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课件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声音的传播》|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声音的传播》|人教版
声音的传播
闹钟响时,铃声是通过什么传入 你们耳朵的?
——空气
用喇叭和蜡烛演示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情况。
无振动
声源没有振动时,周围 的空气也没有振动。
声源振动时,引起周围的空气也跟着振动起来, 通过蜡烛火焰可以看出周围空气振动的情况。
声源振动时,会造成周围的空气跟着振动,这种 振动通过空气传播出去,声音就被传到远方了。
方的。
闹钟响时,铃声是通过什么传入 你们耳朵的?
介质 声速(米/秒) 液体能不能传播声音?----演示
1:音乐家贝多芬晚年失聪,用铁棒“听”音乐。 闹钟响时,铃声是通过什么传入 你们耳朵的?
介质 声速(米/秒)
液体能不能传播声音?----演示
水上芭蕾选手的头部潜入泳池中時,为何仍能随音乐起舞?
纯水 1490 空气向外扩散的一圈圈疏密变化
以上实验说明:声音可以通过空气传播。
假如没有空气,你们也能听到铃声吗?
在月球上宇航员之间是如何 进行交流的?
登上月球的宇 航员们即使相 距很近,也要 靠无线电话交 谈,因为月球 上没有空气, 真空不能传播 声音.
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那你们猜猜看:声音可以 在液体、固体中传播吗?
• 实验表明:声音要通过一定的物质(如空 气)才能传播出去。即声音是靠介质传播 的。
• 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声音的介质 •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 不仅空气(气体)能传播声音,水(液
体),玻璃(固体)等其他物质也能传播 声音。
振动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形成的水纹
水面向外扩 散的一圈圈 圆形波纹
空气向外扩 散的一圈圈
水上芭蕾选手 的头部潜入泳池 中時,为何仍能 随音乐起舞?
➢水是介质。

循环系统课件课件

循环系统课件课件

循环系统课件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循环系统》的第11课。

本节课主要介绍血液循环的途径和作用,通过观察人体循环系统的模型,使学生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掌握血液循环的基本知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血液循环的途径和作用,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循环系统模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循环系统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培养关爱生命、关注健康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血液循环的途径和作用,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心脏各腔的功能,血液循环的速度和压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人体循环系统模型、心脏模型、PPT课件。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一名同学扮演医生,为大家讲解血液循环的重要性。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血液循环的途径和作用。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血液循环的理解。

4.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血液循环的途径和作用,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5. 观察实践:学生观察循环系统模型,理解血液循环的过程。

6.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PPT展示例题,解答学生关于血液循环的疑问。

7.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PPT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血液循环途径、心脏结构与功能。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画出血液循环途径图,并标注各部分名称。

2. 作业答案:血液循环途径图,包括心脏、血管、血液流动方向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邀请医院专业人士进行专题讲座,加深学生对循环系统的认识。

组织学生参观医院,实地了解血液循环的相关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循环系统》的第11课。

本节课主要介绍血液循环的途径和作用,通过观察人体循环系统的模型,使学生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掌握血液循环的基本知识。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我们来养蚕》PPT课件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我们来养蚕》PPT课件
• 公元前6~前5世纪,丝绸传到西域。到了汉代,丝 绸业已十分发达,纷至沓来的商队,把丝绸运到了 古罗马帝国,丝绸之路开始形成。
现代养蚕
思考
蚕是如何出生、如何长大, 如何吐丝结茧、如何变成飞蛾、 如何繁殖后代的呢?
提问
• 蚕是从哪里生出来的呢?
提问
• 刚出生的蚕是什么样子的?叫什么?
浑身长满刺毛,颜 色、大小都和蚂蚁差不 多,所以叫做蚁蚕。
5.蚕吐丝结茧变成了蛹。 6.蚕蛹又变成了蚕蛾。
提问
• 蚕蛾交尾之后,会做什么?
笔记
7. 蚕蛾交尾后,雌蛾就会 产出蚕卵。
笔记
蚕的一生:卵幼虫→蛹 →成虫
作业
通过网络、书籍、询 问家长的方式了解更多有 关蚕的知识,下节课交流。
笔记
1.蚕是从蚕卵中孵化 出来的。
2.刚出生的蚕叫做蚁 蚕.
提问
• 蚕吃什么食物?喂养蚁蚕时要注意什么?
笔记
3.蚕的食物是桑叶。蚁蚕 要吃嫩叶而且要切碎。
提问
• 蚕长大的过程中要做什么?
笔记
4.蚕长大的过程中要蜕皮。
提问
• 蚕吐丝结茧后,变成了什么?
提问
• 蚕破茧而出后,变成了什么?
笔记
第三单元 我们来养蚕
思考
• 你认识蚕吗? • 它是什么样子的? • 它喜欢吃什么食物? • 它长大之后会干什么? • 人们为什么要养蚕?蚕有什么用处? ……
中国古代是如何养蚕的?
我国古代养蚕的历史
• 我国古代的蚕桑叶十分发达,养蚕历史久远,早已 经形成一套自成体系的蚕桑文化。据专家们考证, 中国古代的养蚕开始于5000多年以前,而在殷墟甲 骨文中已大量出现蚕、丝等象形文字。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人体的司令部》PPT课件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人体的司令部》PPT课件
功能 • 右脑——偏重于管理音乐、绘画、情感等
功能
8
9
10
11
小知识:
右脑支配左手、左脚、左耳等人体的左半身 神经和感觉,而左脑支配右半身的神经和感觉, 正如实验一所表明的,右视野同左脑,左视野同 右脑相连。因为语言中枢在左脑,所以左脑主要 完成语言的、逻辑的、分析的、代数的思考认识 和行为。而右脑则主要负责直观的、综合的、几 何的、绘图的思考认识和行为。
3
4
你知道吗?
• 大脑由左右两半球组成,是控制运动、产生 感觉的高级神经中枢,被称为“人体司令部”。 它由约140亿个细胞构成,重约1400克。大脑皮层 厚度约为2~3毫米,总面积约为2200平方厘米, 据估计脑细胞每天要死亡约10万个(越不用脑, 脑细胞死亡越多)。大脑虽只占人体体重的2%, 但耗氧量却达全身耗氧量的25%,血流量占心脏输 出血量的15%,一天内流经大脑的血液为2000升。
12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13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1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因为大脑中80%是水,所以他就有些像豆腐。 但是它不是方的,而是圆的;也不是白的而是淡 粉色的。
5
• 大脑的作用: 是人体的司令部,可以控制人体的感觉和运 动,有语言,思维,记忆和创造能力等
6
左右大脑的差别: 左脑支配右侧身体的运动, 右脑控制左侧身体的运动

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PPT课件 (2)

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PPT课件 (2)

变化的世界
变化的基本规律: 1.变化是事物每时每刻都产生与原来不同
的现象; 2.自然界中没有永远不变化的事物
第一单元:天气.
1.多样的天气 2.观测天气 3.发布天气消息 4.天气与生活
寒风刺骨
返回

返回
1.1多样的天气
1.在生活中,我们常用哪些词汇来描述天气? 答:阳光明媚 大地回春 拨云见日 云开见日 初霁 放晴 阴转多云 2.文学家常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天气? 答:微暖 乍凉 晴或阴 微雨 初晴 3.与天气有关的诗歌.. 答: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2)要保护天平盘,脏的、湿的、有腐蚀性的以 及粉末状物体,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盘里。
(3)注意保护砝码,往天平盘里放砝码时要用镊 子夹,而不能用手直接拿。用完以后仍用镊子把 砝码放回砝码盒里,不允许放在其他地方。
(4)要保护天平,取放物体、加减砝码都要轻拿 轻放,避免振动。
仪器:量筒
量筒是用来量取液体的一种玻璃仪器。它 没有“0刻度线”。量筒是量度液体体积的 仪器。规格有10ml、25ml、50ml、100ml、 250ml、500ml、1000ml等。量筒越大,口 径越粗,精确度越小。所以实验中应根据 所取溶液体积,尽量选用一次量取的最小 规格的量筒,分次量取也能引起误差。如 量取70ml的液体,应选用100ml的量筒.
量 筒
量 筒 越 大 , 口
径 越 粗
量杯
烧杯
浅盘
1.量杯和量筒都是测液体和不规则固体体积 的仪器,但量筒比量杯的精确度高,即它
们的不同点是量筒刻度线分布均匀,量杯 的刻度线分布不均匀。
2.读数时都是看液面的最凹处(汞看最凸 处)。
1.1多样的天气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4.与天气有关的谚语: 蚊子咬的怪,天气要变坏。 燕子低飞天将雨。 蜻蜓千里绕,不日雨来到。

四年级科学下册 3.3《硕果累累》课件1 小学四年级下册自然科学课件

四年级科学下册 3.3《硕果累累》课件1 小学四年级下册自然科学课件
硕果累累(shuò
ɡuǒ lèi lèi)
12/6/2021
第一页,共十二页。
大丰收 植物(zhíwù)的一生 “种”萝卜(luó bo)12/6/2021来自第二页,共十二页。大丰收
观察并记录花谢后,果实(guǒshí)的生长情况。
黄瓜生长观察记录表
观察日期
生长情况
5月28日 长5厘米,粗1.5厘米,表面长满……
一朵完整的花经传粉和受精以后(yǐhòu),花萼凋落或存留,
花冠、雄蕊都凋落,柱头和花柱凋落,只有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成 为果实。子房中的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 成果皮,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
黄瓜果实里有许多种子,这说明黄瓜的子房里有 许多胚珠。
12/6/2021
第五页,共十二页。
说说你知道的植物哪些是一年生
植物?哪些不是一年生植物?
哪些植物有根、茎、叶、花、果
实和种子6个部分?这些植物的 各个部分和黄瓜有什么不同?
12/6/2021
第七页,共十二页。
植物(zhíwù)的一生
一年生植物(zhíwù)
玉米
小麦
向日葵
番茄
12/6/2021
茄子
萝卜
第八页,共十二页。
植物(zhíwù)的一生
6月2日 长……
……
12/6/2021
第三页,共十二页。
大丰收
剖开一根成熟的黄瓜(huáng guɑ),观察果实内部的结构。
种子(zhǒng zi) 果皮
12/6/2021
第四页,共十二页。
大丰收
估算一下,一个成熟的果实里面有多少种子(zhǒng zi)。 推算我们种下的一粒种子共长出了多少粒种子。

人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课件【精品】

人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课件【精品】

放大镜
镜头(凸透镜)
屏幕 像
投影仪
投影片 (物)
()

照相机能成倒立
的、缩小的实像。
(


投影片上的图案
凸 透
通过凸透镜形成一个
镜 放大的、倒立的实像
.
)
放大镜就是凸 透镜,能成放大的、正 立的虚像。
交流合作
实验思考
当成实像时,如用手挡住透镜的x下半 部,猜一猜,光屏上的像可能有什么变化?
F F
谢谢!
凸透镜成像
实验器材
光具座
点燃的蜡烛
凸透镜
光屏
如何保证蜡烛的像始终能成在光上?
调节蜡烛、透镜、光屏的 中心,使它们 的三心在同一高度上,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 屏的中央。
提出猜想
凸透镜成像可能与___物_体__到__透_镜__的__距_____有关

u
v
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简称 为物距(u)
f
实验拓展
1.在实验中,你能发现实像和虚像的分 界点在什么位置吗?
2.在实验中,你能发现放大的像和缩小 的像的分界点在什么位置吗?
交流合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实验思考
3.什么情况下像和物体在凸透镜两侧?什 么情况下像和物体在凸透镜同侧?
课间安全提示语
1、不在楼梯、走廊间追逐打闹。 2、上下楼梯是要靠右走。 3、不能在楼梯上推挤、跑跳。 4、不爬窗户和阳台,不拉爬窗 户防护栏。
我发现:镜子可以_____________。
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从而返 回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你是怎样使光照到指定的位置的? 有什么窍门和大家交流?
比一比哪个小组能在最短的时间内 让光按照指定的路线行进并最终照到指 定的位置?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19 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名师获奖完整PPT课件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19 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名师获奖完整PPT课件

玻璃 打 (bō lí) 破 木柴(mùchái) 燃铁器烧生锈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物体 落 (wùtǐ) 地 食物腐败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湿衣服晾干
物理变化
第五页,共七页。
•谢 谢
第六页,共七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19 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糖的变化、蜡烛的变化。我们只看到蜡烛在不断地减少,却没有看到生 成新的物质,是不是物质会减少或者消失了呢。实际上,燃烧充分的蜡烛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由于温
19 它们(tā men)发生了什么变化
第一页,共七页。
1、手握勺子顶端,不能 用手去摸加热局部;
2、白糖(báitáng)的量不能超过 1克; 3、用蜡烛的外焰加热; 4、加热结束后把勺子放
在水槽里; 5、运用多种感官观察白
糖的变化、蜡烛的变化
第二页,共七页。
我们只看到蜡烛在不断地减少,却 没有看到生成新的物质,是不是物质 会减少或者(huòzhě)消失了呢?实际上, 燃烧充分的蜡烛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由于温度高,水转化成水蒸气飞散到 空中。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都是无色的, 所以看不到。如果蜡烛燃烧不充分, 还会产生局部碳的成分,所以勺子底 部会留下碳黑的痕迹。
No 度高,水转化成水蒸气飞散(fēi sàn)到空中。如果蜡烛燃烧不充分,还会产生局部碳的成分,所以勺子
底部会留下碳黑的痕迹。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状、体积、。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 有新。物理变化。谢 谢
Image
第七页,共七页。
第三页,共七页。有些(yǒຫໍສະໝຸດ xiē)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状、体积、
状态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 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电灯
• 第二课 点亮小灯泡
请你画出印象中的小灯泡
小灯泡的构造
玻璃泡
灯丝
金属架 连接点
点亮小灯泡需要的材料
观察电线和电池的结构
• 电线由金属内心和塑料外皮组成 • 金属是导电的,塑料是绝缘的。 • 电池:一端是铜帽,称为正极;另
一端是锌壳,称为负极。
让我们来动手实验有几种点亮小 灯泡的方法
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
串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并联
你觉得哪种方法更好?为什么?
为什么不同的方法都能使小灯泡同时发光?
请指出电在电路中是怎样流动的。
拓展活动
1、更多的小灯泡和电池,能让它们同时亮起来吗? (比如:2个灯泡+2个电池+若干导线) 2、教室的电灯是串联还是并联?为什么?
4.电路出故障了
电路检测器 检测头
用家里、学校里插座中的电做实验!
3.简单电路
连接比赛
每组一节干电池、一根导线和一个小灯泡,把小灯泡点亮。
用手按着来点亮小灯泡…… 一松手小灯泡就不亮了! 很不方便的啊!
给大家介绍两个好工具
电池盒
小灯座
电池盒安装
在电池盒的两端各连接好一根导 线,把电池安装在电池盒里。
小灯座安装
把小灯泡安装在小灯座 上,再在两端连接上导线。
1、要有动力,也就是电源; 2、要有电路—电流只有在电路 中才能流动。
电路
电源 用电器 导线 电器元件
1、查找有关静电的资料。 2、继续用实验研究静电现象。
2. 点亮小灯泡
复习
• 让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 需要具备两个条件:
• 一是电源; • 二是电路;
生活中最常见的借助电源、电路来来正常工作的电器是什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科学
全册优质课件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随处可见
1. 用羊毛制品将充气气球多摩擦几下。 2. 讨论并填写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内容
1、用羊毛制品磨擦充气气球后,再 用这个气球的磨擦面靠近头发,观 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我看到的实验现象
相互吸引
2、让两个都用羊毛制品磨擦过的 充气气球相互靠近,观察有什么
断路是指正负极之间的线路断开,没有电流通过 • 不同点2:短路将致使系统烧毁,而断路只是造成系统的暂时无法使用. • 相同点: • 最终系统都无法工作,系统消耗的功率均为零,电阻近似认为0.
电的小常识
• 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
电是220V交流电,这是足经引发触电事 故、致人死亡的电,所以我们不能直接
让小灯泡发光
让小灯泡发光
导线连接 小灯泡的 锡粒与电 池底部的 锌壳,电 池铜帽与 小灯泡螺 纹接触。 小灯泡亮 。
让小灯泡发光
导线连接电池铜帽和小灯泡螺 纹,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锌壳 接触,小灯泡亮。
小灯泡发光时,连接方法的相同点
• 两极连两点,形成一个通路,既完整的电 路。
让小灯泡发光
导线连接小灯 泡螺纹与电池 旁的外壳,小 灯泡的锡粒端 接触电池铜帽 。小灯泡不亮 。断路。
画电路图的基本要求
元件位置安排要适当,分布要均匀。 元件不要画在拐角处。 整个电路图最好呈长方形,有棱有角, 导线要横平竖直。(尺规作图)
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
实验材料: 灯泡2、小灯座2、电池盒1、电池1、导线3-4
实验提示: 1、小组实践,想办法让2个小灯泡都亮起来。 2、画出简单电路图 3、试试还有没有其他不同的连接方法,如有同样画出电路图。
处故障,是
出故障了,使电流中断,灯
5.导体与绝缘体
1、观察电路连接,说说电流在电路中是怎么流的。 2、将电路中的导线剪断,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 么? 3、重新接亮小灯泡,看看小灯泡会不会亮? (1)把两个塑料皮接触在一起 (2)把金属头和塑料皮接触在一起 (3)把两个金属头接在一起
两个金属头接在一起,小灯泡会亮! 而把外面的塑料皮接触在一起或把金 属头和塑料皮接触在一起,小灯泡就不 会亮!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相互排斥
现象发生。
两个摩擦后的物体,有时相互吸引
,有时互相排斥,跟我们前面所学
结论
的磁铁的现象类似,同一种电荷(
都是正电荷或都是负电荷)互相排
斥,不同种电荷(一正电荷和一负
电荷)互相吸引。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带电气球相 互靠近时会有以下几种情况:


十一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让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
检测头
思考讨论:
怎样用电路检测器检测一个有故障的 电路?
用检测器检测一个电路有无故障的过程
1.把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相互碰一下, 看看灯泡是否发光。 2.用两个检测头分别接触电路中可能出故障 元件的两个连接点,看检测器的灯泡是不是 发光。 3.重复检测一下(重复步骤1、2)
•实验时小组要分工合作,轻声讨论。 •边实验边记录。 •把检测出的故障元件放在1号袋中。
•在材料盒里换取好元件,最终使 故障电路中的小灯泡亮起来。
探究中……
课后小调查:
了解一下电路故障的其他检查方法.
我们的检测记录

小组
(用“√”在相应的地方表示)
被检测 的物体
第1次检测

不亮
第2次检测

不亮
检测表明 有故障 没故障
电线1 电线2 灯座
灯泡 电池 其他原因:
我们的发现:
电路中有 泡不亮。
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叫 做导体。
像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 叫绝缘体。
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橡皮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1、预测橡皮能否通过电流使小 灯泡发光,做好记录。 2、使“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 测头相互接触,检验小灯泡是否 发光。 3、用两个检测头接触橡皮的两 端,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4、重复检测一次,并将检测时 小灯泡“亮”或“不亮”的情况 记录下来。
让小灯泡发光
导线连接电 池铜帽和底 部的锌壳,小 灯泡只有锡 粒端接触电 池铜帽。不 亮。短路。
短路
• 当电池的正负极被导线直接连接起来时, 就会发生短路。
• 短路时,电池和导线会在一瞬间发热变烫 ,不仅小灯泡不能发光,电池也很快就会 被损坏。
短路与断路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 不同点1: • 短路是指正负极直接相连形成一个回路,有电流通过
(1)安装电池的时候有什么要注意的? (2)小灯泡是怎么装到小灯座上的? (3)导线怎么连?
让小灯泡亮起来
实验材料:灯泡1、小灯座1、电池盒1、电池1、导线2 实物连接图
简单电路图
常用电路元件的电路符号 灯泡 断开的开关 电池 闭合的开关 电铃
怎样画电路图
这样画好吗?
这样画怎么样?
这样画如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