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母祠墓导游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漂母祠墓导游词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来漂母祠参观游览。我叫XXX,是……公司的导游。下面为大家提供讲解服务,愿这里的参观游览能够给您留下美好而难忘的记忆。

漂母祠始建年代无从查考,历史上一直是淮阴著名的古迹,许多文人墨客曾经留下吟咏漂母祠的诗文。明清时期,码头古镇水患频仍,漂母祠废圮。现在我们见到的这组建筑是在原址上复建而成的。

漂母祠匾额是由书法家姜华先生书写的,前面的楹联:一饭助王孙,德寄春风荣故里;千秋瞻漂母,名随芳草到天涯。是由中国楹联学会会员、辽宁建平杨晓雁所撰,书法家……所书。

漂母祠

门额:大爱无垠。

楹联:仁义何关贵贱,莫笑微身,纵使豪奢应愧色;情怀勿论古今,若能济爱,岂愁尘世不盈春?是四川成都何长庆先生所撰。

第一展位:前言

淮安古称淮阴,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千百年来,这片多情的土地养育了诸多精英豪杰,见于史书记载的历史文化名人迭出不穷,漂母、韩信、枚乘、步骘、张耒、龚开等历史文化巨人,就是杰出代表。他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人类历史画廊增添了光彩,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本展览通过漂母有关历史故事的展示,告诉观众漂母是我国古代一位普通而伟大的母亲,她用无私的母爱、善良的呵斥和纤弱的双手,将一位落魄的淮阴少年——韩信推上历史的峰巅,在她身上所显现的道德的标高和人性的光华,令后世的人们顶礼膜拜,俯身再三。

第二展位:淮水汤汤、源远流长

淮阴地处苏北腹地,长淮尾闾,气候温暖湿润,自然资源丰富,为古代先民繁衍生息的理想之地。他们在这里勤奋稼穑,将这里开发成富庶的鱼米之乡,创造了灿烂辉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夏禹时,伯益因辅佐治水有功,其子若木被封于徐(今安徽泗县一带),建徐国。夏、商、周三代,徐国是东方大国。徐君行仁义、重教化、结众心,颇得百姓拥护。淮阴作为徐文化的中心区域,崇德、尚礼、仁爱思想也深深在此扎下根来。

春秋时期,这里人烟稠密,民生经济快速发展。淮水岸边诞生一座著名的城市,旧以山之北、水之南为阴,这座城市被称为淮阴。公元前512年吴王派孙武、伍子胥灭掉徐国,淮阴属吴国。春秋末期至战国,淮阴地处淮泗交汇,南北要冲,是淮河下游地区重要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为吴、越、楚争霸和会盟之地。

秦汉之际,历史的长河在这里翻卷出一朵绚丽的浪花,淮阴城下一位普通劳动妇女——漂母,与一个流浪少年——韩信在淮水岸边相识,演绎了“一饭千金”的千古佳话。漂母是我国古代成功的育人典范,是屹立于淮安大地上的一座不朽的文化丰碑,堪为我国古代最杰出的女性代表。

第三、四展位:大爱无涯、母仪天下

漂母,姓氏和生卒年不详,是秦汉之际淮阴城下一位普通的劳动妇女,她经常和一群妇女在淮阴城下淮水岸边浣洗丝絮。司马迁将这位没有留下姓名的老妈妈称为漂母,还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记载了她施济韩信的故事。韩信少时家贫,母亲去世以后,韩信的生活便没有了着落,先是在南昌亭长家寄食但却遭遇“晨炊蓐食”,被南昌亭长的妻子赶了出去。韩信流落到淮水之滨临流垂钓,钓鱼也不能填饱肚皮,韩信便经常挨饿。漂母见韩信饿得可怜,便主动将自己带的食物分一部分给韩信。韩信天天来钓鱼,这位老妈妈也天天来漂洗绵絮,老妈妈每天都带些东西给韩信吃,一连几十天,天天都是如此。韩信失去父母的照顾,又饱尝别人的白眼,在饥饿绝望中能得到这位善良老妈妈的帮助真是感激涕零。韩信发誓说将来一定要好好报答她的恩情,漂母听了却不高兴地回答:“大丈夫当自食其力,我是同情你身为王孙却处境困难才给你饭吃。瞧你现在这个样子连自己都养活不了,你要认真想一想以后的路该怎么走,好好地去努力才对呀!我这样做哪里是指望你将来的报

答?”漂母的话语短情真,不矫不饰,让一个民族冷汗涔涔地记忆了几千年。

俗话说:渴时一滴如甘露,醉后添杯不如无。人在最困难的时候即使一点点微小的帮助也是很可贵的,最难能可贵的是漂母在自己的生活也比较困难的情形下,出于同情、怜悯之心帮助韩信,而这种真心诚意的帮助又是永远不会想着要得到报答的。如果说此前韩信寄食南昌亭长处,亭长的妻子是用一种隐晦的方式教育了韩信,那么漂母给予韩信的则是醍醐灌顶般的荡涤。漂母将无私的母爱授予萍水相逢的韩信,而她激励韩信的话语更使韩信振作精神。当时的韩信确实很落魄,但他并没有沉沦,漂母在给予他物质帮助的同时,也用善意的斥责激励了韩信。韩信受到漂母的抢白,哑然无语,羞愧难当,他不得不认真考虑和规划自己的人生。韩信暗下决心,一定要奋发进取,不辜负这位洗衣老妈妈的希望。

第五、六展位:千金一饭、垂范来兹

漂泊寄食的生活经历对韩信的一生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韩信因贫穷而敏感于恩怨,因恩怨而寻求图报,因图报而更加追求功名。韩信对贫中恩怨的图报心升华为强烈的功名心,构成了韩信人生成长的基本思想轨迹。

公元前209年7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拉开反抗暴秦的序幕,韩信乘势而起,仗剑从军。在波澜壮阔的楚汉战争舞台上,韩信运筹帏幄,自由驰骋,一展帅才雄风。他几乎指挥了楚汉战争的所有重要战役,率汉军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一举定三秦。及汉王攻彭城受挫,他又收兵荥阳,击破楚军于京、索之间。他以木罂渡河,计擒魏豹从而灭魏,又北擒夏说收取代地,再东下井陉,以背水列阵,诱斩陈余,平定赵国,接着传檄而定燕地。然后又东击齐鲁取临淄,壅囊决潍河,击杀楚将龙且,大败二十万齐楚联军。最后会兵垓下,一战而逼得楚霸王乌江自刎。韩信以超凡的军事智慧和卓越的指挥才能演绎了一部流光溢彩、惊天动地的辉煌历史篇章,其卓著战绩堪称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观。

韩信是个知恩图报的人,楚汉战争胜利后,刘邦封韩信为楚王。韩信被封为楚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来当年曾分饭给他吃的漂母,赐谢千金。韩信这样做已经不仅仅是感激漂母当年对他的无私帮助,而是对漂母的善良表示出由衷的敬意。清朝诗人包彬《淮阴侯庙》诗

云:“鸟尽良弓势必藏,千秋青史费评章。区区一饭犹图报,争肯为臣负汉王?”是啊,一饭之恩尚且思报,何况刘邦的知遇大恩呢?刘邦礼贤下士,拜韩信为大将军,给了他施展才华的舞台,韩信决心以一生的奉献来回报刘邦的知遇之恩。及至韩信为齐王时,楚汉双方军事对垒也到了严重关头,韩信成为可以左右天下局势的重要人物。项羽派武涉游说韩信反汉与楚连和,三分天下,韩信不为势利所动,他在拒绝武涉时,就说出了肺腑之言:“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倍楚而归汉。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夫人深亲信我,我倍之,不祥。虽死不易!”蒯通“知天下权在韩信,欲为奇策而感动之,以相人说韩信。”劝韩信“参分天下,鼎足而居。”并向他指出继续听命于刘邦的危险性,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分析利害关系,两次奉劝韩信反叛,然而韩信仍然选择忠心耿耿地为刘邦效力,最终帮助刘邦打下了江山,为开创两汉400多年基业建树了丰功伟绩。

第七、八展位:青史流芳、丰碑永存

漂母是中国古代劳动妇女仁慈善良的典范,是伟大母爱的象征。历史上有人将漂母与孟母、岳母并列,她们用母爱哺育了中国历史上三位杰出人物。其实,漂母较孟母、岳母更显伟大,因为教育自己的子女是每个母亲应尽的义务。孟母三迁,是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学到知识;岳母刺字,是要求自己的儿子精忠报国;而漂母却是将伟大的母爱授与一位萍水相逢的少年,特别是当韩信表示要报答她时,漂母还严辞予以拒绝,并激励他上进,足见漂母心地是多么无私和博大。千百年来,漂母由其真心,真善,有始有终,不但得到千金回报,还流芳青史,在历史人物画卷中占有一席之地。漂母仁爱善良的形象深深地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心目之中,人们在漂母的身上倾注了无数瑰丽的传说、优美的故事,让她汲足了人间的至真、至善、至美。有许多与漂母有关的历史故事和传说在群众中广为传诵,寄托了广大群众对这位伟大母亲的无限景仰和爱戴。在漂母的故乡淮安,人们世世代代精心保护与漂母有关的历史文化遗迹,还为她建庙立祠,享祭不绝。

漂母祠后面的这座别致的碑亭是报恩亭,漂母无私而博大的母爱、韩信有恩必报的道德情怀被传为千古佳话,这也给中国历史和文化留下了“一饭千金”的成语典故。为弘扬漂母、韩信的美德,故乡的人们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