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8年版)笔记和课后习题答案资料

合集下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8年版)笔记和课后习题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8年版)笔记和课后习题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20年版)笔记和课后习题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20年版)笔记和课后习题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20年版)笔记和课后习题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20年版)笔记和课后习题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20年版)笔记和课后习题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20年版)笔记和课后习题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20年版)笔记和课后习题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20年版)笔记和课后习题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20年版)笔记和课后习题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20年版)笔记和课后习题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20年版)笔记和课后习题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20年版)笔记和课后习题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20年版)笔记和课后习题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20年版)笔记和课后习题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20年版)笔记和课后习题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20年版)笔记和课后习题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20年版)笔记和课后习题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20年版)笔记和课后习题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20年版)笔记和课后习题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20年版)笔记和课后习题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20年版)笔记和课后习题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20年版)笔记和课后习题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详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详解第一章进入近代后中华民族的磨难与抗争1.为什么说鸦片战斗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斗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主要是由于:(1)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鸦片战斗前,中国是一个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社会;鸦片战斗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开头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社会主要冲突发生了变化。

鸦片战斗前中国的主要冲突是农夫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冲突。

鸦片战斗后,社会主要冲突变得简洁化,主要有两对,即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冲突;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冲突。

而且,随着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深化,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冲突,成为各种社会冲突中最主要的冲突。

(3)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

战前,中国革命的性质是农夫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战后,增加了反对外国资本主义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夫反封建斗争转为反帝反封建的旧民主主义革命。

(4)中国的进展方向发生了变化。

鸦片战斗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特殊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进展,假如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斗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行能获得真正的进展,中国也就不行能进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5)中国的社会阶级发生了变化战前,中国社会主要是两大阶级:地主阶级和农夫阶级;战后,消逝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总之,鸦片战斗是中国患病外国资本主义奴役的起点。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封建社会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慢慢开头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因此,鸦片战斗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从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上给中国带来了多方面的危害。

具体分析如下:(1)经济上沦为资本-帝国主义的附庸。

全国自考2018年4月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真题及答案附详细解析

全国自考2018年4月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真题及答案附详细解析
国民党爱国将领蔡廷锴蒋光鼐发动的抗日反蒋事件是国民党爱国将领蔡廷锴蒋光鼐发动的抗日反蒋事件是国民党爱国将领蔡廷锴蒋光鼐发动的抗日反蒋事件是aaa宁都起义宁都起义宁都起义bbb福建事变福建事变福建事变ccc西安事变西安事变西安事变ddd二二八起义二二八起义二二八起义151946151946151946年年年66月国民党军队挑起全面内战的起点是月国民党军队挑起全面内战的起点是月国民党军队挑起全面内战的起点是101010aaa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区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区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区bbb大举围攻东北解放区大举围攻东北解放区大举围攻东北解放区ccc重点进攻陕甘宁边区重点进攻陕甘宁边区重点进攻陕甘宁边区ddd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161948161948161948年年年9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战略决战的第一个战役是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战略决战的第一个战役是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战略决战的第一个战役是aaa辽沈战役辽沈战役辽沈战役bbb淮海战役淮海战役淮海战役ccc平津战役平津战役平津战役ddd渡江战役渡江战役渡江战役答案答案答案a?171949171949171949年年年33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召开的会议是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召开的会议是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召开的会议是aaa中共六大中共六大中共六大bbb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中共六届六中全会ccc中共七大中共七大中共七大dd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中共七届二中全会1818
D、俄国
2.将中国领土台湾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瑗珲条约
3. 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出版机构广学会发行的报刊是(
A、中国丛报
B、北华捷报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及备考题库第一部分课后习题解析上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①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③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④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中国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新的阶级和新的思想。

因此,鸦片战争就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我国近现代史纲要》2018年版复习重点

《我国近现代史纲要》2018年版复习重点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8版复习重点 2018.6.22凌晨一、考试题型多选简答题论述题二、复习重点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本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二)西方列强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3、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工人阶级、资产阶级的形成等)(1)旧的阶级:地主阶级、农民阶级(2)新的阶级:中国资产阶级、工人阶级。

中国资产阶级的来源主要由一些买办、商人、地主、官僚投资新式企业转化而成。

构成比较复杂。

其中有一部分是官僚买办资本家。

另一部分是民族资产阶级。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1)分作上层和中下层。

(2)两种特点和双重性格。

一方面受帝、封压迫,一定条件下可以参加反帝反封的革命或保持中立。

另一方面,因力量薄弱,与帝、封有千丝万缕联系,斗争中缺乏彻底性。

(3)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表现出两面性,有矛盾、斗争的一面,又有依赖、妥协的一面。

民族资产阶级不能引导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

(三)近代中国的基本矛盾和面临的主要任务★1、两对主要矛盾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前一对矛盾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两对矛盾的关系: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状态,如有时民族矛盾是主要解决的对象。

如历次反侵略战争和义和团运动。

有时呈现出阶级矛盾为主要矛盾,如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和辛亥革命。

有时二者勾结一道,如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2、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革命与现代化的关系)两大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富裕。

这两大历史任务的关系:①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②两大任务的主题、内容与实现方式不一样,前一个任务是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秩序,改变落后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后一个任务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地位和状况,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中国现代化。

③前一个任务是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8年度出版)记录文本和课后知识题详解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8年度出版)记录文本和课后知识题详解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公众号:壹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8版_复习重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8版_复习重点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8版复习重点 2018.6.22凌晨一、考试题型多选简答题论述题二、复习重点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本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二)西方列强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3、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工人阶级、资产阶级的形成等)(1)旧的阶级:地主阶级、农民阶级(2)新的阶级:中国资产阶级、工人阶级。

中国资产阶级的来源主要由一些买办、商人、地主、官僚投资新式企业转化而成。

构成比较复杂。

其中有一部分是官僚买办资本家。

另一部分是民族资产阶级。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1)分作上层和中下层。

(2)两种特点和双重性格。

一方面受帝、封压迫,一定条件下可以参加反帝反封的革命或保持中立。

另一方面,因力量薄弱,与帝、封有千丝万缕联系,斗争中缺乏彻底性。

(3)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表现出两面性,有矛盾、斗争的一面,又有依赖、妥协的一面。

民族资产阶级不能引导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

(三)近代中国的基本矛盾和面临的主要任务★1、两对主要矛盾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前一对矛盾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两对矛盾的关系: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状态,如有时民族矛盾是主要解决的对象。

如历次反侵略战争和义和团运动。

有时呈现出阶级矛盾为主要矛盾,如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和辛亥革命。

有时二者勾结一道,如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2、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革命与现代化的关系)两大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富裕。

这两大历史任务的关系:①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②两大任务的主题、内容与实现方式不一样,前一个任务是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秩序,改变落后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后一个任务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地位和状况,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中国现代化。

③前一个任务是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2018历史考研: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答题笔记

2018历史考研: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答题笔记

2018历史考研: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答题笔记1.简述雅尔塔体系的内容和性质(1)内容:雅尔塔体系的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1)如何最后打败德、日法西斯,如何处置战败国,以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2)重新绘制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特别是重新划定德、日、意法西斯国家的疆界及其被占领地区的归属和边界;3)建立联合国组织,作为协调国际争端、维持战后世界和平的机构;4)对德、日、意的殖民地以及国联的委任统治地实行托管计划,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

(2)雅尔塔体系的性质: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同,它具有反法西斯的正义性,因此,作为这场战争的产物的雅尔塔体系要比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有其历史进步性。

①虽然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也把维护战后世界和平问题摆在首位,并建立了普遍性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但事实上,国际联盟就其普遍性、广泛性和有效性来说,远不能与联合国相比。

②凡尔赛会议举起了反苏、反共的“白旗”,直接导致了对苏俄的武装干涉;而雅尔塔会议则将苏联与美英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的和平共处纳入了国际关系体系。

这对战后苏联东欧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事业是十分有利的。

③雅尔塔体系提倡和平、民主的原则。

《关于被解放的欧洲宣言》中明确指出“致力于全人类的和平、安全、自由与普遍幸福”,要“用民主方式解决他们迫切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

这些并非只是空洞的口号,在对战败国的处置、使之完成民主化的任务以及给予被压迫民族、特别是被托管地区的独立和自治等方面都体现了这一精神。

如果说凡尔赛体系是孕育了另一次世界战争的体系,而对于雅尔塔体系则不能作出这样的结论。

2)在分析雅尔塔体系的内容和实质时,还必须看到它消极的一面。

该体系是建立在美苏战时军事实力均势的基础之上的。

它是美英苏三大国经过长期讨价还价、相互妥协的产物。

它承认了苏联与英美各自的实际军事控制线。

斯大林出于各种考虑多次向英美让步,大体上接受了丘吉尔提出的划分巴尔干势力范围的百分比协定,还接受了美国提出的对德国分四区占领的计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8年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典型题)详解
完整版>精研学习䋞>试用20%资料
全国547所院校视频及题库资料
考研全套>视频资料>课后答案>往年真题>职称考试
本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8年版,高等教育出版社)配套的学习辅导书。

本书遵循该教材2018年版的章目编排,共分为11章,每章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复习笔记(含知识框架),总结本章的重难点内容;第二部分为课后习题详解,对该教材的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第三部分为典型题详解,补充典型题,并提供了详细的参考答案。

试读(部分内容)
隐藏
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
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考点难点归纳】
考点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1.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在几千年的实践探索中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约5000年前,黄河和长江流域等已出现早期文明社会的要素。

(2)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但其历史文化从未间断,一直绵延至今。

(3)中国古代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灿烂而辉煌。

(4)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人才辈出,涌现出许多政治家、思想家、民族英雄等杰出人物。

(5)中华优秀文化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基因,也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

中华民族古代文明是古代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创造的结晶,也是中国
各民族各地区文明交融、汇合的产物,又是中外文化交流、互鉴和融合的结果。

2.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
从战国时代到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社会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时期。

中国封建社会的具体结构,见表1。

表1中国封建社会的具体结构
3.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
(1)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
16世纪至19世纪初,中国封建社会兴衰更替,而西方资本主义逐步发展、殖民主义势力开始向外扩张。

①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历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②18世纪,英美法等国先后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③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使大机器生产取代了工场手工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2)殖民扩张(见表2)
表2殖民扩张
考点二: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1.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使中国历史发生重大转折。

鸦片战争的具体内容,见表3。

表3鸦片战争的具体内容
2.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呈现出新的特征,具体内容见表4。

表4中国社会的根本性变化和特征
3.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了解)
随着近代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两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也发生变化,新的阶级产生了。

(1)旧的封建统治阶级(地主阶级)占有土地、掌握政权、专制统治,但地主阶级本身发生了某些变化。

(2)旧的被统治阶级即农民阶级,仍是近代中国社会人数最多的被剥削阶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