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运用国债进行宏观金融调控

合集下载

中央银行如何运用国债进行宏观金融调控

中央银行如何运用国债进行宏观金融调控

国债政策与金融创新相互影响, 共同推动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创新。
国债政策与金融创新需要相互协 调,以实现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可 持续发展。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调节财政支出:国债的发 行可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 入,从而影响政府的财政 支出,进而影响经济活动 。
调节国际收支:国债的发 行可以吸引外资,从而影 响国际收支,进而影响经 济活动。
中央银行运用国债进行货币 调控
国债作为基础货币的投放渠道
中央银行通过购 买国债,向市场
投放基础货币
国债的购买方式 包括公开市场操 作、再贴现和直
国债收益率曲线与市场利率的关系
国债收益率曲线:反映市场利率变化的重要指标 市场利率:影响国债收益率曲线的重要因素
国债收益率曲线与市场利率的关系: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变化可以反映市场利率的变化趋势 国债收益率曲线与市场利率的关系: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变化可以影响市场利率的变化趋势
国债作为调控利率的工具
中央银行通过购买国债,增加市场流动性,降低利率 中央银行通过出售国债,减少市场流动性,提高利率 国债利率作为市场利率的基准,影响其他金融产品的利率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国债利率,影响市场预期,实现利率调控
中央银行如何运用国债 进行宏观金融调控
汇报人:
目录
01 添加目录标题 02 中央银行与国债概述 03 中央银行运用国债进行货币调控 04 中央银行运用国债进行利率调控 05 中央银行运用国债进行信贷调控 06 中央银行运用国债进行国际收支调控
添加章节标题
中央银行与国债概述
中央银行的职能与国债的关系
国债对国际收支平衡的影响
国债发行:增加 外汇储备,改善
国际收支状况
国债回购:减少 外汇储备,改善

简述宏观财政政策手段与运用

简述宏观财政政策手段与运用

简述宏观财政政策手段与运用
宏观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等手段,以影响经济总需求和供给,从而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的一种政策工具。

以下是宏观财政政策常用的手段和运用方式:
一、政府支出调控:
增加政府支出:通过增加国家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福利支出等方式,刺激经济增长,提高总需求。

减少政府支出:在经济过热或通货膨胀压力大的时候,适当减少政府支出以降低总需求。

二、税收调控:
减税政策:通过降低企业和个人所得税率、减免税收等方式,增加个人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刺激消费和投资,提高总需求。

加税政策:在经济过热或通货膨胀压力大的时候,适当加税以减少可支配收入,抑制消费和投资,降低总需求。

三、政府债务调控:
增发国债:政府可以通过增发国债来筹集资金,用于补充财政预算或投资建设,刺激经济增长。

减少国债:在经济过热或通货膨胀压力大的时候,政府可以通过减少发行国债,降低债务压力,从而减少对市场资金的竞争,抑制总需求。

四、财政补贴和奖励:
经济结构调整补贴:通过给予特定行业或地区财税政策优惠,鼓励转型升级,提高效率和竞争力。

研发奖励:为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支出,政府可以给予研发补贴、税收减免等奖励政策,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五、财政预算调控:
调整财政收支结构:根据经济形势和政策目标,合理调整财政预算的支出和收入结构,以适应宏观经济调控的需要。

调整财政赤字和财政盈余:在经济低迷时,政府可以增加财政赤字,增加支出,刺激经济增长;在经济过热时,政府可以通过减少赤字、增加财政盈余,抑制总需求。

国债的功能

国债的功能

国债的功能国债是由中央政府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筹集资金的一种工具。

它具有以下几个功能。

首先,国债可以用来筹集资金。

中央政府通过发行国债,可以吸引国内外投资者购买,并获得所需资金来满足国家发展的需要。

通过国债的发行,政府可以筹集到大量的资金,用于支持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福利、科技创新等方面的项目。

国债的发行规模和期限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调整,以满足政府的资金需求。

其次,国债有助于调节宏观经济。

国债的发行可以对国内经济进行调控,通过调整国债的利率和期限,可以影响市场资金供求关系,进而控制货币市场利率和市场流动性。

国债的发行对于稳定货币供求关系、控制通货膨胀、调控经济周期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经济增长过快时,政府可以发行国债来吸收过剩的货币,缓解经济过热;而在经济增长不足时,政府可以发行国债来增加市场流动性,刺激经济复苏。

此外,国债还可以推动金融创新和市场发展。

国债作为一种金融产品,可以作为金融市场的基础资产,进一步创新金融产品和衍生品。

例如,政府可以通过发行不同期限和利率的国债,满足投资者对于不同风险偏好和回报预期的需求。

国债市场的发展还可以促进债券市场的稳定和成熟,提升金融体系的功能和效率,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入市场。

最后,国债还具有政策导向的功能。

国债的发行可以通过设置专项债券,实现政府对特定领域或项目的资金支持。

政府可以通过向特定领域发行国债,来提升相关产业的发展水平,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转变。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发行国债来满足特定部门或社会群体的资金需求,如教育、医疗、扶贫等领域。

通过国债的发行,政府可以直接参与社会事业的建设和改善。

综上所述,国债具有筹集资金、调节宏观经济、推动金融创新和市场发展、以及政策导向等多种功能。

通过国债的发行,政府可以有效地满足国家发展的资金需求,促进经济稳定和社会进步。

宏观经济调控的方法和思路探究

宏观经济调控的方法和思路探究

宏观经济调控的方法和思路探究宏观经济调控是指国家对经济运行总体水平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种手段。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的波动不可避免,而宏观经济调控就是为了促进经济稳定发展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本文将从宏观经济调控的概念入手,探究宏观经济调控的方法和思路。

一、宏观经济调控的概念宏观经济调控是指政府通过宏观经济政策手段,对经济运行总体水平进行调节和控制,以达到促进经济稳定、协调经济发展、调节供求关系和实现全民共同富裕的目的。

宏观经济调控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区域政策、社会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二、宏观经济调控的方法(一)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财政手段对经济进行调节和控制,以实现国民经济稳定和发展的一种宏观经济政策。

财政政策措施包括适度增加或减少财政收支、实行税收调节、改变政府支出规模和结构等。

(二)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节货币供给量、利率水平等手段,对经济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种宏观经济政策。

货币政策措施包括调整存贷款利率、发行货币、控制信贷等。

(三)产业政策产业政策是指政府依靠宏观经济政策的整体部署和政策支持,对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进行优化和调整的一种政策。

该政策的措施包括加大对关键领域和重点产业的投资力度、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扶持新兴产业等。

(四)区域政策区域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财政、产业、劳动力、土地、环境等手段,对基础设施建设、区域产业调整和财政扶持等进行统筹安排和协调,促进经济地区的均衡发展。

区域政策的措施包括建立统一的区域经济政策体系、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等。

(五)社会政策社会政策是指政府通过提供社会福利、改善社会保障、加强社会教育等手段,对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稳定性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种宏观经济政策。

社会政策的措施包括加强社会保障、改善社会教育、增加就业机会等。

三、宏观经济调控的思路(一)顶层设计要做好宏观经济调控,首先要有一个完善的顶层设计,明确政策目标和政策方向。

宏观经济调控的方法与效果

宏观经济调控的方法与效果

宏观经济调控的方法与效果一、宏观经济调控介绍宏观经济调控是指通过国家政府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调整整个国民经济的总量和结构,促进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宏观经济调控通常分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大类,具体方法和效果在下文中进行详细阐述。

二、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节财政支出和收入的政策手段,来影响经济的总量和结构。

具体方法包括:1、减税政策:政府通过减少税收,来增加个人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从而激发消费和投资需求,促进经济的增长。

但减税也会降低政府的财政收入,可能会导致财政赤字的出现。

2、增加财政支出:政府通过增加投资和补贴等财政支出,来拉动经济增长。

但这样也可能会增加政府的债务和通货膨胀压力。

3、债务政策:政府通过发行国债和调整利率等方式,来调节市场资金供求关系,从而影响经济的总量和结构。

财政政策的效果:1、促进经济增长:适当的减税和增加财政支出可以刺激消费和投资需求,进而提高经济增长率。

2、控制通货膨胀:通常在货币政策失灵时,通过债务政策来控制通货膨胀。

3、改善经济结构:通过财政支出来优化经济结构,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三、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央行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手段,来影响市场资金流动和金融市场的运行。

具体方法包括:1、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央行通过调整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来控制银行的信贷投放规模,影响市场资金流动。

2、调整利率:央行通过调整基准利率和市场利率等手段,来影响市场资金供求关系,进而影响市场利率水平和经济总量。

3、货币投放:央行通过进行市场操作和发行债券等方式,来调整市场资金流动,影响货币供应总量。

货币政策的效果:1、控制通货膨胀:货币政策是控制通货膨胀的主要手段,通常通过加息来抑制通胀。

2、促进经济增长:适当降息和增加货币投放可以刺激消费和投资需求,进而提高经济增长率。

3、稳定金融市场:货币政策可以通过调节市场资金供求关系,来稳定金融市场,防止出现金融风险。

债券市场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有哪些

债券市场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有哪些

债券市场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有哪些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债券市场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宏观经济产生着多方面的深远影响。

首先,债券市场为政府和企业提供了重要的融资渠道。

对于政府而言,通过发行国债等债券,可以迅速筹集大量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福利保障以及应对突发的经济危机等。

这有助于推动国家的经济发展,改善公共服务设施,增强国家的综合竞争力。

例如,在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政府发行债券所募集的资金能够加快项目的推进,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对于企业来说,债券融资能够补充其资金需求,支持企业的扩大再生产、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

与银行贷款相比,债券融资的期限可能更长,资金使用相对更灵活,有助于企业规划长期的发展战略。

比如一些大型制造企业,通过发行公司债券,可以获得长期稳定的资金,用于升级生产设备、研发新产品,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其次,债券市场对货币政策的传导起着关键作用。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政策,如利率政策,来影响经济的运行。

当央行希望刺激经济时,可能会降低基准利率,这会使得债券收益率下降,从而鼓励更多的投资和消费。

相反,当央行想要抑制经济过热时,会提高基准利率,导致债券收益率上升,抑制投资和消费。

债券市场的利率变化还会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和信贷投放。

当债券市场利率较低时,商业银行可能会减少债券投资,增加信贷投放,从而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反之,当债券市场利率较高时,商业银行可能会更倾向于投资债券,减少信贷规模。

再者,债券市场能够优化资源配置。

在债券市场中,资金会流向那些信用良好、经营效益高的政府和企业。

这使得资源能够更有效地分配到最有发展潜力和效率的领域,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例如,一些新兴产业的企业如果能够通过发行债券获得资金支持,将有助于其快速成长,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转型。

债券市场的发展还对金融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成熟、活跃的债券市场能够分散金融风险,降低系统性风险的发生概率。

论财政宏观调控的手段及其作用

论财政宏观调控的手段及其作用

论财政宏观调控的手段及其作用内容提要:财政实现宏观调控职能要靠具体的政策手段,这些政策手段主要包括政府预算、税收、公债、财政支出和财政投融资等五大类,不同的财政政策手段具有各自不同的特性,这在西方教科书上有较多的论述,而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来说需要从实践角度重新认识财政手段的特性和功能。

关键词:财政手段宏观调控作用财政宏观调控是指利用财政政策工具实现宏观调控目标的一整套政策措施体系。

近年来,我国财政宏观调控成效显著,尤其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背景下,为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推进各项改革以及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财政宏观调控的手段有多种,正确认识各自的特点与作用机理,并合理搭配使用,对于有效发挥财政宏观调控职能至关重要。

一、政府预算政府预算,也称国家预算,具有直接调控、调节力度强的特点,是我国财政收支的基本计划,通常以一年作为预算期间。

政府预算直接贯彻政府意图,其收支规模、结构以及收支的对应关系制约和影响着一国的社会经济发展。

首先,从预算规模看,政府预算规模的大小反映社会财富向政府转移的比例。

其次,从预算结构看,政府预算的结构以及收支平衡关系反映政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导向。

通过政府预算进行宏观调控主要采取逆周期方法,具体运用赤字预算和盈余预算这两种预算形态来实现调节作用,即经济萧条、有效需求不足时采取赤字预算,而经济过热、需求膨胀时宜采取盈余预算手段。

从作用上看,政府预算是政府调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首先,政府通过预算收支规模的变动,调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其次,通过调整政府预算支出的结构,调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各种比例关系,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再次,可通过政府预算手段促进社会分配公平。

近年来,政府预算作为贯彻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之一,在调节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例如金融危机后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主要通过政府预算支出的方式运作实施。

二、税收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点,集经济、法律和行政特性于一身,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约束力。

浅析国债规模的金融经济

浅析国债规模的金融经济

浅析国债规模的金融经济佟诗萌沈阳师范大学【摘要】国债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就国债的规模进行金融经济分析,并针对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提出对国债规模的一些认识。

尽管国债规模较大,而且有继续扩大的趋势,由于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所需,且我国具备扩大国债规模的条件,国债规模的扩大将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

【关键词】金融经济国债规模我国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推崇的“无债论”,到改革开放以后的国债规模不断扩大,人们对国债和财政预算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1994年财政停止向银行借款以来,财政赤字与国债规模日趋增大。

人们从国债弥补赤字的作用转向了更重要的功能:稳定金融和宏观调控,而国债规模也成为金融稳定和宏观调控的基础。

在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环境下,针对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从金融经济角度,对中国国债规模进行分析。

经济理论学界主要采用三个指标来判断国债适度规模:国债依存度、国债偿债率、国家债务负担。

债务依存度是当年债务收入与财政支出之间的比例关系,反映了一个国家的财政支出中有多少是依靠发行国债来筹措的。

国债负担率是指某年的国债余额占当年GD。

的比重,《马约》规定的警戒性指标是60%,而我国从公开数字来看,这一指标还不高,1991年为5.41%,2001年也仅为18.00%。

通常所说的国债,是指国家预算公布的国债。

广义上国债是指政府实际负担的债务,除了国家预算公布的债务外,还加上国有商业银行系统的坏账等。

从金融经济角度分析国债规模,应该以政府实际负担的债务确定国家债务余额,因此,国债应该包括国家预算公布的国债、外债和银行坏账。

下面将从金融经济角度,对国债规模进行分析。

一、国民经济应债能力的金融经济分析反映国民经济应债能力的基本指标是国家债务负担率,债务负担率是债务余额占GD。

的比重。

从一国的金融经济角度,国家债务主要由中央政府的国内债务余额、国家外债余额和银行不良贷款构成,由于缺乏银行不良贷款的准确数据,这里采用了国内学者从控制金融风险角度,对其做出较为严峻估计的数值,即不良贷款占银行总贷款余额25%来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财经大学津桥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浅析如何运用国债进行宏观金融调控作者张乐乐系别经济系专业金融学年级 2008级学号200814202指导教师刘丹答辩日期2012年6月2日成绩内容摘要国债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发行的债券,是一国债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债具有一系列的优点,在社会发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国债是政府弥补财政赤字的重要手段,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都会产生影响,国债可以影响货币供给、国民产出和利率。

国债的发行一般情况下都会促进经济和就业的增长,因而国债是宏观金融调控的重要工具。

中央银行作为一国货币政策的主要制定者和执行者,其一项重要的职能就是宏观金融调控,因此,应当完善中央银行对国债运行的管理体系,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更好地实现宏观金融调控。

本文分为六大部分对如何运用国债进行宏观金融调控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从含义、特点、分类方面对国债作了简要概述;第二部分,论述了国债在社会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第三部分,论述了国债运行的经济效应;第四部分,国债成为宏观金融调控的重要工具;第五部分,关于运用国债加强宏观金融调控的政策建议;第六部分,为本文结论部分。

其中,三四五部分为本文所论述的主体部分。

关键词:国债,宏观金融调控,公开市场AbstractNational debt i s based on national credit, and i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a country’s bond market. National debt has a series of advantages,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social development which can not be ignored. National debt is an important means of the government to make up finance deficit,and it will have an impact on the operation of the entire national economy .National debt can affect the money supply, interest rate and national output. The issuance of national debt in general will promote economic and employment growth, and national debt is an important tool of macro financial regulation. As a main monetary policy-maker and executor ,one of the important function of Central bank is the macro financial regulation, therefore,we should perfect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 central bank debt operation, promote the sustained and stable economic growth, and achieve the macro financial regulation better.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six parts to discuss how to use national debt in the national macro financial regulation: in the first part, making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meaning, characteristics, classification of national debt; in the second part, discussing the important role played by national debt in the social development ; in the third part, discussing the economic effect of national debt operation; the fourth part, discussing national debt as the important tool of financial macro-control; the fifth part,some policy recommendations on the use of national debt to strengthen the financial macro-control ; the sixth part is the conclusion. Among them, part three, part four and part five are essence of this paper. .Key words: National Debt, Macro Financial Regulation,Open Market目录一、国债的概述 (1)(一)含义 (1)(二)特点 (1)(三)分类 (1)二、国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一)弥补财政赤字 (2)(二)筹集建设资金 (2)(三)调节经济运行 (2)三、国债运行的经济效应分析 (2)(一)国债投资的挤出效应 (2)(二)国债发行的货币效应 (2)(三)国债的经济增长效应 (2)四、国债成为宏观金融调控的重要工具 (3)(一)国债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 (3)(二)国债对国民产出和利率的影响 (4)五、关于运用国债加强宏观金融调控的政策建议 (5)(一)发挥国债在我国公开市场业务中主导操作工具的优势 (5)(二)完善中央银行对国债运行的管理体系 (6)六、结论 (7)参考文献 (7)浅析如何运用国债进行宏观金融调控国债是一国政府以其信用为基础发行的债券,是一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最佳结合点,也是进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理想工具。

国债在一国的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国债对货币供给和产出、利率等也有一定的影响,运用国债进行宏观金融调控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它是宏观金融调控的一项重要政策工具。

下面将针对如何运用国债进行宏观金融调控展开简要的论述。

一、国债的概述(一)含义国债,又称国家公债,从一般的意义上来讲,国债就是以国家的信用为基础,通过向社会筹集资金而形成的一种债权债务关系。

国债是特殊的财政范畴,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国家信用的主要形式。

由于国债的发行主体是国家,是一种以国家信用为担保的债券,所以国债的信用度极高,被誉为“金边债券”。

(二)特点国债作为国家弥补财政赤字,为建设巨大项目筹资以及中央银行调控经济的主要方式,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安全性高国债是一国中央政府发行的以国家信用为担保的债券,所以国债是信用等级最高的债券。

因而国债的风险较小,大部分保守的投资者会选择国债这种投资工具。

2.流动性强由于政府具有一国最高的信用地位,国债的安全性高,从而使得国债的购买人数众多,国债的发行相对来说也比较容易,进而创造了一个国债买卖和转让十分发达的二级市场,增强了国债的流动性。

3.利率低由于国债的安全性高、流动性强,因而国债的利率较低。

在经济市场发达的国家,国债的利率一般被认为是基准利率。

(三)分类依照不同的标准,国债可作如下几种分类:1.按举债方式不同按照举债方式的不同,国债可分为国家债券和国家借债。

国家债券指的主要是内债,是通过发行债券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

国家借债指的主要是外债,是借贷双方依照一定的形式和程序而签订的协议或合同。

2.按偿还期限不同按照偿还期限的不同,国债可分为定期国债和不定期国债。

定期国债是指国家发行的具有规定的还本付息期限的国债。

定期国债按偿还期限的长短可以分为短期国债、中期国债和长期国债。

不定期国债是指国家发行的没有规定还本付息期限的国债。

不定期国债的持有人可以按期获得利息,但是不可以要求清偿债务。

3.按发行地域不同按照发行地域的不同,国债可分为国家内债和国家外债。

国家内债是指在一国国内发行的国债,其购买者大部分为本国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本国的货币进行还本付息。

国家外债是指一国向国外举借的债,包括在国际市场上发行的国债和向外国政府、国际金融组织、金融机构的借款等,并按照约定以债权国、债务国或第三国的货币进行还本付息。

4.按是否可以流通按照是否可以流通,国债可分为上市国债和非上市国债。

上市国债是指可以在证券交易所里自由买卖的国债。

非上市国债是指不可以在证券交易所里自由买卖的国债,这种国债的期限一般较长,利率较高。

5.按使用用途不同按照使用用途的不同,国债可分为赤字国债、建设国债和特种国债。

赤字国债是指为了弥补财政赤字而发行的国债。

建设国债是指国家为了经济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而发行的国债。

特种国债是指国家为了在特定的领域内实施特殊的政策或者为了某种特定的用途而发行的国债。

我国的国债从形式上可以分为记账式国债、凭证式国债、无记名国债和储蓄国债四种。

二、国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国债是债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债券市场又是货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债一直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的主要工具之一。

国债具有双重性质,它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交叉点,国债既是金融政策的组成部分又可以作为货币政策的一种工具。

所以,国债在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一)弥补财政赤字国债一般被认为是弥补财政赤字最有效的手段,而弥补财政赤字也正是国债产生的主要动因。

国债与动用历年结余、增加税收、通过中央银行增发货币等方式相比来说,其对经济产生的副作用比较小,一般不会对经济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

因为国债的购买遵循自愿的原则,其购买者一般都是用自己的闲置资金来进行购买,所以不会对经济产生大的影响。

(二)筹集建设资金由于国债的安全性高、流动性强,所以国家通过发行国债来筹集建设资金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大部分的国家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设施建设时都会选择发行中长期国债来筹集资金,通过发行国债将短期资金转化为中长期资金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在我国,三峡水利工程和南水北调等大的设施建设都是通过国债来筹集的建设资金。

(三)调节经济运行发行国债可以增加政府的财政资金,将居民和企业手中闲置的资金转移到政府手中,增加政府可以支配的财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