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中书书》ppt优秀课件 细心整理
合集下载
《答谢中书书》ppt课件

都是四字句,两两对称,非常整齐,跟我们以
前学过的句式长短不一的《狼》《陈太丘与友期行》
等不同)这种特殊形式的文章,有个特定的名字,叫
做骈文。
主要特色:句式两两相对,讲究对仗、排 比、用典和一定声律要求。因为常用四字句、 六字句,也称四六体。
疏通文意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 赞叹的啊。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这实在是人间仙境。从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 有能欣赏这奇异景色的人了。
好文不厌百回读
1.作者用了哪一个字来概括这幅山水画卷? 2.全文为了说明这个“美”字, 写了哪 些景物呢?
精读细研 为了说明这个“美”字,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
山之高 水之净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小结
概括主题
《答谢中书书》中,作者描绘了秀美的 山川景色,并通过借古论今,表达了作者热 爱自然、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 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古代读书人都有很强烈的使命感,学成文武 艺,货与帝王家,注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 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 开太平,但是陶弘景为什么只愿意待在山中,不 愿出山呢?为什么陶弘景会有这样的想法?让我 们有必要了解一下那个时代(齐读):
动景
合作探究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试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其画面,并说说这几句描写有怎 样的表达效果。
画面:猿鸟的鸣叫声穿透了清晨即将消散的薄雾, 传入耳际;夕阳的余晖中,鱼儿在水中竞相嬉戏。
表达效果:这一句通过描写朝与夕两个特定时间 段的生物的活动,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 气息。
天的清明,地的广袤,山的挺拔,树 的健壮……无不让我们心驰神往。古往今 来,有多少文人墨客争相借景抒怀——寄 情山水则生绵绵情思,抬头望月则发无限 感慨。
答谢中书书优秀ppt课件

长江之浩渺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置好PP管及配件,用管件在管材垂直角切断管材,边剪边旋转,以保证切口面的圆度,保持熔接部位干净无污物
西湖之妩媚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置好PP管及配件,用管件在管材垂直角切断管材,边剪边旋转,以保证切口面的圆度,保持熔接部位干净无污物
洱海之绚丽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置好PP管及配件,用管件在管材垂直角切断管材,边剪边旋转,以保证切口面的圆度,保持熔接部位干净无污物
本文是在是一篇美文。试分析美在何处。
(3)语言美。
言简意赅,多用对称四字句,配 以长句收束;修饰词语使颜色、声音、 动作的状态表露无遗。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答谢中书书
峨嵋之清凉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置好PP管及配件,用管件在管材垂直角切断管材,边剪边旋转,以保证切口面的圆度,保持熔接部位干净无污物
黄河之浑茫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置好PP管及配件,用管件在管材垂直角切断管材,边剪边旋转,以保证切口面的圆度,保持熔接部位干净无污物
山水相
高峰入云,
四 字
映之美
清流见底。
骈
两岸石壁,
静
意 句
整
色彩配
境 饬
生
合之美
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
相 衬
动美
晓雾将歇,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第11课《答谢中书书》课件(共28张PPT)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

③康肃笑而遣之:代词,指卖油翁
①夕日欲颓:副词,快要 (4)欲
②实是欲界之仙都:名词,欲望
①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这里指欣赏;领悟 (5)与
②念无与为乐者:连词,和、跟
2.古今异义
古义:消散 (1)歇
今义:歇息
古义:季节 (2)时
今义:时间
古义:坠落 (3)颓
今义:坍塌,衰败
3.词类活用
五色交辉:名词作动词,辉映
壹
任务一 先自行默读,再听音频纠正自己读错的字音,
重新齐读一遍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h辉uī。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x歇iē,猿鸟乱鸣;夕日欲t颓uí,沉lí鳞n竞jì跃ng。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ù其奇者。
任务二 先结合书上注释,尝试自行理解本文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引 作者简介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
号华阳隐居。仕齐拜左卫殿中将军。 入梁,隐居句曲山(茅山)。武帝礼 聘不出,但朝迁大事辄就咨询,时人 称为“山中宰相”,丹阳秣陵(今江 苏南京)人。南朝齐梁时思想家,有 《陶隐居集》
引 作品背景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社会 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 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 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 绘水,以示自己的志趣,并以此 作为对友人的安慰。
颓:坠落
B. 沉鳞竞跃
沉鳞:水中潜游的鱼
C.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与:和
D. 四时俱备
俱:都
(2)下列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B )
A. 康肃忿然曰 B. 夕日欲颓 C. 肃遂拜蒙母 D. 山川之美
欣然起行 实是欲界之仙都 遂成枯落 水陆草木之花
①夕日欲颓:副词,快要 (4)欲
②实是欲界之仙都:名词,欲望
①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这里指欣赏;领悟 (5)与
②念无与为乐者:连词,和、跟
2.古今异义
古义:消散 (1)歇
今义:歇息
古义:季节 (2)时
今义:时间
古义:坠落 (3)颓
今义:坍塌,衰败
3.词类活用
五色交辉:名词作动词,辉映
壹
任务一 先自行默读,再听音频纠正自己读错的字音,
重新齐读一遍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h辉uī。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x歇iē,猿鸟乱鸣;夕日欲t颓uí,沉lí鳞n竞jì跃ng。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ù其奇者。
任务二 先结合书上注释,尝试自行理解本文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引 作者简介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
号华阳隐居。仕齐拜左卫殿中将军。 入梁,隐居句曲山(茅山)。武帝礼 聘不出,但朝迁大事辄就咨询,时人 称为“山中宰相”,丹阳秣陵(今江 苏南京)人。南朝齐梁时思想家,有 《陶隐居集》
引 作品背景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社会 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 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 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 绘水,以示自己的志趣,并以此 作为对友人的安慰。
颓:坠落
B. 沉鳞竞跃
沉鳞:水中潜游的鱼
C.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与:和
D. 四时俱备
俱:都
(2)下列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B )
A. 康肃忿然曰 B. 夕日欲颓 C. 肃遂拜蒙母 D. 山川之美
欣然起行 实是欲界之仙都 遂成枯落 水陆草木之花
《答谢中书书》ppt课件(49页)

思想探究: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隐含着什么感情?
自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能欣 赏这奇丽景色的了;但作者却能 从中发现无尽的妙处;带有自豪 之感;也有与谢灵运比肩之意&
品析表达——感受文章的意境之美
• 带着美去升华美& 山水
高峰入云;
仰视
概括文中景色之
相映
清流见底&
俯视
四季之景
美;并思考作者是
1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表现了
&“两
岸石壁;五色交辉”表现
了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
日欲颓;沉鳞竞跃” 表现了晨昏变化之美&
山水相映之美 色彩配合之美
12. 语言特点:
1用词方面:简洁凝练;准确生动
2句式方面:四言为主;骈、散结合&
主题思想
• 本文以清峻的笔触;描绘了秀美
的山川景色;表达了作者沉醉 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 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 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 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 有/能与yù其奇者&
两分钟后;比比谁读的最好&
一、朗读课文;正音并解释重点词语&
交相辉映 季节 消散 坠落
朗读——感受文章的节 奏音韵之美
• 答谢中书书
•
陶弘景
•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答谢中书书》ppt课件共24张

当时的情况可以用文中的哪个词语概括?
陶弘景认为,“天命谓性,率性谓道,使性成真。”意 思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性,率性而为是正道,只有率 性而为,才会找回自我,成就自我。陶弘景的本性是什 么呢?性爱山水,每经涧谷,坐卧其间,吟咏盘桓。 《南史·陶弘景传》。即喜欢游山玩水,如痴如醉。陶 弘景天性爱山水,十五岁著《寻山志》。他从小就喜欢 书法,6岁时书法就小有成就。十岁时获得葛洪《神仙 传》,日夜研读,立志养生。他又喜爱医药学,亲自到 自然中去寻找药物,以实际的观察印证书中的内容。误 入尘网十几年后,他毅然决然跳出了华乐的欲界,迁入 山中,率性而为,生命之灯绽放光芒。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yù)其奇者。
课文朗读
疏通文意
的
共同,一起。
耸入(进入)。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论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 清澈见底。
交相。
全,都。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两岸的石壁五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都有。
3.听到“仙都”一词,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结合文中的语句说一说。 ?
③“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漫步山林中,眼前都是绿油油的树木,竹林,环境很清 幽,一年四季都是如此,真是人间仙境。 ④“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清晨,雾气将散未散,淡淡的晨雾在树林里若隐若现, 如梦如幻,还幽幽的传来猿鸟的叫声,显得宁静;
将要。 消散。
坠落。 指水中潜游的鱼。 争相,争着。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 竞跃。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猿、鸟此起彼伏地鸣叫着;夕阳快要落山了,水中潜游的鱼争相跃 出水面。
第11课《短文二篇--答谢中书书》课件(共19张PPT)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这里巍峨的山峰耸入云霄,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青葱的树木,碧绿的竹子,四季长存。
翻译课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清晨,夜雾将要消散的时候,听到猿猴鸟儿此起彼伏的鸣叫声。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傍晚,夕阳将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
要求:读出景物的壮美和秀美
提示: “高峰入云--四时俱备”应读出景物的壮美 “晓雾将歇--沉粼竞跃”应读出景物的秀美
三读课文
要求:读出作者的陶醉和赞叹
佳句赏析
方法指导:
1.第一层,对句子描绘的内容进行“再描绘”。
2.第二层,评赞这个句子写出了什么,其字、 句、手法好在哪里?
佳句赏析
赏析景物描写切入点: 1.视角:仰视、俯视、平视、环视 2.感官: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 3.修辞:比喻、拟人、排比等 4.主要表达技巧: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白描、细绘、 衬托 5.情感: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景由心生、托物言志 6.用词巧妙:用词准确;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1 作者介绍 2 简介课文 3 词语释义 4 课文翻译 5 美读课文 6 赏析佳句
7 探究主题
目录
作者简介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齐梁间 道士、道教思想家、医学家、文学家,自号华 阳居士,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卒谥贞 白先生。其思想源于老庄,并受葛洪道教影响, 亦杂有儒佛观点。主张儒、佛、道三家合流, 鼓吹“百法纷凑,无越三教之境”。梁武帝对 其恩遇有加,遇到国事每每往山中请教,因此 有“山中宰相”之誉。
佳句赏析
示例: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青葱的树木,碧绿的竹子,四季长存。
翻译课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清晨,夜雾将要消散的时候,听到猿猴鸟儿此起彼伏的鸣叫声。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傍晚,夕阳将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
要求:读出景物的壮美和秀美
提示: “高峰入云--四时俱备”应读出景物的壮美 “晓雾将歇--沉粼竞跃”应读出景物的秀美
三读课文
要求:读出作者的陶醉和赞叹
佳句赏析
方法指导:
1.第一层,对句子描绘的内容进行“再描绘”。
2.第二层,评赞这个句子写出了什么,其字、 句、手法好在哪里?
佳句赏析
赏析景物描写切入点: 1.视角:仰视、俯视、平视、环视 2.感官: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 3.修辞:比喻、拟人、排比等 4.主要表达技巧: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白描、细绘、 衬托 5.情感: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景由心生、托物言志 6.用词巧妙:用词准确;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1 作者介绍 2 简介课文 3 词语释义 4 课文翻译 5 美读课文 6 赏析佳句
7 探究主题
目录
作者简介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齐梁间 道士、道教思想家、医学家、文学家,自号华 阳居士,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卒谥贞 白先生。其思想源于老庄,并受葛洪道教影响, 亦杂有儒佛观点。主张儒、佛、道三家合流, 鼓吹“百法纷凑,无越三教之境”。梁武帝对 其恩遇有加,遇到国事每每往山中请教,因此 有“山中宰相”之誉。
佳句赏析
示例: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最新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1课《答谢中书书》课件(共19张ppt)

将要
指水中潜游的鱼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消散
坠落 竞:争相,争着。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猿、鸟此起彼伏地鸣叫着; 夕阳快要落山了,水中潜游的鱼儿争相跃出水面。
疏通文意
人间
神仙居住的美好世界
实是欲界之仙都。
再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指谢灵运
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之意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 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 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美景共赏
“山川之美”美在何处。
【示例】“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让我们 仿佛抬头看见高耸入天际的山峰,低头又 见清澈见底的水流。听山林间有“猿鸟乱 鸣”,看河流里有“沉鳞竞跃”,美景环 绕,美不胜收。
精读细研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俯仰结合,从仰视、俯瞰两种角度极力 描写山之高、水之清、白云之缥缈灵动,境 界开阔、清新。
精读细研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有何言外之意?
(1)康乐是“能 与其奇者”,表现 了作者对谢灵运的 钦佩;
(2)自谢灵运后, 不再有人能“与其 奇”,惋惜于世人 对秀美山水的无动 于衷;
(3)“我”是继谢 灵运后又一个“与其 奇者”,为自己的审 美情趣而自许,期待 与谢灵运比肩之意溢 于言表。
晨昏之景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晨昏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变化
总写 欲界之仙都、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知 沉音 醉共 山赏 水美 的景 愉的 悦得 之意 情之
感
链 体,多记事陈情。特征:以记事为
接 主,夹叙夹议,有时也写景寄情。
山水小品是散文品种之一, 短小灵活,简练隽永,可议论抒 情,随性抒写自己感兴趣的所见 所闻,是一种轻便自由的文学形 式。
答谢中书书课件(20张ppt)

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作业
1、背诵默写课文
2、翻译课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格言 220、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221、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冯两努——香港著名推销商) 222、绊脚石乃是进身之阶。 223、销售世界上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 224、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 225、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 226、人之所以有一张嘴,而有两只耳朵,原因是听的要比说的多一倍。 227、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228、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29、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230、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231、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 232、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 233、怠惰是贫穷的制造厂。 234、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235、如果我们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须种植更多的玫瑰树。 236、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237、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238、回避现实的人,未来将更不理想。 239、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40、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一步步艰辛地向上爬 241、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242、坚韧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人唤醒的。 243、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244、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 245、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 246、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 247、两粒种子,一片森林。 248、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249、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250、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作业
1、背诵默写课文
2、翻译课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格言 220、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221、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冯两努——香港著名推销商) 222、绊脚石乃是进身之阶。 223、销售世界上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 224、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 225、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 226、人之所以有一张嘴,而有两只耳朵,原因是听的要比说的多一倍。 227、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228、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29、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230、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231、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 232、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 233、怠惰是贫穷的制造厂。 234、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235、如果我们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须种植更多的玫瑰树。 236、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237、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238、回避现实的人,未来将更不理想。 239、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40、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一步步艰辛地向上爬 241、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242、坚韧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人唤醒的。 243、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244、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 245、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 246、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 247、两粒种子,一片森林。 248、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249、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250、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释重点词语。
交相辉映
季节
消散 坠落
指人间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全、都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潜游在水中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的鱼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神仙生活的 实是欲界之仙都。 美好世界, 或指天堂。 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yù)欣赏
2、字音、字形 西日欲颓() 沉鳞j ìng()跃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解释词语 ①五色交辉②四时具备③晓雾将歇 ④西日欲颓⑤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4、统领全文的句子是?其中 “__”点名全文中心
tuí
yù
朗读——感受文章的 节奏音韵之美
• • • • • • • • • • •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一、以感慨发端,总领全文
山水相映 陶弘景 答谢中书书 之美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色彩相配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之美
二、分写山水景物的美。
1、先仰视“高峰如云”,再俯 瞰“清流见底”,再平视“两岸 石壁”、“青林翠竹”。
昏晨变 化之美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答谢中书书
语文
答复
八年级
上册
陶弘景
信
谢徴,字元度, 陈郡阳夏(现在 河南太康)人。
“书”是一种什么样 的文体? “书” 即书信,一种 应用性文体,古代书信 多记事陈情,实用性和 审美性完美结合。
陶弘景――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医学家和文 字家。又被称为“山中宰相”。他的《答谢中书 书》,描绘山川秀美,清新简淡,为历代写景名作。 “山中宰相”――齐高帝曾经召他进宫陪伴太子 读书。后来,陶弘景远离尘世,隐居句曲山(今茅 山)。他精通阴阳五行、山川地理、天文气象。梁 武帝继位后,他“礼聘不出”。因此,每逢有凶吉 、祭祀、征讨大事,朝廷都要派人进山向他请教, 故称他为“山中宰相”。
本文以清峻的笔触 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
景物描写方法:
1、多种视角相结合 仰视:高峰入云 俯视:清流见底 平视:两岸石壁 ,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静景)
2、时间上:早晚结合:
晓 雾将歇(静),猿鸟乱鸣(动); 夕 阳欲颓(静),沉鳞竞跃(动) 3、动静结合(形体、声响方面 )
•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 有能与其奇者。 • 表达了作者沉醉于山水的愉悦之情和 与谢灵运比肩自豪之感。
这实在是人间的仙境。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 没有能欣赏这奇异景色的人了。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歇 ,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为复有能与其奇者。
理清文章思路
• 本文虽属山水小品文,可是作 者仍精心布局,全文可分为三 部分,看看应该如何分才好? 三部分之间有何联系?
自主译文
• 小组合作探讨,自主 译文。
二、翻译句子,整体感知
山 川 之 美, 古 来 共 谈。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啊。 高 峰 入 云, 清 流 见 底。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两 岸 石 壁, 五 色 交 辉。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青 林 翠 竹, 四 时 俱 备。 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 晓 雾 将 歇, 猿 鸟 乱 鸣;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 夕 日 欲 颓, 沉 鳞 竞 跃。 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写早晚之景
三、 总写,抒发感情。
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思考探究
深入理解
• 讨论探究: 1、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统领全文 的句子是?全文围绕哪个字展开? 2、作者分别从哪些角度对景物进行描 写?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3、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 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文的主要内容
品味赏析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乱鸣”在整个描写场景中有何作用?
晨雾将要消散,猿鸟的鸣叫此起彼伏。 渲染欢欣热闹,增添勃勃生机。
语言特点:
• 1、用词方面:
简洁凝练,准确生动
• 2、句式方面:
四言为主,骈、散结合。
巩固练习
1、本篇文章的作者是_______字__号 _____,___时期的医学家和文字家。
写作背景简介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 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 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 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 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本 文是作者写给谢中书﹙谢征﹚的一 封书信,写的是江南山水之美,是 六朝山水小品的名作。
正音,正确朗读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 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 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 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