

这个公式可以帮助工程师根据实验数据来计算灌浆材料的流动性能,从而评估灌浆材料的适用性。

在实际工程中,工程师可以根据这个公式来选择合适的灌浆材料,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除了上述的基本计算公式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计算公式可以用来计算灌浆流动度。

例如,根据灌浆材料的密度和流动时间来计算流动度的公式为,流动度 = 1 / (密度×流动时间)。

这个公式可以帮助工程师更准确地评估灌浆材料的流动性能,从而选择更适合的灌浆材料。

在实际工程中,灌浆流动度的计算公式是非常重要的工具,它可以帮助工程师评估灌浆材料的流动性能,从而选择合适的灌浆材料,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因此,工程师需要熟练掌握这些计算公式,以便在实际工程中进行灌浆流动度的计算。

灌浆1米水泥用量计算公式

灌浆1米水泥用量计算公式

灌浆1米水泥用量计算公式在建筑工程中,灌浆是一种常见的施工工艺,它可以用来填充空隙、加固结构、提高承载力等。

在进行灌浆施工时,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计算所需的水泥用量,以确保施工质量和经济效益。

本文将介绍灌浆1米水泥用量的计算公式及相关内容。

1. 灌浆水泥用量计算公式。

灌浆水泥用量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一般情况下,可以使用以下基本公式来计算:水泥用量 = 灌浆体积×水泥浆配比。

其中,灌浆体积指的是需要进行灌浆的具体空间体积,水泥浆配比指的是水泥与水的比例。

在实际工程中,水泥浆配比一般由设计要求或者施工规范来确定,通常情况下为1:1.5到1:3之间。

2. 灌浆水泥用量计算实例。

为了更好地理解灌浆水泥用量的计算方法,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实际的例子来进行说明。

假设需要对一个长方体空间进行灌浆,其尺寸为长2米、宽1米、高1米,水泥浆配比为1:2。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灌浆体积。

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可以得到灌浆体积为2立方米。

然后,根据水泥用量计算公式,可以得到水泥用量 = 2立方米× 1:2 = 1立方米。

因此,对于这个长方体空间,需要1立方米的水泥来进行灌浆施工。

3. 灌浆水泥用量计算注意事项。

在进行灌浆水泥用量计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准确测量灌浆体积,包括长度、宽度、高度等尺寸。

(2)合理确定水泥浆配比,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来确定。

(3)考虑施工中可能的浪费和损耗,适当增加水泥用量。

(4)对于特殊情况,如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需要进行适当调整。

4. 结语。

灌浆施工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一项工艺,水泥用量的计算对于施工质量和经济效益都至关重要。

通过本文介绍的灌浆水泥用量计算公式及实例,相信读者们已经对此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灌浆基础知识和计算公式一、灌浆的含义:简单的说,灌浆就是将具有胶凝性的浆液或化学溶液,按照规定的配比或浓度,借用机械(或灌浆自重)对之施加压力,通过钻孔或其他设施,压送到需要灌浆的部位中的一种施工技术。

二、灌浆的实质:充填这些节理裂隙、孔隙、空隙、孔洞和裂缝之处,形成结石,从而起到固结、粘合、防渗,提高承载强度和抗变形能力以及传递应力等作用。

三、灌浆分类:按照大坝坝基岩类构成,可分为岩石灌浆和砂砾石层灌浆。

按照灌浆的作用,可分为固结灌浆、帷幕灌浆、回填灌浆和接触灌浆。

按照灌注材料,可分为水泥灌浆、水泥砂浆灌浆、水泥粘土灌浆以及化学灌浆等。

按照灌浆压力,可分为高压灌浆(3MPa以上)、中压灌浆(0.5~3MPa)、低压灌浆(0.5MPa以下),后两类也可称为常规压力灌浆。

按照灌浆机理,可分为渗入性灌浆和张裂式灌浆。

四、灌浆材料:水泥(磨细水泥、超细水泥)、砂、粉煤灰、粘土和膨润土、水外加剂(速凝剂、减水剂、稳定剂)五、水泥浆液:配置水泥浆时,多依照质量比例配制,也有按照体积比例配制的。

我国各灌浆工程都采用质量比,帷幕灌浆使用范围一般多为水:水泥=5:1~0.5:1,固结灌浆多为2:1~0.5:1。

1、水泥浆的配制:将水泥和水依照规定的比例直接拌和,这种情况最为简单。

先将计量好的水放入搅拌筒内,再将水泥按所规定的质量秤好后,放入筒中直接搅拌即可。

例如欲配制各种浓度的水泥浆100L,其所用的水泥和水量可见下【表1】。

配制水泥浆100L 【表1】注:水泥的密度以3kg/L或3g/cm³计在灌浆过程中,常需要将搅拌桶内的水泥浆变浓。

如原水泥浆100L,加水泥质量可见下【表2】。

在原100L水泥浆中加水泥使水泥浆变浓【表2】注:加水泥单位为kg注:水泥的密度以3kg/L或3g/cm³计在灌浆过程中,常需要将搅拌桶内的水泥浆变稀。

如原水泥浆100L,加水体积可见下【表3】。

在原100L水泥浆中加水使水泥浆变稀【表3】注:加水单位为L注:水的密度以1kg/L或1g/cm³计水泥的密度以3kg/L或3g/cm³计水灰比为0.9 :1时,密度为1.554 ;水灰比为0.7 :1时,为1.662当采用集中制浆时,原浆的水灰比多采用0.6:1或0.5:1。

将这种浆液输送到灌浆施工地点。

在拌制所需浓度的水泥浆时,需要放入一定量的原浆,再加入一定量的水,其加入量可见【表4】。

配制水泥浆需要的原浆和加入水量(配制水泥浆按100L计,原浆浓度水:水泥=0.6:1)【表4】2、浆液配料用量计算:例举5个简单的计算示例,供参考(设水泥密度为3g/cm³,即3kg/L)(1)试求水灰比为2:1的水泥浆的密度。

取100kg水泥,200kg水拌合成水泥浆,其体积V=100÷3+200÷1=233.3L。

答:水泥浆的密度=300kg÷233.3L=1.286kg/L。

(2)水泥浆的密度为1.5g/cm³,求其水灰比。

设取100L的水泥浆,则其重量为150kg。

列方程式:设水泥重量为C(kg),水的重量为W(kg),W÷1+C÷3=100(W+C)÷100=1.5解方程得W=75kg,C=75kg。

答:水泥浆的水灰比为75:75,即1:1。

(3)集中供浆,原浆水灰比为0.5:1,今欲配制水灰比为2:1的水泥浆100L,求需要加入原浆多少升,再加多少升水。

分为4个程序解:1)先求出1L的水灰比为0.5:1的原浆中,水泥和水各为多少?0.5L水和1kg水泥拌和后原浆体积V=0.5÷1+1÷3=0.833L。

于是1L原浆中,水泥应为1÷0.833×1=1.2kg,水为1÷0.833×0.5=0.6L。

2)再求出配制100L的水灰比为2:1的水泥浆,需要水和水泥各为多少?列方程式:W:C=2:1W÷1+C÷3=100解方程得出W=86L,C=43kg3) 配制100L水灰比为2:1的水泥浆需用原浆V1=[43÷(1.2×100)] ×100=43÷1.2=35.8L。

4)配制100L水灰比为2:1的水泥浆尚需加入水量W1=86-35.8×0.6=64.5L。

(4)今欲将80升水灰比为5:1的稀水泥浆配制成水灰比为2:1较浓的水泥浆,需加入多少水泥?设80L水灰比为5:1的水泥浆中水泥重量为Ckg。

80L水灰比为5:1的水泥浆中水的重量为Wkg。

X为应加入的水泥量。

列方程式:W:C=5:1(稀浆的配比关系)W÷1+C÷3=80(根据绝对容积理论)W:(C+x)=2:1(较浓浆的配比关系)解方程得出x=22.5kg。

(5)今欲将80升水灰比为3:1的水泥浆配制水灰比为5:1的稀水泥浆,需加入多少水量?设80L水灰比为3:1的水泥浆中水泥重量为Ckg。

80L水灰比为3:1的水泥浆中水的重量为Wkg。

X为应加入的水量,列方程式:W:C=3:1(原水泥浆配比关系)W÷1+C÷3=80(根据绝对容积的理论)(W+x):C=5:1(新水泥浆配比关系)解方程式x=48L答:应加入水量48L(加入水后,浆液体积为80+48=128L)。

附:1、(a)在纯水泥浆中加水使其由稠变稀:加水量(L)=待稀释的水泥浆量(L)÷(稠水灰比+1÷水泥密度)×(稀水灰比—稠水灰比)(b)在纯水泥浆中加水泥使其由稀变稠:加水泥量(Kg)=待变稠的水泥浆量(L)÷(稀水灰比+1÷水泥密度)×(稀水灰比—稠水灰比)÷稠水灰比2、配制水泥砂浆:要配制水:水泥:砂=X:Y:Z的水泥砂浆V升,需要的水量(Kg)、水泥量(Kg)、砂子量(Kg),其中水、水泥和砂的密度分别为ρ水、ρ水泥、ρ砂。

水量(Kg)=V÷(X÷ρ水+Y÷ρ水泥+Z÷ρ砂)×X水泥量(Kg)=V÷(X÷ρ水+Y÷ρ水泥+Z÷ρ砂)×Y砂子量(Kg)=V÷(X÷ρ水+Y÷ρ水泥+Z÷ρ砂)×Z3、1)配料密度的确定(配料即浆液中除了水之外的所有物质,比如水泥、粘土、水玻璃等,水与配料的质量比为水固比,水与水泥的质量比为水灰比)设:水泥、外加剂1、外加剂2、外加剂3、外加剂4、外加剂5的密度分别为ρ水泥、ρ1、ρ2、ρ3、ρ4、ρ5,同时:外加剂1:水泥=a:1 即外加剂1的质量:水泥的质量=a:1外加剂2:水泥=b:1外加剂3:水泥=c:1外加剂4:水泥=d:1外加剂5:水泥=e:1那么得:配料的密度=(1 + a + b + c+d+e)÷【(1÷ρ水泥)+(a÷ρ1)+(b÷ρ2)+(c÷ρ3)+(d÷ρ4)+(e÷ρ5)】2)水灰比情况下:累计注灰量=累计流量×浆密度÷(水灰比+1+a+b+c+d+e)浆密度=(水灰比+1+a+b+c+d+e)÷【水灰比+(1÷ρ水泥)+(a÷ρ1)+(b÷ρ2)+(c÷ρ3)+(d÷ρ4)+(e÷ρ5)】3)密度仪情况下:累计注灰量=累计流量×浆密度÷(水灰比+1+a+b+c+d+e)水灰比={(1 + a + b + c+d+e)-浆密度×【(1÷ρ水泥)+(a÷ρ1)+(b÷ρ2)+(c÷ρ3)+(d÷ρ4)+(e÷ρ5)】}÷(浆密度-1)4)单位注灰量=累计注灰量÷段长5)各配料注入量:注入水泥量=累计注灰量注入添加剂1量=注入水泥量×a注入添加剂2量=注入水泥量×b注入添加剂3量=注入水泥量×c注入添加剂4量=注入水泥量×d注入添加剂5量=注入水泥量×e六、水泥粘土浆液:水泥与粘土的比例,帷幕灌浆施工要求结石强度高一些和凝结时间快一些的工程,粘土掺量可少一些,例如为水泥重量40%、60%;反之,则可多一些,例如水泥:粘土可为1:1,1:2,1:3甚至1:4。

对临时性低水头的防渗工程,可采用掺粘土量大的配比。

水与干料的比例(水固),也就是水:(水泥+粘土),一般多采用3:1~1:1(重量比)。

拌制水泥粘土浆所需要的水泥、粘土原浆和水量,可预先计算好列成表,便于配制浆液时用,参见【表5】。

配制水泥粘土浆(水泥:粘土=1:1)所需要的粘土原浆\水泥与水量(配制100L )【表5】注:水泥的密度以3kg/L或3g/cm³计,粘土的密度以2.76g/cm³计七、自重(浆柱)压力的计算1 干孔(地下水位位于段底之下)示意图如下:浆柱压力= {[(段底-段顶)÷2 + 段顶+ 压力表距地表]×浆比重}÷100(MPa)注:浆比重= 浆密度÷水密度= 浆密度的数值例如:浆密度3.8Kg/L,水密度=1Kg/L(1g/cm³),那么浆比重= 3.8Kg/L ÷ 1Kg/L = 3.8 。

2 地下水位位于段顶和段底之间示意图如下:浆柱压力={(段底-地下水位)÷2 ×(浆比重-1)+[(地下水位-段顶)÷2+(段顶+压力表距地表)]×浆比重} ÷100(MPa)3 地下水位位于段顶之上示意图如下:浆柱压力= {[(段底-段顶)÷2 +(段顶-地下水位)]×(浆比重-1)+ (地下水位+压力表距地表)×浆比重}÷100(MPa)吕容公式(摘自:DL/T 5148-2001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4 吕容公式概念压水试验成果以透水率q表示,单位为吕容(Lu)。

定义为:压水压力为1MPa,每米试段长度每分钟注入水量1L时,称为1Lu。

若压水压力小于1MPa,按直线延伸方式换算。

5 公式q=Q/L.S式中Q—流量(L/min);L—段长(m);S—压力(MPa)。

6 有Hw的公式q = Q / { (p+Hw/100) *L }q:透水率,LuQ:压水流量,L / MinP:孔口表压力,MPaL:试段长度,mHw:孔口到压力起算零线的距离,m7 Hw的计算设起始孔深为D,终止孔深为E,地下水位到孔距离为HH < D ,Hw = HD < H <E ,Hw = ( H – D ) / 2 + DE < H ,Hw = ( E – D ) / 2 + 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