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話「兵」論「戰」9364021吳惠花一、前言

有人說:「人類是一種好戰的動物」,從某種角度來看,人類社會的歷史就像一部戰爭史。所以,我們的先祖在造字時,戰爭的內容自然是少不了的。研究者試著從「兵」字分析,探討中國人對「戰爭」的思想。

二、紙上談「兵」

一說,兵字為什麼要用丘字符呢?在漢字裏,典、共、供、具、兵、其、六等字,以及冀、黃、翼和異的原形正體字,都有一種共同的符號,即一橫下面加兩個支撐狀的點,這種符號的象形含義乃是一個陳列架或陳列物品的有腿的桌几;當然,這不是普通的桌几,而是用於陳列重要物品的器具,通常都用於重大儀式或宗教巫术仪式上。認為,兵字實際上是斤和陳列桌几的合形,即把“斤”

這種兵器(:斤就是斧,具有斜面形狀)陳列在桌几上,相傳這是由蚩尤最先發明的,所謂“蚩尤作兵”即蚩尤部落最先把兵器作為神器來供奉1。

一說,兵「」,「械也,从廾持斤,并力之兒」作雙手舉斤的樣子。「斤」字本是一種武器的象形。雙手舉著武器,衝鋒陷陣,殺敵致勝,這就是「兵」。2

從「」來看,兵與「丘」和「八」毫無關係。這個兵字,從甲骨文以至小篆,都作雙手舉斤的樣子,是個會意字。那麼這個雙手舉著的「斤」,在古漢字裏又是什麼呢?這個「斤」字,表示斧頭。甲骨文比較清楚,可以辨認出斧把

1〈大戴禮記.用兵〉:

(魯哀公)公曰:「蚩尤作兵與?」子曰:「否。蚩尤,庶人之貪者也。及利無義,

不顧厥親,以喪厥身。蚩尤,惛慾而無厭者也,何器之能作!」

2《說文解字注》全文檢索- 許慎撰段玉裁注。2006年7月21日取自:/imgbook/index.php?bookid=53

和斧片,鋒利的斧刃很突出。古代的斤,本是像鋤頭一般鋒利的器物,斤字本身正好是這種器物的象形。考古材料證明,斤起源很古老,斤字也在甲骨文以前就出現了。

近年來在山東莒縣陵陽河遺址出土的灰陶缸上,刻有一個圖像文字,好像橫寫的阿拉伯字7,這就是斤的初文。它與甲骨文、金文以至小篆字形上的聯繫是很明顯的,甲骨文是陶文的縮影,金文是陶文的簡省,小篆則又源於金文。

當初,斤和斧頭是有區別的。一部分稱作「斧」的看起來像「鋤」,或者正好相反。斧和鋤不管在形狀上還是用途上都很相似,直到進入史前人類開始用金屬製造常用工具以後,才出現我們習慣稱之為斧的工具。「斤」字在創作時所依據的那件工具的圖形就會明白(橫寫的阿拉伯字:在大汶口出土的鹿角斧)。那個圖形可以在大汶口文化的一件陶器上看到。3【墨子備穴】「斤、斧、鋸、鑿」斤斧並列,也可見確有不同。不過由於斤和斧頭配合著使用,故常合稱「斧斤」。如【孟子】說「斧斤以時入山林」(斧和斤按時進入山林),「斧斤伐之」(用斧和斤去砍伐它)。久而久之,斧斤的區別逐漸淡薄,乃至成了同義詞,斤也被看作是斧頭了。【說文】就說:「斤,木斧也」(砍木的斧頭)。

斤既然可用來砍木頭,當然同樣可以用來鋤地、砍人頭。它不僅是生產工具,也可用作武器。古代生為工具和武器本無嚴格區別。斤用於戰爭,和戈、矛、劍、戟有同樣的作用。這樣,古漢字「兵」的含義就很明白了。

所以,雙手舉著武器,衝鋒陷陣,殺敵致勝,這就是「兵」。所以,在歷代典籍裏,凡武器都可叫作兵,使用武器的人也叫作兵。甲骨文有「錫(賜)兵」的占卜,金文有「戰獲兵銅」的記述,「兵」都是指兵器,其餘如厲兵秣馬,短兵相接等等,「兵」也是指各種武器;至於兵強馬壯、出兵、士兵、以及老兵、新兵等詞語中的「兵」當然是指手執武器的勇士了。

綜合上述,丘八不成兵,雙手舉起了斤才算真正的兵。在兵字廣泛用為武器3引自Cecilia Lindqvist著李之義譯(2006)。《漢字的故事》。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的總名之後,斤仍然保持其原義,以與兵相區別。

三、兵器

兵器。左傳隱元年:「繕甲兵,具卒乘。」荀子議兵:「古之兵,戈、矛、弓、矢而已矣。」

工具和武器的界線在中國古代是變化不定的,大家用來伐木的、建造的工具,也可以用來保衛家園和禦敵。

野獸雖有銳利的爪牙,強壯的身軀,但人類得以借助他物以防禦自己,以攻擊野獸。所以在長久的鬥爭中,人類終於成為勝利者,使野獸完全失去反抗的能力。而且有些野生動物也被人類馴養成家畜,以備不時之需。但是,人類在征服他種品類後,也因獲取有限的自然資源,不能避免自然的規律而與自己的同類爭鬥。

人獸因為智力相差懸殊,不必創造太精良的武器就可以克服它們。除了弓箭,任何有足夠重量、有稜角,足以造成殺傷力的工具,都可以因便取以為武器,不必為攻殺某種獸類而設計武器。所以甲骨文的「兵」字就作雙手拿著長柄的斧斤工具狀。但到了人與人爭的時代,工具就不是理想的格鬥武器,因此就要以最有效的材料,針對人體的弱點,設計專為殺人的武器,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在商代,裝柄的武器形式約可分成二類,一是源自遠古傳統的工具形狀,一是專為殺人設計的新型武器。源自工具的兵器有數種,主要取自不同的石斧形。

為殺人設計的新武器是「戈」。戈,戊、戉、戌、戍、伐、戎、成、戒、戕、或、戔等,字形類似,讀音不同,意義有別,但異中卻都有個戈字。(一)「戈」專為殺人設計的型式4

戈者兵器也。戈,【說文解字】上解釋說:「戈,平頭戟也。」原來,它是中

4戈,戊、戉、戌、戍、伐、戎、成、戒、戕、或、戔甲骨文字2006年7月26日引自

/samhomepage/characters?p=4

國古代的一種兵器。用青銅製成,橫刃,安裝木柄與敵。既可為挽,又可橫擊、啄刺敵人。在征戰四起、戰火不斷的古代,是一種殺傷力極強的武器。時代不同,意義延伸,以前打仗,叫動干戈,現在打仗,射飛彈,也叫動干戈,典故也。我國古代的兵器,在字形上都有一個共通點:從「戈」部。一些以「戈」為偏旁部首的字都程度不同的和戰爭暴力有關,看來「戈」字確實神通不小。

出土的商代玉戈5

古人造字,戈字取象形,甲骨文為,音取功能,音割。有了戈字後,與戈有關的事物,再由戈字周圍加些有意義的符號,如:

1、戊(ㄨˋ),是另一種戈,戈的援部份(包括上刃下刃),改成斧頭形,其主要功能為劈砍。戊的甲骨文為,強調寬刃斧形的戈。

2、戉(ㄩㄝˋ),也是另一種戈,是把戊的斧頭刃擴大,但為減輕重量,

中間挖個大洞。戉的甲骨文為,強調中間的孔,為大斧,是裝在柄上的有寬弧刃的重兵器,主要利用重力砍擊敵人以致死命。今都寫成「鉞」,可能是以前的戉,材質用石或玉,後來用鐵之故。

5商代玉戈戈的各部位名稱/samhomepage/characters?p=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